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4年十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專題42 多池串聯(解析版)_第1頁
2015-2024年十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專題42 多池串聯(解析版)_第2頁
2015-2024年十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專題42 多池串聯(解析版)_第3頁
2015-2024年十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專題42 多池串聯(解析版)_第4頁
2015-2024年十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專題42 多池串聯(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2024年十年高考真題匯編PAGEPAGE1專題42多池串聯與膜裝置考點十年考情(2015-2024)命題趨勢考點1多池串聯裝置2022?山東卷交換膜隔離兩種電解質溶液,避免負極材料與能發(fā)生反應的電解質溶液直接接觸,能提高電流效率。這類試題均以“文字敘述+離子交換膜+電化學裝置圖”的方式呈現,考查的并不是離子交換膜的具體結構,而是以離子交換膜在化學電源、電解制備物質或電滲析等方面的實際應用為載體,考查電化學基礎知識及基本的化學思想與方法??键c2單膜裝置2023?山東卷、2020?山東卷、2016·浙江理綜、2015·天津卷考點3雙膜裝置2022?全國甲卷、2021?廣東選擇性卷、2021?天津卷、2020?山東卷、2016·全國I卷考點1多池串聯裝置1.(2022?山東卷,13)設計如圖裝置回收金屬鈷。保持細菌所在環(huán)境pH穩(wěn)定,借助其降解乙酸鹽生成CO2,將廢舊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LiCoO2轉化為Co2+,工作時保持厭氧環(huán)境,并定時將乙室溶液轉移至甲室。已知電極材料均為石墨材質,右側裝置為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裝置工作時,甲室溶液pH逐漸增大B.裝置工作一段時間后,乙室應補充鹽酸C.乙室電極反應式為LiCoO2+2H2O+e-+4H+=Li++Co2++4OH-D.若甲室Co2+減少,乙室Co2+增加,則此時已進行過溶液轉移【答案】BD【解析】A項,依據題意右側裝置為原電池,電池工作時,甲室中細菌上乙酸鹽的陰離子失去電子被氧化為CO2氣體,Co2+在另一個電極上得到電子,被還原產生Co單質,CH3COO-失去電子后,Na+通過陽膜進入陰極室,溶液變?yōu)镹aCl溶液,溶液由堿性變?yōu)橹行裕芤簆H減小,A錯誤;B項,對于乙室,正極上LiCoO2得到電子,被還原為Co2+,同時得到Li+,其中的O與溶液中的H+結合H2O,因此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應該補充鹽酸,B正確;C項,電解質溶液為酸性,不可能大量存在OH-,乙室電極反應式為:LiCoO2+e-+4H+=Li++Co2++2H2O,C錯誤;D項,若甲室Co2+減少200mg,電子轉移物質的量為n(e-)=,乙室Co2+增加300mg,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n(e-)=,說明此時已進行過溶液轉移,D正確;故選BD??键c2單膜裝置1.(2023?山東卷,11)利用熱再生氨電池可實現電鍍廢液的濃縮再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甲、乙兩室均預加相同的電鍍廢液,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電池開始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室電極為正極B.隔膜為陽離子膜C.電池總反應為:D.NH3擴散到乙室將對電池電動勢產生影響【答案】CD【解析】A項,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電池開始工作,則甲室電極溶解,變?yōu)殂~離子與氨氣形成,因此甲室電極為負極,故A錯誤;B項,再原電池內電路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若隔膜為陽離子膜,電極溶解生成的銅離子要向右側移動,通入氨氣要消耗銅離子,顯然左側陽離子不斷減小,明顯不利于電池反應正常進行,故B錯誤;C項,左側負極是,正極是,則電池總反應為:,故C正確;D項,NH3擴散到乙室會與銅離子反應生成,銅離子濃度降低,銅離子得電子能力減弱,因此將對電池電動勢產生影響,故D正確。故選CD。2.(2020?山東卷,13)采用惰性電極,以去離子水和氧氣為原料通過電解法制備雙氧水的裝置如下圖所示。忽略溫度變化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陽極反應為2H2O-4e-=4H++O2↑B.電解一段時間后,陽極室的pH未變C.電解過程中,H+由a極區(qū)向b極區(qū)遷移D.