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是:數(shù)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好,上課走神、不認真聽講、或者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要因地制宜安排一些簡單的問題專供他們回答,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及本冊教材的編排既注意體現(xiàn)《標準》中關于因數(shù)重體現(xiàn)近年來有關這部分內容教學改革的經驗首先,四單元“分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中,結合約分教學最大知識一樣,分數(shù)知識也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基礎知識分數(shù)的概念比較難理解,計算起來也比較復雜借助操作直觀,使學生對分數(shù)有初步的熟悉,雖然也出數(shù)加、減法,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分數(shù)的初系統(tǒng)認識了小數(shù)和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的基礎上,本冊將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shù)的意義,比較完整地從分數(shù)的產生、分數(shù)與除理解,進而學習并理解與分數(shù)有關的基本概念技能,以及分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在具體安排上,本套教學理念,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在學生已有知識和通過四年多的數(shù)學學習,在統(tǒng)計與概率方面,學生的能力,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冊教材教學折線統(tǒng)式折線統(tǒng)計圖集中進行編排,這樣的編排有利于學折線的變化特點對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的分析,更好地了數(shù)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fā)展更高素質的基礎是數(shù)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套教材總體設想之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呈現(xiàn)出來通過教學使學生受到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熏陶,形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能力據(jù)此,在本冊教材的“數(shù)學廣角”單通過“找次品”滲入滲出優(yōu)化思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運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優(yōu)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本冊教學內容涉及數(shù)學內容的各個領域,為學生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做到對學生基礎摸清,2.不斷學習業(yè)務理論,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3.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繼續(xù)關注學生智力的發(fā)展1234567把假分數(shù)化成整數(shù)或帶分數(shù)知識與技能:能根據(jù)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立體展開教學的。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因數(shù)和倍數(shù),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質數(shù)和合數(shù)等知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能自主探究,找出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交流匯報:2的倍數(shù)有2,4,6,8,10,12,14,16,18,20,?5的倍數(shù)有5,10,15,20,25,30,??(??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奇數(shù)、偶數(shù)的意義,學會教師提示:如果用a表示自然數(shù),那么可以用2a來表示偶數(shù),用2a+l【教學目標】【復習導入】【新課講授】?(?(?(質數(shù)和合數(shù)(1)【教學目標】【新課講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復習導入】【新課講授】(3)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偶數(shù)除以2余0,兩個偶數(shù)相加的和除以2還是余0。所以: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3)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奇數(shù)除以2余1,兩個奇數(shù)相加的和除以2正好余2。也就是沒有余數(shù)了,所以: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3)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奇數(shù)除以2余1,偶數(shù)除以2余0,一個奇數(shù)【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是有腦去想,更重要的是多用手去做的話。數(shù)學知識就非常簡單了.【教學目標】2.讓學生通過實例,了解體積(包括容積【重點難點】【教學指導】事物,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特征,豐富空間與圖形的經從現(xiàn)實生活中情境引入。通過對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圖形,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活中物體的形狀。表面積、體積和容積這些知識在日常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2.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養(yǎng)空間觀官協(xié)同作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長方體實物或模一想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和空較全面的認識。在體積的教學中,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做物體所占的空間有大有小,從而深刻地理解體積的含義【知識結構】【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特征。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品【重點難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窘虒W準備】一些長方體物品,課件。【復習導入】1.談話引入,回憶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它們都是什么圖形?(由線段圍成的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頁的主題圖。提問:這些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教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都是立體圖形。提問: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種物3.舉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長方體的物體?長方體又具有什么特征【新課講授】1.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長方體有平平的面)板書:面(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講述: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板書:棱(3)再請同學摸一摸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個點)講述: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①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按照一定的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6個面)有幾組相對的面?(3組)前后,上下,左右。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教師分別出示這③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長方體相對的面的特征。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④請學生完整敘述長方體面的特征。