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廣西來賓市忻城縣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優(yōu)秀的革命者、建設者們常常以筆為犁,以夢為馬,用革命的詩詞記錄著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詩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充分抒發(fā)了共產(chǎn)黨人崇高的理想主義情懷。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風起云涌,青年毛澤東勇立潮頭。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園春·長沙》,謳歌壯麗的秋景,發(fā)出了時代之問“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而回答又是無比堅定的,是“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因為他們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開創(chuàng)者,只有他們,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只有他們,才能擔負起“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揮紅軍東征的毛澤東在陜北的一個小山溝里又寫下《沁園春·雪》。北國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筆下,氣勢恢宏,氣象萬千;北國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當時的紅軍依然困難重重,但毛澤東對革命斗爭充滿激情,對革命前途、革命勝利充滿信心。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誰才是主宰歷史浮沉的主人?誰才是這個時代的風流人物?毛澤東再一次回應了十年前自己的時代之問:“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千百萬勞動人民,無產(chǎn)階級大眾,才是歷史和時代的真正主人。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深情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與內(nèi)在精神。毛澤東的詩詞創(chuàng)作好似一幅幅長篇畫卷,濃墨重彩地記錄了中國革命斗爭與建設事業(yè)的偉大實踐,特別是記錄了若干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標志性事件,堪稱一代詩史,史詩。隨著歲月的遷轉(zhuǎn),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時時吟誦的名句名篇。這些充滿強大戰(zhàn)斗精神的火紅詩句,這些高度凝練中國革命與建設各個不同階段奮斗精神的史詩篇章,已經(jīng)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生動刻畫了共產(chǎn)黨人高昂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五次反圍剿,敵強我弱,戰(zhàn)斗是殘酷的,但在毛澤東筆下,“當年鏖戰(zhàn)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菩薩蠻·大柏地》)。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與人類歷史的英雄傳奇。紅軍戰(zhàn)士突破重重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終于取得偉大勝利。在毛澤東筆下,長征的千山萬水,深溝險壑,不過是“泥丸"細浪”,充分體現(xiàn)出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魄。展示了共產(chǎn)黨人一往無前的革命斗志,這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精神,它體現(xiàn)為“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的藐視一切困難的戰(zhàn)略定力,體現(xiàn)為敢于“掃除一切害人蟲”的強大自信,體現(xiàn)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定決心。

中國革命斗爭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在這一進程中表現(xiàn)出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毛澤東以他的壯麗詩篇對這一歷史進程、偉大實踐進行了高度概括與總結。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寫下《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三十八年前,他在這里締造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軍第一師,領導了轟轟烈烈的武裝斗爭;三十八年后,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又面臨著種種重大挑戰(zhàn)與考驗?;仡櫄v史,是為了總結經(jīng)驗,更好地創(chuàng)造未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就是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偉大的歷史總結,也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前進動力。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也一定能夠達到。

(摘編自康震《風展紅旗如畫》)

材料二:

毛澤東一生嗜書不倦,尤其愛讀歷史書籍。毛澤東讀史書,總是以歷史人物的傳記為中心,對歷史進行見解獨到的品評。他評價歷史人物,不因襲舊說,而是獨具慧眼,抓住歷史人物最本質(zhì)、最突出的特征,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言人之所未言。毛澤東詩詞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從三皇五帝到歷代將相,毛澤東每有所感,就有評說。這些評點,雖只區(qū)區(qū)三言兩語,卻折射了他的歷史觀,反映了他的是非觀。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巔峰之作?!跋鼗蕽h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筆,對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統(tǒng)治者的代表人物進行評說。

就個體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人超過他的?!彼踔琳f過:“解決中國的問題,必須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讀呈郭老》中寫道:“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泵珴蓶|評價漢武帝劉徹:“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毛澤東對唐太宗的戰(zhàn)爭指揮藝術非常推崇。“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東征西討,毛澤東稱其是“一代天驕"。

(摘編自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革命詩詞是指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記錄著革命者和建設者們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的詩詞。

B.毛澤東詩詞中的“同學少年”是一群具有崇高使命的新世界的開拓者,體現(xiàn)出毛澤東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

C.毛澤東詩詞中的《沁園春·長沙》寫于1925年前后的長沙與1936年2月寫于陜北的《沁園春·雪》內(nèi)容有很大的差別,二者之間沒有關聯(lián)。

D.毛澤東詩詞中的佳句被人們吟詠銘記、流傳,緣于這些史詩篇章已經(jīng)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毛澤東的《菩薩蠻·大柏地》和《七律·長征》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刻畫了共產(chǎn)黨人高昂的戰(zhàn)斗意志和斗爭風骨。

