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建設規(guī)范_第1頁
DB32T-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建設規(guī)范_第2頁
DB32T-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建設規(guī)范_第3頁
DB32T-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建設規(guī)范_第4頁
DB32T-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建設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DB32/TXXXX—2023目次TOC\o"1-1"\h\t"標準文件_一級條標題,2,標準文件_附錄一級條標題,2,"前言 III1范圍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4建設原則 24.1先進性 24.2實用性 34.3規(guī)范性 34.4可擴展性 35系統架構 35.1系統架構圖 35.2基礎設施層 35.3數據傳輸層 45.4業(yè)務應用層 45.5運行維護 45.6安全保障 46基礎設施層 46.1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 46.2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 86.3尾礦庫 116.4巖鹽礦山 136.5陸上石油天然氣 147數據傳輸層 157.1聯網方式 157.2數據規(guī)范 158業(yè)務應用層 368.1基礎數據查詢 368.2管理數據匯聚 368.3風險實時監(jiān)測 36378.4風險綜合研判 378.5風險預警推送 378.6風險閉環(huán)處置 379運行維護 379.1基礎設施層 379.2業(yè)務應用層 4110安全保障 4110.1基礎設施層 4110.2業(yè)務應用層 4142附錄A(規(guī)范性)編碼規(guī)范 43A.1非煤礦山編碼規(guī)則 43A.2尾礦庫編碼規(guī)則 43A.3人員(識別卡)編碼 43A.4區(qū)域編碼 43A.5基站編碼 43A.6分站編碼 43A.7位置或設備編碼 44A.8測點編碼 44A.9尾礦庫測點編碼 44附錄B(規(guī)范性)數據字典 45B.1系統編碼 45B.2傳感器數值 45B.3傳感器類型編碼 45B.4測點異常類型 47B.5測點狀態(tài) 47B.6測點數值單位 48B.7測點關聯關系 48B.8人員出入井標志 48B.9分站/基站運行狀態(tài) 49B.10分站/基站供電狀態(tài) 49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蘇省應急管理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y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省第一工業(yè)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紅年、陳小林、浦勇、黃健、胡然、朱大浦、李明武、程鵬、王海茲、孫忠永、吳祚清、范學強、東輝、張羽、屈世甲、王超、白曉波、張小良、王海波、杜晶。本標準位首次發(fā)布。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建設規(guī)范范圍本文件確立了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的建設原則,規(guī)定了系統架構、功能、數據、運行管理、安全保障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包含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尾礦庫、巖鹽礦山及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五類非煤礦山的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建設。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2348工業(yè)企業(yè)廠界環(huán)境噪聲排放標準GB1642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GB/T20271信息技術服務運行維護GB/T28181安全防范視頻監(jiān)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39496尾礦庫安全規(guī)程GB50026工程測量標準GB50174數據中心設計規(guī)范GB50395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guī)范GB/T50823油氣田及管道工程計算機控制系統設計規(guī)范GB51016非煤露天礦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1108尾礦庫在線安全監(jiān)測系統工程技術規(guī)范AQ2005金屬非金屬礦山排土場安全生產規(guī)則AQ2030尾礦庫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AQ2031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建設規(guī)范AQ2032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人員定位系統建設規(guī)范AQ/T2050.1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guī)范導則AQ/T2050.2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guī)范地下礦山實施指南AQ/T2050.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guī)范露天礦山實施指南AQ/T2050.4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guī)范尾礦庫實施指南AQ/T2051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人員定位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T2053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T2063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高陡邊坡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DZ_T0283地面沉降調查與監(jiān)測規(guī)范SY/T6069油氣管道儀表及自動化系統運行技術規(guī)范QSY1595油氣管道安全儀表系統運行維護規(guī)范QSY1722油氣生產物聯網系統建設規(guī)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safetyrisk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systeminnon-coalmine以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為研究對象,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時、動態(tài)、持續(xù)獲取處理各環(huán)節(jié)的感知數據,監(jiān)控非煤礦山風險因素的變動趨勢,向非煤礦山安全管理人員或安全監(jiān)管人員發(fā)出預警信號并提前采取預控對策的系統。

環(huán)境監(jiān)測environmentalmonitoring對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及風速、風壓、溫度、煙霧、通風機開停狀態(tài)等參數進行實時感知,對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采場作業(yè)區(qū)域溫度、濕度、粉塵濃度、噪音等進行實時感知。

人員監(jiān)測personnelmonitoring對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攜卡人員出/入井時刻、重點區(qū)域出/入時刻、限制區(qū)域出/入時刻、工作時間、重點區(qū)域人員數量、作業(yè)人員活動路線等在崗人員實時數據的獲取。

人員/車輛監(jiān)測personnelandvehiclemonitoring對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進出采場的人員信息、人員進出時間、車輛信息、車輛進入時間等信息的及時獲取,對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進出站、庫的的人員文字規(guī)范,“監(jiān)測”的概念不清晰信息、人員進出時間、車輛信息、車輛進入時間的實時獲取。文字規(guī)范,“監(jiān)測”的概念不清晰

周界監(jiān)測perimetermonitoring利用電子圍欄實現對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周界和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站、庫的封閉式管理,對電子圍欄報警時間、報警地點、報警類別等信息的實時獲取。

異常anomaly由傳感裝置監(jiān)測或傳感器自身、傳感鏈路錯亂造成的數據不正常狀態(tài)。

采場邊坡open-pitslope采場周圍由臺階和運輸坑線等構成的傾向采場的坡面。

高陡邊坡high-steepslope高度或坡度達到標準規(guī)定界限值以上的邊坡。