(2)棱的認識。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教具,引導學生注意觀察:①長方體有幾條棱?②這些棱可分為幾組?③哪些棱的長度相等?通過以上三個問題,分組討論,實際測量。根據(jù)學生匯報后并板書: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教師:請大家把長方體棱的特征完整地總結一下。(3)頂點的認識。課件演示:先閃動三條棱再分別閃動三條棱相交的點。師:請你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頂點?板書:8個頂點。指名讓學生把長方體的特征完整地總結一下。3.認識長方體的直觀圖。(1)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放在桌面上觀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幾個面?(三個(2)怎樣把長方體畫在紙上或黑板上。4.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2)歸納:我們把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長方體的位置固定以后,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3)拓展:老師將長方體橫放、豎放,讓學生分別說出長方體的長、寬、高?!菊n堂作業(yè)】(1)第1題:此題是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紙巾盒,說出各個面的形狀,哪些面形狀是相同的?各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同桌合作。與其中一條棱垂直的幾條棱相互平行等?!菊n堂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知道了長方體的相關知識,誰愿意來說一【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特征。2.通過觀察比較弄清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空間概念。【重點難點】2.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教學準備】正方體教具、課件?!緩土晫搿?.回憶長方體的特征,請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2.操作:同桌交流,分別說出長方體的棱在哪兒?幾條棱可以分別分成幾組?相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一種特殊的立體圖形。(板書課題:正方體)【新課講授】探索正方體的特征。1.想一想。正方體具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在研究時應該從哪方面去思考?(也應該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去考慮)2.合作學習:學生根據(jù)手中的正方體學具,小組合作探究。(1)組: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大小都相等,6個面都(3)組:正方體有8個頂點。請學生到講臺前,手指正方體模型,按“面、棱、頂點”的特征有序地數(shù)一數(shù),摸一摸,其他同學觀察思考。4.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老師出示一個正方體教具。請學生討論:它是不是一個長方體?學生充分討論,集體交換意見。學生甲組:這個物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長方體。學生乙組:長方體6個面是對面的面積相等,而這個物體是6個面的面積相等,所以我們也認為它不是長方體。學生丙組:我們組有不同意見,因為我們認為它的6個面雖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長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的12條棱也包括每組4條棱長度相等;6個面面積相等,也包括了相對的面面積相等這些條件,所以我們認為它是長方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進行總結: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中包含著正方體,教師:我們把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或者叫立方體。【課堂作業(yè)】2.教材第21~22練習五的第4、5、8、9題?!菊n堂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獲?(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教師將學生的發(fā)言進行【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相等?!窘虒W內容】【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操作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2.會用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3.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重點難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投影儀?!緩土晫搿?.指出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說出長方體的特征。指出正方體的棱長,并【新課講授】1.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左”、“右”六個面。師生共同復習長方形的特征。請同學們沿著長方體紙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開,得到右面這幅展開圖。(2)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分別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然后師生共同復習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分別沿著正方體的棱剪開。得到右面正(3)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的展開圖,看看哪些面的面積相等,長方體中每個面的觀察后,小組議一議。引導學生總結長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2.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長方體飯包裝箱的表面積)先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再分別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最后把每個面的面積合起來就是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板書。方法一:長方體的表面積=6個面的面積和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方法二:長方體的表面積=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前、后兩個面的面積+左、右兩個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方法三:(上面的面積+前面的面積+左面的面積)×2(0.7×0.4+0.5×0.4+0.7×0.5)×2=0.83×2=1.66(m2)(5)比較三種方法,你認為求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找什么?這三種方法你喜歡哪(6)請同學們嘗試自己解答教材第24頁例2,集體交流算法,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解答計算正方體表面積的?!菊n堂作業(yè)】2.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菊n堂小結】今天我們又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掌握了長方休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窘虒W內容】【教學目標】1.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結合實際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2.通過練習、操作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與求知欲?!局攸c難點】能根據(jù)生活實際,對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進行正確的判斷?!緩土晫搿?.一個棱長和為180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師:通過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就是計算出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只需要計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積之和,這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思考了?!拘抡n講授】(3)“上下面不貼”說明什么?