B.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評說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封建統(tǒng)治者的功績,折射出了他的歷史觀。

C.毛澤東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寫有“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的詩句,表明他肯定“焚書坑儒”事件。

D.材料二中,毛澤東在詩詞中肯定了部分古代帝王的歷史功績,如認為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文治武功顯赫。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能體現(xiàn)毛澤東詩詞浪漫主義風格的一項是()

A.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B.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C.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D.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

4.請結合材料概括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詩詞的特點。

5.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談談應如何評價古代帝王。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路標

茹志鵑

沒有,沒有,沒有石子,沒有草棍,沒有樹枝,更沒有白粉,沒有任何一點路標的痕跡。

沒有人,沒有一個人?;颐擅傻奶?,灰蒙蒙的地,在這灰蒙蒙的天地當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條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聲,就這么“喂"地喊一聲。這里沒有人,只是喊給自己聽,壯壯膽,解解怯,泄泄悶,他要世界活著,自己活著。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軍路線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時,也許四小時。走了四十里,也許是五十里。應該到鐵路了,也許站在鐵路的邊邊上了?

停住腳,沉住氣。再看一看,再聽一聽,只要點點與人有關的東西,一縷煙,一個腳印,一絲燈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檔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黨報告。還有老鄒,咯著血的老鄒,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沒有,一切與人有關的跡象都沒有。

無聲無息的淚水,乘著無月無星的夜,毫無顧忌地涌了出來。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著。

“不,方向是對的。在接近敵區(qū)時,是不做路標的。"

“那么,現(xiàn)在已經(jīng)接近敵區(qū)了?”

“肯定,快到鐵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頓時,伍原感覺在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東西活動了起來,無數(shù)隱蔽的眼睛,冰冷的槍口,潛伏的危機。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經(jīng)濕得貼在了胸口,背上是越來越沉的檔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腳,聽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淚水便像決了的堤。

可是,慢!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遠遠的,貼在地上,就那么一小點,一小點黃黃的光,不飄忽,不閃爍。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靜氣,站起身,?。∫徽酒?,它便像鉆入了地下。伍原趕緊趴下。在呢!熒熒的,黃黃的,小小的一點。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來的這份力氣,竟像只貓似的向那一小點輕盈迅速地爬去。

這如豆的一小點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獨的,部隊就在前面,檔案當然安然無恙交給指導員,老鄒當然也會馬上接回來。這一點如豆的光,明天,包含著一切的明天,這不飄忽,不閃爍,小如綠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鄉(xiāng)啦!“老鄉(xiāng)!"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聲。這一聲叫,卻不防把自己的眼淚叫得掉了下來。“老鄉(xiāng)!老鄉(xiāng)!”他連連地又叫了兩聲。一半是為了需要,一半是為了自己想叫??墒歉C棚里靜靜地,沒有任何反應。伍原趕緊爬到跟前,從高粱縫隙里看到,里面確確實實有一個人,一個老鄉(xiāng)。他背對著棚口,席地坐著,正就著一盞油燈,低了頭,緊張而有力地做著什么。

“老鄉(xiāng)!"伍原稍稍放大了聲音,那人依然低了頭,急急地朝一個口袋里搓著玉米穗??磥?,是一個聾子。伍原只得爬進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間這聾子像背后長著觸角,敏捷地跳起,把燈吹滅,然后轉(zhuǎn)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讓他跑掉,兩臂一伸,把聾子的腿抱住了。那個人也不做聲,就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來。伍原不肯還手,一邊抵擋著,一邊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個聾子,可還是大叫著:“老鄉(xiāng)!老鄉(xiāng)!”

