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手冊_第1頁
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手冊_第2頁
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手冊_第3頁
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手冊_第4頁
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手冊TOC\o"1-2"\h\u21771第一章概述 26231.1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 2144761.2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3121751.2.1現狀 3168711.2.2問題 36762第二章組織架構與職能 4166882.1村級組織架構 4243512.1.1村組織 494662.1.2村民委員會 4125802.1.3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 4321032.1.4村民小組 4267602.1.5其他組織 443182.2村級組織職能 436792.2.1政治職能 4223352.2.2行政職能 424722.2.3經濟職能 560822.2.4社會事務職能 5225602.2.5民主管理職能 517812.3村級組織選舉 5232582.3.1選舉準備 5280112.3.2推薦候選人 5155272.3.3投票選舉 5258802.3.4選舉結果公布 5267552.3.5交接工作 527257第三章民主決策機制 5308843.1村級民主決策的基本原則 5102203.2村級民主決策的程序與方法 627923.3民主決策的監(jiān)督與保障 621740第四章民主監(jiān)督機制 734964.1村級民主監(jiān)督的基本原則 741094.2村級民主監(jiān)督的內容與方式 7287394.2.1監(jiān)督內容 745824.2.2監(jiān)督方式 7155784.3民主監(jiān)督的保障與實施 8185164.3.1組織保障 833494.3.2制度保障 893944.3.3實施措施 86635第五章民主選舉制度 8319985.1村級民主選舉的原則 8263015.2村級民主選舉的程序 979425.3村級民主選舉的監(jiān)督與保障 919020第六章民主管理制度 10281716.1村級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則 10277226.2村級民主管理的內容與方式 10262456.2.1內容 10175666.2.2方式 102296.3民主管理的監(jiān)督與保障 11208786.3.1監(jiān)督 11295766.3.2保障 119322第七章民主協商制度 1154427.1村級民主協商的原則 1183077.2村級民主協商的形式與程序 12279347.2.1形式 12261307.2.2程序 1285237.3民主協商的監(jiān)督與保障 1229843第八章民主教育與文化 13180028.1村級民主教育的任務與內容 1379438.1.1村級民主教育的任務 13227828.1.2村級民主教育的內容 1353788.2村級民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14165568.2.1村級民主教育的途徑 1415978.2.2村級民主教育的方法 14258098.3村級民主文化建設 14246868.3.1加強村級民主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4307148.3.2村級民主文化建設的內容 1424796第九章社會組織與民主政治 15275449.1社會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 15162359.1.1引言 15233759.1.2社會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功能 15100419.2社會組織的發(fā)展與培育 15296089.2.1引言 1543609.2.2社會組織發(fā)展與培育的措施 15141579.3社會組織參與民主政治建設的途徑 16302129.3.1引言 16243819.3.2社會組織參與民主政治建設的途徑 1617830第十章建與民主政治 161372810.1建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16813110.2加強村級組織建設 16207310.3建與民主政治的相互促進與保障 17第一章概述1.1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在我國農村改革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和現實意義。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作為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保障農民民主權利、維護農村社會穩(wěn)定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完善我國基層民主制度的重要途徑。通過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可以保障農民群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農民群眾在基層事務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有利于整合農村社會資源,提高農村社會管理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保障農民民主權利的重要手段?;鶎用裰髡谓ㄔO有助于提高農民的政治素質,保障農民在基層事務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維護農村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保障?;鶎用裰髡谓ㄔO有助于加強農村社會治安,化解社會矛盾,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1.2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1.2.1現狀我國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基層民主選舉逐步完善。各地農村普遍開展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村民選舉參與度不斷提高,選舉過程逐漸規(guī)范。(2)基層民主決策機制逐步建立。各地農村普遍建立了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決策機構,村民在基層事務中的決策權得到了保障。(3)基層民主監(jiān)督制度不斷完善。各地農村建立了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等監(jiān)督機構,對村委會工作進行監(jiān)督,提高了基層事務的透明度。