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高級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文學重視對意象的創(chuàng)造。對意象的理解出現(xiàn)偏頗,將難以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主觀情志,影響對作品的精準詮釋。目前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認為這些意象是孤獨寂寞、凄惶難安的精神體現(xiàn)。第二類,認為這些意象是擺脫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體現(xiàn)。第三類,認為這些意象是無心自在的精神體現(xiàn)。以上觀點從不同方面揭示了蘇軾黃州詩文意象的相關(guān)內(nèi)涵,但忽略了蘇軾在詩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事實上,蘇軾雖人生坎坷,但其生命中卻貫注著積極自適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奮起而積極有為的理想信念。以“自洽有為”為意象研究的切入點,或能更好地詮釋。蘇軾在黃州詩文中,通過“夢”“舟”等意象,營造了一種醉醒之間、夢醒之間、虛實之間的自由廣闊、輕松和諧之境。其生命,就是在此殘缺壓抑的現(xiàn)實中得以舒展成長并有所成就的,這正是蘇軾自洽有為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東坡詞中,一個主要意象是“夢”。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初讀這首詞,覺得作者是在懷古傷今,因命與志的不相謀、人情與事理的紛亂交織而感喟光陰虛度、功業(yè)無成,抒發(fā)了一種人生如夢、消磨壯心殆盡的人生哀嘆。實則不然。《念奴嬌?赤壁懷古》通過詞尾夢境的書寫,營造的正是這樣一個亦虛亦實的無住、無縛、自在之境。這樣的“如夢”之境,不再受到執(zhí)念的遮蔽和現(xiàn)實的束縛,讓人在無所束、無所待的淡然中有距離地審視自己的人生。也唯有在這個時候,作者才能跳出自我和一時一地的局限,從畫中人抽身為看畫之人:我不再是一時一地的困頓之我,而是人類之大我。周瑜與自己,成功與失敗,都是這亙古時空滔滔江水中或翻涌突出或沉沒無聞的浪花。這使他不再膠著在現(xiàn)實的無奈之中,從而生出自由曠達之心,這才是“人生如夢”的內(nèi)涵所在?!爸邸钡囊庀?,也展現(xiàn)著蘇軾自洽有為的人生思考。蘇軾《臨江仙》中“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句,表達的正是這樣的一種無心狀態(tài)。在這種無心的狀態(tài)下,通過“行天下之至順”,可以到達“人之所悅”的人生境界。蘇軾通過“舟”的意象,創(chuàng)造了安時處順、不為世累的人生之境: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以開放自在不拘之心,縱情享受千里快哉之風和浩瀚無垠之景?!坝娜恕币彩翘K軾自洽有為之的典型意象。身處困境,安之若素,堅守自得的“幽人”意象,是蘇軾自洽有為精神的自我表達。他以逐臣的身份來到黃州,朝廷的驅(qū)逐和親友的背離使他倍感凄涼。即便如此,蘇軾并沒有在現(xiàn)實的打擊中自暴自棄,隨波逐流。事實上,蘇軾在黃州期間,一直未忘記憂國憂民,并總是力所能及地惠及黃州人民,這均說明蘇軾在逆境中仍堅守著自己可貴的“許國心猶在”的精神,并積極蓄力,以圖有助益于家國。《赤壁賦》“客亦知夫水與月乎”一段關(guān)于“變”與“不變”的辯證分析,正體現(xiàn)出蘇軾看待問題的廣闊視角:如果局限于眼前,只看到流水滔滔,逝而不返,月盈月虧,瞬息已變;但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則江水長流,明月仍在。蘇軾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蘇軾的自恰有為還表現(xiàn)在,他雖把榮辱得失置于無限時空,從而淡化人生得失,但并不因此否定生命的價值。從天地的視角看,生命微??;從生命的角度看,天地卻可以盡納胸中。蘇軾通過對“水”“月”等意象,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視野無限開闊、廣納世間萬物、縱享天地大美的自洽有為的人生境界。歷朝歷代遭遇貶謫的官員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蘇軾這樣猝臨驚辱而能安、安而能有所作為之人,卻寥寥無幾。蘇軾的處境,與司馬遷、陶淵明等人皆有相似之處,但最終的生命取向又大不相同。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充分闡述了他忍辱負重活下來以求文采表于后世的價值選擇。司馬遷的著書自見無疑給蘇軾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對蘇軾來講,他也選擇了著書立說以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人生之路。但不同的是,他沒有因為屈辱而否定生命的價值。陶淵明因為不堪忍受官場的污濁和束縛而歸返田園,可謂窮而獨善其身的典型代表。蘇軾追慕陶淵明的詩品和人品。與司馬遷的自卑、陶淵明的自隱相比,蘇軾的選擇是不卑、不隱、不殞的生命態(tài)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寬容的胸懷和積極的心態(tài)讓生命得以和諧安樂并有所作為。綜上所述,在自洽有為的研究視域下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做詮釋,能夠深刻且全面地對意象中所內(nèi)含的蘇軾精神內(nèi)蘊做出更豐富生動且立體通透的解讀。黃州詩文意象所體現(xiàn)的,絕不僅僅是蘇軾本人孤獨寂寞、凄惶難安、擺脫苦痛、超然世外的心理內(nèi)涵。蘇軾是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文學大家,不僅僅因為其輝煌的文學成就和獨立的仁者情懷,更因為在這背后,隱含著探求大道、仁愛天下、和諧愉悅、踔厲奮發(fā)的“自洽有為”的生命智慧。(摘編自王燕《從意象角度看蘇軾黃州詩文中的“自洽有為”》)(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通過理解詩詞中的意象,能相對容易地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情感,“意象”理應成為精準詮釋詩文作品的一把鑰匙。B.蘇軾的黃州詩文意象內(nèi)涵復雜,不只是孤獨寂寞、超然世外之類,還應將“自洽有為”納入“無心自在”的精神體現(xiàn)中,作為補充。C.蘇軾黃州詩文中的“舟”意象,象征著他安時處順、不為世累的人生態(tài)度,與“夢”意象共同構(gòu)成了蘇軾自洽有為精神的文學表達。D.司馬遷“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蘇軾借鑒了司馬遷著書立說的做法,但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高揚起生命的價值。(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開篇提出當前蘇軾詩文意象研究的不足,認為若以“自洽有為”為切入點,一定能更好地詮釋蘇軾的詩文意象。B.“幽人”是蘇軾形象的自我寫照,他被貶謫至黃州,身處逆境卻保持內(nèi)心自安,不忘賢士大夫的使命,傳達出自洽有為的精神。C.“蘇軾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這里的“此”指的是看待世事需要視角廣闊,眼光長遠,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D.相比歷代遭遇貶謫的官員,蘇軾被貶后的所作所為已超越大多數(shù)人,這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背后擁有的生命智慧。(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證明“蘇軾‘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的一項是A.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B.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C.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后赤壁賦》)D.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浣溪沙》)(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行文脈絡。(5)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夢”與蘇軾“人生如夢”的“夢”有何異同。(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曉風楊柳唐弢柳枝一彎彎地劃著東方正在發(fā)白的天空,像是無數(shù)灰白的眼睛,在黑夜里張望著,俯臨著。陶淵明昨晚胡思亂想了一夜,一點也沒有睡好。他索性從床上緩緩地豎起上身,披上了上衣。“唉!