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 身邊的文化遺產 教學設計-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1頁
綜合性學習 身邊的文化遺產 教學設計-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2頁
綜合性學習 身邊的文化遺產 教學設計-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3頁
綜合性學習 身邊的文化遺產 教學設計-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4頁
綜合性學習 身邊的文化遺產 教學設計-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身邊的文化遺產》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文化遺產推薦的相關資料,制作資料卡片,評選推薦項目。

2.實地考察,搜集資料,學習撰寫申請報告。

3.召開班級模擬答辯會,了解答辯會流程,積極參與,精心準備

答辯詞。

一、導入

文化遺產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文化積淀和結晶,鐫刻著一個民族文

化生命的密碼。時至今日,無論是凝聚著厚重歷史的文化古跡,還是

口傳身授的民間技藝;無論是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還是獨具風情的

民俗活動,抑或是祖先流傳下來的節(jié)慶儀式……這些都彰顯出獨特的

人文價值,凝聚著共同的歷史記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今天,

讓我們走進身邊的文化遺產,去了解屬于它們的故事和文化內涵。首

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二、活動一文化遺產推薦與評選

1.下面同學們請打開書144頁,閱讀第一、二自然段和“資料一”,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文化遺產相關知識。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

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古遺

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壁畫、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

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

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huán)境景色結合

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包含街區(qū)和村鎮(zhèn))。

比如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北京的明清故宮、陜西的秦陵兵馬俑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

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包括口頭傳統(tǒng),傳統(tǒng)表演藝術,

民俗活動和禮儀節(jié)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tǒng)知識和實踐,傳

統(tǒng)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如:中國的昆曲、古琴、蒙古長調、中國書法等都是獲得聯(lián)合國教科

文組織認可的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

2.同學們,你知道我國的“文化遺產日”是哪一天嗎?

國務院決定自2006年起,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我國

的“文化遺產日”,2016年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3.我們接著來看書上146頁的我國文化遺產的圖標。

“四鳥繞日”圖是我國文化遺產的標志,也是中華先民崇拜太陽

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杰出代表,表達了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

