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師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32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下圖是基因型為Aaa的某三體生物1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某時期部分染色體的圖像;3條同源染色體中的任意2條聯會配對,能正常分離,另一條隨機移向細胞一極。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細胞所處時期易于觀察到三體染色體B.該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常用2n+1表示C.該細胞產生的精子中有50%異常D.該生物減數分裂后生成的精子比例為A:a:Aa:aa=1:1:1:12、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類遺傳病在遺傳時都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B.先天性疾病是遺傳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遺傳病C.21三體綜合征患者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47條D.在家系中調查和統計人類遺傳病的發(fā)病率較理想3、某二倍體植物染色體上的基因B是由其等位基因B突變而來的,若不考慮染色體變異,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基因B1和B2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或同一個配子中B.基因B1和B2含有的堿基對數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基因B2也有可能再突變成基因B1D.基因B1和B2編碼的蛋白質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4、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不適用于下列哪種生物的遺傳()A.人B.小麥C.貓D.細菌5、遺傳因子為AaBBCc(都為完全顯性,獨立遺傳)的個體自交,其后代表現型的比例接近()A.9∶3∶3∶1B.3∶3∶1∶1C.1∶2∶1D.3∶16、下圖為果蠅性染色體X;Y的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與性別有關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區(qū)II、III上B.同源區(qū)I上基因控制的性狀與性別無關C.非同源區(qū)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只在雄性中出現D.摩爾根研究的果蠅白眼性狀的控制基因在非同源區(qū)II上7、下列關于探索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格里菲思實驗證明DNA可以改變生物體的遺傳性狀B.艾弗里實驗證明從S型肺炎雙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煙草花葉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實驗證明了RNA是其遺傳物質D.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細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體都帶有32P標記8、將小鼠(2n=40)胚胎干細胞置于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至第2次分裂中期。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此時細胞中有40條染色單體B.每個DNA分子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均含3HC.每個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條脫氧核苷酸鏈含3HD.每條染色體中的兩條染色單體均含3H9、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新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是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和隔離B.人為因素不能導致種群發(fā)生定向進化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體現了物種間的共同進化D.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能合理解釋生命的統一性和生物的多樣性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10、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A.多基因遺傳病的一個特點是在群體中發(fā)病率比較高B.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的疾病是遺傳病C.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個基因控制的遺傳病D.人類遺傳病患者的體細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11、真核細胞內的mRNA壽命極短,易被核酸酶降解。為了提高自身穩(wěn)定性,mRNA需要與細胞內的一些蛋白質相結合形成復合物才能穩(wěn)定存在。通過調節(jié)這些蛋白質的含量就能調整mRNA的穩(wěn)定性,從而控制翻譯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mRNA與蛋白質結合后,可能會將核酸酶的切點掩蓋從而避免被降解B.蛋白質作為翻譯產物對mRNA的功能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反饋調節(jié)C.mRNA與蛋白質形成的復合物可為蛋白質的合成提供場所D.基因表達調控體現在多個方面,以共同維護遺傳信息的穩(wěn)定傳遞12、科研人員從腫瘤細胞中發(fā)現了蛋白S,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實驗:將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時間后加入原料,其中鳥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標記,一起培育一段時間后加入肝素(可以與RNA聚合酶結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RNA聚合酶能識別DNA模板上特定的位點起始密碼子并與之結合,催化RNA的合成B.肝素與RNA聚合酶結合后能破壞RNA聚合酶的空間結構并使之失去活性C.對照組應加入不含蛋白S的緩沖液,實驗組加入肝素后基本沒有新的mRNA合成D.曲線反映的是模板DNA的轉錄形成RNA的過程,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轉錄的作用13、線粒體內有一套獨立于細胞核的遺傳物質——線粒體DNA(mtDNA),mtDNA突變會帶來骨骼肌溶解癥等多種遺傳病。治療遺傳病常用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必須依賴gRNA,而這種外源RNA難以高效導入線粒體內。某科研團隊利用細胞毒素DddA,開發(fā)了一種不依賴CRISPR的堿基編輯器——DdCBE,用于催化mtDNA中胞苷的脫氨,將胞嘧啶(C)轉化為尿嘧啶(U),從而實現對線粒體基因組(mtDNA)的精準編輯,這為研究和治療線粒體遺傳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注:尿嘧啶糖基化酶對DNA復制中錯配的尿嘧啶有移除作用。