唉!寄奴,但愿這不是事實呵!”那個濃眉毛,闊下巴,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淵明記憶里浮了上來……隔壁傳來一陣鼾聲。淵明在院子里來回踱步。他垂著頭,顯得非常頹唐、瘦弱,肚子是癟癟的,那件過分寬大的外衣,和他身體很不相稱。風吹動宅邊的柳枝,時時落下一瓣兩瓣枯葉來。淵明的腳尖觸著枯葉,低頭沉思。“劉寄奴不會做皇帝的吧?”他一面問,一面回過頭來,這才發(fā)現(xiàn)身邊并沒有人。院子靜悄悄的,他踱到板門邊喊:“阿舒!”廊屋里走出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來,瘦長個子,被太陽炙黑了的臉孔,帶著憂郁的表情。他垂著手,很恭敬地問:“爹有什么吩咐?”淵明望了他一眼。真的,有什么吩咐呢?挖空心思想了一會,覺得也實在沒有什么話要說。揮了揮手說:“沒有什么?!痹鹤永镆琅f是一片靜?!摆w家伯父昨天差人來說,請你今天去喝酒?!卑⑹嫱鴾Y明的鼻子,好像是等待著回答,但那鼻子卻什么動靜都沒有。他站了會兒,就回轉(zhuǎn)身,仍舊向著廊屋里走去。沉默籠罩了陶淵明,籠罩了整個院子,整個世界。趙老連殷勤地招待著。小圓桌上放著一盆青豆,一盆河蝦,碗里的是豬肉,鯉魚,菜蔬。席地圍坐在桌子周圍的,連主人一共五個人。對面那個酒糟鼻子把酒杯拿到嘴唇邊碰了一下,便滿口稱贊起來:“好酒,這酒的確不錯,陶先生,你倒試試看,真不錯,頭等貨色!”淵明嘗了一口,覺得還溫潤,就點了點頭。“請呀!請呀!”主人的筷子指著菜肴說。淵明的肚里裝下幾杯酒,面上熱辣辣的,他說了很多話,想知道京城里有沒有宋王①的消息。“宋王是一個星宿。”旁邊的教書先生非常認真地說,“他是一個大星宿,鯉魚轉(zhuǎn)胎的,和這碗里的鯉魚一樣。如今朝廷有了這個人物,真是如魚得水,嗯!如魚得水,南征蠻夷,北伐中原,皇上還用愁嗎?”說著把大拇指高高地舉了起來。淵明的心也隨著舉了起來。他滿滿地喝了一杯?!白兞俗兞耍】h里出了告示啦!”阿宣滿頭大汗地跑了進來,喘息著說。“什么?”大家合口問?!鞍Α卑⑿矊W著淵明的樣子,長長地嘆了口氣,接著說:“縣里出了告示,說是宋王登了大寶,大赦天下?,F(xiàn)在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彼f著回過頭來向著淵明:“是永久的永,起初的初。”已經(jīng)交了亥時了,陶宅里還沒有熄燈。淵明坐在床沿上,阿雍和阿通走進來,后面跟著阿舒?!拔覀儸F(xiàn)在都是遺民了?!睖Y明放下手里的詩稿?!霸鯓永?,遺民?我們不再照舊活下去了嗎?”阿通問。“活是總得活下去的。”阿雍參加了意見。“不過,”淵明說,聲音似乎有點嘶啞,“要是我當年不曾辭官……要是我現(xiàn)在還年輕……唉!唉!”“吱!吱!吱!”床底下老鼠在打架?!澳憧匆姼媸旧线€說些什么?”淵明看著剛進來的第二個兒子問?!斑@個,”阿宣想了想說,“我記不清楚了,但現(xiàn)在就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卻是千真萬確,一點也不會錯的。”“吱!吱吱!吱吱!”“亡了國,我們不食宋粟,我們到南山采薇去,大家做伯夷,做叔齊。”阿端跑進來說?!鞍Γ∧愕脑捳f得活像爸爸?!卑⑼ㄅu?!拔覀円矗屐o無為,不要去管這些俗事,我們得學老聃?!边@回是阿雍的意見?!鞍?!你的還要像……”阿宣說,“不過,頂好是去請和尚拜幾天懺,或者來一個什么法會,祈禱祈禱,救救國家。可惜慧遠法師涅槃了?!薄靶笊 睖Y明厲聲喝道,“不要胡說。”阿宣吃了一驚。床底下打架的老鼠吱過了最后一通,逃跑了?!澳贻p人應該有血氣,應該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留得身后的名聲?!睖Y明解釋著?!傲裘暤氖虑?,”剛進門的阿宣說,“得讓大哥去干,我不該搶先。兄弟要友愛,謙讓,爹說過的。”“但是,”阿舒囁嚅著,“我的身體不行,不及二弟結(jié)實。近來還有點神經(jīng)衰弱。”“唉!你們都去睡覺吧!”淵明說。大家一哄而散以后,房間里又開始沉寂了。淵明搔著腳趾,默默的,兀自生著氣。他悲憤,悔愧。那個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動,搖擺,再也驅(qū)不走,忽然變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雞爪似的兩手,把他的兒子一個個抓去了,他們?nèi)崛醯孟窀嵫?,一點也沒有反抗。淵明感到一陣內(nèi)疚。他定定神,在案頭坐下了,攤開詩稿,心里一片亂麻,但終于動起筆來。這一晚,他寫了不少詩,寫了《述酒》②,寫了《詠荊軻》③,一直寫到寅時盡頭,還不曾停筆。呵欠已經(jīng)打了幾十回,然而他想:“我還得寫下去,我得留一點教訓,我要寫到天明?!绷θ~里蕭蕭地吹起了一陣曉風。一九三六年五月二日(有刪改)【注】①宋王,永初元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②《述酒》反映了晉恭帝被劉裕殺害的事件,表達了詩人對劉裕篡權(quán)丑行的極大憤慨。③《詠荊軻》以極大的熱情歌頌了荊軻刺秦王的壯舉。(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陶淵明“來回踱步”,自言自語說“但愿這不是事實呵”,說明陶淵明已經(jīng)預感到東晉王朝岌岌可危。B.教書先生認為劉裕是一個大人物,出身不凡,有了他皇帝不用愁,從這里可以看出當時民眾對劉裕的認可,對政治局勢的無知,感覺遲鈍。C.陶淵明告誡兒子“應該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但卻不曾想到自己“樂天安貧”的思想已對他們產(chǎn)生了消極的影響。D.結(jié)尾部分寫到“他們?nèi)崛醯孟窀嵫颉薄皽Y明感到一陣內(nèi)疚”,這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太早辭官,導致家中生活困頓,孩子們身體不強壯。(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是一篇故事新編,作者基于真實的歷史記載,又結(jié)合自己所處的社會現(xiàn)實,虛構(gòu)了人物的言行和心理,賦予歷史故事以新的思想內(nèi)涵。B.本文以全知視角,寫了陶淵明與兒子們的對話,看似散漫,實則展現(xiàn)了他們的人生價值觀,使本文的主題更加深刻。C.在陶淵明與兒子們交談的過程中,作者多次寫到老鼠“吱吱”叫,使本文的語言莊重之余不乏活潑,生動而饒有趣味。D.結(jié)尾部分陶淵明表示“我還得寫下去,我得留一點教訓,我要寫到天明”,作者連用三個“我”字,突出了陶淵明面對現(xiàn)實個體意識的覺醒。(3)小說結(jié)尾,陶淵明為何“寫了不少詩”,為何“一直寫到寅時盡頭”“還得寫下去”?你有何理解?(4)魯迅曾這樣評價陶淵明:“就是詩,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并非整天整夜飄飄然?!北疚闹刑諟Y明展示出的形象,與《歸園田居(其一)》《歸去來兮辭》等詩文中的有何不同?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材料一:??凡戰(zhàn),若我眾敵寡,不可戰(zhàn)于險阻之間,須要平易寬廣之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無有不勝。法曰:“用眾進止。”晉太元時,秦苻堅進屯壽陽,列陣淝水,與晉將謝玄相拒。玄使謂苻堅曰:“君遠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zhàn)。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堅眾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眻栽唬骸暗珔s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shù)十萬向水,逼而殺之?!比谝嘁詾槿?。遂麾兵卻,眾因亂而不能止。于是,玄與謝琰、桓伊等,以精銳八千渡淝水。玄、琰進兵大戰(zhàn)淝水南,堅眾大潰。(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戰(zhàn)斗,多是以小術(shù)而勝無術(shù),以片善而勝無善,斯安足以論兵法也?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太宗顧侍臣檢《謝玄傳》閱之,曰:“苻堅甚處是不善?”靖曰:“臣觀《苻堅載記》曰:‘秦諸軍皆潰敗,唯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贝擞幸砸娗貛熤畞y。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貴適宜。前代事跡,孰為善此者?”靖曰:“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吳漢討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來攻漢,尚出合擊,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碧谠唬骸叭?。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節(jié)選自《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將,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溫和。B.聞金則止,金指敲擊刁斗發(fā)出的聲音,古代軍隊行動中聽到鳴金信號就停止前進。C.