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用植物油低溫儲存技術規(guī)范》編制說明
一、任務來源及工作過程
T/CCOAxx-2022《食用植物油低溫儲存技術規(guī)范》標準制定是中國糧油學會2022
年第一批團體標準立項公告(中糧油學發(fā)[2022]61號)下達的計劃任務(原申報標準名
稱為《低溫儲油技術規(guī)范》)。
該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河南工大設計研究院,河南工業(yè)大學,山東興泉油脂有限公
司,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金勝糧油食品有限公司,青島天祥食
品集團有限公司,防城港澳加糧油有限公司,河北玉星食品有限公司,費縣中糧油脂工
業(yè)有限公司,佳格食品(廈門)有限公司。標準主要起草人:劉玉蘭,王振清,吳強,馬
宇翔,田原,王小磊,李子松,徐擁軍,潘坤,宋立里,于強,焦山海,王戩東,劉配
蓮,劉昌樹。
1、標準制定的必要性和意義
我國是食用植物油生產(chǎn)和消費大國,年消費量超過4000萬噸,但自給率僅30%,
缺口巨大,因此減少食用植物油產(chǎn)后損失、保證儲油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食用植物油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固有特性,儲存過程很容易受氧氣、光照、溫度
等因素影響,發(fā)生品質陳化和劣變。我國大多數(shù)的食用植物油儲存采用鋼制儲油罐地上
常規(guī)儲油,夏季高溫時油罐中油溫可達40℃以上,加之強烈的陽光照射、高濕度等不良
因素疊加,更是加速了食用植物油品質劣變。為了減緩油脂氧化酸敗和品質劣變可以采
用添加抗氧化劑儲存、充氮儲存,但抗氧化劑儲存和充氮儲存的效果受到儲油溫度的影
響,尤其目前采用的抗氧化劑基本都是合成抗氧化劑如TBHQ,合成抗氧化劑隨儲存過
程分解的二級產(chǎn)物比其原型存在更大的食品安全風險。因此,相比之下低溫儲油是最綠
色和最可靠的儲油技術。
近年來,國家和行業(yè)非常重視綠色儲糧技術發(fā)展,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印
發(fā)優(yōu)質糧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糧規(guī)〔2021〕236號)中第一提升行
動即“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在此行動方案中提出:要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儲糧技術,
優(yōu)化倉型構成,提高糧食整體存儲質量,利于“長儲長新”。要兼顧先進性和適用性及
節(jié)能和環(huán)保要求,科學合理選配應用倉儲設施設備和綠色儲糧技術工藝。要落實碳達峰、
碳中和要求,升級改造和技術應用要注重節(jié)能減排,降低能耗、提高效能。按綠色儲糧
要求,要提升糧食企業(yè)現(xiàn)有倉儲設施性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合理選擇應用制冷控溫。
加強儲糧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倉型的研發(fā)試驗、開展適用性研究和推廣應用。
2
加大綠色儲糧領域重點科研攻關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綠色倉儲技術。而
綠色儲油也是綠色儲糧的重要內容的組成部分。
為實現(xiàn)節(jié)糧減損的目標,針對我國食用植物油儲存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河南工業(yè)大
學、河南工大設計研究院與國內知名的油脂儲備和油脂生產(chǎn)企業(yè)合作,深入系統(tǒng)對抗氧
劑儲油、充氮儲油、低溫儲油技術進行深入系統(tǒng)研究,研發(fā)應用地下和半地下綠色低溫
儲油技術、隔熱庫房和隔熱儲油罐低溫儲油技術、優(yōu)化充氮儲油技術等,不僅明顯延長
了儲油的保質期,實現(xiàn)了儲油質量保鮮、營養(yǎng)保鮮、風味保鮮的“長儲長新”效果,顯
著提升了儲油綜合品質,還實現(xiàn)了零抗氧化劑添加、無充氮、無機械制冷的綠色儲油和
低碳節(jié)能儲油的目標,實現(xiàn)了儲油技術和儲油品質的同步升級,實現(xiàn)了食用植物油儲存
的減損增效和提質增效,引領了綠色儲油技術的發(fā)展。
之前,行業(yè)未有專門的食用植物油儲存尤其是低溫儲油技術規(guī)范的標準文件,但隨
著近年來我國食用植物油儲備量明顯加大,油脂儲存品種增多,對植物油儲存提出更高
和更加細化的要求,為保證食用植物油的安全儲存和保質保鮮儲存,全面實現(xiàn)行業(yè)提出
的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依據(jù)近年來對綠色儲油技術研發(fā)成果和推廣應用實踐經(jīng)驗,