(說明只需要計算4個面的面積,上下兩個面不計算)答: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1)課件出示教材26頁第8題圖片及文字:一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體,棱長(3)提問“魚缸的上面沒有蓋”說明什么?(說明只需計算正方體5個面的面積之和)(4)請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答: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菊n堂作業(yè)】【課堂小結】提問: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第2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2)一個長方體的餅干盒,長10cm、寬6cm、高12cm。如果圍著它貼一圈商標紙(上=240+144=(120+72)×2答: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一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體,棱長3dm,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9×52)答: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教學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教材26頁第11~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熟練地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靈活地解決一些實際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維品質。【重點難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靈活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復習導入】1.如果告訴了長方體的長、寬、高,怎樣求它的表面積?2.如果要求正方體的表面積,需要知道什么?怎樣求?4.一只無蓋的長方形魚缸,長0.4米,寬0.25米,深0.3米,做這只魚缸至少要(1)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2)粉刷教室要粉刷幾個面?哪一個面不要粉刷?還要注意什么?4×[8×6+(8×3+6×3)×2-11.4]=4×[48+42×2-11.4]=4×120.6=482.4(元)答:粉刷這個教室需要花費482.4元。這是一道計算組合圖形的表面積的題,提醒學生:兩個圖形重疊部分的面積不能算分析:前后面的面積是相等的,就是把3個長方體前面的面相加即可。左右兩面也相等,實際上就是求中間這個長方體左右的兩個面即可。=(2200+2600+1600)×2=1答:涂黃油漆的總面積為12800cm2,涂紅油漆的面積提示:把一個長方體從中間截斷,就可以分成兩個正方體。表面積,看有沒有發(fā)生變化。小結:截完后,增加了兩個截面。所以,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大于原來長方體的表【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第3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3)【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形成表象。2.培養(yǎng)學生比較、觀察的能力。3.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加強學生空間概念的發(fā)展?!局攸c難點】常用體積單位?!窘虒W準備】“烏鴉喝水”課件,玻璃杯、水、沙子、木條……【復習導入】【新課講授】(1)故事導入:多媒體課件演示烏鴉喝水的故事。看完后,老師提問: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為什么把石頭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來了。引導學生說出石頭占了水的空間,所以水就升上來了。(2)實驗證明老師:石頭真的占了水的空間嗎?我們再來做個實驗驗證一下。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里倒?jié)M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里,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個杯子,讓學生觀察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學生通過觀察會發(fā)現(xiàn):第二個杯子裝不下第一個杯子的水,因為第二個杯子里放了一塊石頭,石頭占了一部分空間,所以裝不下了。觀察:電視機,影碟和手機,哪個所占的空間大?教師:不同的物體所占空間的大(4)體積概念的引入教師: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2.體積單位的認識。(1)出示兩個長方體。提問:怎樣比較這兩個長方體體積的大小呢?(要比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來測量)(2)根據(jù)常用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想一想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教師: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4)再次感受體積單位實際的大小。①一粒蠶豆的大小是1cm3,請同學們估出身邊體積是②一個粉筆盒的大小是1dm3,請同學們用手捧出1dm3大③用3根1m長的木條做成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把它放在墻角,看看1m3有多大,教師: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體積單位,要計算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中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請同學們用4個1cm3的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知道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嗎?(4cm3)為什么?(因為它是由4個體積【課堂作業(yè)】【課堂小結】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體積和體積單位。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1.體積和體積單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教學內容】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課本第29~31頁的內容,課本第30頁的例1及第32【教學目標】1.通過講授,引導學生找出規(guī)律,總結出體積的公式。2.指導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3.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維品質。【重點難點】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窘虒W準備】正方體木塊若干?!緩土晫搿俊拘抡n講授】教師課件出示一塊長方體積木,一塊蓋房用的大型磚板。引導學生回答:長方體積木的體積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去擺,有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對于大型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較大物體的體積,我們能不能用學(2)觀察操作,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24塊1cm3的小正方體木塊,任意擺出不同的長方體,然后學生拼擺,然后填表,集體匯報,老師把有代數(shù)性的數(shù)字寫在表中。說明學生拼擺長方體的樣式非常多,這里只列舉幾個。觀察:從這張表中,你發(fā)現(xiàn)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小結: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shù)量,所含體積單位的數(shù)量正好等于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講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可以寫成:V=abh2.探究正方體的體積公式。(1)啟發(fā)。根據(jù)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聯(lián)系長方體積公式,想一想正方體的體3.運用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2)學生看圖,理解題意。(3)說出題中所給信息,和所求問題。(4)指名說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5)指名學生上臺板演過程,其他同學判斷。(6)老師訂正書寫。V=abh=7×4×3=84(cm3)(7)看圖,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8)指名板演,集體訂正?!