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西桂林市、梧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1頁
2022年廣西桂林市、梧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2頁
2022年廣西桂林市、梧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3頁
2022年廣西桂林市、梧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4頁
2022年廣西桂林市、梧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年廣西桂林市、梧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回望中國40多年來的發(fā)展,從經濟學的角度講,中國的成功就是長期增長的成功。這里說的長期增長,或者說經濟增長,指的是人均收入的增長。人均收入增長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因為人均收入增長就是單位時間內的產出增加,指的就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那么,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源泉是什么?根本性的也是直接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技術進步,這個毋庸贅言;二是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甲和乙各自生產具有自身優(yōu)勢的產品并進行交換,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雖然兩者都沒有實現技術上的進步,但由于他們都生產具有自身優(yōu)勢的產品并進行交換,這就提高了整體產出水平。當然,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條件,即交換。例如,甲只種棉花,種植棉花是甲的優(yōu)勢,乙只種糧食,這是乙的優(yōu)勢,他們實現了分工和專業(yè)化生產。但是如果沒有進行交換,就會出現問題,如甲沒有糧食,而乙沒有衣服。因此,交換十分重要,而交換涉及一系列規(guī)則和制度保障。那么,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呢?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談到,“這取決于市場規(guī)模的大小,市場規(guī)模越大,參與分工和專業(yè)化的生產要素就越多,分工也就越細,大家就越可以通過各自優(yōu)勢(比較優(yōu)勢或絕對優(yōu)勢)進行交換,并取得更大收益”。后人把亞當?斯密這套理論稱為“斯密定理”,即經濟增長取決于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市場規(guī)模大了,貿易創(chuàng)造的收益就增長了。中國的開放實踐印證了長期增長理論是正確的。中國開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與中國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和不斷深化規(guī)則對接密不可分的。中國實施的大力吸引外資、建立經濟特區(qū)、重視出口、推動企業(yè)走出去等政策舉措,擴大了市場規(guī)模。中國在國際分工基礎上通過交換使得來自貿易的收益越來越大,當然,這個過程中也伴有技術進步。長期增長理論已經被認為是一種西方理論。但這一理論的思想實際上與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的開放實踐包含著中國人自己的傳統(tǒng)智慧。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在200多年前寫的,而早在2000多年前,司馬遷就在《史記》里寫下了《貨殖列傳》?!柏浿场睂嶋H上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增長。在《貨殖列傳》中,司馬遷專門談到了怎樣實現貨殖,即“以所多易所鮮”,用我多的東西換我少的東西。與司馬遷幾乎同時代的劉安編寫的《淮南子》一書中,也談到了如何實現自然貨殖,“以所有易所無,以所工易所拙”,也就是用我有的換我沒有的,用我擅長生產的換我不擅長生產的。由此可見,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基本思想和邏輯架構,我們的先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表述過了。“以所有易所無”“以所多易所鮮”“以所工易所拙”,在相當程度上概括了今天國際貿易理論的內容。我把中國這套理論稱為“淮南子?司馬遷定理”。亞當?斯密講的主要是“以所工易所拙”,但還沒有詳談“以所多易所鮮”。后來,瑞典的伊?菲?赫克歌爾和貝蒂?俄林做了補充。他們強調了自然稟賦,就是多少和有無的問題。長期增長理論的兩大邏輯點之一,即分工與貿易收益,可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那里找到明顯的對應,同時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東西方認知同構的一面和圣賢智慧不斷理論化的事實。(摘編自張字燕《“淮南子?司馬遷定理”與中國對外開放的邏輯》)(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中國40多年來人均收入增長的根本原因,也是唯一原因。B.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根本原因不僅僅是技術進步,還包括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C.“斯密定理”的內涵可以概述為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與市場規(guī)模的大小有關。D.“淮南子?司馬遷定理”與被認為是一種西方理論的長期增長理論是相通的。(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采用并列式結構,先闡述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原因,再分析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原因,最后指出長期增長理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應。B.文章列舉甲和乙各自生產具有自身優(yōu)勢的產品并進行交換的例子,論證了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的觀點。C.文章運用引證法,引用《貨殖列傳》《淮南子》中的內容,闡述了長期增長理論的思想在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的著作中已有體現。D.文章從中外比較的角度,闡述了東西方認知同構的一面和圣賢智慧不斷理論化的事實,指出中國的開放實踐包含著中國人的傳統(tǒng)智慧。(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交換是非常關鍵的條件,如果沒有進行交換,分工和專業(yè)化生產就會出現問題。B.生產各自的優(yōu)勢產品并進行交換,可以提高整體產出水平,而技術無關緊要。C.中國的開放實踐以及經濟取得的長期增長是依靠中國古人的思想和智慧來指導的。D.伊?菲?赫克歇爾和貝蒂?俄林對《淮南子》的思想做了補充,強調了自然稟賦。(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2.(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也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這不僅表明我國保護環(huán)境、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也是在為各行各業(yè)的低碳轉型明確時間表,謀劃路線圖?!笆奈濉睍r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對于眾多能耗領域來說,這意味著既要從供給端加大清潔能源的供給,也要從使用端改變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數據顯示,作為電力行業(yè)的“能耗大戶”,我國制冷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15%以上,大中城市空調用電負荷約占夏季高峰負荷的60%。制造行業(yè)的低碳轉型,勢在必行,更大有可為。制造行業(yè)要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進步,尤其是在核心技術上要實現創(chuàng)新突破。不久前,在全球制冷技術創(chuàng)新大獎賽上,格力電器與清華大學聯(lián)合團隊研發(fā)的“零碳源”空調技術,從全球近百個國家2100多支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實現節(jié)能85.7%,在大賽中奪冠。據預測,普及這種空調技術,有潛力在2050年前實現累計全球碳減排達1000億噸,相當于1160億棵樹100年的碳匯量??梢哉f,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加快推廣應用減污降碳技術,是走好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道路的題中之義。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各國的共同挑戰(zhàn)和責任,中國始終是全球生態(tài)文明建設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傲闾荚础笨照{技術已服務于全球6000多個項目,成為“中國創(chuàng)造”造福全世界的一個生動寫照。