片善,文中指微小長處,其中的“片”與成語“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D.果,指實現(xiàn)、成為事實,與《桃花源記》中“未果,尋病終”的“果”意思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苻堅與謝玄隔淝水列陣,苻堅的部下認為,應當在淝水阻擊,不讓晉軍渡河,苻堅則想讓晉軍先渡河上岸,再以鐵騎逼殺晉軍。B.苻堅的大軍在后撤過程中發(fā)生了混亂,不受控制,謝玄等人乘機率八千精兵渡河,兩軍大戰(zhàn)于淝水之南,苻堅的部隊潰敗。C.苻堅全軍大敗,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隊得到保全,苻堅帶領殘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他乘機殺掉苻堅。D.李靖認為,吳漢善于用兵,在討伐公孫述的戰(zhàn)斗中,分兵合擊,最終取得了勝利;唐太宗認為,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诠湃伺R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5)材料二中,李靖認為淝水之戰(zhàn)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哪些?(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各題。古戰(zhàn)場赤壁感懷方逢時危磯絕峭倚清江,人道曹劉舊戰(zhàn)場。往事已隨寒浪滅,遺蹤惟有暮山長。云霞尚帶當年赤,蘆荻空余落日黃。欲吊英雄千古憾,漁歌聲里又斜陽。(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薄敖^”“清”三字勾畫出赤壁磯巖高壁峭、江水澄澈的雄奇清麗景象,意境開闊,氣勢宏大。B.“人道”二字,將眼前的景物與歷史人物緊密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設了廣闊的空間和悠久的時間背景。C.頷聯(lián)寫古戰(zhàn)場赤壁的過往一去不返,但歷史英雄人物的遺跡尚可在蒼山中找到,詩人感情由失落轉(zhuǎn)向?qū)捨?。D.尾聯(lián)運用直抒胸臆和以景結(jié)情的手法,表達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景仰與追念,“又”字蘊含壯志難酬的失落。(2)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頸聯(lián)。(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一聯(lián),視角高低變化,描寫有聲有色,展現(xiàn)了夔州秋天獨特的景色。(2)白居易《琵琶行》中寫琵琶女演奏時,先用“”寫其校弦試音,接著用“”來贊嘆,一個“情”字寫出了琵琶女內(nèi)心世界的波濤洶涌。(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像南朝宋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之雄心,也只怕會有“”的結(jié)局。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0分)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我國現(xiàn)代作家兼畫家木心先生說:“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種慢時代的生活,已經(jīng)成為一代人永久的記憶。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A____,但書信中所傳承的文化不應該覆滅。當今之時,①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②其特點是快速、便捷,與書信相比,③能使人們真切地產(chǎn)生“天涯若比鄰”。④但也許正是緣于這一原因,⑤人們對于信息的內(nèi)涵卻忽略了,⑥對于傳遞信息的技巧更隨意了,⑦遠遠沒有古人看到手書“見字如面”時的儀式感和親切感,⑧在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科技的首當其沖下,⑨傳統(tǒng)書信所承載的思想力量和美學韻味正在消失。鑒于書信的文本格式就是古人所說的一種文體,它潛蘊著深湛的文化內(nèi)涵和豐沛的歷史信息,表達著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zhì)和心性品格。因而,人們在發(fā)送電子郵件時,B_____,既培養(yǎng)“于細微處見精神”的優(yōu)良習慣,也彰顯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賡續(xù)與弘揚。(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文中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7.(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____,____,____,____。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小溪既為川湘來往孔道,水常有漲落,限于財力不能搭橋,就安排了一只方頭渡船。渡船頭豎了一枝小小竹竿,掛著一個可以活動的鐵環(huán),溪岸兩端水槽牽了一段廢纜,有人過渡時,把鐵環(huán)掛在廢纜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緣那條纜索,慢慢的牽船過對岸去。船將攏岸了,管理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著“慢點慢點”,自己霍的躍上了岸,拉著鐵環(huán),于是人貨牛馬全上了岸。渡頭為公家所有,故過渡人不必出錢。有人心中不安,A____了一把錢B____到船板上時,管渡船的必為一一拾起,依然C____到那人手心里去,D____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了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1)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第一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①有一小溪②這官路通到湘西邊境的“茶峒”小山城時③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④溪邊有座白色小塔A.④③①②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②③④①(2)填入文中第二段劃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洽佗冖邰蹵.摸擲遞仿佛B(yǎng).抓擲塞儼然C.摸放塞仿佛D.抓放遞儼然(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成:“我有了三斗米、七百錢的口糧,生活足夠了,不需要這個?!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海德格爾說:“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痹鯓硬攀窃娨獾貤樱窟@值得我們思考。有人認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詩意地棲居,有人認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詩意地棲居,有人認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詩意地棲居,有人認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詩意地棲居。對于以上看法,你更贊賞哪種方式的詩意地棲居呢?假如你所在的班級要舉辦一個“賞經(jīng)典詩文,品詩意人生”的主題班會,你將在班會上發(fā)言。請寫一篇發(fā)言稿,從以上四種方式中選擇你最贊賞的一種并談談你為什么贊賞這種方式的詩意地棲居。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高級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文學重視對意象的創(chuàng)造。對意象的理解出現(xiàn)偏頗,將難以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主觀情志,影響對作品的精準詮釋。目前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認為這些意象是孤獨寂寞、凄惶難安的精神體現(xiàn)。第二類,認為這些意象是擺脫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體現(xiàn)。第三類,認為這些意象是無心自在的精神體現(xiàn)。