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單項選擇題+判斷題
1、古代文獻中所記載的【成均】,產(chǎn)生于【五帝時代】,“成均”之學以【樂教】為主,我國古代學校的萌芽。P57-58
2、【虞庠之學】是傳說中虞舜時代的學校,已有【大學、小學】之分了。其教育內容側重于【敬老慈幼】。P58
3、學校教育的產(chǎn)生于【夏】,【尚武】是夏代教育的主要特點,【軍事教育】是夏代教育的主要內容。P59
4、商朝的學校出現(xiàn)了【“瞽宗”】這種學校形式?!玖暥Y、習武】是商代學校的主要教育內容。P59-60
5、西周形成【“學在官府”(是夏、商和西周時期教育制度的共同特點)、“官守學業(yè)”】的局面;【政教一體,官師合一】;以【“明人倫”】為教育
宗旨,培養(yǎng)【統(tǒng)治階級的治術人才】。西周的學校體系:P61
6、西周形成了以【“六藝”】為主的教育內容?!尽岸Y”】是西周大學中最重要的課程,相當于政治倫理道德課?!尽皹贰薄渴蔷C合藝術課,
【“射”“御”】是軍事訓練課,【“書”】指書寫文字?!尽皵?shù)”】指計算、算法。P62-63
7、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官學衰落的直接原因有:【世襲制度造成貴族不重視教育;貴族統(tǒng)治力量衰落;動亂階段,戰(zhàn)爭頻繁】。P65-66
8、【孔子】是最早創(chuàng)辦私學的群體中的杰出代表。私學【始于春秋而盛于戰(zhàn)國】。對教育發(fā)展影響最大的則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學。P66
9、【稷下學宮】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一所著名學府,在學生管理上,它制定了歷史上第一個學生守則——【《弟子職》】,從性質上看,是一個
【私學聯(lián)合體】。P66-68
10、孔子(名丘,字仲尼)的教育思想:P70-78
①教育對【社會】所起的作用,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②實行【“有教無類”】;
③主要是培養(yǎng)【官吏和軍事人才】;
④在孔子的教育內容體系中,包含【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以前者為主。主張以【“六經(jīng)”】為教育內容,“六經(jīng)”,即【《詩》《書》(最古老的
一部史料總集)《禮》《易》《樂》《春秋》(第一部編年史)】;
⑤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啟發(fā)誘導;學思并重;由博返約】。
⑥道德教育思想:【立志樂道;自省自克;身體力行;改過遷善】。
⑦關于教師的論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寬嚴結合】。
11、【孟子】,名軻,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稱為【“亞圣”】。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視為人生三大樂趣之一。其教育思想:P78-81
①在政治上主張【“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在哲學上,提出【“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
②確定教育目的為【“明人倫”】。人倫的具體內容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指出了理想人格——【“大
丈夫”】的主要標準:【富貴不能亂我心,貧賤不能變我志,威武不能屈我節(jié)】。
③論道德教育的原則與方法:【持志養(yǎng)氣;刻苦鍛煉;反求諸己】。
④論教學原則與方法:【自求自得;盈科而進;專心有恒;教亦多術】。
12、荀子【名況,字卿,又稱荀卿】,其教育思想:P82-85
①提出了【“性惡論”】,強調教育在人發(fā)展中的重要意義,即【“化性起偽”】。
②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由士到圣人的各種【治術人才】,教育內容就是【《詩》《書》《禮》《樂》《春秋》】;荀子把當時的儒者劃分為幾個層
次,即【俗儒、雅儒、大儒(最理想的一類人才)】。
③教學思想,與孟子“內求”的思路相反,他更強調【“外爍”】;在學與思的關系上,更側重于【“學”】。教學思想主要包括:【聞、見、知、行的
教學認識過程;虛壹而靜,專心有恒;解蔽救偏,兼陳中衡】。
④教師理論,荀子特別重視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導尊師。他認為當教師有四個條件:【有尊嚴,使人敬服,教師必須有絕對的權威;有崇高
的威信和豐富的經(jīng)驗;具備傳授知識的能力而不違反師說;能體會“禮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闡發(fā)】。
13、墨子,名【翟】,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教育思想:P87-88
①中心教育思想是【兼愛、非攻】。他以染絲為例,提出【“染絲說”】,強調【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
②主張教育要培養(yǎng)【“賢士”】。墨子還重視文史知識的學習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實用技術】的傳習,如注重對【自然科學、生產(chǎn)技
能、軍事知識】等技能的訓練。
③教育教學原則:【志功合一原則;主動性原則;創(chuàng)造性原則;實踐性原則】。
14、【老子】于春秋末期創(chuàng)立道家,道家的興盛是在【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國道家分為兩派:一派是【稷下黃老學派】,另一派則【以莊子為代表】。
現(xiàn)今流傳的《莊子》一書分【內、外、雜】三篇。P90
15、最早以法理為依據(jù)論法的法家人物是【李悝】,他著有中國第一部刑法法典——【《法經(jīng)》】?!旧眺薄㈨n非】是先秦法家的代表,商鞅提出
了以【“耕戰(zhàn)”】為基本內容的法治教育,他主張以法家思想作為【“壹教”】。韓非子發(fā)展了這種思想,明確提出【“以吏為師”】,除了【法律教
育】外,不要其他教育,除【官吏】以外,不要有其他教師,主張的【“以法為教”】是全民性的。P92-94
16、《大學》和《學記》出自【《禮記》】。【《大學》】提出的教育目標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恳喾Q為【“三綱
領”】。大學教育的首要目標是【“明明德”】。為實現(xiàn)大學教育的三個目標,《大學》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
天下】這八個步驟,或稱【“八條目”】。P94-95
17、【《學記》】是中國最早的一篇教育論著,其主張的教育目的有兩個:【培養(yǎng)具有“建國君民”能力的統(tǒng)治者;“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
己”的順民】。其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學制系統(tǒng),這種【按行政建制設學】的思想,對后世興辦學校影響很大。P95-96
18、【文教政策】是指國家頒行的關于文化教育的總方針,體現(xiàn)了不同歷史時期文化教育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及其基本目的。中國古代的文教政
策:P98-107
①秦代奉行【法家教育思想及維護中央集權統(tǒng)一】的文教政策。
②漢代先是推行【黃老學派的“無為而治”】及恢復文化教育的政策,漢武帝后實施【“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
③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儒道兼綜)】盛行,儒學地位下降,至【隋唐】以后,實行【“尊崇儒術,兼重佛道”】的文教政策。
④宋代實施“重文治”的政策,將【儒、佛、道】三派思想加以融合,并促成了【理學】的產(chǎn)生。
⑤元代【“遵用漢法”】,并將理學確立為官方的統(tǒng)治思想。
⑥明清時期,尊崇【程朱理學,創(chuàng)立八股取士制度,實行文化專制】。
