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牛頓第一定律-2021-2022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考點·題型·技巧》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F/26/wKhkGWdAZxeAIjaJAAIJxGLmsys239.jpg)
![8.1 牛頓第一定律-2021-2022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考點·題型·技巧》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F/26/wKhkGWdAZxeAIjaJAAIJxGLmsys2392.jpg)
![8.1 牛頓第一定律-2021-2022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考點·題型·技巧》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F/26/wKhkGWdAZxeAIjaJAAIJxGLmsys2393.jpg)
![8.1 牛頓第一定律-2021-2022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考點·題型·技巧》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F/26/wKhkGWdAZxeAIjaJAAIJxGLmsys2394.jpg)
![8.1 牛頓第一定律-2021-2022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考點·題型·技巧》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F/26/wKhkGWdAZxeAIjaJAAIJxGLmsys23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1牛頓第一定律【考點梳理】考點一、維持運動是否需要力1.亞里斯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這種觀點是錯誤的;2.伽利略認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這種觀點是正確的??键c二:牛頓第一定律1.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者靜止狀態(tài)。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4.探究牛頓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速度相同。技巧歸納: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者靜止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這里:“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是指物體不受外力,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或者受到的外力的合力為0;“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是指物體沿直線以恒定速度運動;“靜止狀態(tài)”是指物體相對地球位置不變??键c三:慣性一、慣性: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者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技巧歸納:對“慣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1.“一切物體”包括受力或不受力、運動或靜止的所有固體、液體氣體。2.慣性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一種性質(zhì),不是一種力,所以說“物體受到慣性”或“物體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3.同一個物體不論是靜止還是運動、運動快還是運動慢,不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而且慣性大小是不變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題型歸納】題型一:牛頓第一定理的理解1.(2022·北京房山·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將小車從斜面上某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小車會在水平面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依據(jù)實驗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車在水平面上能繼續(xù)運動是由于小車具有慣性B.小車在水平面上能繼續(xù)運動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C.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D.若小車到達水平面時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則小車將慢慢停下來2.(2022·云南昆明·八年級期末)一個物體在空中由靜止豎直下落,在下落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假設物體突然失去重力,那么物體將()A.立即停止運動B.速度越來越慢,最后停止運動C.以失去重力時刻的速度繼續(xù)下落,做勻速直線運動D.繼續(xù)下落,速度越來越大3.(2021·陜西眉縣·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放有質(zhì)量分別為、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當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設車無限長,其他阻力不計)()A.一定相碰 B.若,則肯定相碰C.一定不相碰 D.無法確定是否相碰題型二:慣性的理解和因素因素4.(2022·重慶實驗外國語學校八年級期末)下列關于慣性說法正確的是()A.雨天路滑,車輛需減速行駛,這是為了減小慣性B.靜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沒有慣性C.小型客車司乘人員系上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危害D.運動員撞線后還要跑出去一段距離,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5.(2022·上?!ぐ四昙墸┫铝嘘P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只有在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具有慣性B.物體只有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才具有慣性C.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D.物體只有在運動時,才具有慣性6.(2021·湖南道縣·八年級期末)關于慣性的理解和現(xiàn)象解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高速飛行的子彈具有慣性,穿入木頭靜止后慣性消失B.