電解一段時間后,a極生成的O2與b極反應的O2等量【答案】D【解析】a極析出氧氣,氧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做電解池的陽極,b極通入氧氣,生成過氧化氫,氧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做電解池的陰極。A項,依據分析a極是陽極,屬于放氧生酸性型的電解,所以陽極的反應式是2H2O-4e-=4H++O2↑,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項,電解時陽極產生氫離子,氫離子是陽離子,通過質子交換膜移向陰極,所以電解一段時間后,陽極室的pH值不變,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項,有B的分析可知,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項,電解時,陽極的反應為:2H2O-4e-=4H++O2↑,陰極的反應為:O2+2e-+2H+=H2O2,總反應為:O2+2H2O=2H2O2,要消耗氧氣,即是a極生成的氧氣小于b極消耗的氧氣,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2016·浙江理綜,11)金屬(M)–空氣電池(如圖)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優(yōu)點,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和移動設備的電源。該類電池放電的總反應方程式為:4M+nO2+2nH2O=4M(OH)n。已知:電池的“理論比能量”指單位質量的電極材料理論上能釋放出的最大電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采用多孔電極的目的是提高電極與電解質溶液的接觸面積,并有利于氧氣擴散至電極表面B.比較Mg、Al、Zn三種金屬–空氣電池,Al–空氣電池的理論比能量最高C.M–空氣電池放電過程的正極反應式:4Mn++nO2+2nH2O+4ne–=4M(OH)nD.在M–空氣電池中,為防止負極區(qū)沉積Mg(OH)2,宜采用中性電解質及陽離子交換膜【答案】C【解析】根據題給放電的總反應4M+nO2+2nH2O=4M(OH)n,氧氣在正極得電子,由于有陰離子交換膜,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故選C。4.(2015·天津卷,4)鋅銅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其中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銅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B.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甲池的c(SO42-)減小C.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乙池溶液的總質量增加D.陰陽離子分別通過交換膜向負極和正極移動,保持溶液中電荷平衡【答案】C【解析】由鋅銅原電池原理可知,鋅電極為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銅電極為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A項錯誤;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兩池中c(SO42-)不變,B項錯誤;電解過程中Zn2+由甲池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乙池,乙池中Cu2++2e-=Cu,其溶液中的離子轉換為Cu2+→Zn2+,摩爾質量M(Cu2+)<M(Zn2+),乙池溶液的總質量增加,C項正確;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電解過程中Zn2+由甲池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乙池保持溶液的電荷平衡,陰離子并不通過交換膜,D項錯誤??键c3雙膜裝置1.(2022?全國甲卷,10)一種水性電解液Zn-MnO2離子選擇雙隔膜電池如圖所示(KOH溶液中,Zn2+以Zn(OH)42-存在)。電池放電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Ⅱ區(qū)的K+通過隔膜向Ⅲ區(qū)遷移B.Ⅰ區(qū)的SO42-通過隔膜向Ⅱ區(qū)遷移C.MnO2電極反應:MnO2+2e-+4H+=Mn2++2H2OD.電池總反應:Zn+4OH-+MnO2+4H+=Zn(OH)42-+Mn2++2H2O【答案】A【解析】根據圖示的電池結構和題目所給信息可知,Ⅲ區(qū)Zn為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為Zn-2e-+4OH-=Zn(OH)42-,Ⅰ區(qū)MnO2為電池的正極,電極反應為MnO2+2e-+4H+=Mn2++2H2O;電池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兩個離子選擇隔膜沒有指明的陽離子隔膜還是陰離子隔膜,故兩個離子隔膜均可以通過陰、陽離子,因此可以得到Ⅰ區(qū)消耗H+,生成Mn2+,Ⅱ區(qū)的K+向Ⅰ區(qū)移動或Ⅰ區(qū)的SO42-向Ⅱ區(qū)移動,Ⅲ區(qū)消耗OH-,生成Zn(OH)42-,Ⅱ區(qū)的SO42-向Ⅲ區(qū)移動或Ⅲ區(qū)的K+向Ⅱ區(qū)移動。