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運動訓練身體機能特征探析(論文)7300字】_第1頁
【舞龍運動訓練身體機能特征探析(論文)7300字】_第2頁
【舞龍運動訓練身體機能特征探析(論文)7300字】_第3頁
【舞龍運動訓練身體機能特征探析(論文)7300字】_第4頁
【舞龍運動訓練身體機能特征探析(論文)73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舞龍運動訓練身體機能特征分析目錄TOC\o"1-2"\h\u11400舞龍運動訓練身體機能特征分析 122155(一)力量素質 2271521.舞龍運動力量素質的特點及要求 263412.舞龍運動力量素質的訓練方法 314091(二)速度素質 3272581.舞龍運動速度素質的特點及要求 3156392.舞龍運動速度素質的訓練方法 430580(三)耐力素質 417791.舞龍運動耐力素質的特點及要求 5238442.舞龍運動耐力素質的訓練方法 5192503.發(fā)展專項耐力 629464(四)柔韌素質 665041.舞龍運動柔韌素質的特點及要求 7122572.舞龍運動柔韌素質的訓練方法 726088(五)靈敏素質 8舞龍運動是一項人體美與龍體美相結合、動態(tài)美與靜態(tài)美相融合的運動項目。它通過人體的動作,把龍千變萬化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出來,它不僅要求從動作上體現(xiàn)出力量和剛健,而且在運動員的形體上也要求豐滿矯健,要有發(fā)達的肌肉和敏捷的身手。因此,這對舞龍運動員在身體素質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舞龍運動的身體訓練,可以說是為了完成舞龍技術動作,培養(yǎng)舞龍運動員所必需的身體素質的過程。舞龍比賽要求運動員在8~9分鐘內完成20多個舞龍動作,運動強度是很大的。實踐證明,只通過舞龍專項技術訓練來提高競技舞龍運動的成績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對舞龍運動員進行一些提高身體素質水平的專門訓練加以補充,才能促進舞龍運動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因此,運動員的身體訓練水平的高低對舞龍技術、心理等方面的發(fā)揮起到重大作用。舞龍運動的身體訓練是指在舞龍訓練過程中,教練員運用各種練習手段和方法來改進、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和機能水平,全面發(fā)展舞龍運動所需要的各種運動素質和基礎能力的訓練。身體訓練在競技舞龍運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健康的角度講,良好的身體訓練能夠增強身體肌肉組織,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機能,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改善和提高運動員的健康水平另外,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通過身體訓練,也可以使運動員盡快掌握舞龍技術動作,提高舞龍運動的技術水平,防止運動傷害事故的發(fā)生,以及對于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都具有很大的意義。因此,身體訓練是競技舞龍運動必不可少的訓練內容。舞龍的身體訓練也同樣包括:一般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一般身體訓練是指全面發(fā)展舞龍運動員身體機能和基本素質的方法和手段。而專項身體訓練則是指采用與舞龍運動特點相一致的專門性的練習方法和手段。舞龍運動的一般身體訓練內容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協(xié)調等運動素質。(一)力量素質力量素質是指人的機體或機體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縮和舒張)時克服內外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質對人體運動有極大影響,是人體運動的基本素質,也是衡量運動員身體訓練水平的重要指標。各體育運動項目由于完成的動作不同,所以表現(xiàn)出的力量也不同。根據(jù)不同運動項目對力量素質的要求,以及力量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力量素質可分為多種類型。例如根據(jù)肌肉收縮的形式,可將力量劃分為靜力性力量和動力性力量;根據(jù)力量和體重的關系,可分為絕對力量和相對力量;根據(jù)力量的表現(xiàn),又可以分類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根據(jù)和專項的關系又可以分為一般力量和專項力量?,F(xiàn)代競技舞龍運動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舞龍運動競賽規(guī)則對舞龍龍具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①龍珠:球體直徑不少于0.35m.桿高(含珠)不低于1.7m。②龍頭:龍頭重量不得少于3kg。桿高(含龍頭)不低于1.8m。③龍身:以九節(jié)布龍參賽,龍身為封閉式圓筒型,直徑不少于0.35m,全長不少于18m,龍身桿高(含龍身直徑)不低于1.6m,兩桿之間距離大致相等?!睆倪@些規(guī)定我們不難看出,舞龍運動對運動員的力量要求是很高的。如果沒有力量,運動員很難把長18米的龍舞動起來。因此,力量就成為舞龍運動身體訓練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基礎。