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控制措施_第1頁
觸電控制措施_第2頁
觸電控制措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觸電控制措施觸電控制措施篇一一、事故特征:觸電是由于人體直接接觸電源,受到一定量的電流通過人體,致使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甚至死亡。觸電時間越長,機體的損傷越嚴重。低電壓電流可使心跳停止(或發(fā)生心室纖維顫動),繼之呼吸停止。高壓電流由于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強力刺激,先使呼吸停止,再隨之心跳停止。輕者驚嚇、心悸、面色蒼白、頭暈、乏力。重者立即出現(xiàn)昏迷、強直性肌肉收縮、休克、心律失常、心跳及呼吸極微弱呈假死狀態(tài)或心臟驟停、呼吸停止、出現(xiàn)紫紺。電擊部位皮膚的電灼傷、焦化或炭化,并有組織壞死。如從高處跌下,可伴有腦震蕩,頭、胸、腹處傷或四肢骨折。1、觸電事故的種類:按照觸電事故的構成方式,觸電事故可分為電擊和電傷。1)、電擊是電流對人體內(nèi)部組織的傷害,是最危險的一種傷害,絕大多數(shù)(大約85%以上)的觸電死亡事故都是由電擊造成的。電擊可分為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電擊的主要特征有:(1)傷害人體內(nèi)部。(2)在人體的外表沒有顯著的痕跡。(3)致命電流較小。2)、電傷是由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效應對人造成的傷害。電傷包括電燒傷、皮膚金屬化、觸電事故應急處置方案電烙印、機械性損傷和電光眼。其中電燒傷又分電流灼傷和電弧燒傷。2、觸電事故方式:按照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流過人體的途徑,觸電可分為單相觸電、兩相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二、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1.應急聯(lián)絡組:作業(yè)長大班長。2.應急救援組:副作業(yè)長安全員。3.應急救護組:班長當班崗位人員。4.應急聯(lián)絡組職責:負責應急報告通知、組織協(xié)調(diào)。5.應急救援組職責:負責現(xiàn)場應急處置將受傷人員抬至安全位置泄露-點處置泄全警戒線設置等。6.應急救護組職責:負責受傷人員的包扎,搶救與醫(yī)療人員配合對受傷人員處置轉移等。三應急處置1、無論發(fā)生那種類型、那種方式的觸電事故首先要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物,如干燥的木棒、竹竿或干布等使傷員脫離電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傷員,防止自身觸電,影響搶救工作的進行。2、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檢查傷員的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律(脈搏),發(fā)現(xiàn)呼吸和心律停止時,應立即實施就地搶救。觸電控制措施篇二一、通過對建筑施工現(xiàn)場觸電事故的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不按規(guī)定穿戴好防護用具上崗操作;2、非電氣工人缺乏安全用電意識亂修電氣設備;3、不辦理停送電操作票,擅自拉合刀閘,在工作現(xiàn)場和配電室不驗電、不裝設接地線、不掛警示牌等;4、對電氣設備維護不及時,設備帶病運行;5、電氣設備安裝不合理,多存在裝置性違章現(xiàn)象;6、高壓線斷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電壓觸電等。二、預防措施:1、上崗作業(yè)前必須按規(guī)定穿戴好防護用具,否則不準進入現(xiàn)場作業(yè);2、設備停送電必須辦理操作票,并采取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即: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警示牌和裝設遮欄;3、加強設備維護,非專業(yè)人員不得維修電氣設備,設備還應安裝漏電保護設施;4、嚴格按照電氣標準化施工,杜絕私接、亂接線路等違章作業(yè)現(xiàn)象;5、一旦誤入跨步電壓區(qū),雙腳不要同時落地,最好一只腳跳著朝接地點相反的地區(qū)走,逐步離開跨步電壓區(qū)。觸電控制措施篇三防止直接觸電的安全措施:(1)利用絕緣物防止電氣工作人員觸及帶電體。(2)利用屏障或圍欄作為屏護,防止工作人員觸及帶電體。(3)設置障礙,防止無意觸及帶電體。(4)工作人員與帶電體,應保持電氣安全工作規(guī)程要求的安全距離。(5)保護接地。(6)使用漏電保護裝置。(7)使用安全電壓。防止觸電的注意事項是:1、進行電氣工作前,需先驗明確實無電;2、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如洗衣機、冰箱等)應保持良好的接地;3、用電線路及電氣設備絕緣必須良好,燈頭、插座、開關等的帶電部分絕對不能外露,嚴防人體觸及帶電部分;4、濕手不要接觸或操作電氣設備;5、教育孩子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