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原卷版)_第1頁
3.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原卷版)_第2頁
3.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原卷版)_第3頁
3.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原卷版)_第4頁
3.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分層訓練●核心知識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1.某生物興趣小組在完成“探究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的實驗后得出如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qū)B.導管中水的運輸方向是“根→莖→葉”C.根、莖、葉的導管是連通的D.篩管的主要作用是運輸無機鹽2.把一段帶葉的木本植物的枝條插入滴有紅墨水的清水中,一段時間后將枝條橫切,橫切面上變紅的部位是()A.表皮B.導管C.氣孔D.整個切面●核心知識二:植物的蒸騰作用3.蒸騰作用是指()A.葉片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B.葉片排出二氧化碳和氧氣C.氧氣從氣孔里排出的過程D.水分以氣體狀態(tài)從體內散發(fā)到體外的過程4.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需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這些水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環(huán)境中。關于植物的蒸騰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進行的主要部位是葉;②能為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提供動力;③有助于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④有利于提高大氣溫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如圖為葉表皮上的一個氣孔,下列關于它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①是氣孔,它正處于張開狀態(tài)B.②是保衛(wèi)細胞,它們成對存在C.①若關閉,蒸騰作用就會減弱D.①通常是夜間張開,白天閉合6.關于植物葉片的氣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植物根冠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通過氣孔散失B.氣孔的開閉能影響植物光合、呼吸和蒸騰作用C.氣孔是由一對表皮細胞圍成的空腔D.構成氣孔的細胞中有葉綠體,說明氣孔位于葉肉部位7.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到某植物葉片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①是葉脈,具有支持和運輸作用B.②④是表皮,屬于保護組織C.③內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D.⑤是氣孔,其開閉由表皮細胞控制8.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A.蒸騰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生命活動9.大樹底下好乘涼,人在樹蔭下要比在房屋的陰影下感到涼爽,其原因是()A.大樹的蒸騰作用帶走大量的熱量B.眾多樹葉能吐水降低溫度C.大樹的光合作用減低溫度D.眾多樹葉對陽光有遮擋作用10.森林中高大的喬木根部吸收的水分之所以能向上輸送到植物的頂部,其主要動力源于()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輸導作用D.蒸騰作用11.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能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下列關于蒸騰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主要通過葉上下表皮的氣孔進行B.散失的水分主要來自有機物分解C.可拉動水和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D.能提高大氣的濕度從而增加降水●核心知識三: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12.大面積植樹造林的意義是()A.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B.降低本地區(qū)空氣溫度C.增加大氣濕度和降雨量D.以上各項表述都正確1.如圖是綠色開花植物的某些生理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表示根對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qū)B.b表示水分由導管從低往高運輸,動力主要來自蒸騰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門戶”是氣孔D.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2.將有白花的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一段時間后,葉片、白花都變紅了,下列與此實驗有關的說法,錯誤的是()A.最先變紅的是莖的表面B.葉片中最先變紅的是葉脈C.紅墨水上升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D.紅墨水是通過導管向上運輸的3.取甲乙兩個相同的枝條,將乙的葉片全部摘除后,同時插入兩個裝有紅色溶液的燒杯中,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枝條內紅色液體上升速度快B.乙枝條內紅色液體上升速度快C.兩枝條內紅色液體上升速度一樣快D.兩枝條內紅色溶液是由篩管運輸的4.下列各項生理活動中,受氣孔開閉影響的有()①蒸騰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運輸;⑤無機鹽的吸收。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氣孔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夏天中午光照過強時,保衛(wèi)細胞和氣孔的狀態(tài)為()A.保衛(wèi)細胞吸水,氣孔閉合B.保衛(wèi)細胞失水,氣孔張開C.保衛(wèi)細胞失水,氣孔閉合D.保衛(wèi)細胞吸水,氣孔張開6.下列關于葉片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葉片表皮屬于營養(yǎng)組織B.葉片由葉肉和葉脈組成C.葉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D.葉片表皮上有氣孔,白天全部開放,夜晚全部關閉7.在甲、乙兩個型號相同的量筒內各注入10mL清水,再在各量筒內插入一株形態(tài)結構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將乙量筒內芹菜的葉摘除,然后將裝置置于陽光下,每隔10分鐘記錄一次兩量筒液面的讀數。結果如下表,分析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時間(min)0102030甲(mL)10.08.37.16.5乙(mL)10.09.89.79.5A.葉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器官B.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C.葉是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器官D.實驗結果不能說明任何問題8.裂葉山楂是比較耐旱的植物,觀察發(fā)現(xiàn)其葉片的氣孔只分布在下表皮,該特點利于降低()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儲藏作用D.蒸騰作用9.如圖為測定蒸騰作用的簡易實驗裝置,整個裝置密封且充滿水,管中留有一個氣泡,將此裝置放于陽光下,觀察氣泡的移動,根據標尺計算出氣泡移動位置,進而計算出水分變化的數量,這一數量主要表示()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氣泡向左移動B.呼吸作用產生的水量,氣泡向右移動C.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氣泡向左移動D.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氣泡向右移動10.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植樹節(jié),國家倡導每個公民每年參加義務植樹,給地球披綠衣。而如何提高植樹的成活率,也是一門學問。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屬于運用蒸騰作用原理的是()A.盡量在陰天或傍晚的時候移栽B.移栽時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葉C.移栽后給植物適當遮陰D.給移栽的植物“打針輸液”11.下列對蒸騰作用理解不正確的是()A.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表皮的氣孔散發(fā)到大氣中B.移栽樹木時應多保留樹葉,增大其蒸騰作用C.為植物體各細胞輸送水分和無機鹽提供動力D.能改變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和濕度12.關于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下列描述錯誤的是()A.根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散發(fā)到大氣中B.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提高了大氣濕度,增加了降水量C.綠色植物的枯枝落葉像海綿一樣吸納雨水,使更多雨水滲入地下D.綠色植物的樹冠承接著雨水,減少雨水對地面的沖刷,保持了水土1.如圖甲是研究植物蒸騰作用實驗的示意圖,圖乙是木本植物莖的橫切面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該實驗的關鍵在于保證裝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與U形管連接處的密封性。實驗中,判斷此裝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據是U形管左右紅墨水液面保持一定時間的。(2)實驗中大多選用闊葉的法國梧桐的枝葉而不是松樹的枝葉進行實驗,其原因是闊葉植物比針葉植物,使實驗現(xiàn)象更加明顯。(3)將此裝置置于陽光下一段時間,實驗結束后,在此莖的基部上方進行橫切,觀察到其中只有乙圖中的結構[](括號中填字母代號,橫線上填結構名稱)部分呈紅色,且可觀察到枝條中葉的部分變紅色。(4)隨著蒸騰作用的進行,植物體內的水分不斷地,同時吸收植物體和周圍大氣中的熱量,從而植物本身及周邊環(huán)境的溫度。2.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進行了如下實驗:取三個大小相同的錐形瓶,分別加入等量清水,滴加油滴使其鋪滿水面,塞緊帶孔的瓶塞。然后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個枝條,A裝置中的枝條保留全部葉片,B裝置中的枝條摘除部分葉片,C裝置中的枝條摘除全部葉片,然后將它們從塞孔插入錐形瓶中,如圖所示。將這三個錐形瓶放在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24小時后,觀察錐形瓶中液面的變化。請根據實驗回答問題:

(1)該小組提出的問題是。

(2)該探究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