的精神寓意,彰顯了中國人民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神圣

使命感。以此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強

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

貌。

4.我們根據(jù)文化遺產的分類分為兩大組:物質文化遺產組和非物

質文化遺產組。同學們可以根據(jù)你自己的興趣,選擇所要推薦的文化

遺產項目小組。

通過上網(wǎng)查找《文化遺產評價標準》,在了解標準的前提下,同

學們尋求認同的“文化遺產"。大家可以先尋找,再通過回憶、訪問、

資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邊符合條件的項目。我們可以參考147頁

的資料二,制作資料卡片。

屏幕展示的就是同學制作的資料卡片,供大家參考。我們可以采

用表格、圖文并茂等方式,制作你喜歡的資料卡。

同學們搜尋、整理資料卡后,小組組長對資料卡進行評價,篩選

出薊縣長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鼓樓、飲冰室等候選項目,

選出推薦人數(shù)最多、認同度最高的項目作為本組的“申遺”項目。

鼓樓地處市中心便于實地考察,身邊的家人都比較熟悉鼓樓。綜

合眾多因素,最后通過投票推選鼓樓為“申遺”項目。

活動二實地考察,搜集資料,撰寫申請報告

1.我們確定了申遺項目后,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利用周末,實地

考察了擬申報的項目。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通過讀書、上網(wǎng)等方

式間接獲得相關資料。按照教材144頁的考察步驟,搜集相關資料,

撰寫申遺報告。

考察前要提前了解該建筑的背景資料,并準備好筆記本、資料夾、

相機、錄音筆等工具;提前了解交通路線,聯(lián)系向導,注意組員安全。

考察中詳細記錄觀察所得,并注意攝取音像資料。積極尋訪權威

人士,索取宣傳資料,深入了解該古建筑的獨特價值。考察中注意保

護環(huán)境,不要亂丟垃圾、損毀古跡和破壞景區(qū)設施。

考察后整理所搜集的資料,并做好分類,匯總資料等工作。和同

學討論、分析該建筑與《文化遺產評定標準》的符合情況。

2.下面我們打開教材,一起來學習如何撰寫《優(yōu)秀文化遺產申請

報告》。撰寫時要注意:要寫明建筑概述,人文、歷史價值,建筑保

護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和擬采取的保護措施。在寫到建筑保護現(xiàn)狀及

面臨的問題時,我們看教材148頁資料三,同學們要了解破壞文化遺

產的種種因素,并據(jù)此分析該建筑面臨的問題:破環(huán)文化遺產的因素

分為人為因素和非人為因素。人為因素中要特別關注游客的不文明行

為。如亂刻亂畫、隨地吐痰、攀爬照相等行為。根據(jù)這些破壞文化遺

產的因素,擬定采取保護措施。

我們還要注意撰寫《申請報告書》力求做到圖文并茂、語言富有

詩情畫意,富有感染力。

撰寫完成后,組內先傳閱《優(yōu)秀文化遺產申請報告(初稿)》,對

照標準,研討、修改,小組成員獻言獻策,撰寫小組成員做好筆記,

根據(jù)需要完善初稿,力求做到申請報告內容翔實,能描述出項目的獨

特魅力。

3.同學們經(jīng)過幾次修改后共同撰寫的《鼓樓物質文化遺產代表申

請報告》是從四個方面展開介紹的:(一)基本信息(二)項目說明

(三)項目價值(四)建筑保護現(xiàn)狀及面臨問題

4.為了更好說明鼓樓內容,同學們設計基本信息表格?;拘畔?/p>

包括屬地,項目名稱,申報者,負責人以及所在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等信息。

同學們通過上網(wǎng)查找資料和實地考察,了解鼓樓的相關內容。

5.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和多方走訪,同學們從六個方面介紹鼓樓(1)

天津鼓樓由來(2)歷史淵源(3)建筑特點(4)名稱由來(5)鼓

樓的功能(6)鼓樓上的鐘。

天津鼓樓由來

明朝永樂二年(1404),天津設衛(wèi)筑城,當時的天津城還只

是一個土圍子。到弘治六、七年間(1493T494),才砌成磚城,

在天津老城中心十字街增建了鼓樓。

歷史淵源

前文提到,在明朝弘治六、七年間(1493-1494),修建了鼓

樓。不過到了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占天津,鼓樓也沒能逃過被占

領的命運。第二年,天津城的城墻也被迫拆除,鼓樓日漸頹圮。

1921年,鼓樓拆除重建。從形式來講,基本按照以前鼓樓的形式,

它是落地重建。

解放后,1952年,為了貫通老城里的交通道路,鼓樓再次被

拆除。2001年第二次得以重建的鼓樓在原先的地點,再次聳立在

老城廂的正中心。

(3)建筑特點

弘治年間建起的鼓樓,高三層,采用了方形的樓基,下寬上

窄,四面開拱形穿心門洞,可以通行東西南北四條大街。

2001年重建后的鼓樓,主體為明清式的現(xiàn)代鋼混結構,是磚

城木樓。宏偉典雅,白玉欄桿,飛檐斗拱,碧瓦丹楹,油漆彩繪,

雕梁畫棟。

(4)名稱由來

據(jù)記載天津鼓樓實際是一座鐘樓。對于鼓樓名稱的由來,有種說

法是:之所以把鐘樓稱作“鼓樓”,實際上是說這座樓古老,將“古

老”的“古”諧音,才成了敲鼓的“鼓,

(5)鼓樓的功能

鼓樓主要功能是晨鐘暮鼓。

鐘鼓樓在中國古代城市建筑中,主要是報時的作用。這叫作

“晨鐘暮鼓”。天津鼓樓要敲108下,早晚兩次敲鐘。每次各敲

54響,作為城門晨昏啟閉的信號。

(6)鼓樓上的鐘

現(xiàn)存于天津博物館的這口鼓樓鐵鐘,曾經(jīng)懸掛在鼓樓的二層

樓上,它鑄工精細,造型古樸,重約1500公斤,被譽為天津的“鐘

王”。大鐘的鐘體都是陽鑄浮雕,不失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6.同學們在搜集整理完鼓樓的相關內容以后,再次召開小組會議,

