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10000字_第1頁
《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10000字_第2頁
《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10000字_第3頁
《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10000字_第4頁
《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100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TOC\o"1-2"\h\u20941前言 15337一、我國大豆進口貿易現(xiàn)狀 210030(一)大豆進口規(guī)模 229232(二)大豆進口來源國 43542(三)大豆進口價格 631949二、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 8608(一)進口依存度過高 829105(二)進口來源市場高度集中 932079(三)進口定價權缺失 9182(四)國內大豆產業(yè)缺少補貼扶持 1010992(五)自美進口大豆起伏不定 1122882(六)進口轉基因大豆存在安全隱患 1210074三、我國大豆產業(yè)及進口貿易的發(fā)展對策 1220342(一)加大生產研發(fā)投入,提高大豆自給率 121865(二)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加強農業(yè)國際合作 1323761(三)健全期貨市場,提高國際定價權地位 1331969(四)加大補貼支持,促進大豆產業(yè)發(fā)展 1413223(五)積極促進貿易爭端解決,探尋中美合作共贏之路 148106(六)完善安全管理體系,保障大豆供應穩(wěn)定 1527408結語 15前言大豆原產我國,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近年來我國大豆進口規(guī)模迅速擴大,2020年進口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豆進口依存度過高。當前國際形勢變幻莫測,全球貿易形勢不容樂觀,在此背景下,我國大豆進口形勢更加嚴峻復雜。2018年的中美貿易摩擦就對我國大豆進口造成了一定影響。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zhàn)略性物資,國內大豆市場供給是否有保障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糧油市場和養(yǎng)殖行業(yè),進一步會影響國家糧食安全。本文先對我國大豆進口貿易現(xiàn)狀進行分析,其次探討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促進我國大豆進口貿易良性發(fā)展及振興大豆產業(yè)的有關建議和對策。一、我國大豆進口貿易現(xiàn)狀大豆營養(yǎng)價值高,經過壓榨形成豆油和豆粕,豆油是我國居民的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豆粕則是養(yǎng)殖業(yè)蛋白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膳食結構升級,對肉、蛋、奶等產品的需求增加,進一步拉動了大豆消費。1995年以前,我國是大豆的凈出口國,1996年起我國轉變?yōu)榇蠖箖暨M口國,且進口規(guī)模越來越大。(一)大豆進口規(guī)模自2017年以來,我國大豆年消費量均超過1億噸。2019年全球大豆總消費量3.519億噸,我國占31%,消費量高達1.082億噸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飼料工業(yè)信息網(wǎng),位居全球首位。國內大豆消費需求旺盛,但國產大豆供不應求。2019年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我國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有所提升,2020年大豆播種面積增長到987萬公頃,產量為1960萬噸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但這始終無法滿足國內市場對大豆的剛性需求增加,每年產需缺口仍有8000萬噸以上,只能通過進口來填補。2001年入世后,我國兌現(xiàn)農產品貿易承諾,大豆進口量無限制且關稅不超過3%。因此,在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政策的推動下,加之進口轉基因大豆質優(yōu)價廉,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飼料工業(yè)信息網(wǎng)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圖1是我國2011年-2020年大豆進口量及其增長率,圖2是我國2011年-2020年大豆進口額。由圖1知,我國2011年到2017年大豆進口量逐年穩(wěn)步上升,2017年進口9553萬噸,增長13.85%。進口額方面,2017年我國大豆進口額為396.38億美元,增長16.65%。