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測試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B卷(原卷版+解析)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測試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B卷(原卷版+解析)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測試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B卷(原卷版+解析)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測試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B卷(原卷版+解析)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測試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B卷(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單元測試卷(B卷)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12023江蘇揚州真題】Ch通過臭氧發(fā)生器轉化為03,反應前后發(fā)生變化的是()

A.原子總數(shù)B.分子種類

C.元素種類D.物質的總質量

2.12023黑龍江龍東真題】煤油中含有曝吩(用X表示),曝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其燃燒時發(fā)生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X+6O24CO2+SO2+2H2O,則睡吩的化學式為()

A.C4H4sB.C4H6sC.CH4D.C4H8s

3.12023湖北宜昌真題】下列現(xiàn)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蔗糖溶于水后總質量不變B.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增加

C.飽和硝酸鉀溶液升溫,溶液質量不變D.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質量減小

4.2021年9月,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實現(xiàn)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其能量轉化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5倍,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氣。據(jù)此判斷,下列關于淀粉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含碳、氫元素

B.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C.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無法確定

5.【2023湖南郴州真題】郴州有豐富的溶洞資源。溶洞中鐘乳石、石筍的形成與下面反應有關:

Ca(HCO3)2=CaCO3+CO2T+H2O,該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6.鋅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堿式碳酸鋅【Zn(OH)2co3】薄膜。該物質通過化合反應生

成,則反應物中一定不包含的物質是()

A.H2OB.CO2C.N2D.O2

7.12023湖南郴州真題】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某化學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數(shù)據(jù)

如下表:

物質甲乙丙T

反應前的質量/g101602

反應中的質量/g78a2

反應后的質量/gb022C

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a=llB.丁一定是催化劑

C.該反應為分解反應D.b=3

8.【2023湖南岳陽真題】下圖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

的是()

H2+Cl2——-2HC1

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C.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

點燃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I2J^HCl

9.12023湖南湘潭真題】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內(nèi)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匚二T表示反應前的質量,表示反應后的質量)

A.X=19

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C.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甲、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可能為1:16

10.某小組用如圖裝置進行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實驗,開始時天平平衡。傾斜燒杯,將試管中稀鹽酸慢慢

倒入燒杯后,過一會兒觀察,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形是()

稀鹽酸

碳酸鈣

A.天平平衡

B.指針左偏

C.指針右偏

D.若使天平再次平衡,須向右撥動游碼

11.12023山西真題】在一定條件下,圖1的微粒之間可發(fā)生如下化學反應,反應后生成圖2中的新微粒用

符號表示正確的一個選項是()

9$夕華_9^QDC(9。氫原子

88G一*go氧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圖2

A.H2OB.OHC.H2O2D.H2

12.化學方程式是表示化學變化的重要化學用語。下列有關化學方程式中的符號解釋不正確的是()

A.等號“=”左側的物質稱為反應物,右側的是生成物

B.向上的箭頭“t”指吸收或釋放出氣體

C.向下的箭頭“J”指生成物是沉淀

D.“.”意味著反應需要加熱

13.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能獲得下列信息中的()

①反應所需要的條件

②化學反應的快慢

③該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

④參加反應的各微粒的相對數(shù)量比

⑤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⑤

14.四位同學正在討論某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他們所描述的化學方程式是()

占燃

A.CH4+O2'CO2+2H2O

占燃

B.2co+O2'、'但'2cO2

占燃

C.2H2+O22H2O

占燃

D.2Mg+Ch八2Mg0

15.12023廣東真題】夢天艙燃燒科學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實施首次在軌點火實驗。a完全燃燒的反應微觀

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O氫原子

8點燃>00+92PO氧原子

bcd物碳原子

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

C.a分子中C、H原子個數(shù)比為1:4

D.反應生成c、d的質量比為22:9

16.在化學反應A+2B=C+3D中,已知2gA與4.1gB完全反應,生成5.6gC,生成D的質量是()

A.6gB.5.6gC.4.5gD.0.5g

17.電解水這個反應中,水、氫氣、氧氣的質量比是()

