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微專題訓(xùn)練自由落體和豎直上拋運動
1.(單選)從某高處釋放一粒小石子,經(jīng)過1S從同一地點再釋放另一粒小石子,則在它們
落地之前,兩粒石子間的距離將().
A.保持不變B.不斷增大
C.不斷減小01有時增大,有時減小
解析設(shè)第1粒石子運動的時間為£s,則第2粒石子運動的時間為兩粒石子
間的距離為1尸=口-%;可見,兩粒石子間的距離隨t的增大而增
大,故B正確.
答案B
2.(多選)從水平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在空中運動,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計
空氣阻力的條件下,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上升階段的加速度與物體下落階段的加速度相同
B.物體上升階段的加速度與物體下落階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體上升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等于物體下落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
D.物體上升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小于物體下落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
解析物體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只受重力,則物體上升和下降階段加速度相同,
大小為g,方向向下,A正確,B錯誤;上升和下落階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
所以上升和下落過程所經(jīng)歷的時間相等,C正確,D錯誤.
答案AC
3.(單選)取一根長2m左右的細(xì)線,5個鐵墊圈和一個金屬盤.在線的一端系上第一個墊
圈,隔12cm再系一個,以后墊圈之間的距離分別為36cm、60cm、84cm,如圖1所
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線的另一端,讓線自由垂下,且第一個墊圈緊靠放在地面上
的金屬盤內(nèi).松手后開始計時,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第2、3、4、5各墊圈().
率5
占4
3
2
B1金屬盤
圖1
A.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越來越大
B.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盤上的速率關(guān)系為1:小:?。?
D.依次落到盤上的時間關(guān)系為1:(力-1):(木-木):(2-m)
解析墊圈之間的距離分別為12cm、36cm、60cm、84cm,滿足1:3:5:7的關(guān)系,
因此時間間隔相等,A項錯誤,B項正確.墊圈依次落到盤上的速率關(guān)系為1:2:3:
4:…,墊圈依次落到盤上的時間關(guān)系為1:2:3:4:…,C、D項錯誤.
答案B
4.(單選)一物體自空中的月點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1s后物體的速率變?yōu)?0m/s.
則此時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計空氣阻力,10m/s2)
().
A.在/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月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正在力點,速度方向向下
D.在力點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解析做豎直上拋運動的物體,要先后經(jīng)過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若1s后物體處在下
降階段,即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大小為10m/s,那么拋出時的速度大小為0,這顯然與
題中“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不符,所以1s后物體只能處在上升階段,即此
時物體正在力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答案B
5.(單選)一個從地面豎直上拋的物體,它兩次經(jīng)過一個較低的點a的時間間隔是北,兩次
經(jīng)過一個較高點。的時間間隔是然則石、。之間的距離為().
A.鏟("為B.%力-由
C.-7A)D.T?-0)
解析根據(jù)時間的對稱性,物體從a點到最高點的時間為告,從8點到最高點的時間為4,
所以a點到最高點的距離九二另3■二票。點到最高點的距離力產(chǎn)畀1}二華放&
〃之間的距離為人-力冢7-冷,故選A.
O
答案A
6.(?淮陰模擬)(單選)如圖2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jī)在同
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2中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
置.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7;每塊磚的厚度為q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錯
誤的是
A.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微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為何.
解析由題圖可知相鄰的相等時間間隔的位移差相等都為aB對;由△>=〃=4可知
3d+4d7d
C對;位置“3”是小球從位置“2”到位置“4”的中間時刻,據(jù)推論有r3=-
D對;位置“1”到位置“2”的距離與位置“2”到位置“3”的距離之比為2:3,位置
“1”不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故選M
答案A
7.(單選)小球從空中某史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與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
此過程中小球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3所示,則).
圖3
A.在下落和上升兩個過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
B.小球開始下落處離地面的高度為0.8m
C.整個過程中小球的位移為1.0m
【).整個過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m/s
解析”E圖象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A選項不正確;0?0.4s內(nèi)小球做自由落體
過程,通過的位移即為高度0.8m,B選項正確;前0.4s小球自由下落0.8叫后0.2
s反彈向上運動0.2m,所以整個過程中小球的位移為0.6m,C選項不正確;整個過程
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為lm/s.D選項不正確.
