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高中三年級中圖版(單元測試)試題合集目錄《第一篇地球和月球》試卷........................................1《第二篇地域分異規(guī)律》試卷.....................................19《第三篇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試卷...............................35《第四篇旅游資源》試卷.........................................51《第五篇區(qū)域開發(fā)》試卷.........................................68《第六篇全球資源、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試卷........................86綜合復習與測試試卷.............................................103期中試卷.......................................................119期末試卷.......................................................138初高銜接試卷...................................................157《第一篇地球和月球》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地球和月球的運動使人們能夠觀察到:A、晝夜更替B、四季變化C、五帶更替D、晝夜長短的變化2、關于月球的描述,以下哪項是正確的?A、月球沒有大氣層,因此不會產生晝夜溫差B、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因此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C、月球的光亮是由于自己發(fā)光,實際上它是無光的D、月球表面的土壤中富含氮元素3、月球表面與地球表面相比,以下哪個特點最為顯著?A、月球表面溫度波動大B、月球表面多湖泊C、月球表面多火山活動D、月球表面多生物4、關于地球和月球的運動,以下哪個說法是正確的?A、地球和月球同時繞太陽公轉B、月球繞地球公轉,同時自轉一周C、地球繞太陽公轉,月球繞地球公轉,但地球不自轉D、地球繞太陽公轉,月球不繞地球公轉5、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其公轉周期相同,這個特點表明月球的自轉狀態(tài)是()。A、快速自轉B、不穩(wěn)定自轉C、同步自轉D、緩慢自轉6、月球表面最顯著的特征是()。A、山脈B、火山C、環(huán)形山D、平原7、月球表面與地球表面相比,以下哪種現(xiàn)象最為顯著?A、水汽凝結形成的云層B、火山活動形成的環(huán)形山C、廣闊的冰川分布D、四季分明的大氣環(huán)流8、下列關于地球和月球之間關系描述正確的是:A、地球繞太陽公轉,月球繞地球公轉B、月球繞太陽公轉,地球繞月球公轉C、地球和月球共同繞太陽公轉D、地球和月球共同繞月球公轉9、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赤道上的自轉角速度最大,線速度最大B.南北極點既無角速度,也無線速度C.60°N緯線上的線速度約為赤道上線速度的一半D.地球上所有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相等10、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地球的半徑約為月球半徑的4倍。那么,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與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約為()A.4:1B.√6:1C.8:1D.24:111、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A.38萬千米B.48萬千米C.58萬千米D.68萬千米12、下列哪一項不是月球對地球造成的影響?A.引起潮汐現(xiàn)象B.影響地球自轉速度C.直接影響地球上的天氣變化D.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13、月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之所以很大,主要是由于:A.月球體積小,熱量不易散發(fā)B.月球表面沒有大氣,缺少大氣層的調節(jié)作用C.月球自轉速度慢,導致晝夜更替時間長D.月球公轉軌道距太陽較遠14、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的分布狀況,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A.海洋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大B.陸地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大C.海洋和陸地都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大D.海洋和陸地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弱,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小15、月球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的關系是()A、月球公轉周期大于自轉周期B、月球公轉周期小于自轉周期C、月球公轉周期等于自轉周期D、沒有固定關系16、地球上能看到的月相變化周期是()A、12小時B、24小時C、一個月D、一年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月球表面特征示意圖!|O|*.|*.*.|*.*.|*.*.C|*.*.|*.*.|________________AD材料二:地球與月球部分物理數(shù)據(jù)對比表物理量地球月球平均半徑(千米)63711738表面重力加速度(m/s2)9.81.6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天文單位)10.384大氣成分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幾乎無大氣表面特征陸地、海洋、氣候帶明顯以月坑和山脈為主(1)請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簡述月球與地球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的差異:表面形態(tài)、重力、大氣、表面溫度。(2)結合材料一,分析月球表面形態(tài)形成的原因。第二題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衛(wèi)星,它對地球的潮汐作用有著重要影響。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約為27.3天(恒星月),而月球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這導致了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近年來,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日益加深,包括月球的地質結構、資源潛力以及未來作為太空基地的可能性等。1.簡述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的基本原理。2.分析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的原因。第三題題目背景: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力作用不僅影響著地球上的潮汐現(xiàn)象,還對月球的運動軌跡產生重要影響。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同時,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其軌道呈現(xiàn)出近似橢圓形的特點。此外,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其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相同,這導致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同步自轉。題目要求:(1)請簡述月球同步自轉的原因,并解釋這一現(xiàn)象對月球探測有何意義。(6分)(2)假設你是一名天文愛好者,在觀測月球時,發(fā)現(xiàn)月球表面的某些區(qū)域亮度明顯高于其他區(qū)域。請分析造成這種亮度差異的主要原因,并舉例說明。(9分)(1)月球同步自轉的原因主要是長期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經(jīng)過長時間的潮汐摩擦,月球的自轉速度逐漸減慢,直到它的自轉周期與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相等。這意味著月球的一側始終面向地球,而另一側則永遠背向地球。這一現(xiàn)象對于月球探測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使得從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因此要全面了解月球,就必須發(fā)射探測器到月球背面進行探測。(6分)(2)月球表面亮度差異主要由幾個因素決定:首先是物質成分的不同,月海區(qū)域因富含鐵鎂礦物而顯得較暗,而高地則因為含有更多的鋁硅酸鹽而顯得更亮;其次是地形結構的影響,如撞擊坑邊緣因反射陽光而顯得明亮;最后是光照角度的變化,當太陽光以不同角度照射月球表面時,會因為陰影的產生而影響觀察到的亮度。例如,位于月球正面的第谷隕石坑,其邊緣在太陽光線斜射下形成強烈的反差,看起來非常明亮。(9分)解析:對于第一問,關鍵在于理解潮汐力如何作用于天體之間,以及這種作用如何導致月球的同步自轉。同時,考察學生是否能夠認識到同步自轉對月球探測任務的影響。第二問則是為了測試學生對月球表面特征及其成因的理解,包括地質成分、地形結構和光照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通過具體例子來加深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兜谝黄厍蚝驮虑颉吩嚲砑按鸢敢?、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地球和月球的運動使人們能夠觀察到:A、晝夜更替B、四季變化C、五帶更替D、晝夜長短的變化答案:A解析:地球自轉導致晝夜更替,這是地球和月球運動的基本現(xiàn)象之一。季節(jié)變化和五帶更替與地球公轉有關,而晝夜長短的變化則是地球公轉和自轉共同作用的結果。2、關于月球的描述,以下哪項是正確的?A、月球沒有大氣層,因此不會產生晝夜溫差B、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因此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C、月球的光亮是由于自己發(fā)光,實際上它是無光的D、月球表面的土壤中富含氮元素答案:B解析:選項A錯誤,月球沒有大氣層,所以它沒有大氣對熱量的緩沖作用,導致晝夜溫差極大。選項C錯誤,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而是反射太陽光。選項D錯誤,月球表面的土壤中富含的是金屬元素,如鈦、鋇等。選項B正確,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這一現(xiàn)象導致了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3、月球表面與地球表面相比,以下哪個特點最為顯著?A、月球表面溫度波動大B、月球表面多湖泊C、月球表面多火山活動D、月球表面多生物答案:A解析: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因此其溫度波動非常大,白天溫度可以高達127攝氏度,而夜晚溫度則可以降至-183攝氏度。這是由于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對太陽輻射的調節(jié)作用。月球表面多火山活動(選項C)也是其特點之一,但與地球表面相比,月球表面溫度波動大(選項A)更為顯著。月球表面沒有湖泊(選項B),也沒有生物(選項D)。因此,正確答案是A。