A.18:2:32B.18:1:16C.9:1:8D.2:2:1

18.【2023天津真題】在反應C+2Zn0:空2Zn+CC)2

T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無變化

B.反應前后鋅元素的質量沒有發(fā)生改變

C.參加反應的碳與氧化鋅的質量比為4:27

D.反應后固體質量減輕,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9.1.6g某可燃物在空氣中燃燒,只產(chǎn)生4.4g二氧化碳和3.6g水,關于該可燃物的組成的推論正確的是(

A.只含有C、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

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20.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Mn09

A.S+O2t—SO2B.H2O2---H2t+O2t

占燃占燃

C.Mg+02'MgO2D.3Fe+2C)2Fe3O4

第II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填空題(共5個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1.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不會變化的是O(填序號)

①元素的種類②原子的數(shù)目③分子的數(shù)目④物質的種類⑤物質的狀態(tài)⑥物質的體積總和⑦物

質的質量總和

(2)在化學反應A+B=C+D中,已知7gA與20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8gC和gD,要制得3.8gD,

則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go

22.某學生為了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

(1)點燃甲烷——

(2)將干燥的冷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

現(xiàn)象______。證明含有一―元素

火焰上方

(3)將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小燒杯罩

現(xiàn)象______o證明含有一—元素

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23.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對科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為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小組分別選取以下三組藥品,通過稱量比較各組物質在密閉容器內(nèi)混合前

后的總質量,不能達到目的的有O

A.鐵和硫酸銅溶液B.銅和稀鹽酸C.白磷和空氣

(2)在一定條件下,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微粒變化如圖所示(、O表示不同原子):

則參加反應的甲、乙物質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甲、乙、丙中屬于單質的是,下列對反應前后的

分析錯誤的是。

A.元素種類沒有改變B.原子種類沒有改變

C.原子個數(shù)沒有改變D.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3)12g的碳在不同質量的氧氣中燃燒,數(shù)據(jù)如表。

ABc

碳12g12g12g

氧氣6g16g80g

其中燃燒產(chǎn)物完全是一氧化碳的是(填標號)。

24.根據(jù)基本實驗現(xiàn)象寫出化學方程式。

(1)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2)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3)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

(4)氫氣燃燒:;

25.在一密閉容器內(nèi)有4種物質A、B、C、D,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其中A、B、C的微觀示

意圖和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ABCD

°一氫原子

微觀示意圖

?氧原子

反應前質量/g1001146繆一碳原子

反應后質量/g48955X

(1)圖中屬于氧化物的有(填字母代號)

(2)由上圖分析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②原子數(shù)目③分子種類④分子數(shù)目⑤元素種類⑥物質種類

(3)x值為

(4)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三、實驗探究(共1個小題,每空2分,共10分)

26.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1)A中,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能夠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現(xiàn)

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觀察到鐵釘表面有紅色固體產(chǎn)生(或溶液由藍色變?yōu)闇\綠色)現(xiàn)象時說明反應發(fā)生,可以

再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3)C中,將鹽酸加入碳酸鈣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后測得總質量減少,

其原因是O

四、分析與計算(共1個小題,每空2分,共10分)

27.實驗室有一瓶含雜質的氯酸鉀樣品。某興趣小組利用該藥品和二氧化銃制取氧氣(雜質不參加反應),

Mn0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已知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CIO3=^=92KC1+302t)

割(酸鉀樣品18.5g充分加熱后.

