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課件)_第1頁
統(tǒng)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課件)_第2頁
統(tǒng)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課件)_第3頁
統(tǒng)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課件)_第4頁
統(tǒng)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7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法國)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第一課時

1.理清文章的思路;整體把握書信內容,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2.體會本文獨具特色的語言,辨別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3.培養(yǎng)學生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一、導入新課有人說:“法國之所以成為法國,不是因為有拿破侖,而是因為有雨果?!睘槭裁凑f,手拿佩刀、昂首戰(zhàn)斗的拿破侖,卻抵不上手拿一支筆、低頭沉思的雨果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來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品味精彩的語言:熱情的贊美和辛辣的諷刺。2、體會雨果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他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二、學法指導三、朗讀課文朗讀指導:(1)聽錄音朗讀課文,注意字音。(2)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梳理結構。畫出贊美圓明園的語句、諷刺侵略者的語句,并細細體味。四、字詞學習1、校正字音贓物(zāng)箱篋(qiè)制裁(cái)給予(jǐ)恍若(huǎng)琉璃(liúlí)琺瑯(fàláng)眼花繚亂(liáo)驚駭(hài)晨曦(xī)瞥見(piē)劫掠(jié)四、字詞學習2、詞語解釋【贓物】通過貪污受賄或搶劫盜竊等非法手段得來的物品?!鞠浜D】箱子?!局撇谩坑脧娏苁吞?。【蕩然無存】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不存在?!静豢擅麪睢坎荒軌蛴谜Z言形容。名,說出。五、問題探究(1)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場和態(tài)度?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交流點撥】(1)站在人類的立場,立場明確,態(tài)度堅定,對英法聯(lián)軍的罪惡行徑進行了強烈譴責和辛辣諷刺。(2)對被侵略者和被掠奪者表示巨大同情,飽含著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2)中國被掠奪,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為一個法國人這樣說,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交流點撥】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胸懷博大。(3)文中的“兩個強盜”指誰?這樣說的作用是什么?【交流點撥】英國和法國,這樣說揭示了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本質,使世人看清其掠奪者的丑陋面目。(4)文中的兩個強盜都做了哪些事情?請你概括舉出?!窘涣鼽c撥】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最后,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另一個裝滿了箱篋。(5)對兩個強盜的所作所為,作者持什么態(tài)度?【交流點撥】作者毫不客氣地指出英法聯(lián)軍的行為是強盜行徑,對其提出強烈的抗議和譴責,指出他們終將受到歷史制裁。(6)作者說:“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边@句話對表達文章中心有何作用?【交流點撥】作者這樣說使用反語給予強盜以辛辣地諷刺,以文明和野蠻相對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詡為文明人的歐洲人做出了毀滅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蠻行徑,而創(chuàng)造了驚世文明的中國人卻遭受了侵略,圓明園這一人類文化瑰寶也蕩然無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六、課堂小結中國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敗,致使國力衰頹,只能靠奴顏媚骨求得茍延殘喘,這是歷史的羞恥,民族的羞恥。今天中華民族正處于偉大的復興時期,它以年輕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世界舞臺上,我們堅信,這個“超人的民族”定會青春勃發(fā),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在世界歷史的畫冊上留下精彩絢麗的一筆。作者簡介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偉大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反對專制和教會)《悲慘世界》(從人道主義觀點描寫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海上勞工》(歌頌浪漫主義愛情在與大自然斗爭和克服人類弱點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九三年》等。寫作背景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1860年8月,英法聯(lián)軍攻陷大沽口炮臺,進占天津,9月在通州八里橋打敗清軍,直攻北京。10月,英法聯(lián)軍在漢奸的引導下,焚掠圓明園。后與清政府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等,使中國又一次大量喪失領土和主權。作為侵略者之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