4、關于地球和月球的運動,以下哪個說法是正確的?A、地球和月球同時繞太陽公轉B、月球繞地球公轉,同時自轉一周C、地球繞太陽公轉,月球繞地球公轉,但地球不自轉D、地球繞太陽公轉,月球不繞地球公轉答案:B解析:月球繞地球公轉,同時自轉一周,這是月球的一個顯著特點,稱為潮汐鎖定。這意味著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這是由于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引力作用導致的。選項A中,地球確實繞太陽公轉,但月球并不與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選項C中,地球不僅繞太陽公轉,還自轉,這是地球的基本運動特點。選項D中,月球不僅繞地球公轉,還自轉。因此,正確答案是B。5、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其公轉周期相同,這個特點表明月球的自轉狀態(tài)是()。A、快速自轉B、不穩(wěn)定自轉C、同步自轉D、緩慢自轉答案:C解析: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約為27.3天,這種現(xiàn)象稱為同步自轉,這意味著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6、月球表面最顯著的特征是()。A、山脈B、火山C、環(huán)形山D、平原答案:C解析: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征是大量的環(huán)形山,這些環(huán)形山主要是由于小行星或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所形成的。山脈、火山和平原在月球上也有,但環(huán)形山是最為顯著的特征。7、月球表面與地球表面相比,以下哪種現(xiàn)象最為顯著?A、水汽凝結形成的云層B、火山活動形成的環(huán)形山C、廣闊的冰川分布D、四季分明的大氣環(huán)流答案:B解析:月球表面與地球表面相比,最為顯著的現(xiàn)象是環(huán)形山,這是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保護,小行星或彗星撞擊月球表面后,無法燃燒散逸,直接形成撞擊坑。這是月球表面特有的地質特征,也是月球地理形態(tài)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因此,B選項正確。8、下列關于地球和月球之間關系描述正確的是:A、地球繞太陽公轉,月球繞地球公轉B、月球繞太陽公轉,地球繞月球公轉C、地球和月球共同繞太陽公轉D、地球和月球共同繞月球公轉答案:A解析: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關系是以地球為中心的,月球繞地球公轉,同時地球繞太陽公轉。這種關系決定了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互引力作用,使得月球能夠穩(wěn)定地圍繞地球運行。因此,A選項描述正確。B、C、D選項的描述都與實際情況不符。9、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赤道上的自轉角速度最大,線速度最大B.南北極點既無角速度,也無線速度C.60°N緯線上的線速度約為赤道上線速度的一半D.地球上所有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相等答案:B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地球自轉速度的特點。選項A,除南北極點外,地球自轉角速度處處相等,為15°/小時,而赤道上的線速度最大,因為線速度隨緯度的增加而減小,但角速度并非最大(實際上角速度在除南北極點外都是相等的),所以A錯誤。選項B,南北極點為地球自轉軸的交點,它們既無角速度(因為它們是自轉軸上的點,不隨地球自轉),也無線速度(因為它們不參與地球表面的圓周運動),所以B正確。選項C,根據(jù)線速度與緯度的關系公式v=v0cosθ(v0為赤道線速度,θ為緯度),60°N緯線上的線速度應為赤道上線速度的cos60°=0.5倍,但此公式僅適用于緯度低于60°的地區(qū),且需考慮地球并非嚴格的球體,因此60°N緯線上的線速度實際上略大于赤道上線速度的一半,所以C錯誤。選項D,地球上并非所有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相等,除南北極點外,角速度處處相等,但南北極點角速度為0,所以D錯誤。10、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地球的半徑約為月球半徑的4倍。那么,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與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約為()A.4:1B.√6:1C.8:1D.24:1答案:C解析:本題考察的是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及天體物理中的比例關系。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物體在星球表面附近繞星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必須具有的速度。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原理,有GMm/R^2=mv^2/R,其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shù),M為星球質量,m為物體質量,R為星球半徑,v為第一宇宙速度。解此方程可得第一宇宙速度v=√(GM/R)。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即g_月=(1/6)g_地。又因為重力等于萬有引力,即mg=GMm/R^2,可得星球質量M=gR^2/G。將地球和月球的質量和半徑關系代入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可得地球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v_地/v_月=√((g_地R_地)/(g_月R_月))=√((6×4R_月)/(R_月))=√24≈2√6≈8/√4=2×2=4×2/√(4×4)=8:1(這里進行了近似的數(shù)值轉換,以便更直觀地看出比例關系)。因此,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與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約為8:1,選項C正確。11、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A.38萬千米B.48萬千米C.58萬千米D.68萬千米答案:A解析: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為384,400千米,因此選項A正確。12、下列哪一項不是月球對地球造成的影響?A.引起潮汐現(xiàn)象B.影響地球自轉速度C.直接影響地球上的天氣變化D.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答案:C解析:雖然月球通過引力作用對地球產生了多種影響,包括引起海洋的潮汐現(xiàn)象、長期來看可能影響地球自轉速度等,但月球并不直接影響地球上的天氣變化。地球上的天氣變化主要受太陽輻射、大氣層結構等因素影響,故選C。13、月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之所以很大,主要是由于:A.月球體積小,熱量不易散發(fā)B.月球表面沒有大氣,缺少大氣層的調節(jié)作用C.月球自轉速度慢,導致晝夜更替時間長D.月球公轉軌道距太陽較遠答案:B解析: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因此缺乏大氣的調節(jié)作用,使得月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很大。A選項雖然月球體積小,但不是導致溫度變化大的主要原因;C選項與月球自轉速度慢無關;D選項月球公轉軌道距太陽較遠,但不是導致日變化幅度大的直接原因。因此,B選項正確。14、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的分布狀況,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A.海洋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大B.陸地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大C.海洋和陸地都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大D.海洋和陸地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弱,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小答案:A解析:海洋由于比熱容大,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能夠更好地調節(jié)氣候。陸地由于比熱容小,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相對較弱,對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不如海洋。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陸地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與實際情況相反;C選項和D選項均與實際情況不符。15、月球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的關系是()A、月球公轉周期大于自轉周期B、月球公轉周期小于自轉周期C、月球公轉周期等于自轉周期D、沒有固定關系答案:C解析:月球是一個特殊的天體,它的公轉周期(繞地球一周的時間,大約需要27.3天)正好等于它的自轉周期。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潮汐鎖定,因此,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16、地球上能看到的月相變化周期是()A、12小時B、24小時C、一個月D、一年答案:C解析:月相變化是由于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地球、月球和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導致的觀測差異。從新月到下一個新月大約需要29.5天,即一個月。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月球表面特征示意圖!|O|*.|*.*.|*.*.|*.*.C|*.*.|*.*.|________________AD材料二:地球與月球部分物理數(shù)據(jù)對比表物理量地球月球平均半徑(千米)63711738表面重力加速度(m/s2)9.81.6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天文單位)10.384大氣成分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幾乎無大氣表面特征陸地、海洋、氣候帶明顯以月坑和山脈為主(1)請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簡述月球與地球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的差異:表面形態(tài)、重力、大氣、表面溫度。(2)結合材料一,分析月球表面形態(tài)形成的原因。答案:(1)月球與地球在以下方面存在差異:表面形態(tài):月球表面以月坑和山脈為主,地球表面有陸地和海洋,氣候帶明顯。重力: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遠小于地球,大約是地球的1/6。大氣:地球擁有較厚的大氣層,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而月球幾乎沒有大氣。表面溫度:由于沒有大氣和水的調節(jié),月球的表面溫度變化極大,白天可以高達127℃,夜晚則可降至-183℃。(2)月球表面形態(tài)形成的主要原因:月球表面形態(tài)主要是由長期受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形成的月坑,以及月球沒有液態(tài)水侵蝕和風化作用,使得形成的地貌得以保存。