19、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學:P108-114
①【漢武帝】創(chuàng)建【太學】,標志著我國封建官學制度的建立。除太學外,還有【宮邸學,也稱“四姓小侯學”】;【漢靈帝】光和元年創(chuàng)置【鴻都
門學】,實際是【宦官與官僚集團】政治斗爭的產(chǎn)物,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門的文藝大學】。
②【西晉】時期創(chuàng)辦【國子學】以突出【貴族子弟的教育特權】,使封建教育體制由單一格局發(fā)展成為【太學與國子學并行的雙軌制】。
③【唐代】設置了【六學二館】。國家管理中央官學的管理機構稱【國子監(jiān)】,【六學】屬國子監(jiān),長官稱【國子祭酒】。二館指【弘文館與崇文
館】,弘文館隸屬【門下省】,崇文館隸屬【東宮】,二者皆屬于貴族學校性質。
④【宋代】學校制度基本采用【唐制】,【元朝】在京師設有【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三種。P112
⑤明代官學是【國子監(jiān)】,洪武五年,為解決當時官吏不足的問題,創(chuàng)行【“監(jiān)生歷事制度”】。
⑥清順治元年,重修【京師國子監(jiān)】,詳定規(guī)制。在國子監(jiān)內設立【彝倫堂】,另分設【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yè)】六堂。
20、【私學】是學者私人授徒講學以傳授文化,培養(yǎng)弟子的教育活動。歷代私學:P118-119
①兩漢時期:啟蒙階段的教育主要在私學里進行,主要是【“書館”和“鄉(xiāng)塾”】。研習專經(jīng)階段的私學主要有【“經(jīng)館”“精舍”“精廬”】等。【“著錄弟
子”】,即在名儒學者門下著其名,不必親來受業(yè);【“及門弟子”】是直接從師受教的。
②魏晉南北朝時期:【家庭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可以說是這個時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
③隋唐時期:官學極盛,私學頗發(fā)達?!究追f達】撰寫【《五經(jīng)正義》】,成為【經(jīng)學注疏】的合本。
④宋元明清時期:一類是【“蒙學”(又稱“鄉(xiāng)學”“村學”私塾)】,相當于“小學”;一類是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經(jīng)館”】等,相當于大學。
21、【蒙養(yǎng)教材】是指童蒙階段所使用的識字課本?,F(xiàn)存【《急就篇》】,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蒙書?!尽度纸?jīng)》】相傳為宋【王應麟】所作,
【《百家姓》】相傳為宋初人所作?!尽肚ё治摹贰肯鄠鳛榱何涞邸局芘d嗣】所著。P120-121
22、宋初六大書院:【白鹿洞、岳麓、睢陽(應天府)、嵩陽、石鼓、茅山】。南宋最著名的書院有:【岳麓、白鹿洞、麗澤、象山】四書院。宋
代書院經(jīng)費的來源,主要是依靠【學田的田租】,學田的來源:【一是由朝廷或官府賜給。二是靠私人捐贈】。【會講】是書院講學的一種組織形
式,允許不同學派展開辯論。P121-123
23、清初講學三大儒:北有【孫奇峰】,講學于蘇門山之夏峰;南有【黃宗羲】在姚江書院、證人書院講學;西有【李颙】主講于陜西關中書院,
大力提倡自由講學之風。此外,還有【顏元】主講于【漳南書院】,倡導經(jīng)世致用。P125
24、【講學式書院】以義理之學、修養(yǎng)之道作為書院教育的中心。在明朝眾多書院中,名聲最大者,乃【東林書院】,講程朱,反陸王,主要講
【政治及實學】。清代以【義理】為主的書院,如徐士麟創(chuàng)立【正學書院】;清代以【考據(jù)訓詁】為主的書院:如阮元創(chuàng)立的【“詁經(jīng)精舍”與“學海
堂”】,專攻經(jīng)史,而排斥舉業(yè);清代專講【詞章】的書院,如姚鼐主講的【南京鐘山書院】等。P126
25、歷代選士制度:P127-140
①漢代【察舉】始自漢文帝二年,到漢武帝時,察舉開始制度化。察舉最重要的科目:【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茂才,選拔奇才異能之士,特
科,如賢良方正】。P127-128
②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程序:【品第人物;定品級;建立檔案;按品授官;清定品級(三年一清定)】。
③隋唐時期的【科舉制】,是指采取【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官吏的一種制度。唐代科舉考生來源:【“生徒”和“鄉(xiāng)貢”】??荚嚪椒ǎ?/p>
【帖經(jīng)、墨義與口義、策問、雜文】。
④宋代的科舉制:殿試制度的確立,殿試又稱為廷試、御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對省試合格者的考試。
⑤元代的選士制度:【“怯薛入士”“吏員出職”、科舉取士】。前兩者為主要途徑。
⑥明清時期的科舉制的改變:【考試周期與考試時間規(guī)范化;考試科目與內容規(guī)范化(內容為:“四書”“五經(jīng)”,程朱理學及當朝律令);考試程序
規(guī)范化;考試方式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科舉制的組織與管理】。在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政府下令“??婆e以廣學?!薄?/p>
26、董仲舒的教育思想:P141-144
①《舉賢良對策》中三大文教政策:【興設學?!梆B(yǎng)士”,改革選士制度;興教化,正萬民;“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統(tǒng)一思想】。
②【“性三品”】說。他把人性劃分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③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三綱五常”】?!叭V”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④董仲舒重視教師的作用,提出了【“善為師”】的主張。
27、顏之推的教育思想:P145-147
①關于家庭教育:【家教奠基,父母有責;教兒嬰孩,勿失良機;偏寵有害,嚴教是愛】。
②關于士大夫教育:【揭露士大夫教育的腐朽空泛;培養(yǎng)“德藝周厚”的專門人才】。
③論學習:【學習目的在于修身。早教與晚學。虛心與勤勉。眼學和切磋】。
28、韓愈的教育思想:P148-150
①韓愈提出【“性之品有三”】,認為性是【可移】的。
②【“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
③【《師說》】,是中國古代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文章。主要內容:【教師的任務——傳道、授業(yè)、解惑;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
存;師生關系——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
④學習觀:【業(yè)精于勤;博約結合;師其意不師其辭】。
29、北宋“三次興學”:P151-153
①慶歷興學和胡瑗的【“蘇湖教法”】,開了【文理教學分科設置和監(jiān)理主副科制度】的先河。
②熙寧、元豐興學和王安石教育改革。王安石對教育的改革:【改革太學,創(chuàng)立三舍法;整頓地方學校;頒定《三經(jīng)新義》;設置專門學校;改革
科舉制度】。
③崇寧興學。
30、朱熹很重視整理編著教材,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四書集注》】,元、明、清各代都把它列為官學的必讀教科書。在【《白鹿洞書院揭示》】
中,他明確把【“父子有親”】等列為五教之首?!尽按嫣炖?、滅人欲”】不僅是朱熹教育目的、作用的表述,而且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務。他把教
育分成【“小學”(八歲至十五歲,教學內容是“學其事”)和“大學”】兩個階段。提出以【《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作為大學的基
本教材。P154-156