制定綠色低溫儲油技術規(guī)范,對指導植物油儲存和生產(chǎn)企業(yè)科學合理的進行油脂儲存,
對食用油產(chǎn)業(yè)的節(jié)油減損和提質增效都有重要意義。
2、標準起草制定的工作過程
(1)文獻資料收集和匯總分析
本標準起草小組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科技文獻及相關標準,并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
分析研究,為本標準的制定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1相關標準
GB2716-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
GB/T18354-2021物流術語
GB/T25229-2010糧油儲藏平房倉氣密性要求
GB/T26632-2011糧油名稱術語糧油倉儲設備及設施
GB/T28668-2012糧油儲藏糧食烘干安全操作規(guī)程
GB/T26879-2011糧油儲藏平房倉隔熱技術規(guī)范
GB/T26880-2011糧油儲藏就倉干燥技術規(guī)范
GB/T26881-2011糧油儲藏通風自動控制系統(tǒng)基本要求
GB/T26882.1-2011糧油儲藏糧情測控系統(tǒng)第1部分:通則
GB/T29890-2013糧油儲藏技術規(guī)范
3
GB/T31078-2014低溫倉儲作業(yè)規(guī)范
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
GB50128-2014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320-2014糧食平房倉設計規(guī)范
GB50341-2014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設計規(guī)范
GB/T40150-2021糧油儲藏儲糧機械通風均勻性評價方法
GB50322-2011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guī)范
LS/T1202-2002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guī)程
LS/T1203-2002糧情測控系統(tǒng)
LS/T1204-2002谷物冷卻機低溫儲糧技術規(guī)程
LS/T1206-2005糧食倉庫安全操作規(guī)程
LS/T1207-2005糧食倉庫機電設備安裝技術規(guī)程
LS/T1809-2017糧油儲藏糧情測控通用技術要求
LS8010植物油庫設計規(guī)范
DB51/T2714-2020低溫儲糧技術操作規(guī)程
2相關文獻
[1]鄧金良,劉玉蘭,王小磊,等.不同儲存條件對濃香花生油風味及綜合品質的影
響[J].食品科學,2019:1-11.
[2]鄧金良,劉玉蘭,肖天真,王小磊,陳寧,等.不同抗氧化劑對花生油和大豆油氧
化穩(wěn)定性及預測貨架期的影響[J].中國油脂,2019,44(8):35-39.
[3]劉玉蘭,鄧金良,張露,王振清,等.地下儲油與地上儲油對大豆油綜合品質影響的
比較研究[J].中國油脂,2021.11
[4]劉玉蘭,鄧金良,馬宇翔,王振清,王小磊,田原.地下儲油對提升濃香花生油風味穩(wěn)
定性和綜合品質的作用[J].中國糧油學報,2022.11
[5]劉玉蘭,鄧金良,馬宇翔,連四超,張學娣,秦紹昆.不同儲存溫度和抗氧化劑對花生
油和大豆油氧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J].糧食與油脂,2021.3
[6]劉玉蘭,孫國昊,馬宇翔,田原,焦山海,張慧.不同儲油條件對菜籽油中揮發(fā)性成分
及綜合品質的影響[J].中國油脂,2022.8
[7]孫國昊,劉玉蘭,王小磊,焦山海,張慧.低溫儲油對濃香菜籽油風味保鮮和質量保
鮮的作用[J].中國糧油學報,2022.12
[8]連四超,劉玉蘭,孫國昊,馬宇翔,劉昌樹,鄭秀倩.濃香和精煉葵花籽油加速氧化過
4
程綜合品質的變化差異[J].中國油脂,2022.6
[9]劉玉蘭,汪學德,徐兆勇,丁金川.現(xiàn)代植物油儲存工藝設計探討[J].中國油
脂,2006.6
[10]李興元,董福生,孫鳳華.四種天然抗氧化劑對大豆油貯藏穩(wěn)定性影響研究[J].
糧食與油脂,2014,27(2):57-61.
[11]王偉,張艷,肖雪芹.不同儲藏方式下四級菜籽油品質變化研究[J].糧食儲藏,
2019,48(1):39-42.
[12]李紅,李艷艷,王彬,等.油罐散裝儲藏植物油脂品質變化研究[J].糧食科技
與經(jīng)濟,2016,41(5):54-56.
[13]周天智,王東,吳秋蓉,等.菜籽油實罐儲存品質變化規(guī)律研究[J].糧食儲藏,
2017,46(2):40-47.
[14]袁建,何海艷,何榮,等.模擬油罐儲藏大豆油氧化穩(wěn)定性研究[J].中國糧油
學報,2013,28(3):92-98.
[15]徐學東.地下糧庫建設與設計的實用性研究[J].地下空間,1990(4):296-300.