此外,月球內部缺乏活躍的板塊運動,導致山脈形成后不易改變形態(tài)。第二題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衛(wèi)星,它對地球的潮汐作用有著重要影響。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約為27.3天(恒星月),而月球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這導致了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近年來,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日益加深,包括月球的地質結構、資源潛力以及未來作為太空基地的可能性等。1.簡述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的基本原理。2.分析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的原因。答案:1.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月球對地球上的水體(主要是海水)產生引力作用,由于地球自轉,地球表面的水體受到月球引力的方向和大小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水體的漲落,形成潮汐現(xiàn)象。2.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的原因是:月球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均為約27.3天(恒星月)。這意味著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一圈的同時,也自轉了一圈,因此總是以相同的面對著地球。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潮汐鎖定”。解析:1.潮汐作用是由于天體間的引力作用而產生的。月球作為地球的衛(wèi)星,對地球上的水體產生引力,這種引力作用會導致水體的漲落。由于地球自轉,不同地點的水體受到月球引力的方向和大小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形成潮汐現(xiàn)象。這是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的基本原理。2.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的原因涉及到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月球自轉一周和公轉一周的時間是相同的,都是約27.3天。這種特殊的自轉和公轉關系導致了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總是以相同的面對著地球。這種現(xiàn)象在天文學中被稱為“潮汐鎖定”。由于這種鎖定關系,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總是同一面。第三題題目背景: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力作用不僅影響著地球上的潮汐現(xiàn)象,還對月球的運動軌跡產生重要影響。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同時,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其軌道呈現(xiàn)出近似橢圓形的特點。此外,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其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相同,這導致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同步自轉。題目要求:(1)請簡述月球同步自轉的原因,并解釋這一現(xiàn)象對月球探測有何意義。(6分)(2)假設你是一名天文愛好者,在觀測月球時,發(fā)現(xiàn)月球表面的某些區(qū)域亮度明顯高于其他區(qū)域。請分析造成這種亮度差異的主要原因,并舉例說明。(9分)答題空間:(請在此處作答)參考答案:(1)月球同步自轉的原因主要是長期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經(jīng)過長時間的潮汐摩擦,月球的自轉速度逐漸減慢,直到它的自轉周期與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相等。這意味著月球的一側始終面向地球,而另一側則永遠背向地球。這一現(xiàn)象對于月球探測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使得從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因此要全面了解月球,就必須發(fā)射探測器到月球背面進行探測。(6分)(2)月球表面亮度差異主要由幾個因素決定:首先是物質成分的不同,月海區(qū)域因富含鐵鎂礦物而顯得較暗,而高地則因為含有更多的鋁硅酸鹽而顯得更亮;其次是地形結構的影響,如撞擊坑邊緣因反射陽光而顯得明亮;最后是光照角度的變化,當太陽光以不同角度照射月球表面時,會因為陰影的產生而影響觀察到的亮度。例如,位于月球正面的第谷隕石坑,其邊緣在太陽光線斜射下形成強烈的反差,看起來非常明亮。(9分)解析:對于第一問,關鍵在于理解潮汐力如何作用于天體之間,以及這種作用如何導致月球的同步自轉。同時,考察學生是否能夠認識到同步自轉對月球探測任務的影響。第二問則是為了測試學生對月球表面特征及其成因的理解,包括地質成分、地形結構和光照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通過具體例子來加深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兜诙赜蚍之愐?guī)律》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哪項不屬于地理區(qū)域分異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形式?A、緯度地帶性B、海陸位置差異C、山體高度層次D、文化區(qū)域特點2、下列關于地理區(qū)域分異規(guī)律的敘述,正確的是?A、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是由于熱量變化而引起的B、山體高度層次的地域分異體現(xiàn)了熱量和水分的共同作用C、經(jīng)度地帶性分異是由于地球自轉而產生的D、人為地帶性分異是自然地理分異規(guī)律的反作用3、從氣候條件來看,下列氣候類型中可能成為水果專門化種植區(qū)域的是:A.溫帶海洋性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D.地中海氣候4、下列關于地中海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A.全年溫和多雨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D.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無明顯干濕季5、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表現(xiàn)為:A.植被類型的更替B.土壤性質的變化C.河流流向的變化D.巖石類型的不同6、下列關于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描述,正確的是:A.山地垂直帶譜與山地所處的緯度無關B.同一山地,南坡比北坡的相同自然帶分布高度要低C.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降水增多,形成不同的自然帶D.海拔越高,自然帶的數(shù)量越多7、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表現(xiàn)?A.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B.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C.由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異D.由山地垂直帶的地域分異8、以下哪個選項不是導致經(jīng)度地帶性差異的主要因素?A.氣候B.土壤C.生物D.海陸分布9、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各地均會出現(xiàn)()現(xiàn)象。A.晝夜平分B.晝短夜長C.晝長夜短D.極晝10、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部地區(qū)氣候相對溫和,主要原因是()。A.洋流影響B(tài).地形影響C.距海遠近不同D.緯度位置11、以下哪項不是影響氣候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主要因素?A、緯度位置B、海陸分布C、人類活動D、地形起伏12、在下列哪個緯度范圍內,東西方向上的海洋性氣候與大陸性氣候差異最大?A、30°~40°NB、40°~50°NC、50°~60°ND、60°~70°N13、關于雪線高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雪線高度只受氣溫影響B(tài).迎風坡雪線高于背風坡C.同一山體陽坡雪線高于陰坡D.赤道附近山體雪線最高14、下列關于自然帶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說法,正確的是()。A.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以水分為基礎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以熱量為基礎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與熱量和水分條件密切相關D.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是由大范圍的緯度位置差異造成的15、下列哪一項不是水平地帶性分異的主要影響因素?A.緯度位置B.海陸分布C.洋流性質D.地形起伏16、在山地垂直自然帶中,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降低,降水會如何變化?A.一直增加B.一直減少C.先增加后減少D.先減少后增加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某地區(qū)氣候類型多樣,其中最典型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該地區(qū)地勢高低起伏,河流眾多。該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條件優(yōu)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經(jīng)濟作物生產基地。材料二:近年來,該地區(qū)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發(fā)展特色農業(yè)。以下為該地區(qū)某縣主要農作物種植分布示意圖。(1)分析該地區(qū)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2)說明該地區(qū)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特色農業(yè)對當?shù)亟?jīng)濟和社會的影響。(3)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提出促進該地區(qū)特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措施。第二題題目:閱讀材料和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特征(節(jié)選)“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從緯向帶狀分布角度,論述了不同緯度的氣候條件如何影響植物、植被以及生物適應性特征;“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則以非地帶性因素為背景,探討了遠離海洋的不同地理條件下生物和自然植被的分布特征;材料二:地區(qū)緯度降水量/mm月均最高溫°℃主要植被類型A23°N150030熱帶雨林B47°N60020溫帶森林C23°S50025草原D45°N100015灌木草原E49°N600-2寒帶針葉林◎(1)根據(jù)材料一所述,簡述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形成原因。