汽車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C.限制汽車最大行駛速度,是為了減小汽車的慣性D.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題型三:慣性的利用和防止7.(2022·重慶·西南大學附中八年級期末)如圖的各種生活現(xiàn)象中不屬于利用慣性的是()A.緊固錘頭 B.不再蹬地滑板車繼續(xù)前進C.安全氣 D.跳遠助跑8.(2021·山東·石萊鎮(zhèn)初級中學八年級期中)下列所示的事例中,屬于防止慣性帶來不利影響的是()A.跳遠運動員助跑 B.用力拍打衣服上的灰塵C.司機開車系安全帶 D.利用盛水容器,潑水澆菜9.(2021·安徽·馬鞍山市花園初級中學八年級期中)關于慣性的理解和現(xiàn)象解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高速飛行的子彈具有大的慣性,穿入木頭靜止后慣性消失,力是改變物體慣性原因B.物體不受外力時有慣性,受到外力后慣性被克服掉了,運動狀態(tài)才發(fā)生變化C.行駛中的公交車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是由于慣性力的作用D.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題型四:力和運動的關系10.(2022·重慶市鳳鳴山中學八年級期末)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lián)合舉行。關于冬奧會的部分比賽項目,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冰球運動員向后蹬冰面就會前進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短道速滑運動員勻速過彎道時運動狀態(tài)不變C.滑雪運動員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D.被推出的冰壺在水平冰面上會停下來是因為不再受推力作用11.(2021·貴州·銅仁市第三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問題,歷史上經(jīng)歷了漫長而又激烈的爭論過程。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就會慢慢停下來C.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D.物體只要運動就需要力的作用12.(2021·貴州·銅仁市第十一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C.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會慢慢停下來D.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題型五: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13.(2022·重慶實驗外國語學校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讓小車從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滑下,觀察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用旗子標記小車靜止時所處的位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三次實驗需讓同一小車從相同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讓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這種實驗方法叫做______法;(選填“控制變量”或“轉換”)(2)水平面越光滑,小車所受的阻力就越小,通過的路程越長;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車將做______。(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14.(2022·全國·八年級單元測試)“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jīng)歷了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①如圖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提出的“斜面實驗”,實驗設想的步驟如下:(1)兩個對接的斜面A、B,小球由斜面A靜止釋放后,在斜面B上所達到的高度與原釋放時的高度幾乎相等。(2)如果沒有摩擦,小球?qū)⑸仙皆瓉磲尫艜r的高度。(3)減小斜面B的傾角,小球若要到達原來的高度將通過更長的路程。(4)若斜面B變成水平面,小球再也達不到原來的高度,物體將在水平面上永遠運動下去。請將上述步驟進行分類,屬于可靠事實的是______,屬于理想化推論的是______(填序號)。伽利略通過此實驗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______的原因。②笛卡爾在伽利略觀點之上進一步完善: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你認為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______15.(2021·云南華坪·八年級期末)小明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等器材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每次實驗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獲得的速度大小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實驗是通過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______法。(2)分析圖中運動情況可知:小車在______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選填“大”或“小”),速度減小得越快。(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礎上,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______狀態(tài)或______運動狀態(tài)。(4)牛頓第一定律______(選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課堂達標】一:選擇題16.(2022·重慶南開中學八年級期末)物理學的發(fā)展歷程離不開做出過大量貢獻的科學巨匠,以下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是()A.亞里士多德認為運動無需力維持B.哥白尼用日心說否定了影響人類達千年之久的地心說C.伽利略是實驗物理學的先驅(qū),他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D.牛頓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理論,推動了物理學科新的發(fā)展17.(2022·上海奉賢·八年級期末)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若所受外力同時全部消失,則()A.物體立即停止運動 B.物體會慢慢停止運動C.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D.物體做加速運動18.(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級期末)下列實例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A.