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5月份)_第1頁
2023年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5月份)_第2頁
2023年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5月份)_第3頁
2023年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5月份)_第4頁
2023年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5月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年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5月份)·學生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材料一:中國從先秦開始,就有一個“文”的傳統(tǒng),也存在著一種獨一無二的、往往被學界忽視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散文的這種精神話語,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層面:其一,自由無待,隨物賦形。莊子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把用于表現(xiàn)“散木”“散人”之“散”,即表現(xiàn)“無用”的語言形式稱為“卮言”。而他的散漫無拘束的文章形式和超拔的想象,表現(xiàn)的正是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散文精神。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莊子反對以人為中心的功利主義態(tài)度,主張“喪我”“棄知”“物化”。因此,他認為文章應“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莊子?雜篇?天下》)。其三,詩性智慧。這也是構成中國散文精神內涵的一個重要方面。詩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詩性”,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性和審美性的融合;而智慧是對于知識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一種滋潤僵硬知識和理論的調和劑。其四,是“造氣”“造勢”之內功。曹丕在《典論?論文》里說:“文以氣為主”,以后的文論家又將“氣”引申為“氣勢”。所謂“氣勢”,指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充盈流轉的精神活力,是以作者的氣質、才性、習染、志趣、德操等主體精神因素為支撐的風骨底氣,呈現(xiàn)在散文中則是作者的精神氣象。上述四方面的“原型”精神,就是中國散文傳統(tǒng)精神元氣的標識,也是散文文體內在的張力。強調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文的“休閑”功能,也是中國傳統(tǒng)“言志”散文理論的一大特色,這一特色實質上是強調散文“寓教于樂”中“樂”的維度,即強調讓讀者在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中獲得陶冶、教化和愉悅?!把灾尽鄙⑽牡摹霸⒔逃跇贰?,自然在某種程度上包含著“載道”的功能,但與“載道”散文比較起來,更側重于發(fā)揮“休閑”的功能。于此,不論是古代在仕與不在仕的士大夫,還是現(xiàn)代的散文家和文論家,可謂是靈犀相通,都注重以詩文自樂,以詩文交流而互娛。他們一方面重視自我進德修為的養(yǎng)氣,另一方面又喜歡寄情于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正所謂“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趣近之”(袁宏道《敘陳正甫會心集》)。正是這種“求趣”而輕“載道”、無拘無縛、自在自得的散文觀和人生態(tài)度,使得晚明小品明心見性,可近可親,獨具一格。因此,我們建構本土化的文學理論話語體系,不能一味強調散文“載道”的教化功能而忽視其勞作之后可以借此休閑的功能。(節(jié)選自吳周文、陳劍暉《構建中國自主性散文理論話語》,有刪改)材料二:精神與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體與語體形成散文的“文格”,“格”在辭典釋義中有“表現(xiàn)出來的品質”的含義,散文的“人格”就是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的精神品質,品質高者,散文自有“人格”魅力。一篇好的散文取決于其展現(xiàn)的作者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豐富新穎的知識與經(jīng)驗、美好的情感與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拔母瘛笔峭ㄟ^文體與語體體現(xiàn)出來的“文”的品質,是與人格相統(tǒng)一的文章的符號層面,包括文體、結構、筆調、修辭、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與人格息息相關,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來顯現(xiàn)。“人格”與“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體的“風格”。散文是人與文的合一,人與文一體兩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體兩面的“人—文”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體特征如一般所謂散文的個性、自由、真實、詩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闡釋。人與文的一體兩面,換言之即“文”與“人”之間沒有中介,“文”是作者——“人”的直接呈現(xiàn),因而,“人”的個性也就在“文”中直接呈現(xiàn)出來?!白杂伞辈皇侵干⑽臎]有內容與形式的要求,而是說作為散文直接源頭的“人”是自由的,人心是包羅萬象的宇宙,這顆“心”是“散”的,也就是自由的。正是與“人”——作者直接相通,散文的真實才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過這個真實不必是事實的真實,更非虛構的真實,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實。詩意實際上是“人”“心”達到的最高境界及在文中的顯現(xiàn)。