老鄉(xiāng)卻毫不理會,只是“唔唔"地叫著,掙出手來進行襲擊。

伍原絕望了,這個人不但是聾子,還是個啞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撳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讓他明白自己是共產(chǎn)黨,是野戰(zhàn)軍。伍原捉住啞巴的一只手,把它貼到自己帽子上,想讓他明白,這不是國民黨的大蓋帽,這是八路軍的帽子??墒菃“筒⒉焕斫?,他死死捏緊拳頭,硬勾著肘子,不肯就范,后來又忽然利用這個機會,迅速靈活地向伍原臉上猛擊幾下。

急,痛,頭昏,眼前金星直冒,渾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擺脫這一窘境。伍原突然覺得疲憊之極,手腳發(fā)軟,不住地冒汗。卻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淚,好像剛才在路上沒來得及流下的淚水,卻一齊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啞巴身上,大哭了起來,為自己,為前面走不完的路,為小榕,為老鄒,也為這個倒霉而頑強的啞巴。

忽然,伍原覺得有只手,輕輕地摸索著自己的頭,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臉頰。啞巴頓時“哇哇”地大叫起來,那一只手還拍著伍原的肩,一邊掙扎著要起來。伍原松了手,但說不清為什么,人卻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啞巴掙脫了出來,忙忙地摸了火鐮打著,點上了燈,上上下下地打量著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雙手直向棚外揮動,又急急地拿起燈,拉著伍原爬出窩棚。他一手擎著燈,一手直指東北方向,然后做了個正步走的姿勢,一雙眼睛急切地盯著伍原。伍原點頭,然后敬禮,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頭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燈光,不飄忽,不移動,像是鑲嵌在夜空當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轉(zhuǎn)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灰蒙蒙"反復出現(xiàn),既是當時場景的真實寫照,也暗示了當時嚴峻的革命形勢。

B.伍原“不能喊,不敢喊?!彼麑幵高x擇窒息了,也要保存革命力量不能暴露自己。

C.由于沒有路標指引,伍原行走極其艱難,他不停地推測著行進路程、時間和方向。

D.文中老鄉(xiāng)和《百合花》中的新媳婦都經(jīng)歷了一個從不理解到省悟并支持革命的過程。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背上的檔案、咯血的老鄒給伍原不斷前行的信念,綠豆般燈火的出現(xiàn)使這種信念更加堅定。

B.“老鄉(xiāng)!老鄉(xiāng)!"急促的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伍原迫不及待之情,引發(fā)了讀者對伍原命運的關注。

C.文中兩人扭打場面描寫緊張激烈,啞巴過激反應扣人心弦,渲染了當時敵我矛盾尖銳的氣氛。

D.小說多次強調(diào)了燈光微弱、不飄忽、不閃爍,旨在突出中國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

8.文中伍原的淚水多次串聯(lián)起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請找出兩例并加以分析。

9.茹志鵑不是用強光燈而是用手電筒來探視人物,所以我們看到的不是戰(zhàn)爭的宏景,而是細節(jié)處對人物的認知。請結合《百合花》中的“新媳婦”和選文中的“老鄉(xiāng)"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

家貧親老,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為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

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之間要之。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①;既至,欣然便共飲酌。俄頃弘至,亦無迕也。

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當陽與淵明情款,后為始安郡,經(jīng)過潯陽,日造淵明飲焉。每往,必酣飲致醉。弘欲要延之坐,彌日不得。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

元嘉四年將復征命,會卒。時年六十三。謚號靖節(jié)先生。

(選自蕭統(tǒng)《陶淵明傳》)

【注】①舁,yú,抬;籃輿:轎子

10.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

B.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

C.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

D.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

11.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候:等候

B.今子生文明之世文明:文教昌明

C.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赍:攜帶

D.弘欲要延之坐,彌日不得要:邀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淵明少年時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學多識,擅長寫文章;聰穎灑脫,卓爾不群,任性而率真,清高而自負。

B.州郡召用陶淵明擔任州郡的官職,他不忍官場,棄官回家,他親自耕種,自給自足,身體瘦弱而患上了疾病。

C.陶淵明曾經(jīng)去過廬山,王弘讓陶淵明的老朋友龐通之準備好了豐盛的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請他。

D.郡將(官名)曾經(jīng)來拜訪,正趕上陶淵明釀的酒糟熟了,郡將就用頭上的葛巾篩酒,篩完,又把頭巾扎在頭上。

13.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

(2)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14.結合文章,簡單說說陶淵明不與檀道濟交往的可能原因。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的詞,完成下題。

采桑子·重陽【注】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注】1929年5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開進閩西,擴大革命根據(jù)地。其主張不為大部分同志接受,他受到排擠,被迫離開領導崗位。9月,在永定縣金豐大山養(yǎng)病。10月,病中的毛澤東坐擔架赴上杭參會,恰逢重陽節(jié),見黃菊開放,遂成此詞。