司機開車要系安全帶 B.跳高運動員起跳后繼續(xù)向上運動C.坐公交車時,要抓好扶手 D.空中下落的石塊,速度越來越大19.(2022·上海·八年級)火車在長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門窗緊閉的車廂內(nèi)有一人向上跳起,發(fā)現(xiàn)仍落回到原處,這是因為()A.人跳起后,車廂內(nèi)空氣給他以向前的力,帶著他隨火車一起向前運動B.人跳起的瞬間,車廂的地板給人一個向前的力,推動他隨火車一起運動C.人跳起后,車繼續(xù)前進,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時間很短,偏后的距離不易觀察出來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車具有相同的速度20.(2021·貴州·銅仁市第三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保持靜止不動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不具有慣性B.做變速運動的物體不具有慣性C.所有具物體都有慣性D.具有相同質(zhì)量的兩個物體,運動速度越大的物體,它的慣性也就越大21.(2021·福建梅列·八年級期末)電影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的奮斗歷程和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下列關于排球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排球的質(zhì)量約為270gB.在空中運動的排球,同時受到重力和手對它的擊打力C.排球被豎直向上拋起,若球在最高點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qū)⒇Q直下落D.排球放在手上,由于手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彈力是排球?qū)κ值膲毫?2.(2021·安徽·馬鞍山市花園初級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A是用繩拴在車廂底部上的氫氣球(ρ氫氣<ρ空氣),B是用繩掛在車廂頂?shù)慕饘偾颍_始時它們和車廂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汽車突然改變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某同學根據(jù)車廂中兩球的情況判斷出汽車是在做勻減速運動,則能夠正確表示汽車做勻減速運動的情況是()A.B.C. D.【高分突破】23.(2021·湖南·衡陽市華新實驗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A.跳遠運動員助跑可以跳得更遠B.用力將物體拋出后,物體最終會落到地面上C.百米運動員跑到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D.子彈從槍膛里射出后雖然不再受到火藥的推力,但仍向前運動24.(2021·陜西·綏德中學八年級期末)同學們對運動場上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進行了討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百米運動員沖過終點時,由于受到慣性力的作用不會立即停下來B.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滾越慢,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D.拋出去的籃球會在空中繼續(xù)運動,是因為籃球具有慣性25.(2021·湖南·長沙市湘郡長德實驗學校八年級階段練習)關于力、運動概念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重力的方向始終垂直與支撐面B.行使汽車的運動必須要有牽引力來維持C.空中上升的氣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D.火箭向下噴出高溫高壓氣體而上升,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26.(2021·湖南·長沙市湘郡長德實驗學校八年級階段練習)2019年9月29日,中國女排以11戰(zhàn)全勝的戰(zhàn)績獲得第13屆國際排聯(lián)女排世界杯冠軍,第十次在世界三大賽(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登頂。下列對運動員發(fā)球情景的分析正確的是()A.發(fā)球時,排球飛出去,說明手給排球的作用力大于排球給手的反作用力B.發(fā)球時,排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C.拋出的排球能繼續(xù)飛行,是因為足球受到慣性的作用D.飛行的排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立即停止運動27.(2021·天津·南開翔宇學校八年級期末)圖為“探究推斷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的實驗裝置,關于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車受到的阻力(a)<(b)<(c)B.小車滑行的距離(a)>(b)>(c)C.實驗采用了理想實驗法和控制變量法D.由該實驗可以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28.(2021·陜西宜中八年級期末)某同學對下列慣性現(xiàn)象進行分析,其中正確的是()A.地球自轉,人豎直跳起后,會看到地面快速經(jīng)過腳下,這樣可免費游世界B.“天問一號”關閉發(fā)動機后仍能繼續(xù)飛行,是利用了探測器的慣性C.在木墩上向下磕幾下錘柄,錘頭就會緊緊地套在錘柄上,該現(xiàn)象利用了錘柄的慣性D.飛在空中的紙飛機,是受到慣性作用的緣故29.(2021·湖南天元·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當它運動到右側最高點B點時繩子突然斷掉,并且不再受任何外力時,小球?qū)ⅲǎ〢.小球?qū)⒃贐點保持靜止B.小球?qū)⒀谻軌跡斜向上運動C.小球?qū)⒀谼軌跡水平向右運動D.小球?qū)⒀谽軌跡豎直向下落30.(2021·山西靈石·八年級期末)民間流傳著“二月二龍?zhí)ь^”的諺語,這一天理發(fā)會帶來一年好運。理發(fā)時為了避免頭發(fā)屑沾到衣服上,理發(fā)師會給你披上一塊布,理完后,理發(fā)師用力一抖,布上的發(fā)屑就會去掉。用四句話解釋發(fā)屑被抖掉的過程:①發(fā)屑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②發(fā)屑和布一起保持靜止狀態(tài)③發(fā)屑和布因此分開,發(fā)屑被抖下④用力抖動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變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而運動。以下對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順序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二、填空題31.(2022·重慶一中八年級開學考試)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推翻了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的錯誤觀點;后來英國物理學家______總結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或______狀態(tài)。