人與文的合一某種程度上顯現(xiàn)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理氣一體和體用不二的傳統(tǒng)智慧。中華文化不強分主客、本末和體用,而是強調圓融統(tǒng)一,形成了以人為中心的理解模式和文化傳統(tǒng)。中國文論如《典論?論文》《文賦》《文心雕龍》《詩品》都是將人品與文品合一,強調作品風格與作家才性氣質的關系。風格作為一種“體”,文章風格與作家才性是“表里必符”的關系。中國文論歷來強調知人論世,不像西方文論那樣注重純文本的分析。(節(jié)選自汪衛(wèi)東《文章傳統(tǒng)與中國現(xiàn)代散文理論的重構》,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卮言”是自由自在之言,是應對象之變化而隨之變化的言說方式,體現(xiàn)了中國散文“自由無待,隨物賦形”的精神。B.作者的精神氣象,也就是以作者的氣質、才性、習染、志趣、德操等主體精神因素為支撐的風骨底氣,影響著散文的“人格”。C.與“載道”散文相比,“言志”散文更側重“寓教于樂”,強調讓讀者在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中獲得陶冶和愉悅,其教化效果更好。D.散文以一體兩面的“人一文”為核心,是人與文的合一,“文”可直接呈現(xiàn)“人”的個性,“人”的個性亦可從“文”中直接感知。(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士大夫都很重視自我進德修為的養(yǎng)氣,注重從“養(yǎng)氣”入手來提升文章的“情趣”,孟子就曾說過“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B.“人格”與“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體的“風格”,其中“人格”是決定性因素,“人格”的高低決定著“文格”的優(yōu)劣。C.散文的“真實”不是事實的真實,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實,也就是說,文章表現(xiàn)的是作者真實的人格、真實的情感。D.中國文論歷來強調知人論世,不像西方文論那樣注重純文本的分析,而“知人論世”的文論傳統(tǒng)與“人文一體”的精神是相通的。(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曹不《典論?論文》:“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B.王充《論衡?超奇篇》:“實誠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內表里,自相副稱?!盋.劉大櫆《論文偶記》:“神氣不可見,于音節(jié)見之;音節(jié)無可準,以字句準之?!盌.劉勰《文心雕龍?祝盟篇》:“凡群言發(fā)華,而降神務實,修辭立誠,在于無愧?!保?)朱自清曾說,現(xiàn)代“小品散文的體制,舊來的散文學里也盡有”。重構中國現(xiàn)代散文理論,可從“舊來的散文學里”吸納哪些思想?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5)“崇尚自然,物我合一”的散文精神,在蘇軾的散文中也有體現(xiàn),請以《赤壁賦》為例,談談你對此的理解。(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落魄汪曾祺到我們認識他時,他開了個小館子,在我們學校附近。大學生都是消化能力很強的人。初到昆明時,大家的口袋里還帶著三個月至半年的用度,有時還能接到一筆匯款,稍有借口,或誰過生日,或失物復得,或接到一封字跡娟秀的信,或什么理由都沒有,大家“通過”一下,就可以派一個人做東請客。有人說,開了個揚州館子,那就怎么也得巧立名目去吃他一頓。學校附近還像從前學校附近一樣,開了許多小館子,開館子的多是外鄉(xiāng)人,山東、河北、江西、湖南的,都有。在昆明,只要不說本地話,任何外鄉(xiāng)口音的,都可認作大同鄉(xiāng)。一種同在天涯之感把掌柜、伙計和學生連接起來。學生來吃飯,掌柜的、伙計(如果他們閑著),就坐在一邊談天說地;學生也喜歡到鍋灶旁站著,一邊聽新聞故事,一邊欣賞炒菜藝術。這位揚州人老板,一看就和別的掌柜的不一樣。他穿了一身鐵機紡綢褂褲在那兒炒菜。盤花紐扣,紐絆拖出一截銀表鏈。雪白的細麻紗襪,淺口千層底禮服呢布鞋。細細軟軟的頭發(fā)向后梳得一絲不亂。左手無名指上還套了個韭菜葉式的金戒指。周身上下,斯斯文文。除了他那點流利合拍的翻鍋執(zhí)鏟的動作,他無處像一個大師傅,像吃這一行飯的。這個館子不大,除了他自己,只用了個本地孩子招呼客座,擺筷子倒茶??墒鞘帐暗酶筛蓛魞簦炯苌线€放了兩盆花。就是足球隊員、跳高選手來,看看墻上菜單上那一筆成親王體的字,也不好意思過于囂張放肆了。半年以后,店門關了幾天,貼出了條子:修理爐灶,停業(yè)數(shù)天。重新開張后,飯鋪氣象一新,一早上就坐滿了人,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揚州人聽從有人的建議,請了個南京的白案師傅來做包子下面,帶賣早晚市了。白案上,那位南京師傅集中精神在做包子。他很忙,顧不上想什么。但是今天是新開張,他一定覺得很興奮。他的腦袋里升騰著希望,就像那蒸籠里冒出來的一陣一陣的熱氣。聽他用力抽打著面團,聲音鈍鈍的,手掌一定很厚,而且手指很短!他的腦袋剃得光光的,后腦勺擠成了三四疊,一用力,腦后的褶紋不停地扭動。周身上下,無一處不像一個當行的白案師傅,跟揚州人的那種“票友”風度恰成對比。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頓早點沒有給我留下什么印象。豬肝面,加了一點菠菜、西紅柿,淡而無味。我看了看墻上釘著的一個橫幅,寫了幾個美術字:“綠楊飯店”(不知是哪位大學生的大作),心想:三個月以后,這幾個字一定會浸透了油氣,活該!——我對豬肝和美術字一向都沒有好感。半年過去,很多人的家鄉(xiāng)在不斷“轉進”(報紙上諱言敗退,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奇的名詞)的戰(zhàn)爭中失去了。滇越鐵路斷了,昆明和“下江”郵匯不通,大學生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學生在外面兼了差,教中學的,在拍賣行、西藥鋪當會計的,當家庭教師的,各行各業(yè),無所不有。昆明每到中午十二點要放一炮,叫做“午炮”,據(jù)說放那一炮的也是我們的一位同學。有的做了生意,而且越做越大。還有一些對書本有興趣,抱殘守闕,除了領“貸金”,在學校吃“八寶飯”(糙米中有砂粒、鼠矢種種東西),靠變賣衣物維持。附近有不少收買舊衣的,背著竹筐,往來吆喚。其中有一個中年婦女,嗓音極其脆亮,我一生很少聽到這樣好聽的叫賣聲音:“有——舊衣爛衫找來賣!”學生的變化,自然要影響到綠楊飯店。這個飯館原來不大像一個飯館,現(xiàn)在可完全像一個飯館了,太像了,代表這個飯館的,不再是揚州人,而是南京人了。那個南京人,第一天,就從他的后腦勺上看出這是屬于那種能夠堆砌“成功”的人,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人。他抓緊機會,穩(wěn)扎穩(wěn)打,他知道錢是好的,活下來多不容易,舉手投足都要代價。