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穿刺技術_第1頁
介入治療穿刺技術_第2頁
介入治療穿刺技術_第3頁
介入治療穿刺技術_第4頁
介入治療穿刺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介入治療入路與止血2021/6/271介入治療路徑的選擇及穿刺技術橈動脈入路股動脈入路肱動脈入路2021/6/272橈動脈解剖1.橈動脈入路2021/6/273橈動脈穿刺下禁忌①Allen試驗異常。②橈動脈靜脈短路。③橈動脈嚴重迂曲變形。④已知橈動脈近端存在阻塞性病變。⑤既往有雷諾現(xiàn)象。⑥手術需要較大口徑鞘管(≥8F)。⑦橈動脈作為搭橋或透析用血管。所以很多醫(yī)生,尤其是歐美

醫(yī)生,仍然習慣在大部分病人中使用股動脈路徑。2021/6/274橈動脈穿刺的操作步驟

常規(guī)消毒,鋪巾,范圍:肘關節(jié)上15~20cm處至手掌部。穿刺前仔細摸清橈動脈走行,選擇橈動脈搏動最強,走行最直的部位為穿刺點,一般選擇腕橫紋下2~3cm處,此處橈動脈較表淺,走行較直,搏動最強。用1%~2%的利多卡因1~2ml在選擇的穿刺處局部表淺麻醉,注意麻醉時勿進針過深,以免刺到橈動脈而引起橈動脈痙攣;麻藥注入不宜過多,否則穿刺處腫脹,橈動脈摸不清,導致穿刺不能成功。常規(guī)的橈動脈穿刺時,采用21號穿刺針,25cm0.019inch直導絲,11cm6F鞘管。進針時進針方向與橈動脈走形方向一致,角度30°~60°為宜,見血噴出后左手固定穿刺針,右手輕柔的送入導絲(導絲進入時一定要非常順利,不能有任何阻力,若導絲遇阻力后強行進入可穿破血管或導致局部橈動脈夾層,不能順利置入動脈鞘)。然后用刀片沿穿刺針方向切開皮膚約2~4mm,撤出穿刺針,沿導絲插入橈動脈鞘,撤出導絲完成鞘管置入。另一種方法為穿過法,穿刺針直接穿透橈動脈前壁和后壁,然后緩慢回撤穿刺針,見動脈血噴出后固定穿刺針,導入鋼絲,其余步驟同上。2021/6/2752.股動脈入路2021/6/276股動脈穿刺禁忌癥①1周內,股動脈曾經(jīng)被穿刺過。②在3個月內使用過股動脈封堵器如Angioseal封堵股

動脈穿刺點。③穿刺側足背動脈搏動消失。④間歇性跛行。⑤髂總動脈閉塞。⑥主動脈夾層或主動脈瘤2021/6/2773.肱動脈入路對于常規(guī)病人來說,橈動脈和股動脈入路完全可以滿足一般介入治療的需要。但是對于這兩種入路都不合適的病人,也可以考慮使用肱動脈入路進行介入操作。其禁忌癥與橈動脈類同。經(jīng)典的肱動脈入路采用肱動脈切開術,操作時要先切開皮膚后,游離肱動脈,然后切開動脈壁,導入動脈鞘,操作比較復雜。目前常規(guī)采取肱動脈直接穿刺技術導入動脈鞘管。穿刺時,為避開血管分叉處及肘關節(jié)前方的血管轉彎,穿刺部點應選擇在肘關節(jié)上端2cm處。操作過程一定要定位準確,并采用Single-wall穿刺技術,盡量一針見血,其余步驟同橈動脈穿刺。注意,切莫盲目穿刺,否則很容易傷及緊鄰肱動脈的正中神經(jīng)。2021/6/2784.尺動脈入路男性和女性的尺動脈相對直徑分別大于2.5mm和2.3mm,可以通過6Fr導管。在橈動脈及股動脈穿刺有禁忌癥時,偶爾也可以考慮尺動脈入路,其禁忌癥與橈動脈入路相同。對于大多數(shù)患者來說,尺動脈往往較橈動脈細,穿刺成功后也較容易發(fā)生痙攣。且尺動脈緊鄰尺神經(jīng),容易導致神經(jīng)損傷,一般情況下不使用尺動脈穿刺入路。2021/6/279表1、經(jīng)橈動脈與經(jīng)股動脈介入入路優(yōu)缺點對比表方法優(yōu)點缺點經(jīng)股動脈技術容易掌握需要嚴格臥床休息(1小時、1F導管尺寸)血管直徑大,適合較大器械閉合設備昂貴血管并發(fā)癥較多、需要輸液、可發(fā)生尿潴留、神經(jīng)病變經(jīng)橈動脈雙重供血,安全性高學習曲線長適合于嚴重主動脈-髂動脈病變、背痛、肥胖、心衰的患者血管內徑小,設備選擇小可以早期活動、患者容易接受橈動脈痙攣常見無需閉合設備、較少顧及凝血的問題、設備成本更低血管并發(fā)癥少見2021/6/2710常規(guī)止血措施橈動脈穿刺路徑止血比較簡單,不用考慮APTT(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me,APTT)或ACT(activatedcoagulationtime,ACT)值。拔除鞘管后常規(guī)對穿刺點局部壓迫4-6小時后,可以拆除加壓繃帶。橈動脈壓迫后第1、2小時要分次減壓松手,以免手部靜脈循環(huán)過度受阻引起嚴重腫脹和疼痛。