32.(2022·重慶一中八年級期末)汽車緊急剎車后仍然會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是因為汽車具有___________。小德同學看到路旁標志牌上貨車的限速比小汽車的低,這是因為___________(選填“質(zhì)量”或“速度”)越大慣性越大,使得貨車緊急剎車后更不易停下來。33.(2022·上海奉賢·八年級期末)在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上,運動員們在跳水項目上取得佳績,圖所示是跳板跳水運動員在向下壓跳板,此時可以發(fā)現(xiàn)跳板的__________發(fā)生改變,后運動員向上躍起的過程中,其慣性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忽略空氣阻力,則運動員在下落跳水過程中只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表明力可以改變運動員的__________。34.(2022·上海浦東新·八年級期末)小明同學在學完了“慣性”知識后,知道了“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但是卻始終沒有弄明白“慣性的大小是否與物體的速度有關?”這個問題。為此,老師給小明畫了一個推理框圖,請你仔細閱讀推理框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由推理框圖中的假設和推論1,可以推理出推論2:靜止的物體,__慣性(選填“有”或“沒有”)。(2)推理框圖中的推論2和“規(guī)律: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__矛盾(選填“存在”或“不存在”)。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假設:慣性取決于物體速度的大小”是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35.(2021·江蘇淮安·八年級期末)如圖是實心球離開手后在空中的運動軌跡(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實心球離開手后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________。當實心球運動到最高點Q時,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實心球?qū)______(選填“靜止”、“沿a方向運動”、“沿b方向運動”或“沿c方向運動”)。36.(2022·全國·八年級)錘子的錘頭變松了,人們常用撞擊錘柄下端的方法使錘頭緊套在錘柄上,如圖,這是因為錘柄突然停止時,錘頭由于_______會繼續(xù)向下運動,這樣就套緊了,其大小只與錘頭的_______有關。37.(2022·全國·八年級)(1)如圖1所示,用力打擊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棋子由靜止開始沿水平方向飛出,上面的棋子由于______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同時,這些棋子因為受到_____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2)如圖2所示,三輛汽車停在紅綠燈前A、B、C的機動車道上,坐在甲車上的乘客,在車啟動后身體突然向左傾斜,是因為甲車原來停在______車道上。三、實驗題38.(2021·廣西桂林·八年級期末)關于“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問題,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依次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分別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三種情況下的運動如圖所示。(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獲得的速度大小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2)分析圖中運動情況可知: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減小得越______(選填“快”或“慢”);(3)牛頓第一定律______(選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這種實驗方法叫做______。39.(2022·全國·八年級)小明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每次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觀察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請完成以下問題:(1)每次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分析實驗現(xiàn)象,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速度的減小是因為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進一步推理可知:如果運動的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___________運動。對此實驗用科學推理法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3)小車在水平面上最終停下,比較小車三次在平面上的平均速度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A:v毛=v棉=v木B:v毛>v棉>v木C:v毛<v棉<v木D:無法判斷)(4)畫出木板面上小車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圖。()40.(2021·江蘇·海安市李堡中學八年級期中)小川利用如圖的裝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進行如下操作:a.如圖甲,將毛巾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距離;b.如圖乙,取下毛巾,將棉布鋪在斜面和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c.如圖丙,取下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1)實驗中需要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開始靜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這種實驗方法叫做______法(選填“控制變量”或“轉換”);(2)以上操作中錯誤的一次是______(選填“a”、“b”、“c”);(3)糾正錯誤后,小川發(fā)現(xiàn)三次實驗時小車都會滑出木板,無法記錄其滑行距離,在不更改實驗器材的基礎上,可以通過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4)糾正錯誤,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______;進一步的推理可以得出:運動的物體不受外力時,將保持______狀態(tài)。A、勻速直線運動B、靜止C、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四、綜合題41.