1.2.2問題盡管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問題:(1)基層民主制度不完善。部分農村地區(qū)的基層民主制度仍存在漏洞,如選舉程序不規(guī)范、決策機制不健全等。(2)基層民主參與度不高。部分農民對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認識不足,參與度較低,影響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3)基層民主人才短缺。部分農村地區(qū)缺乏具備民主管理能力的人才,影響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質量。(4)基層民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同步。部分農村地區(qū)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滯后于經濟社會發(fā)展,難以滿足農民群眾的需求。第二章組織架構與職能2.1村級組織架構村級組織架構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主要包括以下部分:2.1.1村組織村組織是村級組織的領導核心,負責全村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村組織設書記、副書記、委員等職務,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立若干支部。2.1.2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是村級組織的執(zhí)行機構,由主任、副主任、委員組成。村民委員會負責全村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2.1.3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是村級組織的監(jiān)督機構,由主任、副主任、委員組成。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負責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保障村民的合法權益。2.1.4村民小組村民小組成員由村民選舉產生,負責本小組的自治事務。村民小組設組長、副組長,可根據需要設立若干村民代表。2.1.5其他組織根據工作需要,村級組織可設立其他相關組織,如經濟合作社、民兵組織、共青團組織、婦聯組織等。2.2村級組織職能村級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2.2.1政治職能村級組織要堅決貫徹執(zhí)行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的建設,發(fā)揮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2.2.2行政職能村級組織要負責全村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土地管理、戶籍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環(huán)境衛(wèi)生、社會治安等。2.2.3經濟職能村級組織要發(fā)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負責農村產業(yè)發(fā)展、扶貧開發(fā)、農村合作醫(yī)療等工作。2.2.4社會事務職能村級組織要負責農村社會事務,包括教育、衛(wèi)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2.2.5民主管理職能村級組織要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組織村民自治,保障村民的民主權利。2.3村級組織選舉村級組織選舉是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以下環(huán)節(jié):2.3.1選舉準備選舉前,村級組織要成立選舉委員會,負責選舉的籌備工作,制定選舉辦法,確定選舉日期、地點等。2.3.2推薦候選人村民代表會議、各村民小組等要推薦候選人,候選人需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業(yè)務能力和群眾基礎。2.3.3投票選舉選舉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村民代表、村民組長等擔任監(jiān)票人,保證選舉公正、公平。2.3.4選舉結果公布選舉結束后,選舉委員會要及時公布選舉結果,對當選的村級組織成員進行公示。2.3.5交接工作當選的村級組織成員要盡快熟悉工作,與前任成員做好交接工作,保證村級組織工作的連續(xù)性。第三章民主決策機制3.1村級民主決策的基本原則村級民主決策作為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合法性原則:村級民主決策必須依法進行,遵循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村民自治章程,保證決策的合法性。(2)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決策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同時堅持集中統一領導,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權威性。(3)公開透明原則:村級民主決策應保持公開透明,讓村民了解決策過程和結果,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4)公正公平原則:決策過程和結果要公正公平,充分保障村民利益,避免利益輸送和權力尋租現象。3.2村級民主決策的程序與方法村級民主決策應遵循以下程序與方法:(1)決策提議:由村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代表或其他村民提出決策議題。(2)議題審議:村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代表對決策議題進行審議,提出意見和建議。(3)民主協商:在議題審議基礎上,組織村民進行民主協商,形成決策方案。(4)表決決策:將決策方案提交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表決,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決策。(5)決策實施:根據表決結果,村民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決策事項。(6)反饋評價:決策實施過程中,定期向村民反饋實施情況,對決策效果進行評價。3.3民主決策的監(jiān)督與保障為保證村級民主決策的有效實施,應加強以下監(jiān)督與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村民監(jiān)督機構:設立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對村級民主決策過程進行監(jiān)督,保障村民監(jiān)督權的行使。