答案B
8.李煜課外活動小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從地面發(fā)射后,始終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運動,
火箭點火后可認(rèn)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4s到達(dá)離地面40m高處時燃料恰好用完,
若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時火箭的速度;
(2)火箭離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從發(fā)射到殘骸落回地面過程的總時間.
解析(1)設(shè)火箭的速度為/
vt=h,所以v=20m/s
⑵最大高度加=4。60m
(3)ti=4s,=-=2s,ti=
g
£=Zi+^2+6=(6+2/)s=9.46s
答案(1)20m/s(2)60m(3)9.46
微專題訓(xùn)練2汽車的“剎車”問題
1.(單選)汽車進(jìn)行剎車試驗,若速率從8m/s勻減速至零,需用時間1s,按規(guī)定速率為8
m/s的汽車剎車后拖行路程不得超過5.9m,那么上述剎車試驗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規(guī)
定().
A.拖行路程為8m,符合規(guī)定
B.拖行路程為8m,不符合規(guī)定
C.拖行路程為4m,符合規(guī)定
D.拖行路程為4m,不符合規(guī)定
解析由x=可得:汽車剎車后的拖行路程為廣91m=4m<5.9m,所以剎車
試驗的拖行路程符合規(guī)定,C正確.
答案C
2.(單選)一輛公共汽車進(jìn)站后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開始剎車后的第1s內(nèi)和第
2s內(nèi)位移大小依次為9m和7nl.則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是().
A.20mB.24m
C.25mI).75m
解析由得:a=-2m/s?,由JaT2:汨得:/=10m/s,汽車剎車時間
0—%、0—很
1=---=5s<6s,故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為X—=25m,C正確.
ci
答案C
3.(多選)勻速運動的汽車從某時刻開始剎車,勻減速運動直至停止.若測得剎車時間為t,
剎車位移為凡根據(jù)這些測量結(jié)果,可以求出().
A.汽車剎車過程的初速度
B.汽車剎車過程的加速度
C.汽車剎車過程的平均速度
D.汽車剎車過程的制動力
1
解析因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有/=于乂=",可以求出汽車剎車過程的加
速度又平均速度匕B、C正確;又i-a。可求出汽車剎車過程的初速度,A正確;
因不知道汽車的質(zhì)量,無法求出汽車剎車過程的制動力,D錯誤.
答案ABC
4.(多選)一汽車在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30m處有一障礙物,為使
汽車不撞上障礙物,駕駛員立刻剎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6m/s2,則駕駛員允許的
反應(yīng)時間可以為().
A.0.5sB.0.7s
C.0.8sD.0.9s
解析汽車在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jù)
2
題意和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可得皿+應(yīng)忘/,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W().75s.
乙a
答案AB
5.某駕駛員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發(fā)現(xiàn)前方70m處車輛突然停止,如果駕駛員看到
前方車輛停止時的反應(yīng)時間為0.5s,該汽車是否會有安全問題?已知該車剎車的最大
加速度大小為7.5m/s2.
解析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為
xi=vt=30X0.5m=15m
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
0-v-302
X2=-=2><-7,5m=60m
汽車停下來的實際位移為:
x=Xi+^2=15m+60m=75m
由于前方距離只有70m,所以會有安全問題.
答案有安全問題
6.一輛汽車剎車前的速度為90km/h,剎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求:
(1)汽車剎車開始后10s內(nèi)滑行的距離刖;
(2)從開始剎車到汽車位移為30m時所經(jīng)歷的時間t;
(3)汽車靜止前1s內(nèi)滑行的距離V.
解析(1)判斷汽車剎車所經(jīng)歷的時間
y25
由0=%+及-10m/s;i4)=90km/h=25m/s:to=-~=TTs=2.5s(10s
汽車剎車后經(jīng)過2.5s停下來,因此10s內(nèi)汽車的位移只是2.5s內(nèi)的位移
d-宙0-252
根據(jù)次一謚二2ax()得照二2a=2X~-10,n=31,25
(2)根據(jù)x=va+
解得:£戶2s,£2=3s>2.5s(舍去).