(2021·山東城陽·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是小明乘坐在行駛的公交車上觀察到的車內(nèi)的情景(如圖,道路是平直的)。(1)出現(xiàn)此情景,是由于汽車突然___________,乘客由于___________而向前傾倒。(2)請畫出出現(xiàn)此情景時,放在車廂水平地板上的箱子所受力的示意圖。()42.(2021·全國·八年級專題練習)小明在學習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后想: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還跟別的因素有關嗎?他查找到如下資料:一輛空車和一輛裝滿貨物的車,在相同的牽引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它們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情況并不相同??哲嚨馁|(zhì)量小,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可以達到某一速度,運動狀態(tài)易改變;裝滿貨物的車,質(zhì)量大,要在較長的時間內(nèi)才能達到相同的速度,運動狀態(tài)難改變。質(zhì)量小的物體,運動狀態(tài)容易改變,我們說它的慣性小;質(zhì)量大的物體,運動狀態(tài)難改變,我們說它的慣性大。慣性的大小在實際生活中是經(jīng)常要加以考慮的。當我們要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容易改變時,應該盡可能減小物體的質(zhì)量;相反,當我們要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易改變時,應該盡可能增大物體的質(zhì)量。閱讀上文,請你回答以下問題:(1)小明通過查找資料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快慢除了與物體_____大小有關外,還與物體的_____大小有關。(2)請你解釋一下,為什么殲擊機在戰(zhàn)斗前要拋掉副油箱。答:殲擊機在戰(zhàn)斗前要拋掉副油箱,是為了_____,使自身的_____容易改變,以提高殲擊機的靈活性。(3)在本文第一自然段的敘述中較好地體現(xiàn)了“控制變量法”的思想,研究中所控制的量是:兩車受到的_____相同和兩車的_____改變相同?!敬鸢冈斀狻?.A【解析】【分析】【詳解】A.當小車下滑到水平面上時,由于慣性,將會繼續(xù)運動一段距離,故A正確;B.小車能繼續(xù)運動是因為慣性的原因,最終會停下來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這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B錯誤;C.小車在木板上運動時,速度越來越慢,最終會停下來,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因此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由牛頓第一定律得,如果小車到達水平面時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A。2.C【解析】【詳解】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有題意可知,一個物體在空中由靜止豎直下落,在下落過程中是運動的,不計空氣阻力時,假設物體突然失去重力,那么物體將以失去重力時刻的速度繼續(xù)下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C。3.C【解析】【詳解】如圖可知兩小球在表面光滑小車上,即在運動方向上不受力,豎直方向受平衡力,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兩球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一定不會相碰,故ABD不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故選C。4.C【解析】【詳解】A.慣性大小決定于物體的質(zhì)量,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雨天路滑,車輛需減速行駛,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B.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靜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也有慣性,故B錯誤;C.小型客車司乘人員系上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緊急剎車,車停止運動,而司乘人員由于慣性要繼續(xù)向前運動被撞傷,故小型客車司乘人員系上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危害,故C正確;D.運動員撞線后還要跑出去一段距離,是因為運動員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屬性,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5.C【解析】【詳解】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屬性,一個物體的慣性,不管任何時候、任何狀態(tài)下都存在,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6.D【解析】【分析】【詳解】A.一切物體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有慣性,運動的物體有慣性,靜止的物體也有慣性,故高速飛行的子彈具有慣性,穿入木頭靜止后慣性不會消失,故A錯誤;B.汽車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慣性帶來的傷害,不是減小慣性,故B錯誤;C.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跟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都沒有關系,所以限制汽車最大行駛速度,不能減小汽車的慣性,故C錯誤;D.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7.C【解析】【詳解】A.當人的手握著錘柄迅速向下運動碰到阻礙時,錘柄突然停止運動,而錘頭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向下運動,于是就緊緊套在錘柄上了,人就是利用這一慣性現(xiàn)象把錘頭緊套在錘柄上的,故A不符合題意;B.原來滑板處于運動狀態(tài),所以不蹬地時由于慣性滑板還可以繼續(xù)向前滑,利用這一點可以使滑行更輕松,故B不符合題意;C.當汽車出現(xiàn)緊急情況時,突然剎車,車上的人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向前運動,有可能造成極大傷害,因此要安裝安全氣囊,防止人向前運動而撞傷,這是防止慣性造成的危害,不是利用慣性,故C符合題意;D.跳遠時先助跑,這樣起跳后由于慣性人還要以原來的速度繼續(xù)向前運動,從而跳的更遠,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C【解析】【詳解】A.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利用自身的慣性,從而會跳得更遠,故A不符合題意;B.用力拍打衣服時,衣服運動,而灰塵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于是與衣服脫離,利用了灰塵的慣性,故B不符合題意;C.