(2)加強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決策相關信息,包括決策議題、決策過程、決策結果等,讓村民了解決策情況。(3)完善村民參與機制:通過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民主協商等形式,保障村民參與決策的權利。(4)加強決策責任追究:對違反民主決策程序、損害村民利益的行為,依法進行責任追究。(5)提高決策能力:加強村民民主決策培訓,提高村民決策能力,保證決策質量。(6)建立決策評價機制:對決策實施效果進行定期評價,及時調整決策方案,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第四章民主監(jiān)督機制4.1村級民主監(jiān)督的基本原則村級民主監(jiān)督作為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合法性原則。村級民主監(jiān)督必須依法進行,遵循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村民自治章程,保證監(jiān)督活動的合法性。(2)民主性原則。村級民主監(jiān)督要充分發(fā)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尊重村民意愿,保證村民參與監(jiān)督的權利。(3)公正性原則。村級民主監(jiān)督要客觀公正,保證監(jiān)督結果真實有效,維護村民利益。(4)及時性原則。村級民主監(jiān)督要及時發(fā)覺問題,及時糾正錯誤,防止問題擴大。4.2村級民主監(jiān)督的內容與方式4.2.1監(jiān)督內容村級民主監(jiān)督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村務公開。對村里的重大事項、財務收支、項目進展等進行監(jiān)督。(2)村干部行為。對村干部的廉政、勤政、作風等方面進行監(jiān)督。(3)村民自治。對村民自治組織的運行、村民大會的決策等進行監(jiān)督。(4)政策落實。對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在村里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4.2.2監(jiān)督方式村級民主監(jiān)督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定期監(jiān)督。通過村民大會、村民代表會議等形式,對村里的工作進行定期監(jiān)督。(2)專項監(jiān)督。對村里的重點工程、重要事項等進行專項監(jiān)督。(3)民主評議。組織村民對村干部進行民主評議,評價其工作表現。(4)舉報箱、舉報電話。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方便村民反映問題。4.3民主監(jiān)督的保障與實施4.3.1組織保障(1)建立健全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是村級民主監(jiān)督的組織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和實施民主監(jiān)督工作。(2)加強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建設。提高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成員的素質和能力,保證監(jiān)督工作的有效開展。4.3.2制度保障(1)完善村務公開制度。村務公開是民主監(jiān)督的基礎,要建立健全村務公開制度,保證村民的知情權。(2)建立民主評議制度。民主評議是民主監(jiān)督的重要手段,要建立科學的民主評議制度,保證評議結果的公正性。(3)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民主監(jiān)督中發(fā)覺的問題,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4.3.3實施措施(1)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民主監(jiān)督的宣傳,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識和監(jiān)督能力。(2)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對積極參與民主監(jiān)督的村民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3)開展試點示范。在條件成熟的村開展民主監(jiān)督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廣。第五章民主選舉制度5.1村級民主選舉的原則村級民主選舉是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普遍性原則:年滿18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平等性原則:村民在選舉中享有平等的選舉權利,不得因性別、年齡、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選舉結果。(3)秘密投票原則:村民在選舉中應秘密填寫選票,以保證選舉的真實性和公正性。(4)差額選舉原則:村級民主選舉實行差額選舉,候選人數量多于應選名額,以保證選舉的競爭性和民主性。(5)公開、公正、公平原則:選舉過程應公開透明,保證選舉結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5.2村級民主選舉的程序村級民主選舉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籌備階段:成立選舉委員會,制定選舉辦法,宣傳選舉意義,確定候選人條件。(2)選民登記階段:對符合選舉條件的村民進行登記,公布選民名單。(3)候選人推薦階段:村民可以自薦或推薦他人作為候選人。(4)競選階段:候選人可以進行競選活動,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競選承諾。(5)投票階段:村民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投票,選舉委員會負責組織投票工作。(6)計票階段:選舉委員會負責統計選票,公布選舉結果。(7)公布當選結果:選舉委員會將當選人名單報請上級批準,并公布當選結果。5.3村級民主選舉的監(jiān)督與保障為保證村級民主選舉的公正性和真實性,應加強對選舉過程的監(jiān)督與保障:(1)加強選民教育:通過多種形式,提高選民的政治素質,使其充分了解選舉的重要性和意義。(2)完善選舉制度:建立健全選舉法規(guī)體系,明確選舉程序和紀律,保障選舉的合法性。(3)加強監(jiān)督力度:選舉委員會應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保證選舉過程公平、公正、公開。(4)嚴肅處理違紀違法行為:對選舉中的違紀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保障選舉的嚴肅性。(5)完善選舉后監(jiān)督機制:對當選人進行監(jiān)督,保證其履行職責,為村民服務。第六章民主管理制度6.1村級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則村級民主管理是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的領導原則。