2021/6/2711氣囊式止血帶2021/6/2712平板式壓迫器2021/6/2713旋壓式橈動脈止血器2021/6/27141、加壓扎緊止血帶;2、調整旋鈕力度,壓迫出血點;3、拔除鞘管(見圖6)調整旋鈕至穿刺點不出血,且穿刺點遠方仍可捫及橈動脈搏動為最佳止血狀態(tài)。在第1、第2小時止血帶減壓時,只須反向旋轉1~3圈,即可達到減壓效果。操作方便,出血及橈動脈閉塞率低。2021/6/2715股動脈止血措施單純冠狀動脈造影術后可即刻拔出股動脈鞘管,常規(guī)壓迫穿刺點20~30分鐘后,若穿刺點無活動性出血,可進行制動并加壓包扎,常規(guī)用1公斤沙袋壓迫局部穿刺點4~6小時,并制動18~24小時后可拆繃帶,進行正?;顒印?021/6/2716股動脈拔除股動脈鞘管在拔除股動脈鞘管時,最容易出現(xiàn)的是迷走反射(拔管時因股動脈壁受到刺激后,引起的心跳減慢、血壓減低、皮膚蒼白、大汗等一系列迷走神經(jīng)反射增強的綜合征,有時可以危及生命,國內報道的發(fā)生比例約3%~7%)。在拔管前予加快補液速度,并事先準備好多巴胺以備不測。拔管時手法盡量輕柔,一旦出現(xiàn)迷走反射,要立即靜脈推注多巴胺3~5mg,并鼓勵病人用力咳嗽,可有效拮抗迷走反射。若處理后仍血壓偏低,要注意除外失血性休克。2021/6/2717國內常用的股動脈封堵器1,臨時封堵器(Boomerang封堵器)2,縫合式封堵器(Perclose封堵器)3,膠栓式封堵器(Angioseal封堵器)2021/6/2718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前端為傘形設計,暫時封堵血管破口,同時利用動脈血管壁的彈性回縮作用,使血管破口回縮至針孔大小,此時撤出血管封堵器,在體外稍加壓迫即可達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其優(yōu)點為患者體內不殘留任何物質,但操作相對麻煩,且對于直徑較大鞘管封堵效果尚不肯定,止血效果可能會受抗凝效果影響,所以國內應用不多。2021/6/2719Perclose封堵器為縫合式封堵器,是FDA第一個批準用于股動脈封堵的器械。2021/6/2720通過動脈鞘管導入標準的0.035導絲進入血管,拔除動脈鞘后延導絲導入Closer系統(tǒng)。一旦裝置進入血管,血流會通過裝置上的小管涌出血流,這種獨特的識別系統(tǒng)可以提醒操作者,針腳裝置處于合適的位置2021/6/2721撤出導絲后,“開腳”:向上搬起開腳器(footplate),將針腳釋放在血管內,再緩慢后撤Closer系統(tǒng),直到感覺到有阻力,提示縫合針腳位于血管前壁的內表面。推送針腳器(NeedlePlunger),針穿過血管前壁,“捕捉”針腳內縫線,撤出針栓,揪緊縫線。2021/6/2722用打結器