這也從側面說明,在應對氣候變化、謀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背景下,誰能搶占節(jié)能減排技術的高地,誰就能在世界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地位。各行各業(yè)當為自身的轉型升級謀先機,助推“中國創(chuàng)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全球節(jié)能減排、綠色轉型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發(fā)揮中國在全球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摘編自人民網《科技創(chuàng)新助力碳中和》)材料二:“不要孤立地看待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工業(yè)經濟聯(lián)合會會長李毅中指出,碳達峰、碳中和事關調整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能源結構、產品結構,事關國民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李毅中的觀點在鋼鐵行業(yè)的體現尤為明顯。當前能源結構不合理、行業(yè)集中度不高、高端綠色產品供給不充分等能源、產業(yè)、產品結構性問題都是影響鋼鐵行業(yè)碳達峰、碳中和的因素。反過來看,低碳發(fā)展也將倒逼鋼鐵行業(y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fā)展?!耙潇o看待當前鋼材消費的高增長,國家提出壓縮粗鋼產量,就是要求鋼鐵行業(yè)切實轉變發(fā)展理念,從高速增長轉移到高質量發(fā)展軌道上來?!敝袊撹F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駱鐵軍表示,無論是控產能,還是減產量,目標都指向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這既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也有利于鋼鐵行業(yè)轉型升級。2021年2月,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出倡議書,呼吁鋼鐵行業(yè)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提前實現碳達峰,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盡早實現粗鋼產量達峰,二是推動低碳冶金等變革性技術研發(fā),三是有序發(fā)展電爐短流程工藝,四是提高高強度鋼材的應用。鋼鐵企業(yè)積極響應,從寶武集團、河鋼集團、鞍鋼集團等多家鋼鐵企業(yè)發(fā)布的2021年經營計劃中可以看到,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關鍵詞。(摘編自謝希瑤《要求更“剛”!碳達峰碳中和倒逼鋼鐵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材料三: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克服自身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困難,積極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戰(zhàn)略、法規(guī)、政策、標準與行動,并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深入貫徹落實新發(fā)展理念,相關工作不斷取得新進步。根據2021年10月發(fā)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2020年我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4%,超額完成了向國際社會承諾的到2020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為15.9%,比2005年提升了8.5個百分點,對煤炭消費的依賴顯著下降,能源結構優(yōu)化取得明顯成效。此外,我國還建設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guī)模最大的碳市場。應對氣候變化既是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作為擁有14億多人口的最大發(fā)展中國家,既要面對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生態(tài)等一系列艱巨任務,又要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實現既定目標。但我國化壓力為動力,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摘編自金觀平《為全球氣候治理做出中國貢獻》)(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已經向世界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體現了中國的責任擔當。B.當前鋼鐵行業(yè)在能源結構、行業(yè)集中度、高端綠色產品供給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這不利于鋼鐵行業(y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C.“十四五”時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時期。與從使用端改變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相比,從供給端加大清潔能源的供給顯得更加重要。D.中國已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格力電器與清華大學聯(lián)合團隊研發(fā)的“零碳源”空調技術,已服務于全球6000多個項目,為全球碳減排達1000億噸。B.中國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需要面對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等任務,但能化壓力為動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為既定目標而努力。C.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倡議鋼鐵行業(yè)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提前實現碳達峰,做好粗鋼產量達峰改變用能方式等四項工作。D.根據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駱鐵軍的說法,鋼鐵行業(yè)對粗鋼的控產能和減產量,就是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3)三則材料都涉及“碳達峰、碳中和”,但闡述的側重點不同。請簡要分析。(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3.(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宋云樵伍中正在宋莊,宋云樵的字,寫得最好。他的字有體有格,莊里人公認。他的字一出手,就有人點贊。他的字貼哪掛哪,就有人看。年底,宋云樵在宋莊寫春聯(lián),寫福字。他寫春聯(lián),寫各種體。紅紙一鋪,墨水一蘸,筆在紙上,就聽話一般起落。歐、顏、柳、趙四體均寫。點橫撇捺,每筆每畫,他都寫得到位。莊里認得小篆和草書的人不多。有時,他適當寫一點小篆和草書。莊里人愛福惜福。宋云樵寫福字,也寫各種體。寫福字,多用粗筆。筆畫粗,福氣大。粗筆寫出來的福字,有氣勢,深含寓意,莊里人喜歡。寫的春聯(lián)和福字,宋云樵全送?!罢Σ粚懽仲u錢?”莊里人疑問。“只寫字,不賣字!”宋云樵一笑,然后說。宋云樵在莊里轉悠,隨便到哪,都看到自己的字,想到自己過去寫字時的樣子。有時,他的臉上會擺出淺淺的笑來,有時,他會很隨意地,點幾下頭。有一年,莊里開冬修水利的表彰大會,又逢縣文化局送戲下鄉(xiāng)。先是表彰,后是演出,莊里弄了很大的架勢,搭了舞臺。舞臺兩邊的柱子上就是宋云樵寫的長聯(lián):龍人興水利旱澇雙防座座豐碑載德載功歌夏禹文化下農村貧愚兩治行行足跡送書送戲布春暉長聯(lián)字體連貫,非常養(yǎng)眼。莊里人見了,都說宋云樵不光字寫得好,長聯(lián)也寫得好。“云樵的字,比縣書協(xié)的書家寫得好!”縣文化局的一個干部見了,緊緊地握著他的手感嘆。“真不算好字?!彼卧崎詼\淺一笑,回一句。“宋云樵留在宋莊,真可惜了?!笨h文化局的干部臨走時,在宋莊人面前感嘆。有一年,莊里開脫貧攻堅的動員會。村主任請宋云樵寫一副長聯(lián),表達莊里幫貧困戶脫貧的決心,然后貼在主席臺兩邊的柱子上。宋云樵不推辭?;丶揖驮谧琅_上裁紙,把墨倒在碗中,然后提筆書寫:清除臟亂拆舊蓋新鄉(xiāng)村美麗人心暢扶助貧窮攻堅克難社會和諧國夢圓開會時,主席臺兩邊的柱子上,一副長聯(lián),紅底金字,特別扎眼,書法韻味十足。那副長聯(lián),宋云樵特別看重。他用小楷,又寫了一遍,掛在屋子里。有一年,莊里人傳言,鎮(zhèn)里新來一鎮(zhèn)長,姓鐵。鐵鎮(zhèn)長不年輕,做完一屆鎮(zhèn)長,就退居二線。莊里人再傳言。宋云樵只聽,不傳。誰做鎮(zhèn)長,做多久鎮(zhèn)長,他不關注。鐵鎮(zhèn)長在宋莊檢查完工作,坐在莊里會議室聽村主任講宋云樵,講他有體更有格調的字。鐵鎮(zhèn)長坐不住了,非得要見宋云樵。宋云樵的院子里,春天走過,一些半大不小的雞在桃樹下追逐樹上落下的花瓣。一張桌,一壺茶,幾縷春風。宋云樵手握一本書,在讀。見鐵鎮(zhèn)長來,宋云樵很隨意地加放了一把凳,很隨意地加泡了一杯茶,很隨意地跟他說了幾句話。“想求云樵先生一幅字!”鐵鎮(zhèn)長再不遮掩,說?!霸崎缘淖?,入不得鎮(zhèn)長法眼,不敢寫。”