村級民主管理必須堅持的領導,保證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村級組織中得到全面貫徹執(zhí)行。(2)民主集中制原則。村級民主管理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尊重村民意愿,同時實行集中指導,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3)依法管理原則。村級民主管理要依法進行,遵循國家法律法規(guī),保證村民的合法權益。(4)村民自治原則。村級民主管理要充分發(fā)揮村民自治作用,尊重村民的主體地位,保障村民參與決策、管理、監(jiān)督的權利。6.2村級民主管理的內容與方式6.2.1內容村級民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村民會議。村民會議是村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負責討論決定本村的經濟、文化、社會事務等重大問題。(2)村民代表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是村民會議的常設機構,負責處理村民會議閉會期間的事務。(3)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是村級民主管理的執(zhí)行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的決策。(4)民主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是村級民主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對村民委員會工作的監(jiān)督、對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決策執(zhí)行的監(jiān)督等。6.2.2方式村級民主管理的主要方式包括:(1)村民選舉。村民選舉是村級民主管理的基礎,要保證選舉的公開、公平、公正,選舉產生的村民委員會成員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2)村民議事。村民議事是村級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通過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形式,讓村民充分發(fā)表意見,參與決策。(3)民主協商。民主協商是村級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徑,通過協商解決村民之間的矛盾和問題,增進村民之間的團結。(4)民主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是村級民主管理的重要保障,通過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等組織,對村民委員會工作進行監(jiān)督。6.3民主管理的監(jiān)督與保障6.3.1監(jiān)督民主管理的監(jiān)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村民監(jiān)督。村民監(jiān)督是民主管理的基礎,要充分發(fā)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對村民委員會工作進行監(jiān)督。(2)上級監(jiān)督。上級要對村級民主管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保證村級民主管理依法進行。(3)社會監(jiān)督。社會各界要對村級民主管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作用,促進民主管理的健康發(fā)展。6.3.2保障民主管理的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法律法規(guī)保障。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保證村級民主管理有法可依。(2)組織保障。要加強村級民主管理組織建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3)人才保障。要培養(yǎng)一支懂業(yè)務、善管理、會服務的村級民主管理隊伍。(4)物質保障。要加大對村級民主管理的投入,保障村級民主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七章民主協商制度7.1村級民主協商的原則村級民主協商作為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應遵循以下原則:(1)合法性原則。民主協商必須依法進行,遵循國家法律法規(guī),保證協商過程和結果的合法性。(2)民主原則。民主協商應充分尊重村民的民主權利,保障村民在協商過程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3)平等原則。協商過程中,村民應平等參與,保證各方利益得到充分表達和尊重。(4)協商一致原則。民主協商應追求協商一致,充分尊重多數人的意見,同時兼顧少數人的合理訴求。(5)公開透明原則。民主協商過程和結果應公開透明,接受村民監(jiān)督。7.2村級民主協商的形式與程序7.2.1形式村級民主協商的形式包括:(1)村民大會。村民大會是村級民主協商的最高形式,全體村民均有權參加。(2)村民代表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是村民大會的常設機構,由村民選舉產生。(3)村民議事會。村民議事會是村民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的補充形式,由村民選舉產生。(4)專題協商會議。針對特定議題,組織相關村民和專業(yè)人士進行協商。7.2.2程序村級民主協商的程序如下:(1)議題提出。村民或村民代表可提出協商議題,提交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2)議題審查。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對議題進行審查,決定是否納入協商議程。(3)議題公示。將協商議題向全體村民公示,保證村民了解議題內容。(4)組織協商。召開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議事會,組織村民進行協商。(5)形成決議。根據協商結果,形成書面決議。(6)決議公示。將協商決議向全體村民公示,接受村民監(jiān)督。7.3民主協商的監(jiān)督與保障為保證村級民主協商的有效實施,應加強以下方面的監(jiān)督與保障:(1)建立健全民主協商制度。明確民主協商的法律法規(guī)、組織形式、程序和責任主體,為民主協商提供制度保障。(2)加強村民培訓。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識和協商能力,保證民主協商的質量。(3)加強監(jiān)督。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和村民議事會應定期對民主協商工作進行監(jiān)督,發(fā)覺問題及時整改。