(5分)◎(2)請依據(jù)材料二提供的數(shù)據(jù),分析A、B、C、D四個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植被類型。(10分)第三題題目: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西北地區(qū)的水資源分布和利用情況,某地理探究小組開展了實地調查。以下是調查過程中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地區(qū)年降水量(mm)地下水豐富程度河流密度(條/1000平方公里)農業(yè)灌溉面積(公頃)死海地區(qū)100中等0.12000黑河中下游300較低150000塔里木盆地50豐富0.0515000陜北高原600較豐富1.530000請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年降水量,將這些地區(qū)按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黑河中下游地區(qū)地下水位較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水資源的利用角度來看,死海地區(qū)和塔里木盆地的農業(yè)灌溉面積較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篇地域分異規(guī)律》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哪項不屬于地理區(qū)域分異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形式?A、緯度地帶性B、海陸位置差異C、山體高度層次D、文化區(qū)域特點答案:D解析:地理區(qū)域分異規(guī)律包括緯度地帶性、經(jīng)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和人為地帶性等。文化區(qū)域特點不屬于自然地理區(qū)域的分異規(guī)律,故選D。2、下列關于地理區(qū)域分異規(guī)律的敘述,正確的是?A、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是由于熱量變化而引起的B、山體高度層次的地域分異體現(xiàn)了熱量和水分的共同作用C、經(jīng)度地帶性分異是由于地球自轉而產生的D、人為地帶性分異是自然地理分異規(guī)律的反作用答案:B解析:山體高度層次的地域分異是由于山頂、山腰、山腳等地形高低差異導致的氣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條件的變化,這是熱量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結果,故選B。A項錯誤,中緯度地帶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是由于水分變化而引起的;C項錯誤,經(jīng)度地帶性分異是由于水分變化而引起的;D項錯誤,人為地帶性分異是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分異規(guī)律的影響。3、從氣候條件來看,下列氣候類型中可能成為水果專門化種植區(qū)域的是:A.溫帶海洋性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D.地中海氣候答案:A解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較均勻,適宜多汁的牧草生長,成為畜牧業(yè)發(fā)達地區(qū)。同時,由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的氣溫和降水條件適中,也有利于某些水果的專門化種植,尤其是那些需要溫和氣候和穩(wěn)定降水的水果品種。相比之下,溫帶季風氣候雖然夏季溫暖濕潤,但冬季寒冷干燥,不利于水果的全年生長;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氣候干旱,不利于大多數(shù)水果的生長;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雖然有利于某些特定水果(如葡萄、橄欖)的生長,但并非廣泛的水果專門化種植區(qū)域。因此,從氣候條件來看,溫帶海洋性氣候最有可能成為水果專門化種植區(qū)域。4、下列關于地中海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A.全年溫和多雨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D.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無明顯干濕季答案:C解析:地中海氣候是一種特殊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至40°之間的大陸西岸。其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這是因為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晴朗少雨;而冬季受盛行西風帶影響,從海洋上帶來豐富的水汽,形成較多降水。因此,選項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正確的敘述。選項A“全年溫和多雨”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選項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選項D“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無明顯干濕季”則不符合地中海氣候的特點。5、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表現(xiàn)為:A.植被類型的更替B.土壤性質的變化C.河流流向的變化D.巖石類型的不同答案:A解析:從赤道向兩極,由于熱量條件的逐漸減少,導致植被類型呈現(xiàn)出明顯的緯度地帶性變化,如熱帶雨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帶針葉林等,這是地域分異規(guī)律中最顯著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6、下列關于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描述,正確的是:A.山地垂直帶譜與山地所處的緯度無關B.同一山地,南坡比北坡的相同自然帶分布高度要低C.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降水增多,形成不同的自然帶D.海拔越高,自然帶的數(shù)量越多答案:C解析: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指隨著海拔的升高,氣候條件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也發(fā)生相應變化的現(xiàn)象。通常情況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約0.6℃,而降水則先增加后減少,形成了不同的垂直自然帶。選項A錯誤,因為山地垂直帶譜受緯度影響明顯;選項B錯誤,因為南坡通常是陽坡,溫度較高,相同自然帶分布高度應該更高;選項D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正確,但是并非絕對,因為自然帶數(shù)量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山地的相對高度和地理位置等。因此,最準確的答案是C。7、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表現(xiàn)?A.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B.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C.由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異D.由山地垂直帶的地域分異答案:C解析: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表現(xiàn)為緯度地帶性、經(jīng)度地帶性和高度地帶性。由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異不屬于這三種主要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而是地形變化所導致的局部差異。因此,C項正確。8、以下哪個選項不是導致經(jīng)度地帶性差異的主要因素?A.氣候B.土壤C.生物D.海陸分布答案:C解析:經(jīng)度地帶性差異主要是由氣候、土壤和海陸分布等因素導致的。氣候和土壤隨經(jīng)度變化而變化,而海陸分布的差異也會影響經(jīng)度地帶性的形成。生物因素雖然也會隨著環(huán)境變化,但它不是導致經(jīng)度地帶性差異的主要因素。因此,C項正確。9、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各地均會出現(xiàn)()現(xiàn)象。A.晝夜平分B.晝短夜長C.晝長夜短D.極晝答案:A解析:9月23日前后,即秋分日,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上,此時全球各地均會出現(xiàn)晝夜等長的現(xiàn)象,因此答案為A。10、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部地區(qū)氣候相對溫和,主要原因是()。A.洋流影響B(tài).地形影響C.距海遠近不同D.緯度位置答案:B解析: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邊緣地區(qū)由于受到阿爾金山脈的影響,阻擋了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氣流,使得該地區(qū)較為干燥,但相比熱帶內陸地區(qū),氣候要溫和一些。因此,正確答案為B。11、以下哪項不是影響氣候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主要因素?A、緯度位置B、海陸分布C、人類活動D、地形起伏答案:C解析:氣候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和地形等因素影響。人類活動雖然也能影響局部氣候,但不是影響氣候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通過太陽輻射的強度和變化影響氣候,海陸分布通過影響水分循環(huán)影響氣候,地形起伏則通過地形雨和大氣環(huán)流影響氣候。12、在下列哪個緯度范圍內,東西方向上的海洋性氣候與大陸性氣候差異最大?A、30°~40°NB、40°~50°NC、50°~60°ND、60°~70°N答案:C解析:在地球的中緯度地區(qū),由于地球自轉和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自西向東吹拂的風(西風)從海洋帶來濕潤空氣,使得靠近海洋的地區(qū)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而內陸則由于距離海洋較遠,受西風氣流的影響減弱,因此內陸氣候更偏向大陸性。在50°~60°N的范圍內,這種東西方向上的海洋性氣候與大陸性氣候的差異最為顯著。13、關于雪線高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雪線高度只受氣溫影響B(tài).迎風坡雪線高于背風坡C.同一山體陽坡雪線高于陰坡D.赤道附近山體雪線最高答案:C。解析:雪線高度與氣溫和降水相關,因此A項錯誤;迎風坡降水多,雪線應低于背風坡,B項錯誤;赤道附近雖氣溫高,但如果降水也非常豐富,雪線可能不會是最高的,且雪線高度還受到地形等其他因素的影響,D項錯誤;同一山體陽坡接受太陽輻射更多,氣溫更高,因此雪線會高于陰坡,C項正確。14、下列關于自然帶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說法,正確的是()。A.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以水分為基礎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以熱量為基礎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與熱量和水分條件密切相關D.