2011年到2017年,大豆進口量增長率除了2011年為-3.90%外,其余年份皆為正值。造成2011年大豆進口量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當年我國大豆加工業(yè)長時間處于虧損期,企業(yè)開機率低,減少了大豆消耗需求;二是2010年我國限制從阿根廷進口豆油,大豆進口增加,2011年則未出現(xiàn)這種情況。2018年大豆進口量七年來首次下滑,由2017年的9553萬噸降到8803萬噸,同比下降7.85%。這主要是受當年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國減少進口美豆導致的。2019年我國大豆進口量有所回升。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全年大豆進口量再創(chuàng)新高,首次突破1億噸,達到10033萬噸,同比增長13.35%,進口額為395.28億美元,比上年增加41.86億美元。進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養(yǎng)殖業(yè)持續(xù)較快恢復。2020年末我國生豬存欄、能繁殖母豬存欄比上年末分別增長31.0%、35.1%,基本恢復至非洲豬瘟疫情前的90%以上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進口大豆主要用途是飼料,豆粕需求增加,帶動了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注: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圖1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及增長率注: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圖2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額我國向來重視農業(yè)發(fā)展和糧食生產,不管是糧食的生產還是儲備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以此保障糧食安全。如今居民對優(yōu)質糧食需求增加,但人多地少的國情導致我國優(yōu)質糧食供給存在缺口,這種結構性短缺使得我國每年需進口上億噸糧食來彌補。進口糧食中,大豆獨占鰲頭。表1是2014年-2020年糧食進口中大豆占比及我國大豆進口量占國際大豆進口量的比重,由表1可得,除2015年外,其他年份大豆進口量占糧食進口量的比重都達到70%以上。2019年進口糧食11144萬噸,其中大豆進口8851萬噸,占比高達79.4%,我國大豆消費過度依賴進口。隨著進口規(guī)模不斷擴大,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近幾年大豆進口量占國際大豆進口量的比重都在60%以上,總體呈現(xiàn)波動上升的趨勢,2020年這一份額達到68.8%,我國在國際大豆進口貿易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表12014年-2020年糧食進口中大豆占比及我國大豆進口占國際比重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大豆進口量(萬噸)71408169839195538803885110033糧食進口量(萬噸)10042124771146813062115551114414262國際大豆進口量(萬噸)10937130131315814139139531370314578大豆/糧食(%)71.165.573.273.176.279.470.3我國/國際(%)65.362.863.867.663.164.668.8注: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UNCOMTRADE從產品結構來看,我國大豆進口品種結構集中度高,主要為黃大豆,其他大豆品種進口量微乎其微,如表2所示,2020年黃大豆進口規(guī)模有10032.64萬噸,進口額為3952807.45萬美元,占總進口量和總進口額的比重都超過99.9%。種用大豆的進口量則只有363千克,這主要是因為國外大豆多數(shù)為轉基因品種,但我國目前尚不允許種植轉基因大豆。表2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產品結構商品名稱HS編碼進口量(萬噸)進口額(萬美元)種用大豆120110000.000.67黃大豆,種用除外1201901010032.643952807.45黑大豆,種用除外120190200.027.22青大豆,種用除外120190300.000.00其他大豆,種用除外120190900.000.00注: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二)大豆進口來源國世界大豆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巴西、阿根廷和中國等國家,美國農業(yè)部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全球大豆產量為36205萬噸,其中巴西、美國、阿根廷和我國的產量占比分別為36.6%、31.2%、13.7%和5.4%。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三國每年的大豆產量之和占世界大豆總產量的75%以上,是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國,同時與我國進行大豆貿易具有很強互補性。