(knot-tyingdevice)進行打結。2021/6/2723Angioseal封堵器Angioseal封堵器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多,操作較簡便的一種封堵封堵器,由生物可降解的錨(在動脈內),膠原蛋白塞(動脈外),以及3-0可吸收縫線組成。工作原理為由置入血管內的錨盤拉緊血管破損口,再沿牽拉著錨盤的可吸收縫線從血管外外加膠原蛋白塞封堵破損口,達到止血目的。錨盤和膠原蛋白塞粘合需要20秒左右時間,滯留在體內的裝置(膠原蛋白塞和錨盤)可自行溶解,兩者完全吸收需要30天。2021/6/2724Angioseal封堵器核心部件2021/6/2725主要操作流程通過動脈鞘管導入Angiolseal導絲進入血管,拔除動脈鞘后延導絲導入Angioseal外鞘系統(tǒng)。一旦裝置前段進入血管,血流會通過鞘心后端的小孔噴出血流,提示鞘管尖端已經(jīng)進入血管內(圖11)。緩慢拉外鞘至噴血停止,意味著外鞘尖端已經(jīng)正好位于血管壁處,此時再往血管內前送2~3cm,確保鞘管尖端在血管內。2021/6/2726左手固定外鞘不動,右手拔出鞘心和導絲。從鞘中心腔送入錨管系統(tǒng)。錨管尾部與外鞘結合后,釋放錨頭主要操作流程2021/6/2727錨頭釋放后,右手連外鞘一起外拔至有明顯阻力感。此時,導線上會有綠色加壓套管露出。左手捏緊套管,右手拉緊導線,保證錨與膠原蛋白塞緊密結合。維持20秒后,剪短導線,封堵結束,加壓包扎穿刺點主要操作流程2021/6/2728國內對徒手壓迫與止血器止血也做過研究對比。對比徒手壓迫、Angioseal封堵、Perclose封堵、Boomerang封堵4組止血效果,其實際制動時間分別為(21.4±2.7)h、(3.5±2.3)h、(3.7±2.6)h和(3.9±2.8)h,封堵器組明顯減少制動時間。4組操作失敗率依次為2.7%、1.4%、8.6%和3.5%。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組依次為9.2%、5.8%、12.6%和8.0%。應用封堵器明顯減少患者實際制動時間,但并不減少出血并發(fā)癥2021/6/2729肱動脈止血肱動脈拔管后的穿刺點壓迫技術同橈動脈的壓迫技術,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把肱動脈向后壓迫到肱骨頭的骨平臺上,才能達到止血效果。因為目前市場上沒有適用于耾動脈的閉合裝置或壓迫裝置,耾動脈的壓迫比較困難,應該選擇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拔除鞘管。穿刺點用力徒手壓迫至少10分鐘以上,并不時觸診橈動脈脈搏以確定遠側至少存在搏動性血流,然后采用彈力加壓包扎4-6小時后可以拆除繃帶。減壓、松繃帶間期同橈動脈。2021/6/2730橈動脈入路的出血并發(fā)癥及止血橈動脈穿刺點出血或橈動脈及其分支出血可導致前臂腫脹,一旦發(fā)現(xiàn)要盡快用彈力繃帶纏繞前壁,起到局部的加壓止血效果,必要時,停用低分子肝素。如果出血速度很快,未得到有效控制,前臂間室內壓過高,可以引起骨筋膜室綜合征。2021/6/2731股動脈入路的止血股動脈穿刺入路的出血并發(fā)癥較多,平均發(fā)生率8~13%,且往往比較嚴重。主要包括局部血腫,腹膜后血腫,假性動脈瘤破裂等。股動脈出血事件的發(fā)生率與穿刺技術明顯相關。過去使用的Seldinger穿刺技術穿透股動脈后壁容易引起穿刺點局部血腫。穿透股動脈前壁可通過壓迫止血,但穿透后壁壓迫止血效果明顯下降。加之股動脈處軟組織結構疏松,可存留大量血液,常在體表不能發(fā)現(xiàn)活動出血容易而延誤診斷,甚至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目前常規(guī)使用的單壁穿刺技術(Single-walltechnique)僅穿透股動脈前壁,拔管后易壓迫,出血并發(fā)癥明顯減少2021/6/2732腹膜后血腫是最嚴重的出血并發(fā)癥之一,往往與穿刺點過高,超過腹股溝韌帶,突入后腹膜內有關。因出血點位于后腹膜,無法有效壓迫,一旦出血很難止血。拔出鞘管后,血液將流向腹膜后,引起劇烈腰痛、腹痛、腹脹、甚至出血性休克。遇到這種情況常規(guī)進行心電血壓監(jiān)測,急查血常規(guī),停用所有抗凝藥物。腹部CT可確定診斷是否有腹膜后出血,一旦確診應立即進行輸血、擴容。若病情不能得到控制,血壓不穩(wěn)定應急診進行股動脈造影,找到出血點后請外科手術修補、或置入帶膜支架覆蓋出血點以緊急止血。2021/6/2733假性動脈瘤是股動脈穿刺點的另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