剩余固體18.2g

二氧化鎘ag冷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二氧化鎰在化學反應前后,和不變。

(2)生成氧氣的質量是,a=

(3)列式計算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精確到0.1%)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單元測試卷(B卷)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12023江蘇揚州真題】Ch通過臭氧發(fā)生器轉化為03,反應前后發(fā)生變化的是()

A.原子總數(shù)B.分子種類

C.元素種類D.物質的總質量

【答案】B

【解析】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不變,故A錯誤;

B、反應前是氧氣分子,反應后是臭氧分子,分子種類改變,故B正確;

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C錯誤;

D、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2.【2023黑龍江龍東真題】煤油中含有曝吩(用X表示),睡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其燃燒時發(fā)生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X+6O24CO2+SO2+2H2O,則睡吩的化學式為()

A.C4H4sB.C4H6sC.CH4D.C4H8s

【答案】A

【解析】反應后生成物中,共有4個碳原子、1個硫原子、12個氧原子、4個氫原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

反應前物質中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X+6O2中已有12個氧原子,貝U1個X分子中含有4個碳原子、1個

硫原子、4個氫原子,所以X化學式是C4H4S。故選A。

3.【2023湖北宜昌真題】下列現(xiàn)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蔗糖溶于水后總質量不變B.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增加

C.飽和硝酸鉀溶液升溫,溶液質量不變D.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質量減小

【答案】D

【解析】A.蔗糖溶于水,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A錯誤;

B.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增加是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B錯誤;

C.飽和硝酸鉀溶液升溫,溶液的狀態(tài)會從飽和變成不飽和,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雖然溶液質量不變,

但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C錯誤;

D.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會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溶液,溶液質量減小,但反應前后物

質的總質量不變,可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D正確。

故選D。

4.2021年9月,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實現(xiàn)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其能量轉化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5倍,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氣。據(jù)此判斷,下列關于淀粉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含碳、氫元素

B.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C.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答】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氫、氧元素,生成的氧氣中含有氧元素,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

變,可得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選:C。

5.12023湖南郴州真題】郴州有豐富的溶洞資源。溶洞中鐘乳石、石筍的形成與下面反應有關:

Ca(HCO3)2=CaCO3+CO2T+H2O,該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答案】B

【解析】A、化合反應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化合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該

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不符合題意;

B、分解反應是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三種物質,

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符合題意;

C、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

應,不符合題意;

D、復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不符

合題意;

故選B。

6.鋅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堿式碳酸鋅【Zn(OH)2co3】薄膜。該物質通過化合反應生

成,則反應物中一定不包含的物質是()

A.H20B.C02C.N2D.02

【答案】C

【解答】堿式碳酸鋅【Zn(OH)2CO3]中含有鋅、氧、氫、碳四種元素,沒有氮元素,因此反應物中一

定不含氮氣,故答案為:Co

7.12023湖南郴州真題】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某化學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數(shù)據(jù)

如下表:

物質甲乙丙T

反應前的質量/g101602

反應中的質量/g78a2

反應后的質量/gb022C

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a=llB.丁一定是催化劑

C.該反應為分解反應D.b=3

【答案】A

【解析】由于該反應在密閉容器內(nèi)進行,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則有

10g+16g+0g+2g=7g+8g+ag+2g=bg+0g+22g+cg,解得a=ll,b+c=6,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丁質量隨著反應的

進行,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與反應,故c=2,所以b=6-2=4。反應

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10g-4g=6g,故甲是反應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減少了16g-0g=16g,故乙是反應物,反

應前后丙的質量增加了22g-0g=22g,故丙是生成物,故該反應為甲與乙反應生成丙。

A、由分析可知,a=ll,故A說法正確;

B、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丁的質量隨著反應的進行,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

有參與反應,故B說法錯誤;

C、與分析可知,該反應為甲與乙反應生成丙,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故C說法錯誤;

D、由分析可知,b=4,故D說法錯誤;

故選Ao

8.【2023湖南岳陽真題】下圖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

的是()

H2+Cl2——-2HC1

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C.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

點燃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1223HC1

【答案】A

【解析】A、由圖可知,反應物中含有的原子有氫原子和氯原子,生成物中的原子有氫原子和氯原子,即該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選項正確;

B、由圖可知,反應前的分子是氫分子和氯分子,反應后的分子是氯化氫分子,則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

生改變,選項錯誤;

C、由圖可知,反應前氫氣中的氫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反應后生成的氯化氫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即反

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選項錯誤;

點燃

D、該反應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I2=^2HC1,選項錯誤,故選A。

9.12023湖南湘潭真題】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內(nèi)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匚二I”表示反應前的質量,””表示反應后的質量)