如表3所示,近十年來三個國家與我國的大豆貿易互補指數(shù)雖一直在波動,但都維持在高水平,與巴西的大豆貿易互補指數(shù)均達到150以上。因此,我國主要從這三個國家進口大豆。圖4為近十年來我國大豆進口主要國別及進口量,從圖4可看出,我國近幾年從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量較為穩(wěn)定,都在1000萬噸以下。但從美國和巴西進口大豆波動較明顯,自巴西進口量大體呈現(xiàn)波動上升趨勢。近年來巴西大豆生產的條件良好,在氣候適宜、土地相對便宜以及機械化程度高等因素的推動下,其大豆產量大幅提高。自2013年起,巴西超越美國成為我國第一大大豆進口來源國。2018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當年進口美豆數(shù)量從2017年的3285萬噸驟降到1664萬噸,同比下降49.35%,從巴西進口的大豆則上升到6608萬噸。2019年和2020年美國對華出口大豆數(shù)量有所增加,但尚未恢復到貿易摩擦前的水平。表32011年-2020年各國與我國大豆貿易的互補指數(shù)(我國進口)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美國29.4935.3827.51-24.9830.3426.6018.7122.2228.29巴西159.63160.22197.07-222.68207.14228.48258.77230.11213.73阿根廷157.2087.92108.16-149.05107.5289.3740.90102.0462.34注:資料來源:UNCOMTRADE;2014年全球大豆出口總額數(shù)據(jù)缺失注:資料來源:UNCOMTRADE圖4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主要國別及進口量表4是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主要來源國及其比重,據(jù)表4可得,從美國、巴西及阿根廷三國進口大豆之和占總進口量的比重維持在95%左右的水平,而烏拉圭、加拿大及俄羅斯三國占比之和只有5%左右,大豆進口來源市場太過集中,這勢必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2020年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的大豆占總進口量的比重分別為64.07%、25.80%和7.44%,三者總和達到97.31%,為近十年最高。最近幾年從俄羅斯進口大豆占總進口的比重都不到1%,但呈現(xiàn)波動中有所上升的趨勢。2019年6月,中俄簽署《關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發(fā)展規(guī)劃》,就大豆方面的合作達成共識。由于兩國大豆貿易合作正處于發(fā)展過程,所以我國進口俄豆還不多,但兩國大豆合作優(yōu)勢互補,發(fā)展前景廣闊。表4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主要來源國及其比重(%)美國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加拿大俄羅斯前三合計201142.3839.3114.832.730.720.0196.52201244.4740.9410.093.251.080.1595.50201335.0750.179.663.631.330.1195.10201442.0444.828.403.421.200.0895.26201534.7849.0511.542.841.310.4595.37201640.7245.529.551.981.740.4895.79201734.3953.316.892.692.150.5394.59201818.9075.071.661.362.030.9395.63201919.2065.119.932.342.560.8294.24202025.8064.077.441.650.250.6997.31注:資料來源:UNCOMTRADE(三)大豆進口價格我國作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卻沒有價格優(yōu)勢,進口價格長期高于國際大豆價格,進口定價權缺失。定價權指的是在國際市場上,一國對一種商品價格的影響力水平。以下從進口價格與進口數(shù)量、進口價格變化、進口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三方面來分析大豆進口價格。1.進口數(shù)量與進口價格分析大豆進口量受大豆生產周期影響會呈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波動。圖5是2016年-2020年大豆月度進口量和月平均進口價格,由圖可知,我國大豆進口量具有季節(jié)性特征,大豆進口價格卻沒什么規(guī)律可循,即使出現(xiàn)波動也未和進口量的變化相適應。2019年1月進口價格3102元/噸,為2016年-2020年最高進口價格。按照傳統(tǒng)供需理論,當大豆進口量多時,進口價格應下降,進口量較少時,進口價格會上升,我國很多時候卻出現(xiàn)了進口量與進口價格同向變動的趨勢,即出現(xiàn)了“中國買什么,什么就漲價”、“便宜時不買,漲價了才買”的現(xiàn)象(李志,2015[1]),這反映出我國作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并沒有進口定價權,反而處于被動地位,進口價格受制于人。