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物科學實驗故事_第1頁
高中生生物科學實驗故事_第2頁
高中生生物科學實驗故事_第3頁
高中生生物科學實驗故事_第4頁
高中生生物科學實驗故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生生物科學實驗故事TOC\o"1-2"\h\u20430第一章生物實驗室的初探 2130681.1實驗室的規(guī)則與安全 228451.1.1實驗室規(guī)則 2136271.1.2實驗室安全 2145561.2實驗室設備的認識 374801.2.1顯微鏡 37331.2.2離心機 3144541.2.3培養(yǎng)箱 3184351.2.4生物安全柜 373011.3實驗記錄的規(guī)范 363831.3.1記錄內容 3275331.3.2記錄要求 315124第二章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 4229292.1顯微鏡的基本操作 4279842.2細胞的觀察與描述 4248622.3顯微攝影技巧 417029第三章植物細胞的實驗研究 5189523.1植物細胞的臨時制片 5188893.2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 5315793.3植物細胞的染色與觀察 514615第四章動物細胞的實驗研究 665864.1動物細胞的培養(yǎng)與觀察 6140094.2動物細胞的傳代培養(yǎng) 6158014.3動物細胞的冷凍保存 632439第五章遺傳與變異的實驗探究 7107375.1DNA的提取與純化 7197325.1.1實驗目的 7263445.1.2實驗材料 7313945.1.3實驗步驟 769135.2遺傳交叉實驗 7270525.2.1實驗目的 7263765.2.2實驗材料 722535.2.3實驗步驟 851525.3基因突變的觀察與分析 896475.3.1實驗目的 815625.3.2實驗材料 8221485.3.3實驗步驟 815736第六章生物化學反應的實驗研究 8144496.1酶的活性測定 8201486.1.1實驗目的 8292656.1.2實驗原理 883156.1.3實驗步驟 898366.2蛋白質的分離與純化 943456.2.1實驗目的 948956.2.2實驗原理 9252076.2.3實驗步驟 9249666.3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分析 945536.3.1實驗目的 9231996.3.2實驗原理 934346.3.3實驗步驟 916018第七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實驗觀察 10149017.1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模擬實驗 1058677.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huán) 10233197.3生態(tài)因子的調查與分析 1125624第八章生物技術的應用 11233508.1基因工程的實驗原理 11182828.2克隆技術的實驗操作 11139138.3生物信息學的實驗應用 125721第九章生物學實驗設計與方法 12229429.1實驗設計的原理與步驟 12268679.2實驗誤差的分析與控制 12262969.3實驗結果的統(tǒng)計與分析 131166第十章高中生生物科學實驗的總結與展望 132209410.1實驗技能的提升與反思 131976510.2實驗室科研項目的參與與貢獻 14671410.3未來生物科學實驗的發(fā)展方向 14第一章生物實驗室的初探1.1實驗室的規(guī)則與安全踏入生物實驗室的那一刻,高中生小明感到一種既神秘又嚴肅的氛圍。他深知實驗室是摸索生命奧秘的重要場所,但同時也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以下是實驗室的基本規(guī)則與安全事項:1.1.1實驗室規(guī)則實驗前需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了解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服從教師和實驗室管理員的指導,不得擅自動用實驗室設備和藥品。保持實驗室環(huán)境整潔,實驗完畢后及時清理實驗臺。實驗過程中,如遇突發(fā)情況,應立即報告教師或實驗室管理員。1.1.2實驗室安全實驗前需穿戴好實驗服、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熟悉實驗室急救箱的位置及使用方法。遵循實驗室化學品使用規(guī)定,不得隨意混合或丟棄化學品。實驗過程中,注意火源、電源和氣源的安全,防止火災和爆炸。1.2實驗室設備的認識生物實驗室擁有多種專業(yè)設備,以下是部分常用設備的介紹:1.2.1顯微鏡顯微鏡是觀察生物細胞和微生物的重要工具。實驗室中的顯微鏡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高中生主要使用光學顯微鏡。1.2.2離心機離心機用于分離混合物中的不同組分,如細胞、蛋白質等。實驗室常用的離心機有低速離心機和高速離心機。1.2.3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箱用于培養(yǎng)細胞、微生物等生物材料,保持恒定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1.2.4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用于防止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細菌等對實驗者和環(huán)境造成污染。