他一大早沖寒冒露從大西門趕到小南門去買肉,因為那里的肉要便宜一點;為了搬運兩袋面粉,他可以跟挑夫說很多好話,或罵很多難聽的話;他一邊下面,一邊拿眼睛瞟著門外過去的幾馱子柴,估著柴的干濕分量;他揀去一片發(fā)黃的菜葉,丟到地下,拾起來,看一看,又放回案板上。他的床是睡覺的,他的碗是吃飯的。他不幻想,不喜歡花,他不聊閑天,不上茶館喝茶,而且老打狗。沒有多少時候,綠楊飯店就充滿了他的“作風”。從作風的改變上,你知道店的主權也變了。南京人攢了錢,紅利、工錢,加了自己的積蓄,入了股,從伙計變成了股東。綠楊飯店的主顧有些變化,但生意沒有發(fā)生太大影響。在外兼職的學生在拿到薪水后會來,油油腸子。做生意的學生,還保留著學籍,選了課,考試時得來答卷子,平時也偶爾來聽聽課。抱殘守闕者,有時覺得“口中淡出鳥來”,就翻出幾件值一點錢的東西拿到文明新街一賣——最容易賣掉的東西是工具書,《辭源》《牛津字典》……有一個四川同學家里寄來一件棉袍子,他約了幾個人一同上郵局取出來,出了郵局大門,拆開包裹,把一件全新的棉袍搭在手臂上,就高聲吆喚:“哪個買這件棉袍!”然后,幾個饞人,一頓就把一件新棉袍吃掉了。昆明冬天不冷,沒有棉袍也過得去。綠楊飯店的生意好過一陣,好得足以使這一帶所有的飯館為之側目。這些飯鋪的老板伙計全都對它關心。別以為他們都希望“綠楊”的生意壞。他們知道,“綠楊”的生意要是壞,他們也好不了。他們的命運既相妨,又相共。果然,過了一個高潮,綠楊飯店走了下坡路了,包子里的豆芽菜、豆腐干越摻越多,賣出去的包子越來越少。時間很快過了兩年了。大學的學生,有的干脆棄學經(jīng)商,在外地跑買賣,甚至出了國,到仰光,到加爾各達。有的還選了幾門課,有的干脆休了學,離開書本,離開學校,也離開了綠楊飯店。在外兼職的,很多想到就要成家立業(yè),娶妻生子,不再胡亂花錢。鳳翥街冷落了許多。開飯館的江西人、湖南人、山東人、河北人全都風流云散,不知所終。綠楊飯店還開著。綠楊飯店猶如一面鏡子,照出種種變化。鏡子里是變色的豬肝、暗淡的菠菜、半生的或霉爛的西紅柿。太陽光如一匹布,陽光中游塵飛舞。一九四六年(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落魄”,即潦倒失意,在本文中不僅指揚州人所經(jīng)營飯館的落魄,更指在烽火硝煙中眾多背井離鄉(xiāng)小人物的落魄,表達了作者對時代洪流和人生浮沉的思考。B.“他穿了一身鐵機紡綢褂褲在那兒炒菜……”作者通過對揚州人穿著的詳盡刻畫,寫出了揚州人對做菜的講究,顯示出他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C.揚州人“無處像一個大師傅”,而南京人“無一處不像一個當行的白案師傅”,綠楊飯店“現(xiàn)在可完全像一個飯館了”,敘述者在“像與不像”的評價中流露褒貶之意。D.“他們的命運既相妨,又相共”的“相共”指的是人們在朝不保夕的戰(zhàn)時環(huán)境的沖擊下,都會先選擇生存目標,而擱置精神追求。(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抱殘守闕者為求果腹,起初只賣衣,后來也賣書,這一對比以小見大,刻畫出戰(zhàn)時異鄉(xiāng)生活的不易以及學生內心深處的堅守與投降。B.“這幾個字一定會浸透了油氣”,作者由對食物的反感聯(lián)想到日后綠楊飯店的風雅不再,與前文對“成親王體字”的極高評價形成鮮明的對比。C.本文語言幽默風趣,例如在刻畫南京人時,運用反語、諧音、大詞小用、莊詞諧用等手法,對人物進行調侃、諷刺、批判,令讀者忍俊不禁又掩卷深思。D.文章以雙線結構闡述戰(zhàn)時揚州人在昆明所開飯館逐漸淪落的過程,又以顧客、學生的雙重身份記敘見聞,以揚州人落魄之路對照敘述者在昆明的學生生活。(3)《落魄》以“我”的視角聚焦揚州人飯館的變遷,從個體反思自我、折射群體,意味深長,請簡要分析。(4)汪曾祺師承沈從文,小說“淡而有味”,請結合本文加以賞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材論王安石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眾,不使其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終身無天下之患,材之得失無補于治亂之數(shù),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敗亂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謂吾之爵祿貴富足以誘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驕天下之士,而其將無不趨我者,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養(yǎng)育取用之道,而認諰然以為天下實無材,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蓋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此其所以異于人者也。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于眾,況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實而不可見者也?!贝送接幸娪阱F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蹄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并驅,則雖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騏驥騕褭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耳。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夫南越之修簳,鏃以百煉之精金,羽以秋鶚之勁翮,加強鷙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雖有犀兕之捍,無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決勝覿武之所寶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撲,則無以異于朽槁之梃也。是知雖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銖量其能而審處之,使大者小者、長者短者、強者弱者無不適其任者焉。其如是,則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奮其所知以效小事,況其賢能、智力卓犖者乎?嗚呼!后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也而坐曰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獨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則能復先生之法度。能復先王之法度,則天下之小事無不如先王時矣。