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是由大范圍的緯度位置差異造成的答案:C。解析: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以熱量為基礎的,A項錯誤;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以水分為基礎的,B項錯誤;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水熱條件也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導致不同的自然帶出現(xiàn),C項正確;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是由小范圍的地形、地貌、巖性等因素造成的,D項錯誤。15、下列哪一項不是水平地帶性分異的主要影響因素?A.緯度位置B.海陸分布C.洋流性質D.地形起伏答案:D解析:水平地帶性分異主要是指自然帶沿地球表面從赤道向兩極的更替,這種變化主要受到緯度位置、海陸分布以及洋流性質的影響。地形起伏雖然對局部氣候有重要影響,但并不是水平地帶性分異的主要決定因素。16、在山地垂直自然帶中,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降低,降水會如何變化?A.一直增加B.一直減少C.先增加后減少D.先減少后增加答案:C解析:山地垂直自然帶的變化與氣溫和降水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下降,而降水則呈現(xiàn)出先增后減的趨勢。這是因為,當空氣沿著山坡上升時,溫度逐漸降低,水汽凝結形成降水;到達一定高度后,空氣中的水汽含量減少,即使繼續(xù)上升,降水量也不會再顯著增加,反而可能因為溫度過低導致降水形式變?yōu)檠┗虮?,從而減少了液態(tài)降水的量。因此,選項C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某地區(qū)氣候類型多樣,其中最典型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該地區(qū)地勢高低起伏,河流眾多。該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條件優(yōu)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經(jīng)濟作物生產基地。材料二:近年來,該地區(qū)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發(fā)展特色農業(yè)。以下為該地區(qū)某縣主要農作物種植分布示意圖。(1)分析該地區(qū)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2)說明該地區(qū)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特色農業(yè)對當?shù)亟?jīng)濟和社會的影響。(3)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提出促進該地區(qū)特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措施?!敬鸢浮浚?)該地區(qū)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有:①氣候條件優(yōu)越,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②地形地貌多樣,河流眾多,灌溉條件好;③土地資源豐富,土地利用率高;④農業(yè)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⑤勞動力資源豐富,技術水平較高。(2)該地區(qū)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特色農業(yè)對當?shù)亟?jīng)濟和社會的影響有:①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②促進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提高農業(yè)競爭力;③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促進當?shù)亟?jīng)濟增長;④提高農業(yè)資源利用效率,實現(xiàn)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⑤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3)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促進該地區(qū)特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措施有:①加強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農業(yè)科技水平;②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耕地,防止土地退化;③加強水資源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④推廣綠色農業(yè),發(fā)展有機農業(yè),減少農藥化肥使用;⑤加強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防治農業(yè)面源污染;⑥提高農業(yè)勞動者素質,培養(yǎng)新型職業(yè)農民。第二題題目:閱讀材料和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特征(節(jié)選)“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從緯向帶狀分布角度,論述了不同緯度的氣候條件如何影響植物、植被以及生物適應性特征;“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則以非地帶性因素為背景,探討了遠離海洋的不同地理條件下生物和自然植被的分布特征;材料二:地區(qū)緯度降水量/mm月均最高溫°℃主要植被類型A23°N150030熱帶雨林B47°N60020溫帶森林C23°S50025草原D45°N100015灌木草原E49°N600-2寒帶針葉林◎(1)根據(jù)材料一所述,簡述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形成原因。(5分)◎(2)請依據(jù)材料二提供的數(shù)據(jù),分析A、B、C、D四個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植被類型。(10分)參考答案:◎(1)解析與答案: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由非地帶性因素如距離海洋遠近等影響,導致水分條件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在降水量較少的內陸地區(qū),日照強烈,溫差變化也相對較大,使得植被類型隨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漸向適應干旱環(huán)境的類型轉變?!颍?)解析與答案:A.位于低緯度地區(qū),降水量大,溫度高,主要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B.位于中緯度,降水量適中,有明顯的四季變化,主要植被類型為溫帶森林。C.位于低緯度,但由于降水量較少,且為南半球,氣候較溫暖,主要植被類型為草原。D.雖位于中緯度,但因降水量適中且溫度相對較低,主要植被類型為灌木草原。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形成原因的理解及根據(jù)資料分析自然植被類型的能力。通過設置多層次的設問方式,要求學生能夠從地理因素如降水量、溫度、原本氣候條件等不同角度入手,對不同地區(qū)的自然植被類型進行合理推測和解釋,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第三題題目: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西北地區(qū)的水資源分布和利用情況,某地理探究小組開展了實地調查。以下是調查過程中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地區(qū)年降水量(mm)地下水豐富程度河流密度(條/1000平方公里)農業(yè)灌溉面積(公頃)死海地區(qū)100中等0.12000黑河中下游300較低150000塔里木盆地50豐富0.0515000陜北高原600較豐富1.530000請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年降水量,將這些地區(qū)按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黑河中下游地區(qū)地下水位較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水資源的利用角度來看,死海地區(qū)和塔里木盆地的農業(yè)灌溉面積較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死海地區(qū)>陜北高原>黑河中下游>塔里木盆地2.黑河中下游地區(qū)地下水位較低的原因可能是:該地區(qū)降水量較低,補給水源不足;農業(yè)生產抽取地下水量大,地下水不斷被利用;人類活動可能導致地下水位下降。3.死海地區(qū)農業(yè)灌溉面積較小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qū)水資源短缺,年降水量少,河水鹽分高,不適宜農業(yè)生產;地下水豐富,但不適合大規(guī)模農業(yè)灌溉。塔里木盆地農業(yè)灌溉面積較小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qū)水資源嚴重短缺,降水稀少,地表河流較少,地下水因鹽分過高不適宜農業(yè)灌溉,不適合大規(guī)模農業(yè)生產?!兜谌匀毁Y源與自然災害》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以下關于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B.北方多,南方少;東部少,西部多C.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少,西部少D.南方少,北方多;東部多,西部少2、在以下自然災害中,屬于地質災害的是:A.臺風B.洪水C.地震D.雪崩3、下列關于地震成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地震是由板塊內部巖石變形引起的B、地震是由板塊邊界處地殼運動引起的C、地震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引起的D、地震是由地球內部磁場變化引起的4、下列自然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A、洪水B、臺風C、地震D、干旱5、下列關于自然資源的描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自然資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對人類具有直接或間接經(jīng)濟價值的各種物質與能量來源。B、自然資源僅指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能、水資源等。C、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不能進行開發(fā)利用。D、所有自然資源都被保護得很好,不存在破壞和浪費現(xiàn)象。6、下列哪種災害屬于地質災害?A、臺風B、洪水C、滑坡D、森林火災7、關于自然資源分布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城市周邊B、水資源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呈現(xiàn)出“多熱極、少冷源”的特點C、森林資源在各大洲的分布相對均勻D、土地資源質量高的地區(qū)往往耕地和林地并存8、以下哪種自然災害屬于地質災害?A、臺風B、洪水C、地震D、干旱9、下列關于我國自然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A.震災B.洪災C.地質災害D.火災10、關于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特點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西部資源豐富,東部資源貧乏B.