31、【王守仁(陽明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觀點為基礎的,其哲學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說】,教學原則
和方法:【知行并進;自求自得;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關于兒童教育的主張】。P159-160
32、王夫之主張【“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統(tǒng)一的。P164
33、明末清初教育家【顏元】提出并強調【主動、習行】的教學方法。P169
34、外國傳教士在中國開辦的最早的學校是1839年在澳門創(chuàng)辦的【馬禮遜學堂】。P173
35、【洪仁玕的《資政新篇》】就是一個全面革新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的方案,反映了他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愿望。P175
36、魏源著有【《海國圖志》】,這是一部中國最早研究世界歷史的系統(tǒng)著作。P177
37、洋務運動中創(chuàng)建的新式學堂:【方言學堂;技術學堂;軍事學堂】。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開設【京師同文館】,這是我國第一所【官辦新學
堂】。P178-P179
38、洋務派除辦學校外,還開了我國【公費留學的先河】,我國的留學教育主要是【留美幼童的派遣和福州船政學堂學生留學歐洲】。P180
39、康有為創(chuàng)設【萬木草堂】,親自任總教授、總監(jiān)督。梁啟超任總教習的是【時務學堂】。P183
40、1902年中國第一部近代學制【《欽定學堂章程》】頒布,史稱【壬寅學制】。P187
41、【癸卯學制】是我國第一個經(jīng)正式頒布且全國實際推行的學制。P189
42、1898年張之洞發(fā)表【《勸學篇》】,系統(tǒng)論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可以說這是清末教育宗旨的雛形。P190
43、梁啟超在【《論幼學》和《論女學》】兩篇文章中,對兒童教育和女子教育的論述更為詳細具體。P200
44、嚴復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第一次把進化論介紹到中國來。他主張通過發(fā)展教育來培養(yǎng)【智、德、體】等方面發(fā)展的【“真國
民”】。P201
45、1921年1月9日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總長。1912年9月3日,教育部正式頒布【《學校系統(tǒng)令》,即壬子學制】。【1913年8
月】,又陸續(xù)頒布了各級各類學校法令,補充了該學制,逐步形成一個新的學制系統(tǒng),稱【“壬子—癸丑”】學制。P204-206
46、1915年【《新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把斗爭的矛頭直接對準被封建統(tǒng)治者尊為圣人的【孔子】。P210
47、【壬戌學制】,1922年由北洋政府頒布的學制系統(tǒng),又稱【新學制】。這一學制采用了美國式的【“六三三”】分段標準。P212-213
48、1927年10月,大學院正式成立?!敬髮W院】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機關,管理全國學術及教育行政事宜。P217
49、國民政府實行【督學制】,分教育部、省市教育廳、縣教育局三級督學。P219
50、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xiāng)村教育運動:【黃炎培】:中華職業(yè)教育社的農(nóng)村改進實驗區(qū);【陶行知】:曉莊師范和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實驗;
【晏陽初】——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的定縣試驗區(qū);【梁漱溟】:山東鄒平的鄉(xiāng)村建設實驗。P222-225
51、蔡元培發(fā)表提出了【軍國民教育(體育)、實利主義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舉的教育方
針。P237
52、【“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P240
5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兒童【六歲、七歲】應當入學。P261-262
54、巴比倫的學校主要是培養(yǎng)文士為主的【寺廟學校】。古埃及學校主要包括:【宮廷學校、僧侶學校或寺廟學校、職官學校、文士學?!?。古印
度婆羅門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古儒學?!苯逃?。希伯來教育的核心是【猶太教教義】。P274-277
55、《荷馬史詩》相傳為生活在公元前9世紀的盲詩人【荷馬】所作,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個部分。P279
56、古希臘斯巴達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軍人】,教育完全由【國家】掌控,18歲開始公民須進入【青年軍事訓練團】。P280
57、雅典教育的目的是【把統(tǒng)治階級的子弟培養(yǎng)成為身心和諧發(fā)展、能履行公民職責的人】。18-20歲時,雅典青年也進入【青年軍事訓練團】,接
受軍事教育。P281-282
58、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自知其無知;“智德統(tǒng)一”論;“蘇格拉底法”】。古希臘蘇格拉底法也叫【助產(chǎn)術】。這種方法的運用包括三個步驟:
【諷刺;下定義;助產(chǎn)術】。古希臘柏拉圖提出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哲學王】。其代表作是【《理想國》《法律篇》】。P287-288
59、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學》和《尼各馬可倫理學》】等著作中。在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他的
【自由教育思想】,其實施需要兩個條件:【閑暇和自由學科】。對知識的獲取提出兩種方法:【“下定義”法,“三段論”法】。P290-292
60、羅馬共和前期法律的基本教材是【“十二表法”】。共和后期羅馬的學校教育主要包括【初級學校、文法學校和修辭學?!俊293
61、【西塞羅】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論共和國》《論善與惡的定義》《論雄辯家》】等著作中。他認為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養(yǎng)【雄
辯家】。昆體良著有【《雄辯術原理》】,采用【集體教學】組織形式教學。P296-298
62、西歐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三種類型:P301-303
①【修道院學?!浚譃閮刹糠?。一為【“內學”】,主要負責對【準備充當神職人員】的學生的教育。一為【“外學”】,負責對【不準備擔任神職
的學生】的教育。在“內學”中,兒童10歲左右入學,學習期限為【8~10年】,18歲畢業(yè)時可成為神職人員。
②【大教堂學?!坑址Q主教學校,主教創(chuàng)辦的最早的大教堂學校為英格蘭的【坎特伯雷學?!?。
③【堂區(qū)學?!恳话阍O在牧師所在的【村落】。
63、西歐中世紀世俗教育中,協(xié)助查理曼國王創(chuàng)辦宮廷學校的著名學者是【阿爾琴】。P303
64、中世紀騎士教育分三個階段【雙親教育階段、禮儀教育階段、侍從教育階段】。“騎士七藝”指【騎馬、游泳、投槍、擊劍、打獵、下棋、吟
詩】。P305
65、中世紀大學最初產(chǎn)生于【12世紀的意大利、法國和英國】。大學的前身有兩種:【教育中心和研究所和主教學?!?。中世紀“南方型”大學也叫
【學生大學】,由教師掌管學校事務的大學是【先生大學】。在中世紀大學中,按學科劃分一般有四個學院,即【文學院、法學院、醫(yī)學院和神學
院】。神學院的教材主要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和《圣經(jīng)》】,等等。教學語言為【拉丁語】。P306-308