司機開車系好安全帶是為了防止剎車時,人由于慣性向前傾而造成傷害,屬于防止慣性帶來不利影響,故C符合題意;D.利用盛水容器,潑水澆菜,將水從容器中潑出,是利用了水的慣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9.D【解析】【詳解】A.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高速飛行的子彈具有慣性,穿入木頭靜止后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B.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有慣性,與是否受力無關,故B錯誤;C.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zhì),只可以說由于慣性,具有慣性,不可以說慣性作用、慣性力,故C錯誤;D.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10.A【解析】【詳解】A.冰球運動員向后蹬冰面時,冰面受到運動員作用力的同時,運動員也受到冰面的反作用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B.短道速滑運動員勻速過彎道時,速度的大小不變,而速度的方向發(fā)生變化,故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故B錯誤;C.滑雪運動員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慣性,而慣性不是力,“受到慣性的作用”這一說法錯誤,故C錯誤;D.被推出的冰壺在水平冰面上會停下來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A。11.C【解析】【詳解】ABD.亞里士多德認為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運動,停止作用力物體停止運動,他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ABD所述觀點和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相同的。故ABD錯誤。C.伽利略的斜面小車實驗中,接觸面越來越光滑,摩擦力越來越小,物體運動越來越遠,如果沒有摩擦,物體將永遠運動下去;沒有力就不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后來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觀點,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故C正確。故選C。12.A【解析】【詳解】A.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故A正確;B.如果物體受力平衡時,運動狀態(tài)不變,故B錯誤;C.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C錯誤;D.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A。13.相同控制變量勻速直線運動【解析】【分析】【詳解】(1)[1][2]小車在水平面上不受外力時,由于慣性向前運動的距離與初速度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阻力)有關,要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就要控制初速度相同,所以三次實驗需讓同一小車從相同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讓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這種實驗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2)[3]比較圖中甲、乙、丙三種情況下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所受的阻力就越小,通過的路程越長;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車就不受阻力了,小車的速度就不會變化,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14.(1)(3)(2)(4)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沒有涉及靜止物體的情況(合理均可)【解析】【詳解】①[1][2][3]伽利略的“斜面實驗”,是以經(jīng)驗事實為基礎,通過此實驗設想,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有的實驗設想是無法用實際的實驗進行驗證的,比如“如果沒有摩擦”、“物體將在水平面上永遠運動下去”等,所以屬于可靠事實的是(1)(3),屬于理想化推論的是(2)(4)。伽利略通過此實驗進行推理:如果沒有摩擦,物體將在水平面上永遠運動下去。說明了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②[4]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而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到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涉及靜止物體的情況,所以這是他的觀點的不足之處。15.相等轉換法毛巾大靜止勻速直線不是【解析】【詳解】(1)[1]實驗中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滑動,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的。[2]實驗中通過小車在水平面通過的距離來判斷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因為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大,物體通過的距離會越小,這種研究方法是轉換法。(2)[3]從圖中運動情況可知: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4]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中,毛巾表面對小車的阻力最大,滑的最近,木板表面對小車的阻力最小,滑的最遠,所以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減小得越快。(3)[5][6]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4)[7]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jīng)過科學的推理得到的。16.B【解析】【分析】【詳解】A.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即運動需要力維持,故A錯誤。B.哥白尼是著名的天文學家,自然科學的先驅(qū),他用日心說否定了影響人類達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說,有力的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故B正確;C.伽利略是實驗物理學的先驅(qū),他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由此得到的關于天體運行的結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建立的,故C錯誤;D.