東部地區(qū)礦產豐富,西部地區(qū)農業(yè)資源豐富C.資源分布相對集中,有利于資源開發(fā)D.資源分布相對分散,不利于資源開發(fā)11、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這不僅影響淡水資源的分布,還可能引發(fā)海平面上升,威脅沿海地區(qū)。原因是冰川融化后,大量融水進入海洋,增加了海水總量,導致海平面上升。這種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哪個板塊附近的區(qū)域?A、亞歐板塊B、美洲板塊C、南極洲板塊D、印度洋板塊12、在自然災害類型中,地震的發(fā)生往往是因為地殼內部的能量突然釋放。下列選項中,哪一種原因最可能直接引起地震?A、火山噴發(fā)時地下巖漿的迅速上升B、臺風過境時的強風和暴雨C、人類活動,比如水庫蓄水D、地殼板塊的相互擠壓、碰撞或滑動13、關于我國地質災害分布的特點,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地震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B.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主要發(fā)生于山區(qū)C.地質災害的發(fā)生與人類活動無關D.華北地區(qū)是我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地區(qū)14、關于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措施,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問題的重要措施B.發(fā)展節(jié)水型社會,推廣節(jié)水技術和器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C.限制工農業(yè)用水,確保生活用水優(yōu)先D.河湖防護,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養(yǎng)能力15、下列關于我國自然災害的描述,正確的是()A.我國地震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qū)B.我國臺風主要影響南方沿海地區(qū)C.我國洪水災害主要發(fā)生在北方地區(qū)D.我國干旱災害主要發(fā)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16、下列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不正確的是()A.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qū)B.水資源在地區(qū)分布上呈現(xiàn)“東多西少、南多北少”C.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D.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qū)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請簡述水資源的定義、重要性,并說明水資源短缺對人類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此外,列舉至少兩種水循環(huán)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并分析人類活動如何影響水循環(huán)。第二題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南方某地區(qū),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氣候濕潤,夏季多暴雨。近年來,該地區(qū)storms出現(xiàn)頻率逐漸增加,給當?shù)氐霓r業(yè)生產和農村居民生活帶來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静牧隙繛榱藨獙ψ匀粸暮?,該地區(qū)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防洪工程建設、推廣農業(yè)保險、提高農民防災減災意識等。問題:結合材料,分析該地區(qū)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以及政府應對措施的效果。第三題分析下述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并簡要闡述如何減輕其危害?!静牧稀磕车剡B續(xù)遭遇干旱、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給當?shù)鼐用裆詈娃r業(yè)生產帶來嚴重影響。要求:1.分析干旱、洪水和泥石流災害發(fā)生的原因。2.提出減輕災害危害的措施?!兜谌匀毁Y源與自然災害》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以下關于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B.北方多,南方少;東部少,西部多C.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少,西部少D.南方少,北方多;東部多,西部少答案:A解析: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是南方降雨量豐富,水資源較多,北方降水較少,水資源較少,東部水資源較為充足,而西部水資源相對匱乏。因此,選項A正確。2、在以下自然災害中,屬于地質災害的是:A.臺風B.洪水C.地震D.雪崩答案:C解析:地質災害是指由地質因素引起的自然災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臺風和洪水屬于氣象災害,雪崩屬于地質災害的一種。因此,選項C正確。3、下列關于地震成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地震是由板塊內部巖石變形引起的B、地震是由板塊邊界處地殼運動引起的C、地震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引起的D、地震是由地球內部磁場變化引起的答案:B解析:地震主要是由于地球板塊邊界處地殼運動引起的。當板塊發(fā)生擠壓、拉伸或碰撞時,地殼巖石會承受巨大的應力,當應力超過巖石的強度時,巖石就會發(fā)生斷裂,釋放出能量,從而產生地震。選項A描述的是巖石變形,但并未說明變形的原因;選項C描述的是放射性元素衰變,這與地震的直接成因關系不大;選項D描述的是地球內部磁場變化,也不是地震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確答案是B。4、下列自然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A、洪水B、臺風C、地震D、干旱答案:B解析:氣象災害是指由大氣現(xiàn)象直接引起的災害,如暴雨、洪水、干旱、高溫、寒潮、冰雹、雪災、沙塵暴等。選項A洪水和選項D干旱都屬于氣象災害,但題目要求選擇一個正確答案,所以需要進一步分析。洪水和干旱都是由于降水異常引起的,而臺風則是由大氣環(huán)流的異常引起的,屬于氣象災害。選項C地震是由地球內部的地殼運動引起的,不屬于氣象災害。因此,正確答案是B。5、下列關于自然資源的描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自然資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對人類具有直接或間接經(jīng)濟價值的各種物質與能量來源。B、自然資源僅指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能、水資源等。C、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不能進行開發(fā)利用。D、所有自然資源都被保護得很好,不存在破壞和浪費現(xiàn)象。答案:A解析:自然資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對人類具有直接或間接經(jīng)濟價值的各種物質與能量來源,A選項正確。而自然資源既包含可再生資源,也包含非可再生資源,如B選項錯誤。盡管礦產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但仍然可以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C選項錯誤。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和浪費現(xiàn)象仍然嚴重存在,D選項錯誤。6、下列哪種災害屬于地質災害?A、臺風B、洪水C、滑坡D、森林火災答案:C解析:地質災害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為活動導致的地質環(huán)境惡化,進而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威脅的自然災害,包括但不限于地震、火山噴發(fā)、滑坡、泥石流等。選項A(臺風)、B(洪水)及D(森林火災)均屬于氣象災害或自然災害,不符合地質災害的定義。因此,C選項滑坡是地質災害。7、關于自然資源分布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城市周邊B、水資源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呈現(xiàn)出“多熱極、少冷源”的特點C、森林資源在各大洲的分布相對均勻D、土地資源質量高的地區(qū)往往耕地和林地并存答案:D解析:選項A不正確,因為礦產資源分布并不一定集中在大城市周邊;選項B不正確,水資源的分布并非只集中在“多熱極、少冷源”,而是受多種因素影響;選項C也不正確,森林資源在不同大洲的分布并不均勻。選項D正確,土地資源質量高的地區(qū)通常適合多種植被生長,因此耕地和林地并存。8、以下哪種自然災害屬于地質災害?A、臺風B、洪水C、地震D、干旱答案:C解析:選項A、B、D都是屬于氣象災害,而地震是地球內部動力的釋放,引起的地面震動,屬于地質災害。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9、下列關于我國自然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A.震災B.洪災C.地質災害D.火災答案:B解析:氣象災害是指由于自然氣象因素引起的災害,包括干旱、洪澇、臺風、暴雨、冰雹、高溫、寒潮等。洪災屬于氣象災害的一種,因此選擇B項。10、關于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特點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西部資源豐富,東部資源貧乏B.東部地區(qū)礦產豐富,西部地區(qū)農業(yè)資源豐富C.資源分布相對集中,有利于資源開發(fā)D.資源分布相對分散,不利于資源開發(fā)答案:C解析: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特點既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又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傮w來說,資源分布相對集中,有利于資源開發(fā),因此選擇C項。選項A和B描述的相對片面,而選項D則與實際情況不符。11、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這不僅影響淡水資源的分布,還可能引發(fā)海平面上升,威脅沿海地區(qū)。原因是冰川融化后,大量融水進入海洋,增加了海水總量,導致海平面上升。這種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哪個板塊附近的區(qū)域?A、亞歐板塊B、美洲板塊C、南極洲板塊D、印度洋板塊答案:C解析:南極洲冰蓋的融化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冰川融化的顯著區(qū)域是南極洲板塊附近。12、在自然災害類型中,地震的發(fā)生往往是因為地殼內部的能量突然釋放。下列選項中,哪一種原因最可能直接引起地震?A、火山噴發(fā)時地下巖漿的迅速上升B、臺風過境時的強風和暴雨C、人類活動,比如水庫蓄水D、地殼板塊的相互擠壓、碰撞或滑動答案:D解析:地震主要由于地殼內部能量的突然釋放引起,這種能量釋放通常發(fā)生在地殼板塊相互擠壓、碰撞或滑動的過程中。13、關于我國地質災害分布的特點,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地震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B.