A.X=19

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C.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甲、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可能為1:16

【答案】B

【解析】A.反應前各物質總質量=10g+10g+10g+10g=40g,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各物質總質量

=40g=9g+2g+1Og+x,解得x=19,A正確;

B.反應后甲減少1g,乙減少8g,丙沒有減少,丁增加9g,反應后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增加的是生成

物,質量不變的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所以該反應是甲+乙-丁,符合“多生一”的形式,

是化合反應,B錯誤;

C.根據(jù)B的分析,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C正確;

點燃

D.參與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lg:8g=1:8,在水合成的反應中2H2+。2?仝2H2。,參與反應的氫氣和氧

氣質量之比=(2xlx2):(16x2)=l:8,氫氣和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1義2):(16*2)=1:16,D正確;

故選Bo

10.某小組用如圖裝置進行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實驗,開始時天平平衡。傾斜燒杯,將試管中稀鹽酸慢慢

倒入燒杯后,過一會兒觀察,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形是()

A.天平平衡

B.指針左偏

C.指針右偏

D.若使天平再次平衡,須向右撥動游碼

【答案】C

【解答】解: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反應后二氧化碳氣體逸出,左盤質量

減少,故指針右偏。

故選:Co

11.[2023山西真題】在一定條件下,圖1的微粒之間可發(fā)生如下化學反應,反應后生成圖2中的新微粒用

符號表示正確的一個選項是()

Z、,、

3SS心_Bed°氫原子

88$*&gO氧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

圖1圖2

A.H2OB.OHC.H2O2D.H2

【答案】A

【解析】圖2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h,其中氧氣為反應的剩余物,所以反應后生成圖2中的新微粒符

號為H2OO

故選Ao

12.化學方程式是表示化學變化的重要化學用語。下列有關化學方程式中的符號解釋不正確的是()

A.等號“=”左側的物質稱為反應物,右側的是生成物

B.向上的箭頭“t”指吸收或釋放出氣體

C.向下的箭頭“I”指生成物是沉淀

D.“.”意味著反應需要加熱

【答案】B

【解答】解:A、等號“=”左側的物質稱為反應物,右側的是生成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B、向上的箭頭“t”指生成了氣體,釋放出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

C、向下的箭頭“I”指生成物是沉淀,故選項說法正確。

D、“也”意味著反應需要加熱,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o

13.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能獲得下列信息中的()

①反應所需要的條件

②化學反應的快慢

③該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

④參加反應的各微粒的相對數(shù)量比

⑤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⑤

【答案】B

【解答】解:化學方程式不僅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還可以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

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同時,能將反應中的反應物、生成物及各種粒子的相對數(shù)量關系清除的表示出來,

所以①③④⑤說法正確,化學方程式不能體現(xiàn)化學反應的快慢,故②說法錯誤。

故選:Bo

14.四位同學正在討論某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他們所描述的化學方程式是()

占燃

A.CH4+O2"CO2+2H2O

占燃

B.2co+02'、'但'2c02

占燃

C.2H2+02八2H20

占燃

D.2Mg+Ch八2Mg0

【答案】B

【解答】解:A、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產(chǎn)物有兩種,不是化合反應,故選項不合

題意。

B、一氧化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屬于化合反應,一氧化碳、氧氣、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

比為2:1:2,各物質的質量比為56:32:88=7:4:11,故選項符合題意。

C、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水,屬于化合反應,但各物質的質量比為4:32:36=1:8:9,

故選項不合題意。

D、鎂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氧化鎂,屬于化合反應,各物質的質量比為48:32:80=3:2:5,

故選項不合題意。

故選:Bo

15.12023廣東真題】夢天艙燃燒科學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實施首次在軌點火實驗。a完全燃燒的反應微觀

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2O氫原子

專o+8點燃>00+ctPO氧原子

abcd多碳原子

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

C.a分子中C、H原子個數(shù)比為1:4

D.反應生成c、d的質量比為22:9

【答案】D

【解析】A、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由a完全燃燒的反應微觀示意圖,該反應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