66、最初,中世紀大學的特權主要是【罷教權和遷徙權】;以后,大學特權的范圍逐漸擴大,包括【免除兵役、免稅】等。其中最重要的特權是
【“內部自治”】的權利。P307
67、【經(jīng)院哲學】是基督教早期教父哲學的繼續(xù)與發(fā)展,是中世紀【神學哲學化】達到最高階段的產(chǎn)物。它分為【唯名論、唯實論、概念論】三大
派別。P309-311
68、文藝復興運動首先發(fā)生在【意大利】,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形式出現(xiàn)。P312
69、意大利教育家【佛吉里奧】教育的核心是【全面教育和自由教育】,其內容包括【德育、智育、體育、軍事教育】等。P314
70、【伊拉斯謨】是北歐尼德蘭著名的人文主義者和教育理論家,教育著作主要有【《愚人頌》《一個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論正確的教學》】
等。P315
71、法國人文主義教育家【拉伯雷】的經(jīng)典著作是【《巨人傳》】。其提出要培養(yǎng)【“完人”】,就要實行多方面的教育內容。P316
72、法國人文主義教育家【蒙田】的主要著作是【《散文集》】,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中的【《論學究氣》和《論兒童教育》】等篇。他認
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身心得到充分、和諧發(fā)展的【“新人”】。P316-317
73、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特征:【人本主義;古典主義;自然主義;世俗性;宗教性;貴族性】。P317-318
74、宗教改革運動發(fā)生于1517年的【德國】。馬丁·路德先后發(fā)表了被稱為宗教改革三大論著:【《關于教會特權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
信》《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論基督徒的自由》】。宗教改革中馬丁·路德和加爾文提出的對近代教育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學說是【強迫義務教育】。
加爾文的主要影響是在【瑞士的日內瓦】。P319-320
75、【耶穌會】是1534年宗教改革運動中產(chǎn)生的天主教組織。其創(chuàng)始人是西班牙神學家、貴族【羅耀拉】。耶穌會學校主要采用【寄宿制,實行免
費教育】;教學內容注重【人文學科與宗教神學】的結合;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講解法】。P321-322
76、文藝復興時期,在【文法學?!康幕A上,英國又出現(xiàn)了【公學】。公學的課程主要是【古典學科】。修業(yè)年限一般為【5年】。這一時期英
國著名的公學有【伊頓、溫徹斯特、圣保羅】等九大公學。P323-324
77、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非國教派教育家創(chuàng)辦了一種被稱為【學園】的具有實科性質的學校。P324
78、英國【R.雷克斯】出資為【工人子弟】興辦了一所學校,即“星期日學?!保卜Q主日學校。學校主要利用星期日傳授【讀、寫、算知識和宗教
知識】。P326
79、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由英國教師【貝爾和蘭卡斯特】創(chuàng)立的學校制度是【導生制】。P326
80、19世紀20年代,英國開展了【“新大學運動”】。1825年,建立了具有近代世俗性質的【“倫敦大學學院”】。1836年,該校與【“國王學院”】合
并成為【倫敦大學】。P327
81、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頒布,是英國一次創(chuàng)立國民初等義務教育制度的嘗試。【1880年】,英國實行了【5~10歲的義務教育】,到
【1891年】,英國完全實行了【免費的初等教育】。P328
82、法國的教育家【拉夏洛泰】在1763年出版了【《國家教育論》】,書中極力主張教育事業(yè)是國家的事業(yè),國家應積極興辦學校。P329
83、1806年,【拿破侖】在巴黎設立了【帝國大學】。帝國大學設【總監(jiān)、審議會和總督學署】。法國全國被劃分為27個【“大學區(qū)”】,這種【中
央集權的教育管理體制】成為法國近、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特點。P331
84、1881年和1882年,法國教育部長費里兩次頒布有關初等義務教育的法令,史稱【費里教育法】,體現(xiàn)了法國教育【義務、免費、世俗性】三原
則。P332-P333
85、德國【文科中學】系宗教改革時期由【梅蘭克頓】創(chuàng)立的拉丁中學和【斯圖謨】創(chuàng)建的文科中學演變而來的,它與初等學校無直接的聯(lián)系,是
為【王公貴族】服務的。主要任務【是為大學輸送新生和為政府培養(yǎng)一般官員】。P334
86、1708年,德國虔信派教徒【席穆勒】在哈勒創(chuàng)辦了“數(shù)學、力學、經(jīng)濟學實科中學”。P334-335
87、德國著名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巴西多】在【盧梭的《愛彌兒》】的思想影響下,呼吁要按照盧梭的思想創(chuàng)辦【“泛愛學?!薄?。P335
88、【洪堡德教育改革】首先調整和加強了【教育領導機構】;其次,【對各類教育和各級學校進行整頓和重建】。改革使德國教
育煥發(fā)了新的生機,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P336
89、1755年俄國建立【莫斯科大學】,只設法律、哲學、醫(yī)學三個系,【不設神學系】。P339
90、殖民地時期的美國,主婦學校一般也稱為【“廚學”】。美國第一所拉丁文法學校是1635年建立的【波士頓拉丁文法學?!?;1749年,美國科學
家【富蘭克林】倡議建立面向實際的新型中等學?!疚膶崒W?!?。1636年美國設立的第一所高等學?!竟饘W院】。P343
91、從19世紀20年代起,美國工人階級掀起了為【設立免費公立學校運動的斗爭】,【賀拉斯·曼】被稱為“美國公立學校運動之父”。1821年,由波
士頓市議會撥款興辦的美國第一所公立中學——【波士頓英文古典學校】建立。P344-345
92、1862年,美國國會通過【《毛雷爾撥地法》】,規(guī)定各州凡有國會議員1人,聯(lián)邦政府就撥給州【3萬英畝】公有土地,作為創(chuàng)辦實施“自由與
實用教育”學院的經(jīng)費。這種學院在美國教育史上稱【“撥地學院”】。P345
93、南北戰(zhàn)爭后美國開始重視【小學】教學改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帕克領導的【昆西教育更新運動】。P346
94、1895年出現(xiàn)的【6-3-3】學制是美國成功解決現(xiàn)實教育問題的范例?!?9世紀末】,美國主張把學院劃分為“初級”和“高級”兩部分,初級部分可
以單獨設立學校。這樣,在美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初級學院】的提法。P347-348
95、188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學校令》】,其中包括【《小學校令》《中學校令》《帝國大學令》《師范學校令》】。1890年日本頒布的培養(yǎng)
國民效忠天皇、義勇奉公的重要文件是【《教育敕語》】。P351-352
96、夸美紐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代表作【《大教學論》】標志著教育學科成為獨立的學科,是西方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
著作??涿兰~斯認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為【現(xiàn)世】的人生服務,【培養(yǎng)具有完備知識、完美德行和堅定信仰的人】。P353-355
97、【“教育適應自然”】原則是夸美紐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導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含義:【教育要適應大自然的發(fā)展法則;教育要適應兒童個
