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節(jié)選課教學設計_第1頁
屈原節(jié)選課教學設計_第2頁
屈原節(jié)選課教學設計_第3頁
屈原節(jié)選課教學設計_第4頁
屈原節(jié)選課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屈原(節(jié)選)》課教學設計(九年級下冊)一、教學目標

1.梳理故事情節(jié),把握本文激烈的戲劇沖突。

2.通過品味作品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征手法,賞析本文熾熱澎湃的戲劇語言特色。

3.學習屈原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和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體會作品熱烈雄渾的語言氣勢和強烈深厚的抒情意味。

(二)教學難點

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深入理解劇本中“屈原”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飲木蘭之露,餐秋菊之英,戴岌岌高冠,佩陸離長劍。為了楚國的千秋偉業(yè),他修明法度,舉賢授能。為了理想決不妥協(xié)從俗,為了百姓決不同流合污。雖遭放逐,他仍眷顧楚國,心系懷王。

同學們,“他”是誰?(明確:屈原)今天我們將走進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去聆聽愛國者的心聲。

(二)課前積累,知事識人

1.認識作者——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

代表作: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漸離》《南冠草》。

2.走近戲劇主人公——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戰(zhàn)國時楚國人。他用楚辭的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政治抒情詩《離騷》。

屈原因看透了秦國吞并六國的野心,力勸楚懷王合齊抗秦,后來遭奸人陷害,罷官放逐,但心仍系國。楚國被攻破后,自投汨羅江而死。

(三)識字正音

雷霆污穢犀利鞭撻罪孽鏜鞳徘徊稽首睥睨

(四)讀舞臺說明,賞劇本特色

1.【知識鏈接】何謂“舞臺說明”?

舞臺說明,又稱舞臺提示,是劇作家根據(jù)演出的需要,提供給導演和演員的說明性文字。按照內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為:1.人物說明。2.舞臺場面說明。3.人物語言說明。4.唱腔、板式說明。

2.閱讀文章開頭的舞臺說明,體會它的作用。

3.圈劃出其余各處的舞臺說明,分析它們各自不同的作用。

(五)理劇本情節(jié),尋戲劇沖突

1.節(jié)選片段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請簡要概括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毒害屈原的密謀

第二部分屈原的內心獨白

【知識鏈接】何為獨白?

戲劇中的獨白是一種展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的戲劇動作,它直接展現(xiàn)人物內心深刻而復雜的矛盾,借此達到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

2.靳尚和鄭詹尹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二人的對話與下文屈原的獨白有什么關系?

主要內容:靳尚向鄭詹尹授意,密謀暗害屈原。

關系:二人的對話更能展示屈原對光明的渴望和對黑暗的詛咒。

3.選文展示了怎樣的戲劇沖突?請簡要概括。

節(jié)選片段顯示了屈原與以南后為首的楚國奸佞們之間不可調和的尖銳沖突。

(六)品屈原獨白,析人物形象

1.自讀屈原獨白,說說你的閱讀感受。

【示例】激情澎湃氣勢雄渾高亢激昂波瀾壯闊鏗鏘磅礴

2.思考:為什么能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每人自選一句話分析)

(1)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2)你們風,你們雷,你們電,你們在這黑暗中咆哮著的,閃耀著的一切的一切,你們都是詩,都是音樂,都是跳舞。

(3)我要看那滾滾的波濤,我要聽那鏜鏜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上去啊!

(4)我這熊熊燃燒著的生命,我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難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嗎?

2.在屈原的獨白中,他歌頌哪些事物?又斥責什么?

歌頌雷霆、閃電、風暴等自然力量,斥責土偶木梗(鬼神偶像)。運用象征手法,將作者難以言表的情感表達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練。其中,雷電風象征追求正義光明的力,土偶木梗則代表昏聵腐朽的當權者。

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表達對黑暗的憤激和對光明的禮贊與向往。借斥責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3.這段獨白展現(xiàn)了屈原怎樣的形象?

屈原是一個的人。

【示例】屈原是一個剛正不阿,忠貞不屈,有著浩然正氣和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的人。

(七)明創(chuàng)作背景,探劇作主題

1.“全中國進步人民都感受著憤怒,因而我把這時代的憤怒復活到屈原的時代里去了。換句話說,我是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征我們當時的時代。”

——郭沫若

2.【背景鏈接】“我們當時的時代”

1942年正值抗日戰(zhàn)爭的相持階段,也是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最為黑暗的時候。半壁河山淪于敵手,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日,悍然發(fā)動"皖南事變",大肆屠殺愛國抗戰(zhàn)的軍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對這樣的政治現(xiàn)實義憤填膺,創(chuàng)作了歷史劇《屈原》。

3.主旨微探

郭沫若創(chuàng)作《屈原》,絕不是為了發(fā)思古之幽情。他是針對抗戰(zhàn)時期的中國的政治現(xiàn)實,借歷史上的屈原的悲劇,展示了現(xiàn)實世界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愛國與賣國的尖銳斗爭,以鞭撻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tǒng)治,達到“以古喻今”的效果,起著“借古諷今”的作用。

(八)作業(yè)布置

練筆:面對這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