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编妫〗裉煜律w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并世,而籌劃戰(zhàn)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shù)輩者,方此數(shù)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茍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1)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共3處)。后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也而坐曰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字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特未知其故也”的“故”與課文《鴻門宴》里“故遣將守關者”中的“故”意義不同。B.“及其引重車”的“引”與課文《蘭亭集序》里“引以為流觴曲水”中的“引”意義不同。C.敲撲,古時行刑用的棍杖,長者為敲,短者為撲,與課文《過秦論》里“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中的“敲撲”意義相同。D.合從,指戰(zhàn)國時期齊、楚、燕等六國聯(lián)合與秦抗衡,與課文《諫逐客書》里“遂散六國之從”中的“六國之從”意義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及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安石認為,君主對人才任用存在三種偏見,而這三種偏見所產生的原因是一樣的,即天下沒有自己想要的人才。B.王安石認為古時的君主明白要按正確的方法使用人才,于是他們仔細考量人才的才能并謹慎使用,做到因材而用。C.王安石認為當下社會形勢嚴峻復雜,一定要先尋求人才來使用,這樣才可能廓清亂世紛繁,恢復先王的法律制度。D.王安石從教之、養(yǎng)之、取之、任之等方面詳細闡述了他的人才觀,充分表現(xiàn)了這位矢志改革的政治家的遠見卓識。(4)把文中畫橫線的部分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材之得失無補于治亂之數(shù),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敗亂危辱。②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此其所以異于人者也。(5)請結合文本分析本文與《答司馬諫議書》在行文構思上的相同點。(二)古代詩歌閱讀4.(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①黃庭堅其一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滟滪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其二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上Р划敽?,銀山堆里看青山。注:①崇寧元年(公元1102)黃庭堅遇赦返回江西故鄉(xiāng),行至岳陽樓所作。(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投荒”句寫詩人歷盡坎坷,“鬢毛斑”與陸游“鏡中衰鬢已先斑”寫法類似,同樣強調了詩人年華易逝。B.“生入”句寫詩人劫后重生,化用了班超典故,班超從軍西域,年老思歸,有“但愿生入玉門關”的話。C.“滿川”句中的“川”指洞庭湖,而“風雨”既指現(xiàn)實中的風雨,也暗指了作者所處的惡劣的政治形勢。D.“銀山”句寫出了君山在滿川風雨之中,被水霧蒙上了一層銀色,成了“銀山”,更顯出君山的空濛。(2)本詩與杜甫的《登岳陽樓》題材相同,而詩人登樓所見所感卻并不相同,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難》中“,”兩句運用夸張手法,通過寫人仿佛能觸摸星辰以及人內心的惶恐來寫蜀道之高。(2)《諫太宗十思疏》中,“”語出《周易?謙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而“”則語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驅。”(3)“旌”,泛指旗幟。在古詩文中,它常是盛大軍容的一部分,比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6.(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最近一段時間,淄博燒烤爆紅網(wǎng)絡?!靶〈?小餅+大蔥”三位一體的“靈魂吃法”,令眾多網(wǎng)友①_____,也將淄博持續(xù)推上熱搜。燒烤到處有,淄博為什么這么火?有人說,“一桌一爐一卷餅”是靈魂;有人說,“沉浸式”的吃法太上頭;有人說,小爐子代表溫度、小餅代表包容、小蔥代表豪爽……撇開這些外在的形式,真正令人癡迷的也許是那②_____的煙火氣。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最③_____的,往往就是那些瑣碎而真實的生活場景?,F(xiàn)在的“淄博燒烤”不止代表了一張城市名片,更是一種燒烤美食。往小了說是千千萬萬個淄博市民共同維護的家鄉(xiāng),往大了說更是加深“好客山東”口號的凝聚力和影響力。(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3)《紅樓夢》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講述了大雪之后大觀園燒烤的情節(jié)。綜合下列信息,請在橫線處寫出《紅樓夢》中人物的姓名并分析人物性格。①:“那里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廣遭劫,生生被云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庵一大哭?!毕嬖评湫Φ溃骸澳阒朗裁矗 钦婷孔燥L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睍r間:冬天大雪之后具體地點:大觀園蘆雪庵燒烤食物:鹿肉主要參與人物:a.、一個戴玉的哥兒(b.)、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史湘云、寶釵、寶琴等。②結合劃橫線內容分析史湘云的人物性格。(二)語言文字運用Ⅱ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比起當代生活的“快”,傳統(tǒng)閱讀的“慢”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過書籍中很多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只有堅持“慢”才能獲得。