宋云樵也不含糊?!霸崎韵壬鷷懙摹!辫F鎮(zhèn)長說這話時,底氣非常足。鐵鎮(zhèn)長臨走,喝了宋云樵泡的茶。一路春風,宋云樵送鐵鎮(zhèn)長走遠,送字不送字,他沒對鎮(zhèn)長說。沒幾天,莊里議論宋云樵給鐵鎮(zhèn)長寫字送字的事,“只要送他字,往后,鎮(zhèn)長對宋云樵的關照背定不少?!庇腥搜凵衩悦?。“送誰都是送,送鎮(zhèn)長一幅字,肯定不會白送,白送也要送!”有人說?!安凰鸵残?,人家鐵鎮(zhèn)長啥字沒見過,啥世面沒見過,真稀罕他宋云樵的字?”有人說。說什么的都有。宋莊小學校舍墻體開裂,成了危房。莊里人擔心校舍垮塌,傷著老師和學生。每次在宋莊小學檢查工作,鐵鎮(zhèn)長就擔心。第三次在宋莊小學檢查工作后,鐵鎮(zhèn)長向上打了申請修建宋莊小學較舍的報告。很快,報告批下來,上面落實建設資金,建設宋莊小字。暑假里,老校舍拆掉。鋼材運來,宋云樵看見鐵鎮(zhèn)長親自押車。紅磚運來,宋云樵看見鐵鎮(zhèn)長親自押車。施工現場,宋云樵看見鐵鎮(zhèn)長親自督工。宋莊小學新校舍建成。新學期開學,五星紅旗在字校旗桿上飄揚。鐵鎮(zhèn)長出席宋莊小學開學典禮。他很高興,也很感動。在典禮上,他說了建校的經過,也講了辦學的希望。臺下的師生不停地鼓掌。鐵鎮(zhèn)長要走,被宋云樵攔住。“給你看一樣東西!”宋云樵說?!吧稏|西?”鐵鎮(zhèn)長問。宋云樵不緊不慢地把寫好的一幅字拿出來?!澳阋囊环?!”宋云樵說?!拔乙^字?啥時要過字?”鐵鎮(zhèn)長疑惑。“你要過?!彼卧崎钥隙?。那幅字展開來,鐵鎮(zhèn)長看得很真切:是結構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渾厚、挺拔開闊的顏體字。干部是公仆處處為群眾著想人民乃主人事事替祖國分憂那一刻,鐵鎮(zhèn)長感動。給鐵鎮(zhèn)長送字一月后,宋云樵中風,手不能正常寫字。有人勸宋云樵把中風的事告訴鐵鎮(zhèn)長?!安宦闊┧?。不麻煩他。人家鐵鎮(zhèn)長忙?!彼卧崎詳鄶嗬m(xù)續(xù)地說。(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在宋莊,宋云樵的字,寫得最好”開篇,為后文宋云樵寫福字、寫對聯(lián)以及鐵鎮(zhèn)長求字等情節(jié)做了鋪墊。B.小說為了表現宋云樵的字寫得好,多次運用了側面描寫,如莊里人喜歡、文化局干部感嘆、鐵鎮(zhèn)長求字等。C.“宋云樵看見……宋云樵看見……宋云樵看見……”運用反復手法,從旁觀者的角度寫出了鐵鎮(zhèn)長的公仆形象。D.宋云樵送給鐵鎮(zhèn)長的字是用顏體書寫的,“結構方正”“挺拔開闊”,體現了對鐵鎮(zhèn)長的稱贊,也為了暗示自己的人品。(2)宋云樵寫的三副對聯(lián)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3)有評論說“宋云樵的字里藏著一個宋云樵”,你是如何理解這一評論的?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4.(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二月,上①御丹鳳門樓,赦天下。事畢,盛陳倡優(yōu)、雜戲于門內而觀之。上幸左神策軍觀手搏、雜戲。庚寅,監(jiān)察御史楊虞卿上疏,以為:“陛下宜延對群臣,周遍顧問,惠以氣色,使進忠若趨利,論政若訴冤,如此而不致升平者未之有也。”衡山人趙知微亦上疏諫上游畋無節(jié)。上雖不能用,亦不罪也。八月,上甫過公除②,即事游畋,賜與無節(jié)。九月,欲以重陽大宴,拾遺李玨帥其同僚上疏曰:“伏以元朔未改,園陵尚新,雖陛下就易月之期,俯從人欲,而《禮經》著三年之制,猶服心喪。遵同軌之會始離京,告遠夷之使未復命。遏密弛禁,蓋為齊人,合宴內庭,事將未可。”上不聽。十月壬午,群臣入閣。諫議大夫鄭覃、崔郾等五人進言:“陛下宴樂過多,畋游無度。今胡寇壓境,忽有急奏,不知乘輿所在。晨夕與近習狎昵,賜與過厚。夫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與。雖內藏有余,愿陛下愛之,萬一四方有事,不復使有司重斂百姓。”時久無閣中論事者,上始甚訝之,謂宰相曰:“此輩何人?”對曰:“諫官?!鄙夏耸谷宋縿谥唬骸爱斠狼溲??!痹紫嘟再R,然實不能用也。上嘗謂給事中丁公著曰:“聞外間人多宴樂,此乃時和人安,足用為慰?!惫鴮υ唬骸按朔羌咽?,恐漸勞圣慮?!鄙显唬骸昂喂??”對曰:“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背廢陛下能無獨憂勞平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十一月,上將幸華清宮,戊午,宰相率兩省供奉官詣延英門,三上表切諫,且言“如此,臣輩當扈從”。求面對,皆不聽。諫官伏門下,至暮乃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卷三十五》,有刪改)[注]①上,這里指唐穆宗。②公除,指帝王身負國事之重,因公權宜禮制,而除喪服。(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皆廢/陛下能無獨憂勞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B.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皆廢/陛下能無獨憂勞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C.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皆廢/陛下能無獨憂/勞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D.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皆廢/陛下能無獨憂/勞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庚寅,文中指庚寅日,是干支紀日。庚寅日的前一天是己丑日,后一天是辛卯日。B.重陽,即重陽節(jié),時間為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形成了登高等特定的習俗。C.乘輿,天子、諸侯乘坐的車,也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就指皇帝乘坐的車。D.兩省,這里指中書省和門下省。唐代國家政令由中書省草擬,由門下省審核。(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穆宗親臨左神策軍觀看徒手搏、雜戲表演,后來楊虞卿上奏進諫,趙知微也上奏進諫,唐穆宗即使不能采用他們的諫言,也沒有怪罪他們。B.唐穆宗在八月剛剛除去喪服,就沉迷于出游打獵,過分地賞賜臣下。唐穆宗想要在重陽節(jié)舉行盛大宴會,但遭到了拾遺李玨及其同僚的勸諫。C.唐穆宗面對諫議大夫鄭罩、崔郾等人的進言,竟然不知他們諫官的身份。唐穆宗派人慰問犒勞他們,并采納了他們的諫言,宰相都祝賀。D.唐穆宗認為宮外的人經常飲宴游樂是令人欣慰的好事情,體現了國泰民安,大臣丁公著有憂患意識,認為這會成為勞煩皇帝憂慮的開端。(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使進忠若趨利,論政若訴冤,如此而不致升平者未之有也。②晨夕與近習狎昵,賜與過厚。夫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與。(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5.(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寶劍吟陸游幽人①枕寶劍,殷殷②夜有聲。人言劍化龍③,直恐興風霆;不然憤狂虜,慨然思遐征。取酒起酹劍:至寶當潛形,豈無知君者,時來自施行。一匣有余地,胡為鳴不平?[注]①幽人,幽居的人,隱者。②殷殷,象聲詞,形容雷聲。③相傳西晉張華叫雷煥替他尋找寶劍,雷煥找到一對寶劍,寶劍后來化為兩條蛟龍。(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隱者枕著寶劍入睡,到深夜感覺寶劍在發(fā)聲,“鳴不平”解釋了寶劍發(fā)聲的原因。B.詩歌借用典故,想象“劍化龍”,而龍能興起風暴雷霆。“恐”寫出了隱者的害怕。C.“不然憤狂虜,慨然思遐征”,賦予龍以思想,龍如果不是被壓制,就會憤然遠征。D.隱者起身,把酒灑在地上來祭劍。隱者表面上勸慰寶劍,但激憤之情卻躍然紙上。(2)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寶劍的形象特點和寶劍形象蘊含的意義。(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6.(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中,與成語“方枘圓鑿”意思相近,表達“道不同,不相為謀”之意的兩句是“?”。(2)《逍遙游》中,莊子認為宋榮子和列子雖有“未數數然也”的人生態(tài)度,但分別存在“”和“”的不足,還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境界。(3)《出師表》中,諸葛亮述說自己本是一介平民,并用“,”兩句表明自己只想保全自身而無意于功名。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9分)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近代思想家深切地意識到,中華文化與中國的前途命運,我們要堅守、賡續(xù)中華文化。嚴復指出,文化具有“國性”,是國家存立的根基。他斷言:“大凡一國存立,必以其國性為之基?!睆倪@個意義上說,傳承中華文化就是延續(xù)中國人的精神命脈。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強調,文化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也是凝聚民族信仰的不二法寶。面臨外敵時,若要,就要以中國文化激發(fā)中國人的文化認同,以此增強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和民族認同。沿著這個思路,(),對中國歷史的研究、發(fā)掘終身不輟;而以語言文字為國學基礎的章太炎則保留、弘揚中國的漢字和方言。據章太炎所言,盡管哪國人,都覺得語言是自己國家的語言優(yōu)美動人。