A項,Ⅱ區(qū)的K+只能向Ⅰ區(qū)移動,A錯誤;B項,Ⅰ區(qū)的SO42-向Ⅱ區(qū)移動,B正確;C項,MnO2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MnO2+2e-+4H+=Mn2++2H2O,C正確;D項,電池的總反應為Zn+4OH-+MnO2+4H+=Zn(OH)42-+Mn2++2H2O,D正確;故選A。2.(2021?廣東選擇性卷,16)鈷(Co)的合金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機械制造等領域。如圖為水溶液中電解制備金屬鈷的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工作時,Ⅰ室和Ⅱ室溶液的pH均增大B.生成1molCo,Ⅰ室溶液質量理論上減少16gC.移除兩交換膜后,石墨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不變D.電解總反應:為2Co2++2H2O2Co+O2↑+4H+【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該裝置為電解池,石墨電極為陽極,水在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氧氣和氫離子,電極反應式為2H2O-4e-=O2↑+4H+,Ⅰ室中陽離子電荷數大于陰離子電荷數,放電生成的氫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由Ⅰ室向Ⅱ室移動,鈷電極為陰極,鈷離子在陰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鈷,電極反應式為Co2++2e-=Co,Ⅲ室中陰離子電荷數大于陽離子電荷數,氯離子過陰離子交換膜由Ⅲ室向Ⅱ室移動,電解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o2++2H2O2Co+O2↑+4H+。A項,放電生成的氫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由Ⅰ室向Ⅱ室移動,使Ⅱ室中氫離子濃度增大,溶液pH減小,故A錯誤;B項,由分析可知,陰極生成1mol鈷,陽極有1mol水放電,則Ⅰ室溶液質量減少18g,故B錯誤;C項,若移除離子交換膜,氯離子的放電能力強于水,氯離子會在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氯氣,則移除離子交換膜,石墨電極的電極反應會發(fā)生變化,故C錯誤;D項,由分析可知,電解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o2++2H2O2Co+O2↑+4H+,故D正確;故選D。3.(2021?天津卷,11)如下所示電解裝置中,通電后石墨電極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漸溶解,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a是電源的負極B.通電一段時間后,向石墨電極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現紅色C.隨著電解的進行,CuCl2溶液濃度變大D.當0.01molFe2O3完全溶解時,至少產生氣體336mL(折合成標準狀況下)【答案】C【解析】通電后石墨電極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漸溶解,說明石墨電極Ⅱ為陽極,則電源b為正極,a為負極,石墨電極Ⅰ為陰極。A項,a是電源的負極,故A正確;B項,石墨電極Ⅱ為陽極,通電一段時間后,產生氧氣和氫離子,所以向石墨電極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現紅色,故B正確;C項,隨著電解的進行,銅離子在陰極得電子生成銅單質,所以CuCl2溶液濃度變小,故C錯誤;D項,當0.01molFe2O3完全溶解時,消耗氫離子為0.06mol,根據陽極電極反應式2H2O-4e-=4H++O2,產生氧氣為0.015mol,體積為336mL(折合成標準狀況下),故D正確;故選C。4.(2020?山東卷,10)微生物脫鹽電池是一種高效、經濟的能源裝置,利用微生物處理有機廢水獲得電能,同時可實現海水淡化。現以NaCl溶液模擬海水,采用惰性電極,用下圖裝置處理有機廢水(以含CH3COO-的溶液為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負極反應為CH3COOˉ+2H2O-8eˉ=2CO2↑+7H+B.隔膜1為陽離子交換膜,隔膜2為陰離子交換膜C.當電路中轉移1mol電子時,模擬海水理論上除鹽58.5gD.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正、負極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答案】B【解析】據圖可知a極上CH3COOˉ轉化為CO2和H+,C元素被氧化,所以a極為該原電池的負極,則b極為正極。