菊n堂小結】【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1)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bhV=a·a·a=a3長方體的體積=長×高×寬V=abh長方體的體積=長×高×寬V=abh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V=Sh【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指導,使學生掌握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并會進行2.使學生學會用名數(shù)的改寫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應用不同的單位進行計算的能力?!局攸c難點】【復習導入】【新課講授】1.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想一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2)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提問:它的體積用分米作單位是1dm3,如果用厘米作單位,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是?(請學生想一想,根據(jù)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能不能算出這個正方體體積是多少學生先交流,再獨立完成,然后請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學生可能會說: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V=a310×10×10=1000(cm3)1dm3=1000cm3(5)根據(jù)推導,請學生說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老師板書: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想一想: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存在著怎樣的關系?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2.體積單位,面積單位,長度單位的比較。(1)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3.學習體積單位名數(shù)的改寫。(1)回憶:怎樣把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要乘進率)怎樣把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要除以進率)請學生嘗試獨立解答,老師巡視。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板書:3.8m3=(3800)dm32400cm3=(2.4)dm3學生理解題意明確箱子上的尺寸是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請學生說出這個箱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解答,指名板演。V=abh=50×30×40=60000(cm3)=60(dm3)=0.06(m3)4.鞏固:完成課本第35頁的“做一做”第1題。學生完成后,要求他們口述解答的3.5dm3=(3500)cm3700dm3=(0.7)m31.第1題此題是鞏固單位間進率的習題。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讓2.第2題這是一道實際應用的問題。包裝盒是否能夠裝得下玻璃器皿,關鍵要看包裝盒的高是多少,因為從已知條件中我們已經知道包裝盒的長、寬都比玻璃器皿的長、寬要長。只要包裝盒的高大于18cm,就能夠裝得下。練習時,讓學生獨立計算出包裝盒的高,提醒學生注意統(tǒng)一計量單位后,全班反饋?!菊n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在這節(jié)課里,你有哪些收獲呢?【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第3課時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容積意義,掌握常用的容積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2.掌握容積和體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知道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關系。3.感受1毫升的實際意義,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局攸c難點】容積單位換算?!窘虒W準備】量杯、量筒、容器、長方體紙盒?!緩土晫搿?.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小組交流檢查。【新課講授】(1)教師把長方體的紙盒打開,問:盒內是空的可以裝什么?學生交流后匯報。教師:我們把這個紙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的容積。如:金魚缸里面可以放滿水,水的體積就是魚缸的容積。教師引出課題并板書:容積(3)比較物體的體積和容積的異同。請學生想一想,體積和容積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內相同點:體積和容積都是物體的體積,計算方法一樣。不同點:①體積要從容器外面量出它的長、寬、高;而容積要從容器的里面量長、②所有的物體都有體積,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夠裝東西的物體,才能計算它的容(4)容積的計算方法。教師: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里面量出長、寬、高。這是教師出示一個木盒。演示為什么容積應該從里面量出長、寬、高。(2)學生自學教材第38頁內容。組織學生匯報學習的內容,教師板書:升、毫升(3)出示量杯和量筒,倒入1升的水進行演示,讓學生得出(4)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關系。試驗:把水倒入量杯1mL處,然后再把1mL3.新知應用。出示例5,指一名學生讀題。(1)分析理解題意:求這個油箱可以裝多少汽油就是求這個油箱的什么?必須知道什么條件?應該怎樣(2)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名匯報,全班集體訂正。5×4×2=40(dm3)40dm3=40L答:這個油箱可裝汽油40L。答案:1:mLLm3mL2:40004.8820.53500024008.0480407850.7854:400×225×300=27000000(mm3)=27(dm3)=27(L)5:22×10×1.8=396(m3)6:3×2.5×2=15(m3)【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交流學習所得?!菊n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容積和容積單位(1)1L=1000mL1L=1dm3例5:5×4×2=40(dm3)40dm3=40L答: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40L。【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2.能根據(jù)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局攸c難點】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窘虒W準備】一個雪花梨,一個量杯,一塊橡皮泥?!緩土晫搿?.7m3=()dm3=()cm32L=()mL3450mL=()L0.82L=()mL=()dm32.判斷(1)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2)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從里面量出長、寬、(3)一個量杯能裝水10mL,我們就說量杯的容積是10mL。(4)一個量杯最多能裝水100mL,我們就說量杯的容積是100mL。(5)一個紙盒體積是60cm3,它的容積也是60cm3。通過判斷的練習,要讓學生理解容積與體積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拘抡n講授】出示課本第39頁教學例題6。(1)出示一塊橡皮泥。提問: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把它捏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用尺子量出它的長、寬、高,就可以算出它的體積)(2)出示一個雪花梨。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并匯報。最優(yōu)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體積。(3)給每個小組一個量杯,一個雪花梨,一桶水,請大家動手實驗,把實驗的步驟記錄下來,讓學生分工合作。(4)匯報試驗過程,請一個組一邊匯報過程,一邊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計倒入的水要能浸沒雪花梨,看一下刻度,并記下。接著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讓其完全浸沒再看一下刻度,并記下。最后把兩次刻度相減就是雪花梨的體積。即:450-200=250(mL)=250(cm3)(5)提問: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雪花梨的體積?學生展開討論后并回(6)用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要注意什么?