漢語漢字最能激動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正如鄉(xiāng)意方言同一地域的人倍感親切一樣。近代思想家之所以在對中國學術思想的傳承中熱衷于先秦諸子,是因為先秦諸子的思想是國學的組成部分,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一脈相承同仇敵愾振臂一呼不可估量B.息息相關同仇敵愾大聲疾呼不可或缺C.息息相關群威群膽振臂一呼不可估址D.一脈相承群威群膽大聲疾呼不可或缺(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梁啟超以史學為國學根基,借助中國學術思想激發(fā)中國人的愛國心B.以史學為國學根基的梁啟超為了激發(fā)中國人的愛國心,借助中國學術思想C.以史學為國學根基的梁啟超借助中國學術思想激發(fā)中國人的愛國心D.梁啟超以史學為國學根基,為了激發(fā)中國人的愛國心,借助中國學術思想(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盡管哪國人,都覺得自己國家的語言優(yōu)美動人。漢語漢字最能激發(fā)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正如鄉(xiāng)音方言讓同一地域的人倍感親切一樣。B.無論哪國人,都覺得自己國家的語言優(yōu)美動人。漢語漢字最能激發(fā)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正如鄉(xiāng)音方言讓同一地域的人倍感親切一樣。C.無論哪國人,都覺得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是自己國家的。漢語漢字最能激發(fā)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正如鄉(xiāng)音方言同一地域的人倍感親切一樣。D.無論哪國人,都覺得語言是自己國家的語言優(yōu)美動人。漢語漢字最能激發(fā)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正如鄉(xiāng)音方言同一地域的人倍感親切一樣。(二)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1分)8.(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月亮之所以為詩人所鐘情,是因為在天體中,①。它有新殘也有朔望,有上弦月和下弦月之分,它有盈虧圓缺。滿月如盤,它有時候又變成了如弓的彎月。浪漫多姿的月亮,引起詩人多少多情的思緒!在詩人的眼里,月亮總是最為鐘情的題材,古代描寫月亮的詩詞數不勝數。出于對月亮的喜愛,人們②,比如玉兔、玉盤、素娥、冰輪、玉輪、玉蟾、蟾蜍、嬋娟、玉桂、玉鏡,等等。李白有一首《古朗月行》,就是將月亮稱作白玉盤的。中秋節(jié)的起源③。中秋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jié)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jié)”,后演變成了以“家庭團圓”為主題的祭祀儀式。(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文中畫波浪線處是散句,請改成整句。四、寫作(60分)9.(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908年,《天津青年》發(fā)出了著名的“奧運三問”,其中一問是“我們的國家什么時候能舉辦奧運會?”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2022年,北京將舉辦第二十四屆冬季奧運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競技體育運動取得了輝煌成績,中國職業(yè)體育運動和體育產業(yè)從無到有,不斷發(fā)展壯大。我們不再只關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的目標,而是更多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和樂趣。中國舉辦奧運會推動了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運動的蓬勃開展,將為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上述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廣西桂林市、梧州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赝袊?0多年來的發(fā)展,從經濟學的角度講,中國的成功就是長期增長的成功。這里說的長期增長,或者說經濟增長,指的是人均收入的增長。人均收入增長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因為人均收入增長就是單位時間內的產出增加,指的就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那么,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源泉是什么?根本性的也是直接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技術進步,這個毋庸贅言;二是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甲和乙各自生產具有自身優(yōu)勢的產品并進行交換,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雖然兩者都沒有實現技術上的進步,但由于他們都生產具有自身優(yōu)勢的產品并進行交換,這就提高了整體產出水平。當然,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條件,即交換。例如,甲只種棉花,種植棉花是甲的優(yōu)勢,乙只種糧食,這是乙的優(yōu)勢,他們實現了分工和專業(yè)化生產。但是如果沒有進行交換,就會出現問題,如甲沒有糧食,而乙沒有衣服。因此,交換十分重要,而交換涉及一系列規(guī)則和制度保障。那么,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呢?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談到,“這取決于市場規(guī)模的大小,市場規(guī)模越大,參與分工和專業(yè)化的生產要素就越多,分工也就越細,大家就越可以通過各自優(yōu)勢(比較優(yōu)勢或絕對優(yōu)勢)進行交換,并取得更大收益”。后人把亞當?斯密這套理論稱為“斯密定理”,即經濟增長取決于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市場規(guī)模大了,貿易創(chuàng)造的收益就增長了。中國的開放實踐印證了長期增長理論是正確的。中國開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與中國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和不斷深化規(guī)則對接密不可分的。中國實施的大力吸引外資、建立經濟特區(qū)、重視出口、推動企業(yè)走出去等政策舉措,擴大了市場規(guī)模。中國在國際分工基礎上通過交換使得來自貿易的收益越來越大,當然,這個過程中也伴有技術進步。長期增長理論已經被認為是一種西方理論。但這一理論的思想實際上與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的開放實踐包含著中國人自己的傳統(tǒng)智慧。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在200多年前寫的,而早在2000多年前,司馬遷就在《史記》里寫下了《貨殖列傳》?!柏浿场睂嶋H上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增長。在《貨殖列傳》中,司馬遷專門談到了怎樣實現貨殖,即“以所多易所鮮”,用我多的東西換我少的東西。與司馬遷幾乎同時代的劉安編寫的《淮南子》一書中,也談到了如何實現自然貨殖,“以所有易所無,以所工易所拙”,也就是用我有的換我沒有的,用我擅長生產的換我不擅長生產的。由此可見,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基本思想和邏輯架構,我們的先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表述過了?!耙运幸姿鶡o”“以所多易所鮮”“以所工易所拙”,在相當程度上概括了今天國際貿易理論的內容。我把中國這套理論稱為“淮南子?司馬遷定理”。亞當?斯密講的主要是“以所工易所拙”,但還沒有詳談“以所多易所鮮”。后來,瑞典的伊?菲?赫克歌爾和貝蒂?俄林做了補充。他們強調了自然稟賦,就是多少和有無的問題。長期增長理論的兩大邏輯點之一,即分工與貿易收益,可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那里找到明顯的對應,同時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東西方認知同構的一面和圣賢智慧不斷理論化的事實。(摘編自張字燕《“淮南子?司馬遷定理”與中國對外開放的邏輯》)(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中國40多年來人均收入增長的根本原因,也是唯一原因。B.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根本原因不僅僅是技術進步,還包括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C.“斯密定理”的內涵可以概述為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與市場規(guī)模的大小有關。D.“淮南子?司馬遷定理”與被認為是一種西方理論的長期增長理論是相通的。