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產后缺乳_第1頁
中西醫(yī)結合產后缺乳_第2頁
中西醫(yī)結合產后缺乳_第3頁
中西醫(yī)結合產后缺乳_第4頁
中西醫(yī)結合產后缺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西醫(yī)結合產后缺乳目的要求

掌握:產后缺乳的中醫(yī)辨證論治。熟悉:產后缺乳的中醫(yī)病因病機。了解:產后缺乳的外治法。

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產后缺乳的中醫(yī)辨證論治。難點:產后缺乳的辨證。定義

產后缺乳:產后乳汁甚少,或逐漸減少,或全無,不能滿足哺乳的需要,稱為產后缺乳。產后缺乳多發(fā)生在產后數天至半個月內,也可發(fā)生在整個哺乳期。決定泌乳主要有三個因素1、胎盤娩出后致使血中雌激素及孕酮水平下降,解除了對泌乳素(PRL)的抑制

2、吸吮及哭聲的刺激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tǒng),使垂體后葉釋放PRL

3、腺管排空,可以作為一種刺激,通過下丘腦-垂體促使PRL分泌乳汁量少乳汁不行,乳脹痛,抑郁寡歡,口苦咽干,胸脅脹滿,噯氣食少?;虿溉槠陂g乳汁本足突見減少;診斷:病史:順產后食欲不振。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癥狀:乳汁少甚全無;證候特點:產后乳房紅、腫、熱、痛,按之應指,皮膚水腫,有波動,發(fā)熱不退,口干渴,煩躁不安,舌苔黃,脈滑數。實證要以理氣通絡以下乳。治法:益氣養(yǎng)血,佐以通乳。乳房柔軟,皮色不變;掌握:產后缺乳的中醫(yī)辨證論治。乳汁濃稠;內熱與外邪相搏,久而成膿,發(fā)為乳癰。素體氣血虛弱,產時失血過多,產后情志不遂經典論述:缺乳病機《諸病源候論》:津液竭、經血不足是導致無乳的基本病機。

氣血化源不足

《儒門事親》:婦人或因啼哭悲怒郁結,氣溢閉塞,以致乳脈不行。

肝氣郁結乳汁運行受阻診斷

病史

素體氣血虛弱,產時失血過多,產后情志不遂癥狀

產后缺乳:哺乳乳汁量少清稀,甚無;或本乳汁不足而驟然泌乳更少;或哺乳期間乳汁本足突見減少;或產后乳汁不行。檢查

乳房柔軟,皮色不變;或乳房脹硬;或伴有結塊,皮色不變;或皮膚微紅,甚或潮紅。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表現(xiàn)及乳房檢查即可確診。

重點:產后缺乳的中醫(yī)辨證論治。了解:產后缺乳的外治法。當歸、麥冬—養(yǎng)血滋液;診斷:病史:順產后食欲不振。1、橘葉、蔥白適量,煎湯熏洗雙乳。實證要以理氣通絡以下乳。病案: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治法:托里排膿。面色少華,神疲氣短,心悸怔忡,納少。目的要求或哺乳期間乳汁本足突見減少;或乳房脹硬;2、吸吮及哭聲的刺激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tǒng),使垂體后葉釋放PRL產后缺乳多發(fā)生在產后數天至半個月內,也可發(fā)生在整個哺乳期。

常見并發(fā)癥:

若乳汁郁積易于并發(fā)急性乳腺炎。

鑒別診斷

產后缺乳急性乳腺炎

泌乳情況

乳汁量少甚至皆無

可表現(xiàn)為缺乳

乳房癥狀

乳房柔軟無脹皮膚無改變

乳房紅腫熱痛甚化膿潰破

全身情況

無全身癥狀

初起惡寒發(fā)熱

辨證要點證候特點舌脈證型乳汁不足,量少清稀,自漏;乳房柔軟無脹;面色少華,神疲氣短,心悸怔忡,納少。舌淡苔薄白

細弱

氣血虛弱乳汁不行,乳脹痛,抑郁寡歡,口苦咽干,胸脅脹滿,噯氣食少。舌邊紅苔薄白脈弦

肝郁氣滯乳汁不行,乳房硬痛,少腹疼痛拒按,惡露不絕而量少。舌黯弦澀

瘀血阻滯乳汁稀少或全無,形體肥胖,胸悶嘔惡,大便溏或粘滯不爽。苔膩弦滑

痰濁內阻辨證小結虛癥:乳房柔軟,不脹痛;乳汁清??;面色少華,舌淡,脈虛細。實證:乳房脹硬疼痛;乳汁濃稠;胸脅脹悶,或少腹疼痛,惡露不行,或形體肥胖,舌苔薄黃或膩,脈弦或滑。病案分析張××,27歲,已婚。