點燃

分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2。2=。。2+21120,反應前3個分子,反應后4個分子,反應前后

分子個數(shù)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

C、1個a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a分子中C、H原子個數(shù)比為1:4,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生成c、d的質量比為44:(18x2)=11:9,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16.在化學反應A+2B=C+3D中,已知2gA與4.IgB完全反應,生成5.6gC,生成D的質量是()

A.6gB.5.6gC.4.5gD.0.5g

【答案】D

【解答】解:2gA恰好與4.IgB完全反應,有5.6gC生成時,生成的D的質量是2g+4.1g-5.6g=0.5g;

故選:D。

17.電解水這個反應中,水、氫氣、氧氣的質量比是()

A.18:2:32B.18:1:16C.9:1:8D.2:2:1

【答案】C

【解答】解: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誦電

2H20曬電2H2t+02t

36432

該反應中水、氫氣、氧氣的質量比為36:4:32=9:1:8。

故選:Co

高溫

18.【2023天津真題】在反應?+2211。-2211+€:。2丁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無變化

B.反應前后鋅元素的質量沒有發(fā)生改變

C.參加反應的碳與氧化鋅的質量比為4:27

D.反應后固體質量減輕,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A、反應前碳元素化合價為0,氧化鋅中鋅元素化合價為+2,反應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價為+4,

鋅元素化合價為0,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知,化學反應前后鋅元素的質量不變,故B符合題意;

C、參加反應的碳與氧化鋅的質量比為12:(81?,故C不符合題意;

D、由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反應后固體質量減輕,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9.1.6g某可燃物在空氣中燃燒,只產(chǎn)生4.4g二氧化碳和3.6g水,關于該可燃物的組成的推論正確的是()

A.只含有C、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一定含有C、H、O元素

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答案】B

【解答】解: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4gX-iyX100%=1.2g;3.6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3.6g

44

9

X*X100%=0.4g;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氫元素來自于該可燃物,該物

lo

質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6g-1.2g-0.4g=0g;因此該物質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不含氧元素;

故選:Bo

20.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Mn0?

A.S+O2t=SO2B.H2O2H2t+O2t

占燃占燃

C.Mg+O2MgO2D.3Fe+2O2Fe3O4

【答案】D

【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缺少反應條件,氧氣是反應物,氧氣的后面不需要標注t,正確的化學方程

占燃

式應為:S+O2'、、、"、SO2,故選項錯誤。

Mn0

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鋅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02-占92H20+02t,

故選項錯誤。

占燃

C、該化學方程式氧化鎂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Mg+e>2八''及、2Mg0,故選項錯誤。

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項正確。

故選:D。

第II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填空題(共5個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1.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不會變化的是o(填序號)

①元素的種類②原子的數(shù)目③分子的數(shù)目④物質的種類⑤物質的狀態(tài)⑥物質的體積總和⑦物

質的質量總和

(2)在化學反應A+B=C+D中,已知7gA與20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8gC和gD,要制得3.8gD,

則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go

【答案】⑴①②⑦。(2)19g;1.4g。

【解答】(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

和,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離為原子,原子再重新組成分子的過程,則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

子的數(shù)目、物質的質量總和均不變,分子的數(shù)目可能改變,物質的種類一定改變,物質的狀態(tài)可能改變,

物質的體積總和可能改變,故填:①②⑦。

(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7gA

與20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8gC,則生成D的質量為7g+20g-8g=19g,故生成8gC和19gD;

設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Xo

A+B=C+D

7g19g

x3.8g

7g_x

匈3.8g'

x=1.4g,故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L4g。

22.某學生為了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

(1)點燃甲烷——

(2)將干燥的冷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

現(xiàn)象______o證明含有一—元素

火焰上方

(3)將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小燒杯罩

現(xiàn)象______。證明含有一―元素

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答案】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氫燒杯內(nèi)壁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碳

【解析】(2)將干燥的冷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證明甲烷中含有

氫元素。

(3)將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燒杯內(nèi)壁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證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23.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對科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為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小組分別選取以下三組藥品,通過稱量比較各組物質在密閉容器內(nèi)混合前