學習知識可以越來越快,①_____。如果囫圇吞棗地讀,我們讀沈從文的《邊城》只能讀出個“這個男人叫儺送,這個女人叫翠翠”,但是《邊城》真正的魅力是無法被“編程”的。②_____,而且值得反復讀。所有能夠速讀的作品基本都是速朽的,而所有美妙的書籍都值得并且只值得慢慢地讀。從某種程度上說,慢閱讀也是為了與自己相遇,與自己對話,讓每個人能感受到自己。讀書的目的,除了能獲得娛樂體驗,③_____。迅速獲得知識方面的典型自然是人工智能。在ChatGPT依然熱門的時刻,我們總要為之降降溫。之前扎克伯格試圖用元宇宙來提供人工智能的教育服務,但遭到了各種質疑,其中之一是:如果算法提供給每個人他們適合學習的知識,那人們怎么才能學到自己本來不想學,但是應該學習的知識?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全面的人,人工智能可以提供給人的所有知識,都可以讓人類被人工智能代替。而正是那些不能被代替的部分,讓人可以稱之為人。所以也可以這樣說,閱讀正是為了讓人成為人。(1)下列句子中的引號,與畫波浪線處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有人認為,一些年輕人之所以如此傲嬌,是因為沒有遭到社會的“毒打”。等步入社會,棱角自然會被磨平。B.漢語的諧音,如何諧得巧妙,切合得自然,做到“物雖胡越,合則肝膽”,則需要智慧和體悟的參與。C.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D.一些“短視”的商家,趁節(jié)假日從旅客身上大撈一筆,做一錘子買賣,實則是斷了當?shù)芈糜螛I(yè)發(fā)展的后路。(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近來,“特種兵式旅游”“大學生軍訓式旅游”等詞條在眾多社交媒體上成為熱門話題,大學生們開始流行這種“3天爬五岳”“2天玩3城”式的旅游。這種在年輕群體中爆火的旅行方式,以快節(jié)奏和“集郵式”打卡為特征——日行數(shù)萬步,花最少的時間和費用,游覽最多的景點。但有人認為,“特種兵式旅行”本來就違背了旅行的初衷,旅行的意義是尋求路途上身心的放松和“沉浸式”的人文體驗,而不是走馬觀花、淺嘗輒止。也有網(wǎng)友認為,什么樣的旅游方式其實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對此,你有哪些感悟,請結合材料談談對你人生的啟示。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5月份)·教師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關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對,確認正確選項。(2)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對,確認正確選項。(3)本題考查學生對論述類文本的論據(jù)論證的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相關材料信息,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論述話題是什么,觀點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論據(jù),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做好選項和文章觀點的比對,確認正確選項。(4)本題考查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干要求,其次確定答題區(qū)間,第三要勾畫出相關語句,第四進行整合。(5)本題考查探究某一問題,提出自己個性化見解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返回文本找到關于這一問題的相關語句,分析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再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窘獯稹浚?)C.“其教化效果更好”錯?!拜d道”散文與“言志”散文,各具特色,在教化效果上無高下之分。故選:C。(2)A.“注重從‘養(yǎng)氣’入手來提升文章的‘情趣’”錯誤。原文“另一方面又喜歡寄情于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可見是通過“寄情于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來提升文章的“情趣”。B.“‘人格’的高低決定著‘文格’的優(yōu)劣”錯誤。原文“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來顯現(xiàn)”,并不是說“人格”的高低決定“文格”的高低,“人格”的高低決定的是散文的好壞。C.“不是事實的真實”錯,原文是“不必是事實的真實”。故選:D。(3)材料二的觀點是“散文是人與文的合一”,而A句的意思是“孔融風韻氣度高雅超俗,有過人之處,然而不善立論,詞采勝過說理”,不符合材料二的觀點。故選:A。(4)“就有一個‘文’的傳統(tǒng),也存在著一種獨一無二的、往往被學界忽視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自由無待,隨物賦形。……崇尚自然,物我合一?!娦灾腔??!恰鞖狻靹荨畠裙Α?,吸納中國散文傳統(tǒng)“天人合一”的“原型”精神,即“自由無待,隨物賦形”“崇尚自然,物我合一”“詩性智慧”和“造氣”“造勢”之內功。“強調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文的‘休閑’功能,也是中國傳統(tǒng)‘言志’散文理論的一大特色”,既注重散文“載道”的教化功能,也強調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文的“休閑”功能?!吧⑽氖侨伺c文的合一,人與文一體兩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體兩面的‘人—文’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體特征如一般所謂散文的個性、自由、真實、詩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闡釋”,以“人一文”為核心,堅守“人文一體”,追求散文的個性、自由、真實、詩意等。(5)“崇尚自然,物我合一?!J為文章應‘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是指反對以人為中心,以平等的角度與自然界中的“物”展開交流,以達到“物”和“我”的融合、統(tǒng)一?!冻啾谫x》作者“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游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悠悠忽忽地離開世間,超然獨立。