1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生易老天難老"將人與天對比,將有限的生命與無窮無盡的宇宙比較,揭示了自然界從不因為人而改變運行規(guī)律的道理。我們應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壯麗的革命事業(yè)中,這樣生命才會更加充實,更加寶貴。

B.“秋風勁”除了寫景,還具有象征意味,暗指阻礙革命的力量非常強大,如秋風掃蕩天地一般。

C.寫這首詞的時候,毛澤東離開了紅四軍的領導崗位,但詞中洋溢的革命激情,一反悲秋的調(diào)子,贊美大好的秋光。

D.“萬里霜"就是萬里秋,作者用“寥廓”和“萬里"來描繪秋景之壯,用“勝似春光”來描繪秋景之麗。

16.這首詞中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請結合詞句任選兩種意象分析其特點。

四、默寫題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園春·長沙》中,從仰視和俯視的角度來描寫動態(tài)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沁園春·長沙》中,“_____________,”兩句將全詞從景物描寫過渡到對往昔戰(zhàn)斗生活的回憶中。

(3)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借月亮表達對親人美好祝愿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語言表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今天的中國①________地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叵?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中國,戰(zhàn)亂頻仍,民生凋敝,喪權辱國,人民處于②________之中。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刻,是毛澤東和他的戰(zhàn)友們③________,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開啟了一段歷史新紀元。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不長時間里,使中國比較建立起完整的國民經(jīng)濟體系并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那鏗鏘的話語,是一座耀眼的燈塔,指引著后人接續(xù)奮斗、奮勇前行。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文中畫框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觀的這一觀點,其中一個原因是①___________,因此他們覺得物的美當然也是客觀的。比如,這座山是客觀的,那么②___________。這里的錯誤是把“象”與“物"混淆起來了。在審美活動中,我們所面對的不是“物”,而是“象"?!拔铩钡挠杏眯砸约八淖匀豢茖W屬性是不被注意的。審美觀賞者注意的是“象"。在審美觀賞者面前,“象”不等于“物"。一座山,它作為“物”,相對來說是不變的,但是在不同的時候和不同的人面前,③___________。“物"是實在的世界,“象”是知覺的世界。竹子是“物”,眼中之竹則是“象”。“象"是“物”向人的知覺的顯現(xiàn),也是人對“物"的形式和意蘊的揭示。當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實在中去時,實在就有可能升華為非實在的形式——“象”。這種非實在的形式是不能離開人的意識的。

這正是朱光潛一貫強調(diào)的觀點。朱光潛談美,總是一再強調(diào)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一種常識的錯誤。他指出,“象”不能離開“見"的活動,有“見”的活動,“象"才呈現(xiàn)出來,所以美的觀賞都帶有幾分創(chuàng)造性。

21.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物”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為了提醒自己,魯迅還在書簽上寫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讀書三到。"

B.蟻后是蜜蜂家族的“國王”,占據(jù)著中心地位。

C.在這里我們就不得不先來分析一下“木"字。

D.點支煙,繼續(xù)寫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六、材料作文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青春的姿態(tài),可以是橘子洲頭“獨立"的豪邁,可以是峨日朵雪峰之側的頑強堅韌,也可以是紅燭般向下扎根、默默耕耘。

請以“青春的姿態(tài)”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表達你對青春的理解。

要求:立意自定,標題自擬,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錯誤,革命詩詞的范圍并不只限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五四運動之后,中國大地上幾乎所有投身于革命的有志之士都有類似的作品。結合材料一開頭分析也并沒有把革命詩詞限定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只是說“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優(yōu)秀的革命者、建設者們常常以筆為犁,以夢為馬,用革命的詩詞記錄著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C.“二者之間沒有關聯(lián)"錯,從材料一第三段“毛澤東再一次回應十年前自己的時代之問”可知,兩者是有著聯(lián)系的。D.“緣于這些史詩篇章已經(jīng)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錯誤。由原文“隨著歲月的遷轉(zhuǎn),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時時吟誦的名句名篇。這些充滿強大戰(zhàn)斗精神的火紅詩句,這些高度凝練中國革命與建設各個不同階段奮斗精神的史詩篇章,已經(jīng)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可知,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毛澤東詩詞中的佳句被人們吟詠銘記、流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故選B。

2.答案:C

解析:C.“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錯,材料二原文是“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其中“商量"表示懷疑,并不是肯定的結論。故選C。