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主要發(fā)生于山區(qū)C.地質災害的發(fā)生與人類活動無關D.華北地區(qū)是我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地區(qū)答案:C解析:地質災害的發(fā)生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例如過度開發(f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都會增加地質災害的發(fā)生風險。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具有地域性,山區(qū)由于地形復雜,更容易發(fā)生此類地質災害。華北地區(qū)雖然也是我國地質災害嚴重的地區(qū)之一,但并不是最為嚴重的地區(qū)。故選C。14、關于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措施,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問題的重要措施B.發(fā)展節(jié)水型社會,推廣節(jié)水技術和器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C.限制工農業(yè)用水,確保生活用水優(yōu)先D.河湖防護,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養(yǎng)能力答案:C解析: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合理配置,優(yōu)先保證生活用水;二是高效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三是保護水源,防治水污染;四是科學調度,實現(xiàn)水資源時空分布的均衡。選項C中的“限制工農業(yè)用水,確保生活用水優(yōu)先”雖然強調了生活用水的重要性,但過于絕對,不利于工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故選C。15、下列關于我國自然災害的描述,正確的是()A.我國地震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qū)B.我國臺風主要影響南方沿海地區(qū)C.我國洪水災害主要發(fā)生在北方地區(qū)D.我國干旱災害主要發(fā)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答案:B解析:A選項,我國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qū),如四川、云南等;B選項,我國臺風主要影響南方沿海地區(qū),如廣東、福建、臺灣等;C選項,我國洪水災害主要發(fā)生在南方地區(qū),如長江、珠江流域等;D選項,我國干旱災害主要發(fā)生在北方地區(qū),如黃河、淮河流域等。故選B。16、下列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不正確的是()A.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qū)B.水資源在地區(qū)分布上呈現(xiàn)“東多西少、南多北少”C.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D.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qū)答案:C解析:A選項,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qū),如山西、內蒙古等;B選項,我國水資源在地區(qū)分布上呈現(xiàn)“東多西少、南多北少”;C選項,我國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如遼寧、吉林等;D選項,我國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qū),如新疆、甘肅等。故選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請簡述水資源的定義、重要性,并說明水資源短缺對人類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此外,列舉至少兩種水循環(huán)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并分析人類活動如何影響水循環(huán)。答案:1.水資源的定義:水資源是指天然存在的一定數(shù)量和動態(tài)變化的液態(tài)水,能夠通過人工的方式加以利用。水資源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地表水(如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埋藏在地層中的水)。2.水資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礎,對農業(yè)、工業(yè)、生活等人類活動至關重要。水資源對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提供水力發(fā)電、保障水生生物生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水資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人類健康。3.水資源短缺的影響:農業(yè)產量下降,可能會引發(fā)食物安全問題。生態(tài)環(huán)境退化,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社會沖突增加,水資源競爭加劇可能導致地區(qū)間或國家間的矛盾。經(jīng)濟發(fā)展受阻,水資源短缺影響工業(yè)生產,增加環(huán)保成本。4.水循環(huán)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蒸發(fā):水體(包括陸地水體、植物的蒸騰作用)中的水分變成水蒸氣進入大氣。降水: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滴,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徑流:降落在地面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流動,最終匯入河流、湖泊。下滲:降水的一部分通過土壤滲透到地下,補給地下水。5.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層塌陷,影響水循環(huán)過程中的下滲環(huán)節(jié)。工業(yè)污染和農業(yè)灌溉導致水質惡化,影響蒸發(fā)和降水環(huán)節(jié)。建設大量水庫和水壩改變河流自然水文過程,雖然可用于防洪和水源調節(jié),但可能改變徑流方向和水量分布。城市化進程改變了地表覆蓋,增加了地表徑流,減少了下滲量,同時也可能通過城市植被增加蒸騰作用。通過理解水循環(huán)的過程及其重要性,以及人類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保護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短缺帶來的問題。第二題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静牧弦弧课覈戏侥车貐^(qū),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氣候濕潤,夏季多暴雨。近年來,該地區(qū)storms出現(xiàn)頻率逐漸增加,給當?shù)氐霓r業(yè)生產和農村居民生活帶來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静牧隙繛榱藨獙ψ匀粸暮?,該地區(qū)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防洪工程建設、推廣農業(yè)保險、提高農民防災減災意識等。問題:結合材料,分析該地區(qū)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以及政府應對措施的效果。答案:1.自然災害發(fā)生原因: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坡度大,地表徑流集中,易形成山洪災害。氣候濕潤,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發(fā)生洪澇災害。環(huán)境污染和植被破壞加劇了地表徑流的沖刷力,使得地表徑流更加劇烈,增加了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概率。2.政府應對措施效果:加強防洪工程建設:有效降低了洪水災害的威脅,減少了損失。推廣農業(yè)保險:減輕了農民因災害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提高了農民的抗災能力。提高農民防災減災意識:增強了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能力,降低了人員傷亡。解析:本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分析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和政府應對措施的效果。通過分析可以得出,該地區(qū)的自然災害主要是由于地形和氣候條件所導致的,政府通過加強防洪工程建設、推廣農業(yè)保險和提高農民防災減災意識等措施,有效地減輕了災害帶來的損失,提高了社區(qū)居民的抗災能力。第三題分析下述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并簡要闡述如何減輕其危害。【材料】某地連續(xù)遭遇干旱、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給當?shù)鼐用裆詈娃r業(yè)生產帶來嚴重影響。要求:1.分析干旱、洪水和泥石流災害發(fā)生的原因。2.提出減輕災害危害的措施。答案:1.干旱、洪水和泥石流災害發(fā)生的原因:(1)干旱:該地地處內陸,氣候干旱,降水量少,蒸發(fā)量大,水資源匱乏;植被覆蓋率低,地表徑流少,土壤蓄水能力差。(2)洪水:該地位于山區(qū),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且降水集中,導致短時間內河流流量急劇增加,形成洪水。(3)泥石流:山區(qū)植被覆蓋率低,地表徑流少,土壤侵蝕嚴重;降水集中,山體松動,易發(fā)生泥石流。2.減輕災害危害的措施:(1)干旱:加強水資源管理,合理調配水資源;提高植被覆蓋率,增加地表徑流;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2)洪水:加強河道治理,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建設水庫、蓄洪區(qū)等防洪設施;加強洪水預警系統(tǒng)建設,提高預警準確性和及時性。(3)泥石流:加強山區(qū)植被保護,提高地表徑流;加強地質調查,識別泥石流易發(fā)區(qū)域;加強預警系統(tǒng)建設,提高預警準確性和及時性?!兜谒钠糜钨Y源》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項不是自然旅游資源?A.黃山云海B.九寨溝彩池C.故宮博物院D.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2、以下哪個旅游景點因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而聞名?A.峨眉山B.桂林山水C.泰山D.華山3、以下哪個自然景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A.中國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B.意大利的羅馬斗獸場C.美國的自由女神像D.埃及的金字塔4、以下哪個地區(qū)被譽為“世界屋脊”?A.阿爾卑斯山脈B.紅海C.高加索山脈D.