要記錄哪些數(shù)據(jù)?(要注意把物體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記錄沒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把它們完全浸入水中?!菊n堂作業(yè)】第7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要根據(jù)已知條件算出水深是13cm時水和土豆合在一起形成的長方體的體積,放入土豆后高是13cm,根據(jù)“底面積×高”的公式,可以求出放入土豆后的體積,再從中減去5L水,就得出土豆的體積。第13題:一個大圓球加一個小圓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個大圓球加四個小圓球排出的水是24mL,這樣可知3個小圓球共排出的水是24-12=12(mL由此可得出3個第16題:這是個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弄清圖意,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全班反饋時,可讓學生說說思維過程。【課堂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都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容積和容積單位(2)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把物體扔到水里,兩次的體積差則是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窘虒W內容】表面涂色的正方體(教材第44頁探索圖形)?!窘虒W目標】1.借助正方體涂色問題,通過實際操作、演示、想象、聯(lián)想等形式發(fā)現(xiàn)小正方體涂2.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過程,獲得一些研究數(shù)學問題的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的有趣,激發(fā)主動探索、勇于實踐的精神,和實【重點難點】找出小正方體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規(guī)律?!緩土晫搿?.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都需要許多計算才能得到,但是今天我們不去探討這個,我們今天來進行一個不需要怎么計算,但是需要發(fā)揮你們想象力的小探究,好不好?【新課講授】1.用棱長1cm的小正方體拼成棱長為2cm的大正方體后色,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你覺得這些小正2.看來同學們都比較聰明,這個問題難不住大家,那么如果將這個大正方體拼得再大一點呢?課件演示:用棱長1cm的小正方體拼成棱長為3cm的的大正方體后,把它們的表面分別涂上顏色。(1)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課件演示需要9個小正方體)請大家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板書。3.如果拼成棱長為4cm、5cm、6cm的的大正方體后,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其中三(1)學生借助直觀圖獨立思考,解決拼成棱長為4cm的大正方體的問題。①三面涂色:當學生說出有8個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時,追問:哪8個?學生說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原來大正方體的8個頂點的位置。②兩面涂色:可能有的學生是數(shù)出來的,也可能有的學生是用2×12算出來的。方體都在原來大正方體的棱的位置,體會可以從一條棱上有2個兩面涂色的,推算出③一面涂色:著重交流明確可以由一面有4個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推算出6個面一共有4×6=24(個)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還要追問4從哪來的——棱長4,減去兩個2個,得到一個邊長是2的正方形。教師課件演示4.發(fā)現(xiàn)并總結規(guī)律。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都在大正方體的頂點的位置。不論棱長是幾,分割后三面涂色正方體的個數(shù)乘12,就得出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總個數(shù)。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都在大正方體的面的位置,只要用每個面上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乘6,就得出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總個數(shù)。如果把棱長為n的大正方體涂色切割,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5.利用經驗自主探究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與原來大正方體的關系。(1)引導學生自主提出新問題:除了知道三面、兩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以外,你還想知道什么?(估計學生會提出: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2)學生討論方法。估計大部分學生是用小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總個數(shù)。(3)課件演示將三面、兩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剝離出去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尋(4)學生自主探究,并填寫表格。(5)展示匯報,從而總結出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是(n-2)個?!菊n堂作業(yè)】完成教材第44頁第(2)題:數(shù)正方體的個數(shù)【課堂小結】2.教師舉例說明“分類計數(shù)探究規(guī)律”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菊n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綜合與實踐探索圖形2.認識真分數(shù)和假分數(shù),知道帶分數(shù)是一部分假分數(shù)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4.理解公因數(shù)與最大公因數(shù)、公倍數(shù)與最小公倍數(shù)的意義,能找出兩個數(shù)的最本單元教材在加強教學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上做了認識停留在直觀水平上。否則,同樣會妨礙學生對所學開直觀教學,讓學生獲得足夠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要在本單元中,假分數(shù)化為帶分數(shù)或整數(shù),約分與通分,就比較容易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以約分與通分為因此,教學時不宜就方法論方法,而應突出方法的過程2.真分數(shù)和假分數(shù)23.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4.約分6.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互化【知識結構】2)?(例如1)出示月餅圖提問: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242,43)34444計量單位單位“1”244,1,22,35656,4計量單位單位“1”【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復習導入】一班學生,一個計量單位或是許多物體組成【課堂作業(yè)】883531621621342313、4【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復習導入】5【新課講授】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應33443b【課堂小結】、、。5656?(7457453【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復習導入】【新課講授】2224?(35【課堂作業(yè)】【課堂小結】【課后作業(yè)】0,而分數(shù)的分母不能為0,而分數(shù)的分母不能為0【課堂作業(y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復習導入】【新課講授】36A.與原分數(shù)值相等B.比原分數(shù)值小【課堂小結】?(指出:兩個數(shù)所有公因數(shù)的積,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復習導入】【新課講授】是1dm、2dm、4dm的地磚,邊長最大的是4dm。答案:【課堂小結】【課后作業(yè)】EQ\*jc3\*hps35\o\al(\s\up12(12),15)EQ\*jc3\*hps35\o\al(\s\up12(12),15)EQ\*jc3\*hps35\o\al(\s\up12(3),3)EQ\*jc3\*hps35\o\al(\s\up12(4),5)==【課堂作業(yè)】【課堂小結】3,要求原來的分數(shù),就要把38【課堂小結】【課后作業(yè)】【教學內容】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概念及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教材第68~69頁的例【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概念。