1.3實驗記錄的規(guī)范實驗記錄是生物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實驗記錄的規(guī)范:1.3.1記錄內容實驗日期、時間、地點。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及所用儀器、藥品。實驗數據、現象及分析。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1.3.2記錄要求記錄清晰、準確、詳細,不得涂改。使用規(guī)范的實驗術語和單位。保持記錄本的整潔,不得折疊、破損。通過本章的學習,小明對生物實驗室有了初步的認識,為的實驗課程打下了基礎。第二章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2.1顯微鏡的基本操作在高中生物科學實驗中,顯微鏡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觀察工具。掌握顯微鏡的基本操作,對于深入摸索生物的微觀世界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需要了解顯微鏡的構造。顯微鏡主要由光源、透鏡系統(tǒng)、載物臺、調焦裝置等部分組成。光源用于提供觀察所需的照明,透鏡系統(tǒng)負責放大物體圖像,載物臺用于放置待觀察的樣本,調焦裝置則用于調節(jié)鏡頭與樣本的距離,以獲得清晰的圖像。2.2細胞的觀察與描述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觀察到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以及生命活動。為了更好地描述細胞,我們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細胞的形態(tài)。細胞可分為圓形、橢圓形、柱形等多種形態(tài)。在觀察時,要注意細胞的形狀、大小、邊界等特征。還要觀察細胞內部的細胞器,如細胞核、線粒體、內質網等。描述細胞的結構。細胞結構主要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在描述時,要詳細闡述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關系。例如,細胞膜具有選擇性透過性,細胞質是細胞內部的基質,細胞核是遺傳信息的存儲和傳遞中心。觀察細胞的生命活動。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看到細胞的生長、分裂、運動等過程。通過觀察這些生命活動,我們可以了解細胞在不同生理狀態(tài)下的變化。2.3顯微攝影技巧顯微攝影是將顯微鏡下的圖像記錄下來的重要手段。掌握顯微攝影技巧,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保存和分享實驗成果。選擇合適的拍攝設備。顯微攝影通常使用數碼相機或手機搭配顯微鏡進行。在拍攝時,要保證相機或手機與顯微鏡連接緊密,避免抖動。調整相機或手機settings。根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和光線強度,調整相機的曝光時間、光圈大小等參數。在拍攝過程中,要盡量保持畫面清晰,避免過曝或欠曝。掌握拍攝技巧。在拍攝時,要穩(wěn)定握持相機或手機,避免抖動。同時注意調整拍攝角度,使圖像更加美觀。在拍攝完成后,可以使用圖像處理軟件對照片進行后期處理,提高畫面質量。通過對顯微鏡的基本操作、細胞的觀察與描述以及顯微攝影技巧的學習,我們將更好地摸索生物的微觀世界,為生物科學實驗奠定堅實基礎。第三章植物細胞的實驗研究3.1植物細胞的臨時制片植物細胞的臨時制片是研究植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的重要步驟。在本實驗中,我們首先選擇新鮮的植物葉片作為實驗材料。將葉片洗凈并切成0.5mm厚的薄片,然后放入裝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中。接著,用鑷子夾取薄片,并將其置于載玻片上。在載玻片上滴加適量的甘油,用蓋玻片覆蓋薄片,并用顯微鏡觀察。3.2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旨在研究植物細胞在不同濃度溶液中的滲透現象。實驗分為兩個階段:質壁分離和質壁復原。在質壁分離階段,將實驗材料放入0.5mol/L的蔗糖溶液中,觀察細胞在高濃度溶液中的變化。通過顯微鏡觀察,我們可以發(fā)覺細胞膜與細胞壁逐漸分離,細胞質收縮,細胞體積變小。在質壁復原階段,將實驗材料放入蒸餾水中,觀察細胞在低濃度溶液中的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細胞膜逐漸與細胞壁貼合,細胞質逐漸充滿整個細胞,細胞體積恢復至原始狀態(tài)。3.3植物細胞的染色與觀察為了更好地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我們采用染色法對細胞進行染色。本實驗中,我們選擇使用碘液作為染色劑。將實驗材料放入裝有碘液的培養(yǎng)皿中,浸泡510分鐘。取出材料,用蒸餾水沖洗,以去除多余的顏色。接著,將染色后的材料置于載玻片上,滴加甘油,用蓋玻片覆蓋,并用顯微鏡觀察。