以上觀點從不同方面揭示了蘇軾黃州詩文意象的相關(guān)內(nèi)涵,但忽略了蘇軾在詩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事實上,蘇軾雖人生坎坷,但其生命中卻貫注著積極自適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奮起而積極有為的理想信念。以“自洽有為”為意象研究的切入點,或能更好地詮釋。蘇軾在黃州詩文中,通過“夢”“舟”等意象,營造了一種醉醒之間、夢醒之間、虛實之間的自由廣闊、輕松和諧之境。其生命,就是在此殘缺壓抑的現(xiàn)實中得以舒展成長并有所成就的,這正是蘇軾自洽有為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東坡詞中,一個主要意象是“夢”。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初讀這首詞,覺得作者是在懷古傷今,因命與志的不相謀、人情與事理的紛亂交織而感喟光陰虛度、功業(yè)無成,抒發(fā)了一種人生如夢、消磨壯心殆盡的人生哀嘆。實則不然?!赌钆珛?赤壁懷古》通過詞尾夢境的書寫,營造的正是這樣一個亦虛亦實的無住、無縛、自在之境。這樣的“如夢”之境,不再受到執(zhí)念的遮蔽和現(xiàn)實的束縛,讓人在無所束、無所待的淡然中有距離地審視自己的人生。也唯有在這個時候,作者才能跳出自我和一時一地的局限,從畫中人抽身為看畫之人:我不再是一時一地的困頓之我,而是人類之大我。周瑜與自己,成功與失敗,都是這亙古時空滔滔江水中或翻涌突出或沉沒無聞的浪花。這使他不再膠著在現(xiàn)實的無奈之中,從而生出自由曠達之心,這才是“人生如夢”的內(nèi)涵所在?!爸邸钡囊庀螅舱宫F(xiàn)著蘇軾自洽有為的人生思考。蘇軾《臨江仙》中“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句,表達的正是這樣的一種無心狀態(tài)。在這種無心的狀態(tài)下,通過“行天下之至順”,可以到達“人之所悅”的人生境界。蘇軾通過“舟”的意象,創(chuàng)造了安時處順、不為世累的人生之境: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以開放自在不拘之心,縱情享受千里快哉之風和浩瀚無垠之景?!坝娜恕币彩翘K軾自洽有為之的典型意象。身處困境,安之若素,堅守自得的“幽人”意象,是蘇軾自洽有為精神的自我表達。他以逐臣的身份來到黃州,朝廷的驅(qū)逐和親友的背離使他倍感凄涼。即便如此,蘇軾并沒有在現(xiàn)實的打擊中自暴自棄,隨波逐流。事實上,蘇軾在黃州期間,一直未忘記憂國憂民,并總是力所能及地惠及黃州人民,這均說明蘇軾在逆境中仍堅守著自己可貴的“許國心猶在”的精神,并積極蓄力,以圖有助益于家國。《赤壁賦》“客亦知夫水與月乎”一段關(guān)于“變”與“不變”的辯證分析,正體現(xiàn)出蘇軾看待問題的廣闊視角:如果局限于眼前,只看到流水滔滔,逝而不返,月盈月虧,瞬息已變;但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則江水長流,明月仍在。蘇軾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蘇軾的自恰有為還表現(xiàn)在,他雖把榮辱得失置于無限時空,從而淡化人生得失,但并不因此否定生命的價值。從天地的視角看,生命微小;從生命的角度看,天地卻可以盡納胸中。蘇軾通過對“水”“月”等意象,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視野無限開闊、廣納世間萬物、縱享天地大美的自洽有為的人生境界。歷朝歷代遭遇貶謫的官員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蘇軾這樣猝臨驚辱而能安、安而能有所作為之人,卻寥寥無幾。蘇軾的處境,與司馬遷、陶淵明等人皆有相似之處,但最終的生命取向又大不相同。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充分闡述了他忍辱負重活下來以求文采表于后世的價值選擇。司馬遷的著書自見無疑給蘇軾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對蘇軾來講,他也選擇了著書立說以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人生之路。但不同的是,他沒有因為屈辱而否定生命的價值。陶淵明因為不堪忍受官場的污濁和束縛而歸返田園,可謂窮而獨善其身的典型代表。蘇軾追慕陶淵明的詩品和人品。與司馬遷的自卑、陶淵明的自隱相比,蘇軾的選擇是不卑、不隱、不殞的生命態(tài)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寬容的胸懷和積極的心態(tài)讓生命得以和諧安樂并有所作為。綜上所述,在自洽有為的研究視域下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做詮釋,能夠深刻且全面地對意象中所內(nèi)含的蘇軾精神內(nèi)蘊做出更豐富生動且立體通透的解讀。黃州詩文意象所體現(xiàn)的,絕不僅僅是蘇軾本人孤獨寂寞、凄惶難安、擺脫苦痛、超然世外的心理內(nèi)涵。蘇軾是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文學大家,不僅僅因為其輝煌的文學成就和獨立的仁者情懷,更因為在這背后,隱含著探求大道、仁愛天下、和諧愉悅、踔厲奮發(fā)的“自洽有為”的生命智慧。(摘編自王燕《從意象角度看蘇軾黃州詩文中的“自洽有為”》)(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通過理解詩詞中的意象,能相對容易地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情感,“意象”理應成為精準詮釋詩文作品的一把鑰匙。B.蘇軾的黃州詩文意象內(nèi)涵復雜,不只是孤獨寂寞、超然世外之類,還應將“自洽有為”納入“無心自在”的精神體現(xiàn)中,作為補充。C.蘇軾黃州詩文中的“舟”意象,象征著他安時處順、不為世累的人生態(tài)度,與“夢”意象共同構(gòu)成了蘇軾自洽有為精神的文學表達。D.司馬遷“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蘇軾借鑒了司馬遷著書立說的做法,但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高揚起生命的價值。(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作者開篇提出當前蘇軾詩文意象研究的不足,認為若以“自洽有為”為切入點,一定能更好地詮釋蘇軾的詩文意象。B.“幽人”是蘇軾形象的自我寫照,他被貶謫至黃州,身處逆境卻保持內(nèi)心自安,不忘賢士大夫的使命,傳達出自洽有為的精神。C.“蘇軾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這里的“此”指的是看待世事需要視角廣闊,眼光長遠,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D.相比歷代遭遇貶謫的官員,蘇軾被貶后的所作所為已超越大多數(shù)人,這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背后擁有的生命智慧。(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證明“蘇軾‘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的一項是DA.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B.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C.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后赤壁賦》)D.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浣溪沙》)(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行文脈絡。(5)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夢”與蘇軾“人生如夢”的“夢”有何異同。【解答】(1)B.“將‘自洽有為’納入‘無心自在’的精神體現(xiàn)中,作為補充”錯誤。原文“第三類,認為這些意象是無心自在的精神體現(xiàn)。以上觀點從不同方面揭示了蘇軾黃州詩文意象的相關(guān)內(nèi)涵,但忽略了蘇軾在詩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以自治有為’為意象研究的切入點,或能更好地詮釋”可知,“無心自在”是目前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解讀的第三類,而“自洽有為”是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內(nèi)涵的詮釋,并不是“無心自在“精神體現(xiàn)的補充。故選B。(2)A.“一定能更好地詮釋蘇軾的詩文意象”錯誤。原文“以‘自洽有為’為意象研究的切入點,或能更好地詮釋”可知,是“或許”,而不是“一定能”。故選A。(3)蘇軾“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體現(xiàn)在生命中貫注著的積極自適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奮起而積極有為的理想信念。A.