(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文章采用并列式結構,先闡述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原因,再分析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原因,最后指出長期增長理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應。B.文章列舉甲和乙各自生產具有自身優(yōu)勢的產品并進行交換的例子,論證了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的觀點。C.文章運用引證法,引用《貨殖列傳》《淮南子》中的內容,闡述了長期增長理論的思想在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的著作中已有體現。D.文章從中外比較的角度,闡述了東西方認知同構的一面和圣賢智慧不斷理論化的事實,指出中國的開放實踐包含著中國人的傳統(tǒng)智慧。(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A.交換是非常關鍵的條件,如果沒有進行交換,分工和專業(yè)化生產就會出現問題。B.生產各自的優(yōu)勢產品并進行交換,可以提高整體產出水平,而技術無關緊要。C.中國的開放實踐以及經濟取得的長期增長是依靠中國古人的思想和智慧來指導的。D.伊?菲?赫克歇爾和貝蒂?俄林對《淮南子》的思想做了補充,強調了自然稟賦?!痉治觥浚?)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題時要找出原文相關的信息,然后與選項比較。(2)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作答時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等。(3)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答題時要注意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據。【解答】(1)C.“‘斯密定理’的內涵可以概述為……”錯誤,原文第三段是“后人把亞當?斯密這套理論稱為‘斯密定理’,即經濟增長取決于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市場規(guī)模大了,貿易創(chuàng)造的收益就增長了”。(2)A.文章結構不是“并列式”,而是“遞進式”。(3)B.“而技術無關緊要”錯誤,原文第二段“那么,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源泉是什么?根本性的也是直接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技術進步,這個毋庸贅言;二是分工、專業(yè)化和交換”“雖然兩者都沒有實現技術上的進步,但由于他們都生產具有自身優(yōu)勢的產品并進行交換,這就提高了整體產出水平”。C.“是依靠中國古人的思想和智慧來指導的”錯誤,原文第五段是“長期增長理論已經被認為是一種西方理論。但這一理論的思想實際上與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的開放實踐包含著中國人自己的傳統(tǒng)智慧”。D.張冠李戴,“對《淮南子》的思想做了補充”錯誤,根據原文最后一段“亞當?斯密講的主要是‘以所工易所拙’,但還沒有詳談‘以所多易所鮮’。后來,瑞典的伊?菲?赫克歌爾和貝蒂?俄林做了補充”可知,應該是“對亞當?斯密的理論做了補充”。故選:A。答案:(1)C(2)A(3)A(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2.(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也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這不僅表明我國保護環(huán)境、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也是在為各行各業(yè)的低碳轉型明確時間表,謀劃路線圖?!笆奈濉睍r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對于眾多能耗領域來說,這意味著既要從供給端加大清潔能源的供給,也要從使用端改變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數據顯示,作為電力行業(yè)的“能耗大戶”,我國制冷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15%以上,大中城市空調用電負荷約占夏季高峰負荷的60%。制造行業(yè)的低碳轉型,勢在必行,更大有可為。制造行業(yè)要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進步,尤其是在核心技術上要實現創(chuàng)新突破。不久前,在全球制冷技術創(chuàng)新大獎賽上,格力電器與清華大學聯(lián)合團隊研發(fā)的“零碳源”空調技術,從全球近百個國家2100多支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實現節(jié)能85.7%,在大賽中奪冠。據預測,普及這種空調技術,有潛力在2050年前實現累計全球碳減排達1000億噸,相當于1160億棵樹100年的碳匯量??梢哉f,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加快推廣應用減污降碳技術,是走好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道路的題中之義。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各國的共同挑戰(zhàn)和責任,中國始終是全球生態(tài)文明建設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傲闾荚础笨照{技術已服務于全球6000多個項目,成為“中國創(chuàng)造”造福全世界的一個生動寫照。這也從側面說明,在應對氣候變化、謀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背景下,誰能搶占節(jié)能減排技術的高地,誰就能在世界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地位。各行各業(yè)當為自身的轉型升級謀先機,助推“中國創(chuàng)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全球節(jié)能減排、綠色轉型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發(fā)揮中國在全球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摘編自人民網《科技創(chuàng)新助力碳中和》)材料二:“不要孤立地看待碳達峰、碳中和?!敝袊I(yè)經濟聯(lián)合會會長李毅中指出,碳達峰、碳中和事關調整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能源結構、產品結構,事關國民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李毅中的觀點在鋼鐵行業(yè)的體現尤為明顯。當前能源結構不合理、行業(yè)集中度不高、高端綠色產品供給不充分等能源、產業(yè)、產品結構性問題都是影響鋼鐵行業(yè)碳達峰、碳中和的因素。反過來看,低碳發(fā)展也將倒逼鋼鐵行業(y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fā)展?!耙潇o看待當前鋼材消費的高增長,國家提出壓縮粗鋼產量,就是要求鋼鐵行業(yè)切實轉變發(fā)展理念,從高速增長轉移到高質量發(fā)展軌道上來?!敝袊撹F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駱鐵軍表示,無論是控產能,還是減產量,目標都指向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這既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也有利于鋼鐵行業(yè)轉型升級。2021年2月,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出倡議書,呼吁鋼鐵行業(yè)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提前實現碳達峰,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盡早實現粗鋼產量達峰,二是推動低碳冶金等變革性技術研發(fā),三是有序發(fā)展電爐短流程工藝,四是提高高強度鋼材的應用。鋼鐵企業(yè)積極響應,從寶武集團、河鋼集團、鞍鋼集團等多家鋼鐵企業(yè)發(fā)布的2021年經營計劃中可以看到,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關鍵詞。(摘編自謝?,帯兑蟾皠偂?!碳達峰碳中和倒逼鋼鐵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材料三: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克服自身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困難,積極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戰(zhàn)略、法規(guī)、政策、標準與行動,并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深入貫徹落實新發(fā)展理念,相關工作不斷取得新進步。根據2021年10月發(fā)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2020年我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4%,超額完成了向國際社會承諾的到2020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為15.9%,比2005年提升了8.5個百分點,對煤炭消費的依賴顯著下降,能源結構優(yōu)化取得明顯成效。