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游之樂,溢于言表。這是此文正面描寫“泛舟”游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不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xiàn)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tài),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后,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答案:(1)C(2)D(3)A(4)①吸納中國散文傳統(tǒng)“天人合一”的“原型”精神,即“自由無待,隨物賦形”“崇尚自然,物我合一”“詩性智慧”和“造氣”“造勢”之內功。②既注重散文“載道”的教化功能,也強調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文的“休閑”功能。③以“人一文”為核心,堅守“人文一體”,追求散文的個性、自由、真實、詩意等。(5)①“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是指反對以人為中心,以平等的角度與自然界中的“物”展開交流,以達到“物”和“我”的融合、統(tǒng)一。②描寫泛舟夜游赤壁,天光、水色連成一片的開闊景象,開闊景象使人心胸舒暢,仿佛凌空駕風而行,飛升成仙??陀^物象與人的心境相融合,起到了襯托和借景抒情的作用。③把自己融入天地當中,“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與我合一,天地與我同生,都是無窮無盡的,從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悵惘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2.【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分析和鑒賞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內容,再判斷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明確文本的藝術特色,再判斷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敘述視角的能力。解答時,要明確題目要求,再結合文本內容分析作答。(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淡而有味”藝術特點的分析能力。解答時,可以從情節(jié)、人物、語言等角度分析作答?!窘獯稹浚?)D.“都會先選擇生存目標,而擱置精神追求”錯。從前文“他們知道,‘綠楊’的生意要是壞,他們也好不了”可知,飯館老板和伙計們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故選D。(2)C.“諧音”錯。本文沒有運用諧音的手法。故選C。(3)①由“這位揚州人老板,一看就和別的掌柜的不一樣……周身上下,斯斯文文”“這個館子不大,除了他自己,只用了個本地孩子招呼客座,擺筷子倒茶??墒鞘帐暗酶筛蓛魞?,木架上還放了兩盆花”“重新開張后,飯鋪氣象一新……帶賣早晚市了”“他抓緊機會,穩(wěn)扎穩(wěn)打……沒有多少時候,綠楊飯店就充滿了他的‘作風’”可知,揚州人飯館在短短兩年間從文雅、講究、閑適的揚州飯館,變成了骯臟、敷衍、沉淪、走下坡路的飯館,先前的情趣追求蕩然無存,而“我”見證了這一切的變化,流露出“我”對揚州人飯館落魄的憤懣惋惜之意。②由“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頓早點沒有給我留下什么印象……我對豬肝和美術字一向都沒有好感”可知,“我”并不僅局限于揚州人個體的變遷,而是從彼及己,反思自我,將自己置于一種與揚州人的文化對照關系內,反思自己在戰(zhàn)時環(huán)境下更應保持自我追求、堅守故土文化。③由“時間很快過了兩年了。大學的學生,有的干脆棄學經(jīng)商……太陽光如一匹布,陽光中游塵飛舞”可知,本文由揚州人飯館折射到了群體,以小見大,從揚州人折射自五湖四海來到昆明的飯鋪老板伙計,從我折射內遷來到昆明的大學生,寫出了時代洪流中人們的堅守與投降以及難以逃脫命運碾壓的無奈。(4)淡而有味:在平淡自然的散文化敘事中,展現(xiàn)世俗人情,傳達深厚情感。①小說對揚州人飯館的變遷進行了片段式的敘事,沒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由此可知,本文和散文“形散”的特點類似,不重緊張激烈的情節(jié)沖突。②由“揚州人老板”“南京人”“老伙計”“做生意的學生”等稱呼可知,本文中的人物沒有具體名姓,淡化人物性格,贊美人際關系和諧,展現(xiàn)了人情美。③由“我對豬肝和美術字一向都沒有好感”“我一生很少聽到這樣好聽的叫賣聲音”等可知,文本在敘事中不時穿插議論和抒情,而且語言幽默質樸。答案:(1)D(2)C(3)①“我”見證了揚州人飯館在短短兩年間從文雅、講究、閑適的揚州飯館,變成了骯臟、敷衍、沉淪、走下坡路的飯館,先前的情趣追求蕩然無存,流露出“我”對揚州人飯館落魄的憤懣惋惜之意。②但“我”并不僅局限于揚州人個體的變遷,而是從彼及己,反思自我,將自己置于一種與揚州人的文化對照關系內,反思自己在戰(zhàn)時環(huán)境下更應保持自我追求、堅守故土文化。③并折射群體,以小見大,從揚州人折射自五湖四海來到昆明的飯鋪老板伙計,從我折射內遷來到昆明的大學生,寫出了時代洪流中人們的堅守與投降以及難以逃脫命運碾壓的無奈。(4)淡而有味:在平淡自然的散文化敘事中,展現(xiàn)世俗人情,傳達深厚情感。①不重緊張激烈的情節(jié)沖突:小說對揚州人飯館的變遷進行了片段式的敘事,沒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和散文“形散”的特點類似。②淡化人物性格,贊美人際關系和諧:人物沒有具體名姓,僅以故鄉(xiāng)“揚州”“南京”或其他特征指代,揚州人風雅,但沒有鮮明性格特征,大學生之間、飯鋪老板之間沒有激烈沖突,關系淳樸融洽,展現(xiàn)了人情美。③小說語言平淡舒緩,具有抒情性:在敘事中不時穿插議論和抒情,例如“我對豬肝和美術字一向都沒有好感”“我一生很少聽到這樣好聽的叫賣聲音”,語言幽默質樸,臧否分明。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3.【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以及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文化常識題的作答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文言實詞題的作答,考生要根據(jù)課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作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然后根據(jù)答題要求整理答案?!