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理論,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jīng)典力學體系,故D錯誤。故選B。17.C【解析】【詳解】一個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外力同時全部消失,據(jù)牛頓第一定律知,這個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將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8.B【解析】【詳解】A.司機開車要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在急剎車時,司機由于慣性向前沖出,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A不符合題意;B.跳高運動員起跳后,由于運動員有慣性,會繼續(xù)向上運動,是利用了運動員的慣性來達到一定的高度,故B符合題意;C.坐公交車時,車加速時,人由于慣性,要向后倒,車剎車時,人由于慣性,要向前傾,因此要抓好扶手,是為了防止慣性造成的傷害,故C不符合題意;D.空中下落的石塊,速度越來越大,是因為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使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和慣性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D【解析】【詳解】跳起前人水平方向的速度和火車相同,人跳起后,由于慣性,人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與火車的速度和方向相同,所以仍然落回原地。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20.C【解析】【詳解】ABC.一切物體,不管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都具有慣性,故AB錯誤,C正確;D.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故D錯誤。故選C。21.A【解析】【詳解】A.一個排球的質(zhì)量約為270g,符合實際,故A正確;B.在空中運動的排球,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但不會受到手的擊打力,故B錯誤;C.排球被豎直向上拋起,若球在最高點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qū)⑻幱陟o止狀態(tài),故C錯誤;D.排球放在手上,由于排球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彈力,是排球?qū)κ值膲毫?,故D錯誤。故選A。22.D【解析】【詳解】開始時金屬球、車廂及氫氣球有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具有相同速度;當汽車做勻減速運動時,由于金屬球比車廂內(nèi)同體積的空氣質(zhì)量大,慣性大,運動狀態(tài)不易改變,所以金屬球相對于車廂向右運動,B球向右偏;同體積空氣的質(zhì)量比氫氣球的質(zhì)量大,慣性大,運動狀態(tài)不容易改變,所以空氣相對車廂向右運動;氫氣球由于慣性向前會撞到空氣,力的作用相互的,被空氣向后推開,相對車廂向左運動,因此A向左偏,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23.B【解析】【詳解】A.助跑是在起跳前使人獲得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慣性,可以使運動員跳得更遠,故A不符合題意;B.用力將物體拋出后,物體最終會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與慣性知識無關,故B符合題意;C.運動員到達終點后,由于慣性仍處于高速運動狀態(tài),故不能立即停下來,故C不符合題意;D.子彈從槍膛里射出后雖然不再受到火藥的推力,但由于慣性,仍保持向前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4.D【解析】【分析】【詳解】A.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百米運動員沖過終點時,由于具有慣性不會立即停下來。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故A錯誤;B.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故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利用了慣性,但不能增大慣性,故B錯誤;C.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滾越慢,是因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則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C錯誤;D.拋出去的籃球會在空中繼續(xù)運動,是因為籃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25.D【解析】【分析】【詳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故A錯誤;B.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由于慣性,汽車關閉發(fā)動機時仍然向前運動,故B錯誤;C.空中上升的氣球不僅受豎直向下的重力,也受豎直向上的浮力,故C錯誤;D.火箭給高溫高壓氣體一個向下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氣體給火箭一個向上的力,故D正確。故選D。26.B【解析】【分析】【詳解】A.發(fā)球時,排球飛出去,說明手給排球的作用力與排球給手的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A錯誤;B.發(fā)球時,排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排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B正確;C.拋出的排球能繼續(xù)飛行,是因為足球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用作用,故C錯誤;D.飛行的排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由于慣性繼續(xù)運動,故D錯誤。故選B。27.C【解析】【分析】【詳解】A.由圖可知,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車在水平毛巾表面上受到的阻力最大,玻璃板表面最光滑,小車在水平玻璃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小車受到的阻力(c)<(b)<(a),故A錯誤;B.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車在鋪有毛巾的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最大,小車滑行的距離越短,玻璃板表面最光滑,小車在水平玻璃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滑行的距離最長,小車滑行的距離(c)>(b)>(a),故B錯誤;C.實驗中控制初速度相同,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理得出在不受力時物體的運動情況,用到了理想實驗法,故C正確;D.