此外,我國還建設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guī)模最大的碳市場。應對氣候變化既是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作為擁有14億多人口的最大發(fā)展中國家,既要面對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生態(tài)等一系列艱巨任務,又要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實現既定目標。但我國化壓力為動力,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摘編自金觀平《為全球氣候治理做出中國貢獻》)(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中國已經向世界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體現了中國的責任擔當。B.當前鋼鐵行業(yè)在能源結構、行業(yè)集中度、高端綠色產品供給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這不利于鋼鐵行業(y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C.“十四五”時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時期。與從使用端改變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相比,從供給端加大清潔能源的供給顯得更加重要。D.中國已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BA.格力電器與清華大學聯(lián)合團隊研發(fā)的“零碳源”空調技術,已服務于全球6000多個項目,為全球碳減排達1000億噸。B.中國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需要面對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等任務,但能化壓力為動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為既定目標而努力。C.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倡議鋼鐵行業(yè)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提前實現碳達峰,做好粗鋼產量達峰改變用能方式等四項工作。D.根據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駱鐵軍的說法,鋼鐵行業(yè)對粗鋼的控產能和減產量,就是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3)三則材料都涉及“碳達峰、碳中和”,但闡述的側重點不同。請簡要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相關內容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2)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和分析相關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題時,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解答時要認真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窘獯稹浚?)C.分析不當,“從供給端加大清潔能源的供給顯得更加重要”錯誤,原文是“對于眾多能耗領域來說,這意味著既要從供給端加大清潔能源的供給,也要從使用端改變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故選:C。(2)A.時態(tài)混淆,“為全球碳減排達1000億噸”錯誤,原文是“據預測,普及這種空調技術,有潛力在2050年前實現累計全球碳減排達1000億噸”,可見這是對未來的預測。B.正確。C.不合文意,依據材料二“2021年2月,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出倡議書,呼吁鋼鐵行業(yè)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提前實現碳達峰,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盡早實現粗鋼產量達峰,二是推動低碳冶金等變革性技術研發(fā),三是有序發(fā)展電爐短流程工藝,四是提高高強度鋼材的應用”,“改變用能方式”不在“四項工作”之列。D.分析不當,“就是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錯誤,原文是“無論是控產能,還是減產量,目標都指向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這既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也有利于鋼鐵行業(yè)轉型升級”。故選:B。(3)①依據材料一“制造行業(yè)要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進步,尤其是在核心技術上要實現創(chuàng)新突破”,側重闡述科技創(chuàng)新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②依據材料二“當前能源結構不合理、行業(yè)集中度不高、高端綠色產品供給不充分等能源、產業(yè)、產品結構性問題都是影響鋼鐵行業(yè)碳達峰、碳中和的因素。反過來看,低碳發(fā)展也將倒逼鋼鐵行業(y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側重以鋼鐵行業(yè)為例,闡述碳達峰、碳中和倒逼產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③依據材料三“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克服自身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困難,積極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戰(zhàn)略、法規(guī)、政策、標準與行動,并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側重闡述我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答案:(1)C(2)B(3)①材料一側重闡述科技創(chuàng)新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②材料二側重以鋼鐵行業(yè)為例,闡述碳達峰、碳中和倒逼產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③材料三側重闡述我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3.(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宋云樵伍中正在宋莊,宋云樵的字,寫得最好。他的字有體有格,莊里人公認。他的字一出手,就有人點贊。他的字貼哪掛哪,就有人看。年底,宋云樵在宋莊寫春聯(lián),寫福字。他寫春聯(lián),寫各種體。紅紙一鋪,墨水一蘸,筆在紙上,就聽話一般起落。歐、顏、柳、趙四體均寫。點橫撇捺,每筆每畫,他都寫得到位。莊里認得小篆和草書的人不多。有時,他適當寫一點小篆和草書。莊里人愛福惜福。宋云樵寫福字,也寫各種體。寫福字,多用粗筆。筆畫粗,福氣大。粗筆寫出來的福字,有氣勢,深含寓意,莊里人喜歡。寫的春聯(lián)和福字,宋云樵全送?!罢Σ粚懽仲u錢?”莊里人疑問。“只寫字,不賣字!”宋云樵一笑,然后說。宋云樵在莊里轉悠,隨便到哪,都看到自己的字,想到自己過去寫字時的樣子。有時,他的臉上會擺出淺淺的笑來,有時,他會很隨意地,點幾下頭。有一年,莊里開冬修水利的表彰大會,又逢縣文化局送戲下鄉(xiāng)。先是表彰,后是演出,莊里弄了很大的架勢,搭了舞臺。舞臺兩邊的柱子上就是宋云樵寫的長聯(lián):龍人興水利旱澇雙防座座豐碑載德載功歌夏禹文化下農村貧愚兩治行行足跡送書送戲布春暉長聯(lián)字體連貫,非常養(yǎng)眼。莊里人見了,都說宋云樵不光字寫得好,長聯(lián)也寫得好?!霸崎缘淖?,比縣書協(xié)的書家寫得好!”縣文化局的一個干部見了,緊緊地握著他的手感嘆?!罢娌凰愫米??!彼卧崎詼\淺一笑,回一句?!八卧崎粤粼谒吻f,真可惜了。”縣文化局的干部臨走時,在宋莊人面前感嘆。有一年,莊里開脫貧攻堅的動員會。村主任請宋云樵寫一副長聯(lián),表達莊里幫貧困戶脫貧的決心,然后貼在主席臺兩邊的柱子上。宋云樵不推辭。回家就在桌臺上裁紙,把墨倒在碗中,然后提筆書寫:清除臟亂拆舊蓋新鄉(xiāng)村美麗人心暢扶助貧窮攻堅克難社會和諧國夢圓開會時,主席臺兩邊的柱子上,一副長聯(lián),紅底金字,特別扎眼,書法韻味十足。那副長聯(lián),宋云樵特別看重。他用小楷,又寫了一遍,掛在屋子里。有一年,莊里人傳言,鎮(zhèn)里新來一鎮(zhèn)長,姓鐵。鐵鎮(zhèn)長不年輕,做完一屆鎮(zhèn)長,就退居二線。莊里人再傳言。宋云樵只聽,不傳。誰做鎮(zhèn)長,做多久鎮(zhèn)長,他不關注。鐵鎮(zhèn)長在宋莊檢查完工作,坐在莊里會議室聽村主任講宋云樵,講他有體更有格調的字。鐵鎮(zhèn)長坐不住了,非得要見宋云樵。宋云樵的院子里,春天走過,一些半大不小的雞在桃樹下追逐樹上落下的花瓣。一張桌,一壺茶,幾縷春風。宋云樵手握一本書,在讀。見鐵鎮(zhèn)長來,宋云樵很隨意地加放了一把凳,很隨意地加泡了一杯茶,很隨意地跟他說了幾句話。“想求云樵先生一幅字!”鐵鎮(zhèn)長再不遮掩,說?!霸崎缘淖?,入不得鎮(zhèn)長法眼,不敢寫?!彼卧崎砸膊缓!霸崎韵壬鷷懙?。”鐵鎮(zhèn)長說這話時,底氣非常足。鐵鎮(zhèn)長臨走,喝了宋云樵泡的茶。一路春風,宋云樵送鐵鎮(zhèn)長走遠,送字不送字,他沒對鎮(zhèn)長說。