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水文災害》課件_第1頁
《中國的水文災害》課件_第2頁
《中國的水文災害》課件_第3頁
《中國的水文災害》課件_第4頁
《中國的水文災害》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的水文災害水文災害是指由水文因素引起的災害,包括洪水、干旱、泥石流、滑坡等。水文災害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社會經濟發(fā)展造成嚴重影響。什么是水文災害?洪水河流、湖泊或海洋水位異常升高,淹沒周圍陸地。干旱降水量長期低于正常水平,導致土壤水分嚴重不足?;潞湍嗍鲝娊涤昊虻卣鸬纫蛩貙е律襟w崩塌,形成泥石流,造成重大破壞。主要類型及特點1洪水水位超過警戒水位,水量過大,淹沒沿岸地區(qū)的自然災害。2干旱降水量持續(xù)偏少,導致土壤水分不足,影響農作物生長,甚至出現水源短缺的自然災害。3滑坡山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在重力作用下發(fā)生快速向下滑動的自然災害。4泥石流暴雨或冰雪融化后,大量泥沙、石塊等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快速流動的泥流。原因分析自然因素地形地貌影響水流速度,降雨量多,易造成洪澇。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fā),加劇水文災害的發(fā)生。人為因素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影響地表水循環(huán)。城市化進程加速,導致雨水排放不及時,加劇城市內澇。氣候變化與水文災害的關系1全球變暖氣溫升高2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3降水模式改變洪澇干旱加劇4水文災害頻發(fā)洪水、干旱、泥石流氣候變化導致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降水模式也發(fā)生變化,導致洪澇和干旱更加頻繁,加劇了水文災害的發(fā)生。長江流域水文災害長江流域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帶和人口密集區(qū),水文災害頻發(fā),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長江流域水文災害類型多樣,包括洪澇、干旱、冰凌、泥石流等。長江流域水文災害的發(fā)生,與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密切相關。自然因素包括降雨量、地形地貌、水文條件等,人為因素包括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城市化建設、環(huán)境污染等。長江流域地理特點地形地貌長江流域地勢西高東低,地貌類型多樣,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等。氣候特征長江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沛,但降水量季節(jié)分布不均,容易造成洪澇災害。水文特征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水量豐富,水流湍急,河道蜿蜒曲折,水系發(fā)達,是重要的水資源來源。人口分布長江流域人口密度高,經濟發(fā)達,是重要的糧食產區(qū)和工業(yè)基地,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長江流域重大水災事件回顧1931年長江大洪水長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是近代中國水災史上的重大災難。1954年長江大洪水長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持續(xù)上漲,造成嚴重水災,中國政府采取了措施進行防洪。1998年長江大洪水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遭遇特大洪水,中國政府啟動了抗洪搶險,最終戰(zhàn)勝洪水,展現了人民的力量。2020年長江流域洪水長江流域遭遇較大洪水,部分地區(qū)出現超警戒水位,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應對措施及成效水利工程建設加強防洪堤、水庫等水利工程建設,提高防洪排澇能力。預警體系完善完善水文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提升災害預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應急救援體系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升應急救援能力。黃河流域水文災害黃河流域是中國的第二大河流,流經九個省份,人口密集,經濟發(fā)達。黃河水文災害主要包括洪水、干旱、泥沙淤積等。黃河流域地理特點河流特點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水流湍急,河床坡度大,易發(fā)生水位變化。地形特點黃河流域地勢高亢,多山地高原,降水量少,蒸發(fā)量大。土地特點黃河流域土壤疏松,易發(fā)生水土流失,農業(yè)灌溉用水需求量大。黃河流域重大水災事件回顧11931年黃河發(fā)生特大洪水,造成嚴重災害2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造成特大水災31942年黃河發(fā)生又一次特大洪水41963年黃河發(fā)生特大洪水,造成嚴重經濟損失黃河流域歷史上發(fā)生過多次重大水災,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些事件警示我們,防范水災任重道遠。應對措施及成效1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修建水庫、堤防等工程,提高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完善預警系統(tǒng)提高預報精度,及時發(fā)布預警信息,為防災減災提供有效支持。3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救援效率。4加強水資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珠江流域水文災害珠江流域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和人口密集區(qū)域,水文災害頻發(fā),對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珠江流域水文災害主要包括洪澇、干旱、臺風等。近年來,珠江流域水文災害發(fā)生頻率和強度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包括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加劇等。珠江流域地理特點水系特征珠江流域水系發(fā)達,由西江、北江、東江、珠江三角洲四部分組成。