地面沉降landsubsidence因自然因素、人為活動或地下采空區(qū)穩(wěn)定性失穩(wěn)引發(fā)松散地層壓縮所導致的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質現象,包括在其發(fā)育過程中伴生的地面裂縫現象。地下采空區(qū)穩(wěn)定性失穩(wěn)造成的沉降,也會引發(fā),應增加地下采空區(qū)穩(wěn)定性失穩(wěn)造成的沉降,也會引發(fā),應增加建設原則先進性系統宜采用符合未來技術發(fā)展的先進技術為手段來構架軟件平臺。實用性系統操作以方便、簡潔、高效、易維護為目標,多操作平臺整體設計、統一操作。規(guī)范性系統設計以國家法律法規(guī)、地方法規(guī)標準、行業(yè)標準以及國家標準規(guī)范、應急管理部和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的標準規(guī)范為準;對于應急管理部和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未出臺標準和規(guī)范的,應形成一套完整的適合非煤礦山監(jiān)測預警系統的數據編碼、集成規(guī)范與信息化建設標準??蓴U展性采用各業(yè)務系統功能劃分,各業(yè)務系統流程化業(yè)務統一調用工作流引擎機制,在各業(yè)系統設計中采用功能模塊劃分的方式,實現各業(yè)務系統可拓展性。系統架構系統架構圖系統架構由礦山數據采集層、數據傳輸層、業(yè)務應用層、安全保障體系和運行維護體系組成,系統架構圖見圖1。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總體架構圖須修改圖中須修改圖中基礎設施層基礎設施層涵蓋與安全風險監(jiān)測相關的各類信息化子系統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基礎數據管理;日常安全管理;物聯感知監(jiān)測。數據傳輸層數據傳輸涵蓋各類數據的傳輸要求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聯網方式;數據規(guī)范。業(yè)務應用層業(yè)務應用層提供具體應用,包括單不限于以下功能:基礎數據查詢;管理數據匯聚;風險實時監(jiān)測;風險綜合研判;風險預警推送;風險閉環(huán)處置。運行維護運行維護涵蓋基礎設施層各類信息化子系統在設備設施日常檢查維護、業(yè)務應用層在系統運行維護方面的要求。安全保障安全保障體系貫穿系統各層面,涵蓋基礎設施層和業(yè)務應用層在物理和環(huán)境安全、網絡和通信安全、設備和計算安全、應用和數據安全方面的要求。參照5.5來寫。參照5.5來寫。基礎設施層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基礎數據管理礦山應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礦山基礎數據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內容:企業(yè)基本信息管理;證照管理;圖紙管理;從業(yè)人員信息管理;安全技術管理體系管理。企業(yè)基本信息應包括企業(yè)編碼、企業(yè)名稱、企業(y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所屬行業(yè)、所采主要礦種、企業(yè)地址、所在礦區(qū)、礦區(qū)面積、設計服務年限、礦區(qū)標高、經濟類型、企業(yè)性質、企業(yè)類型、法人代表及其聯系方式、應急職能部門電話、上級企業(yè)名稱、建礦時間、從業(yè)人數、技術人員數量、主要負責人及其聯系方式、安全管理人員數量、總工程師及其聯系方式、核定產量、設計服務年限、安全預評價單位及資質、安全設施設計單位及資質、施工單位及資質等級、工程監(jiān)理單位及資質、安全驗收評價單位及資質、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時間、安全現狀評價單位及資質等級、填寫人姓名、填報日期、填表人電話、備注及在用狀態(tài)等信息。證照信息應包括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等證件及其編號、有效期、發(fā)證日期及發(fā)證機關等信息。圖紙專項信息應包括礦區(qū)地形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含平面和剖面)、開拓系統圖、中段平面圖、通風系統圖、井上下對照圖、壓風供水排水系統圖、通信系統圖、供配電系統圖、井下避災路線圖、相鄰采區(qū)或礦山與本礦山空間位置關系圖。從業(yè)人員信息應包括從業(yè)人員姓名、職務、性別、出生年月、工作年限、部門、學歷、專業(yè)、安全資格證號、聯系電話、個人照片等,特種作業(yè)人員還應包括特種作業(yè)崗位持證要求及人員資質證書等信息。安全技術管理體系信息應包括企業(yè)組織架構圖、管理制度名稱、發(fā)布單位、制度附件及發(fā)布時間等。日常安全管理名稱太大名稱太大礦山應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礦山日常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風險辨識;隱患排查治理;應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生產培訓。風險辨識數據應包括企業(yè)年度、專項風險辨識評估后所形成的風險清單,包括單位名稱、所屬地點、危險源/危害因素、風險描述、風險類型、風險等級、管控責任人及管控措施等。隱患排查治理數據應包括企業(yè)在隱患排查治理過程中形成的隱患臺賬信息,包括單位名稱、日期、班次、檢查人、檢查類型、隱患發(fā)生地點、隱患描述、隱患等級、當前狀態(tài)、整改負責人、整改部門、整改措施及整改日期等。應急管理數據應包括企業(yè)在應急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相關應急臺賬信息,包括應急預案名稱、應急演練計劃名稱、應急演練實施情況、應急物資信息、應急救援隊伍名稱、應急救援隊伍聯系方式等。事故管理數據應包括企業(yè)在安全生產事故管理過程中形成的事故臺賬記錄,包括單位名稱、日期、事故單位、事故地點、事故類型、傷害程度、事故分級、事故王德忠性質、傷亡情況及事故調查報告附件等信息。王德忠安全生產培訓數據應包括企業(yè)在培訓過程中形成的培訓計劃、培訓記錄。作為基礎信息作為基礎信息物聯感知監(jiān)測環(huán)境監(jiān)測對井下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應滿足GB16423的要求。簡潔簡潔礦山應采用傳感器對炮煙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煙霧等參數進行在線監(jiān)測,傳感器布置應符合以下要求:每個生產中段和分段的進、回風巷在靠近采場位置應布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傳感器;壓入式通風的獨頭掘進巷道,應在距離回風出口5m~10m回風流中布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傳感器;抽出式和混合式通風的獨頭掘進巷道,應在風筒出風口后10m~15m處布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傳感器;帶式輸送機滾筒下風側10m~15m處應布置一氧化碳和煙霧傳感器。開采高含硫礦床的地下礦山,每個生產中段和分段的進、回風巷在靠近采場位置應布置硫化氫和二氧化硫傳感器。避災硐室內應布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溫度、濕度及氧氣傳感器。井下總回風巷、各個生產中段及分段的回風巷應布置風速傳感器。主要通風機應布置風壓傳感器。主要通風機、輔助通風機及局部通風機應安裝開停傳感器。對于在需要保護的建筑物、構筑物、鐵路及水體下方開采的地下礦山,應布置地壓或變形監(jiān)測傳感器,并應布置地表沉降監(jiān)測傳感器。存在大面積采空區(qū)、工程地質復雜及有嚴重地壓活動的地下礦山,應布置地壓監(jiān)測傳感器。環(huán)境監(jiān)測傳感器應垂直懸掛,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傳感器安裝位置距巷壁應不小于0.2m。一氧化碳、溫度及煙霧傳感器安裝位置距頂板應不大于0.3m。二氧化氮、硫化氫及二氧化硫傳感器安裝位置距底板應不高于1.6m。系統應具備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二氧化氮氣體,煙霧、溫度及濕度等參數的實時監(jiān)測功能。高含硫礦床地下礦山,系統還應具備硫化氫及二氧化硫氣體的實時監(jiān)測功能。系統應具備風壓、風速及通風機開停狀態(tài)的監(jiān)測功能。系統應具備對井下地壓、頂底板變形及位移進行監(jiān)測的功能,變形監(jiān)測的等級和精度應滿足GB50026的要求。系統應具備顯示、報警、存儲、查詢及打印功能,主要包括:應實時顯示各個監(jiān)測點的數據,包括監(jiān)測數據的實時值、最大值、平均值及最小值,宜以圖表等形式顯示歷史監(jiān)測數據;應實時顯示設備故障/恢復正常的工作時刻及狀態(tài);應實時顯示報警/解除報警時刻、狀態(tài)及相關信息,包括報警傳感器設置地點、所測物理量名稱、報警次數、對應時間、解除時間、累計時間、每次報警的最大值、對應時刻及平均值等;應支持圖表、初始化參數等相關報表查詢及打印。系統宜具備自診斷功能,當傳感器、分站、傳輸接口、電源或傳輸電纜等發(fā)生故障時,報警并記錄故障時間和故障設備。系統應滿足以下技術指標:系統巡檢周期應不大于30s,并應滿足監(jiān)測要求;環(huán)境監(jiān)測模擬量輸入傳輸處理誤差應不大于1.0%;環(huán)境監(jiān)測模擬量輸出傳輸處理誤差應不大于1.0%;系統上位機調出整幅畫面85%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2s,其余應不大于5s;系統對監(jiān)測點溫度、風速、壓力、一氧化碳、通風機開停狀態(tài)及變化時刻等實時監(jiān)測值的存儲時間應保持2年以上;系統對異常情況報警/解除報警時刻及狀態(tài)存盤記錄、設備故障/恢復正常工作時刻及狀態(tài)等記錄應保持2年以上;系統發(fā)生故障時,溫度、風速、壓力、一氧化碳、通風機開停狀態(tài)及變化時刻等實時監(jiān)測值、異常情況報警/解除報警時刻及狀態(tài)存盤記錄、設備故障/恢復正常工作時刻及狀態(tài)等記錄的單次丟失時間應不大于5min;系統誤碼率應不大于10-6。