A.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所依賴的gRNA難以高效導入線粒體內,體現了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B.DdCBE中UGI的作用可能與增強DNA自身修復功能有關C.圖中①過程發(fā)生在細胞核中,需要各種游離的核糖核苷酸作為原料D.DdCBE編輯器的應用原理與貓叫綜合征發(fā)病機理一致14、黏連蛋白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分離有重要作用。如圖所示,染色體在間期結合黏連蛋白,在減數分裂I后期,染色體臂上的黏連蛋白復合體斷開后同源染色體分離。而著絲粒附近的黏連蛋白被動粒保護蛋白保護,仍然將姐妹染色單體黏連在一起。動粒保護蛋白募集磷酸酶,可以去除著絲粒附近黏連蛋白的磷酸基團,從而使其無法被分離酶切開。在減數分裂II,動粒保護蛋白降解,姐妹染色單體也被拉向兩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黏連蛋白可能在間期合成,可黏連兩條姐妹染色單體B.在減數分裂I前期時黏連蛋白起保護作用,此時具有四分體C.減數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伴隨著部分黏連蛋白的斷開D.在減數分裂II動粒保護蛋白降解,導致募集的磷酸酶分解黏連蛋白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做_____________。16、DNA的復制場所:_____。17、RNA有三種:_____,_____,_____。18、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____。19、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____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在于_____的改變。生活在一定區(qū)域的_____全部個體叫做種群。_____,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注意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20、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生活的13種地雀的祖先屬于________物種,它們是通過__________逐漸形成的。分布到不同島嶼上的地雀可能會出現不同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一個種群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對另一種群的___________沒有影響。因此,不同種群的____________就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21、染色體組是指細胞中的一組_____染色體,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攜帶著控制生物生長發(fā)育的全部遺傳信息。22、請回答下列問題:
(1)組成DNA分子的基本結構單位是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的堿基配對有一定規(guī)律;堿基之間的這種配對關系叫做______________原則。
(3)基因突變包括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___________。
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2題,共4分)23、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對性(______)A.正確B.錯誤24、人工誘變是創(chuàng)造動植物新品種和微生物新類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優(yōu)點是可以提高突變率,加速育種工作的進程。(_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五、非選擇題(共2題,共14分)25、山葡萄以釀酒的獨特口味;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以及極強抗寒性在葡萄育種領域占據重要地位??茖W家對“雙優(yōu)”(品種名)山葡萄幼苗進行多倍體誘導;幼苗成活數和變異數見下表:
。誘變劑濃度%
處理24小時。
處理48小時。
處理72小時。
莖(芽)分生組織(個)
成活數。
變異數。
成活數。
變異數。
成活數。
變異數。
變異數。
0
30
30
0
30
0
27
0
0.1
30
24
0
20
0
16
0
0.2
30
12
1
10
1
5
3
0.4
30
5
2
3
1
3
0
0.6
30
0
0
0
0
0
0
(1)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常用誘變劑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誘導植物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
(2)設置零濃度組的目的______________;山葡萄的成活率隨______________而下降。
(3)多倍體誘變劑多數為有毒害的化學試劑。在誘導多倍體育種過程中,研究人員偶然發(fā)現一株原種群中沒有的,抗旱但不耐寒型的植株,這一變異最可能是誘變劑誘發(fā)了__________導致的。研究人員想利用此變異植株選育既抗旱又抗寒的新品種,最簡單的辦法是_____________。26、下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表達的過程;根據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1中方框內所示結構主要在__________合成;其基本組成單位可以用圖1方框中數字________表示。
(2)若該多肽合成到圖2中UCU決定的氨基酸后就終止合成;則導致合成結束的終止密碼子是__________。