體的自然發(fā)展,即適應兒童的天性、年齡特征】??涿兰~斯利用自然論證教育,同時又賦予自然以神奇的色彩,這是他【神學世界觀】的必然局
限。P356-357
98、夸美紐斯學校教育體系:①【0~6歲嬰兒期】,是兒童在“母親的膝前”的教育,培養(yǎng)兒童的【外部感覺】。②【6~12歲兒童期】,設立國語
學校,培養(yǎng)兒童的【內部感覺(包括想象力和記憶力等)】。③【12~18歲少年期】,設立拉丁語學校,培養(yǎng)兒童的【理解力和判斷力】;④
【18~24歲青年期】,設立大學,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性和意志力】。P358
99、【教學論】是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核心。關于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徹底鞏固性原則】。夸美紐斯主張實行【班級集體教
學】,認為教學過程主要是【有效地傳授知識】。他被后人尊崇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P359-361
100、英國【洛克】教育代表作是【《教育漫話》】,教育思想基礎:【“天賦人權”觀和“社會契約”論;“白板說”】。P361-362
101、洛克認為,教育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紳士】,紳士教育要使紳士具有【“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的品質。紳士教育應當是【家庭教育】,洛
克把紳士教育的內容作了【體育、德育和智育】三個方面的劃分和詳細的論述。【德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P363-364
102、法國教育家【盧梭】的教育代表作是【《愛彌兒》】。P365-366
103、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強調教育過程與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相適應】。盧梭在《愛彌兒》一書里把兒童身心發(fā)展和教育過程分為
【四個階段】。P369
10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被譽為“貧苦者之友”。他的第一部教育小說是【《林哈德和葛篤德》】。最后一部著作是【《天鵝之歌》】。
P371-372
105、裴斯泰洛齊主張教育應按照人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這一思想被稱為【“教育心理學化”】。P375
106、裴斯泰洛齊要素教育論的主要內容:【智育教學的要素;體育教學的要素;德育教學的要素】。P376-377
107、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學》】,被稱為【“教育學之父”和“科學教育學的創(chuàng)始人”】。P377-378
108、赫爾巴特認為教育過程應包括【管理、教學、訓育】三個階段。P381
109、關于【道德教育與教學】的關系,赫爾巴特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學”】的主張。P382
110、赫爾巴特的教學論:(1)教學進程的環(huán)節(jié)和方法,他認為,教學進程主要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感覺的經(jīng)驗、新舊觀念的分析和聯(lián)合、統(tǒng)覺團的
形成】。與此相應,每個環(huán)節(jié)各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單純的提示教學、分析教學和綜合教學】。
(2)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也稱為【“教學形式階段說”】,是他對教學進程的進一步認識和理解。教學活動過程的四個階段包括:【明了,聯(lián)想,系
統(tǒng),方法】。赫爾巴特的弟子【萊因】又把四段教學改為【“預備、提示、聯(lián)合、概括、應用”】五段教學,稱為傳統(tǒng)的【“五段教學法”】。P385-
386
111、在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中,【教育適應自然發(fā)展的原則和人的自動發(fā)展的原則】是兩個重要的教育原則。P388
112、【福祿培爾】被稱為【“幼兒教育之父”】。【1837年】,他創(chuàng)立了德國第一所幼兒學校。這所學校被正式命名為【“幼兒園”】。【“恩物”】就
是為幼兒進行游戲和其他活動所設計的一套教具?!岸魑铩笔巧系鄱髻n物的簡稱,也是【成人送給兒童的玩具】。P390-391
113、19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于1861年出版代表作【《教育論》】。P393
114、斯賓塞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完滿的生活做準備】。“完滿生活的五種活動”:【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動;獲得生活必需品間接保全自己
的活動;撫養(yǎng)教育子女的活動;與維持正常社會政治關系有關的活動;在生活中的閑暇時間滿足愛好和感情的活動】。在西方教育史上,【斯賓
塞】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智育、德育和體育】的概念。P395
115、1902年英國通過的教育法案是【《巴爾福教育法》】。P399-400
116、1918年,英國國會通過了由教育大臣【費舍】提出的關于初等教育的法案,也稱【《費舍教育法》】。1924年,工黨政府任命了以【哈多爵
士】為主席的調查委員會,該委員會提出了3份關于【青少年教育】的報告,一般稱為【《哈多報告》】。P400
117、1988年7月29日,英國國會通過了由保守黨教育大臣【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88年教育改革法》】。P403
118、1947年法國以現(xiàn)代化、民主化為教育改革目標,包括六條教育改革原則的方案是【郎之萬-瓦隆教育改革方案】。P406
119、1964年聯(lián)邦德國各州州長在漢堡簽訂【《關于統(tǒng)一學校教育事業(yè)的修正協(xié)定》】,也稱為【《漢堡協(xié)定》】。P409
120、20世紀60年代美國課程改革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魯納】,其代表作是【《教育過程》】。P413
121、1947年日本頒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成為戰(zhàn)后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南。P416
122、1917年前蘇聯(lián)建立全國教育最高領導機構【國家教育委員會】。P418
123、1931年9月5日蘇共中央發(fā)布普通教育整頓文件【《關于小學和中學的決定》】,簡稱【《“九五”決定》】。P420
124、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歐洲興起的教育改革運動是【歐洲新教育運動】,也稱“新學校運動”。1889年,英國教育家【雷迪】創(chuàng)辦【阿博茨霍爾
姆】鄉(xiāng)村寄宿學校,標志著歐洲新教育運動的開始。1898年,法國教育家【德摩林】創(chuàng)辦法國第一所新學校——【羅斯學?!?。P427
125、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在羅馬貧民區(qū)開辦了一所招收3~6歲幼兒的兒童教養(yǎng)所,命名為【“兒童之家”】,她的著作有【《科學的教育學》
《童年的秘密》《幼兒之成長》】等。她認為幼兒天生具備學習知識的能力,這里的幼兒是指【3-6歲】。P430-431
126、1918年美國教育家【克伯屈】發(fā)表【《設計教學法》】,被稱為【“設計教學法之父”】。美國教育家杜威最有影響的代表作是【《民主主義與
教育》】。杜威創(chuàng)設【芝加哥大學實驗學?!?,也叫“杜威學?!薄435