[16]胡智佑,陸峰,庫勇,等.植物油脂充氮氣調儲藏試驗研究[J].中國油脂,
2012,37(10):81-83.
[17]程宏,隗合貴,李慶鵬,等.油脂充氮儲藏技術的研究[J].食品科技,
2010,35(3):161-163.
[18]陸峰,鮑鳳軍,李暉,等.植物油罐底部充氮對儲油品質的影響[J].糧食科技與經(jīng)
濟,2015,40(2):53-55.
[19]趙冬旺,張榴萍,羅世龍,等.充氮法在油脂儲藏保鮮方面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nóng)
業(yè)科學,2018,46(2):146-148.
[20]徐衛(wèi)星.食用油氣調儲藏穩(wěn)定性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2.
[21]李軍,畢艷蘭,楊會芳,等.加熱條件下大豆油中TBHQ的揮發(fā)、轉化規(guī)律及其對
大豆油品質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4,35(14):106-112.
[22]陳華鳳.油脂中抗氧化劑BHT、TBHQ及其轉化產(chǎn)物的研究[J].質量技術監(jiān)督
研究,2018(4):16-19.
[23]嚴輝文,劉潛,李林杰,等.氮氣氣調儲油實罐試驗[J].糧食儲藏,2017,46(1):25-27.
[24]胡前,曾軼.植物油循環(huán)充氮工藝研究[J].中國油脂,2018,43(1):155-157.
[25]羅寅,張羽霄,杜宣利,等.植物油庫儲油過程中油脂品質變化影響因素及控
制要點[J].中國油脂,2016,41(12):85-87.
5
[26]張羽霄,楊帆,魏冰,等.植物油大型儲油罐的結構、設計及使用探討[J].中國油
脂,2019,44(8):140-143.
[27]吳媛霞,晉曉峰,顧菲菲,等.不同溫度、光照對牡丹籽油氧化穩(wěn)定性影響的研
究[J].現(xiàn)代食品,2017(11):116-118.
[28]易志,吳雪輝,沈冰,等.溫度及光照對亞麻籽油貯藏穩(wěn)定性影響研究[J].糧
食與油脂,2016,29(6):17-21.
(2)調查研究和試驗研究
對知名的植物油儲存和加工企業(yè)的儲油設施、儲油技術、生產(chǎn)經(jīng)營等情況進行調查
研究,深入企業(yè)進行實地考察和技術交流。
對大豆油、花生油進行24個月不同條件(地下儲油、地上常規(guī)儲油、地上添加抗氧
化劑儲油、地上充氮儲油)儲存試驗;對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進行了不
同溫度(15℃、25℃、45℃)、添加不同抗氧化劑(TBHQ、茶多酚、迷迭香、維生素E)
的儲存試驗并增加空白儲油對比試驗;對上述油脂進行烘箱加速氧化儲存試驗。對不同
儲存條件下食用植物油酸價、過氧化值、色澤、水分、脂肪酸組成等質量指標,對油脂
揮發(fā)性風味成分含量和感官評價變化,對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變化等進行檢測分析
和變化規(guī)律研究,為食用植物油儲存技術條件的制定提供了系統(tǒng)可靠的支持。
(3)標準的起草制定及修改完善
本標準在大量調研工作的基礎上,于2022年12月形成了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初
稿,定向發(fā)給8個相關單位征求意見,之后對反饋意見進行匯總分析,對標準文本進行
修改,并與2023年6月28日召開了本標準的交流研討視頻會議,參與標準制定的單位
均安排技術人員參會進行了研討。會后根據(jù)研討會提出的意見建議對標準文本進行修
改,于2023年6月30日形成了標準送審稿,提交給油料油脂團體標準委員會審定。
二、標準主要內容及制定依據(jù)
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封面;前言;標準主體內容。
標準主體內容包括: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儲油設施和
設備配置要求、儲油技術、儲油期間的監(jiān)測和管理。
1有關適用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食用植物油低溫儲存技術的術語和定義、儲油設施和設備配置要求、
儲油技術、儲油期間的監(jiān)測和管理。
本文件適用于食用植物油的低溫儲存。不適用于棕櫚油等高熔點油脂的儲存。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6