(3)圖2中以④為模板合成⑤物質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
(4)若圖2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個堿基對,則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碼子個數和合成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最多不超過__________。A.166和55B.166和20C.333和111D.333和20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20分)27、某種植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是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的,該植物的果皮顏色有紫色和綠色兩種,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某實驗小組以純合個體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結果如下表所示?;卮鹣铝袉栴}:。F1/株數F2/株數紫色果皮綠色果皮紫色果皮綠色果皮①紫色果皮×綠色果皮212061243②紫色果皮×綠色果皮76027691
(1)該種植物與果皮顏色相關的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果皮的紫色和綠色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__。若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用A/a、B/b表示,則表中組合①的兩個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理論上,組合①的F2紫色果皮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
(3)若要鑒定組合②中F2的某株紫色果皮植株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請設計最簡便的實驗進行探究,完善下列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統計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預期結果:若后代_____________,則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純合子;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則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雜合子。28、果蠅是一種比蒼蠅小、但形象較可愛的昆蟲,它是遺傳學上非常重要的實驗材料,其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已知果蠅的灰身、黑身性狀屬于細胞核遺傳,由等位基因A、a控制。現有兩只灰身紅眼雌、雄果蠅交配,得到下表中的F1的表型和數量。回答下列相關問題:?;疑砑t眼灰身白眼黑身紅眼黑身白眼雄蠅1841786359雌蠅36101210
(1)果蠅的體色中,_____是顯性性狀??刂乒壯凵幕蛭挥赺____染色體上,判斷依據是_____。
(2)設控制紅、白眼的等位基因為B、b,則上述的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為:雌果蠅_____;雄果蠅_____。若讓F1中灰身雌雄果蠅自由交配,F2中灰身果蠅和黑身果蠅的數量之比為_____。29、研究者利用3個純合品系的雞群:藏雞(麻羽深脛);壽光雞(黑羽淺脛)和白來航雞(白羽淺脛)進行研究;尋找其羽色和脛色遺傳規(guī)律,為雞的育種提供科學的依據。
。組別雜交組合F1F2公雞母雞公雞公雞母雞實驗1藏雞♂×壽光雞♀黑羽黑羽433:麻羽86實驗2壽光雞♂×藏雞♀黑羽黑羽163:麻羽33實驗3白來航雞♂×藏雞♀深脛1淺脛42深脛0淺脛35深脛28淺脛37
請回答問題:
(1)實驗1和實驗2互為______,根據其結果可知________羽是顯性性狀,與其相關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體上。
(2)由實驗1和實驗2的雜交結果_______(能/不能)確定雞羽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依據是__________。
(3)實驗3的F1和F2均表現出______現象,說明控制脛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雞的性別決定為ZW型,若選取實驗3的F1中的淺脛公雞與純合______母雞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出現_____結果;則可驗證該結論。
(4)實驗3中F1和F2中均出現少量深脛公雞,說明雙親中的______雞群混有雜合子。
(5)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白來航雞和壽光雞的顯性基因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脛色為淺色,飼料中的成分也會影響脛色的深淺,可見雞的脛色是_____的結果。
(6)黑羽公雞生長速度快、肉質好,深受市場歡迎。雛雞通常難以直接區(qū)分雌雄,請根據脛色遺傳規(guī)律,利用上述3個純合品系設計一個方案,在飼養(yǎng)早期從雛雞中篩選出黑羽公雞,以降低生產成本____。30、肥厚型心肌病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以心肌細胞蛋白質合成的增加和細胞體積的增大為主要特征,受多個基因的影響。研究發(fā)現,基因型不同,臨床表現不同。下表是3種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臨床表現。請作答?;蚧蛩谌旧w控制合成的蛋白質臨床表現A第14號β-肌球蛋白重鏈輕度至重度,發(fā)病早B第11號肌球蛋白結合蛋白輕度至重度,發(fā)病晚C第1號肌鈣蛋白T2輕度肥厚,易猝死
(1)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的夫婦所生育的后代,出現的臨床表現至少有_______種。
(2)若β-肌球蛋白重鏈基因發(fā)生突變,能夠產生與之對應的______基因。β-肌球蛋白重鏈基因突變可發(fā)生在該基因的不同部位,體現了基因突變的____________?;蛲蛔兛梢鹦募〉鞍捉Y構改變而使人體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說明上述致病基因對性狀控制的方式是通過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3)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分別作用于心肌細胞后,心肌細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質,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分析】