A項,a極為負極,CH3COOˉ失電子被氧化成CO2和H+,結合電荷守恒可得電極反應式為CH3COOˉ+2H2O-8eˉ=2CO2↑+7H+,故A正確;B項,為了實現海水的淡化,模擬海水中的氯離子需要移向負極,即a極,則隔膜1為陰離子交換膜,鈉離子需要移向正極,即b極,則隔膜2為陽離子交換膜,故B錯誤;C項,當電路中轉移1mol電子時,根據電荷守恒可知,海水中會有1molClˉ移向負極,同時有1molNa+移向正極,即除去1molNaCl,質量為58.5g,故C正確;D項,b極為正極,水溶液為酸性,所以氫離子得電子產生氫氣,電極反應式為2H++2eˉ=H2↑,所以當轉移8mol電子時,正極產生4mol氣體,根據負極反應式可知負極產生2mol氣體,物質的量之比為4:2=2:1,故D正確;故選B。5.(2016·全國I卷,11)三室式電滲析法處理含Na2SO4廢水的原理如圖所示,采用惰性電極,ab、cd均為離子交換膜,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兩膜中間的Na+和SO42-可通過離子交換膜,而兩端隔室中離子被阻擋不能進入中間隔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通電后中間隔室的SO42-離子向正極遷移,正極區(qū)溶液pH增大B.該法在處理含Na2SO4廢水時可以得到NaOH和H2SO4產品C.負極反應為2H2O–4e–=O2+4H+,負極區(qū)溶液pH降低D.當電路中通過1mol電子的電量時,會有0.5mol的O2生成【答案】B【解析】A項,電解池中陰離子向陽極區(qū)移動,因此通電后中間隔室的SO42-離子向正極遷移;正極區(qū)氫氧根放電,產生氫離子,所以正極區(qū)溶液pH減小,錯誤;B項,陽極區(qū)氫氧根放電,產生硫酸,陰極區(qū)氫離子放電,產生氫氧化鈉,因此該法在處理含Na2SO4廢水時可以得到NaOH和H2SO4產品,正確;C項,負極區(qū)氫離子得到電子,使溶液中c(H+)增大,所以負極區(qū)溶液pH升高,錯誤;D項,當電路中通過1mol電子的電量時,會有0.25mol的O2生成,錯誤。專題42多池串聯與膜裝置考點十年考情(2015-2024)命題趨勢考點1多池串聯裝置2022?山東卷交換膜隔離兩種電解質溶液,避免負極材料與能發(fā)生反應的電解質溶液直接接觸,能提高電流效率。這類試題均以“文字敘述+離子交換膜+電化學裝置圖”的方式呈現,考查的并不是離子交換膜的具體結構,而是以離子交換膜在化學電源、電解制備物質或電滲析等方面的實際應用為載體,考查電化學基礎知識及基本的化學思想與方法。考點2單膜裝置2023?山東卷、2020?山東卷、2016·浙江理綜、2015·天津卷考點3雙膜裝置2022?全國甲卷、2021?廣東選擇性卷、2021?天津卷、2020?山東卷、2016·全國I卷考點1多池串聯裝置1.(2022?山東卷,13)設計如圖裝置回收金屬鈷。保持細菌所在環(huán)境pH穩(wěn)定,借助其降解乙酸鹽生成CO2,將廢舊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LiCoO2轉化為Co2+,工作時保持厭氧環(huán)境,并定時將乙室溶液轉移至甲室。已知電極材料均為石墨材質,右側裝置為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裝置工作時,甲室溶液pH逐漸增大B.裝置工作一段時間后,乙室應補充鹽酸C.乙室電極反應式為LiCoO2+2H2O+e-+4H+=Li++Co2++4OH-D.若甲室Co2+減少,乙室Co2+增加,則此時已進行過溶液轉移【答案】BD【解析】A項,依據題意右側裝置為原電池,電池工作時,甲室中細菌上乙酸鹽的陰離子失去電子被氧化為CO2氣體,Co2+在另一個電極上得到電子,被還原產生Co單質,CH3COO-失去電子后,Na+通過陽膜進入陰極室,溶液變?yōu)镹aCl溶液,溶液由堿性變?yōu)橹行?,溶液pH減小,A錯誤;B項,對于乙室,正極上LiCoO2得到電子,被還原為Co2+,同時得到Li+,其中的O與溶液中的H+結合H2O,因此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應該補充鹽酸,B正確;C項,電解質溶液為酸性,不可能大量存在OH-,乙室電極反應式為:LiCoO2+e-+4H+=Li++Co2++2H2O,C錯誤;D項,若甲室Co2+減少200mg,電子轉移物質的量為n(e-)=,乙室Co2+增加300mg,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n(e-)=,說明此時已進行過溶液轉移,D正確;故選BD。考點2單膜裝置1.(2023?山東卷,11)利用熱再生氨電池可實現電鍍廢液的濃縮再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甲、乙兩室均預加相同的電鍍廢液,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電池開始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室電極為正極B.隔膜為陽離子膜C.電池總反應為:D.NH3擴散到乙室將對電池電動勢產生影響【答案】CD【解析】A項,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電池開始工作,則甲室電極溶解,變?yōu)殂~離子與氨氣形成,因此甲室電極為負極,故A錯誤;B項,再原電池內電路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若隔膜為陽離子膜,電極溶解生成的銅離子要向右側移動,通入氨氣要消耗銅離子,顯然左側陽離子不斷減小,明顯不利于電池反應正常進行,故B錯誤;C項,左側負極是,正極是,則電池總反應為:,故C正確;D項,NH3擴散到乙室會與銅離子反應生成,銅離子濃度降低,銅離子得電子能力減弱,因此將對電池電動勢產生影響,故D正確。