人員監(jiān)測井下最多同時作業(yè)人數不少于30人的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應利用人員定位系統實現對井下作業(yè)人員的實時監(jiān)測。應在出入井口,重點區(qū)域進出口,各生產中段、分段進出巷道,主要分叉巷道,井下爆破器材庫及緊急避險設施等區(qū)域應安裝人員監(jiān)測基站。系統應具備以下管理功能:攜卡人員的姓名、卡號、身份證號、職務、工種、所在部門、工作地點、月下井次數及時間;攜卡人員出/入井時刻、出/入重點區(qū)域時刻及出/入限制區(qū)域時刻監(jiān)測功能;多個人員同時進入設定區(qū)域的識別功能;攜卡人員出/入巷道分支方向的識別功能;標識卡工作狀態(tài)及每位下井人員攜卡唯一性的識別功能;工作異常的攜卡人員基本信息及分布的統計功能,并實時報警;出/入井攜卡人員總數、攜卡人員下井工作時間及出/入井時刻的統計功能;重點區(qū)域攜卡人員基本信息及分布的統計功能;攜卡人員下井活動路線信息的統計功能;按部門、區(qū)域、時間、基站及人員等分類信息查詢功能;信息存儲、顯示、統計、查詢、聲光報警及打印功能。系統應滿足以下主要技術指標巡檢周期應不大于30s,并應滿足監(jiān)測要求;能夠識別的最大位移速度應不小于5m/s;并發(fā)識別數量應不小于80個;標識卡與基站之間的無線傳輸距離應不小于10m;上位機調出整幅畫面85%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2s,其余應不大于5s;監(jiān)控容量應不小于1000個標識卡;人員監(jiān)測數據傳輸至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數據采集端的時間應不大于5s;漏讀率應不大于10-4;誤碼率應不大于10-6。視頻監(jiān)控應在井口(主井口、副井口、風井口)、調度室、井下爆破器材庫、采礦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帶式輸送機機頭、機電硐室、水泵房、主要通風機房、永久避難硐室、提升機房、緊急避險設施、中央變電所及其他作業(yè)場所等布置視頻監(jiān)控。系統應具備井下及地面圖像采集、傳輸及顯示功能,并能夠保持圖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和實時性,達到表1規(guī)定的四級及以上圖像質量等級;井下環(huán)境特別惡劣的現場,其圖像質量等級應不低于表1規(guī)定的三級。五級損傷制圖像評價標準評價標準圖像質量等級觀察不出圖像損傷五(優(yōu))可察覺出圖像損傷,但令人可以接受四(良)明顯察覺出圖像損傷,令人較難以接受三(中)圖像損傷較嚴重,令人難以接受二(差)圖像損傷極嚴重,不能觀看一(劣)視頻監(jiān)控系統應具備以下管理功能:時間檢索、快進快退、倍速、逐幀播放及截圖功能;視頻監(jiān)測丟失報警功能;實時存儲功能,系統斷電或關機后,所有系統數據、用戶設置信息、操作日志應保持至少30天不丟失,重新通電后3min內應恢復至失電或關機前的狀態(tài);運行日志功能、網絡通信功能;系統應符合GB/T28181的要求。視頻監(jiān)控所用攝像頭應滿足以下要求:分辨率不得低于640*480;色深不低于24位;最低照度0.0003Lux(F1.4);清晰度570線;防護等級IP65;應具備夜視功能;應支持H.264/MPEG壓縮標準;信噪比應大于48dB;防護罩應具有防腐、防塵及防水功能。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基礎數據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礦山基礎數據的管理,基礎數據管理應符合本文件6.1.1的規(guī)定,基礎數據還應包括特種作業(yè)人員人數、礦山設計生產規(guī)模、開采工藝、采場境界要素(開采深度、臺階高度、安全平臺及清掃寬度、邊坡角)、開拓運輸道路(道路等級、道路寬度、最大坡度、最小曲率半徑、路擋高度等)、爆破(爆破方法、單次最大爆破藥量、靠幫爆破等)及鏟裝、運輸設備、防排水設施(截水溝、排水溝、集水坑、排水設備等)、邊坡穩(wěn)定性(邊坡安全等級、穩(wěn)定性分析報告)等信息及附件。王德忠王德忠圖紙專項信息應包括地形地質圖、采剝工程年末圖、采場邊坡工程平面及剖面圖、采場最終境界圖、排土場年末圖、排土場工程平面及剖面圖、供配電系統圖、井下采空區(qū)與露天礦平面對照圖及防排水系統圖。日常安全管理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日常安全管理應符合本文件6.1.2的規(guī)定。物聯感知監(jiān)測邊坡監(jiān)測采場邊坡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二、三級的露天礦山或采場邊坡高度超過100M的露天礦山應安裝邊坡在線監(jiān)測系統,利用邊坡在線監(jiān)測系統實現邊坡的實時監(jiān)測。采場邊坡安全監(jiān)測等級確定應符合AQ/T2063的要求。這樣的表述。這樣的表述。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二、三級的采場邊坡應設立采場邊坡表面位移監(jiān)測;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級和二級的采場邊坡應對最終邊坡表面位移進行在線監(jiān)測;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級的采場邊坡應在最終邊坡設置內部位移在線監(jiān)測;當采場邊坡出現長度超過5m、寬度大于1cm且深度大于2m的貫通性裂縫時,應對邊坡裂縫實施監(jiān)測。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級的采場邊坡和二級且工程地質條件復雜的采場邊坡,應對采場邊坡進行采動應力監(jiān)測。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級和二級的采場邊坡應進行爆破震動監(jiān)測。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級的采場邊坡和二級且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及復雜的采場邊坡,應對最終邊坡進行滲流壓力監(jiān)測,其中水文地質條件為復雜的應進行滲流壓力在線監(jiān)測;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級和二級的采場邊坡、三級且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采場邊坡,應進行地下水位監(jiān)測。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二、三級的采場邊坡應對采場邊坡進行降雨量監(jiān)測和視頻監(jiān)控。邊坡監(jiān)測點位設置應符合AQ/T2063的要求。采用接觸式位移監(jiān)測方法時,坡頂應設監(jiān)測點,安裝位置距離坡頂線不大于30米,年度評價鑒定為不穩(wěn)定的邊坡,監(jiān)測線間距不大于100米,測點垂直距離不大于50米。應覆蓋的采場邊坡應覆蓋的采場邊坡采用非接觸式位移監(jiān)測方法時,應覆蓋需監(jiān)測的采場邊坡分區(qū),監(jiān)測結果誤差不大于6mm,有效監(jiān)測點水平、垂直間距均不大于50m。采用邊坡雷達監(jiān)測方法時,單臺邊坡雷達安裝位置要與觀測目標保持通視,距離目標邊坡的最遠距離不大于4000米、水平監(jiān)測范圍覆蓋角度不大于120度,并遠離電磁于擾區(qū)和雷擊區(qū),避開震動于擾及地表沉陷區(qū)域,確保雷達監(jiān)測點地基穩(wěn)定。系統應具備預警功能,預警值應結合年度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報告設置,根據實際情況動態(tài)更新,至少每半年核定一次。邊坡監(jiān)測預警應由低級到高級分為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四個等級,各級預警等級的判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語言嚴謹、語言嚴謹、短時間內滑坡可能性非常大,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的應定為一級紅色預警;短時間內滑坡可能性大,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的應定為二級橙色預警;滑坡可能性較大,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應定為三級黃色預警;有滑坡可能性且影響正常生產的應定為四級藍色預警。系統應具備以下管理功能:支持人工監(jiān)測和人工巡查數據錄入;在線監(jiān)測數據和人工監(jiān)測數據進行綜合預警的功能;應支持報警閾值設置的功能;數據自動采、統計、報表、測量周期可調、數據存儲及處理分析、數據備份、斷電保護、自診斷及故障顯示、網絡通信、防雷接地等功能。系統應滿足以下技術指標:巡測采樣時間應小于30min,單點采樣時間應小于3min,并應滿足監(jiān)測要求;故障率應不大于5%;防雷電感應不小于1000V;采集裝置測量范圍應滿足被測對象有效工作范圍的要求;現場監(jiān)測裝置掉電運行時間應不小于72h。環(huán)境監(jiān)測環(huán)境監(jiān)測應按以下要求設置監(jiān)測點位:作業(yè)影響范圍區(qū)域內應布置溫度、風速及噪音監(jiān)測點;作業(yè)生產范圍區(qū)域及運輸轉接點應布置粉塵濃度監(jiān)測傳感器;凹陷采坑處應布置水位監(jiān)測傳感器;系統應具備溫度、風速、粉塵及噪音等參數的實時監(jiān)測功能。系統應具備凹陷采坑的水位監(jiān)測功能。系統應具備顯示、報警、存儲、查詢及打印功能,主要包括:應實時顯示各個監(jiān)測點的數據,包括監(jiān)測數據的實時值、最大值、平均值及最小值,宜以圖表等形式顯示歷史監(jiān)測數據;應實時顯示設備故障/恢復正常的工作時刻及狀態(tài);應實時顯示報警/解除報警時刻、狀態(tài)及相關信息,包括報警傳感器設置地點、所測物理量名稱、報警次數、對應時間、解除時間、累計時間、每次報警的最大值、對應時刻及平均值等;應支持圖表、初始化參數等相關報表查詢及打印。