GB27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
GB4806.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4806.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4806.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
GB/T26879糧油儲藏平房倉隔熱技術規(guī)范
GB2920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氮氣
GB/T29890糧油儲藏技術規(guī)范
GB/T31078低溫倉儲作業(yè)規(guī)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
GB50128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320糧食平房倉設計規(guī)范
GB50341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設計規(guī)范
LS1206糧食倉庫安全操作規(guī)程
LS8010植物油庫設計規(guī)范
AQ3028化學品生產(chǎn)單位受限空間作業(yè)安全規(guī)范
3.術語和定義
LS8010所規(guī)定的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低溫儲油技術lowtemperatureforoilstoragetechnology
利用低溫植物油庫的儲油罐及相關設施在不超過25℃條件下進行儲油的技術。
3.2低溫植物油庫lowtemperatureoilwarehouse(lowtemperaturevegetanleoil
depot)
儲油罐內油溫常年保持在25℃及以下的植物油儲存庫。低溫植物油庫可以是地下
植物油庫房、半地下植物油庫房、具有隔熱保冷設施的地上植物油庫房,也可以是具有
隔熱保冷設施的地上室外儲油罐組成的植物油庫。
3.3地下植物油庫undergroundoilwarehouse
儲油罐實埋于地下或置于地下構筑物庫房內的植物油庫。地下植物油庫房的大部分
或全部建于地下,可以是巖體地下庫房或土體地下庫房,庫房內的地平面標高與庫房外
的地平面標高的高差超過該庫房凈高1/2。實埋于地下的儲油罐的罐頂與地表距離不少
于50cm~100cm。
3.4半地下植物油庫Semi-undergroundoilwarehouse
半地下植物油庫房內的地平面標高低于庫房外地平面標高,高差超過該庫房建筑高
7
度(庫房內凈高)1/3,且不超過1/2的植物油庫。
3.5儲油罐oiltank
儲存植物油的罐體容器,為立式圓筒形固定頂鋼制焊接容器。為避免外界高溫條件
的影響、實現(xiàn)低溫儲油,地上植物油庫房內的儲油罐和地上室外儲油罐的外壁可敷設隔
熱材料層或敷涂隔熱材料。實埋于地下的儲油罐外壁應敷設可靠的防潮防水材料。
4儲油設施和設備配置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應根據(jù)植物油儲存的地域和氣候條件、儲存周期及植物油品種和等級的儲存
需求,設計合理的低溫儲油工藝,并配置相應的低溫植物油庫型式和設施。
4.1.2低溫植物油庫建設地點應遠離(避開)污染源、危險源,有良好的地質條件
(地質堅固),滿足防洪、防澇要求,且交通方便,便于植物油接收和發(fā)放的物流作業(yè)。
說明:譬如對于常年溫度不太高的地區(qū),對于大宗油脂或三級油,對油脂風味保
鮮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采用帶隔熱保冷層的地上儲油罐或內置冷卻水盤管的儲
油罐。對于高溫地區(qū),對于一級油和濃香型油脂,可以選擇地下儲油、半地下儲油、帶
有隔熱保冷的地上庫房儲油、帶有隔熱保冷層或內制冷的儲油罐儲油。
4.2儲油庫房
4.2.1低溫植物油庫房應是陰涼干燥的專用儲油庫房,能滿足低溫儲存食用植物油的
要求,減少不利條件特別是高溫、高濕對儲油品質的不良影響。
說明:上述要求主要是強調儲油庫房必須是專用倉庫,不得與其他物品混合儲存。
4.2.2低溫植物油庫房應有良好的隔熱保冷性能,應設置帶隔熱層的倉頂、墻壁、
倉門,減少庫房內外的熱量交換。庫房的隔熱按GB/T26879和GB/T29890執(zhí)行。
說明:GB/T26879中有倉房隔熱的術語定義,具體隔熱材料和傳熱系數(shù)數(shù)據(jù),有倉
房隔熱技術要求,包括聚氨酯發(fā)泡材料、隔熱涂料、吊頂,還包括了倉頂隔熱、倉墻隔
熱等要求。