故選CD。2.(2020?山東卷,13)采用惰性電極,以去離子水和氧氣為原料通過電解法制備雙氧水的裝置如下圖所示。忽略溫度變化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陽極反應為2H2O-4e-=4H++O2↑B.電解一段時間后,陽極室的pH未變C.電解過程中,H+由a極區(qū)向b極區(qū)遷移D.電解一段時間后,a極生成的O2與b極反應的O2等量【答案】D【解析】a極析出氧氣,氧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做電解池的陽極,b極通入氧氣,生成過氧化氫,氧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做電解池的陰極。A項,依據分析a極是陽極,屬于放氧生酸性型的電解,所以陽極的反應式是2H2O-4e-=4H++O2↑,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項,電解時陽極產生氫離子,氫離子是陽離子,通過質子交換膜移向陰極,所以電解一段時間后,陽極室的pH值不變,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項,有B的分析可知,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項,電解時,陽極的反應為:2H2O-4e-=4H++O2↑,陰極的反應為:O2+2e-+2H+=H2O2,總反應為:O2+2H2O=2H2O2,要消耗氧氣,即是a極生成的氧氣小于b極消耗的氧氣,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2016·浙江理綜,11)金屬(M)–空氣電池(如圖)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優(yōu)點,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和移動設備的電源。該類電池放電的總反應方程式為:4M+nO2+2nH2O=4M(OH)n。已知:電池的“理論比能量”指單位質量的電極材料理論上能釋放出的最大電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采用多孔電極的目的是提高電極與電解質溶液的接觸面積,并有利于氧氣擴散至電極表面B.比較Mg、Al、Zn三種金屬–空氣電池,Al–空氣電池的理論比能量最高C.M–空氣電池放電過程的正極反應式:4Mn++nO2+2nH2O+4ne–=4M(OH)nD.在M–空氣電池中,為防止負極區(qū)沉積Mg(OH)2,宜采用中性電解質及陽離子交換膜【答案】C【解析】根據題給放電的總反應4M+nO2+2nH2O=4M(OH)n,氧氣在正極得電子,由于有陰離子交換膜,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故選C。4.(2015·天津卷,4)鋅銅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其中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銅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B.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甲池的c(SO42-)減小C.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乙池溶液的總質量增加D.陰陽離子分別通過交換膜向負極和正極移動,保持溶液中電荷平衡【答案】C【解析】由鋅銅原電池原理可知,鋅電極為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銅電極為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A項錯誤;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兩池中c(SO42-)不變,B項錯誤;電解過程中Zn2+由甲池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乙池,乙池中Cu2++2e-=Cu,其溶液中的離子轉換為Cu2+→Zn2+,摩爾質量M(Cu2+)<M(Zn2+),乙池溶液的總質量增加,C項正確;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電解過程中Zn2+由甲池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乙池保持溶液的電荷平衡,陰離子并不通過交換膜,D項錯誤。考點3雙膜裝置1.(2022?全國甲卷,10)一種水性電解液Zn-MnO2離子選擇雙隔膜電池如圖所示(KOH溶液中,Zn2+以Zn(OH)42-存在)。電池放電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Ⅱ區(qū)的K+通過隔膜向Ⅲ區(qū)遷移B.