(3)把汽車減速到速度為零的過程,看作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過程,
求出汽車以10m/s,的加速度經(jīng)過1s的位移,即:V=1(-a)f/2=|xiOXfm=5
答案(1)31.25m(2)2s(3)5m
7.圖是《駕駛員守則》中的安全距離圖示和部分安全距離表格.
剎
車
距
停
離
車
雕
一
離
反
應(yīng)
距
離
40km/h60km/h80km/h
車速反應(yīng)距離剎車距離停車距離
(km/h)(m)(m)(m)
40101020
601522.537.5
80A=()8=()r=()
請根據(jù)該圖表計算:
(1)如果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一定,請在表格中填上力的數(shù)據(jù);
(2)如果路面情況相同,請在表格中填上8、。的數(shù)據(jù);
(R)如果路面情況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駕駛員發(fā)現(xiàn)前面5。m處有一隊學(xué)生正在橫穿馬
路,此時他的車速為72km/h,而他的反應(yīng)時間比正常時慢了0.1s,請問他能在50m
內(nèi)停下來嗎?
解析(1)反應(yīng)時間為1=3=0.9s,A=vt=20in.
V\
/500
⑵加速度a二六二/m/s;8或=40m,所以。=60m.
⑶司機(jī)的反應(yīng)距離為X\-rr=20X(0.9+0.l)m=20m
/20
司機(jī)的剎車距離為Xi=2a=-1000m=32.4m,4=小+照=52.4m>50m,故不能.
2乂—
答案(1)20m(2)40m60m(3)不能
微專題訓(xùn)練3追及、相遇問題
1.(多選)如圖1是做直線運動的甲、乙兩個物體的位移一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
)
A.乙開始運動時,兩物體相距20m
B.在0?10s這段時間內(nèi),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C.在10?25s這段時間內(nèi),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變小
D兩物體在10s時相距最遠(yuǎn),在25s時相遇
解析在。?l()s這段時間內(nèi),兩物體縱坐標(biāo)的差值逐漸增大,說明兩物體間的距離逐
漸增大;在10?25s這段時間內(nèi),兩物體縱坐標(biāo)的差值逐漸減小,說明兩物體間的距
離逐漸變小,因此,兩物體在1()s時相距最遠(yuǎn);在25s時,兩圖線相交,兩物體縱坐
標(biāo)相等,說明它們到達(dá)同一位置而相遇.選項B、C、D正確.
答案BCD
2.(多選)4b、。三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三個物體的x7圖象如圖2所示,
圖象。是一條拋物線,坐標(biāo)原點是拋物線的頂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相同
B.a、b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0?5s內(nèi),當(dāng)f=5s時,a、。兩個物體相距最近
I).物體。一定做變速直線運動
解析a、b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錯、B
正確;在0?5s內(nèi),當(dāng)1=5s時,a、〃兩個物體相距最遠(yuǎn)4=2()叫C錯;根據(jù)x-E
圖象的斜率可判斷D選項是正確的.
答案BD
3.(單選)4、8兩物體用距s=7m,物體4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匕mlm/s
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而物體〃此時在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產(chǎn)10m/s的速度向右勻
減速運動,加速度-2m/s?,則月追上8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
A.7sB.8s
C.9sD.10s
解析1=5s時,物體8的速度戒為零,位移大小x*=Ja/=25m,此時力的位移弱
-VAt=20m,力、B詼物體相距As=s+XR-X)=7n+25m-20m=12m,再經(jīng)過At
=As/rx=3s,A追二8、所以4追上4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5s+3s=8s,選項B正確.
答案B
4.(?商丘二模)(單選)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同時做直線運動,其〃
Y圖象如圖4所示,則().
234
A.1s時甲和乙相遇
B.0-6s內(nèi)甲乙相距最大距離為1m
C.2?6s內(nèi)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0.4s時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
解析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fā),Z=1s之前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故兩物體在,
=1s時不會相遇,A錯誤;在0?6s內(nèi),在「二6s時兩物體間距最大,最大距離為8
m,B錯誤;因2?6s內(nèi)甲、乙兩物體減速的加速度相同,故/甲一/乙恒定不變,即甲
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正確,D錯誤.