沒幾天,莊里議論宋云樵給鐵鎮(zhèn)長寫字送字的事,“只要送他字,往后,鎮(zhèn)長對宋云樵的關照背定不少。”有人眼神迷茫?!八驼l都是送,送鎮(zhèn)長一幅字,肯定不會白送,白送也要送!”有人說?!安凰鸵残?,人家鐵鎮(zhèn)長啥字沒見過,啥世面沒見過,真稀罕他宋云樵的字?”有人說。說什么的都有。宋莊小學校舍墻體開裂,成了危房。莊里人擔心校舍垮塌,傷著老師和學生。每次在宋莊小學檢查工作,鐵鎮(zhèn)長就擔心。第三次在宋莊小學檢查工作后,鐵鎮(zhèn)長向上打了申請修建宋莊小學較舍的報告。很快,報告批下來,上面落實建設資金,建設宋莊小字。暑假里,老校舍拆掉。鋼材運來,宋云樵看見鐵鎮(zhèn)長親自押車。紅磚運來,宋云樵看見鐵鎮(zhèn)長親自押車。施工現場,宋云樵看見鐵鎮(zhèn)長親自督工。宋莊小學新校舍建成。新學期開學,五星紅旗在字校旗桿上飄揚。鐵鎮(zhèn)長出席宋莊小學開學典禮。他很高興,也很感動。在典禮上,他說了建校的經過,也講了辦學的希望。臺下的師生不停地鼓掌。鐵鎮(zhèn)長要走,被宋云樵攔住?!敖o你看一樣東西!”宋云樵說?!吧稏|西?”鐵鎮(zhèn)長問。宋云樵不緊不慢地把寫好的一幅字拿出來?!澳阋囊环?!”宋云樵說。“我要過字?啥時要過字?”鐵鎮(zhèn)長疑惑?!澳阋^?!彼卧崎钥隙āD欠终归_來,鐵鎮(zhèn)長看得很真切:是結構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渾厚、挺拔開闊的顏體字。干部是公仆處處為群眾著想人民乃主人事事替祖國分憂那一刻,鐵鎮(zhèn)長感動。給鐵鎮(zhèn)長送字一月后,宋云樵中風,手不能正常寫字。有人勸宋云樵把中風的事告訴鐵鎮(zhèn)長?!安宦闊┧?。不麻煩他。人家鐵鎮(zhèn)長忙?!彼卧崎詳鄶嗬m(xù)續(xù)地說。(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DA.小說以“在宋莊,宋云樵的字,寫得最好”開篇,為后文宋云樵寫福字、寫對聯(lián)以及鐵鎮(zhèn)長求字等情節(jié)做了鋪墊。B.小說為了表現宋云樵的字寫得好,多次運用了側面描寫,如莊里人喜歡、文化局干部感嘆、鐵鎮(zhèn)長求字等。C.“宋云樵看見……宋云樵看見……宋云樵看見……”運用反復手法,從旁觀者的角度寫出了鐵鎮(zhèn)長的公仆形象。D.宋云樵送給鐵鎮(zhèn)長的字是用顏體書寫的,“結構方正”“挺拔開闊”,體現了對鐵鎮(zhèn)長的稱贊,也為了暗示自己的人品。(2)宋云樵寫的三副對聯(lián)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3)有評論說“宋云樵的字里藏著一個宋云樵”,你是如何理解這一評論的?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2)本題考查小說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問題,應通讀全文,對題中涉及的人物有明確的了解,體會其在小說結構和表達上的作用。(3)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根據名言或原理分析文本,需先對名言進行分析,再結合文本進行解釋。【解答】(1)D.“也為了暗示自己的人品”錯誤,宋云樵看到鐵鎮(zhèn)長為建設宋莊小孚忙碌,感到鐵鎮(zhèn)長是一個真正為百姓干實事的干部,送字是為了表達對鐵鎮(zhèn)長的稱贊和敬佩,不是為了暗示自己的人品。故選:D。(2)情節(jié)上,本文講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莊里開冬修水利的表彰大會,又逢縣文化局送戲下鄉(xiāng)”,宋云樵寫對聯(lián)為修水利鼓勁;第二個故事是“莊里開脫貧攻堅的動員會”,宋云樵寫對聯(lián)為脫貧攻堅鼓勁;第三個故事是鐵鎮(zhèn)長為村里建新小學,宋云樵寫對聯(lián)稱贊鐵鎮(zhèn)長為百姓辦實事。因此三副對聯(lián)寫出了宋莊發(fā)展的過程,夜概括了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內容上,“龍人興水利旱澇雙防座座豐碑載德載功歌夏禹,文化下農村貧愚兩治行行足跡送書送戲布春暉”“清除臟亂拆舊蓋新鄉(xiāng)村美麗人心暢,扶助貧窮攻堅克難社會和諧國夢圓”“干部是公仆處處為群眾著想,人民乃主人事事替祖國分憂”三副對聯(lián)用詞典雅,富有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豐富了小說內容。人物上,“龍人興水利旱澇雙防”“文化下農村貧愚兩治”“鄉(xiāng)村美麗人心暢”“社會和諧國夢圓”等內容體現了宋云樵關心農村發(fā)展、國家興旺,他看到興修水利、建辦學校、脫貧攻堅對農村發(fā)展的巨大作用,因此送去對聯(lián),可見對聯(lián)有助于塑造宋云樵的形象。主旨上,興修水利,防澇防旱,表達了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脫貧攻堅,邁向小康,表達了對農村新變化的欣喜之情;興辦學校,為群眾辦實事,表達了對為百姓干實事的干部的贊美之情。由此可見對聯(lián)揭示了小說的主題。三副對聯(lián)概括了主要情節(jié),豐富了內容,有助于塑造宋云樵的形象,也揭示了小說的主題。結合文本,從這些角度分析作答即可。(3)首先要理解評論內容的字面意思,是指“宋云樵的字里蘊含著宋云樵的人品”;然后結合文本分析鑒賞宋云樵的字和宋云樵的人品的關系;最后整合答案并分點作答。含義:由“在宋莊,宋云樵的字,寫得最好”“他的字有體有格”可知,“宋云樵的字里藏著一個宋云樵”是說宋云樵的字里蘊含著宋云樵的人品。由“年底,宋云樵在宋莊寫春聯(lián),寫福字”“‘咋不寫字賣錢?’莊里人疑問”“‘只寫字,不賣字!’宋云樵一笑,然后說”可知,宋云樵淡泊名利,樂于奉獻,寫字不是為了賣錢。由“有一年,莊里開冬修水利的表彰大會,又逢縣文化局送戲下鄉(xiāng)。先是表彰,后是演出,莊里弄了很大的架勢,搭了舞臺。舞臺兩邊的柱子上就是宋云樵寫的長聯(lián)”“有一年,莊里開脫貧攻堅的動員會。村主任請宋云樵寫一副長聯(lián),表達莊里幫貧困戶脫貧的決心”“宋云樵不推辭?;丶揖驮谧琅_上裁紙,把墨倒在碗中,然后提筆書寫”可知,宋云樵關心家鄉(xiāng)發(fā)展,寫對聯(lián)為家鄉(xiāng)發(fā)展鼓勁。由“‘想求云樵先生一幅字!’鐵鎮(zhèn)長再不遮掩,說”“‘云樵的字,入不得鎮(zhèn)長法眼,不敢寫?!卧崎砸膊缓薄耙宦反猴L,宋云樵送鐵鎮(zhèn)長走遠,送字不送字,他沒對鎮(zhèn)長說”“鋼材運來,宋云樵看見鐵鎮(zhèn)長親自押車”“宋云樵不緊不慢地把寫好的一幅字拿出來”等句可知,宋云樵為人正直,愛憎分明,不因鎮(zhèn)長求字而屈服,因鎮(zhèn)長為民辦實事而寫字。答案:(1)D(2)①概括了主要情節(jié),豐富了內容。三副對聯(lián)概括了三個故事,與宋莊的發(fā)展密切相關,豐富了小說內容,也增強了小說的文化氣息。②有助于塑造宋云樵的形象。宋云樵為什么寫對聯(lián)和所寫對聯(lián)的內容都體現了宋云樵的形象特點。③揭示了小說的主題。對聯(lián)的內容表達了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對農村新變化的欣喜之情,也表達了對為百姓干實事的干部的贊美之情。(3)①宋云樵的字寫得好,有體有格,字如其人。宋云樵的字里蘊含著宋云樵的人品。②宋云樵淡泊名利,樂于奉獻。他寫春聯(lián),寫福字,送給莊里人而不賣錢。③宋云樵關心家鄉(xiāng)發(fā)展。莊里開冬修水利的表彰大會和脫貧攻堅的動員會時,他寫對聯(lián)為家鄉(xiāng)發(fā)展鼓勁。④宋云樵為人正直,愛憎分明。宋云樵在鐵鎮(zhèn)長求他寫一幅字時拒絕了,而在宋莊小學建成后主動送給鐵鎮(zhèn)長一幅字,表達了對鐵鎮(zhèn)長的認可和稱贊。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4.(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二月,上①御丹鳳門樓,赦天下。事畢,盛陳倡優(yōu)、雜戲于門內而觀之。上幸左神策軍觀手搏、雜戲。庚寅,監(jiān)察御史楊虞卿上疏,以為:“陛下宜延對群臣,周遍顧問,惠以氣色,使進忠若趨利,論政若訴冤,如此而不致升平者未之有也?!焙馍饺粟w知微亦上疏諫上游畋無節(jié)。上雖不能用,亦不罪也。八月,上甫過公除②,即事游畋,賜與無節(jié)。九月,欲以重陽大宴,拾遺李玨帥其同僚上疏曰:“伏以元朔未改,園陵尚新,雖陛下就易月之期,俯從人欲,而《禮經》著三年之制,猶服心喪。遵同軌之會始離京,告遠夷之使未復命。遏密弛禁,蓋為齊人,合宴內庭,事將未可?!鄙喜宦?。十月壬午,群臣入閣。諫議大夫鄭覃、崔郾等五人進言:“陛下宴樂過多,畋游無度。今胡寇壓境,忽有急奏,不知乘輿所在。晨夕與近習狎昵,賜與過厚。夫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與。雖內藏有余,愿陛下愛之,萬一四方有事,不復使有司重斂百姓。”時久無閣中論事者,上始甚訝之,謂宰相曰:“此輩何人?”對曰:“諫官?!鄙夏耸谷宋縿谥?,曰:“當依卿言。”宰相皆賀,然實不能用也。上嘗謂給事中丁公著曰:“聞外間人多宴樂,此乃時和人安,足用為慰?!惫鴮υ唬骸按朔羌咽拢譂u勞圣慮。”上曰:“何故?”對曰:“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背廢陛下能無獨憂勞平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十一月,上將幸華清宮,戊午,宰相率兩省供奉官詣延英門,三上表切諫,且言“如此,臣輩當扈從”。求面對,皆不聽。諫官伏門下,至暮乃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卷三十五》,有刪改)[注]①上,這里指唐穆宗。②公除,指帝王身負國事之重,因公權宜禮制,而除喪服。(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A.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皆廢/陛下能無獨憂勞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B.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皆廢/陛下能無獨憂勞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C.