127、杜威的“教育本質”:關于教育本質的認識,杜威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為三個觀點:【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jīng)驗的改造或改組】。
P437-P438
128、在批判傳統(tǒng)舊教育和強調兒童本性發(fā)展的基礎上,杜威提出【兒童中心論】。P440
129、蘇聯(lián)早期教育革新家馬卡連柯代表作有【《教育詩》《塔上旗》《父母必讀》《兒童教育講座》】等。P455
130、【贊科夫】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蘇聯(lián)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創(chuàng)立【發(fā)展性教學】理論體系,其代表作有【《和教師談話》《教學
與發(fā)展》】等。P459
131、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著作主要是【《帕夫雷什中學》】。教育思想之一:【論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堅決反對用一把尺子看人。P461
二、簡答題+論述題+分析題(沒有具體考題,只有關鍵知識點)
1、西周時期的教育制度“學在官府”的含義。P61
答:(1)指學術被官方壟斷,民間無學術。
(2)指學校設在官府中,教育機構與行政機構不分。
(3)指官師不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員,也是學校的管理者,還是學校的教師。
2、“六藝”及其主要內容。P63
答:“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傲嚒敝校钟小按笏嚒薄靶∷嚒敝?,書、數(shù)作為小藝,主要是小學的課程。禮、樂、射、御作為大藝,是
大學的課程。這一教學內容體現(xiàn)了西周教育講求文武兼?zhèn)洹⒅匾暥Y樂教育、知識和能力兼求的特點?!傲嚒苯逃辖逃?guī)律,對其后的教育家的
思想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教育也影響至深。
3、私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原因。P66
答:私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jīng)濟的變革,而學術下移與士階層的崛起是最為直接的因素。
(1)社會的變動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學在官府”被沖破,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漸擴散于民間。這樣,
掌握一定文化知識的人員流落到下層,成為私學的教師,同時也有了可供學習的材料。
(2)社會上不少人為了求得在經(jīng)濟上、政治上的發(fā)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識,“士”作為一個階層受到了各諸侯國的重視,掌握知識的庶民便有登
上政治舞臺的機會,私學的創(chuàng)辦人都以各式的“治國治民”方案相標榜,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4、稷下學宮的辦學特色。P67-68
答:(1)教師管理:待遇優(yōu)厚,來去自由。
(2)辦學方針:學術自由、兼容并包。齊
(3)教學管理:自由辯論,此消彼長。
(4)學生管理:學無常師,游學自由。
5、簡述西周官學與諸子私學的主要區(qū)別。P68-69
答:(1)社會基礎不同。
(2)管理制度不同。
(3)施教對象不同。
(4)教育內容與方式不同。
(5)私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產(chǎn)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傊綄W代替官學,是中國教育史上一次重大變
革,開辟了中國教育史的新紀元。
6、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P78
答:(1)孔子是世界公認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畢生從事教育事業(yè),建樹了豐功偉績;
(2)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
(3)他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大了受教育的范圍,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4)他提倡“學而優(yōu)則仕”,為封建官僚的政治體制準備了條件;
(5)他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經(jīng)籍教育體系的基礎;
(6)他總結了教育實踐經(jīng)驗,對教育教學方法有新的改造;他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原則等都解釋了一定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
(7)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教育遺產(chǎn)。
7、比較孟子、荀子關于教育作用論的異同。P79,82
答:(1)孟子在政治上主張“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由此出發(fā),他認為教育的社會作用是“得民心”,好的政治還不如好的教育。在哲學
上,孟子提出“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由此出發(fā),他認為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即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發(fā)揚天賦的善端。
(2)荀子提出“性惡論”,正好與孟子“性善論”形成對立,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眰?,即人為。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任何人的道德
觀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積偽”的結果,可見教育對人的成長起著“化性起偽”的作用。
(3)孟子與荀子雖然在教育作用的論述上有異,但兩人皆承認教育對人的發(fā)展的作用,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說:“涂之人可以為禹”,
因此,實際上兩人殊途同歸,都是孔子儒學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
8、《學記》的教育教學原則。P96-97
答:(1)教學相長。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本身的學習及教學是兩種不同形式的學習,它們相互推
動,使教師不斷進步?!敖虒W相長”深刻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的辯證關系,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學”因“教”而日進,“教”因“學”而益深。
(2)尊師重道?!秾W記》明確提出了“師嚴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高度評價了教師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對教師提出嚴格的要求。
(3)藏息相輔?!秾W記》認為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必須兼顧,相互補充。
(4)豫、時、孫、摩?!霸ァ笔穷A防性原則,“禁于未發(fā)之謂豫”,要求事先估計到可能會產(chǎn)生的不良傾向,采取預防措施;“時”是指及時施教原
則,“當其可之謂時”,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適時而學,適時施教;“孫”是指循序漸進原則,“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教學要遵循一定的順序進