答案C
5.(單選)汽車/在紅燈前停住,綠燈亮?xí)r啟動,以0.4m/s?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
經(jīng)過3()s后以該時刻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設(shè)在綠燈亮的同時,汽車〃以8m/s
的速度從力車旁邊駛過,且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方向與力車相
同,則從綠燈亮?xí)r開始().
A.力車在加速過程中與8車相遇
B.人〃相遇時速度相同
C.相遇時/I車做勻速運動
D.兩車不可能相遇
解析作出力、8兩車運動的廣t圖象如圖所示,"t圖象所包圍的“面積”表示位移,
經(jīng)過30s時,兩車運動圖象所圍面積并不相等,所以在月車加速運動的過程中,兩車
并未相遇,所以選項A錯誤;30s后力車以1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隨著圖象
所圍“面積”越來越大.可以判斷在3()s后某時刻兩車圖象所圍面積會相等,即兩車
會相遇,此時4車的速度要大于夕車的速度,所以兩車不可能再次相遇,選項C正確,
選項B、D錯誤.
答案C
6.現(xiàn)有力、8兩列火車在司一軌道上同向行駛,力車在前,其速度力二10m/s,笈車速度修
=30m/s.因大霧能見度低,/,車在距月車600m時才發(fā)現(xiàn)前方有力車,此時/,車立即剎
車,但8車要減速1800m才能夠停止.
(1)/3車剎車后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多大?
(2)若6車剎車8s后,力車以加速度a=0.5m/s?加速前進(jìn),問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夠
避免則兩車最近時相距多遠(yuǎn)?
解析(1)設(shè)6車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區(qū)有0-林二-2a小,解得:a=0.25m/s)
(2)設(shè)8車減速1秒時兩車的速度相同,有
vn-a£=以+囪(,一△D
代入數(shù)值解得32s,
在此過程中8車前進(jìn)的位移為用尸I3-力=832m
J
力車前進(jìn)的位移為Xi=At+v\(t-At)-At)'=464m,
因M+X>取故不會發(fā)生撞車事故,
此時Ax=x-Xu-232m.
答案(1)0.25m/s/(2)可以避免事故232m
7.甲、乙兩車在平直公路上比賽,某一時刻,乙車在甲車前方£1二11m處,乙車速度
p乙二60m/s,甲主速度/甲=50m/s,此時乙車離終點線尚有£2=600m,如匡5所
示.若甲車加速運動,加速度a=2m/s2,乙車速度不變,不計車長.求:
甲4乙隼
I■
廣5-終點線
圖5
(D經(jīng)過多長時間甲、乙兩車間距離最大,最大距離是多少?
(2)到達(dá)終點時甲車能否超過乙車?
V7
解析(1)當(dāng)甲、乙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間距離最大,即/甲+"£尸。乙,得3:一
60-50
=-2-s=5s;
甲車位移x甲=/甲右+JaA=275m,
乙車位移x乙=0乙乙=60X5m=300m,
此時兩車間距離△彳=彳乙+£|—彳甲二36m
⑵甲車追上乙車時,位移關(guān)系*甲'二x乙'+£】
甲車位移=/甲&+14,乙車位移x乙'/乙我,
將"、X乙'代入位移關(guān)系,得/甲G+JaA二/乙叁+£】,
代入數(shù)值并整理得6-10^-11=0,
解得,2=-1S(舍去)或,2=11S,
此時乙車位移彳乙'二V乙£2=660m,
因"乙'>4故乙車已沖過終點線,即到達(dá)終點時用車不能追上乙車.
答案(1)5s36m(2)不能
微專題訓(xùn)練4“滑輪”模型和“死結(jié)”模型問題)
1.(單選)如圖1所示,桿芯的。端用較鏈接在豎直墻上,另一端。為一滑輪.重物G上系
一繩經(jīng)過滑輪固定于墻上A點處,桿恰好平衡.若招繩的A端沿墻緩慢向下移(比’桿、
滑輪、繩的質(zhì)量及摩擦均不計),貝IJ().