窘獯稹浚?)“蓋”表揣測,一般放在句首,故其前斷開;“也”在此處為句末語氣詞,故其后斷開;“而坐曰”翻譯為“而只是說……”,并不是具體引用誰的話,故其后不斷;“亦……而已矣”,翻譯為“也不過是……罷了”,故其前斷開。故斷句為:后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也/而坐曰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句子翻譯為:后世在位的君王沒有探究考察這個道理并且在現(xiàn)實中使用,反而說天下確實沒有人才,這是沒有好好想過罷了。(2)C.“敲撲,古時行刑用的棍杖,長者為敲,短者為撲”錯。敲撲,古時行刑用的棍杖,長者為撲,短者為敲。(3)A.“而這三種偏見所產生的原因是一樣的”錯,原文為“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意思是“這三種偏見所產生的危害是相同的”,而非“原因”;“天下沒有自己想要的人才”表述不對,原文為“而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意思是“這三種偏見可以探討其中失誤的原因,就是認為天下沒有想要的人才”,而不是說作者認為“天下沒有自己想要的人才”。(4)①補:補益、好處;偃然:安然、任意;肆:放縱、展開。句子翻譯為:人才的得到或失去對國家太平或混亂的運數(shù)沒有補益,所以任意(安然)地放縱(展開)我的志向,而而最終使國家進入失敗、動亂、危亡、恥辱的結局。②惟:在;畫策:出謀劃策、謀劃;安利:使動用法,使……安定。句子翻譯為:他們遇到事情能夠處理好,出謀劃策能夠得到好處,治理國家能夠使國家安定,這就是他們和別人不一樣的原因。(5)《答司馬諫議書》,作者首先敏銳地抓住司馬光五點責難: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指出其實質,實為名實之爭,即思想和政治路線的根本分歧,然后根據(jù)這五點進行逐條反駁,從而論證改革派變法的正確性。《材論》開篇提出當時在人才問題上的三種社會偏見,“其尤蔽者,以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又或不求所以養(yǎng)育取用之道,而認諰然以為天下實無材,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中間三段分別從在實踐中考察人才、量才為用、人才應運而出等三個角度層層遞進地駁斥了天下無人才的偏見,最后闡述了“索天下之材而用之”的觀點。由此可見,兩文均采用了駁論式論證思路,即駁斥對方的錯誤論點,并在駁斥敵論中樹立起自己正確的觀點。答案:(1)后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也/而坐曰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2)C(3)A(4)①人才的得到或失去對國家太平或混亂的運數(shù)沒有補益,所以任意(安然)地放縱(展開)我的志向,而而最終使國家進入失敗、動亂、危亡、恥辱的結局。②他們遇到事情能夠處理好,出謀劃策能夠得到好處,治理國家能夠使國家安定,這就是他們和別人不一樣的原因。(5)①兩文均采用了駁論式論證思路,即駁斥對方的錯誤論點,并在駁斥敵論中樹立起自己正確的觀點。②《答司馬諫議書》敏銳地抓住司馬光五點責難的實質,點明其為名實之爭(思想和政治路線的根本分歧),逐條反駁,論證改革派變法的正確性。③《材論》開篇提出當時在人才問題上的三種社會偏見,然后并從在實踐中考察人才、量才為用、人才應運而出等三個角度層層遞進地駁斥了天下無人才的偏見,闡述了“索天下之材而用之”的觀點。參考譯文:材論王安石天下所憂慮的事,并不是憂慮天下的人才不多,而是憂慮在上者不希望天下的人才多;不是憂慮人才不能夠為國家效力,而是憂慮在上者不讓他們?yōu)閲倚Я?。人才的作用,是用來作為國家的支柱,如果得到了人才,那么國家就可以安定而且繁榮,如果失去了人才,那么則會使國家滅亡,而且受外侮。然而統(tǒng)治者并不希望能人眾多多,也不希望官員有所作為,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其中有三個偏見。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偏見,就是認為自己處于高位,就可以免除屈辱、斷絕危害,一輩子也不會有什么憂患,人才的得失對國家太平或混亂的運數(shù)沒有多大補益,所以任意地放縱自己的志向,從而最終使國家陷入失敗、動亂、危亡、恥辱的局面,這是其中一個失誤。又或者說“我所賦予的官位財務可以吸引國家的人才,他們的光榮恥辱、擔心悲傷都是由我說了算,我可以驕傲地看著國內的人才,而他們都將依附到我身邊”,這樣的話,最終也會使國家進入失敗混亂、受辱的局面,這也是一個失誤。又有的人不探求培養(yǎng)和選用人才的方法,而是憂心仲忡地認為天下真的沒有人才,那么最終同樣會陷人敗亡混亂、危險屈辱的局面,這也是一種偏見。這三種偏見,它們最終的危害其實都是相同的。不過,用心不是不好,而且還可以討論失誤的原因的,就是認為天下沒有人才那種吧。他們心中并非不想任用天下的人才,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罷了。況且有才能的人,他們的外表與一般的人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他們遇到事情就能夠處理好,出謀劃策能夠得到好處,治理國家能夠使國家安定,這就是他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在位者如果不仔細地考察他、慎重地任用他,那么即使具有如抱皋、夔、稷、契那樣的才智,尚且不能使自己較一般的人突出,何況是才智比不上他們的那些人呢?那些目光短淺的人還說:“一個人如果有不凡的能力,就好像錐子放在布袋里一樣,它的尖端立刻就能露出來,因此天下沒有懷才而看不出來的人啊?!边@只是看到了錐子放在布袋里,而卻沒有看到馬在馬棚里的情景。劣馬、良馬混雜在一起,同樣地喝水、吃草,嘶叫、跺蹄子、咬牙齒,從此之中能夠尋找出良馬的人大概很少了。等到它拉上沉重的車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鞭策,不要費力地駕馭,韁繩晃一晃,千里的路程已經(jīng)走完了。這時候,如果讓劣馬與之并駕齊驅,即使跑得車輪傾斜、韁繩斷掉、筋累骨傷、晝夜不停追趕,還是遠遠的趕不上,這樣良駒和劣馬才能分辨出來。古代的君主都知道這種情況,所以不認為天下沒有沒有才能的人,因而想盡各種辦法來尋找并且考察試用他們罷了。試用人才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做適合他自己們的工作罷了。南越長長的竹子作為箭桿,用百煉的精鋼作為箭頭,用秋鶚的勁翮作為箭尾,搭在強弓上之后把弓拉滿,能射到千步遠的地方,即使是兇猛的犀牛,沒有不立刻被射穿而死的。這是天下銳利的武器,武力決定勝負的法寶。但是如果使用不恰當,用它來敲打的話,那么它和那些枯朽的棍棒就沒有什么不一樣的了。由此可以知道,即使得到天下奇異杰出的人才,而不按正確方法使用他們,也和上述的情形相似。古時候的君王都明白這個道理,于是仔細估量他們的才能并且謹慎仔細地使用他們,使大小、長短、弱強的才能都能符合他們擔任的職責。