行;“摩”指學習觀摩原則,“相觀而善之謂摩”,學習中要相互觀摩,取長補短。
(5)啟發(fā)誘導?!秾W記》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本褪钦f,教學要注重啟發(fā)誘導,但又不牽著學生鼻子走;
要督促勉勵,又不勉強壓抑;要打開學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現(xiàn)成答案。
(6)長善救失。這就要求教師懂得掌握教育的辯證法,堅持正面教育,善于因勢利導,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將缺點轉化為優(yōu)點。
9、漢代確立“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過程及影響。P100-101
答:過程:漢初采用“黃老之學”作為政治指導思想導致各種社會問題。漢武帝尋求新的政治指導思想,通過對策,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
術”的建議。漢武帝接受他的建議,“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得到確定。
影響:(1)確立了教育為治國之本的地位,自此以后,國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術為本,儒學成為統(tǒng)一的指導思想,并依據(jù)這個指導思想,培
養(yǎng)人才,選拔人才,對人民加強思想教化。
(2)儒家經(jīng)學成為教育的主體內容。
(3)形成了群士歸宗攻讀儒經(jīng)的社會風尚。
10、宋代理學發(fā)展的三個階段。P104
答:(1)北宋周敦頤提出援佛、道入儒的主張,把佛、道禁欲主義和儒家的倫理綱常結合起來,要求人們既做忠臣孝子,又達到安貧樂道的精神
境界。
(2)張載、二程發(fā)展了周敦頤的思想,形成了理學的基本觀點。
(3)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完成了理學體系。
11、書院產(chǎn)生的原因。P121
答:(1)社會的動蕩和需要。
(2)書籍集聚和傳播。
(3)佛教禪林講學制度的影響。
12、宋代書院的教學管理制度。P122-123
答:(1)教學和學術相結合。
(2)自由講學和自由聽講。
(3)學生以自學為主,教師重在啟發(fā)誘導。
(4)尊師愛生。
(5)書院的圖書與經(jīng)費管理。
13、元代書院管理的官學化的主要表現(xiàn)。P124
答:(1)中央和地方政府興辦書院,以為天下書院的示范或向導。
(2)掌握書院的領導權。
(3)加強對書院經(jīng)費的管理。
(4)加強對書院的招生、考試、學生出路的管理。
14、科舉制的影響。P139-140
答:就整個社會狀況來說,科舉制是一個比較進步、合理的考試制度。
(1)科舉把選才與育才統(tǒng)一了起來,把選拔人才的權力集中于中央,滿足了庶族地主參與政權的欲望,為知識分子打開了進入統(tǒng)治集團的門徑,
擴大了統(tǒng)治階級的社會基礎。
(2)選官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
(3)科舉力圖改變選拔官吏只重品行、門第,而忽視知識才能之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觀性,故而也確實選拔了一批有才之士。
(4)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fā)展。
科舉制也存在一定弊端。
(1)由于科舉制度的逐漸完備,學校逐漸成為科舉的附庸,學校教育受到了科舉的限制,科舉的內容同時成了學校的教學內容,科舉成了學校教
育的指揮棒。
(2)科舉使士子們醉心于“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夢之中,大批讀書人把畢生的精力消磨于科場之中,追求這一不易得到的釣餌。
(3)科舉本身又存在著不少弊端,如托關系、通關節(jié)等敗壞了教育和社會的風氣。
15、“蘇湖教法”及其意義。P151-152
答:胡瑗在蘇湖兩地進行教學時,改變了當時崇尚辭賦的學風而重經(jīng)義和時務,在學校中實行“分齋教學”,設經(jīng)義齋和治事齋,根據(jù)學生專長和愛
好分齋而教。胡瑗的教學以明體達用、培養(yǎng)有實際才干的人才為目標,其教學方法也與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不同。他在教學中循循善誘,講習解經(jīng)“至有
要義”,能聯(lián)系實際,“引當世之事明之”,或利用直觀,將“三孔”儀物“圖之講堂”。他還提倡實地考察,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他說:“學者只守一
鄉(xiāng),則滯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盡見人情物態(tài),南北風俗,山川氣象,以廣其聞也,則為有益于學者矣。”這種經(jīng)義與實踐并重的方法改變
了當時重辭賦的形式主義的空疏學風,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慶歷四年(1044年),范仲淹慶歷興學期間,朝廷下詔采納蘇湖教法,在太學推廣實
行,此方法對于改進宋代太學的教學工作和學術風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6、朱熹教學的原則和方法以及朱子讀書法。P156-159
答:原則和方法:居敬窮理;學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朱子讀書法: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17、清末教育腐朽、沒落的主要表現(xiàn)。P171-172
答:(1)教育制度上,官學名存實亡,私學空疏腐化。
(2)科舉制度的腐敗。
(3)實行思想鉗制,大興文字獄。
18、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辦理留學教育的歷史意義。P181-P182
答:洋務派派遣學生留美、留歐對推動新教育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歷史意義。
(1)傳統(tǒng)教育觀念再次受到?jīng)_擊。
(2)培養(yǎng)了一批新式人才,沖擊了舊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途徑。
(3)將西方政治學說、哲學等社會科學介紹到中國,促進了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
19、百日維新中的教育改革活動及其影響。P184-186
答:教育改革:(1)廢除八股,改革科舉制度。
(2)設立京師大學堂。
(3)改革書院,籌辦各級各類學校。
(4)派人出國游學。
(5)建立譯書局和編譯學堂。
影響:在維新浪潮的沖擊下,科舉制度已走上末路;建立新式學堂成為不可阻擋之勢;西方知識在課程中逐步確定并不斷擴大范
圍;維新運動中的教育改革為中國近代新學制的產(chǎn)生作了輿論準備,打下了實踐的基礎,其歷史意義不能忽視。
20、“新文化運動”推動下的教育改革。P211-212
答:(1)廢除尊孔讀經(jīng),提出新的教育宗旨。
(2)確立男女平等教育權。
(3)學校教學采用國語和白話文。
(4)師范教育和大學的改革。
(5)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教育思潮。
21、黃炎培的職業(yè)教育思想。P243-244
答:(1)黃炎培關于職業(yè)教育目的的思想,經(jīng)歷了前后兩個階段的發(fā)展變化而臻于成熟。他認為興辦職業(yè)教育就是為了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個人獲
得生活能力,解決個人的生計問題。20世紀20年代以后,他又提出職業(yè)教育的目的是“使無業(yè)者有業(yè),有業(yè)者樂業(yè)”,這是職業(yè)教育的終極目的。
(2)黃炎培不斷總結職業(yè)教育實踐,根據(jù)時代變化和發(fā)展要求,提出了職業(yè)教育的方針是社會化和科學化的思想。“大職業(yè)教育主義”集中體現(xiàn)了職
業(yè)教育社會化的方針。職業(yè)教育科學化,就是“用科學來解決職業(yè)教育問題”。