圖1
A.繩的拉力增大,歐桿受繩的壓力增大
B.繩的拉力不變,優(yōu)桿受繩的壓力增大
C.繩的拉力不變,酸桿受繩的壓力減小
D.繩的拉力不變,優(yōu)桿受繩的壓力不變
解析選取繩子與滑輪的接觸點為研究對象,對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繩中的彈力大
小相等,即71:2=G,。點處于三力平衡狀態(tài),將三個力的示意圖平移可以組成閉合三
角形,如圖中虛線所示,設(shè)力。段繩子與豎直墻壁間的夾角為則根據(jù)幾何知識可知
0
A=26sin—當(dāng)繩的力端沿墻緩慢向下移時,繩的拉力不變,〃增大,產(chǎn)也增大,根
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知,0桿受繩的壓力增大,B正確.
答案B
2.(單選)如圖2所示,一條細(xì)繩跨過定滑輪連接物體4、月懸掛起來,〃穿在一根豎直
桿上,兩物體均保持靜止,不計繩與滑輪、B與豎直桿間的摩擦,已知繩與豎直桿間的
夾角°,則物體小〃的質(zhì)量之比如:如等于().
圖2
A.cos8:1B.1:cos0
C.tan0:1I).1:sin0
解析由物體力平衡可知,繩中張力F=物體笈平衡,豎直方向合力為零,則有凡os
,=mug,故得:m<:/刖=1:cos0,B正確.
答案B
圖3
3.(?揚州調(diào)研)(單選)兩物體Xm用跨過光滑定滑輪的輕繩相連,如圖3所示,勿、0B
與水平面的夾角分別為30°、60°,Km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貝IJ().
A.繩力對必的拉力大小大于繩仍對"的拉力
B.繩勿對"的拉力大小等于繩陽對"的拉力
C./〃受到水平面的靜摩擦力大小為零
D.勿受到水平面的靜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設(shè)繩力對時的拉力為反繩如對"的拉力為民由。點合力為零可得:A?cos
30°=^-cos60°即小£尸月.故A、B均錯誤;因片>凡物體力有向右滑動的趨勢,
加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正確,C錯誤.
答案D
4.(單選)在如圖4所示的四幅圖中,力氏式均為輕質(zhì)桿,各圖中桿的力、C端都通過較鏈
與墻連接,兩桿都在3處由較鏈相連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丙丁
圖4
A.圖中的/出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乙
B.圖中的力5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丙、丁
C.圖中的比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乙、丙
D.圖中的函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乙、丁
解析如果桿端受拉刀作用,則可用等長的輕繩代替,若桿端受到沿桿的壓力作用,則
桿不可用等長的輕繩代替,如圖甲、丙、丁中的力4桿受拉力作用,而甲、乙、丁中的
回桿均受沿桿的壓力作用,故A、C、D均錯誤,只有B正確.
答案B
5.如圖5所示,輕繩力〃跨過固定在水平橫梁回右端的定滑輪掛住一個質(zhì)量為10kg的物
體,乙&7?=3()°,g取10m/s2,求:
D
M
圖5
(1)輕繩力。段的張力隊的大小;
⑵橫梁成對。端的支持力大小及方向.
解析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判斷,與物體相連的輕繩拉力大小等于物
體的重力,取。點為研究對象,進(jìn)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Fc
(1)圖中輕繩/切跨過定滑輪拉住質(zhì)量為必的物體,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繩月C段的拉力
大小為:
F?=Fa>=Mg=10X10N=100N
(2)由幾何關(guān)系得:F-00N
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
答案(1)100N
(2)100N方向與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
6.若上題中橫梁比換為水平輕桿,且《端用錢鏈固定在豎直墻上,如圖6所示,輕繩AD
拴接在C端,求:
圖6
⑴輕繩然段的張力盛的大?。?/p>
⑵輕桿比'對。端的支持力.