系統應滿足以下技術指標:系統巡檢周期應不大于30s;環(huán)境監(jiān)測模擬量輸入傳輸處理誤差應不大于1.0%。環(huán)境監(jiān)測模擬量輸出傳輸處理誤差應不大于1.0%。系統上位機調出整幅畫面85%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2s,其余應不大于5s。系統對重要測點狀態(tài)及變化時刻等實時監(jiān)測值的存儲時間應保持2年以上。系統對異常情況報警/解除報警時刻及狀態(tài)存盤記錄、設備故障/恢復正常工作時刻及狀態(tài)等記錄應保持2年以上。系統發(fā)生故障時,重要測點狀態(tài)及變化時刻等實時監(jiān)測值、異常情況報警/解除報警時刻及狀態(tài)存盤記錄、設備故障/恢復正常工作時刻及狀態(tài)等記錄的單次丟失時間應不大于5min。系統環(huán)境監(jiān)測數據傳輸至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數據采集端的時間應不大于5s。系統誤碼率應不大于10-6。人員/車輛管理應建設完善人員/車輛管理系統,利用人員/車輛管理系統實現對進出礦區(qū)人員、車輛的管理。礦區(qū)出入口應設置人行通道閘機、車輛道閘。人行通道閘機及車牌識別系統的通訊控制終端應設置在門衛(wèi)值班室或露天礦山機房控制室。人員/車輛監(jiān)測管理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人臉識別或者IC卡驗證功能;車牌識別功能,支持內部車輛的車牌信息增補刪減功能,支持手動錄入及指定格式的表格、圖片導入。邏輯上進行梳理邏輯上進行梳理實時、動態(tài)及分類顯示露天礦山采場內人員出入情況的功能,并應能夠實時統計數量;實時及動態(tài)顯示露天礦山采場內車輛出入情況的功能,并應能夠顯示采場內車輛類別、車輛數量、車牌及司機信息等;支持進行組織、人員、車輛、用戶、角色、認證及區(qū)域等配置和管理;支持準確記錄識別,包括人臉、卡號及車牌號等驗證憑據;支持通行人員及車輛的查詢和統計分析;支持訪客管理的信息輸入。機房服務器應集成通道閘機及車輛道閘數據,保證業(yè)務數據穩(wěn)定存儲、可靠運行。周界監(jiān)測應采用電子圍欄系統實現對礦區(qū)周界的封閉式管理。電子圍欄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可按防區(qū)繪制周界電子地圖的功能;對礦區(qū)周界進行視頻圖像采集的功能;周界防范報警的功能,異常闖入報警時系統應能夠直觀呈現報警防區(qū)位置并應能夠自動或人工喊話,對闖入者進行警示;對礦區(qū)周界進行實時監(jiān)測的功能,異常闖入報警時系統應能夠聯動相關防區(qū)的攝像機,實時清晰地獲取現場圖像,并將報警信息及圖像信號傳回主機;能夠分辨入侵報警和設備故障報警的功能;系統年平均無故障時間應不小于30d。視頻監(jiān)控應在采場及排土場主要邊坡處、采場及排土場主要作業(yè)區(qū)域、采場出入口、運輸干線交叉口、油庫、爆破器材庫、調度室等場所設置視頻監(jiān)控。調度室也需要增加調度室也需要增加視頻監(jiān)控系統的功能要求、指標要求應符合本文件6.1.3.3的規(guī)定。尾礦庫基礎數據管理應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基礎數據的管理,基礎數據管理應符合本文件6.1.1的規(guī)定,基礎數據還應包括庫區(qū)坐標、壩基高程、投入使用日期、運行狀況、是否頭頂庫、是否安裝在線監(jiān)測系統、庫區(qū)工程地質條件、地形坡度、下墊面類型、標準化等級、尾礦庫類型、設計等別、現狀等別、設計總壩高、現狀總壩高、設計庫容、現狀庫容、筑壩方式、排洪設施型式、庫外排洪型式、排洪設施泄流量、匯水面積、尾礦庫庫區(qū)面積、設計防洪標準、初期壩類型、初期壩壩型、設計初期壩高、現狀初期壩高、初期壩長、初期壩坡比、堆積壩外坡比、設計子壩高度、設計子壩壩頂寬度、已堆積子壩數、設防地震烈度、尾礦堆存方式、濕式放礦位置、上游式尾礦堆筑方法、干式堆存方式、干式堆存入庫尾礦含水率、尾礦粒度、尾礦平均粒度、沉積干灘平均坡度、下游1km總人數、下游1km內建筑物數量及應急預案是否備案等信息。尾礦庫圖紙專項信息應包括總平面圖、初期壩縱剖面圖、初期壩橫斷面圖、排水系統縱剖面圖、排水管及斜槽斷面圖、連接管大樣圖、斜槽及排水管配筋圖、連接井配筋圖、尾礦壩壩面排水設施平面布置圖、尾礦壩觀測設施平面布置圖、尾礦壩觀測設施大樣圖。日常安全管理尾礦庫日常安全管理應符合6.1.2的規(guī)定。物聯感知監(jiān)測尾礦庫在線監(jiān)測尾礦庫在線監(jiān)測系統建設應符合AQ2030和GB39496的要求安全監(jiān)測預警有關的描述。。安全監(jiān)測預警有關的描述。尾礦庫應根據尾礦庫設計等別、筑壩方式、地形和地質條件及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設置監(jiān)測項目及其相應設施,定期進行監(jiān)測。具體監(jiān)測點位設置應符合AQ2030第5、6、7章的要求。濕式尾礦庫監(jiān)測項目應包括壩體位移,浸潤線,干灘,降水量,庫水位,庫區(qū)地質滑坡體位移及壩體;干式尾礦庫監(jiān)測項目應包括壩體位移,最大壩體剖面的浸潤線;三等及三等以上濕式尾礦庫必要時還應監(jiān)測孔隙水壓力、滲透水量及渾濁度,詳細要求如下:表面位移應包括表面水平位移和表面豎向位移;內部位移應包括內部水平位移和內部豎向位移;壩體滲流壓力應包括監(jiān)測斷面上的壓力分布和浸潤線位置;繞壩滲流應包括兩岸壩端及部分山體、壩體與岸坡或混凝土建筑物接觸面及兩岸接合部等關鍵部位;干灘應包括灘頂高程、干灘長度及干灘坡度。系統應具備以下管理功能:應具備自動迅測、應答式測量功能;應具備尾礦庫基礎信息、干灘設備信息、庫水位設備信息、表面位移設備信息、浸潤線設備信息、降雨量設備信息及內部位移設備信息的管理功能;應具備對尾礦庫各項監(jiān)測值設置報警閾值的功能;應具備尾礦庫基礎資料、三維傾斜攝影數據及各項監(jiān)測內容實時顯示發(fā)布、圖形報表制作、數據分析及綜合預警功能,應具備各項監(jiān)測內容的趨勢分析、綜合過程線分析等功能;應具備防雷及抗干擾功能;宜具有對尾礦庫三維傾斜攝影數據文件的管理功能。尾礦庫安全監(jiān)測預警應由低級到高級分為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四個等級,設計單位應給出各監(jiān)測項目的各級預警閾值。各監(jiān)測項目及尾礦庫安全狀況各級預警等級的判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當同類監(jiān)測項目的監(jiān)測點達到4個藍色預警時,該項目為黃色預警;達到3個黃色預警時該項目應為橙色預警;達到2個橙色預警時,該項目應為紅色預警;當監(jiān)測項目達到4個藍色預警時,應計為1項監(jiān)測項目黃色預警;達到3項黃色預警時,應為1項監(jiān)測項目橙色預警;當監(jiān)測項目達到2項橙色預警時,應計為1項監(jiān)測項目紅色預警;尾礦庫安全狀況預警應由尾礦庫安全監(jiān)測項目的最高預警等級確定。系統應滿足以下技術指標:巡檢周期應不大于30min,并應滿足監(jiān)測要求;同時兼容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監(jiān)測儀器設備;尾礦庫在線監(jiān)測數據傳輸至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數據采集端的時間應不大于5s;年平均無故障時間應不小于180d;數據采集缺失率應不大于2%;單點采集時間應小于30s;防雷電感應不小于1000V;交流供電電源應為220V±20V、50Hz±1Hz或直流供電電源應為5V~24V;現場監(jiān)測裝置掉電運行時間應不小于72h。傾斜攝影建模庫區(qū)三維傾斜攝影掃描范圍應符合以下要求:庫區(qū)應全覆蓋;尾礦庫周邊地區(qū)(不包括下游)應不小于50m;尾礦庫下游地區(qū)應不小于1km;“頭頂庫”下游地區(qū)應不小于1.5km。航攝成果精度達到國家1:500航攝地形圖的平面和高程精度標準,即平面中誤差不超過10cm,高程中誤差不大于25cm。對應要求航攝原片的地面分辨率不超過3dm,尾礦最高點與最低點影像分辨率不得超過0.3個像素,對于高差較大的尾礦,必須施行分區(qū)飛行,確保分辨率一致。瓦片坐標系:平面坐標系采用CGCS2000,3度帶投影坐標系;高程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模型坐標系:平面坐標系采用CGCS2000,3度帶投影坐標系;高程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原點為場景中心。視頻監(jiān)控尾礦庫應在灘頂放礦處、排尾管道、壩體下游坡、排洪設施進出口、庫水位尺及干灘標桿位置應布置視頻監(jiān)控;在位置區(qū)域范圍比較大的情況下,應布置1個或多個攝像頭,對監(jiān)測范圍全覆蓋。視頻監(jiān)控系統的功能要求、指標要求應符合本文件6.1.3.3的規(guī)定。巖鹽礦山基礎數據管理6.4.1.1巖鹽礦山應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基礎數據的管理,基礎數據管理應符合本文件6.1.1的不太合適,是地下礦山的規(guī)定,基礎數據還應包括特種作業(yè)人員人數、鹽井數量(注水及鹵水井數量)等信息。礦山儲量鹽井數量(包括注水、鹵水)不太合適,是地下礦山的礦山儲量鹽井數量(包括注水、鹵水)6.4.1.2巖鹽礦山圖紙專項信息應包括供電系統圖、設備布置圖。巖鹽礦山的,不是尾礦庫的對照圖改成“投影圖”巖鹽礦山的,不是尾礦庫的對照圖改成“投影圖”日常安全管理巖鹽礦山日常安全管理應符合本文件6.1.2的規(guī)定。物聯感知監(jiān)測管道參數監(jiān)測應采用DCS系統、PLC系統或其他自控系統對等自控系統采輸鹵的流量和壓力進行實時監(jiān)測。等自控系統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從生產單元的底層自動化系統或智能單元中提取數據的功能;對生產現場進行集中監(jiān)控與報警的功能;圖形展示功能,可生成總平面圖及各類工業(yè)圖;在設備及工藝過程中出現故障時發(fā)出警報的功能,并應能顯示故障點及故障狀態(tài),記錄故障信息;對全部設備狀態(tài)和存儲設備設施進行顯示的功能倉儲平臺是沒有的或者“存儲設備設施”,宜采用顏色變化、百分比及色標填充等方式;倉儲平臺是沒有的或者“存儲設備設施”歷史數據的存儲和曲線查詢功能,并應支持數據的傳送及報表自動打印。