(4)落實責任。明確各級組織和個人的責任,保證民主協商工作的順利進行。(5)建立激勵機制。對在民主協商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組織給予表彰和獎勵,激發(fā)村民參與民主協商的積極性。第八章民主教育與文化8.1村級民主教育的任務與內容8.1.1村級民主教育的任務村級民主教育的任務在于培養(yǎng)和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識、法治觀念和參與能力,促進村民自治的深入發(fā)展,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具體任務包括:(1)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識,使村民認識到自己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主體地位。(2)培養(yǎng)村民的法治觀念,使村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維護社會穩(wěn)定。(3)提升村民的參與能力,使村民能夠積極參與基層民主管理和決策。8.1.2村級民主教育的內容(1)民主理論知識教育:普及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論,使村民了解民主制度、民主原則和民主程序。(2)法律法規(guī)教育: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使村民掌握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相關的法律知識。(3)民主實踐教育:通過案例分析、討論等方式,使村民了解民主管理的具體實踐,提高實際操作能力。(4)民主道德教育:培養(yǎng)村民的民主道德觀念,使村民在民主實踐中自覺遵循道德規(guī)范。8.2村級民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8.2.1村級民主教育的途徑(1)利用村民大會、村民小組會議等場合,開展民主教育。(2)通過農村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普及民主政治知識。(3)開展民主教育主題活動,如民主知識競賽、民主論壇等。(4)結合村民生產生活實際,開展針對性的民主教育。8.2.2村級民主教育的方法(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民主教育中,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又要關注村民的實際需求,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2)互動式教學:采用問答、討論、案例分析等互動式教學方法,激發(fā)村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效果。(3)因材施教:根據村民的文化水平、年齡、性別等差異,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滿足不同村民的需求。(4)融入日常生活:將民主教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使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接受民主教育。8.3村級民主文化建設8.3.1加強村級民主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加強村級民主文化建設,有助于提升村民的民主素質,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為民主政治建設提供人才支持。(2)增強村民的民主意識,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提供思想保障。(3)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8.3.2村級民主文化建設的內容(1)民主價值觀建設:培養(yǎng)村民的民主價值觀,使村民自覺遵循民主原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2)民主制度文化建設:加強村民自治制度建設,推動基層民主政治體制的完善。(3)民主行為文化建設:引導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民主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民主行為習慣。(4)民主環(huán)境文化建設:營造尊重民主、支持民主的社會環(huán)境,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第九章社會組織與民主政治9.1社會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9.1.1引言在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社會組織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力量,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9.1.2社會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功能(1)搭建溝通橋梁:社會組織能夠有效連接與農村居民,傳遞政策信息,反映農村居民的意見和需求,為政策制定和實施提供有力支持。(2)培育公民意識:社會組織通過開展各類活動,培養(yǎng)農村居民的參與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提高農村居民的民主素質。(3)促進社會和諧:社會組織在維護農村社會穩(wěn)定、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4)提升服務質量:社會組織通過提供公共服務,滿足農村居民多樣化需求,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9.2社會組織的發(fā)展與培育9.2.1引言社會組織的發(fā)展與培育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以下是社會組織發(fā)展與培育的幾個方面:9.2.2社會組織發(fā)展與培育的措施(1)完善政策環(huán)境:應制定相關政策,為社會組織的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2)加強能力建設:社會組織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增強社會影響力。(3)拓展資金渠道:和社會應加大對社會組織的資金支持,拓展社會組織的發(fā)展空間。(4)優(yōu)化人才隊伍:社會組織應重視人才培養(yǎng),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為社會組織的發(fā)展提供人才保障。9.3社會組織參與民主政治建設的途徑9.3.1引言社會組織參與民主政治建設,有助于提高農村基層民主政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