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心電圖-心律失常_第1頁
異常心電圖-心律失常_第2頁
異常心電圖-心律失常_第3頁
異常心電圖-心律失常_第4頁
異常心電圖-心律失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電圖

心律失常1正常人的心臟起搏點在竇房結,并按照正常傳導系統(tǒng)順序激動心房和心室,如果心臟激動的起源異?;?和傳導異常,成為心律失常。定義:激動起源異常:①竇性心律失常;②異位心律:激動傳導異常:①傳導阻滯;②傳導途徑異常分類:2一、心律失常定義和分類二、竇性心律和竇性心律失常(一)正常竇性心律心電圖診斷:1.竇性P波:PⅠⅡ、avFV4-V6直立,PavR倒置。2.P波頻率:成人60~100次/分。3.P-R間期≥0.12秒。4.P-P間期之差在同一導聯(lián)<0.12秒。正常竇性心律竇性心律和竇性心律失常(二)竇性心動過速(sinustachycardia)

1.竇性P波。

2.P波頻率:成人>100次/分。(一般為101~160次/分,偶見180次/分。)

3.P-R間期≥0.12秒。

4.常伴ST-T改變。竇性心動過緩(sinusarrhythmia) 竇性P波。P波頻率:成人<60次/分。P-R間期≥0.12秒。常伴竇性心律不齊。(三)竇性心律不齊(sinusarrhythmia)1.竇性P波。2.P波頻率:60~100次/分。3.P-R間期≥0.12秒。4.P-P間期之差在同一導聯(lián)≥0.12秒。竇性心動過緩及竇性心律不齊概述:期前收縮指異位起節(jié)律點興奮性增高,過早發(fā)出沖動,引起心臟激動提前。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煞譃榉吭?、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室性最常見。代償間歇定義:指期前出現(xiàn)的異位搏動代替了一個正常竇性搏動,其后出現(xiàn)一個較正常心動周期為長的間歇,稱為代償間歇。完全性:代償間歇≥2倍竇性心動周期。(P-P間期)不完全性:代償間歇<2倍竇性心動周期。(P-P間期)三、期前收縮完全性代償間歇不完全性代償間歇聯(lián)律性:期前收縮與正常心律間的關系。房性期前收縮診斷標準:注意與竇性心律不齊鑒別提前出現(xiàn)P`-QRS-T波群。P`形態(tài)不同于竇性P波,P`-R間期≥0.12s。QRS波群形態(tài)同竇性QRS波群。多數(shù)代償間歇不完全。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縮5.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縮(1)提前出現(xiàn)的QRS-T波群。(2)逆性P波:PⅡ、avF倒置,PavR直立。

①逆性P波在早搏QRS波群前,P-R間期<0.12s。

②逆性P波在早搏QRS波群后,R-P間期<0.20s。

③與QRS相重疊,無逆性P波。(3)QRS波群形態(tài)與竇性相同。(4)多出現(xiàn)完全代償間歇。室性期前收縮提前出現(xiàn)的QRS-T波群。無P波或有無關竇性P波。QRS-T波群寬大畸形,時限≥0.12s。多出現(xiàn)完全代償間歇。定義: 分類: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PVT)四、陣發(fā)性心動過速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突然發(fā)生突然終止。心率160~240次/分,注意與竇性心動過速的區(qū)別有房性P波者為陣發(fā)性房性心動過速;有逆性P波者為陣發(fā)性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P波形態(tài)不清楚者為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四、陣發(fā)性心動過速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陣發(fā)性心動過速

2、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1)突然發(fā)生突然終止。心率為150~220次/分。(2)QRS波群形態(tài)寬大畸形,時限>0.12s。(3)可見心室奪獲和室性融合波。四、陣發(fā)性心動過速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陣發(fā)性心動過速五、撲動與顫動撲動和顫動是一種頻率比陣發(fā)性心動過速更為快速的自動性房性或室性的異位節(jié)律。發(fā)生于心房者稱為心房撲動或心房顫動;發(fā)生于心室者稱為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心房撲動(AF)心房顫動(Af)心室撲動(VF)心室顫動(Vf)01有不同比例的房室傳導,常見為2:1---4:1。P波消失,代以形態(tài)和間距相同,連續(xù)出現(xiàn)的撲動波(F波),等電線消失。F波的頻率:250~350次/分。QRS波群形態(tài)正常。020304心房撲動五、撲動與顫動五、撲動與顫動房撲心房顫動P波消失,代以形態(tài)和間距不同、節(jié)律不規(guī)則的心房顫動波(f波),等電線消失。f波的頻率:350~600次/分。QRS波群形態(tài)正常,或伴室內差異性傳導。心室律絕對不齊。(特征之一)五、撲動與顫動五、撲動與顫動房顫五、撲動與顫動心室撲動與心室顫動心室撲動(VF)簡稱室撲P-QRS-T波群消失,代以形態(tài)和間距相同,連續(xù)出現(xiàn)的規(guī)整大波動,不能辯認出 QRS波群,為正弦曲線。頻率為150~250次/分。心室顫動(Vf)簡稱室顫P-QRS-T波群消失,代以形態(tài)和間距不同,極不規(guī)整的波動。頻率為250~500次/分。撲動與顫動房室傳導阻滯

分度

1.Ⅰ°A-VB2.Ⅱ°A-VB

(1)Ⅱ°Ⅰ型A-VB

(2)Ⅱ°Ⅱ型A-VB3.Ⅲ°A-VB五、傳導異常Ⅰ°房室傳導阻滯(Ⅰ°A-VB)(1)P-R間期延長。

①成人≥0.20s,老年人≥0.22s。

②按心率換算P-R間期>正常最高值。

③同一病人P-R間期動態(tài)變化>0.04s(心率相 近或增快時)。(2)每個P波都能下傳心室,引起QRS-T波群。五、傳導異常五、傳導異常Ⅰ°房室傳導阻滯(Ⅰ°A-VB)P-R=0.28S°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在規(guī)律的P-QRS-T節(jié)律中出現(xiàn)QRS波脫落。Ⅱ°Ⅰ型A-VBⅡ°Ⅱ型A-VB傳導異常0102°Ⅰ型房室傳導阻滯P波規(guī)律出現(xiàn)。P-R間期逐漸延長,直至QRS波群脫落(心室漏搏)。脫落前的R-R間期逐漸縮短。傳導異常傳導異常°Ⅰ型房室傳導阻滯Ⅱ°Ⅱ型房室傳導阻滯1.規(guī)律的竇性心律中,竇性P波未下傳(心室漏搏)。2.心室漏搏使房室之間呈比例傳導。2:1、3:2、4:3等。(P波個數(shù)與QRS波群個數(shù)之比)3.心室漏搏前P-R間期固定不變。(可正常可延長)五、傳導異常II度房室傳導阻滯(II型)傳導異?!惴渴覀鲗ё铚?Ⅲ°A-VB)P波與QRS波群無關,無固定的P-R間期。房率>室率(房率、室率均齊,室率常在60次/分以下)。心房激動可為竇性或房性心律,心室激動可為房室交界性或室性心律。傳導異常傳導異?!惴渴覀鲗ё铚?Ⅲ°A-VB)一度型延長二度Ⅰ型逐漸延長二度Ⅱ型固定三度各管各DCAB記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