系統應滿足以下技術指標:控制器對模擬量信號的一般掃描周期應不大于5000ms;適當放寬,比如5000適當放寬,比如5000控制器對數字量信號的一般掃描周期應不大于1000ms;安全監(jiān)測模擬量控制回路控制周期應不大于5000ms;安全監(jiān)測數字量控制回路控制周期應不大于2000ms;系統輸入脈沖頻率應不大于6600Hz。都乘以10都乘以10地面沉降監(jiān)測地面沉降監(jiān)測點位設置應符合DZ/T0283第6章的要求。地面沉降調查、地面沉降監(jiān)測、地面沉降評價及成果編制、匯交應符合DZ/T0283的要求。應編制地面沉降工作年度成果,年度成果應包括調查記錄資料和成果報告。地面裂縫調查,建議去掉地面裂縫調查,建議去掉地面沉降監(jiān)測成果應按照報告文本和數據庫形式匯交歸檔。地面沉降監(jiān)測功能應滿足DZ/T0283第6章的要求。視頻監(jiān)控巖鹽礦山應在實施鉆井作業(yè)的井口、重點設備等有重大風險和較大風險的危險源設置視頻監(jiān)控點位。視頻監(jiān)控系統的功能要求、指標要求應符合本文件6.1.3.3的規(guī)定。陸上石油天然氣基礎數據管理應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基礎數據的管理,基礎數據管理應符合本文件6.1.1的規(guī)定,基礎數據還應包括特種作業(yè)人員數量、采油廠數量、采氣廠數量、油井數量、氣井數量、含高硫油井數量、含高硫氣井數量。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圖紙專項信息范圍太大,應該細化,意見為“站庫”應包括站、庫供配電系統圖、設備布置圖。范圍太大,應該細化,意見為“站庫”日常安全管理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企業(yè)日常安全管理應符合本文件6.1.2的規(guī)定。物聯感知監(jiān)測設備/環(huán)境監(jiān)測應采用DCS、PLC或其他自控系統實現對油氣井場、站、庫的重要設備工況及環(huán)境的自動監(jiān)測。應在油氣井場設置井口回壓、井口套壓、井口溫度自動監(jiān)測設備;應在站、庫設置油罐區(qū)儲罐液位、管道泵狀態(tài)、有毒可燃氣體濃度等自動監(jiān)測設備。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油氣井井口回壓、井口套壓、井口溫度3類安全監(jiān)測數據采集功能,采集頻率不低于10min/次;站、庫油罐區(qū)儲罐液位、管道泵狀態(tài)、有毒可燃氣體濃度3類安全監(jiān)測數據采集功能,采集頻率不低于1min/次;重點集輸管線應具有泄漏監(jiān)測功能,可對管線泄漏進行報警與定位;系統自診斷、數據自動采集、顯示、報警和存儲功能;數據查詢、報表生成和打印功能。系統應滿足以下技術指標:模擬量輸入傳輸處理誤差,應不大于1.0%;模擬量輸出傳輸處理誤差,應不大于1.0%;最大巡檢周期,應不大于30s,并應滿足監(jiān)測要求;頁面響應時間,調出頁面85%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5s,其余應不大于10s;存儲時間、重要測點實時監(jiān)測值、報警/解除報警時刻及狀態(tài)存盤記錄、設備故障/恢復正常工作時刻及狀態(tài)等記錄應保持2年以上,當發(fā)生故障時,丟失上述信息的時間長度應不大于5min;誤碼率應不大于10-6。人員/車輛管理應在有人員出入的站、庫出入口應設置人行通道閘機。應在有車輛出入的站、庫出入口應設置車輛道閘。人員/車輛管理系統的功能要求、指標要求應符合本文件6.2.3.3的規(guī)定。6.2.3.3中的露天礦山應調整為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周界監(jiān)測應利用電子圍欄系統實現對油氣井場、站、庫周界進行實時監(jiān)測。周界監(jiān)測的功能要求、指標要求應符合本文件6.2.3.3的規(guī)定。6.2.3.3中的露天礦山應調整為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視頻監(jiān)控應在采油井場、采氣井場、裝卸油氣的碼頭、集輸站庫等有重大風險和較大風險的危險源設置視頻監(jiān)控。視頻監(jiān)控的功能要求、指標要求應符合本文件6.1.3.3的規(guī)定。數據傳輸層聯網方式礦山基礎數據、日常安全管理數據由非煤礦山企業(yè)通過訪問安全風險監(jiān)測預警業(yè)務應用層網站,采用人工方式填報進行數據上報、變更及更新建議刪掉,不做詳細規(guī)定。建議刪掉,不做詳細規(guī)定物聯感知監(jiān)測數據由非煤礦山企業(yè)通過專線/VPN/互聯網方式傳輸,采用文件方式上傳數據。圖是沒有必要的圖是沒有必要的視頻聯網系統由省級應急管理部門、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及非煤礦山企業(yè)組成,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工業(yè)視頻管理系統節(jié)點為接入節(jié)點,通過專線/VPN/互聯網接入非煤礦山企業(yè)各類圖像信息資源,級聯至省級視頻管理系統,實現視頻匯聚聯網。數據規(guī)范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環(huán)境監(jiān)測環(huán)境傳輸數據應包括:井下環(huán)境中的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傳輸及二氧化氮氣體濃度、煙霧濃度、溫度及濕度監(jiān)測數據;高含硫礦床地下礦山,還應包括硫化氫及二氧化硫氣體監(jiān)測數據;存在鈾(釷)等放射性元素的地下礦山,還應包括氡(釷射氣)及其子體濃度測定數據;風壓、風速及通風機開停狀態(tài)監(jiān)測數據;監(jiān)測系統報警/解除報警信息數據信息;設備故障/恢復正常狀態(tài)時刻信息。環(huán)境數據應傳輸基礎數據和實時數據兩部分。環(huán)境監(jiān)測基礎數據應傳輸分站及傳感器監(jiān)測測點的基本信息:分站基本信息應包括地下礦山安裝設備的編號、名稱、類型及安裝位置等屬性信息;測點基本信息應包括地下礦山安裝的傳感器的編碼、位置及量程等屬性信息;分站基本信息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2。分站基本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說明1分站編碼必填項,參見附錄A.62分站安裝位置必填項3X坐標必填項,浮點型,2000國家坐標系4Y坐標必填項,浮點型,2000國家坐標系5Z坐標必填項,浮點型,2000國家坐標系分站基本信息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FZDY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應為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4;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分站基本信息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在2019年9月29日11點24分24秒生成分站基本信息文件320322000001_FZDY_20190929112424.txt,文件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9-09-2911:24:24~32032200000100023;主井口分站;19626981.17;3933930.97;930.97~32032200000100024;副井口分站;19626923.17;3933931.97;935.97~||分站基本信息傳輸頻率應不低于1次/天,存在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向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數據采集端傳輸一次全量基礎數據:地下礦山數據轉換軟件啟動時;地下礦山接入系統數據發(fā)生變化時。測點基本信息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3。測點基本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說明1測點編碼必填項,參見附錄A.82系統編碼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13分站編碼必填項,參見附錄A.64傳感器類型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35測點數值類型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26測點數值單位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字典值,參見附錄B.67上限報警門限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8高量程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9低量程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0上限解報門限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1下限報警門限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2下限解報門限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MN不建議用空MN不建議用13上限斷電門限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4上限復電門限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5下限斷電門限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6下限復電門限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7開描述譬如煙霧傳感器,當該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感知數據中的值為1時,描述為“有煙霧”。