“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更多地體現(xiàn)出孤獨寂寞的心境。B.“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主要體現(xiàn)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C.“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營造的是一種空靈寂寥的氛圍。D.“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體現(xiàn)了蘇軾積極向上、不向命運低頭、在逆境中奮發(fā)有為的精神,這與“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相符。故選D。(4)文章開篇提出問題,指出中國文學重視意象創(chuàng)造,而當前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的理解存在偏頗,“目前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認為這些意象是孤獨寂寞、凄惶難安的精神體現(xiàn)。第二類,認為這些意象是擺脫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體現(xiàn)。第三類,認為這些意象是無心自在的精神體現(xiàn)”,以上觀點忽略了蘇軾在詩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從而提出“自洽有為”的研究視角。接著分析問題:分別從“夢”“舟”“幽人”以及“水”“月”等意象入手,分析這些意象如何體現(xiàn)蘇軾自洽有為的精神。然后從“蘇軾追慕陶淵明的詩品和人品。與司馬遷的自卑、陶淵明的自隱相比,蘇軾的選擇是不卑、不隱、不殞的生命態(tài)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寬容的胸懷和積極的心態(tài)讓生命得以和諧安樂并有所作為”,與司馬遷、陶淵明進行對比,突出蘇軾自洽有為的獨特性。最后得出結(jié)論:強調(diào)以“自洽有為”為研究視域?qū)μK軾黃州詩文意象進行詮釋的意義,“能夠深刻且全面地對意象中所內(nèi)含的蘇軾精神內(nèi)蘊做出更豐富生動且立體通透的解讀”,總結(jié)指出蘇軾黃州詩文意象體現(xiàn)出其“自洽有為”的生命智慧。(5)①相同點:兩者都通過“夢”構(gòu)建了一個與現(xiàn)實不同的虛幻情境。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構(gòu)建了一個神奇瑰麗的天姥山夢境,景色壯麗,異彩繽紛,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通過詞尾夢境的書寫,營造了一個亦虛亦實的無住、無縛、自在之境。這樣的“如夢”之境,不再受到執(zhí)念的遮蔽和現(xiàn)實的束縛,拋棄對現(xiàn)實的不滿,讓人在無所束、無所待的淡然中有距離地審視自己的人生,達到自由廣闊、輕松和諧之境,表明自己對理想的追求。②不同點: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夢更多地體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反抗。他通過描繪夢境中的美好與自由,來對比現(xiàn)實的黑暗與壓抑,表達出對權(quán)貴的蔑視和對自由理想的追求,更多地是從個人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角度去審視人生,強調(diào)個人在現(xiàn)實困境中的掙扎與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充滿個性和浪漫色彩。蘇軾:“人生如夢”的“夢”主要體現(xiàn)出一種在困境中尋求超脫與曠達的心境。蘇軾在經(jīng)歷了人生的坎坷后,通過對如夢之境的感悟,讓自己不再膠著于現(xiàn)實的無奈,從而生出曠達之心。是從更宏觀的人類大我和亙古時空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成敗得失,把自己的人生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去考量,從而達到一種超越自我,這體現(xiàn)了他在困境中自洽有為的精神。答案:(1)B(2)A(3)D(4)文章首先指出當前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理解的不足,提出“自洽有為”的研究視角。接著通過分析“夢”“舟”“幽人”等意象,具體闡述蘇軾在黃州詩文中表現(xiàn)出的“自洽有為”精神。然后,通過與司馬遷、陶淵明的對比,進一步強調(diào)蘇軾“自洽有為”的主體人格精神。最后得出在自洽有為的研究視域下對蘇軾黃州詩文意象做詮釋的意義。(5)①相同點:兩者都通過“夢”構(gòu)建了一個與現(xiàn)實不同的虛幻情境,來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②不同點:李白的“夢”更多表現(xiàn)為對現(xiàn)實的逃避和對自由的向往,帶有浪漫主義色彩;而蘇軾的“夢”則是在現(xiàn)實中超脫,體現(xiàn)了他在困境中自洽有為的精神。(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曉風楊柳唐弢柳枝一彎彎地劃著東方正在發(fā)白的天空,像是無數(shù)灰白的眼睛,在黑夜里張望著,俯臨著。陶淵明昨晚胡思亂想了一夜,一點也沒有睡好。他索性從床上緩緩地豎起上身,披上了上衣?!鞍?!唉!寄奴,但愿這不是事實呵!”那個濃眉毛,闊下巴,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淵明記憶里浮了上來……隔壁傳來一陣鼾聲。淵明在院子里來回踱步。他垂著頭,顯得非常頹唐、瘦弱,肚子是癟癟的,那件過分寬大的外衣,和他身體很不相稱。風吹動宅邊的柳枝,時時落下一瓣兩瓣枯葉來。淵明的腳尖觸著枯葉,低頭沉思。“劉寄奴不會做皇帝的吧?”他一面問,一面回過頭來,這才發(fā)現(xiàn)身邊并沒有人。院子靜悄悄的,他踱到板門邊喊:“阿舒!”廊屋里走出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來,瘦長個子,被太陽炙黑了的臉孔,帶著憂郁的表情。他垂著手,很恭敬地問:“爹有什么吩咐?”淵明望了他一眼。真的,有什么吩咐呢?挖空心思想了一會,覺得也實在沒有什么話要說。揮了揮手說:“沒有什么。”院子里依舊是一片靜?!摆w家伯父昨天差人來說,請你今天去喝酒?!卑⑹嫱鴾Y明的鼻子,好像是等待著回答,但那鼻子卻什么動靜都沒有。他站了會兒,就回轉(zhuǎn)身,仍舊向著廊屋里走去。沉默籠罩了陶淵明,籠罩了整個院子,整個世界。趙老連殷勤地招待著。小圓桌上放著一盆青豆,一盆河蝦,碗里的是豬肉,鯉魚,菜蔬。席地圍坐在桌子周圍的,連主人一共五個人。對面那個酒糟鼻子把酒杯拿到嘴唇邊碰了一下,便滿口稱贊起來:“好酒,這酒的確不錯,陶先生,你倒試試看,真不錯,頭等貨色!”淵明嘗了一口,覺得還溫潤,就點了點頭?!罢堁?!請呀!”主人的筷子指著菜肴說。淵明的肚里裝下幾杯酒,面上熱辣辣的,他說了很多話,想知道京城里有沒有宋王①的消息?!八瓮跏且粋€星宿?!迸赃叺慕虝壬浅UJ真地說,“他是一個大星宿,鯉魚轉(zhuǎn)胎的,和這碗里的鯉魚一樣。如今朝廷有了這個人物,真是如魚得水,嗯!如魚得水,南征蠻夷,北伐中原,皇上還用愁嗎?”說著把大拇指高高地舉了起來。淵明的心也隨著舉了起來。他滿滿地喝了一杯?!白兞俗兞?!縣里出了告示啦!”阿宣滿頭大汗地跑了進來,喘息著說。“什么?”大家合口問。“唉——”阿宣也學著淵明的樣子,長長地嘆了口氣,接著說:“縣里出了告示,說是宋王登了大寶,大赦天下?,F(xiàn)在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彼f著回過頭來向著淵明:“是永久的永,起初的初?!币呀?jīng)交了亥時了,陶宅里還沒有熄燈。淵明坐在床沿上,阿雍和阿通走進來,后面跟著阿舒?!拔覀儸F(xiàn)在都是遺民了?!睖Y明放下手里的詩稿?!霸鯓永玻z民?我們不再照舊活下去了嗎?”阿通問?!盎钍强偟没钕氯サ?。”阿雍參加了意見?!安贿^,”淵明說,聲音似乎有點嘶啞,“要是我當年不曾辭官……要是我現(xiàn)在還年輕……唉!唉!”“吱!吱!吱!”床底下老鼠在打架。“你看見告示上還說些什么?”淵明看著剛進來的第二個兒子問?!斑@個,”阿宣想了想說,“我記不清楚了,但現(xiàn)在就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卻是千真萬確,一點也不會錯的?!薄爸?!吱吱!吱吱!”“亡了國,我們不食宋粟,我們到南山采薇去,大家做伯夷,做叔齊。”阿端跑進來說?!鞍?!你的話說得活像爸爸?!卑⑼ㄅu?!拔覀円?,要清靜無為,不要去管這些俗事,我們得學老聃?!边@回是阿雍的意見?!鞍Γ∧愕倪€要像……”阿宣說,“不過,頂好是去請和尚拜幾天懺,或者來一個什么法會,祈禱祈禱,救救國家。可惜慧遠法師涅槃了。”“畜生!”淵明厲聲喝道,“不要胡說?!卑⑿粤艘惑@。床底下打架的老鼠吱過了最后一通,逃跑了?!澳贻p人應該有血氣,應該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留得身后的名聲?!睖Y明解釋著?!傲裘暤氖虑?,”剛進門的阿宣說,“得讓大哥去干,我不該搶先。兄弟要友愛,謙讓,爹說過的?!薄暗牵卑⑹鎳肃橹?,“我的身體不行,不及二弟結(jié)實。近來還有點神經(jīng)衰弱?!薄鞍?!你們都去睡覺吧!”淵明說。大家一哄而散以后,房間里又開始沉寂了。