通過染色,我們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到植物細胞的結構,如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等。在顯微鏡下,細胞壁呈黃色,細胞膜呈棕色,細胞質呈紫色,液泡呈無色。觀察不同植物細胞的染色效果,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第四章動物細胞的實驗研究4.1動物細胞的培養(yǎng)與觀察動物細胞培養(yǎng)是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技術,對于研究細胞的生長、分裂、分化以及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節(jié)主要介紹動物細胞的培養(yǎng)與觀察方法。選取健康的動物組織,經過清洗、切碎、消化等步驟,制備成單個細胞懸液。將細胞懸液接種于含有適量營養(yǎng)物質的培養(yǎng)基中,放入培養(yǎng)箱中進行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過程中,要定期觀察細胞的生長狀況,調整培養(yǎng)條件,以保證細胞正常生長。在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觀察細胞形態(tài)、生長速度、細胞周期等指標,以評估細胞生長狀況。還需對細胞進行染色,如HE染色、免疫熒光染色等,以便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4.2動物細胞的傳代培養(yǎng)動物細胞的傳代培養(yǎng)是指將原代培養(yǎng)的細胞進行多次傳代,以獲得穩(wěn)定的細胞株。傳代培養(yǎng)對于研究細胞的生長特性、遺傳穩(wěn)定性以及疾病模型建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傳代培養(yǎng)的步驟如下:將原代培養(yǎng)的細胞消化成單個細胞懸液,然后按一定比例接種于新的培養(yǎng)基中。在新的培養(yǎng)條件下,細胞會重新附著于培養(yǎng)瓶底部,并開始生長。經過多次傳代,細胞逐漸適應新的培養(yǎng)條件,形成穩(wěn)定的細胞株。在傳代培養(yǎng)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傳代次數不宜過多,以免細胞發(fā)生遺傳變異;2)傳代間隔時間要適宜,以保證細胞生長活力;3)培養(yǎng)條件要穩(wěn)定,避免細胞受到應激。4.3動物細胞的冷凍保存動物細胞的冷凍保存是指將細胞在低溫下保存,以便于后續(xù)實驗使用。冷凍保存對于細胞資源的保存和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細胞冷凍保存的方法如下:將細胞懸液與凍存液混合,使細胞濃度達到一定范圍。將細胞懸液分裝于冷凍管中,放入程序冷凍器進行冷凍。冷凍過程要緩慢,以防止細胞內冰晶的形成。將冷凍管置于196℃的液氮中保存。在細胞冷凍保存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合適的凍存液,以保證細胞冷凍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2)冷凍速度要適中,過快或過慢都會影響細胞活力;3)細胞解凍時要快速,避免細胞受到低溫損傷。通過以上實驗研究,我們對動物細胞的培養(yǎng)、傳代和冷凍保存有了深入了解,為后續(xù)的生物學研究奠定了基礎。第五章遺傳與變異的實驗探究5.1DNA的提取與純化5.1.1實驗目的本實驗旨在掌握從生物材料中提取和純化DNA的方法,為后續(xù)遺傳實驗提供所需的DNA樣品。5.1.2實驗材料(1)實驗儀器:離心機、漩渦混合器、移液器、PCR儀、電泳儀、紫外可見光光度計等。(2)實驗試劑:細胞裂解液、酚/氯仿/異戊醇、無水乙醇、75%乙醇、TE緩沖液等。(3)實驗生物材料:植物葉片、動物組織等。5.1.3實驗步驟(1)準備實驗材料,將植物葉片或動物組織剪碎,加入適量細胞裂解液,置于離心管中。(2)將離心管放入漩渦混合器中,充分混勻,使細胞裂解。(3)加入酚/氯仿/異戊醇,充分混勻,置于離心機中離心,分離上層水相和下層有機相。(4)將上層水相轉移至新的離心管中,加入無水乙醇,混勻,置于20℃冰箱中沉淀DNA。(5)取出沉淀的DNA,用75%乙醇洗滌,晾干,溶于TE緩沖液中。(6)使用紫外可見光光度計檢測DNA濃度和純度。5.2遺傳交叉實驗5.2.1實驗目的本實驗旨在觀察和分析遺傳交叉現象,探究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guī)律。5.2.2實驗材料(1)實驗儀器:顯微鏡、計數器、移液器等。(2)實驗試劑:孟德爾遺傳實驗材料(如豌豆)。(3)實驗生物材料:豌豆種子。5.2.3實驗步驟(1)選擇具有明顯遺傳特征的豌豆品種,進行自交和雜交實驗。(2)觀察和記錄F1代、F2代的表型,計算各表型的比例。(3)分析F1代和F2代的遺傳規(guī)律,探究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方式。5.3基因突變的觀察與分析5.3.1實驗目的本實驗旨在觀察和分析基因突變現象,探究基因突變對生物體性狀的影響。5.3.2實驗材料(1)實驗儀器:顯微鏡、計數器、移液器等。(2)實驗試劑:基因突變實驗材料(如大腸桿菌)。(3)實驗生物材料:大腸桿菌。5.3.3實驗步驟(1)選擇具有特定性狀的大腸桿菌,進行基因突變實驗。(2)觀察和記錄突變后大腸桿菌的性狀,與野生型進行比較。