(3)黃炎培根據(jù)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和實際經(jīng)驗,提出要實現(xiàn)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的目標,必須遵循“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的原則,
做到“理論與實際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
(4)黃炎培把職業(yè)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則概括為“敬業(yè)樂群”:“敬業(yè)”是指熱愛自己的專業(yè)和職業(yè),對學業(yè)和工作都盡職盡責;“樂群”是指“具優(yōu)美和
樂之情操及共同協(xié)作精神”。
22、陳鶴琴的“活教育”思想體系。P245-246
答:鶴琴在吸收西方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其內容包括:
(1)“活教育”的目的論:做現(xiàn)代中國人,希望通過活教育培養(yǎng)具有強身、才能、服務精神的人。
(2)“活教育”的課程論;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以兒童為學習的主體,以“五指活動”為中心,打破以科目為原則的傳統(tǒng)課程觀。
(3)“活教育”的方法論: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4)“活教育”思想受到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力圖探索和創(chuàng)造適合中國國情的幼兒教育。
23、亞里士多德“和諧教育”思想的基礎和主要內容。P291
答:亞里士多德的和諧教育思想的基礎是【靈魂說】。他認為人的靈魂有三個組成部分,即植物靈魂、動物靈魂和理性靈魂。理性靈魂是靈魂中最
高級的部分。在人的發(fā)展和教育中,這三個部分應該充分考慮。與靈魂的三個組成部分相對應的教育分別是:體育、德育、智育和美育。他認為,
只有通過這種多方面的教育,兒童的身心才能得到和諧的發(fā)展。亞里士多德的和諧教育思想與兒童年齡分期相結合,對應兒童發(fā)展的三個階段,0-7
歲是身體的發(fā)育;7-14歲是道德的發(fā)展;14-21歲是理性的發(fā)展。這一思想對歐美近代教育思想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影響。
24、中世紀城市學校的特點。P309
答:所謂城市學校,實際上是一系列學校的總稱。其中包括:拉丁文法學校、讀寫學校、行會學校,等等。
(1)它們大多由城市當局或行會負責開辦和進行管理,具有世俗教育的特點;
(2)城市學校注重讀寫算以及一些其他實用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強調職業(yè)和技術的培訓;
(3)雖然宗教教育仍然是所有城市學校的重要教學內容,但其地位明顯削弱;
(4)城市學校與當時的修道院學校和貴族拉丁文法學校相比,其設備通常較為簡陋,教學水平也比較低。盡管如此,城市學校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對促
進教育的世俗化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25、經(jīng)院哲學對西歐教育的影響。P310-311
答:(1)促進了中世紀大學的形成和發(fā)展。
(2)促進了古典學術、文化的傳播。
(3)確立了理性合法地位并提出了理性訓練的目標。
(4)經(jīng)院哲學思維方法的影響。
(5)不同派別論爭的促進作用。
26、美國“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提出中等教育7大目標的內容及意義。P347
答:1918年,美國成立的“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提出了中等教育的七大目標。
(1)目標的主要內容是: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識技能、做家庭的有作為的成員、具有就業(yè)能力、勝任公民職責、會利用閑暇時間、有良好
的道德品格。
(2)意義:美國中等教育目標的制定,反映了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生活方式對個人和教育的影響,一直成為美國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則。
27、夸美紐斯“泛智教育”的含義及意義。P357-358
答:含義:“泛智教育”就是給人以廣泛的知識教育,應當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
意義:(1)只要發(fā)展人的智力,給人類以廣泛的知識教育,就會在人心中培育和發(fā)展美德和虔誠的種子。這是對人類先天墮落的傳統(tǒng)基督教思想
的挑戰(zhàn)。
(2)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教育的,無論什么人,無論什么經(jīng)濟地位、文化狀況,都應在一起接受教育。這是一種教育平等思想的體現(xiàn)。(3)提出以
人的智力發(fā)展為標準,這一觀點是對傳統(tǒng)的等級教育的挑戰(zhàn)??涿兰~斯的“泛智教育”思想為所有人的廣泛的知識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教學依據(jù),反
映了普及教育的民主要求。
28、夸美紐斯關于兒童早期教育的主要內容。P358-359
答:對于0~6歲的兒童早期教育,夸美紐斯主張:
(1)父母應讓兒童多多活動。只要是對兒童沒有什么損害,就應讓他們去做,不應阻止他們。兒童不活動比起經(jīng)?;顒?,對身心的損害更大。
(2)父母要親自撫育子女,使兒童的生活充滿快樂。一種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要使兒童從小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心情。
(3)不僅要注重兒童感官的教育,還要給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婚姻解除協(xié)議談判策略與技巧詳解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健康保險產(chǎn)品定制合同
- 美容行業(yè)護膚技術培訓總結
- 娛樂休閑行業(yè)推廣總結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快遞業(yè)務承包合同范本8篇
- 科創(chuàng)孵化器服務模式與運營模式
- 二零二五版庭院租賃合同包含庭院內咖啡廳經(jīng)營許可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業(yè)務授權委托書模板與字號規(guī)范6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田租賃與農(nóng)業(yè)電商平臺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設計公司股權轉讓與智慧城市建設合同3篇
- 《縣域腫瘤防治中心評估標準》
- 做好八件事快樂過寒假-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中學寒假家長會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主題班會課件
- (八省聯(lián)考)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適應性測試 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調解行業(yè)可行性分析報告
- 科創(chuàng)板知識題庫試題及答案
- 《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團體標準解讀
- 護理急性支氣管炎
- NGS二代測序培訓
- 連續(xù)鑄軋機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參數(shù)
- 幼兒園中班健康:《小河馬的大口罩》 課件
- 專利補正書實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