淵明搔著腳趾,默默的,兀自生著氣。他悲憤,悔愧。那個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動,搖擺,再也驅(qū)不走,忽然變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雞爪似的兩手,把他的兒子一個個抓去了,他們?nèi)崛醯孟窀嵫?,一點也沒有反抗。淵明感到一陣內(nèi)疚。他定定神,在案頭坐下了,攤開詩稿,心里一片亂麻,但終于動起筆來。這一晚,他寫了不少詩,寫了《述酒》②,寫了《詠荊軻》③,一直寫到寅時盡頭,還不曾停筆。呵欠已經(jīng)打了幾十回,然而他想:“我還得寫下去,我得留一點教訓,我要寫到天明。”柳枝葉里蕭蕭地吹起了一陣曉風。一九三六年五月二日(有刪改)【注】①宋王,永初元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②《述酒》反映了晉恭帝被劉裕殺害的事件,表達了詩人對劉裕篡權(quán)丑行的極大憤慨。③《詠荊軻》以極大的熱情歌頌了荊軻刺秦王的壯舉。(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陶淵明“來回踱步”,自言自語說“但愿這不是事實呵”,說明陶淵明已經(jīng)預感到東晉王朝岌岌可危。B.教書先生認為劉裕是一個大人物,出身不凡,有了他皇帝不用愁,從這里可以看出當時民眾對劉裕的認可,對政治局勢的無知,感覺遲鈍。C.陶淵明告誡兒子“應該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但卻不曾想到自己“樂天安貧”的思想已對他們產(chǎn)生了消極的影響。D.結(jié)尾部分寫到“他們?nèi)崛醯孟窀嵫颉薄皽Y明感到一陣內(nèi)疚”,這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太早辭官,導致家中生活困頓,孩子們身體不強壯。(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本文是一篇故事新編,作者基于真實的歷史記載,又結(jié)合自己所處的社會現(xiàn)實,虛構(gòu)了人物的言行和心理,賦予歷史故事以新的思想內(nèi)涵。B.本文以全知視角,寫了陶淵明與兒子們的對話,看似散漫,實則展現(xiàn)了他們的人生價值觀,使本文的主題更加深刻。C.在陶淵明與兒子們交談的過程中,作者多次寫到老鼠“吱吱”叫,使本文的語言莊重之余不乏活潑,生動而饒有趣味。D.結(jié)尾部分陶淵明表示“我還得寫下去,我得留一點教訓,我要寫到天明”,作者連用三個“我”字,突出了陶淵明面對現(xiàn)實個體意識的覺醒。(3)小說結(jié)尾,陶淵明為何“寫了不少詩”,為何“一直寫到寅時盡頭”“還得寫下去”?你有何理解?(4)魯迅曾這樣評價陶淵明:“就是詩,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并非整天整夜飄飄然?!北疚闹刑諟Y明展示出的形象,與《歸園田居(其一)》《歸去來兮辭》等詩文中的有何不同?【解答】(1)D.“因為他覺得自己太早辭官,導致家中生活困頓,孩子們身體不強壯”錯,陶淵明已經(jīng)預感到東晉王朝岌岌可危,這是陶淵明面對現(xiàn)實個體意識的覺醒。故選D。(2)C.“使本文的語言莊重之余不乏活潑,生動而饒有趣味”說法有誤。文中多次寫到老鼠,是為了烘托氣氛,而非表現(xiàn)語言靈動活潑。故選C。(3)根據(jù)原文“陶淵明昨晚胡思亂想了一夜,一點也沒有睡好。他索性從床上緩緩地豎起上身,披上了上衣”“他定定神,在案頭坐下了,攤開詩稿,心里一片亂麻,但終于動起筆來”可知,不管是一開始懷疑擔憂劉裕是否會篡位,還是最終得知劉裕篡位,在政權(quán)交替期,陶淵明的內(nèi)心一直矛盾復雜,對劉裕篡位一事他充滿悲憤,對于自己,他認為“要是我當年不曾辭官……要是我現(xiàn)在還年輕……”,充滿自責之情。這些復雜的情感讓他無法入睡,于是深夜寫詩抒懷。根據(jù)文中“寄奴,但愿這不是事實呵!”“我還得寫下去,我得留一點教訓,我要寫到天明”等語句,可知陶淵明對劉裕篡位這件事,是持批判否定態(tài)度的。但身在鄉(xiāng)野,手無縛雞之力,他并沒有其他更多的反抗方式,只能借助“筆桿子”。而在結(jié)合注釋中“②《述酒》反映了晉恭帝被劉裕殺害的事件,表達了詩人對劉裕篡權(quán)丑行的極大憤慨。③《詠荊軻》以極大的熱情歌頌了荊軻刺秦王的壯舉”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可知陶淵明其實是以筆為武器,以詩的方式進行反抗,表達自己不肯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抗爭精神,以及鏟強除暴的愿望。當陶淵明指出“年輕人應該有血氣,應該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留得身后的名聲”,但兒子們的反應卻是“‘留名聲的事情,’剛進門的阿宣說,‘得讓大哥去干,我不該搶先。兄弟要友愛,謙讓,爹說過的。’”“‘但是,’阿舒囁嚅著,‘我的身體不行,不及二弟結(jié)實。近來還有點神經(jīng)衰弱?!?。兒子們的懦弱無為,使得陶淵明害怕?lián)鷳n“那個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動,搖擺,再也驅(qū)不走,忽然變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雞爪似的兩手,把他的兒子一個個抓去了,他們?nèi)崛醯孟窀嵫?,一點也沒有反抗”。所以,陶淵明是出于對兒子的處世態(tài)度失望,對兒子的柔弱、不反抗內(nèi)疚,對自我選擇悲憤、愧悔,希望能夠留點教訓,所以一直寫下去。(4)《歸園田居(其一)》開篇寫“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結(jié)句寫“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全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農(nóng)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稓w去來兮辭》借“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某嘶詺w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等句子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這篇文章作于作者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后的生活情趣和內(nèi)心感受,表現(xiàn)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chuàng)造出一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由此可見,《歸園田居(其一)》《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的形象是熱愛田園、安貧樂道、具有隱逸情懷的隱者形象?!稌燥L楊柳》一文借劉寄奴篡位這件事展現(xiàn)了陶淵明關(guān)注時局,為國家命運而憂慮的形象。這些,從對陶淵明自己的語言、心理描寫“寄奴,但愿這不是事實呵!”“我還得寫下去,我得留一點教訓,我要寫到天明”可以直接看出。也可以從面對兒子們“‘留名聲的事情,’剛進門的阿宣說,‘得讓大哥去干,我不該搶先。兄弟要友愛,謙讓,爹說過的。’”“‘但是,’阿舒囁嚅著,‘我的身體不行,不及二弟結(jié)實。近來還有點神經(jīng)衰弱?!钡取皹诽彀藏殹?,只關(guān)心自我生存的態(tài)度時,“淵明搔著腳趾,默默地,兀自生著氣”的反應看出。此外,陶淵明教育兒子時,說“年輕人應該有血氣,應該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留得身后的名聲”。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陶淵明有積極入世的人生態(tài)度,他渴望干一番事業(yè),留名青史。答案:(1)D(2)C(3)①在政權(quán)交替期,陶淵明的內(nèi)心矛盾復雜,充滿悲憤、愧悔,心里一片亂麻,所以寫詩抒懷。②陶淵明以詩言志,以詩的方式進行反抗,寫《述酒》和《詠荊軻》,表達自己不肯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抗爭精神,以及鏟強除暴的愿望。③陶淵明對兒子的處世態(tài)度失望,對兒子的柔弱、不反抗內(nèi)疚,對自我選擇悲憤、愧悔,希望能夠留點教訓,所以一直寫下去。(4)①《歸園田居(其一)》《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的形象是熱愛田園、安貧樂道、具有隱逸情懷的隱者形象。②本文中陶淵明關(guān)注時局,為國家命運而憂慮。陶淵明雖身在鄉(xiāng)野,卻心念朝廷,憂慮朝政;阿舒、阿宣等人“樂天安貧”,只關(guān)心自我生存,以至于“淵明搔著腳趾,默默地,兀自生著氣”。③本文中陶淵明有積極入世的人生態(tài)度。小說中寫陶淵明教訓兒子“應該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明確表露出陶淵明的思想是渴望干一番事業(yè),留名青史。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材料一:??