3.答案:D

解析:A.該句出自現(xiàn)代毛澤東的《西江月井岡山》,熱情歌頌井岡山人民武裝斗爭的勝利,表達革命者斗志昂揚,堅守陣地的決心,屬于現(xiàn)實主義風格。B.該句出自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描寫進軍的時間、氣候、環(huán)境和戰(zhàn)地的嚴峻形勢,屬于現(xiàn)實主義風格。C.改句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1925年晚秋所作。作者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lián)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此句追憶往昔不平凡的戰(zhàn)斗生活,具有革命現(xiàn)實主義風格。D.“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選自《賀新郎別友》,又名《賀新郎贈楊開慧》。用“昆侖崩絕壁"臺風掃寰宇”喻指未來革命風暴的猛烈壯闊,表現(xiàn)出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具有浪漫主義的特點。故選D。

4.答案:①中國共產(chǎn)黨人革命的詩詞表現(xiàn)出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②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抒發(fā)了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主義情懷;③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風格,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與內(nèi)在精神;④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刻畫了共產(chǎn)黨人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解析:本題要求“概括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詩詞的特點”,答題的語境主要在材料一。結合“用革命的詩詞記錄著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概括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革命的詩詞表現(xiàn)出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結合“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充分抒發(fā)了共產(chǎn)黨人崇高的理想主義情懷"概括出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抒發(fā)了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主義情懷;結合“毛澤東詩詞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深情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與內(nèi)在精神”概括出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風格,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與內(nèi)在精神;結合“毛澤東詩詞以革命雄主義的氣魄,生動刻畫了共產(chǎn)黨人高昂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概括出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刻畫了共產(chǎn)黨人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

5.答案:①評價古代帝王時應善于分辨,切忌盲從,如:毛澤東不主張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人云亦云;

②評價古代帝王時應全面客觀,切忌盲目批評,如:以秦始皇為例,毛澤東提到不應盲目地批評秦始皇,應全面客觀評價。

③評價古代帝王時應重視其治國能力,如:毛澤東認為漢武帝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但他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文治武功顯赫。

解析:結合“毛澤東讀史書,總是以歷史人物的傳記為中心,對歷史進行見解獨到的品評。他評價歷史人物,不因襲舊說,而是獨具慧眼,抓住歷史人物最本質(zhì)、最突出的特征,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言人之所未言,他在《七律·讀呈郭老》中寫道:‘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可知,文章以毛澤東評價歷史人物為例,得出評價古代帝王時應善于分辨,切忌盲從;結合“以‘惜’字起筆,對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統(tǒng)治者的代表人物進行評說”“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可知,應多方面結合史實對帝王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結合“就個體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毛澤東評價漢武帝劉徹:‘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毛澤東對唐太宗的戰(zhàn)爭指揮藝術非常推崇”“元太祖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東征西討,毛澤東稱其是‘一代天驕’"可知,文章以毛澤東評對古代帝王多從歷史功績、治國能力方面進行評價,得出應重視對帝王治國能力的評價。

6.答案:D

解析:“不理解革命”有誤。

7.答案:D

解析:旨在象征伍原堅定不移的信念。

8.答案:(1)由于沒有任何路標的痕跡,伍原在荒無人煙中流下了無助的淚水,引發(fā)了他的心理描寫和快步前行。

(2)發(fā)現(xiàn)如豆燈光后,掉下了激動的淚水,引出下文聾啞老鄉(xiāng)對他的毫不理會與搏斗的場面。

(3)與啞巴打斗過程中,伍原疲憊至極,流下無奈的淚水,引起下文啞巴摸索認清他的情節(jié)。

解析:

9.答案:(1)《百合花》中的“新媳婦"在發(fā)現(xiàn)重傷的是小通訊員后,一針一針縫補他衣服上的破洞,小通訊員去世后,她又無私地把新婚被子蓋在通訊員遺體上。一系列動作和語言描寫表達了當初讓小通訊員“受氣”的懊悔、內(nèi)疚,也有對烈士的敬佩和哀悼之情。