GB/T29890,8.1低溫和準低溫儲糧技術,用于低溫或準低溫儲藏的糧倉,倉體的
傳熱系數(shù)應符合5.1.8規(guī)定,門窗、與倉體直接相連的各孔洞的蓋板或閘板應有隔熱或
密閉措施。在5.1.8中有不同分區(qū)倉蓋的傳熱系數(shù),達不到要求時,倉內頂部應噴涂發(fā)
泡聚氨酯等隔熱材料或加設隔熱吊頂,吊頂與倉蓋的間距應在0.3m以上。5.1.9倉蓋、
墻體外表面應為淺色或用高反射率的材料。
4.2.3地上植物油庫房和半地下植物油庫房應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必要時設置庫房
降溫設備和降溫系統(tǒng),可在高溫季節(jié)對庫房進行有效降溫,為保持制冷和低溫效果,庫
8
房應具有良好氣密性。
4.2.4地下儲油庫房應選擇地質堅固和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倉頂、墻體、地面等建
筑構造應滿足相應規(guī)定,防水滿足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同時敷
設可靠的防潮。
4.2.5植物油庫房并設置必要的機械通風系統(tǒng),保持進入庫房人員的安全。庫房內
應有良好的照明,保證庫房內的作業(yè)有足夠的采光照明。
4.2.6庫房建筑所用材料應符合環(huán)保、防火要求。
4.2.7地下實埋油罐區(qū)應選擇在地質堅固、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實埋油罐上方地面
不宜建設永久性建筑和承受重型車輛的道路,并設有明確的標識。
4.2.8地下直埋儲油罐的布置應充分考慮進出油作業(yè)的便利及油罐內底部沉積油腳
的清理。
4.3儲油罐
4.3.1儲油罐應符合GB50341、GB50128的相關規(guī)定。為避免外界高溫條件的影響、
實現(xiàn)低溫儲油,地上植物油庫房內的儲油罐和室外儲油罐的外壁宜敷設隔熱材料層或敷
涂隔熱材料,必要時也可在油罐內設置冷卻水盤管,在高溫時對罐內油脂進行冷卻降溫。
4.3.2食用植物油儲罐宜采用不銹鋼材質,采用碳鋼材質的儲油罐在首次裝油之前應
對其內壁進行噴砂除銹處理,并按照GB4806.1、GB4806.9、GB4806.10相關規(guī)定敷設
食品級涂層。
4.3.3地下實埋的儲油罐外壁或外圍可采用鋼筋混凝土復合結構,地下儲油罐復合
結構的整體應保證全方位全面密閉,結構安全可靠,能夠可靠抵抗地下水壓力和土壓力,
不滲水、不漏油,不因為地下水作用而上浮。地下儲油罐的防水可參照GB50108執(zhí)行。
4.3.4儲油罐應配置準確測定油位的裝置,宜配置雷達測液位計,可靠監(jiān)測油罐內
的液位,并起到過溢保護和防止溢罐的作用。
4.3.5儲油罐宜配備油溫自動監(jiān)測和記錄儀器,準確掌握油溫變化,并對油溫進行
日積累、月積累和年積累等。
4.3.6儲油罐的進油口宜設置在油罐內的底部,避免油罐頂部進油,防止空氣隨油
脂帶入油罐內。
4.3.7儲油罐在庫房內的布置可參照LS8010規(guī)定進行。油罐間留出足夠的距離以
便于布置輸油管道及管架設施,并滿足消防安全要求和利于儲油作業(yè)。
4.3.8儲油罐罐頂與庫房頂部應留有足夠高度,以便于作業(yè)人員在罐頂?shù)淖鳂I(yè)。
4.4輔助設備
9
4.4.1應根據(jù)低溫植物油庫的規(guī)模和作業(yè)要求合理配置油泵房和發(fā)油棚等設施,并
配置準確的動態(tài)計量裝置。油泵房及油脂的接收、發(fā)放設施可參照LS8010執(zhí)行。
4.4.2需要配備充氮儲油設施時,充氮設施應分區(qū)和獨立設置,其作業(yè)應符合相應
的技術規(guī)范(如生產(chǎn)廠家提供的說明書或專門制定充氮儲油技術規(guī)程)。使用氮氣應符
合GB29202的規(guī)定。
4.4.3不同品種、不同等級的食用植物油,其輸油管線、輸送油泵及儲油罐宜區(qū)分
或獨立設置,輸油管道和油泵需要混用時,在每次油脂接收和發(fā)放作業(yè)后應清掃輸油管
道和泵內余油,避免不同油脂在輸送過程的互混。
4.4.4儲油庫區(qū)的消防、電氣和防雷應符合LS8010的相關規(guī)定。
4.4.5輸油管道和管件及其他設施的材料均應符合GB9685的規(guī)定,防范塑化劑等
對食用植物油的污染。
5儲油技術
5.1油脂入庫
5.1.1入庫的食用植物油應符合GB2716及相應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
5.1.2入庫的食用油溫度應盡量降低,一般不宜超過25℃。
5.1.3油脂入罐前應認真檢查儲油罐是否有損壞和安全隱患。儲油罐應保持內、外
清潔和干燥,其內無殘留的油腳。