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jīng)過科學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故D錯誤。故選C。28.B【解析】【分析】【詳解】A.地球自轉,人豎直跳起后,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和地球一樣的速度運動,因此不會看到地面快速經(jīng)過腳下,而是落回原地,更不會免費游世界,故A錯誤;B.“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原來是運動的,關閉發(fā)動機后,由于探測器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能夠飛行,故B正確;C.一開始錘柄與錘頭一起向下運動,當錘柄遇到木墩停止運動時,錘頭由于慣性仍會繼續(xù)向下運動,所以就會緊緊地套在錘柄上,該現(xiàn)象利用了錘頭的慣性,故C錯誤;D.飛在空中的紙飛機,是因為紙飛機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故D錯誤。故選B。29.A【解析】【分析】【詳解】小球運動到右側最高點B點時,保持瞬間靜止狀態(tài),若繩子突然斷裂且所有外力均消失時,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小球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即小球?qū)⒃贐點靜止。故選A。30.D【解析】【分析】【詳解】理完發(fā)后,發(fā)屑和布開始先保持靜止狀態(tài),然后理發(fā)師用力抖動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變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而運動,但是發(fā)屑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因此發(fā)屑和布分開,發(fā)屑被抖下。所以,正確的順序是:②④①③。故選D。31.牛頓勻速直線運動【解析】【詳解】[1][2]英國科學家牛頓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牛頓,即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32.慣性質(zhì)量【解析】【詳解】[1][2]慣性是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也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汽車緊急剎車后,雖然沒有了力的作用,但由于慣性,仍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運動,最后在阻力的作用下,停下來。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33.形狀不變重力運動狀態(tài)【解析】【詳解】[1]跳板受到運動員的作用力,其形狀會發(fā)生改變。[2]運動員向上躍起時,質(zhì)量不變,則慣性也不變。[3][4]忽略空氣阻力時,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而運動員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加速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34.沒有存在錯誤【解析】【詳解】(1)[1]由推理框圖中的假設知道,慣性與速度大小有關,而得出推論1是:速度越小慣性越小,所以,當物體靜止,速度為0時,則慣性最小,應為0,即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2)[2][3]由于推論2與“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存在矛盾,說明最初的“假設”是錯誤的,即“慣性取決于物體速度的大小”不成立。35.慣性沿a方向運動【解析】【分析】【詳解】[1][2]實心球被拋出后,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此時實心球主要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變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實心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不斷減小,當實心球運動到最高點Q時,在豎直方向上速度為零,但由于慣性,在水平方向仍然運動,若此時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知,實心球?qū)⒀厮椒较蜃鰟蛩僦本€運動,即沿a方向運動。36.慣性質(zhì)量【解析】【分析】【詳解】[1][2]向下?lián)]錘柄時,錘頭隨著錘柄一起向下運動,錘柄撞擊物體時,受到物體給它的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運動狀態(tài)變?yōu)殪o止,而錘頭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下運動,所以錘頭就緊套在錘柄上;慣性是物體自身的一種性質(zhì),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37.慣性重力C【解析】【分析】【詳解】(1)[1][2]用力打擊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該棋子由靜止開始沿水平方向飛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但因為這些棋子受到重力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故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2)[3]汽車停在紅綠燈前面時,乘客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原來一起處于靜止狀態(tài),汽車向右轉彎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長沙新環(huán)境房屋租賃與節(jié)能改造合同
- 2025年度辦公室助理實習生實習期間權益保護合同
- 家具買賣合同
-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質(zhì)量管理體系建設作業(yè)指導書
- 房屋買賣合同委托書
- 合伙人合作協(xié)議合同
- 企業(yè)危機管理作業(yè)指導書
- 第三方代付款協(xié)議書
- 三農(nóng)村環(huán)境保護與管理方案
- 建筑垃圾買賣合同
- 電網(wǎng)工程設備材料信息參考價(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城市建設發(fā)展集團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15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全年日歷-含農(nóng)歷、國家法定假日-帶周數(shù)豎版
- 《東北大學宣傳》課件
-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
- 《軌道交通工程盾構施工技術》 課件 項目2 盾構構造認知
- 《傳統(tǒng)發(fā)酵饅頭酸菜》課件
- 《港珠澳大橋演講》課件
- 《有機化學》課件-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我們一家人》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