測點數值類型是KG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8停描述譬如煙霧傳感器,當該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感知數據中的值為0時,描述為“無煙霧”。測點數值類型是KG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19設備監(jiān)測位置非必填項,漢字,即測點所屬區(qū)域名稱20位置X非必填項。設備位置X坐標,統一為2000坐標系21位置Y非必填項。設備位置Y坐標,統一為2000坐標系22位置Z非必填項。設備位置Z坐標,統一為2000坐標系23傳感器關聯關系24數據時間必填項,傳感器定義時間,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測點基本信息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CDDY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應為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系統型號、系統名稱、生產廠家名稱、安標有效期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測點基本信息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在2019年9月29日11點24分24秒生成測點定義文件320322000001_CDDY_20190929112424.txt,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NJK***;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XXXX公司;2025-12-30;2019-09-2911:24:24~32032200000101MN00017633;01;32032200000100001;0001;MN;%CH4;50;20;40;35;30;25;60;55;45;40;;;主井口分站;19626981.17;3933930.97;930.97;;2019-09-0110:20:03~32032200000101KG10097634;01;32032200000100001;0001;KG;;;;;;;;;;;;有煙霧;無煙霧;主井口分站;19626981.17;3933930.97;930.97;;2019-09-0110:20:03~||測點基本信息傳輸頻率應不低于1次/天,存在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向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數據采集端傳輸一次全量基礎數據:地下礦山數據轉換軟件啟動時;地下礦山接入系統數據發(fā)生變化時。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時數據應傳輸測點實時數據、測點統計數據及測點異常數據。測點實時數據應包括地下礦山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數據值、狀態(tài)及時間等;測點統計數據應包括地下礦山傳感器在一定時間周期內的極值及時刻等;測點異常數據應包括地下礦山傳感器監(jiān)測的報警起始時間、極值及時刻等。分站實時數據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4。分站實時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說明1分站編碼必填項,參見附錄A.62分站運行狀態(tài)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93分站供電狀態(tài)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104數據時間必填項,傳感器產生數據的時間分站實時數據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FZSS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為yyyyMMddHHmmss,如201909012424;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分站1分鐘感知數據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在2019年9月01日11點24分24秒生成實時數據文件,則實時數據文件320322000001_FZSS_20190901112424.txt的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9-09-0111:24:24~32032200000100001;0;0;2019-09-0111:24:03~32032200000100002;1;0;2019-09-0111:24:03~||測點實時數據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5。測點實時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說明1測點編碼必填項,參見附錄A.82傳感器類型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33測點安裝位置必填項,漢字,傳感器實際安裝位置的描述,不超過100個字符4測點值必填項,如果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值為測點檢測到的實際值,最多保留2位小數;如果是開關量,值為0或者1;如果是多態(tài)量,根據實際值填寫。表面位移量:(x|y|z),內部位移數據:(x|y)5測點數值單位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字典值,參見附錄B.66測點狀態(tài)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57數據時間必填項,傳感器產生數據的時間測點實時數據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CDSS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為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4。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測點20秒感知數據的集合。數據格式示例: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在2019年9月01日11點24分24秒生成實時數據文件,則實時數據文件320322000001_CDSS_20190901112424.txt的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9-09-0111:24:24~32032200000101MN00017633;硫化氫濃度;602輔運口;10.2;%H2S;0;2019-09-0111:24:03;~32032200000101KG10027634;風機開停;602輔運口1號風機;1;0;2019-09-0111:24:03~||測點實時數據傳輸頻率應為1次/20s。測點統計數據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6。測點統計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說明1測點編碼必填項,參加附錄A.82傳感器類型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33測點安裝位置必填項,漢字,傳感器實際安裝位置的描述,不超過100個字符4測點數值單位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65開始時間必填項,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6結束時間必填項,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7最大值必填項,保留兩位小數8最大值時刻必填項,產生最大值的時間,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9最小值必填項,保留兩位小數10最小值時刻必填項,產生最小值的時間,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11平均值必填項,保留兩位小數12數據時間必填項,傳感器產生數據的時間,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測點統計數據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TJSJ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為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測點統計數據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在2019年9月01日10點31分24秒生成統計數據文件,文件名為320322000001_TJSJ_20190901103124.txt的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9-09-0110:30:24~32032200000101MN00017633;硫化氫濃度;602輔運口;%H2S;2019-09-0110:29:03;2019-09-0110:29:13;70;2019-09-0110:29:03;30;2019-09-0110:29:23;55~32032200000101MN00017634;硫化氫濃度;603輔運口;%H2S;2019-09-0110:20:03;2019-09-0110:30:03;50;2019-09-0110:29:03;20;2019-09-0110:28:03;35~||測點統計數據傳輸頻率應不小于1次/5min。