在發(fā)展舞龍運動員力量素質的過程中,不僅要強調四肢、腰、腹、背、臀等部位在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的力量鍛煉與提高,而且也要注意發(fā)展那些薄弱的小肌肉群的力量。因為舞龍運動中的許多動作是很復雜的,需要身體各部位許多大小不同的肌群協(xié)同工作才能完成,所以發(fā)展不同類型的力量素質也不意味著面面俱到,平均發(fā)展,應該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又針對舞龍項目特點而有所側重。由于力量素質通常是指人體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在工作時克服或對抗阻力的能力,這就要求運動員在舞龍的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既需要最大的力量,又要發(fā)揮出一定的速度力量,更要表現(xiàn)出一定的力量耐力。1.舞龍運動力量素質的特點及要求舞龍運動員良好的力量素質,決定了舞龍難度動作的質量。舞龍運動許多動作都需要一定的力量來完成,如果沒有一定的力量作為保障,舞龍難度動作的質量也保證不了。例如:快速8字舞龍動作,要求的就是快速完成8字舞龍動作,如果沒有力量,速度上不去,快速8字舞龍的動作性質也就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加強舞龍運動員力量素質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保證舞龍難度動作的質量。2.舞龍運動的力量素質,不僅要求具有一定快速的爆發(fā)力,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力量耐力。舞龍運動規(guī)則要求,要在8~9分鐘內完成20~30個動作,并且整個套路編排中要完成游弋、起伏、翻滾、騰越、纏絞、穿插等動作,因此,在舞龍的運動過程中,必須要表現(xiàn)出一定的速度,有時甚至需要竭盡全力,這時力量耐力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高質量完成整套動作的基本保障。2.舞龍運動力量素質的訓練方法力量素質的訓練方法分類很多,有依據(jù)力量訓練的部位進行分類的,包括:上肢力量練習,重點發(fā)展肩帶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胸大肌的力量;腰腹肌力量練習,其重點是以腹部肌群和背部肌群的力量為主;下肢力量練習,則主要以發(fā)展下肢的彈跳力量為主。也有依據(jù)所需力量素質的不同特點進行分類的,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二)速度素質速度是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速度素質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與位移速度,三者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舞龍運動同樣對速度也有著格的要求,舞龍運動對速度素質的要求更多的是要求運動員的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在完成一組舞龍動作時,速度素質的好壞,往往直接決定著舞龍動作的質量。如:“快速8字舞龍”動作,它是要求完成“8字舞龍”動作時要有較快的速度,只有快速的動作才能將龍的靈活多變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舞龍運動的訓練和比賽中,始終要控制好舞龍運動的節(jié)奏,該快的地方一定要快。當然于舞龍運動的特殊性,運動幅度較大,這就要求在強調動作速度的基礎上,還要保持一定的速耐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舞龍動作過程的質量。1.舞龍運動速度素質的特點及要求(1)舞龍運動的速度素質,要重點體現(xiàn)出動速度和移動速度的緊密結合。動作速度主要是指運動員手持龍具快速完成舞龍動作的能力而移動速度則是指運動員在完成舞龍動作時步法快速移動的能力。在舞龍運動中這兩者是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的,任何一方面的速度受到影響,都會影響到整個舞龍運動的速度。因此,在舞龍運的速度素質訓練中,應該將舞龍運動的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作為提高速度素質的重點。(2)運動員的集體協(xié)調配合是提高舞龍速度基本保證。舞龍運動是一項集體性的項目,舞龍速度的提高,不僅要提高運動員個人的速度素質,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強調集體的配合,如果沒有集體的配合,個人的速度再快,不僅不能提高整體舞龍的速度,反而容易造成舞龍整體的混亂。因此,在提高舞龍運動員速度素質方面,要做到個人與集體共同發(fā)展。(3)提高舞龍運動的動作速度應與掌握和保持正確的技術動作緊密結合。為了更好地提高舞龍運動的專項速度素質,通常是結合舞龍運動基本動作進行專項速度訓練,并且在訓練中要強調完成動作的正確姿勢。如:普遍采用“快速8字舞龍動作”來提高舞龍的速度,這就要求在8字舞龍過程中必須保持正確姿勢的基礎上,力爭讓運動員發(fā)揮出最高速度。2.舞龍運動速度素質的訓練方法(1)一般速度素質訓練方法①各種距離(30米、50米、60米、100米、200米)的快速跑或10~15米往返折回跑(要求快速轉身);按照“慢→快→最快→快→慢”的速度節(jié)奏進行原地“5”“3”“5”“3”“5”的小步跑或高抬腿跑;③快速左右臂練習;④高頻率跑樓梯臺階;⑤快速立臥撐;⑥單、雙搖跳繩、兩腳交替跳繩。(2)專項速度素質訓練方法主要是結合舞龍的基本動作進行專門的速度練習。如:采用重復法,針對舞龍運動的基本動作,進行快速重復練習,提高舞龍基本動作速度和隊員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在提高專項速度練習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考慮到提高運動員個人的速度素質,而且更多地還要強調集體的配合,這是提高舞龍基本動作速度的關鍵。