注: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圖52016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及進口價格變化趨勢2.大豆進口價格變化分析圖6是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價格變化情況,由圖6知,近幾年大豆進口價格波動較大,2014年進口價格同比下降了25%。過去幾年全球大豆供需相對來說比較穩(wěn)定,2020年12月初全球大豆庫存量約8564萬噸,在此情形下價格相對穩(wěn)定才是市場的基本表現(xiàn),大豆進口價格產生較大波動進一步表明我國缺失定價權。注:資料來源:Wind數(shù)據(jù)庫圖6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價格增幅3.大豆進口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的動態(tài)比價分析表5是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的動態(tài)比價,由表5知,我國大豆進口價格一直高于國際市場價格,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價格為393.98美元/噸,國際大豆價格為345.31美元/噸。近幾年二者差價在2014年達到最大值164.10美元/噸,其他年份差價在48.67美元/噸-128.05美元/噸的范圍內波動。動態(tài)比價是衡量一個國家某種商品定價權缺失情況的指標。本文采用張魯波的動態(tài)比價來衡量我國大豆定價權缺失情況,用公式表達為:R=(其中,PMt、PMt-1表示大豆當期與上一期的進口價格,PWt、PWt-1表示大豆當期與上一期國際市場價格。當動態(tài)比價R大于1時,說明大豆進口定價權缺失,反之,則表明大豆進口具有定價權優(yōu)勢(吳煥宇,2016[2])。由表5知,我國近十年大豆進口價格與國際大豆價格的動態(tài)比價在1.02-1.62范圍內波動,R皆大于1,這基本可以確定我國大豆進口定價權缺失。表5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的動態(tài)比價進口價格(美元/噸)國際市場價格(美元/噸)差價(美元/噸)動態(tài)比價R2011566.76438.71128.05-2012599.35522.1277.231.022013599.71487.95111.761.322014563.87399.76164.101.622015425.61329.5996.031.182016404.97347.5957.381.052017414.92340.9873.951.272018432.61316.36116.251.542019399.29316.3682.931.162020393.98345.3148.671.03注:資料來源:Wind數(shù)據(jù)庫二、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存在的問題(一)進口依存度過高外貿依存度指一國的經濟依賴于對外貿易的程度,定量表現(xiàn)為一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外貿依存度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進口依存度=進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本文借助此概念分析大豆的進口依存度,用進口依存度=進口量/消費量=進口量/(進口量+產量-出口量)來表明國內大豆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圖8是2011年-2020年我國的大豆進口依存度,由圖8可知,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到2015年逐漸上升,2015年達到87%。除2011年外,其他年份大豆進口依存度都在80%以上,2020年為83.7%。當前國際形勢變幻莫測,國際貿易市場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如此之高的進口依存度勢必會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從產業(yè)鏈上游的種植層面來看,進口依存度過高影響了國內豆農的利益,豆農種植積極性受挫會引發(fā)大豆種植面積以及產量下降等問題。此外,進口依存度過高還會影響大豆產業(yè)鏈下游產品價格,糧油作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其價格的不穩(wěn)定性會進一步影響其他農產品的價格,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正常發(fā)展。注:資料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圖82011年-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二)進口來源市場高度集中我國每年從巴西、美國和阿根廷進口的大豆占總進口量的90%以上,進口來源市場高度集中,潛藏重大安全隱患。