解析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與物體相連的輕繩拉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取「點為研
究對象,進(jìn)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FCD
⑴由&sin30°=0=購得;
?尸2幅=2X10X10N=200N
(2)由平衡方程得:&cos30。-/v=O
解得:片二2.物cos303二小,3173N
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200N
(2)173N,方向水平向右
微專題訓(xùn)練5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1.(單選)如圖1所示,在繩下端掛一物體,用力尸拉物體使懸線偏離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且保持其平衡.保持7不變,當(dāng)拉力/有最小值時,產(chǎn)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乃應(yīng)是
().
n
A.0B?5
C.aD.2。
解析由題圖可知當(dāng)尸與傾斜繩子垂直時具有最小值,所以
答案C
2.(多選)如圖2甲所示,一物塊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尸作用下,斜面和
物塊始終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當(dāng)外力川按照圖乙所示規(guī)律變化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2
A.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B.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C.物塊對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
D.物塊對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減小
解析設(shè)斜面的傾角為以物塊和斜面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以物塊和斜面作為整體研究,
在水平方向上有R=Feos0.外力不斷減小.故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不斷減小.故A
正確、B錯誤.對于物塊他沿斜面方向:⑴若成峻in也隨外力廠不斷減小,斜
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下減小為零,再沿斜面向上逐漸增大;⑵若FW峰口也
隨外力,'不斷減小,斜面對物塊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不斷增大,故C正確、D錯誤.
答案AC
3.(單選)如圖3所示,光滑斜面的傾角為30°,輕繩通過兩個滑輪與力相連,輕繩的另一
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計輕繩與滑輪的摩擦.物塊/的質(zhì)量為見不計滑輪的質(zhì)量,掛
上物塊〃后,當(dāng)動滑輪兩邊輕繩的夾角為90。時,兒〃恰能保持靜止,則物塊〃的質(zhì)量
為().
A號B.^2///
C.mD.2m
解析先以力為研究對象,由力物塊受力及平衡條件可得繩中張力A=林皿30。.再
以動滑輪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受力并由平衡條件有例g=26cos45。=木丸解得期
乎m,A正確.
答案A
4.(單選)如圖4所示,質(zhì)量為勿的球放在傾角為。的光滑斜面上,用擋板力。將球擋住,
使球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若擋板與斜面間的夾角為B、則().
A.當(dāng)8=30°時,擋板力。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值為〃磔ina
B.當(dāng)£=60°時,擋板力。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值為磔COS
C.當(dāng)£=60°時,擋板力。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值為歐sina
D.當(dāng)£=90°時,擋板力。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值為mgsina
A
81
解析以球為研究對象,球所受重力產(chǎn)生的效果有兩個:對斜面產(chǎn)生的壓力小】、對擋
板產(chǎn)生的壓力質(zhì)2,根據(jù)重力產(chǎn)生的效果將重力分解,如圖所示.當(dāng)擋板與斜面的夾角
后由圖示位置變化時??;大小改變但方向不變,始終與斜面垂直,m2的大小和方向均
改變,由圖可看出當(dāng)擋板力。與斜面垂直,即£=90°時,擋板力0所受壓力最小,最小
壓力&?in=35ina,D項正確.
答案D
5.(單選)如圖5所示,三根長度均為/的輕繩分別連接于心〃兩點,從8兩端被懸掛在
水平天花板上,相距為2/.現(xiàn)在。點上懸掛一個質(zhì)量為m的重物,為使切繩保持水平,
在〃點上可施加的力的最小值為().
A.mgB.
J
八1>1
c.5期D.-mg
解析
如圖所示,對。點進(jìn)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繩切對。點的拉力心=儂tan300;
對〃點進(jìn)行受力分析,繩⑺對〃點的拉力用:吊>=儂tan30。,£方向一定,則當(dāng)月
垂直于繩劭時,A最小,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K=Ksin60°=&g.
答案C
6.如圖6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為G,兩球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
為〃,且假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一根輕繩兩端固結(jié)在兩個球上,在繩的中
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當(dāng)繩被拉直后,兩段繩間的夾角為。.問當(dāng)尸至少為多大
時,兩球?qū)l(fā)生滑動?