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皆廢/陛下能無獨憂/勞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D.自天寶以來/公卿大夫競為游宴/沈酣晝夜/如此不已/則百職皆廢/陛下能無獨憂/勞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庚寅,文中指庚寅日,是干支紀日。庚寅日的前一天是己丑日,后一天是辛卯日。B.重陽,即重陽節(jié),時間為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形成了登高等特定的習俗。C.乘輿,天子、諸侯乘坐的車,也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就指皇帝乘坐的車。D.兩省,這里指中書省和門下省。唐代國家政令由中書省草擬,由門下省審核。(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唐穆宗親臨左神策軍觀看徒手搏、雜戲表演,后來楊虞卿上奏進諫,趙知微也上奏進諫,唐穆宗即使不能采用他們的諫言,也沒有怪罪他們。B.唐穆宗在八月剛剛除去喪服,就沉迷于出游打獵,過分地賞賜臣下。唐穆宗想要在重陽節(jié)舉行盛大宴會,但遭到了拾遺李玨及其同僚的勸諫。C.唐穆宗面對諫議大夫鄭罩、崔郾等人的進言,竟然不知他們諫官的身份。唐穆宗派人慰問犒勞他們,并采納了他們的諫言,宰相都祝賀。D.唐穆宗認為宮外的人經常飲宴游樂是令人欣慰的好事情,體現了國泰民安,大臣丁公著有憂患意識,認為這會成為勞煩皇帝憂慮的開端。(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使進忠若趨利,論政若訴冤,如此而不致升平者未之有也。②晨夕與近習狎昵,賜與過厚。夫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與?!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的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解答】(1)“沈酣晝夜”為一個語意完整的句子,意思是“晝夜暢飲沉醉”,不能斷開,排除A、C;“獨……乎”為固定句式,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故選:B。句子翻譯為:自天寶以來,公卿士大夫爭相游樂飲宴,晝夜暢飲。如此下去,則朝政廢弛,陛下難道能不憂慮嗎?希望陛下稍加禁止,就是天下的福分了。(2)C.“文中就指皇帝乘坐的車”理解錯誤。文中是代稱皇帝。(3)C.“并采納了他們的諫言”理解錯誤。原文是“然實不能用也”,意思是“然而唐穆宗實際上并沒有采納”。(4)①論政:議論朝政;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事。句子翻譯為:使(他們)對陛下盡忠言如同在追求財利,議論朝政就像在訴說冤屈,像這樣還不能招來天下太平的是沒有的事。②晨夕:早早晚晚,指每天;近:形容詞活用做名詞,親近的人;厚:豐厚,太多;與:給。句子翻譯為:陛下天天與親近的人過于親昵,對他們賞賜太多。金銀布帛都是百姓用血汗換來的,不是有功之人就不能給他。答案:(1)B(2)C(3)C(4)①使(他們)對陛下盡忠言如同在追求財利,議論朝政就像在訴說冤屈,像這樣還不能招來天下太平的是沒有的事。②陛下天天與親近的人過于親昵,對他們賞賜太多。金銀布帛都是百姓用血汗換來的,不是有功之人就不能給他。參考譯文:二月,唐穆宗到丹鳳門樓,大赦天下。事情完畢,在門內大擺歌舞、雜戲觀看?;噬系阶笊癫哕婈犛^看搏斗、雜戲。庚寅時分,監(jiān)察御史楊虞卿上疏認為:“陛下應該請群臣對答,周到地問候,和顏悅色,使群臣進忠言好像追逐利益,討論政事好像申訴冤屈,這樣還不能達到太平盛世的從來沒有的事?!焙馍饺粟w知微也上疏諫言說皇上游玩狩獵沒有節(jié)制。皇上雖然沒有聽他的,也不怪罪他。八月,皇上剛剛除掉孝服,就開始進行游玩打獵,賞賜無度。九月,想要在重陽節(jié)大擺宴席,拾遺李玨率領他的同僚上疏說:“皇上,因為陛下的年號還沒改,先帝的陵墓還是新的,即使陛下采取以日易月的喪期,俯從人們的愿望,但《禮記》中寫著服喪三年的制度,還應當在心里深切悼念?,F在.鄰國前來吊喪的使者才剛剛離開京城,朝廷派到各國告喪的使者還沒有回來稟告。解除喪期的各種集會,都是為了平民百姓,陛下在后宮設宴,這樣是不合適的。”唐穆宗不聽。十月壬午日,群臣入偏殿,諫議大夫鄭覃、崔郾等五人向唐穆宗進言:“陛下宴樂過多,打獵出游沒有限度?,F在吐蕃侵犯邊境,忽然有軍機急奏報章,不知陛下在何處。(陛下)日夜與親近的人過于親昵,(對他們)賞賜太多。金銀布帛都是百姓用血汗換來的,沒有功勞的不可以賞賜。即使宮內府庫的收藏有結余,也希望陛下愛惜錢財,萬一天下發(fā)生戰(zhàn)事,不至于使官吏再重稅搜刮百姓?!碑敃r很久沒有諫官入閣論事的了,唐穆宗對此開始覺得十分驚訝,對宰相說:“這幾個是什么人?”宰相回答說:“是諫官?!碧颇伦谟谑桥扇岁麆谒麄?,說:“應當按照你們說的去做。”宰相都祝賀,然而唐穆宗實際上并沒有采納。唐穆宗曾經對給事中丁公著說:“聽說宮外的人經常飲宴游樂,這真是國泰民安,足以令人欣慰。”丁公著說:“這不是好事,卑職感到會成為勞煩陛下憂慮的開端。”唐穆宗問:“什么緣故?”丁公著回答說:“自天寶以來,公卿士大夫爭相游樂飲宴,晝夜暢飲。如此下去,則朝政廢弛,陛下難道能不憂慮嗎?希望陛下稍加禁止,就是天下的福分了?!笔辉拢颇伦趯⒁饺A清宮去游玩,戊午日,宰相率領中書、門下兩省的供奉官到延英門,多次上奏直言進諫,并且說“像這樣,我們大臣應當隨從”。宰相請求當庭奏對,唐穆宗都不聽。諫官拜伏在延英門下,直到傍晚才退去。(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5.(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寶劍吟陸游幽人①枕寶劍,殷殷②夜有聲。人言劍化龍③,直恐興風霆;不然憤狂虜,慨然思遐征。取酒起酹劍:至寶當潛形,豈無知君者,時來自施行。一匣有余地,胡為鳴不平?[注]①幽人,幽居的人,隱者。②殷殷,象聲詞,形容雷聲。③相傳西晉張華叫雷煥替他尋找寶劍,雷煥找到一對寶劍,寶劍后來化為兩條蛟龍。(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隱者枕著寶劍入睡,到深夜感覺寶劍在發(fā)聲,“鳴不平”解釋了寶劍發(fā)聲的原因。B.詩歌借用典故,想象“劍化龍”,而龍能興起風暴雷霆。“恐”寫出了隱者的害怕。C.“不然憤狂虜,慨然思遐征”,賦予龍以思想,龍如果不是被壓制,就會憤然遠征。D.隱者起身,把酒灑在地上來祭劍。隱者表面上勸慰寶劍,但激憤之情卻躍然紙上。(2)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寶劍的形象特點和寶劍形象蘊含的意義?!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lián)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窘獯稹浚?)B.“‘恐’寫出了隱者的害怕”錯誤,“人言劍化龍,直恐興風霆”的“人”是指那些隨遇而安的人,他們總怕打破平靜,于是,不思發(fā)奮的人們由于害怕風雷頓起而千方百計禁錮蛟龍,使其不得伸展。所以這里“恐”是寫出那些隨遇而安、不思進取之人的害怕。故選B。(2)首先分析寶劍的形象特點。由“殷殷夜有聲”可知,寶劍被隱居者所枕,到深夜會發(fā)出殷殷的嘯鳴,那么寶劍為何會發(fā)出者聲響?“人言劍化龍,直恐興風霆;不然憤狂虜,慨然思遐征”做出了回答,這是說寶劍能夠化作飛龍,會興起風暴雷霆,恨敵寇猖狂,氣昂昂想要去殺敵遠征,借此表達寶劍想要殺敵的急切心情;由隱者安慰寶劍的話來看,“豈無知君者,時來自施行”意思是“這世間難道真無你的知音?時機到自會讓你施展本領”,可見寶劍并無知音,也沒有時機一展身手。然后分析這一形象蘊含的意義。結合詩人可知,陸游身處南宋,有滿腔報國之志,卻不得施展,所以這寶劍其實是詩人理想的寄托,“幽人枕寶劍,殷殷夜有聲”,“枕”字連接“幽人”與“寶劍”,表明詩人時刻不忘統(tǒng)一國土,隨時準備參戰(zhàn)殺敵;詩人在以叱咤風雷的巨龍比喻寶劍之時,表現詩人對實現壯志的熱切愿望,渴望施展呼風喚雨之功、發(fā)揮雷霆萬鈞之力,報效國家,了卻宿愿;詩人勸寶劍要“潛形”,“豈無知君者,時來自施行”“一匣有余地,胡為鳴不平”,這是以反語來發(fā)泄詩人的郁憤不平之氣,“豈無知君者,時來自施行。一匣有余地,胡為鳴不平”,含有詩人憤疾怨恨的情緒。答案:(1)B(2)形象特點:由劍鳴不平可以看出,寶劍渴望殺敵;由隱者安慰寶劍的話來看,寶劍渴求知音,希望能夠一展身手。蘊含意義:“寶劍”是詩人理想的寄托,表達詩人殺敵報國的急切心情,抒發(fā)壯志難酬的不平之鳴。譯文:隱居者晚上枕著寶劍入眠,到深夜它發(fā)出殷殷的嘯鳴。人們說寶劍能夠化作飛龍,只怕它還會興起風暴雷霆!再不然就是恨敵寇猖狂,氣昂昂想要去殺敵遠征。取杯酒起身來祭我寶劍,是珍寶便該要隱跡藏形。這世間難道真無你的知音?時機到自會讓你施展本領。劍匣中已有你活動的余地,為什么還會發(fā)出不平的鳴聲?賞析:這首詩構思別致,而語言卻很平實,通篇沒有豪壯華麗之語,也無生硬晦澀或故作姿態(tài)之感。語言平實主要表現在遣詞、造句、修辭、音韻方面。作者善于生動靈活地運用普通詞語如“枕”“化”,等在詩中既起連接作用,又有神韻,使幽人、劍、龍成為活的形象,引起聯(lián)想。把“憤慨”一個詞,拆開來用在兩句中,使詩句氣勢貫通、情意激切,從中可看出詩人的用字之功。不造奇拗語句、注重意思的簡潔明快;句子內部詞序不顛倒,句式通俗自然如口語;句與句之間銜接緊湊,結構上細針密縷,而意象疏朗雄闊,留下想象的余地又不使人徘徊停駐。詩人還善于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如用比喻比擬,加強意境的奇幻含蓄之美;用反詰、反語,犀利有力,極盡憤懣揶揄之情態(tài);注重音韻、聲調,抑揚頓挫,富于音樂美。語言上的這些特點,決定了該詩的通俗易懂。(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6.(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中,與成語“方枘圓鑿”意思相近,表達“道不同,不相為謀”之意的兩句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2)《逍遙游》中,莊子認為宋榮子和列子雖有“未數數然也”的人生態(tài)度,但分別存在“猶有未樹也”和“猶有所待者也”的不足,還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