測點異常數據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7。測點異常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說明1測點編碼必填項,參見附錄A.82傳感器類型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33測點安裝位置必填項,漢字,傳感器實際安裝位置的描述,不超過100個字符4測點數值單位測點數值類型是模擬量時為必填項,否則為空,字典值,參見附錄B.65異常類型字典值,參見附錄B.46異常開始時間必填項,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7異常結束時間必填項,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8異常期間最大值異常開始時間至數據時間之間該測點的最大值。測點值類型為模擬量時該字段為必填項,其他類型為空。保留兩位小數9最大值時刻產生最大值的時間。測點值類型為模擬量時該字段為必填項,其他類型為空,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10異常期間最小值異常開始時間至數據時間之間該測點的最小值。測點值類型為模擬量時該字段為必填項,其他類型為空。保留兩位小數11最小值時刻必填項。產生最小值的時間。測點值類型為模擬量時該字段為必填項,其他類型為空,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12異常期間平均值異常開始時間至數據時間之間該測點的平均值。測點值類型為模擬量時該字段為必填項,其他類型為空。保留兩位小數13異常原因文字描述14處理措施文字描述15錄入時間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16錄入人錄入人姓名17數據時間必填項,傳感器異常數據產生的時間,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測點異常數據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YCBJ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為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測點異常數據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在2019年9月1日11點24分24秒生成異常數據文件,文件名為320322000001_YCBJ_20190901112424.txt的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9-09-0111:24:24~32032200000101MN00017633;硫化氫濃度;602輔運口;%H2S;001;2019-09-0111:22:03;;50;2019-09-0111:22:03;20;2019-09-0111:22:30;35;;;;;2019-09-0111:22:30~32032200000101MN00017634;硫化氫濃度;603輔運口;%H2S;001;2019-09-0111:22:03;2019-09-0111:23:03;50;2019-09-0111:22:03;15;2019-09-0111:23:03;38;;;;;2019-09-0111:23:03~32032200000101KG10087635;煙霧;603輔運口;;001;2019-09-0111:21:03;2019-09-0111:23:03;;;;;;出現故障;重啟;2019-09-0111:23:03;測試用戶1;2019-09-0111:22:03~||測點異常數據傳輸頻率應按照以下4種情況進行:異常發(fā)生時,應開始傳輸異常數據,其中異常開始時間非空,異常結束時間為空;異常持續(xù)期間,應每20s傳輸一次異常數據;異常解除后,應傳輸一條異常結束時間非空的數據,表示該次異常解除;核實異常原因并執(zhí)行處理措施后應傳輸一條異常原因、處理措施、錄入時間和錄入人的非空數據。人員定位人員傳輸數據應包括:攜卡人員個人基本信息(姓名、卡號、身份證號、職務、工種及所在部門等);攜卡人員出/入井時刻、出/入重點區(qū)域時刻及出/入限制區(qū)域時刻等;出/入井的攜卡人員總數、攜卡人員下井工作時間及出/入井時刻;重點區(qū)域攜卡人員基本信息及分布;攜卡人員下井活動路線信息;領導帶班信息;工作異常的攜卡人員基本信息和分布等報警信息。人員數據應傳輸基礎數據和實時數據兩部分。人員基礎數據應傳輸基站基本信息、區(qū)域基本信息及人員基本信息。基站基本信息應包括地下礦山的區(qū)域類型及名稱等;區(qū)域基本信息應包括地下礦山的人員定位系統中的定位基站的編碼及位置等;人員基本信息應包括地下礦山井下作業(yè)的人員卡編碼、姓名、職位及工種等。基站基本信息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8。基站基本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屬性說明1基站編碼參見附錄A.52基站名稱填寫基站名稱3X坐標浮點型,統一采用2000坐標系4Y坐標浮點型,統一采用2000坐標系5Z坐標浮點型,統一采用2000坐標系6位置注釋對基站安裝位置的解釋基站基本信息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RYJZ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為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基站基本信息數據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在2016年06月04日11時28分00秒修改了基站信息,生成了320322000001_RYJZ_20160604112800.txt文件,生成文件的內容如下: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6-06-0411:28:00~3203220000010001000001;1#基站;19626981.17;3933930.97;930.97;主井口的外側~3203220000010001000002;2#基站;19626982.17;3933933.97;931.97;主井口的外側~||基站基本信息傳輸頻率應不低于1次/天,存在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向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數據采集端傳輸一次全量基礎數據:地下礦山數據轉換軟件啟動時;地下礦山接入系統數據發(fā)生變化時。區(qū)域基本信息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9。區(qū)域基本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屬性說明1區(qū)域類型4個漢字長度,選擇:“井口區(qū)域、重點區(qū)域、限制區(qū)域、其它區(qū)域”中的一種類型2區(qū)域編碼參見附錄A.43區(qū)域核定人數整數:如區(qū)域為井口區(qū)域,則核定人數填寫該地下礦山的核定人數;如為重點區(qū)域,則填寫該重點區(qū)域的核定人數;如為限制區(qū)域,則填寫“0”;如為其它區(qū)域,則填寫該地下礦山的核定人數4區(qū)域名稱區(qū)域編碼對應的實際區(qū)域名稱區(qū)域基本信息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RYQY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為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區(qū)域基本信息數據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在2016年06月04日11時28分25秒修改了區(qū)域參數文件,生成了320322000001_RYQY_20160604112825.txt文件,文件內容如下: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6-06-0411:28:00~井口區(qū)域;3203220000010001;29;罐籠入井口~重點區(qū)域;3203220000010002;20;xx中斷區(qū)域~||區(qū)域基本信息傳輸頻率應不低于1次/天,存在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向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數據采集端傳輸一次全量基礎數據:地下礦山數據轉換軟件啟動時;地下礦山接入系統數據發(fā)生變化時。人員基本信息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10。人員基本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屬性說明1人員卡編碼必填項,唯一,參見附錄A.32姓名必填項,不超過10個漢字長度3工種必填項,如果是特殊工種,填寫主提司機|電鉗工|安全員|放炮工|系統維護人員中的一種;如果是其他工種:按實際名稱填寫。4職務必填項,不超過10個漢字;填寫礦級|副礦級|副總工中的一種。