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 課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體系規(guī)劃_第1頁
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 課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體系規(guī)劃_第2頁
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 課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體系規(guī)劃_第3頁
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 課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體系規(guī)劃_第4頁
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 課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體系規(guī)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旅游保障體系規(guī)劃第七章旅游保障體系規(guī)劃第一節(jié)旅游容量與游客量的測算第二節(jié)旅游人力資源開發(fā)規(guī)劃第七章旅游保障體系規(guī)劃學習目標掌握旅游容量的測算方法掌握游客量的測算方法

掌握旅游人力資源結構的構成情況

掌握旅游核心人力資源培養(yǎng)的途徑重點難點掌握旅游人力資源結構的構成情況旅游核心人力資源的培養(yǎng)第一節(jié)旅游容量與游客量的測算發(fā)展:引借自生態(tài)學中的“環(huán)境容量”(1838年,比利時數學、生物學家P.E.弗胡斯特);1963年,萊佩奇(Lapage)首次提出“旅游容量”這一概念;20世紀90年代,廣泛運用到旅游規(guī)劃、旅游管理領域。在我國:關于旅游容量的研究,經歷了概念性介紹、理論探討和實際應用的階段,但大量問題有待研究,一些技術性方法也值得推敲。定義:tourismcarryingcapacity:可持續(xù)發(fā)展前提下,旅游區(qū)在某一時段內,其自然環(huán)境、人工環(huán)境和社會經濟環(huán)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關活動在規(guī)模和強度上極限值的最小值。一、旅游容量的概念二、旅游容量的構成

按規(guī)范性劃分按內容劃分旅游合理容量旅游極限容量旅游生態(tài)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社會容量旅游經濟容量注:紅色標注為常用指標按空間尺度劃分:旅游景點容量、旅游景區(qū)容量、旅游地容量、旅游區(qū)域容量按時間尺度劃分:日旅游容量、季節(jié)旅游容量、年旅游容量旅游經濟容量相關指標——旅游者基本消耗(中國)6Cr=(T/T0)*(A/a)=D*A/aCr——旅游心理日容量或環(huán)境日容量T——每日開放時間T0——人均每次利用時間A——旅游區(qū)(或景點或設施)的空間規(guī)模a——基本空間標準,即單位利用者在一定時間內所占用的空間規(guī)模或設施量根據項目性質不同,空間規(guī)模的選取標準不同,具體方法有:面積法、線路法、卡口法三種視項目具體情況選擇。二、旅游容量的測算方法1.面積法:以每個游人所占平均游覽面積計C=A/a×D

C——日環(huán)境容量,單位為人次;A——可游覽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

a——每位游人應占有的合理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

D——周轉率(D=景點開放時間/游完景點所需時間)。游人容量標準——主景景點:50-100m2/人(景點面積);

一般景點:100-100m2/人(景點面積);

浴場海域:10-20m2/人(海拔0~-2m以內水面);

浴場沙灘:5-10m2/人(海拔0~+2m以內沙灘)。

二、旅游容量的測算方法@面積法注:摘自《風景名勝區(qū)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98-1999游人容量的計算公式為:瞬時容量=空間面積/單位規(guī)模指標日容量=瞬時容量×日周轉率年容量=日容量×年可游天數@基本空間標準經驗值9不同國家的標準有差異,如美國的標準一般大于日本的,我國的旅游容量測算一般參照歐美標準。旅游場所旅游容量的基本空間標準(歐美)場所基本空間標準備注動物園25平方米/人上野植物公園植物園300平方米/人神代植物公園高爾夫球場0.2-0.3公頃/只9-18洞,日利用者228人(18洞)滑雪場200平方米/人滑降斜面的最大日高峰率為75%-80%溜冰場5平方米/人都市型的室內溜冰場碼頭小型游艇2.5-3.0公頃/只25平方米/艘汽艇8公頃/只系留水域100平方米/艘海水浴場20平方米/人沙灘劃船池250平方米/只上野公園劃船場2公頃,80艘野外比賽場25平方米/人旅游場所旅游容量的基本空間標準(日本)引自:保繼剛等《旅游地理學》10@基本空間標準經驗值場所基本空間標準備注射箭場230平方米/人騎自行車30平方米/人釣魚場80平方米/人狩獵場3.2公頃/人旅游牧場、果園100平方米/人以葡萄園為例徒步旅行400平方米/團郊游樂園40-50平方米/人游園地10平方米/人露營場所一般露營150平方米/人容納250-500人汽車露營650平方米/輛容納250-500人旅游場所旅游容量的基本空間標準(日本)續(xù)引自:保繼剛等《旅游地理學》11@基本空間標準經驗值游憩用地生態(tài)容量