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染色體數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
【詳解】
A;該細胞所處時期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易于觀察到三體染色體,A正確;
B;該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其內的染色體數目常用2n+1表示,B正確;
C;由于3條同源染色體中的任意2條聯會配對;能正常分離,另一條隨機移向細胞一極,所以該細胞產生的精子中有50%異常,C正確;
D;由于三體在減數分裂聯會時;3條同源染色體中的任意2條聯會配對,另1條同源染色體隨機地移向細胞的任何一極,所以Aaa可產生A、aa、Aa、a共4種組合,因此該生物減數分裂能產生4種基因型的精子,比例是1∶1∶2∶2,D錯誤。
故選D。
【點睛】2、C【分析】【分析】
遺傳病是指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贿z傳物質改變包括基因結構改變;染色體結構和數目改變等。
【詳解】
A;染色體異常導致的人類遺傳病在遺傳時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A錯誤;
B;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幌忍煨约膊〔灰欢ǘ际沁z傳病,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遺傳病,B錯誤;
C;21三體綜合征患者體細胞中的第21號染色體有3條;所以其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47條,C正確;
D;調查某種遺傳病的發(fā)病率要在人群中隨機抽樣進行調查;研究某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要在具有患者的家系中進行調查研究,D錯誤。
故選C。
【點睛】3、A【分析】【分析】
基因突變: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詳解】
A、體細胞是有絲分裂產生的,基因B1和B2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配子是由減數分裂產生的,等位基因會發(fā)生分離,基因B1和B2不能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配子中;A錯誤;
B、基因突變是基因的堿基對發(fā)生替換、增添或缺失導致的,基因突變的結果為產生新的等位基因,若發(fā)生的是基因堿基對的替換,則基因B1和B2含有的堿基對數目相同,若發(fā)生的是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則基因B1和B2含有的堿基對數目不相同;B正確;
C、有的基因存在回復突變,即突變體經過第二次突變又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復為原來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即基因B2也有可能再突變成基因B1;C正確;
D、由于密碼具有簡并性,基因B1和B2編碼的蛋白質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正確。
故選A。4、D【分析】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適用于真核生物的遺傳;不適用于原核生物的遺傳,細菌是原核生物,D正確。
【考點定位】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
【名師點睛】學生對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適用范圍理解不清。
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適用范圍: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細胞核遺傳。5、A【分析】【分析】
在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體分離到細胞兩端,則有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詳解】
根據題意可知;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自交,則對于等位基因A;a,后代中的分離比為A_:aa=3:1;對于等位基因B,后代中無性狀分離;對于等位基因C、c,后代中的分離比為C_:cc=3:1;故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自交,后代中表現型的分離比為A_C_:A_cc:aaC_:aacc=9:3:3:1,。故A選項符合題意。
【點睛】
在計算后代表現型自由組合后的比例時,可以先計算每對等位基因之間分離后的分離比,然后再計算總的表現型自由組合后的比例。6、B【分析】【分析】
分析圖可知;片段I為X;Y的同源區(qū)段,存在等位基因;片段II是X染色體特有區(qū)域,其上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沒有等位基因;片段II為Y染色體特有區(qū)段,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只在雄性中出現。
【詳解】
A;非同源區(qū)II是X染色體特有區(qū)域;非同源區(qū)III是Y染色體特有區(qū)域,性染色體組成為XX的為雌性,XY為雄性,因此與性別有關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區(qū)II、III上,A正確;
B;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在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故同源區(qū)I上基因控制的性狀與性別有關,B錯誤;
C;非同源區(qū)III為Y染色體特有區(qū)段;雌性的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沒有Y染色體,故非同源區(qū)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只在雄性中出現,C正確;
D;摩爾根研究的控制果蠅白眼性狀基因在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它的等位基因,即果蠅白眼性狀的控制基因位于X非同源區(qū)II上,D正確。
故選B。7、C【分析】【分析】
1;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離心后上清液析出的是重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細菌。
【詳解】
A;格里菲思證明了S型菌中存在轉化因子;能夠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但沒有提出轉化因子是什么,A錯誤;