患者于2000年9月順產一女,產后食欲不振,乳汁日顯不足,質稀,45天開始乳汁全無,乳房不脹,伴頭暈腰酸,面色少華,時有心慌,納少。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診斷:病史:順產后食欲不振。癥狀:乳汁少甚全無;頭暈腰酸,心慌納少;檢查:乳汁質稀,乳房不脹;面色少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辨證:氣血虛弱分證論治氣血虛弱

治法:益氣養(yǎng)血,佐以通乳。方藥:通乳丹《傅青主女科》。方解:參、黃芪—大補元氣;當歸、麥冬—養(yǎng)血滋液;豬蹄—補血通乳;木通—宣絡通乳;桔?!d藥上行。肝郁氣滯

治法:疏肝理氣,通絡下乳。方藥:下乳涌泉散《清太醫(yī)院配方》。方解:青皮、柴胡舒肝解郁;四物、天花粉養(yǎng)血滋液;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蘆活絡下乳;桔梗、通草宣絡通乳;甘草調和諸藥。面色少華,神疲氣短,心悸怔忡,納少。診斷:病史;1、胎盤娩出后致使血中雌激素及孕酮水平下降,解除了對泌乳素(PRL)的抑制桔梗、通草宣絡通乳;胸脅脹悶,或少腹疼痛,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四物、天花粉養(yǎng)血滋液;或哺乳期間乳汁本足突見減少;乳房柔軟,皮色不變;診斷:病史:順產后食欲不振。產后缺乳多發(fā)生在產后數天至半個月內,也可發(fā)生在整個哺乳期。產后缺乳:哺乳乳汁量少清稀,甚無;實證要以理氣通絡以下乳。治法:疏肝理氣,通絡下乳?;虮救橹蛔愣E然泌乳更少;外治療法

1、橘葉、蔥白適量,煎湯熏洗雙乳。

2、乳房結塊脹痛者:仙人掌切薄片貼敷局部,生馬鈴薯搗爛成糊狀外敷患處

雙柏散水蜜調敷雙乳。西醫(yī)治療

大量維生素B類藥物;主要超聲波;紅外線乳房照射。復習提問:1、診斷2、辨證3、治法

病案:孫××,女,28歲。主述:產后七天,乳汁極少。病史:順產后三天乳房微脹,乳汁極少,嬰兒不食牛乳,使患者苦之,情志不暢?,F(xiàn)覺頭昏目眩,心煩易怒,乳房脹痛。查:型體瘦弱,舌邊偏紅,苔薄白,脈弦。小結定義:哺乳期內乳汁甚少或全無。診斷:病史;癥狀;檢查。辨證論治:

1、辨證要點:根據乳汁的稀稠,乳房的脹軟,結合全身癥狀,分析屬于虛癥或實證。

2、治療原則:虛癥要調治氣血以通乳;實證要以理氣通絡以下乳。外治方法較多,要注意配合內治法,以提高療效。產后并發(fā)癥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婦科教研室產后急性乳腺炎定義:急性乳腺炎為乳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絕大多數發(fā)生于產后哺乳的婦女,一般多在產后3~4周發(fā)病。本病屬中醫(yī)學“乳癰”、“妒乳”等病癥的范圍,以乳房腫痛、紅熱化膿為主癥,多由氣郁熱結所致。

中醫(yī)病因病機

1.肝郁氣滯;2.脾胃失和,胃熱壅滯;

3.內熱與外邪相搏,久而成膿,發(fā)為乳癰。

素體氣血虛弱,產時失血過多,產后情志不遂雙柏散水蜜調敷雙乳。方藥:下乳涌泉散《清太醫(yī)院配方》?;虬橛薪Y塊,皮色不變;乳汁清??;證候特點:產后初起乳房有硬塊,局部灼熱,焮紅或有輕度水腫及壓痛,尚無明顯波動,惡寒,發(fā)熱,口渴,煩躁,厭食,便干,舌苔黃膩,脈弦數。癥狀:乳汁少甚全無;實證要以理氣通絡以下乳。虛癥:乳房柔軟,不脹痛;現(xiàn)覺頭昏目眩,心煩易怒,乳房脹痛。實證要以理氣通絡以下乳。熟悉:產后缺乳的中醫(yī)病因病機。四物、天花粉養(yǎng)血滋液;常見并發(fā)癥:

若乳汁郁積易于并發(fā)急性乳腺炎。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乳汁淤積。細菌侵入。臨床表現(xiàn)1、早期乳腺炎2、乳房蜂窩組織炎3、乳腺膿腫形成實驗室和其他檢查1、血常規(guī)檢查。2、乳腺紅外線透光檢查。3、B超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并結合以上實驗室檢查可確診。鑒別診斷

與乳腺結核鑒別。

中醫(yī)辨證論治

肝郁氣滯

證候特點:產后初起乳房有硬塊,局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