(3)分析基因突變對生物體性狀的影響,探討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第六章生物化學反應的實驗研究6.1酶的活性測定6.1.1實驗目的本實驗旨在掌握酶活性測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酶在不同條件下的活性變化,為后續(xù)實驗提供基礎數據。6.1.2實驗原理酶活性測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通過測定酶催化反應速率來反映酶的活性。酶催化反應速率與酶的濃度、底物濃度、溫度等因素有關。6.1.3實驗步驟(1)準備實驗材料:酶溶液、底物溶液、緩沖液、磷酸鹽溶液等。(2)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為不加酶的底物溶液,實驗組為加入酶的底物溶液。(3)測定反應速率:將對照組和實驗組溶液分別加入比色皿,記錄反應開始時間,每隔一定時間測定吸光度,計算反應速率。(4)計算酶活性:根據反應速率和酶濃度計算酶活性。6.2蛋白質的分離與純化6.2.1實驗目的本實驗旨在掌握蛋白質的分離與純化方法,為后續(xù)實驗提供高純度的蛋白質樣品。6.2.2實驗原理蛋白質分離與純化方法包括鹽析、透析、離心、電泳等。本實驗采用鹽析和透析法。6.2.3實驗步驟(1)鹽析:將蛋白質溶液與高濃度鹽溶液混合,使蛋白質沉淀,離心去除沉淀。(2)透析:將蛋白質溶液置于透析袋中,放入透析液中,更換透析液,直至蛋白質溶液中的鹽分降至較低水平。(3)離心:將透析后的蛋白質溶液進行離心,去除雜質。(4)純化:采用電泳等方法對蛋白質進行進一步純化。6.3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分析6.3.1實驗目的本實驗旨在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分析方法,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和變化提供數據支持。6.3.2實驗原理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分析通常采用紫外可見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法等。6.3.3實驗步驟(1)樣品處理:將生物大分子樣品進行適當處理,如稀釋、離心等。(2)測定吸光度:將處理后的樣品加入比色皿,測定其在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3)計算含量:根據吸光度、標準曲線和樣品體積計算生物大分子的含量。通過以上實驗,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和實驗方法,為后續(xù)研究奠定基礎。第七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實驗觀察7.1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模擬實驗為了深入了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運作機制,本節(jié)我們將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模擬實驗。實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實驗材料: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種群,以及土壤、水、空氣等非生物環(huán)境因素。(2)實驗設計:構建一個封閉的生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模擬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生物群落結構。(3)實驗步驟:(1)準備實驗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箱等,保證容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2)將實驗材料按比例放入容器中,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土壤、水和空氣等。(3)觀察實驗過程中生物種群的生長、繁殖和死亡情況,以及非生物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4)記錄實驗數據,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特點。7.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huán)本節(jié)我們將重點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規(guī)律。(1)能量流動:(1)調查社區(qū)中主要的能量來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等。(2)分析這些能量來源如何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3)觀察并記錄不同時間段內能量的消耗與產生。(2)物質循環(huán):(1)調查社區(qū)內物質循環(huán)的主要途徑,如廢棄物處理、水資源利用等。(2)分析這些途徑如何影響社區(qū)的生態(tài)平衡。(3)觀察并記錄物質循環(huán)的實際情況,如廢棄物的處理、綠化項目等。7.3生態(tài)因子的調查與分析本節(jié)我們將對社區(qū)內的生態(tài)因子進行調查和分析。