如果是其他職務,按實際填寫5隊組班組/部門非必填項,不超過15個漢字長度,對于礦長、副礦長、總工等設為“領導干部”,其他按實際填寫6出生年月非必填項,日期型,YYYY-MM-DD,共10位字符7學歷非必填項,2個漢字長度,從博士、碩士、本科、大專、中專、高中、初中選擇8是否礦領導必填項,1為是,0為否9是否特種人員必填項,1為是,0為否人員基本信息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RYXX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核定下井人數、系統型號、系統名稱、生產廠家名稱、安標有效期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人員基本信息數據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在2016年06月04日11時28分25秒修改了人員信息,生成了320322000001_RYXX_20160604112825.txt文件,文件內容如下: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300;NKJ***;人員定位系統;*******公司;2019-06-04;2016-06-0411:28:25~32032200000100001;用戶1;礦長;礦長;領導干部;1964-12-01;本科;1;0~32032200000100001;用戶1;安全員;安全員;安檢組;1969-11-25;本科;0;1~||人員基本信息傳輸頻率應不低于1次/天,存在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向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數據采集端傳輸一次全量基礎數據:地下礦山數據轉換軟件啟動時;地下礦山接入系統數據發(fā)生變化時。人員實時數據應傳輸基站實時數據、井下作業(yè)人員實時數據、超時報警實時數據、超員報警實時數據、進入限制區(qū)域報警實時數據及求救報警實時數據?;緦崟r數據應包括基站的運行狀態(tài)等;井下作業(yè)人員實時數據應包括人員姓名、下井時間、當前位置及行進軌跡等;超時報警實時數據應包括下井時間和報警起始時間等;超員報警實時數據應包括定員數和當前總人數等;進入限制區(qū)域報警實時數據應包括人員姓名和進入時刻等;求救報警實時數據應包括人員姓名和求救開始時間等?;緦崟r數據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11。基站實時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屬性說明1基站編碼必填項,22位,參見附錄A.52基站運行狀態(tài)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93基站供電狀態(tài)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104數據時間必填項,傳感器產生數據的時間基站實時數據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JZSS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基站1分鐘實時數據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人員定位系統實時數據在2019年9月01日11點24分24秒生成文件,則實時數據文件320322000001_JZSS_20190901112424.txt的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9-09-0110:24:24~3203220000010001000002;0;0;2019-09-0110:24:03~3203220000010001000003;1;0;2019-09-0110:24:03~||基站實時數據傳輸頻率應為1次/min。井下作業(yè)人員實時數據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12。井下作業(yè)人員實時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屬性說明1人員卡編碼必填項,唯一,參見附錄A.32姓名必填項,人員姓名,和人員信息對應3出入井標志整數,攜卡人在井口區(qū)域,標志位設為“0”;攜卡人已入井,標志位設為“1”;攜卡人出井,標志位設為“2”,必填項。字典值,參見附錄B.84入井時刻必填項,日期時間型,記錄人員入井時刻,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5出井時刻日期時間型,出入井標志位為“0”和“1”時,為空,為2時,填寫該人員的出井時刻,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6區(qū)域編碼當前所在區(qū)域編碼,參見附錄A.47進入當前區(qū)域時刻日期時間型,當出入井標志位為0和2時,字段為空,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8基站編碼當前所在基站編碼,參見附錄A.59進入當前所處基站時刻日期時間型。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10勞動組織方式非必填項,漢字,即人員班組模式,選擇三八或四六制11距離基站距離非必填項,數字,人員與基站之間的距離,該值的正負反映人員相對于基站的方向,正表示進入基站范圍,負表示離開基站,單位為米12人員工作狀態(tài)必填項,正常|求救13是否礦領導必填項,1為是,0為否14是否特種人員必填項,1為是,0為否15行進軌跡基站,時間集合記錄該人員從入井開始所經過基站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基站編碼、進入基站時間集合,進入基站時間為時間日期型,“基站編碼”、“進入基站時間”成對出現,之間用“&”連接;每對數據之間用“,”分隔井下作業(yè)人員實時數據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RYRS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井下作業(yè)人員實時數據的集合。地下礦山人員定位系統在2016年6月6日12時30分30秒生成實時過程消息的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6-06-0612:30:30~32032200000100003;測試用戶1;1;2016-06-0608:31:28;;3203220000010002;2016-06-0609:19:20;3203220000010002000002;2016-06-0611:30:28;三八制;200;正常;1;0;3203220000010002000004&2016-06-0610:38:20~32032200000100006;測試用戶2;1;2016-06-0608:36:20;;3203220000010000;2016-06-0611:50:23;3203220000010000000001;2016-06-0611:50:23;三八制;-20;正常;1;0;3203220000010002000004&2016-06-0610:38:20,3203220000010001000002&2016-06-0611:28:20~32032200000100001;測試用戶3;2;2016-06-0608:30:28;2016-06-0612:28:20;3203220000010001;2016-06-0612:08:20;3203220000010001000001;2016-06-0612:24:20;四六制;20;正常;1;0;3203220000010002000004&2016-06-0610:38:20,3203220000010001000002&2016-06-0611:28:20,3203220000010001000005&2016-06-0611:10:20,3203220000010001000003&2016-06-0612:28:20~||井下作業(yè)人員實時數據傳輸頻率應為1次/2min定時傳輸。超時報警實時數據應包括的數據項說明見表13。超時報警實時信息數據項說明序號字段名稱屬性說明1人員卡編碼必填項,唯一,參見附錄A.32姓名人員姓名,和人員信息對應3入井時刻日期時間型。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4報警開始時間日期時間型。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5報警結束時間日期時間型,當報警未結束時,字段為空,結束時,填寫報警結束時間。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6區(qū)域編碼當前所在區(qū)域編碼,參見附錄A.47進入當前所處區(qū)域時間日期時間型。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8基站編碼當前所在基站編碼,參見附錄A.59進入當前所處基站時刻日期時間型。日期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超時報警實時數據傳輸文件格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文件名應為:地下礦山編碼_RYCS_數據傳輸時間.txt,數據傳輸時間格式yyyyMMddHHmmss,如201909112425;文件內容應包括文件頭和文件體兩部分,文件頭包括:地下礦山編碼、地下礦山名稱及數據傳輸時間,文件體是地下礦山所有超時報警數據的集合。編碼為320322000001的地下礦山有一名人員在2016年6月6日12點30分30秒發(fā)生超時,則超時報警文件320322000001_RYCS_20160606123030.txt的內容為:320322000001;XXX地下礦山;2016-06-0612:30:30~32032200000100007;測試用戶1;2016-06-0602:30:20;2016-06-0612:30:30;;3203220000010001;2016-06-0610:51:33;3203220000010001000001;2016-06-0611:30:30~32032200000100008;用戶2;2016-06-0601:30:20;2016-06-0611:30:30;2016-06-0612:28:30;3203220000010007;2016-06-0610:51:33;3203220000010007000001;2016-06-0611:30:30~||超時報警實時數據傳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