B;艾弗里沒有利用小鼠;是將肺炎雙球菌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根據菌落特征進行判斷,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B錯誤;
C;煙草花葉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是由一條RNA鏈和蛋白質外殼組成,煙草花葉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實驗證明了RNA是其遺傳物質,C正確;
D、32P標記親代噬菌體的DNA,經過多次半保留復制,復制形成的子代噬菌體中有的帶有32P標記,有的不帶有32P標記;D錯誤。
故選C。8、D【分析】【詳解】
小鼠的染色體為40條,胚胎干細胞只能進行有絲分裂,當處于后期時,染色體為80條,A錯誤。該胚胎干細胞置于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液中,第一次分裂結束后,每個DNA分子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鏈含3H,當其處于第二次有絲分裂中期時,一半的DNA分子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均含3H,一半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條脫氧核苷酸鏈含3H,B錯誤。C錯誤。每條染色體中的兩條染色單體均含3H;D正確。
【點睛】學生對DNA復制和細胞分裂的關系理解不清。
模型法理解DNA復制和細胞分裂的關系
這樣來看,最后形成的4個子細胞有3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4個細胞都是第2種情況是2個細胞是1個細胞是1個細胞是第3種情況是2個細胞是另外2個細胞是9、B【分析】【分析】
1;“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將所有的獵物吃掉;否則自己也無法生存。這樣就會避免出現一種或少數幾種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中占絕對優(yōu)勢的局面。
2;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詳解】
A;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和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A正確;
B;人為因素可導致種群發(fā)生定向進化;如英國曼徹斯特郊區(qū)的樺尺蠖,工業(yè)革命前污染少,白色多,后來大量的工業(yè)污染使樹干變黑,黑色的變多,B錯誤;
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指捕食者一般不能將所有的獵物吃掉;否則自己也無法生存,體現了物種間的共同進化,C正確;
D;達爾文的進化論合理地解釋了生物的多樣性及其統一性;生物界既存在多樣性,又在不同層次上存在高度的統一性,D正確。
故選B。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10、B:C:D【分析】【分析】
1;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1)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ㄈ绮⒅福⒊H旧w隱性遺傳?。ㄈ绨谆。?、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缪巡?、色盲)、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抗維生素D佝僂?。唬?)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唬?)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ㄈ缲埥芯C合征)和染色體數目異常遺傳?。ㄈ?1三體綜合征)。
2;多基因遺傳病的特點:①易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②在群體中發(fā)率較高;③常表現為家族聚集。
【詳解】
A;多基因遺傳病的特點:①易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②在群體中發(fā)率較高;③常表現為家族聚集;A正確;
B;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過的疾病不一定是遺傳??;如因為環(huán)境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B錯誤;
C;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C錯誤;
D;患有人類遺傳病的人的體細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患者的體細胞中不一定有致病基因,D錯誤。
故選BCD。11、A:B:D【分析】【分析】
基因表達的調控可在多個層次上進行;包括基因水平;轉錄水平、轉錄后水平、翻譯水平和翻譯后水平的調控,而真核生物尤其是高等真核生物中,激素水平、發(fā)育階段等是基因表達調控的主要手段,他們共同維護遺傳信息的穩(wěn)定傳遞。
【詳解】
A;根據題干信息“為了提高自身穩(wěn)定性;mRNA需要與細胞內的一些蛋白質相結合形成復合物才能穩(wěn)定存在”推測,mRNA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多肽鏈穩(wěn)定結構避免被酶降解,可能是而掩蓋了核酸酶的切點,A正確;
B;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的工作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jié)該系統的工作,也可指一個代謝反應的終產物(或某些中間產物)對生化反應關鍵酶的影響,這種調節(jié)方式叫做反饋調節(jié),題中所指的翻譯產物是蛋白質,蛋白質對mRNA的功能產生影響,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反饋調節(jié),B正確;
C、蛋白質的合成場所為核糖體,核糖體的本質主要是rRNA和蛋白質;C錯誤;
D;基因表達調控體現在多個方面;可使細胞中基因表達的過程在時間、空間上處于有序狀態(tài),并對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作出反應,以共同維護遺傳信息的穩(wěn)定傳遞,D正確。
故選ABD。12、A:B【分析】【分析】
根據題意,將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時間后加入原料,其中鳥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標記,一起培育,則會發(fā)生轉錄;一段時間后加入肝素,肝素可以與RNA聚合酶結合,據圖可知,加入肝素后,未加入蛋白S的組產物中32P的放射性幾乎不再變化,說明肝素會抑制轉錄;而加入蛋白S的組產物中32P的放射性增加;推測蛋白S可解除肝素對轉錄的抑制作用。