5.1.4油脂入罐前認真檢查并確認儲油罐中的存油量、存油品種等,以防混淆和發(fā)
生溢罐事故。
5.1.5油脂入罐前應認真檢查油罐頂部呼吸閥,防止呼吸孔堵塞造成油罐變形和損
壞。
5.1.6油脂入庫時應考慮油罐群荷載的均衡,避免油罐地基長期偏載。
5.1.7油脂入庫前應檢查并確認所有設備運轉正常,庫房門窗等設施完好。
5.2油脂儲存
5.2.1不同種類、不同等級的油脂宜配置專用油罐儲存,并將輸油管道和油泵分組
專用,避免不同油脂的互混。
5.2.2對風味油脂和高等級成品油,為實現(xiàn)儲油風味保鮮和營養(yǎng)品質保鮮,應盡量
縮短儲油的庫存周期。
5.2.3對儲存過程的油脂定期取樣進行酸價、過氧化值等質量指標的檢測,發(fā)現(xiàn)呈
不正常上升時,及時作出“宜存”或“不宜存”的判定,對不宜存的油脂應盡快安排出
庫。
10
5.2.4油罐內儲油量宜盡量裝滿,減少油罐上層空間,避免空氣在油層上方空間的
積存。
5.2.5當夏季高溫導致地上儲油庫房溫度升高和儲油溫度升高時,應啟動機械制冷
通風系統(tǒng)對庫房降溫,啟動充氮系統(tǒng)減少溫度升高和氧氣疊加作用對油脂品質造成的不
良作用。
5.2.6當夏季高溫可能導致地上室外油罐內的儲油溫度升高時,可利用裝置在儲油
罐內的冷卻水盤管對油脂進行冷卻降溫,也可同時啟動充氮儲油系統(tǒng)。
5.3油脂出庫
5.3.1油脂出庫時應進行質量檢驗,并出具檢驗報告。
5.3.2油脂出庫作業(yè)前應檢查油罐頂部呼吸閥,并控制出油速度在合理范圍,防止
呼吸孔堵塞或出油速度與呼吸閥進氣不平衡而造成油罐變形和損壞的事故。
5.3.3在對充氮儲油罐出油作業(yè)之前,必須將罐頂放空閥打開,防止油罐被抽癟。
并注意,庫房儲油罐的氮氣排放口應保證氮氣排放至室外屋頂,避免排放氮氣在庫房內
的集聚造成人體危害。
5.3.4油脂出庫作業(yè)時應考慮油罐群荷載的均衡,避免油罐地基長期偏載。
5.3.5根據(jù)“先入先出”的原則,確定油脂出庫批次。核對出庫油脂品種、數(shù)量、
生產(chǎn)日期、入庫時間等信息。
5.4油罐清理
5.4.1應根據(jù)儲油品種和品質定期對儲油罐底部的沉積物進行清理,避免罐底油層
中膠體雜質對再進罐油脂品質的不良影響。
5.4.2油罐清理作業(yè)應按照AQ3028執(zhí)行。清罐期間應使油罐進油閥門處于關閉狀
態(tài),并懸掛“禁止開啟”標牌。清罐作業(yè)人員應具有有限空間作業(yè)許可證,清罐過程至
少2人在場,罐外應有1人監(jiān)護。清理人員應頭戴發(fā)套、穿防油服裝、耐油防滑鞋、鞋
套進入罐內作業(yè)。
5.4.3作業(yè)人員進入油罐之前,先打開人孔測定罐中氧氣含量,如未達到安全標準,
應使用通風機向油罐內通風,直到測定氧氣含量達到安全標準后,清理人員才能進入罐
內作業(yè)。清理人員應隨身攜帶氧氣監(jiān)測儀,對內部空氣連續(xù)監(jiān)測,發(fā)生報警,立即撤出。
5.4.4清理充氮油罐時,先檢查油罐充氮進氣閥門,使其處于關閉狀態(tài),充氮油罐應
先通風一定時間,再檢測含氧量。通風期間人孔掛牌上鎖,通風機應安裝在人孔上,測
氧儀需放置在罐中進行實時檢測,應有人在清理的油罐旁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
采取措施。
11
5.4.5罐內作業(yè)應有足夠的采光照明。照明用具及接線盒等應使用防水型,防護等
級不低于IP44級,照明用具的電壓應使用安全電壓,防止觸電事故的發(fā)生。
5.4.6清理結束后,用壓縮空氣對罐內進行吹掃,之后更換罐底人孔密封圈,對角
均勻壓緊人孔緊固螺栓,確保進油后人孔密封可靠。
5.4.7油罐外部的積油、油污等應及時清理。現(xiàn)場工具、舊零件、油棉紗等物及時
清理并放入指定地方,不應隨意丟棄,防止污染和自燃。
6儲油監(jiān)測和管理
6.1溫度監(jiān)測
6.1.1應采用自動檢測儀對儲油罐中的油溫進行連續(xù)實時檢測和記錄,并實現(xiàn)日積
累、周積累、月積累和年積累的數(shù)據(jù)分析。
6.1.2低溫儲油倉庫應配置溫度檢測儀器,必要時還需要配置相對濕度檢測儀器,
及時掌握庫房溫度和濕度,并適時對庫房的溫度進行調節(jié),保證儲油溫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
6.1.3管理人員應連續(xù)記錄低溫倉庫溫度數(shù)據(jù),低溫庫作業(yè)過程應加強庫門的管理
控制,優(yōu)化開門次數(shù),縮短開門時間,不得長時間開門。
6.2品質檢驗
6.2.1儲油期間應定期對所儲存油脂進行采樣,并對油脂酸價、過氧化值、水分等
質量指標進行檢測,及時掌握油脂品質的變化情況。
6.2.2對儲油采樣檢測的頻次應根據(jù)油脂種類、儲油地域氣候條件和儲油庫型式確