凡戰(zhàn),若我眾敵寡,不可戰(zhàn)于險阻之間,須要平易寬廣之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無有不勝。法曰:“用眾進止?!睍x太元時,秦苻堅進屯壽陽,列陣淝水,與晉將謝玄相拒。玄使謂苻堅曰:“君遠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zhàn)。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堅眾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眻栽唬骸暗珔s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shù)十萬向水,逼而殺之?!比谝嘁詾槿?。遂麾兵卻,眾因亂而不能止。于是,玄與謝琰、桓伊等,以精銳八千渡淝水。玄、琰進兵大戰(zhàn)淝水南,堅眾大潰。(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戰(zhàn)斗,多是以小術(shù)而勝無術(shù),以片善而勝無善,斯安足以論兵法也?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碧陬櫴坛紮z《謝玄傳》閱之,曰:“苻堅甚處是不善?”靖曰:“臣觀《苻堅載記》曰:‘秦諸軍皆潰敗,唯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此有以見秦師之亂。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碧谠唬骸氨蟹志?,各貴適宜。前代事跡,孰為善此者?”靖曰:“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吳漢討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來攻漢,尚出合擊,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碧谠唬骸叭?。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保ü?jié)選自《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將,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溫和。B.聞金則止,金指敲擊刁斗發(fā)出的聲音,古代軍隊行動中聽到鳴金信號就停止前進。C.片善,文中指微小長處,其中的“片”與成語“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D.果,指實現(xiàn)、成為事實,與《桃花源記》中“未果,尋病終”的“果”意思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A.苻堅與謝玄隔淝水列陣,苻堅的部下認為,應當在淝水阻擊,不讓晉軍渡河,苻堅則想讓晉軍先渡河上岸,再以鐵騎逼殺晉軍。B.苻堅的大軍在后撤過程中發(fā)生了混亂,不受控制,謝玄等人乘機率八千精兵渡河,兩軍大戰(zhàn)于淝水之南,苻堅的部隊潰敗。C.苻堅全軍大敗,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隊得到保全,苻堅帶領殘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他乘機殺掉苻堅。D.李靖認為,吳漢善于用兵,在討伐公孫述的戰(zhàn)斗中,分兵合擊,最終取得了勝利;唐太宗認為,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②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5)材料二中,李靖認為淝水之戰(zhàn)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哪些?【解答】(1)劃線句的意思是:既為人所陷害,還想戰(zhàn)勝敵人,不就難了嗎?所以我說,沒有智謀的就是苻堅這一類的人。結(jié)合上下文看,“夫”是一個發(fā)語詞放在句首,表示下文要開始議論,“而”在句中是一個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可以解釋為“但、卻”,“不亦難乎”是一個省略了主語的省略句,可以用“這”做其主語,“這”指代的就是“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由此可以看出需要在“敵”后劃出停頓;“不亦難乎”是一個固定句式,自然要單獨成句,即在“乎”后也要斷開;“苻堅之類是也”是一個以“……也”為標志的判斷句,自然也是獨立成句的,即在“焉”后也需要停頓。故涂黑的三處分別是:在“敵”“乎”“焉”后。(2)B.“金指敲擊刁斗發(fā)出的聲音”錯?!敖稹敝浮般`”,是古代的軍中樂器,作戰(zhàn)時擊之為收兵信號。而“刁斗”是古代行軍之器具,白天煮飯,夜間敲擊巡邏防衛(wèi)。故選:B。(3)D.“李靖認為,吳漢善于用兵,在討伐公孫述的戰(zhàn)斗中,分兵合擊,最終取得了勝利;唐太宗認為,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表述錯誤。根據(jù)原文相關(guān)語句“太宗曰:’然。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可知,唐太宗認為包括吳漢戰(zhàn)例、苻堅戰(zhàn)例在內(nèi)的所有有關(guān)得失的事例都可以作為萬代的借鑒,而不僅僅是吳漢這一戰(zhàn)例。故選:D。(4)①“卻”,后退、退卻;“周旋”,在這里指的是雙方交戰(zhàn);“而”,連詞,表修飾,無實義。譯文:請你們稍微向后退一退,使雙方將士得以從容周旋交戰(zhàn),我與諸君騎馬慢行而觀戰(zhàn),不也是一件樂事嗎?②譯文:古人臨陣出奇,攻敵不意,這也是奇正變化的法則嗎?(5)①由原文相關(guān)語句“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可知,苻堅在用兵的智謀上有很大的缺失,而這缺失導致苻堅在淝水之戰(zhàn)中必然是失敗的。②由原文相關(guān)語句“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可知,苻堅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去布置軍隊,該分散的時候不分散不該聚合的時候卻聚合。這是導致苻堅在淝水之戰(zhàn)中吃敗仗的另一個原因。答案:(1)涂黑的三處分別是:在“敵”“乎”“焉”后。(2)B(3)D(4)①請你們稍微向后退一退,使雙方將士得以從容周旋交戰(zhàn),我與諸君騎馬慢行而觀戰(zhàn),不也是一件樂事嗎?②古人臨陣出奇,攻敵不意,這也是奇正變化的法則嗎?(5)①沒有智謀。②不懂得運兵之術(shù)。確切地說就如何讓士兵做到該分散的時候就分散,該聚合的時候就聚合。參考譯文:材料一:但凡作戰(zhàn),如果兵力對比我眾敵寡時,不可與敵交戰(zhàn)于險狹之地,一定要選擇平坦開闊地域作戰(zhàn)場,以便于部隊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鑼音就收兵。誠如兵法所說:“指揮大部隊作戰(zhàn),可進就進,不可進就停止。”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帝苻堅率領大軍進至壽陽,并臨淝水一岸而擺好陣勢,同晉將謝玄隔水對峙。謝玄派人對苻堅說:“你率軍長途跋涉深入我境,卻臨水列陣,這分明是不想同我速戰(zhàn)。請你們稍微向后退一退,使雙方將士得以從容周旋交戰(zhàn),我與諸君騎馬慢行而觀戰(zhàn),不也是一件樂事嗎?”苻堅的部將都說:“應當憑據(jù)淝水阻截晉軍,不讓其渡河沖上岸來。我軍兵多,對方兵少,只有這樣,才是萬全必勝之策?!避迗哉f:“只管退軍,讓它渡河,乘其渡河之中我們以數(shù)十萬騎兵,逼向河中而殲滅之。”苻融也贊成這樣做。于是,苻堅下令秦軍后撤。不料部隊因動而大亂,竟一退而不能停止。在這個時候,晉將謝玄與謝琰、桓伊等人率領精兵八千順利渡過淝水,與敵激戰(zhàn)于淝水之南,苻堅部隊慘遭失敗。(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材料二:唐太宗問:“古人臨陣出奇,攻敵不意,這也是奇正變化的法則嗎?”李靖回答說:“古代的戰(zhàn)斗,多是一些稍有智謀的人戰(zhàn)勝沒有智謀的人,一些稍有能力的人戰(zhàn)勝沒有能力的人,這些人哪能談得上懂兵法呢。如東晉時謝玄在淝水擊破了苻堅,不是謝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堅不善于用兵的緣故?!碧诨仡^命令侍臣揀出謝玄的傳記閱覽以后,說:“苻堅哪些地方處理不善呢?”李靖回答說:“我看《苻堅載記》說:‘淝水之戰(zhàn)時秦各軍都潰敗,只有幕容全一軍獨能保持完整。苻堅率領殘兵千余騎,來到慕容全的營地,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說慕容垂殺掉苻堅,慕容垂沒有殺’。從秦軍潰敗和慕容垂一軍獨能保持完整的情況來看,苻堅被慕容垂所陷害就是很明顯了。既為人所陷害,還想戰(zhàn)勝敵人,不就難了嗎?所以我說,沒有智謀的就是苻堅這一類的人?!碧谡f:“作戰(zhàn)用兵有時分散,有時聚集,貴在使用恰當。前代的事跡,誰在這方面用得好呢?”李靖說:“苻堅率百萬之眾而在淝水戰(zhàn)敗,這就是用兵時只能合而不能分開的原因所致。吳漢討伐公孫述時,與副將劉尚分別屯駐在兩地,彼此相離二十里,公孫述率兵來攻吳漢時,劉尚出兵會合共同還擊,把公孫述打得大敗,這就是本來部隊是分開的但使用時能集中使用的原因所致?!