用地類型 允許容人量用地指標 人/公頃 m2/人1.針葉林地 2~3 5000~33002.闊葉林地 4~8 2500~12503.森林公園 15~20 600~5004.疏林草原 20~25500~4005.草地公園70 1406.城鎮(zhèn)公園 30~200330~507.專用浴場 500208.浴場水域 1000~2000 20~109.浴場沙灘 1000~2000 10~5注:摘自《風景名勝區(qū)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98-199912@基本空間標準經驗值泰山岱頂游人容量

泰山岱頂游覽面積31360㎡,基本空間標準26㎡/人,每日可游時間12小時,游人在岱頂平均逗留時間2小時。另外,岱頂觀日出處面積2100㎡(包含在岱頂游覽面積中),觀日出時基本空間標準取0.7㎡/人,日出持續(xù)時間2小時,游人在此平均逗留2小時。用面積法計算泰山岱頂的日極限容量。岱頂觀日出處容量2100÷0.7×2÷2=3000(人次)岱頂觀日出處外的容量(31360-2100)÷26×12÷2+2100÷26×(12-2)÷2=7155(人次)岱頂日極限容量7155+3000=10155(人次)2.線路法:以每個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積計,5-10m2/人完全游道:C=M/m×D

不完全游道:C=M

×D

/(m

+(m×E/F))

C——日環(huán)境容量,單位為人次;M——游道全長,單位為m;

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長度,單位為m;D——周轉率,D=游道全天開放時間/游完全游道所需時間F——游完全游道所需時間,單位為h;

E——沿游道返回所需時間,單位為h。14二、旅游容量的測算方法@線路法完全游道指進出口不在同一位置。不完全游道指進出口在同一位置,游客游至終點必須按原路返回。北碚金刀峽峽谷長6.2km,假設人均最低占用游道長度為5m/人,金刀峽每日的開放時間為9小時,游人游覽該峽谷平均需要2小時。請計算金刀峽的日極限容量。金刀峽日極限容量:6200÷5×9÷2=5580(人次)北碚金刀峽峽谷游人容量3.卡口法:實測卡口處單位時間內通過的合理游人量C=D×A=

(t1/t3)

×A=

(H-t2)

×A

/

t3

C——日環(huán)境容量,單位為人次/單位時間;D——日游客批數,D=t1/t3;

A——每批游客人數;

t1——每天游覽時間,t1=H-t2,單位為h;

t2——游完全程所需時間,單位為h;t3——兩批游客相距時間,單位為h;

H——每天開放時間,單位為h。二、旅游容量的測算方法@卡口法武夷山游人容量游覽福建武夷山,一般都要乘坐竹排游覽九曲溪。因此,九曲溪的游人量可以作為武夷山旅游區(qū)的旅游容量。九曲溪全長8000m,每張竹筏乘坐8人,竹筏與竹筏之間的安全距離為50m;九曲溪一天開放5小時,每次游程2小時。按照游人在武夷山平均逗留3天計算,武夷山的日極限旅游容量應該是多少?武夷山日極限旅游容量——8000÷(50/8)×5/2×3=9600(人次)卡口法——C=M/M0*T/T0*tM為面積或長度;M0為基本空間標準T為每日開放時間,單位h;T0為游客每次游覽時間,單位h;t為游客在景區(qū)平均逗留時間。按照面積法和線路法測算基地的生態(tài)游客容量。面積法:Da=ST/dt線路法:Da=MT/dtDa為日客流容量,