定,高溫地區(qū)和高溫季節(jié)宜增加采樣檢測頻次,低溫季節(jié)和充氮儲油可減少采樣檢測頻
次。
6.3儲油管理
6.3.1儲存的植物油應有明確標志,即貨位登記卡,并在卡上標明產(chǎn)品名稱、質量
等級、生產(chǎn)年份、產(chǎn)地、入庫時間等內容。
6.3.2對儲油溫度和油脂品質變化情況進行定期統(tǒng)計分析,掌握儲油溫度和儲油品質
的變化規(guī)律,在低溫儲油周期結束時,應根據(jù)低溫儲油效果和運行成本對低溫儲油技術
和運行條件進行評價,根據(jù)評價結果,完善和調整低溫儲油技術參數(shù),用以指導下一輪
低溫儲油工作。
三、主要試驗情況和社會經(jīng)濟效益
1、主要試驗情況
標準起草單位和人員由油脂工程設計人員和油脂生產(chǎn)儲備企業(yè)技術人員組成,在近
年來所承擔完成的植物油儲存技術和工程設計中深入系統(tǒng)的開展植物油低溫儲存試驗
12
研究和儲油生產(chǎn)實踐,在地下儲油和半地下儲油及低溫庫房儲油技術開發(fā)和應用中積累
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為本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
低溫儲油在油脂企業(yè)的應用調研:
(1)地下式儲油庫
山東興泉油脂公司建有全地下儲油庫區(qū)一座,其中11個儲油罐,儲存能力2000噸。
河南省平輿1000噸地下儲油(地下直埋)項目,已經(jīng)完成施工建設。
浙江舟山1萬噸地下直埋儲油項目(10個1000噸油罐),已完成工程設計。
(2)半地下式儲油庫
山東興泉油脂公司建有半地下儲油庫區(qū)兩座,其中一座儲油規(guī)模25000噸,有21
個儲油罐,另一座儲油規(guī)模65000噸,有64個儲油罐。
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yè)園區(qū),一期工程已經(jīng)建成具有90多個油罐的半地下儲
油庫房(調油車間),總面積達172312平方米,總投資1.695億元。植物油儲存量10
萬噸。半地下儲油庫房地下5米、地上13米,保持低溫恒溫(20℃)。智能倉庫及油罐
群;采用先進的雷達液位技術,實現(xiàn)罐區(qū)管理的自動化;打造智慧倉儲與智慧物流,實
現(xiàn)整個庫區(qū)的無人化。
(3)地上低溫儲油庫
山東金勝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建設有1座地上隔熱保冷低溫儲油庫,庫房內共有65
個油罐,其中1500噸儲油罐55個,300噸儲油罐10個,儲油規(guī)模共10萬噸花生油。
配置有制冷系統(tǒng),通過制冷系統(tǒng)對油脂進行降溫后入庫儲存,庫房墻體和屋頂均有隔熱
材料,可保持儲油溫度維持在低溫儲油。在冬季可利用庫房內的暖氣片進行保溫使室溫
保持基本恒定。
河北玉星食品有限公司是專門加工玉米油的食用植物油生產(chǎn)企業(yè),工廠建設有超過
4萬噸的室內儲油庫房和罩棚式儲油庫房,結合油脂低溫入庫和避光隔熱實現(xiàn)低溫儲油。
益海嘉里石家莊花生油加工項目,建設有10600噸濃香花生油低溫庫房儲油。
重慶澳加糧油工廠建設有室內儲油庫。
(4)地上油罐隔熱保冷儲油
益海嘉里共12家花生油灌裝工廠,所有的灌裝工廠均配備有保溫罐,在罐體保溫
和罐頂保溫的同時,儲油罐內同時配備有降溫措施,一般有罐底盤管降溫和罐外油脂冷
卻器循環(huán)降溫2種型式,利用保溫降溫措施可將儲油罐內部的油溫控制在25℃以內,同
時根據(jù)需求對儲油罐進行底部充氮或者氮封的形式對油品進行保鮮處理。
山東金勝花生油工廠建設有室外帶保溫層的儲油罐。
13
青島天祥花生油工廠,采用室外儲油罐保溫和室內儲油罐(共71個成品罐),儲油
溫度控制在20-25℃,主要利用低溫進油維持溫度,未設機械制冷設施。
青島長壽食品冷榨花生油的儲油罐在庫房內,外做保溫層,夏季要實現(xiàn)低溫儲油環(huán)
境,主要是靠房屋防曬和保溫層隔熱及低溫進油,基本能實現(xiàn)18℃以下低溫儲存。
2、預期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
標準起草組近年來對低溫儲油與常規(guī)儲油的儲油綜合效果進行了較為深入系統(tǒng)的研
究。
(1)以花生油和大豆油為例,分別采用地下低溫儲油和地上常規(guī)儲油、地上充氮儲
油、地上添加抗氧化劑TBQH儲油,儲油期24個月,每月定期取油樣對其酸價、過氧化
值、水分、色澤、脂肪酸組成、維生素E和甾醇含量、揮發(fā)性成分含量等多項指標進行
檢測,分析研究不同儲油條件對儲油質量、伴隨營養(yǎng)成分和風味的影響,結果顯示:地