【詳解】
A;RNA聚合酶能識別DNA模板上特定的位點;即啟動子,催化RNA的合成,而起始密碼子位于mRNA上,A錯誤;
B、據分析可知,加入蛋白S后產物中32P的放射性增加;說明加入蛋白S后又開始轉錄,因此肝素與RNA聚合酶結合后只是抑制了RNA聚合酶的活性,并沒有導致其失去活性,B錯誤;
C、根據對照實驗的基本原則,無關變量應保持相同且適宜,實驗組加入了含有蛋白質S的緩沖液,對照組應加入不含有蛋白質S的緩沖液,據圖可知,實驗組加入肝素后,產物中含32P的放射性強度不再增加;說明肝素能抑制轉錄過程,因此沒有新的mRNA的合成,C正確;
D;曲線反映的是模板DNA的轉錄形成RNA的過程;據圖可知,加入肝素一段時間后再加入蛋白質S組產物放射性很高;未加入蛋白質S組產物反射性幾乎不發(fā)生變化,說明蛋白質S能解除肝素抑制轉錄的作用,D正確。
故選AB。13、B:C:D【分析】【分析】
根據題中注解;尿嘧啶糖基化酶對DNA復制中錯配的尿嘧啶有移除作用,是與DNA自身修復有關的酶,圖中UGI是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劑,應該是減弱DNA自身修復功能;圖中①為線粒體DNA的復制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中,需要游離的脫氧核糖核苷酸作為原料。
【詳解】
A;外源RNA難以高效導入線粒體內;說明線粒體的膜是具有選擇透過性的,不會輕易讓外來物質進入,因此體現了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A正確;
B;UGI是尿嘧啶糖基化酶的抑制劑;是阻礙尿嘧啶糖基化酶對DNA復制中錯配的尿嘧啶有移除的,因此DdCBE中UGI的作用是阻礙DNA自身修復,B錯誤;
C;圖中①為線粒體DNA的復制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中,需要游離的脫氧核糖核苷酸作為原料,C錯誤;
D;DdCBE編輯器的應用原理是堿基的改變;是基因突變,而貓叫綜合征發(fā)病機理是染色體變異,D錯誤。
故選BCD。14、A:B:C【分析】【分析】
減數分裂過程:
(1)減數分裂I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分裂I: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分裂II: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詳解】
A;黏連蛋白可能是在間期合成的;可黏連兩條姐妹染色單體,A正確;
B;在減數分裂I前期靠黏連蛋白起保護作用;此時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四分體,B正確;
C;減數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此時染色體臂上的部分黏連蛋白斷開,C正確;
D;在減數分裂I;動粒保護蛋白降解,無法募集磷酸酶除去著絲粒附近黏連蛋白的磷酸基團,從而黏連蛋白被分離酶酶切分解,姐妹染色單體分開,D錯誤。
故選ABC。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略
【分析】【詳解】
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解析】性狀分離16、略
【解析】細胞核1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mRNAtRNArRNA1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隨機的1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種群基因頻率同種生物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20、略
【解析】①.同一②.地理隔離③.突變④.基因重組⑤.突變⑥.基因重組⑦.基因頻率⑧.基因頻率21、略
【解析】非同源22、略
【分析】【詳解】
(1)DNA是由脫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組成DNA分子的基本結構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2)DNA分子的堿基配對有一定規(guī)律;A一定與T配對;G一定與C配對,堿基中的這種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3)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突變包括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
(4)種群是生活在一定區(qū)域的同種生物全部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5)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6)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窘馕觥竣?脫氧核苷酸②.堿基互補配對③.缺失④.種群⑤.生殖隔離⑥.基因突變四、判斷題(共2題,共4分)23、A【分析】【詳解】
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普遍的;但這種適應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生物的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故正確。24、A【分析】【詳解】
人工誘變的原理是基因突變,是創(chuàng)造動植物新品種和微生物新類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優(yōu)點是可以提高突變率,加速育種工作的進程。正確。五、非選擇題(共2題,共14分)25、略
【分析】試題分析:根據表格分析;實驗的自變量是誘變劑濃度;處理時間,因變量是莖(芽)分生組織的變異數和成活數;其中誘變劑濃度為0的組是對照組,隨著濃度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延長,成活數都在逐漸增加,且誘變劑濃度過高時成活數為0。
(1)誘導多倍體常用的誘變劑是秋水仙素;其可以抑制細胞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2)根據以上分析已知;零濃度組為對照組,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和藥物濃度的增加,山葡萄的成活率之間下降。
(3)在誘導多倍體育種過程中;研究人員偶然發(fā)現一株原種群中沒有的,抗旱但不耐寒型的植株,說明最可能是誘變劑誘發(fā)了基因突變導致的。研究人員想利用此變異植株選育既抗旱又抗寒的新品種,最簡單的辦法是用抗旱不耐寒與抗寒不抗旱的品種雜交。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表格判斷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并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窘馕觥壳锼伤卦诩毎至亚捌谝种萍忓N體的形成染色體數目變異對照處理時間的延長和藥物濃度的增加基因突變用抗旱不耐寒與抗寒不抗旱的品種雜交26、略