對鼓樓申遺這個項目進行論證。經(jīng)過幾輪的討論,最后同學們從歷史

價值、建筑價值、人文價值、經(jīng)濟價值、實用價值這幾個方面進行論

證鼓樓申遺的可行性。

(1)歷史價值

鼓樓,作為天津衛(wèi)的標志性建筑物,是天津人心中永遠的驕傲。

有人提出現(xiàn)在的天津市就是以鼓樓為中心,向四周不斷擴張而形成的,

所以鼓樓是天津市的發(fā)源地,已走過悠悠六百多年的歷史。

(2)建筑價值

鼓樓主體為鋼混結構,石專城木樓。木樓外形按明清木作大式,設

斗拱和飛檐。石專城四面做明式拱門,穿心門洞,四拱門上方恢復漢白

玉城門石,仍鐫刻鎮(zhèn)東、安西、定南、拱北字樣。

重建的鼓樓基本按照明代鼓樓的形式來修復的。對我們了解明代

建筑會有很大幫助,殿中彩畫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

(3)人文價值

重建的鼓樓與新建的商業(yè)街都屬于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筑。青磚,

瓦房,雕梁畫棟,商鋪林立,是一道天津傳統(tǒng)文化韻味十足的風景線。

人文價值表現(xiàn)在牌匾、楹聯(lián)、店招、店幌、燈飾、霓虹燈、燈箱

等設計上。牌匾以橫匾為主,黑底金字紅章和本色木綠字紅章表現(xiàn)出

古樸典雅、莊重大方的特點。楹聯(lián)也多采用上述形式。

(4)經(jīng)濟價值

鼓樓商業(yè)街為T字型。整個布局分為三部分:北街為北方古玩城

和藝術市場;東街為精品購物街;南街是以天津傳統(tǒng)民俗文化、商業(yè)

及餐飲為主的東方不夜城。鼓樓商業(yè)街拉動周邊經(jīng)濟,促進了天津的

發(fā)展。

(5)實用價值

鼓樓按照天津的老傳統(tǒng),特別是到每年的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凌

晨,還是敲一下,以示吉慶,仍有實用價值。

最后由一位同學負責整理討論發(fā)言,撰寫“鼓樓項目論證”這一

部分內容。

7.在關注了鼓樓申遺的可行性的同時,同學們關注鼓樓的保護現(xiàn)

狀和面臨的問題,并撰寫了擬采取的保護措施。同學們通過實地考察

方式,了解鼓樓破壞的種種因素,在實地考察前同學們認真學習了教

材資料三,主要關注破壞文化遺產的主要因素中的人為因素中游客的

不文明行為。

同學們認識到建筑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珍貴的文化遺

產,一旦毀壞就不可能復原。我們要增強保護古建筑的意識,人人有

責。同學們發(fā)現(xiàn)在鼓樓的保護中游客的有些不文明行為比較常見,如:

隨地吐痰、攀爬照相、攀折綠植、亂丟垃圾等。我們應該加強自身修

養(yǎng),按照《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規(guī)范自身行為。還應加大宣傳

力度,提高保護身邊古建筑的意識。

對于非人為因素,同學們積極討論獻計獻策。提出對風蝕等現(xiàn)

象,要定期進行保護性修繕。加強安全防范系統(tǒng)建設,完善消防基礎

設施。作好城市規(guī)劃,讓鼓樓整體環(huán)境得到提升等措施。

8.最后由四位同學共同完成了《鼓樓文化遺產申請報告》,并由一

位同學負責配圖。制作了一本圖文并茂的申遺報告。

活動三召開模擬答辯會

1.(明確答辯有關知識)

現(xiàn)在你作為“申遺代表”,準備進行答辯,首先我們要了解答辯的

有關知識。

一是要聽清問題。當答辯老師提出問題時,答辯者要集中注意力

認真聆聽,切忌未弄清題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對所提問題沒有聽清楚,

可以請?zhí)釂柪蠋熢僬f一遍。如果對問題的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

提問老師做些解釋,或者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說出來,并問清是不是

這個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再回答。只有這樣,才能答到點子上,

避免答非所問。

二是可適當記錄。抓住關鍵詞,把答辯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和有價

值的意見、見解快速記錄下來。通過記錄,不僅可以減輕緊張心理,

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師提問的要害和實質,同時還可以邊記邊思

考,使思考的過程變得更為自然。

三是抓要點回答?;卮饡r要簡明扼要,不要東拉西扯,使人聽后

不得要領;要力求客觀、全面、辯證,留有余地,切忌把話說死。此

外,要注意語言流暢,吐字清晰,聲音適中。

四是要堅持觀點。答辯中,有時答辯老師會提出與你的基本觀點

不同的觀點,然后請你談談看法,此時就應全力為自己的觀點辯護。

答辯老師在提出的問題中,有的是基礎知識性的問題,有的是學術探

討性的問題。對于前一類問題,是要你做出正確、全面的回答,不具

有商討性;而后一類問題,是非正誤并未有定論,持有不同觀點的人

可以互相切磋商討。當然,與答辯老師展開辯論要注意分寸,運用適

當?shù)霓q術。

五是不可強辯。有時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對答辯人所做的回答不太

滿意,還會進一步提出問題,以求了解作者是否切實弄清和把握了這

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答辯人如果有把握講清,就可以申明理由進

行答辯;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審慎地試著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

多少,即使講得不很確切也不要緊,只要是同問題有所關聯(lián),老師會

引導和啟發(fā)你切入正題;如果確是自己沒有搞清的問題,就應該實事

求是地講明自己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深入研究,切不可強詞奪理,進行

狡辯。

六是要禮貌應答。答辯的過程也是學術思想交流的過程。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