既然這樣,那么愚昧淺陋的人也能用盡他們所掌握的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何況那些才德兼?zhèn)洹⒅橇Ψ欠驳娜四??唉!后世在位的君王沒有探究考察這個道理并且在實際中使用,反而說天下沒有人才,這是沒有好好想過罷了。有人問:“古時候的人是用教育的方法來造就人才的,然而你只說了人才的尋求和使用,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說:“在天下的法律制度還沒設立之前,就一定要先尋求天下的人才來使用,如果能使用天下的人才,那么就能恢復先王的法律制度。能夠恢復先王的法律制度,那么天下的小事也會像先王那個時代了,何況是教育造就人才的大事呢?這就是我為什么只講尋求和使用人才?!卑?!如今的天下憂患沒有人才啊。我聽說,六國實行了合縱的政策,于是辯論游說的人才出現(xiàn);劉邦、項羽并起爭奪填下,于是出謀獻策、勇敢善戰(zhàn)的人才涌現(xiàn);唐太宗想要治理好國家,于是多謀善議、敢于諫諍的人才來輔佐。這些人才,都是在那些名主還沒出現(xiàn)之時所沒有的。如今君王想要找人才,而人才擔心不被君王所用。天下之大人才眾多,卻說沒有人才,我不相信這種說法。(二)古代詩歌閱讀4.【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觥T诶斫饷恳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lián)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解答】(1)D.“銀山”句的意思是如能在湖風撲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細細觀賞君山(當是非常愜意)?!般y山”指波浪,而非君山。故選D。(2)黃詩中的“笑”意蘊豐富,既有赦免歸家的喜悅,又有劫后重生的慶幸,映照出詩人不畏磨難、豁達灑脫的情懷。第一首:“投荒萬死鬢毛斑”是年老被貶的沉痛,“生出瞿塘滟滪關”是九死一生的喜悅:“這兩首詩是詩人被貶四川多年后,遇赦返回家鄉(xiāng)分寧(今江西修水)途中,行至岳陽樓時所作”“未到江南先一笑”寫出即將回到家鄉(xiāng)的歡欣之情。第二首:“綰結湘娥十二鬟”運用比喻,寫出對君山奇秀景色的贊美,“銀山堆里看青山”是對未來美好前途的展望。杜杜詩“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因“聞”而“上”,詩人對洞庭湖向往已久;“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詩人借助想象,把本來看不到的吳楚大地和整個乾坤四際,融進了這個視覺和感覺的畫面,從而構成了一個想象的吳地楚地被裂開,整個乾坤被浮動的廣闊無垠的畫面。詩中詩人因“戎馬關山北”而“憑軒涕泗流”,這兩句是兩個景象:一個是西北長安附近的戰(zhàn)火,一個是岳陽樓上倚窗眺望的老詩人。孤舟雖小卻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答案:(1)D①杜詩登樓所見的是洞庭湖,“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繪了洞庭湖分斷吳楚、吐納日月,寫出它極其恢宏的氣象。詩人由登樓引發(fā)了對老病孤獨之身世的感慨,并寄托了對國家安危、時局動蕩的憂思。②黃詩登樓所見的是君山,“綰結湘娥十二鬟”描繪了君山眾峰的形狀好像湘水女神盤結起的十二個發(fā)髻,寫出了君山的靈秀之氣。詩人冒雨登樓抒發(fā)了放逐歸來的欣喜之情,寄托了不畏磨難、豁達灑脫的情懷。譯文:(其一)投送邊荒經(jīng)歷萬死兩鬢斑斑,如今活著走出瞿塘峽滟滪關。還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陽樓上對著君山。(其二)滿江的風雨獨自倚靠欄桿,放眼遠望,君山眾峰的形狀好像湘水女神盤結起的十二個發(fā)髻。可惜我不能面對湖水,只在銀山堆里看君山。賞析:第一首詩寫遇赦歸來的欣悅之情。首句寫歷盡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謂不曾想還活著出了瞿塘峽和滟滪關,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悅。三四句進一步寫放逐歸來的欣幸心情:還沒有到江南的家鄉(xiāng)就已欣然一笑,在這岳陽樓上欣賞壯闊景觀,等回到了家鄉(xiāng),還不知該是如何的欣慰。此詩意興灑脫,詩人樂觀豪爽之情可以想見,映照出詩人不畏磨難、豁達灑脫的情懷。全詩用語精當,感情表述真切。詩以望君山一個動作,讓讀者自己去猜測揣摸,去體會。這樣的結尾,與王維《酬張少府》結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及杜甫《縛雞行》結句“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相同,都是不寫之寫,有有余不盡之意。第二首詩寫憑欄遠眺洞庭湖時的感受?!皾M川風雨”,隱指作者所處的惡劣的政治形勢。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困苦的環(huán)境中,他還興致勃勃地憑欄觀賞湖山勝景,足見其胸次之高。次句寫憑欄時所得印象,說放眼遠望,君山眾峰的形狀好像湘水女神盤結起的十二個發(fā)髻,寫出了君山的靈秀之氣。三四句推開一步,設想如能在湖風撲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細細觀賞君山,當是非常愜意?!般y山堆里看青山”,以簡潔的筆墨,寫出了極為壯麗景觀。詩人憂患余生,卻能以如此開闊之胸襟,寫出如此意氣風發(fā)的詩句,千載之下,令人欽佩不已。獨上高褸,可以望洞庭湖;樓在岳陽城西門上,和湖還有一段距離,則在風雨中又不能在“銀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將其認作湘峨鬟髻了。劉禹錫《望洞庭》云:“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應是水仙梳洗罷,一螺青黛鏡中心。”可能給黃庭堅以某種啟發(fā),給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據(jù)。詩人自紹圣初因修國史被政敵誣陷遭貶,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此時從湖北沿江東下,經(jīng)過岳陽,準備回到故鄉(xiāng)去。詩人歷經(jīng)磨難,長途漂泊,旅況蕭條,在風雨中獨上高樓,所以一方面為自己能夠在投荒萬死之后平安地通過滟滪天險活著生還而感到慶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傷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蘇軾的《六月二十日夜渡?!分小熬潘滥匣奈岵缓?,茲游奇絕冠平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將一切憂患置之度外,真像關漢卿在套曲《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