掌握求兩個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并能正確地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局攸c難點】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窘虒W準備】電腦課件。【復習導入】2.學生匯報填寫結果,教師板書記錄。3.說一說,你對倍數(shù)有什么了解。學生回答內容要求包含:(1)一個數(shù)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2)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有無數(shù)個,沒有最大的倍數(shù)?!拘抡n講授】(1)提出問題、投影呈現(xiàn)教材68頁例1.(2)學生交流合作,得出結論,同時課件呈現(xiàn)下圖(3)12,24,36,……是4和6公有的并指出: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數(shù),叫做他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2.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2)學生嘗試練習。由學生自主探索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3)匯報探索結果方法一:先分別寫出6和8各自的倍數(shù),再從中找出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方法二:先分別寫出8的公倍數(shù),再從小到大圈出6的公倍數(shù),第一個圈出的就是方法三:先寫出6的倍數(shù),再看6的倍數(shù)中哪些是8的倍數(shù),從中(4)觀察一下: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之間有什么關系?組織學生觀察,然后在小組中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就是它們最小的公倍數(shù)①學生獨立完成,找出各組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②點學生回答,說一說你是怎樣找的。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并交流。教師小結:a.如果兩個數(shù)成倍數(shù)關系,那么其中的較小數(shù)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shù),較大數(shù)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b.如果兩個數(shù)只有公因數(shù)1,那么它們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1,最小公倍數(shù)是兩個數(shù)的1.學生獨立完成1~3題,鞏固求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菊n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以及最小公倍數(shù)的求法,通過【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1先寫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再從小到大找出另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找出另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教學內容】利用最小公倍數(shù)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材第70頁的例3,及教材第71~【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利用最小公倍數(shù)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局攸c難點】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要利用最小公倍數(shù)知識來解決,并能說出這樣想【復習導入】求下列各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拘抡n講授】(2)學生討論,探索結果。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兩點內容:(3)教師引導,解決問題,學生動手操作。①假設墻面的邊長是10dm,可以怎樣鋪,鋪的結果怎樣?(有剩余面積,不符合②假設墻面的邊長是9dm,可以怎樣鋪,鋪的結果怎樣?(有剩余面積,不符合題③假設墻面的邊長是6dm,可以怎樣鋪,鋪的結果如何?(沒有剩余面積,符合題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得出結果:墻面的邊長還可以有12dm、18dm、24dm等等,最小的是6dm。原因:這些數(shù)既是3的倍數(shù),又是2的倍數(shù)。結果:正方形墻面的邊長(5)2和3的公倍數(shù):6、12、18、…其中最小的是6.所以可以鋪的正方形的邊長會有很多個:6dm、12dm、18dm、…,邊長最小的是6dm.【課堂作業(yè)】2.指導學生完成第6題。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至少要多少天以后給這兩種花同時澆水,說明澆水的天數(shù)既是4的倍數(shù),又是6的倍數(shù)。至少是最少的意思,所以要找4和6的最小公倍3.指導學生完成第7題:理解題意:可以分成6人一組,也可以分成9人一組都正好分完,說明這些人數(shù)既是6的倍數(shù),又是9的倍數(shù)。即這些人數(shù)是6和9的公倍數(shù)且小于40。4.學生獨立完成第8題。5.指導學生完成第9題,此題復習公因數(shù)。這題是個思考題,練習時先讓學生分小組來討論完成。解題思路是:先從小到大寫出36的所有因數(shù),然后從中依次觀察,哪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36。11.(1)至少12分鐘后兩個人在起點再次相遇,此時爸爸跑了4圈。媽媽跑了312*.因為36有因數(shù)有1,2,3,4,6,9,12,18,3【課堂小結】【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幾個數(shù)公有的倍數(shù)叫做它們的公倍數(shù),幾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中最小的數(shù)是它們的最?。?)兩個數(shù)沒有特殊關系,用列舉法找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2)兩個數(shù)是倍數(shù)關系,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較大數(shù)。(3)兩個數(shù)公因數(shù)只有1,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它們的積。337====?(?(>【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復習導入】?();【課堂作業(yè)】①3÷10=0.3(m)3EQ\*jc3\*hps35\o\al(\s\up11(3),0)3333【課堂作業(yè)】【課堂小結】77745?(45【課堂作業(yè)】567.略8.略59.統(tǒng)一成小數(shù)比較:≈0.8330.833<0.9李阿姨打字快些,統(tǒng)一56【教學目標】2.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重點難點】有的關于對稱和旋轉的知識基礎上,并結合學生熟悉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不要讓教師的演示或少的親自動手、親自體驗和獨立思考。這樣學生的空間想【課時安排】第2課時方格紙上圖形的旋轉變換…………【知識結構】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風車旋轉后,不順時針旋轉了90°,而且,每條線段,每個頂點,都繞點O順時針旋轉了那什么是沒有變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狀沒有變;②點O的位置沒有變;【課堂作業(yè)】1.完成課本第84頁“做一做”【課堂小結】【課后作業(yè)】【教學內容】兩個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減法計算(教材第89~90頁的例1及練習二十三的第1、【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2.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提高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計算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和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局攸c難點】理解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緩土晫搿?.