圖6
解析對結(jié)點。受力分析如圖(a)所示,由平衡條件得:
對任一球(如右球)受刀分析如圖(b)所示,球發(fā)生滑動的臨界條件是sinuA
又cos亍+R=G莊'=F2
聯(lián)立解得:F=——
a'
〃+tan
一
答菜---------7
〃+tan-
微專題訓(xùn)練6含彈簧的平衡問題
11(單選)如圖1所示,完全相同的、質(zhì)量為勿的月、〃兩球,用兩根等長的細(xì)線懸掛在0
點,兩球之間夾著一根勁度系數(shù)為4的輕彈簧,靜止不動時,彈簧處于水平方向,兩根
細(xì)線之間的夾角為〃,則彈簧的長度被壓縮了().
圖1
mgtan〃2z^gtan〃
A,~~k-B.
k
00
Man—2嗯an—
0。-k-
解析對力受力分析可知,月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儂、沿著細(xì)線方向的拉力行以及水平
00
向左的彈簧彈力F.由正交分解法可得水平方向/Ssin—=F=k^x,豎直方向/Sees—
0
mgtan-
=啕解得△k---7---,C正確.
K
答案C
2.(多選)如圖2所示,從8、C、〃是四個完全相同的穴塊,在圖甲中,水平力/作用于8
上,力、夕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圖乙中,豎直彈簧作用于〃上,C、〃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關(guān)于力、
氏a〃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
圖2
A.圖甲中力受五個力,圖乙中。受三個力
B.圖乙中墻對??赡苡心Σ亮?/p>
C.圖甲中墻對/一定沒有摩擦力
D,圖乙中〃對C一定有向右上方的摩擦力
解析在圖甲中,4受重力、墻的支持力、8的支持力、墻的摩擦力(向上),8的摩擦力
(左下方),共五個力,而圖乙中,墻對C沒有摩擦力和支持力,A正確,B錯誤;選整
體為研究對象,可知圖甲中,墻對/一定有向上的摩擦力,C錯誤;而圖乙中,。處于
靜止?fàn)顟B(tài),一定受到。對其向右上方的摩擦力,D正確.
答案AD
3.(單選)如圖3所示,在水平傳送帶上有三個質(zhì)量分別為〃力、如、處的木塊1、2、3,1和2
及2和3間分別用原長為以勁度系數(shù)為4的輕彈簧連接起來,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
擦因數(shù)均為人現(xiàn)用水平細(xì)繩將木塊1固定在左邊的墻上,傳送帶按圖示方向勻速運動,
當(dāng)三個木塊達(dá)到平衡后,1、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是
().
圖3
〃nk+nhg
A.2£+------;-----
股+2而g
B.2L+—~~k
/%+版+股g
C.2£+一
解析先以2、3為整體分析,設(shè)1、2間彈簧的伸長量為幾有Ax產(chǎn)〃的+加g;再
以3為研究對象,設(shè)2、3間彈簧伸長量為&有kxL〃mg所以1、3兩木塊之間的距
離為2£+小+x>,故選B.
答案B
4.(單選)如圖4所示,月、8兩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月物體質(zhì)量勿=20kg,6物體質(zhì)量
必二30kg.處于水平位置的輕彈簧一端固定于墻壁,另一端與1物體相連,彈簧處于自然
狀態(tài),其勁度系數(shù)為250N/m,1與8之間、8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P=0.5.
現(xiàn)有一水平推力-'作用于物體〃上緩慢地向墻壁移動,當(dāng)移動0.2m時,水平推力尸的
大小為(g取10m/s2)()?
A.350NB.300N
C.250ND.200N
解析由題意可知4〃月-100N.當(dāng)/!向左移動0.2川時,A^-AAA-50N,尸彈
即力、〃間未出現(xiàn)相對滑動,對整體受力分析可知,F(xiàn)=f/F*〃①+助g+AAX
=300N,B選項正確.
答案B
5.(單選)如圖5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彈簧水平連接一斜面體,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
墻上,一玩具遙控小車放在斜面上,系統(tǒng)靜止不動.用遙控啟動小車,小車沿斜面加速
上升,貝h).