碧谡f:“是這樣。一得一失的事跡,足可以作為萬代的借鑒。”(節(jié)選自《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各題。古戰(zhàn)場赤壁感懷方逢時危磯絕峭倚清江,人道曹劉舊戰(zhàn)場。往事已隨寒浪滅,遺蹤惟有暮山長。云霞尚帶當年赤,蘆荻空余落日黃。欲吊英雄千古憾,漁歌聲里又斜陽。(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薄敖^”“清”三字勾畫出赤壁磯巖高壁峭、江水澄澈的雄奇清麗景象,意境開闊,氣勢宏大。B.“人道”二字,將眼前的景物與歷史人物緊密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設了廣闊的空間和悠久的時間背景。C.頷聯(lián)寫古戰(zhàn)場赤壁的過往一去不返,但歷史英雄人物的遺跡尚可在蒼山中找到,詩人感情由失落轉(zhuǎn)向?qū)捨?。D.尾聯(lián)運用直抒胸臆和以景結(jié)情的手法,表達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景仰與追念,“又”字蘊含壯志難酬的失落。(2)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頸聯(lián)?!窘獯稹浚?)C.“詩人感情由失落轉(zhuǎn)向?qū)捨俊崩斫庥姓`。不是“寬慰”而是遺憾,“遺蹤惟有暮山長”,雖然能見到英雄留下的遺跡,但卻無法尋覓英雄,表達了作者對物是人非的感慨和遺憾之情。故選C。(2)題干要求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在作答時應分開作答。從景物描寫角度可得知,頸聯(lián)主要描繪的是古戰(zhàn)場夕陽西下的情景:云霞緋紅,仿佛帶著當年赤壁之戰(zhàn)中刀光劍影的痕跡;水邊蘆葦叢中,泛著金色的落日余暉;場景恢弘,景色壯美。但同時頸聯(lián)又并非單純的寫景句,還寄托了作者復雜的情感,從一些用詞中可以看出來。根據(jù)“尚帶”“空余”兩個對仗性質(zhì)的動詞可知,作者對眼前這片美景,在贊嘆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的遺憾:云霞固然壯美,但蘆蕩里的落日余暉卻再也見不到當年英雄的身影,不免感到遺憾惋惜、物是人非。答案:(1)C(2)景:頸聯(lián)描繪的是夕陽西下的景象,色彩濃厚鮮麗,以“當年赤”“落日黃”表景色壯美。情:寓情于景,“尚帶”暗含作者對昔日英雄的贊美之情,“空余”則表達了作者對英雄不再、物是人非的遺憾惋惜。(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一聯(lián),視角高低變化,描寫有聲有色,展現(xiàn)了夔州秋天獨特的景色。(2)白居易《琵琶行》中寫琵琶女演奏時,先用“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寫其校弦試音,接著用“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來贊嘆,一個“情”字寫出了琵琶女內(nèi)心世界的波濤洶涌。(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像南朝宋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只怕會有“贏得倉皇北顧”的結(jié)局?!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重點字:哀、渚)(2)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重點字:撥、弦)(3)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重點字:胥、贏)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0分)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我國現(xiàn)代作家兼畫家木心先生說:“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边@種慢時代的生活,已經(jīng)成為一代人永久的記憶。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A____,但書信中所傳承的文化不應該覆滅。當今之時,①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②其特點是快速、便捷,與書信相比,③能使人們真切地產(chǎn)生“天涯若比鄰”。④但也許正是緣于這一原因,⑤人們對于信息的內(nèi)涵卻忽略了,⑥對于傳遞信息的技巧更隨意了,⑦遠遠沒有古人看到手書“見字如面”時的儀式感和親切感,⑧在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科技的首當其沖下,⑨傳統(tǒng)書信所承載的思想力量和美學韻味正在消失。鑒于書信的文本格式就是古人所說的一種文體,它潛蘊著深湛的文化內(nèi)涵和豐沛的歷史信息,表達著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zhì)和心性品格。因而,人們在發(fā)送電子郵件時,B_____,既培養(yǎng)“于細微處見精神”的優(yōu)良習慣,也彰顯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賡續(xù)與弘揚。(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文中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解答】(1)A.根據(jù)后文“但書信中所傳承的文化不應該覆滅”可知跟前一句構(gòu)成轉(zhuǎn)折關(guān)系,根據(jù)書信承載的文化不覆滅,橫線處可填書信已不存在,可填“傳統(tǒng)書信正走向消亡”。B.根據(jù)“也彰顯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賡續(xù)與弘揚”可知用現(xiàn)代形式電子郵件時,要沿用傳統(tǒng)的書信格式,才能延續(xù)傳統(tǒng)文化,可填“應按照傳統(tǒng)書信格式進行書寫”。(2)③成分殘缺,“產(chǎn)生”后缺賓語中心詞,改為“能使人們真切地產(chǎn)生‘天涯若比鄰’的感覺。④重復贅余,“緣于”和“原因”重復,改為“但也許正是緣于此”。⑧搭配不當,“現(xiàn)代科技的首當其沖”搭配不當,改為“在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科技的沖擊下”。答案:(1)A.傳統(tǒng)書信正走向消亡B.應按照傳統(tǒng)書信格式進行書寫(2)③能使人們真切地產(chǎn)生“天涯若比鄰”的感覺④但也許正是緣于此⑧在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科技的沖擊下(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7.(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____,____,____,____。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四月份光伏幕墻透光板材發(fā)電效率擔保協(xié)議書
- 門面房屋出租合同書
- 擔保協(xié)議書模板二零二五年
- 房屋贈與協(xié)議模板二零二五年
- 流動資金借款及保證協(xié)議
- 二零二五棉花地承包合同
- 安全生產(chǎn)及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議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汽車試駕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版股權(quán)無償轉(zhuǎn)讓合同范例
- 科技型中小企業(yè)技術(shù)創(chuàng)新基金投訴和舉報處理辦法(暫行)
- 【初中生物】食物中營養(yǎng)物質(zhì)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征文投稿(答題模板)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語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
- 智慧樹知到《中國文化精粹(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2025章節(jié)測試附答案
- 空壓機每日巡檢記錄表-
-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單元測驗卷
- 10.2.2 加減消元法(課件)2024-2025學年新教材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
- 樁基工程技術(shù)標投標文件(技術(shù)方案)
- 2025年高中數(shù)學說題比賽系列課件
- 2024年吉林水利電力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