談話:我們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新課講授】學生思考并回答:+,表示把這兩個數(shù)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48(因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分數(shù)單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兩個分說明: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2)提問: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小結:分數(shù)加法的含義與整數(shù)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在計算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時,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2.同分母分數(shù)減法。(4)歸納同分母分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減。?(教師總結板書: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4.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第90頁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菊n堂作業(yè)】完成教材第91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2、3、4題。這是同分母加、減法的單項練習。練習時,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饋,反饋時,讓學生說說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提醒學生結果應化為最簡分數(shù)。【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誰能具體的說一說,怎樣計算同分母分【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③同分母分數(shù)連加、連減,要把分子連加、連減,分母不【課堂小結】++【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練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認真檢驗的習慣?!局攸c難點】正確、熟練、靈活地應用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進行計算?!净A練習】2.計算下列各題并驗算。(1)學生計算,并驗算。(2)說一說,你是怎么驗算的?!緦m椌毩暋?.完成教材第95頁練習二十四的第6題。(1)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饋。(2)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征,發(fā)現(xiàn)規(guī)律。②每道算式中的兩個分數(shù)的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③計算時,只需將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分母相加(減)的結果作分子,就可以指出:今后遇到這樣的題目,可以利用上面的規(guī)律口算出結果。請學生先根據(jù)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再解答。4.完成教材第96頁練習二十四的第8題。(1)按照課本中的示例進行填空。(3)想一想:如果第一個圓里的數(shù)是18,結果會怎樣?學生利用課前調查的數(shù)據(jù)填表并計算,然后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菊n堂作業(yè)】2.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shù)。3.求未知數(shù)x。千克。一共用去多少千克?小紅一共買來多少千克白糖?!菊n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了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了許多生活中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那么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窘虒W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算法。2.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3.使學生養(yǎng)成用簡明、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局攸c難點】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緩土晫搿?學生計算,完成后提問計算的順序。我們學過了分數(shù)加、減法,掌握了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這一節(jié)課,我們來板書課題: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新課講授】(1)讓學生讀懂表格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2)老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4)請學生試著算一算,集體交流計算方法。老師巡視,請不同算法的同學板演。讓學生將這兩種計算方法進行比較,看出哪一種更簡單,確定自己喜歡的方法。(5)小結計算方法:計算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進行計算,計算時,可以根據(jù)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方法。(3)請學生試著計算,并指名板演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提問: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帶有小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該怎樣計算?沒有括號的: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帶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的數(shù)。提問:你能說一說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嗎?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也是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菊n堂小結】我們今天學習了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你有什么收獲?【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并能靈活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2.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靈活性。3.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局攸c難點】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緩土晫搿?.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16+25+75215+1038+285+917引導學生說出:整數(shù)加法交換律a+b=b+a整數(shù)加法結合律a+b)+c=a+(b+c)2.提問:整數(shù)加法交換律中,所指的兩個數(shù)的范圍是什么?整數(shù)加法結合律中所指的三個數(shù)的范圍是什么?(使學生明確都是在整數(shù)范圍內)3.回憶學過的加法,想一想:這些運算定律對分數(shù)加法適用嗎?(舉例說明)揭示課題:整數(shù)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shù)加、減法也適用,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shù)加法?!卑鍟n題: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shù)加法?!拘抡n講授】1.研究運算定律對分數(shù)加法的適用范圍。教師:這些運算定律中,用字母表示的兩個數(shù)或三個數(shù),它的范圍都包括了什么(整數(shù)和小數(shù),還有分數(shù))使學生明確,加法運算定律在計算中都可以運用。學生可能會說出:整數(shù)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和結合起來,和結合起來,和結合起來,使計算簡便)說一說這兩道題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②訂正,說說哪里應用了加法交換律,哪里應用了加法結合律。③歸納,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先加起來,或湊成整數(shù)再進學生根據(jù)數(shù)的特點,想想應用什么定律進行簡算,集體訂正計算過程,并說出簡(2)閱讀理解,喝了幾次牛奶?第一次喝了多少?第二次呢?加了多少水?水全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幫學生理解題意,還可以畫圖理解。杯,加滿水,純牛奶不變,還是只有1杯,又喝了加水后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純牛奶占其中的1份。