Ⅰ區(qū)的SO42-通過隔膜向Ⅱ區(qū)遷移C.MnO2電極反應:MnO2+2e-+4H+=Mn2++2H2OD.電池總反應:Zn+4OH-+MnO2+4H+=Zn(OH)42-+Mn2++2H2O【答案】A【解析】根據圖示的電池結構和題目所給信息可知,Ⅲ區(qū)Zn為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為Zn-2e-+4OH-=Zn(OH)42-,Ⅰ區(qū)MnO2為電池的正極,電極反應為MnO2+2e-+4H+=Mn2++2H2O;電池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兩個離子選擇隔膜沒有指明的陽離子隔膜還是陰離子隔膜,故兩個離子隔膜均可以通過陰、陽離子,因此可以得到Ⅰ區(qū)消耗H+,生成Mn2+,Ⅱ區(qū)的K+向Ⅰ區(qū)移動或Ⅰ區(qū)的SO42-向Ⅱ區(qū)移動,Ⅲ區(qū)消耗OH-,生成Zn(OH)42-,Ⅱ區(qū)的SO42-向Ⅲ區(qū)移動或Ⅲ區(qū)的K+向Ⅱ區(qū)移動。A項,Ⅱ區(qū)的K+只能向Ⅰ區(qū)移動,A錯誤;B項,Ⅰ區(qū)的SO42-向Ⅱ區(qū)移動,B正確;C項,MnO2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MnO2+2e-+4H+=Mn2++2H2O,C正確;D項,電池的總反應為Zn+4OH-+MnO2+4H+=Zn(OH)42-+Mn2++2H2O,D正確;故選A。2.(2021?廣東選擇性卷,16)鈷(Co)的合金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機械制造等領域。如圖為水溶液中電解制備金屬鈷的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工作時,Ⅰ室和Ⅱ室溶液的pH均增大B.生成1molCo,Ⅰ室溶液質量理論上減少16gC.移除兩交換膜后,石墨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不變D.電解總反應:為2Co2++2H2O2Co+O2↑+4H+【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該裝置為電解池,石墨電極為陽極,水在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氧氣和氫離子,電極反應式為2H2O-4e-=O2↑+4H+,Ⅰ室中陽離子電荷數大于陰離子電荷數,放電生成的氫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由Ⅰ室向Ⅱ室移動,鈷電極為陰極,鈷離子在陰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鈷,電極反應式為Co2++2e-=Co,Ⅲ室中陰離子電荷數大于陽離子電荷數,氯離子過陰離子交換膜由Ⅲ室向Ⅱ室移動,電解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o2++2H2O2Co+O2↑+4H+。A項,放電生成的氫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由Ⅰ室向Ⅱ室移動,使Ⅱ室中氫離子濃度增大,溶液pH減小,故A錯誤;B項,由分析可知,陰極生成1mol鈷,陽極有1mol水放電,則Ⅰ室溶液質量減少18g,故B錯誤;C項,若移除離子交換膜,氯離子的放電能力強于水,氯離子會在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氯氣,則移除離子交換膜,石墨電極的電極反應會發(fā)生變化,故C錯誤;D項,由分析可知,電解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o2++2H2O2Co+O2↑+4H+,故D正確;故選D。3.(2021?天津卷,11)如下所示電解裝置中,通電后石墨電極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漸溶解,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a是電源的負極B.通電一段時間后,向石墨電極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現紅色C.隨著電解的進行,CuCl2溶液濃度變大D.當0.01molFe2O3完全溶解時,至少產生氣體336mL(折合成標準狀況下)【答案】C【解析】通電后石墨電極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漸溶解,說明石墨電極Ⅱ為陽極,則電源b為正極,a為負極,石墨電極Ⅰ為陰極。A項,a是電源的負極,故A正確;B項,石墨電極Ⅱ為陽極,通電一段時間后,產生氧氣和氫離子,所以向石墨電極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現紅色,故B正確;C項,隨著電解的進行,銅離子在陰極得電子生成銅單質,所以CuCl2溶液濃度變小,故C錯誤;D項,當0.01molFe2O3完全溶解時,消耗氫離子為0.06mol,根據陽極電極反應式2H2O-4e-=4H++O2,產生氧氣為0.015mol,體積為336mL(折合成標準狀況下),故D正確;故選C。4.(2020?山東卷,10)微生物脫鹽電池是一種高效、經濟的能源裝置,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