下自然低溫儲油技術,大豆油和花生油的保質期比地上常規(guī)儲油分別延長17個月和8個
月,其中維生素E、甾醇分別減損13和8個百分點以上,濃香花生油中有益風味成分保
留率提高1.78倍,實現(xiàn)了質量保鮮、營養(yǎng)保鮮、風味保鮮及綠色低溫和低碳節(jié)能的儲油
目標。
(2)對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分別采用不同儲存條件(恒溫15℃、
25℃、45℃、65℃)及未添加和分別添加TBHQ、茶多酚、迷迭香、VE等不同抗氧化
劑儲存,定期取樣對儲油多項指標進行檢測,分析研究不同儲油溫度對油脂綜合品質的
影響以及不同溫度條件對抗氧化劑功效的影響,結果顯示:儲油溫度對延長油脂保質期
有重要作用,不同儲油條件下油脂過氧化值是最為敏感的評價保質期的指標,以過氧化
值達到限量進行評價,空白花生油25℃是45℃保質期的3倍、空白大豆油25℃是45℃保
質期的4倍,空白菜籽油保質期15℃為25℃的1.75倍、為45℃的4倍,添加TBHQ在25℃、
45℃的抗氧化效率分別為95%、83%,隨著溫度的升高,TBHQ的抗氧化功效下降,維
生素E損失率25℃是15℃的2倍,45℃是15℃近3倍。可見低溫儲油比常溫抗氧化劑儲油
在油脂保質保鮮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低溫儲存是替代TBHQ添加、實現(xiàn)綠色生態(tài)儲油的先
進技術,應用低溫儲油有效抑制了儲油品質陳化,顯著提升了儲油綜合品質和儲油效益。
(3)低溫儲油在保持濃香型油脂中揮發(fā)性成分損失和風味保鮮及持久留香方面也具
有重要作用。譬如濃香菜籽油中表征其特征風味的揮發(fā)性成分硫苷降解產(chǎn)物、雜環(huán)類及
酚類物質損失率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空白濃香菜籽油儲存至112d時,45℃、25℃、15℃
的硫苷降解產(chǎn)物損失率分別為53%、39%、15%;雜環(huán)類損失率分別為70%、65%、39%;
酚類損失率分別為97%、89%、39%添加TBHQ的精煉菜籽油45℃、25℃的酚類損失率
14
分別為89%、57%。
具體試驗研究內容和結果可詳見標準起草組人員所發(fā)表論文:食品科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醋酸甲酯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螺絲刀行業(yè)運營狀況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罐裝茶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競爭調研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紙尿褲制造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粽子市場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管理財務軟件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福建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電石產(chǎn)業(yè)運行態(tài)勢與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皖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貿(mào)易實務操作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完整版)小學英語語法大全-附練習題,推薦文檔
- 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簡便運算課件
- 非遺申請書范本
- 注塑參數(shù)表完整版
- 吊頂工程課件
- 山東大學出版社六年級上冊傳統(tǒng)文化第一單元寬仁厚愛備課教案
- 2023年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16492-1996光學和光學儀器環(huán)境要求總則、定義、氣候帶及其參數(shù)
- FZ/T 01010-2012涂層織物涂層剝離強力的測定
- 混凝土耐久性課件
- 情報學與情報分析基礎知識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