氣候類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地形地貌流域內地形復雜多樣,包括山地、丘陵、平原、臺地等。經濟發(fā)展珠江流域是我國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人口密集,農業(yè)發(fā)達,工業(yè)基礎雄厚。珠江流域重大水災事件回顧11998年特大洪水珠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受災嚴重,多地水位突破歷史記錄。22010年特大洪水珠江流域暴雨傾盆,導致多條河流超警戒水位,造成多地受災。廣東、廣西等地受災嚴重,部分地區(qū)水位突破歷史記錄。32016年特大洪水珠江流域遭遇罕見強降雨,導致多條河流超警戒水位,造成多地受災。廣東、廣西等地受災嚴重,部分地區(qū)水位突破歷史記錄。應對措施及成效加強防洪工程建設珠江流域建設了眾多水庫,例如,西江干流上的龍灘水庫。加強河道整治,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完善預警系統(tǒng)建立多層次預警體系,提升災害預測精度。加強預警信息發(fā)布,提高公眾防災意識。加強應急救援建立完善的應急救援體系,加強救援力量建設。提高救援效率,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松花江流域水文災害豐水期松花江流域降水集中,夏季汛期水量充沛。枯水期冬季降雪融化,春季冰凌融化會造成洪水。水利工程松花江流域修建了多個水庫,為防洪和供水發(fā)揮重要作用。居民生活松花江流域水資源豐富,為沿岸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和農業(yè)灌溉。松花江流域地理特點地理位置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國東北地區(qū),是黑龍江的第二大支流,也是中國七大河流之一。地形地貌流域內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并有廣闊的平原和沼澤地帶。氣候特征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夏季。水文特征松花江水量豐富,河流較長,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明顯,汛期集中在夏季。松花江流域重大水災事件回顧11957年松花江流域發(fā)生特大洪水,造成嚴重災害。21998年松花江流域再次遭遇特大洪水,全流域多個城市受災嚴重。32013年受臺風“海燕”影響,松花江流域發(fā)生洪水,造成較大經濟損失。42021年松花江流域再次遭遇強降雨,多個地區(qū)出現洪澇災害。松花江流域水文災害頻發(fā),對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造成重大影響。這些重大水災事件提醒我們要加強防洪工程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意識,才能有效應對水文災害威脅。應對措施及成效防洪工程建設近年來,松花江流域加強了防洪工程建設,修建了堤防、水庫等工程,提升了防洪能力。水文監(jiān)測預警完善了水文監(jiān)測預警體系,加強了對水情的實時監(jiān)測和預報預警,提高了預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水資源管理加強了水資源管理,合理分配水資源,保障了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用水安全。三江平原水文災害三江平原位于中國東北地區(qū),是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沖積平原。三江平原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易受洪澇災害影響。由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造成河流水位暴漲,引發(fā)洪水。三江平原地理特點濕地廣布三江平原是東北亞最大的濕地,沼澤廣布,河網密布,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黑土層深厚,肥沃,適合種植水稻,是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水系發(fā)達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大河流縱橫交錯,水系發(fā)達,為平原帶來了豐富的水源。三江平原重大水災事件回顧11998年洪水三江平原遭遇特大洪水22013年洪水受臺風“海燕”影響,松花江流域發(fā)生洪水32020年洪水受臺風“海神”影響,三江平原出現大范圍洪澇三江平原由于地勢低洼、排水不暢,易受洪澇災害影響。應對措施及成效1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三江平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進步,防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完善預警體系建立了完善的預警系統(tǒng),及時發(fā)布洪水預警信息,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3加強應急管理完善應急預案,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應對突發(fā)性水文災害。4提高公眾防災意識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救能力。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在防災中的應用人工增雨人工增雨技術可以增加降雨量,緩解旱情,降低火災風險。例如,在干旱地區(qū),人工增雨可以提高水庫蓄水量,保障農業(yè)生產。人工消雨人工消雨技術可以減少降雨量,降低洪澇災害風險。例如,在汛期,人工消雨可以減輕城市內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水文災害預警體系建設監(jiān)測網絡完善水文監(jiān)測網絡,覆蓋重點地區(qū),實時監(jiān)測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數據。預警模型建立精準的預警模型,綜合考慮歷史數據、氣象信息和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提高預警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信息發(fā)布構建多渠道的信息發(fā)布體系,通過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社交媒體等方式及時發(fā)布預警信息,提醒民眾做好防范準備。應急預案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明確不同級別水文災害的應對措施,確保及時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提升提高公眾防災意識加強宣傳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