與各國雙邊關系的變化、主產國發(fā)生自然災害或氣候變化等不可控因素以及國際突發(fā)事件等都會對我國大豆進口造成影響,沖擊國內大豆市場,導致國內豆油需求和養(yǎng)殖業(yè)豆粕需求得不到保障等,繼而引發(fā)更多問題。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對美豆加征25%的懲罰性關稅使得進口成本有所上升,大豆進口規(guī)模因此下滑。大豆進口價格上漲給我國消費者造成了福利損失,也加大了國內通脹壓力。巴西大豆供應同樣也存在著不確定性。2010年-2019年期間,巴西發(fā)生了近2.9萬次旱災,8462起洪水和暴風災害等數(shù)據(jù)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大豆種植需要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惡劣氣候會對大豆產量產生負面影響,巴西如果發(fā)生嚴重自然災害或者氣候變化,會引起大豆減產和出口量下降,如此一來巴西對我國的大豆供應趨緊,大豆進口價格抬升,這會降低我國大豆供應鏈穩(wěn)定性,引發(fā)養(yǎng)殖業(yè)、食品行業(yè)的成本以及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等問題。此外,2020年巴西官員多次公然對我國進行污名化攻擊,將新冠疫情病源同我國掛鉤,這給中巴兩國的經貿關系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數(shù)據(jù)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三)進口定價權缺失我國在大豆進口價格談判方面話語權微弱,長期處于挨打挨宰局面,這主要是由四大跨國糧商ABCD(美國ADM、美國嘉吉、美國邦吉、法國路易達孚)在全球的壟斷勢力、我國大豆產業(yè)競爭力弱、期貨市場不健全以及政府信息服務不到位等因素的綜合作用造成的。我國更多的是屬于價格接受者,大豆國際價格主要為國際壟斷糧商和大豆出口商所控制。國際大豆貿易長期以來通過大豆期貨市場進行定價。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貨價格是國際大豆貿易中的權威價格。我國大豆進口價格以此為基準,在此基礎上由供需雙方簽訂大豆買賣價格,即大豆進口價格=[(CBOT大豆期價+離岸貼水)*單位轉換系數(shù)+海運費]*人民幣匯率*(1+關稅)*(1+增值稅)+港雜費。圖9是2014年-2021年CBOT大豆期貨行情,據(jù)圖9,2019年初CBOT大豆價格下跌到800美分/蒲式耳左右,2021年初大豆價格則達到了1600美分/蒲式耳以上,CBOT大豆價格走勢波動大,不容易進行判斷。如果國際資本借機炒作,我國企業(yè)掌握信息不夠全面,那在大豆進口貿易中必然遭受損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4年的大豆風波,當時美國農業(yè)部以天氣為由,將大豆庫存率調低,CBOT大豆期貨價格發(fā)生劇烈波動,我國許多加工企業(yè)高價采購大批國外大豆,隨后價格迅速回落,這一過程使得企業(yè)不得不違約并支付大量違約金,許多壓榨企業(yè)產生巨額虧損面臨停產破產,外資則在當時乘機收購了國內大量壓榨企業(yè)。期貨本是一種套期保值的手段,但由于交易中雙方信息不對稱,美國農業(yè)部利用其權利左右大豆期貨價格,而我國政府和企業(yè)所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這才為當年的大豆風波埋下伏筆。(單位:美分/蒲式耳)注:資料來源:99期貨網(wǎng)站圖92014年-2021年CBOT大豆連續(xù)行情走勢圖(四)國內大豆產業(yè)缺少補貼扶持生產成本是決定產品價格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美國、巴西等大豆主產國,我國大豆生產成本不具有優(yōu)勢。2020年初至今,進口大豆到岸價格每噸3200多元,國產大豆價格每噸達到5700多元數(shù)據(jù)來源:金投網(wǎng),國內外價差有2000數(shù)據(jù)來源:金投網(wǎng)相對于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國產大豆機械化程度低,生產成本高,種植效益低,生產者種植積極性不高。為鼓勵生產者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促進增產增收,我國實行相關的大豆生產補貼政策。表6是我國大豆主要生產政策的演變歷程,據(jù)表6可得,我國近幾年都推出了相關生產補貼政策,政策不斷完善推進,2019年開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以提高大豆產業(yè)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然而,與國外主要大豆生產國推行的補貼相比,我國補貼數(shù)額較小,補貼措施也較為單一,大豆生產成本仍維持在較高水平,我國大豆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弱。就大豆主產國之一的美國來說,其大豆補貼政策主要有商品貸款項目、直接補貼、反周期補貼和平均作物收入補貼等,補貼種類多樣且補貼數(shù)額大,有力提升了其大豆的國際競爭力。