45.完成教材第100~101頁第5、6、7題,學生在教材上填寫,集體訂正。EQ\*jc3\*hps36\o\al(\s\up15(1),2)EQ\*jc3\*hps36\o\al(\s\up15(1),6)EQ\*jc3\*hps36\o\al(\s\up15(1),2)簡便,讓學生先說思路,再進行計算。1*9.個蘋果中拿出4個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人分得個,把剩下的2個蘋果平均2【課堂作業(yè)】1.在里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菊n堂小結】請同學們談談今天的學習體會?!菊n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整數(shù)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窘虒W目標】1.使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初步感受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中的作用。2.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生活中應用優(yōu)化思想解決問題。3.通過畫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4.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局攸c難點】讓學生探討最優(yōu)方案;通過畫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教學準備】鉛筆、顏色筆、直尺、紙?!厩榫皩搿繋煟何覀兊纳铍x不開電話,你們知道嗎?打電話也有很多學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數(shù)學的角度一起來研究打電話的奧秘?!拘抡n講授】師:為了慶?!傲弧惫?jié),學校組織了一個15人的合唱組,星期五放學后老師收到緊急通知,要求合唱組第二天早上彩排,老師決定打電話通知他們。如果打一個電2.小組活動,探討方法。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充分利用敘述、圖式、顏色等方式表達出來,并算一算用幾分鐘。(小組活動,教師參加研究,活動后匯報,交流辨析)生1:我們是這樣想的,老師先給3個組長打電話用了3分鐘,然后由組長分別給4個同學打電話用了4分鐘,一共用了7分鐘。生3:第5分鐘第1小組的組長給所有的組員打打完電話。我們組是這樣畫圖的:3.講求策略,優(yōu)化方案。師:到底分幾組,每組多少人才能最省時間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畫一畫,算生4:我們也是分4組,但比上一組少用了1分鐘即6分鐘,我們生6:分組太少也不行,這樣組長給組員打電話的時間越多。生8:我發(fā)現(xiàn)需要的時間是分組數(shù)和最后一組組員數(shù)加起來。4.大膽設想,有所創(chuàng)新。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想了很多辦法。我們回顧一下,為什么一次次地節(jié)省了生2:以上的方法組員在接到電話后是閑著的,其實他們也可以幫忙打電話呀。生3:對,我們小組原來就是這樣分鐘由老師和這個同學同時打電話,有2個同學新收到通知;第3分鐘由老師和這3個同學同時打電話,有4個同學新收到通知;第4分鐘由老師和這7個同學同時打電話,有8個同學新收到通5.發(fā)表見解,評選方案。師:你會選擇哪種方案呢?請說說生1:當然是最后一種,因為這樣打電話最省時間了。生2:安排打電話的先后順序用去的時間也不少,當你安排好了,可能用分組的方法已經打完電話,還是分組打電話比較快。生3:我認為選擇哪種方法還要看需要通知的人數(shù),人數(shù)多就應該分組,人數(shù)少生4:可以這樣,分組有老師安排,小組內打電話的先后順序由我們安排。師:你們的見解都有道理。在安排好先后順序的情況下,后一種方案的速度是很快的,當中還隱含著數(shù)學規(guī)律,你們找找看。(小組討論后匯報)生1:我發(fā)現(xiàn)每一分鐘新接到通知的人數(shù)分別是1、2、4、8,每一個數(shù)都是前一個數(shù)的2倍。師:還有別的方法算出這個總和嗎?大家討論一下。生6:我發(fā)現(xiàn)可以用每一分鐘新得到通知的人數(shù)乘2減1就是到這分鐘的時候收到通知的學生總數(shù)了。例如第4分鐘接到通知的學生的總數(shù)是8×2-1=15人。師:同學們真用心思考。按照上面的規(guī)律計算,如果時間是5分鐘,最多可以通人收到通知。(板書:第5分鐘共有16×2-1=31人收到通知)【課堂小結】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學生暢談感受)分鐘:1+2=3(人)分鐘:1+2+4=7(人)分鐘:1+2+4+8=15(人)分鐘:15+16=31(人)分鐘:31+32=63(人)8×2-1=15(人)【教學目標】2.認識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了解其特點,能【重點難點】【教學指導】的含義及統(tǒng)計圖的特征和適用范圍。如教學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表示兩組數(shù)據(jù),讓學生體會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可以清楚地反映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時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shù)就要求老師應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從事簡【知識結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條形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tǒng)計圖,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3.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及科學的態(tài)度?!局攸c難點】會看折線統(tǒng)計圖,能夠從圖中獲取數(shù)據(jù)變化情況的信息。繪制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緩土晫搿窟@是老師收集的2006~2012年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支數(shù)的數(shù)據(jù)。像老師這樣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好嗎?你想怎樣整理這些數(shù)據(jù)?(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你能說說用統(tǒng)計表或條形圖來呈現(xiàn)數(shù)據(jù)有什么好處嗎?(統(tǒng)計表更清楚,更有條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還經常用這種方式來表示這些數(shù)據(jù),課件出示課本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鐵氧體軟磁市場競爭狀況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重晶石市場運行狀況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連接器制造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十三五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臍橙行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羊藿苷提取物行業(yè)發(fā)展狀況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網企業(yè)信息化市場運營現(xiàn)狀及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報告
- 恩施職業(yè)技術學院《行政案例研習》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文創(chuàng)藝術職業(yè)學院《地球物理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贛南科技學院《刑法與刑事訴訟法案例教學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瀘州醫(yī)療器械職業(yè)學院《藥物光譜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航空港發(fā)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社會招聘題庫
- 綿陽市高中2022級(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二診)語文試卷(含答案)
- 常州初三強基數(shù)學試卷
- 《吞咽障礙膳食營養(yǎng)管理規(guī)范》(T-CNSS 013-2021)
- 仁愛七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
- 躁狂的健康宣教
- 第四講國防動員準備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屆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年度房地產開發(fā)項目安全生產委托管理協(xié)議范本3篇
- 飛機空氣動力學課件:翼型的空氣動力特性
- 2025屆河南省鄭州市外國語學校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