后的總質量,不能達到目的的有0

A.鐵和硫酸銅溶液B.銅和稀鹽酸C.白磷和空氣

(2)在一定條件下,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微粒變化如圖所示(、O表示不同原子):

則參加反應的甲、乙物質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甲、乙、丙中屬于單質的是,下列對反應前后的

分析錯誤的是。

A.元素種類沒有改變B.原子種類沒有改變

C.原子個數(shù)沒有改變D.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3)12g的碳在不同質量的氧氣中燃燒,數(shù)據(jù)如表。

ABc

碳12g12g12g

氧氣6g16g80g

其中燃燒產(chǎn)物完全是一氧化碳的是(填標號)。

【答案】(DB

(2)2:1乙D

(3)AB

【解析】(D.A、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是化學變化,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能達到

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B、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之后,不能與稀鹽酸反應,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能達到實驗

目的,符合題意;

C、白磷與空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化學變化,因為是在密閉容器中,反應前后物質的總

質量不變,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由微觀反應示意圖,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可知,2個甲分子和1個乙分子反應生成2個

丙分子,因此參加反應的甲、乙物質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2:1,甲、乙。丙中屬于單質的是乙,是因為乙是由

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乙是單質;

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種類沒有改變,原子個數(shù)沒有改變,但分子

種類改變,因為是化學變化,有新分子生成;

故選D。

點燃

(3).根據(jù)化學方程式2c+02-2C0可知,每24份質量的碳與32份質量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一氧化

占燃

碳,當碳與氧氣質量比大于或等于24:32=3:4時,碳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由方程式C+C^yCO?

可知每12份質量的碳與32份質量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當氧氣的質量再多一些(即氧氣充

足),碳與氧氣的質量比小于或等于3:8時,生成物為二氧化碳;

A、碳與氧氣質量比為12:6=2:1大于3:4氧氣不足,生成CO,此選項符合題意;

B、碳與氧氣質量比為12:16=3:4,碳與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O,此選項符合題意;

C、碳與氧氣質量比為12:80=3:20,氧氣充足,生成二氧化碳,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B。

24.根據(jù)基本實驗現(xiàn)象寫出化學方程式。

C1)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2)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3)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

(4)氫氣燃燒:;

占燃

【答案】(1)S+O2‘、、'"、SO2;

占燃

(2)3Fe+2Ch八Fe3O4;

占燃

(3)4P+5O2八2P2。5;

占燃

(4)2H2+02'2H20;

【解答】解:(1)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硫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

占燃

成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S+02八'",、SO2;

(2)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的反應是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化學

占燃

方程式為:3Fe+2Q2Fe3Q4;

占燃

(3)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的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學方程式為:4P+5O2

2P205;

占燃

(4)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化學方程式為:2H2+02…風、2H20;

25.在一密閉容器內(nèi)有4種物質A、B、C、D,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其中A、B、C的微觀示

意圖和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ABCD

°—氫原子

微觀示意圖

?氧原子

反應前質量/g1001146修一碳原子

反應后質量/g48955X

(1)圖中屬于氧化物的有(填字母代號)

(2)由上圖分析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②原子數(shù)目③分子種類④分子數(shù)目⑤元素種類⑥物質種類

(3)x值為。

(4)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答案】(1)BC(或CB)

(2)①②⑤

(3)0

⑷C2H60+302---2CO2+3H2O

【解析】根據(jù)題給微觀示意圖可知,A為02,B為C02,C為H2O;A質量減少100g—4g=96g為反應物,

B、C質量分別增加89g—lg=88g和55g—lg=54g為生成物,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D應為反應物,且質量減

少88g+54g-96g=46g;因為反應物中的氧氣里只含氧元素,因此,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氫元素一定來自D,

即D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88gx生^+54gx==112g>96g,可確定生成物中

一部分氧元素來自D。即D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中碳、氫、氧三元素的質量比為

122

(88gx—):(54gX—):(1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