(1)生物因子:(1)調查社區(qū)內生物種群多樣性、生物量、生態(tài)位等生物因子。(2)分析這些生物因子如何影響社區(qū)的生態(tài)平衡。(3)觀察并記錄社區(qū)內生物因子的變化趨勢。(2)非生物因子:(1)調查社區(qū)內非生物環(huán)境因素,如土壤、水分、氣候等。(2)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影響生物種群的生長和社區(qū)的生態(tài)平衡。(3)觀察并記錄非生物因子的變化情況,如氣候變化、環(huán)境污染等。通過以上實驗觀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運作機制,為后續(xù)的生態(tài)保護和修復工作提供理論依據。第八章生物技術的應用8.1基因工程的實驗原理基因工程,作為現代生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原理在于對生物體的基因進行重組和改造。在高中生的生物科學實驗中,我們主要研究基因工程的實驗原理,包括DNA的提取、酶切、連接和轉化等環(huán)節(jié)。我們需要從生物體中提取DNA,這通常采用酚氯仿法或堿裂解法。提取到的DNA需要經過酶切,即利用限制性內切酶將DNA切成特定的片段。隨后,將目的基因與載體DNA連接,形成重組DNA。通過轉化將重組DNA導入受體細胞,使其在受體細胞中自我復制和表達。8.2克隆技術的實驗操作克隆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物技術手段,其在生物科學實驗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高中生的生物科學實驗中,我們主要學習克隆技術的實驗操作,包括細胞培養(yǎng)、核移植和胚胎移植等環(huán)節(jié)。我們需要進行細胞培養(yǎng),以獲得足夠數量的細胞作為實驗材料。隨后,進行核移植操作,即將供體細胞的細胞核注入到去核的受體細胞中。核移植成功后,將重組細胞進行胚胎培養(yǎng),待胚胎發(fā)育到一定階段后,進行胚胎移植,使其在受體體內發(fā)育成新個體。8.3生物信息學的實驗應用生物信息學,作為一門跨學科的新興領域,其在生物科學實驗中的應用日益顯現。高中生的生物科學實驗中,我們主要研究生物信息學的實驗應用,包括基因序列分析、蛋白質結構預測和生物通路分析等。在基因序列分析方面,我們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對基因序列進行比對、注釋和功能預測。蛋白質結構預測是通過生物信息學方法,根據氨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的三維結構。生物通路分析則是利用生物信息學手段,研究生物體內各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揭示生物體的功能和調控機制。通過以上實驗應用,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體的奧秘,為生物科學研究和應用提供有力支持。第九章生物學實驗設計與方法9.1實驗設計的原理與步驟實驗設計是生物學研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獲取可靠的實驗結果,以揭示生物現象的本質規(guī)律。實驗設計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明確實驗目的:在進行實驗設計時,首先要明確實驗的目的,即要解決的科學問題或驗證的科學假設。(2)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具有代表性、易于操作和觀測的實驗材料。(3)確定實驗類型: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材料,確定實驗的類型,如觀察實驗、比較實驗、驗證實驗等。(4)設置實驗組與對照組:為了消除非實驗因素的影響,實驗設計中應設置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接受特定的實驗處理,對照組不接受實驗處理或接受與實驗組不同的處理。(5)制定實驗步驟:根據實驗類型和實驗材料,制定詳細的實驗步驟,包括實驗操作、觀測指標和數據處理等。9.2實驗誤差的分析與控制實驗誤差是影響實驗結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實驗誤差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系統(tǒng)誤差:由實驗方法、實驗設備和實驗者操作等因素引起的誤差,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2)隨機誤差:由實驗條件、實驗材料等因素引起的誤差,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優(yōu)化實驗設計:合理選擇實驗材料、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消除系統(tǒng)誤差。(2)重復實驗:多次重復實驗,以減小隨機誤差。(3)采用精密儀器:使用高精度的實驗儀器,提高實驗數據的可靠性。(4)規(guī)范實驗操作:嚴格遵循實驗步驟,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的誤差。9.3實驗結果的統(tǒng)計與分析實驗結果的統(tǒng)計與分析是揭示實驗現象本質規(guī)律的重要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