S為游覽區(qū)內游覽面積,M為游覽道路長度,d為游覽線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為有效游覽時間(假設為8小時),t為每次游覽平均所需時間(假設為2小時)。注:游客密度參考風景區(qū)規(guī)劃的規(guī)范并適當調整基地建成后,瞬時容量約為5800人。按照平均0.8的周轉率,日游客容量為5838/0.8=7298,即約7300人次。項目測算方法S、Md瞬時容量(㎡、m)(㎡/人、m/人)(人)游客服務中心面積法5001050鹽晶柱廣場面積法200020100鹽博園

面積法

393

中華鹽心面積法220020110

鹽雕博覽館面積法15005030

鹽雕藝術園面積法1300080163

百味美食街面積法18002090不沉海面積法1300052600動漂道線路法250383鹽魔方面積法320015213水世界面積法700015467歡樂灣面積法3300050660水晶宮會議中心面積法30005600其他可游覽區(qū)域面積法100860150672合計--

-5838三、旅游容量的測算示例1:河南葉縣分別按照面積法和線路法測算基地的生態(tài)游客容量。面積法:Da=ST/dt線路法:Da=MT/dtDa為日客流容量,

S為游覽區(qū)內游覽面積,M為游覽道路長度,d為游覽線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為有效游覽時間(假設為8小時),t為每次游覽平均所需時間(假設為2小時)。注:長城和游步道的游客密度參考風景區(qū)規(guī)范最低值,其他游覽區(qū)域的游客密度參考風景區(qū)規(guī)劃的中間值。指標測算方法S、M

(㎡、m)d

(㎡/人、m/人)T

(h)t

(h)Da

(人次)長城面積法3750050823000游步道線路法40005823200其他可游覽區(qū)域面積法4250080822125合計--

-

-

-8325根據測算可知,基地的游客應控制在其生態(tài)容量即約8300人次/天以內,瞬時容量應控制在2100人以內。三、旅游容量的測算示例2:鎮(zhèn)遠一般測算期限:5-10年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測算:確定基點——初始游客量確定增長率——未來若干年游客量四、游客量測算1、初始游客量測算方法四、游客量測算時間序列法:適用已有項目或區(qū)域,且歷史資料明確可查,增長率穩(wěn)定、環(huán)境因素穩(wěn)定、游客需求變化少。目標預測法:適用已有項目和全新項目市場比較法:適用全新項目(但市場有類似已有項目)方法:根據歷年游客量增長趨勢,順勢增長或加快增長。所需數據:歷年游客量數據。關鍵:新增長率判斷,順勢或增勢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游客量(萬人次)44.553.867.789.0105.7120.6135.1159.3?增長率

20.8%25.9%31.5%18.8%14.1%12.0%18.0%?下一年增長率=近5年平均增長率:近年平均增長率為18.88%,預測2010年游客量為159.3×(1+18.88%)=189.4萬人次結合近年增長率變化趨勢判斷下一年增長率:近年增長率從2005年逐年下降,到2009年有明顯上升,預測2010年增長率為20%左右,則2010年游客量為159.3×(1+20%)=191.6萬人次四、游客量測算1)時間序列法方法:根據項目歷年在上一級區(qū)域中的游客量占比,結合上一級區(qū)域的旅游規(guī)劃目標數據測算。所需數據:上一級區(qū)域的歷年游客量數據及未來規(guī)劃游客量數據,(項目歷年在上一級區(qū)域中的游客量比重)關鍵:比重判斷,根據歷年比重及項目建成后的吸引力能級判斷基于《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生態(tài)風景區(qū)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對章村的年游客量預測,根據項目特點和吸引力,估計龍王山景區(qū)游客量占章村游客量的50%,滑雪場占章村游客量的20%,公園占章村游客量的10%,則各項目年游客量為:年份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章村游客量(萬人次)8694104112121131141153165龍王山年游客量(萬人次)42.9047.1951.9156.0660.5565.3970.6276.2782.37滑雪場年游客量(萬人次)17.1618.8820.7622.4224.2226.1628.2530.5132.95公園年游客量(萬人次)8.589.4410.3811.2112.1113.0814.1215.2516.47四、游客量測算2)目標預測法方法:通過與類似(產品類似)項目對比決定項目游客量的重要因素,繼而對比出項目的游客量。所需數據:多個類似項目的近一年游客量數據、類似項目及本項目的重要資料(決定游客量的重要因素如區(qū)位、吸引力等)關鍵:(影響游客量的)因子及權重確定;類似景區(qū)選擇(產品類似,最好是同區(qū)域的)其他:此方法用途廣泛,還可以用于門票定價、房產定價等四、游客量測算3)市場比較法市場比較法判斷因素:

修正因素權重內容區(qū)位環(huán)境因素20%城市經濟、地理位置、區(qū)域發(fā)展定位與規(guī)劃項目能級因素20%項目總體面積、項目豐富度旅游環(huán)境因素25%區(qū)域旅游發(fā)展階段、區(qū)域旅游目的地輻射力整體規(guī)劃因素15%項目定位、項目檔次市場客群因素20%游客基礎、出游率、游客消費能力修正因素區(qū)位因素項目因素旅游環(huán)境整體規(guī)劃市場基礎年游客量(萬人次)權重20%20%25%15%20%

大英死海11111100基地0.30.50.11.10.0536黃河谷.馬拉灣1111150基地0.420.11.10.336.5運城死海1111120基地1.11.50.81.41.123推算結果約32萬人次/年年游客量推算:3)市場比較法示例以上:36=(0.3×20%+0.5×20%+0.1×25%+1.1×15%+0.05×20%)×100,后面以此類推。注意:與不同項目類比出來的結果偏差不應太大。結果:32=(36+36.5+23)/3生命階段判斷已有項目根據歷年數據判斷全新項目一般為探索階段或參與階段確定生命周期增長規(guī)律一般項目,按照一般的旅游地生命周期規(guī)律(見下圖)很有特點的項目,參照類似項目的增長規(guī)律,一般要求類似項目較成熟,歷年數據完整按照增長規(guī)律測算參與階段3-4年,增長率15-20%鞏固階段5-6年,增長率5-10%發(fā)展階段4-5年,增長率30-35%停滯階段2、未來若干年游客量測算方法——旅游地階段預測模型四、游客量測算2、未來若干年游客量測算示例:貴州鎮(zhèn)遠石屏山游客量預測①鎮(zhèn)遠旅游生命階段初判參與階段3-4年,增長率15-20%鞏固階段5-6年,增長率5-10%③游客量估算②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規(guī)律預計鎮(zhèn)遠的游客總量,5年后達61.2萬,未來最大游客量將達73萬,而后調整下行,基本保持在65萬左右。游客量

(萬人次)參與階段發(fā)展階段鞏固階段停滯階段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鎮(zhèn)遠游客量

19.623.531.742.855.661.267.372.773.470.567.665.065.065.065.065.0基地游客量

4.79.512.816.718.420.221.822.021.120.319.519.519.519.519.5發(fā)展階段4-5年,增長率30-35%停滯階段第二節(jié)旅游人力資源開發(fā)規(guī)劃

旅游人力資源的主體是旅游業(yè)就業(yè)人口,包括旅行社導游、旅行社經理人員以及旅游業(yè)其他直接或間接從業(yè)人員,還包括潛在的旅游人力資源。1.旅游景區(qū)人力資源層次結構1)決策層:投資者或資產所有權人組成,負責確定旅游業(yè)發(fā)展目標、綱領和實施方案,進行宏觀控制;2)管理層:景區(qū)各部門經營管理人員,是決策層的下屬機構,把決策層制定的方針、政策貫徹到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中去,對日常工作進行組織、管理和協調;3)執(zhí)行層:直接為旅游者提供接待服務的員工,主管、班組及一線服務員工,在決策層的領導和管理層的協調下,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把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二、旅游人力資源構成2.旅游景區(qū)人力資源專業(yè)類型結構1)經營管理人員:高級職業(yè)經理人、規(guī)劃設計人員、財務會計人員等。2)專業(yè)技術人員:指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專業(yè)技術證書,又從事本專業(yè)工作的在崗員工,包括高級技工、導游員、司機、廚師、演員等。3)行政管理人員:一是職能部門文員,行政職能部門(包括總經理辦公室、人事部、財務部等)擔任業(yè)務主管工作的員工;二是業(yè)務部門文員,從事文書、核算、內勤等工作的員工。4)接待服務人員:售票員、檢票員、營業(yè)員、服務員等。5)后勤保障人員:助理導游員、保安員、救生員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