青藏高原5、下列哪個世界自然遺產地以奇特的丹霞地貌而著稱?A、黃山B、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C、武夷山D、丹霞山6、以下哪個地方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古代象征著皇權的建筑之一?A、長城B、故宮C、秦始皇兵馬俑D、北京天壇7、《黃山》這篇旅游資源的描述中,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其自然景觀特色?A、云海B、溫泉C、松樹D、文化遺跡8、下列關于世界著名旅游勝地威尼斯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是一個由一百多個小島組成的城市B、威尼斯以水上交通為主,交通系統(tǒng)獨特C、威尼斯有非常著名的水上建筑,如圣馬可大教堂D、威尼斯是一個全年均可游覽的城市9、韓國濟州島由120萬年前的火山活動形成,是中國游客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關于旅游景觀欣賞的時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我國南北方山水風景區(qū)欣賞時機主要在春季B.韓國濟州島旅游景觀的欣賞時機主要在冬季C.我國南北方山水風景區(qū)欣賞時機主要在夏季D.韓國濟州島旅游景觀的欣賞受季節(jié)影響不大10、關于旅游業(yè)的作用,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旅游業(yè)成為重要的經(jīng)濟收入B.促進和繁榮旅游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C.發(fā)展旅游業(yè)只會造成破壞D.發(fā)展旅游業(yè)有利于帶動其他部門和產業(yè)的發(fā)展11、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自然旅游資源?A.黃山松石B.九寨溝水體C.故宮博物院D.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12、關于世界遺產地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A.世界遺產地包括自然遺產、文化遺產以及混合遺產。B.被列為世界遺產地的地方受到國際保護。C.所有國家的世界遺產地數(shù)量相同。D.世界遺產地的選擇標準非常嚴格。13、以下哪項不屬于我國旅游資源的主要類型?A.自然景觀B.歷史文化C.鄉(xiāng)村旅游D.工業(yè)旅游14、以下關于世界文化遺產的說法錯誤的是?A.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B.世界文化遺產的評選標準非常嚴格C.我國擁有多項世界文化遺產D.世界文化遺產只能用于觀賞15、以下哪個地方被稱為“世界旅游之王”和“歐洲的夏都”,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現(xiàn)代化都市生活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A、巴黎B、羅馬C、雅典D、北京16、下列哪個國家沒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A、意大利——龐貝古城和科西嘉島B、中國——泰山和黃山C、法國——巴黎圣母院和凡爾賽宮D、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和吉薩金字塔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某旅游區(qū)地處亞熱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該地區(qū)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成為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以下關于該旅游區(qū)景觀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夏季氣候特點使得該地區(qū)植被繁茂,四季常綠。B.冬季氣候干燥,適宜開展滑雪、溜冰等冰雪運動。C.豐富的人文景觀包括歷史古跡、風俗民情等。D.旅游區(qū)內河流眾多,河湖風景秀麗,被譽為“水鄉(xiāng)”。第二題題目背景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yè)已成為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不僅可以促進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還能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然而,旅游開發(fā)過程中也面臨著資源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挑戰(zhàn)。題目要求請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旅游開發(fā)對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和社會經(jīng)濟的影響,并提出合理的旅游開發(fā)建議。(20分)第三題請結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我國某地區(qū)旅游資源豐富,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等多種類型的旅游資源。材料二:該地區(qū)氣候類型多樣,地形地貌復雜,生物多樣性豐富,文化底蘊深厚。(1)請簡述該地區(qū)旅游資源的特點。(4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地區(qū)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優(yōu)勢。(6分)《第四篇旅游資源》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項不是自然旅游資源?A.黃山云海B.九寨溝彩池C.故宮博物院D.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答案:C.故宮博物院解析:自然旅游資源是指那些未經(jīng)人類加工改造,由自然形成的景觀資源。選項中的黃山云海、九寨溝彩池以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均屬于自然景觀,而故宮博物院則是人為建造的文化遺產,因此不屬于自然旅游資源。2、以下哪個旅游景點因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而聞名?A.峨眉山B.桂林山水C.泰山D.華山答案:B.桂林山水解析:桂林山水以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著稱于世,這里的山峰奇特,河流蜿蜒,洞穴眾多,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峨眉山以佛教文化著稱,泰山是中國五岳之首,華山則以險峻著稱,它們雖然也具有一定的自然美,但不是以喀斯特地貌為主。3、以下哪個自然景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A.中國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B.意大利的羅馬斗獸場C.美國的自由女神像D.埃及的金字塔答案:A解析: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其獨特的石柱景觀被譽為“地球上一顆明珠”,于1992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選項B、C、D分別是文化遺址和紀念性建筑,不屬于自然遺產。因此,正確答案是A。4、以下哪個地區(qū)被譽為“世界屋脊”?A.阿爾卑斯山脈B.紅海C.高加索山脈D.青藏高原答案:D解析:青藏高原位于中國西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因此被譽為“世界屋脊”。選項A、B、C分別是山脈和海洋,不符合題意。因此,正確答案是D。5、下列哪個世界自然遺產地以奇特的丹霞地貌而著稱?A、黃山B、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C、武夷山D、丹霞山答案:D解析:丹霞山是以奇美的丹霞地貌著稱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位于廣東省韶關市。6、以下哪個地方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古代象征著皇權的建筑之一?A、長城B、故宮C、秦始皇兵馬俑D、北京天壇答案:B解析: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7、《黃山》這篇旅游資源的描述中,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其自然景觀特色?A、云海B、溫泉C、松樹D、文化遺跡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黃山旅游資源的特點。黃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聞名于世,被稱為中國的“國寶”。黃山的云海、溫泉、松樹都是非常著名的自然景觀。而文化遺跡屬于人文景觀,不是黃山的自然景觀特色,因此選D項。8、下列關于世界著名旅游勝地威尼斯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是一個由一百多個小島組成的城市B、威尼斯以水上交通為主,交通系統(tǒng)獨特C、威尼斯有非常著名的水上建筑,如圣馬可大教堂D、威尼斯是一個全年均可游覽的城市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威尼斯的旅游知識。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全城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水上,以水上交通為主,其建筑風格獨特,其中圣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標志性建筑。但是,由于威尼斯處在亞得里亞海,每年秋冬季節(jié)會受到西風的影響,容易形成暴風雨,因此旅游者在選擇旺季游覽時要注意天氣預報。所以,D項描述不正確。9、韓國濟州島由120萬年前的火山活動形成,是中國游客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關于旅游景觀欣賞的時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我國南北方山水風景區(qū)欣賞時機主要在春季B.韓國濟州島旅游景觀的欣賞時機主要在冬季C.我國南北方山水風景區(qū)欣賞時機主要在夏季D.韓國濟州島旅游景觀的欣賞受季節(jié)影響不大答案:C解析:我國地域遼闊,南北跨緯度廣,導致南北方的氣候存在顯著差異。在夏季,由于高溫多雨,南北方山水風景區(qū)的水熱條件都較為充沛,使得山水風景更加秀美,因此夏季是南北方山水風景區(qū)的主要欣賞時機。而濟州島作為火山島,其旅游景觀的欣賞時機并未在題目中明確給出受季節(jié)影響大的信息,但根據(jù)常識,火山島的景觀特色如柱狀節(jié)理帶等并不受季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餃銷售代理合同范例
- 企業(yè)軟裝合同范例
- 企業(yè)審計服務合同范例
- 土方挖運輸合同范例
- 新媒體員工合同范例
- 線條批發(fā)轉讓合同范例
- 農戶產品訂購合同范例
- 銅川職業(yè)技術學院《框架技術原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銅川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原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通化醫(yī)藥健康職業(yè)學院《中學歷史教學技能訓練(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Unit 1 What's he like Part B Let's learn(說課稿)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3年全國乙卷筆試部分講解課件 【高效課堂+精研精講】 高考英語復習
- 國開2023年春《人文英語4》機考網(wǎng)考期末復習資料參考答案
- 教師追悼會家屬答謝詞(三篇)
- 初三英語中考模擬試卷
- 酒店業(yè)輕資產運營模式案例研究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分享
- 員工食堂承包合同、考核細則、考核評分表
- 優(yōu)秀管理者評選方案
- SnO2材料氣敏性能研究進展
- 爆破設計與施工(第3版)巖土爆破設計題(含答案)概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