(2)“這聾子像背后長著觸角,敏捷地跳起,把燈吹滅,然后轉(zhuǎn)身想跑。"一系列動作描寫符合老鄉(xiāng)是聾啞人身份特征,表現(xiàn)了他的機靈,引發(fā)了下文情節(jié)的波折;老鄉(xiāng)輕輕地摸索著伍原的頭和帽子,“哇哇”大叫起來表現(xiàn)他突然意識到伍原是共產(chǎn)黨人時的激動之情和剛才扭打搏斗的懊悔之意;“他一手擎著燈,一手直指東北方向,然后做了個正步走的姿勢,一雙眼睛急切地盯著伍原。"一系列堅定而莊嚴的動作表現(xiàn)出他對伍原尋找大部隊的省悟和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定支持,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年代令人感動的軍民魚水情。

解析:

10.答案:C

解析:此句大意:妻子、兒子堅持要求種糧食,于是下令二頃五十畝的田地種高粱,五十畝種糧食。年終,恰逢州郡派督郵(官職名)到彭澤縣,下屬請示陶淵明說:“您應該裝束整齊穿官服面見他?!北绢}中,從結構和句意上看,從標志性詞入手,“……曰"是一完整句意,“請曰”作“縣吏"的謂語,故“縣吏請曰”不應斷開,故排除BD項;依據(jù)語境,“種粳"是“妻子固請”的內(nèi)容,做其賓語,是一完整句意,不應斷開,排除A。

11.答案:A

解析:候:看望、問候

12.答案:D

解析:D.“郡將就用頭上的葛巾篩酒"理解錯誤,依據(jù)原文“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分析可知,語意是“郡將(官職名)曾經(jīng)來拜訪他,正趕上他釀的酒糟熟了,陶淵明就用頭上的葛巾篩酒,篩完,又把頭中扎在頭上”,應為“陶淵明就用頭上的葛中篩酒”,不是“郡將就用頭上的葛巾篩酒”,故此項張冠李戴了。

13.答案:(1)(陶淵明)曾經(jīng)寫作《五柳先生傳》介紹自己的情形(自嘲,自比),當時的人稱這本書是他自己真實情況的記載。

(2)陶淵明不懂音律,卻保存了一張無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暢之處,都彈撥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

解析:

14.答案:(1)內(nèi)因:陶淵明任性率真,清高自負,不堪官場,與檀道濟道不同,不相為謀;

(2)外因:官場不是檀道濟所說的開明盛世,所以自稱不是賢明之人。

解析:

15.答案:B

解析:“暗指阻礙革命的力量非常強大,如秋風掃蕩天地一般”錯誤,這里的“秋風"暗指的是不斷壯大的革命力量,而不是阻礙革命的力量。可從“勝似春光”判斷出作者對秋風的情感態(tài)度是褒揚。

16.答案:作者選取“黃花"秋風”“江天"霜”等意象?!包S花"象征著當時的工農(nóng)紅軍,經(jīng)過戰(zhàn)火洗禮,平凡質(zhì)樸卻生機蓬勃,異常芬芳美麗。“秋風”象征著革命力量,“勁"字寫出了其摧枯拉朽、驅(qū)陳除腐的凌厲威猛之勢。“江天”寫江面和天空,壯麗開闊,正如作者豪邁曠達的胸襟?!八?,就是紅色根據(jù)地萬里霜天后的秋色,“萬里”極言縱橫廣闊,寫出秋天的宏闊絢麗。

解析:上片,“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中選取了“黃花”這一意象,“黃花"指菊花。依五行之律,秋屬金,金之色黃,而菊花秋日開放,故曰“黃花”。這“黃花"是和人民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經(jīng)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芳的滿山遍野的菊花,它們平凡質(zhì)樸卻生機蓬勃,具有現(xiàn)實與象征的雙重性。黃花裝點了重陽的戰(zhàn)地,重陽的戰(zhàn)地因此顯得更美麗。這個意象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又顯示了詩人兼戰(zhàn)士的作者豪邁曠放的情懷。下片,“一年一度秋風勁”選取了“秋風"這一意象,這個“勁”字,力度極強,寫出秋風摧枯拉朽、驅(qū)陳除腐的凌厲威猛之勢,筆力雄悍,極具剛健勁道之美。因此,這里的秋風象征著革命力量?!傲壤烊f里霜"選取了“江天”“霜"兩個意象,分別以“寥廓”“萬里"加以修飾,極寫景色之壯。江面與天空的無邊無際,浩渺空闊,正如作者豪邁曠達的胸襟;“萬里霜”通過“萬里"寫秋色無邊,呈現(xiàn)出秋天宏闊絢麗的特點。

17.答案:(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2)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解析:

18.答案:①前所未有;②水深火熱;③挺身而出

解析:

19.答案:示例:在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