圖5
A.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
B.小車加速時彈簧處于原長
C.小車加速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
D.小車加速時可將彈簧換成細(xì)繩
解析系統(tǒng)靜止時,其合力為零,對系統(tǒng)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系統(tǒng)水平方向不受彈簧
的作用力,即彈簧處干原長狀態(tài),A錯誤;當(dāng)小車沿斜面加速上升時,仍對系統(tǒng)受力分
析,如圖所示.由圖中關(guān)系可知:彈簧對斜面體有水平向右的拉力,即彈簧處于伸長狀
態(tài),可以將彈簧換成細(xì)繩,B、C錯誤,D正確.
答案D
6.(單選)三個質(zhì)量均為1kg的相同木塊a、b、。和兩人勁度系數(shù)均為500N/m的相同輕彈
簧〃、g用輕繩連接如圖6,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開始時夕彈簧處于原長,木塊
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現(xiàn)用水平力緩慢地向左拉〃彈簧的左端,直到。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
面為止,g取10m/s:該過程夕彈簧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是().
A.4cmB.6cm
C.8cmD.10cm
解析開始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由胡克定律可知,彈簧壓縮了2cm.木塊。剛好離
開水平地面時,輕彈簧。中拉力為10N,故其伸長了2cm.輕彈簧夕中拉力為20N時,
伸長了4cm;該過程夕彈簧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是2cm+2cm+4cm=8cm,選項C
正確.
答案C
7.(單選)如圖7所示,兩輕質(zhì)彈簧a。懸掛一小鐵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a彈簧與豎直方向成
30°角,力彈簧水平,a、。兩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左、自重力加速度為g貝M.
A.a、〃兩彈簧的伸長量之比為生
B.飛。兩彈簧的伸長量之比為華
K\
C.若彈簧〃的左端松脫,則松脫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為日
D.若彈簧。的左端松脫,則松脫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為小g
解析將彈簧a的彈力沿水平和豎直方向分解,如圖所示,則笈。s30°=mg,Lsin30°
2k
=。,結(jié)合胡克定律可求得a、b兩彈簧的伸長量之比為對,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得
A1
松脫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為華g答案為B.
Ta
Oc
答案B
微專題訓(xùn)練7求解平衡問題的方法技巧練
1.(合成法)(單選)如圖1所示,小圓環(huán)月吊著一個質(zhì)量為反的物塊并套在另一個豎直放置
的大圓環(huán)上,有一細(xì)線一端拴在小圓環(huán)力上,另一端跨過固定在大圓環(huán)最高點8的一個
小滑輪后吊著一個質(zhì)量為⑶的物塊,若各處摩擦力均不計,繩不可伸長,若平衡時,弦
/出所對應(yīng)的圓心角為a、則兩物塊的質(zhì)量之比如:做應(yīng)為
aa
A.cos-B.sin-
乙乙
C.2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版銀行協(xié)議存款合同
- 合同協(xié)議糾紛起訴書范本
- 合同授權(quán)協(xié)議書模板
- 合同聯(lián)營協(xié)議范本
- 1房2賣協(xié)議合同
- 工程項目工人合同協(xié)議
- 建設(shè)廠房安全合同協(xié)議
- ct購銷合同協(xié)議
- 合建住宅房合同協(xié)議
- 香榧銷售合同協(xié)議
- (新版)安全閥安裝、檢修及校驗培訓(xùn)課件
- 交通事故法律處理與索賠案例分析與實踐指導(dǎo)
- 殘疾消防培訓(xùn)課件內(nèi)容
- 個人專門制作的風(fēng)機(jī)功率計算公式及方法
- 廣州有限責(zé)任公司章程范本
- 知識產(chǎn)權(quán)與人工智能
- 定向鉆出入土點平面布置圖(可編輯)
- 《心房顫動診斷和治療中國指南2023》解讀
- (完整版)200210號文-工程勘察設(shè)計收費標(biāo)準(zhǔn)(2002年修訂本)本月修正2023簡版
- 《駱駝祥子》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 光學(xué)零件制造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