表6我國大豆生產補貼政策演變過程年份大豆生產政策1993-1998收購保護價制度2002大豆良種補貼2008-2013大豆臨時收儲政策,最低保護價2014-2016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補貼2017大豆生產者補貼2019大豆振興計劃注:資料來源:中華糧網(wǎng)(五)自美進口大豆起伏不定比較優(yōu)勢是兩國開展貿易活動的基礎,美豆質優(yōu)價廉,相比我國大豆具有較強的比較優(yōu)勢。據(jù)計算,近年來中美兩國大豆貿易互補指數(shù)普遍在20以上,互補性強,如果消除貿易壁壘可以給兩國帶來較大利益。然而,中美貿易摩擦打破了兩國基于比較優(yōu)勢而形成的大豆貿易進出口模式,兩國在此次沖突中“雙輸”。我國對美豆加征關稅后,自美進口大豆起伏不定,兩國之間的大豆貿易明顯受挫。2018年我國進口大豆量下滑至8803萬噸,其中自美進口的只有1664萬噸,同比下降49.35%。2018年11月自美進口量甚至降至0噸。2018年從美國進口大豆總額為70.60億美元,同比下降49.36%。2018年到2020年進口美豆占我國總進口量的比重分別為18.90%、19.20%和25.8%,均低于貿易摩擦前30%以上的水平,貿易摩擦對兩國大豆貿易的沖擊效應在短期內無法消除。為滿足國內需求,我國只好轉移大豆進口來源,2018年從巴西進口6608萬噸,同比增長29.75%,占大豆總進口量的比值高達75.97%。我國對巴西大豆依賴程度加大,大豆進口地理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糧食安全形勢更加嚴峻。另外,美國在這次貿易摩擦中也深受打擊,據(jù)《財經》雜志報道,2018年美國豆農在出口市場減少了49億美元的營業(yè)額。當前中美關系不穩(wěn)定,兩國之間的博弈是一場持久戰(zhàn),美國近年來控制了我國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豆源頭,基數(shù)過大,如若美方通過補貼豆農等政策從而限制對我國出口大豆,激發(fā)大豆的戰(zhàn)略商品屬性,到時我國在其他國家買不到那么多大豆來填補供需缺口,將對我國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根據(jù)1964-2017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測算全球大豆出口潛力和我國大豆進口潛力發(fā)現(xiàn),在完全棄購美豆情況下產生3087.1萬噸的缺口,能夠從除美國之外其他國家進口的最大量為2731.7萬噸,但還有355.4萬噸的缺口,如果巴西、阿根廷等國因遇上大旱而減產,那么理論計算出的2731.7萬噸的大豆出口潛力將大幅降低,355.4萬噸的缺口也預計可達1000萬噸,需求缺口難以彌補(滕飛,2019[3])。(六)進口轉基因大豆存在安全隱患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世界大豆主產國現(xiàn)在種植的大豆幾乎都是轉基因品種,轉基因大豆產量高、出油率也高,相比我國非轉基因大豆16%-17%的出油率,進口轉基因大豆出油率可達19%-22%,競爭力強很多。憑借著高出油率、價格低廉,轉基因大豆占領了我國大豆市場。2020年我國進口非轉基因大豆只有120萬噸數(shù)據(jù)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的近1億噸大豆中絕大部分是轉基因品種,這些轉基因大豆大多數(shù)用來榨油。然而,轉基因大豆的安全問題一直存在爭議。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能證明轉基因大豆對身體有危害,但當前的轉基因大豆大多為抗草甘膦品種,種植過程會普遍施用草甘膦來去除雜草,大豆上就會殘留些許草甘膦,草甘膦數(shù)據(jù)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三、我國大豆產業(yè)及進口貿易的發(fā)展對策我國大豆進口存在依存度居高不下、來源國過度集中以及定價權缺失等問題,本文接下來將從加大生產研發(fā)投入、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健全期貨市場等角度提出優(yōu)化建議,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確保大豆供給安全,推動大豆產業(yè)及進口貿易良性發(fā)展。(一)加大生產研發(fā)投入,提高大豆自給率與國外大豆主產國相比,我國大豆單產低,因此,首先要加大對大豆種子的研發(fā)投入,加強自主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更多農業(yè)領域的專業(yè)化人才,研發(fā)優(yōu)良品種大豆以提升大豆單產和品質,從而提高大豆自給率。其次,適度提高大豆種植面積,受土地資源限制,為保障小麥、玉米和水稻三大主糧的總產量和種植面積,不能大幅度擴大大豆種植面積?;诖藛栴},可引進國外先進種植技術,實現(xiàn)技術信息共享,縮小國內外大豆產業(yè)差距,在有限的種植面積內爭取大豆產量的最大化。再次,可提高大豆種植補貼,提升豆農種植積極性。最后,還可通過建立準確高效的大豆信息服務系統(tǒng)以及增加農業(yè)機械設備投入等,提高大豆生產機械化、規(guī)模化水平。2021年10月,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宣布我國在一碳生物合成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全球首次實現(xiàn)從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合成。