【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基因表達過程的相關內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準確分析圖表等表達形式以及數據處理能力。
【詳解】
(1)圖1為轉錄過程;方框內所示結構為RNA,主要在細胞核內合成,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有三個組成部分,對應圖1方框中的數字1磷酸;2核糖、7含氮堿基。
(2)密碼子的讀取具有連續(xù)性;若該多肽合成到圖2中UCU決定的氨基酸后就終止合成,則導致合成結束的終止密碼子就是緊隨UCU之后的UAA。
(3)圖2中以④mRNA為模板合成⑤物質(多肽鏈)的過程稱為翻譯;進行的場所是[⑥]核糖體。合成多肽鏈所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4)圖2的①是DNA分子;1000個堿基對對應mRNA上1000個堿基,3個堿基組成一個密碼子,則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碼子最多有333個,而合成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最多只有20種。故選D。
【點睛】
解決本題要注意密碼子具有簡并性和連續(xù)性的特點?!窘馕觥考毎?、2、7UAA翻譯⑥核糖體(各種/約20種)氨基酸D六、綜合題(共4題,共20分)27、略
【分析】【分析】
1;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由于自由組合問題同時也遵循分離定律,因此可以將自由組合問題轉化成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進行解答。
2、紫色果皮×綠色果皮F1都是紫色果皮;說明紫色為顯性。
(1)
由于組合①中F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紫色果皮植株:綠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1的變式,所以該種植物與果皮顏色相關的基因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
根據組合①紫色果皮×綠色果皮F1都是紫色果皮,說明紫色為顯性。由于組合①中F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紫色果皮植株:綠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1的變式,說明由兩對基因控制,親本都是純合子,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2中只有1/16aabb是綠色,其余15/16都是紫色,紫色純合子為1/16AABB、1/16AAbb、1/16aaBB,所以組合①的F2紫色果皮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5。
(3)
為了探究組合②中F2的某株紫色果皮植株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則最簡便的實驗方法是讓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進行自交、統計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組合②F2表現型及比例為3:1,說明符合分離定律,紫色是顯性性狀,設紫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Aabb。
所以實驗思路是:讓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進行自交;統計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判斷紫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
預期結果:如果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純合子AAbb,則純合子自交后代還是純合子,F2自交后代表現型全部是紫色果皮植株。
如果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雜合子則基因型為Aabb,自交后代為AAbb:Aabb:aabb=1:2:1;表現型為紫色果皮植株﹔綠色果皮植株=3:1。
【點睛】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和使用條件、基因與性狀之間的關系、基因互作對后代表現型的影響等知識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學會根據題干信息進行推理、判斷相關個體的基因型和表現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窘馕觥?1)自由組合(或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組合①中F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紫色果皮植株:綠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1的變式。
(2)紫色AABB、aabb1/5
(3)讓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進行自交全為紫色果皮植株紫色果皮植株﹔綠色果皮植株=3:128、略
【分析】【分析】
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
兩只灰身紅眼雌;雄果蠅交配;后代中無論雌雄個體都表現為灰身∶黑身=3∶1,說明體色的表現與性別無關,且灰身對黑身為顯性,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中介借款合同范本
- 2025企業(yè)與自然人借款合同模板(標準版)
- 2025簡易家電維修服務合同
- 定制櫥柜訂單合同范本
- 提供木門展架合同范本
- 2025年3月份高空清洗作業(yè)安全責任補充協議
- 造血干細胞移植前的護理
- 2025年份1月無人機巡檢影像數據存儲與共享協議模板
- 寫實雕塑采購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酒店客房外包安全協議
- 活動彩排花絮視頻拍攝方案
- JTT319-2010 汽車客運站計算機售票票樣及管理使用規(guī)定
- 小炮車計算書
- 耳部常用治療方法培訓課件
- 靜脈采血技術新版培訓課件
- 井工煤礦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編制細則
- 智能控制第6章學習控制-迭代學習控制
- 神經內科腦卒中康復PDCA循環(huán)案例
- 護士禮儀培訓教程
- 醫(yī)美整形美容的植發(fā)技術解析
- 訴訟復審申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