據(jù)報道,該蛋白質可用于生產動物飼料,這對我國糧食安全和經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應繼續(xù)深入研究該合成蛋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問題,以期推動動物飼料進一步發(fā)展,減少大豆蛋白飼料需求。(二)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加強農業(yè)國際合作面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和疫情的巨大不確定性,進口來源過度集中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風險。為分散風險,應積極拓寬大豆進口來源。2018年7月,我國將印度、韓國、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等國的大豆進口關稅由原來的3%降為0,此舉措能夠促進大豆進口多元化?!耙粠б宦贰背h的推進也增加了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的可能性,我國要繼續(xù)提升區(qū)域貿易便利化水平,積極推動大豆貿易自由化,加大進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豆。在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有限的情況下,還可加強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大豆生產合作。俄羅斯幅員遼闊,土壤肥沃,耕地面積約1.2億公頃,其人均耕地面積是中國的9倍,因此俄擴種大豆有較大潛力,政府要鼓勵大豆龍頭企業(yè)積極走出去進行國際化生產,投資當?shù)鼗A設施建設,促進我國的技術、資本與俄羅斯等國豐富的土地、勞動力要素相結合,在國外建設生產基地,緩解國內耕地資源緊張現(xiàn)狀,保障大豆供應來源穩(wěn)定,平穩(wěn)進口價格,實現(xiàn)雙邊互利共贏。(三)健全期貨市場,提高國際定價權地位CBOT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大豆的定價中心,我國國內的期貨市場起步較晚,相關政策制度也不完善,國際影響力較低,無法發(fā)揮期貨交易市場定價作用,所以只能以CBOT的大豆期貨價格為參考進行生產和銷售。同時,我國在國際大豆貿易中缺失定價權。國際定價權決定著一個國家在國際糧食貿易中的地位及利益,為提升對國際大豆市場和大豆價格的影響力,可鼓勵更多的大豆企業(yè)進行套期保值,擴大在CBOT定價中的發(fā)言權。此外,持續(xù)健全大連商品交易所,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全球真正的定價中心。首先,應當完善大商所交易機制、優(yōu)化大豆交易品種,適當放寬準入標準,吸引國內外合格機構投資者進入以完善投資者結構。其次,促進大商所期貨合約連續(xù)活躍,持續(xù)完善期貨市場規(guī)則,明確保證金等方面的要求。再次,加大對期貨行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最后,要警惕國際資本炒作大豆等大宗農產品,政府應當吸取2004年大豆風波的教訓,加快建設公共信息服務體系,提高信息相對充分的市場,方便企業(yè)實時判斷市場行情,把握主動權,避免信息不對稱和信息不完全給壓榨企業(yè)帶來經濟損失。2021年8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fā)布,中糧集團排名高居112位,這是其連續(xù)27年上榜以來的最高排名。面對2020年新冠疫情等復雜的國內外經營形勢,中糧集團整體業(yè)績還能逆勢增長,其崛起正在打破國際四大糧商長期壟斷世界糧食貿易的格局。國際要積極培育像中糧集團這樣的國際大糧商,培育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糧商。(四)加大補貼支持,促進大豆產業(yè)發(fā)展在國內豆農種植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政府可在WTO貿易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合理運用“綠箱”和“黃箱”政策,加大對大豆產業(yè)的補貼力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豆農收益,促進我國大豆規(guī)模經濟發(fā)展,提升大豆產業(yè)國際競爭力。農業(yè)農村部等有關部門應當及時發(fā)布生產補貼政策,做好政策宣傳,提早告知豆農,以便豆農根據(jù)政策要求提前安排大豆的生產種植。2019年,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在實現(xiàn)路徑上,主要是調整優(yōu)化支持政策,引導豆農擴大種植面積等。我國應當繼續(xù)落實推進這一實施方案,從政策、技術和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對大豆生產種植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