(三)耐力素質耐力素質也是舞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工作或運動中克服疲勞的能力,也是反映人體健康平或體質強弱的一個重要標志。由于舞龍運動的競賽時間規(guī)定8~9分,其比賽時間持續(xù)較長、運動的強度較大,要保持特定的運動強度或動作質量,就必須具備良好的耐力素質,就必須要具備持續(xù)高運動強度中抗疲勞的能力。運動訓練學對于耐力有著不同的分類標準,如:按照參加主要工的肌群數(shù)量,可以分為局部耐力和全身耐力;按照肌肉工作的力學性質,可分為靜力性耐力和動力性耐力;按照耐力對專項的影響,可分為一般耐力和專項耐力;按照人體生理系統(tǒng),可分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按照運動中氧的代謝特征,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耐力素質是現(xiàn)代體育動訓練的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是提高專項技術水平和運動成績的基礎。同樣現(xiàn)代的舞龍運動對耐力素質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通過耐力訓練,可以提高舞龍運動員的呼吸系統(tǒng)、血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使運動中血氧供應充分,從而提高運動員抗疲勞的能力,抗疲勞能力越強,有機保持持久的高水平運動的能力越強,這對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無疑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在舞龍運動練習和比賽中,經(jīng)過科學、合理的耐力訓練,還可培養(yǎng)運動員堅毅、頑強、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所以說舞龍運動員如果沒有良好的耐力素質,無論在體力上、心理上以及技、戰(zhàn)術的發(fā)揮上,都是很難滿足當今激烈比賽的需要。因此,在舞龍訓練中對運動員耐力素質的訓練應該提高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1.舞龍運動耐力素質的特點及要求(1)舞龍運動所要求的耐力素質,既要有一定的有氧代謝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無氧代謝能力,是一項混合代謝供能的運動項目。因此,在訓練中要綜合提高舞龍運動員的耐力素質,為保證舞龍技術動作的完美表現(xiàn)奠定基礎。(2)舞龍運動專項耐力素質,主要是指以最佳的技術完成高強度比賽套路的能力。因此,在訓練中必須要多次重復完成舞龍運動的成套動或者完成1/2套以上的專門練習,以提高舞龍運動的專門耐力素質。2.舞龍運動耐力素質的訓練方法發(fā)展一般耐力(即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一般耐力的基礎,運動員有氧耐力的發(fā)展水平主要取決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供給運動中所必需的能源物質的儲存;第二,為工作不斷提供ATP所必需的有氧代謝能力;第三,肌肉、關節(jié)、韌帶等支撐運動器官承受長時間耐力工作的能力。因此,通過提高運動員的攝氧、輸氧和用氧能力,保持體內適宜的糖元脂肪的含量,以及提高肌肉、關節(jié)、韌帶等支撐運動器官承受長時間負荷的能力,是發(fā)展舞龍運動員有氧耐力的基本途徑。在安排舞龍運動員有氧耐力訓練時,最主應該考慮的兩個因素是練習的強度與練習的時間。(1)練習強度單純發(fā)展有氧耐力的練習強度相對要小一些,一般說應低于最大強度的70%,并以有氧系統(tǒng)供能為主。練習強度通常可用心率負荷來控制。如一般運動員練習時心率可控制在140~160次/分鐘之間,對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可控制在160~180次/分鐘之間。根據(jù)這個強度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可使有氧系統(tǒng)供能得到改善,心肺系統(tǒng)的機水平、肌肉供血和直接吸收氧氣的能力得到提高。由于人與人之間耐力水平發(fā)展不平衡,故發(fā)展氧耐力的適宜心率可以用公式推算來確定:適宜心率=安靜時心率+(最大心率-安靜時心率)×60%~70%。心率控制在這個水平,可使心血輸出量增加,吸氧量達到最大值的80%左右。練習結果還能使心臟容量增大,有利于促進骨骼肌、心肌毛細血管增生。如練習強度超過這一水平,心率達170次/分鐘以上,就會產生氧債,從而使練習向無氧代謝方向轉化。但練習強度會低,心率在150次/分鐘以下,提高有氧能力的有效性就會降低。(2)練習時間有氧耐力的練習時間,一般可根據(jù)訓練水平定,受過訓練的運動員有氧耐力訓練的時間可以長一些,有的可以是一堂課的時間來安排有耐力的訓練,但無論訓練對象如何,作為有氧耐力訓練至少也要維持20分鐘以上。時間越長,對機體有氧代謝過程的刺激也就越大。只有維持較長時間,才能使全身血量和紅血球增加,提高每搏輸出量和機體的攝氧、輸氧和用氧能力,達到發(fā)展有氧耐力的目的。在舞龍運動的一般性耐力訓練中,通常采用的是以持續(xù)性的耐力跑為主,提高運動員的有氧耐力。3.發(fā)展專項耐力無氧耐力是專項耐力的基礎。運動員無氧耐力的發(fā)展水平同樣也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第一是無氧代謝能力,這是構成無氧耐力的最重因素。第二是能源物質(ATP、CP、糖元)的儲備。第三是肌肉、關節(jié)、韌帶等支撐運動器官承大強度工作的能力。因此,提高舞龍運動員的無氧代謝能力和肌肉活動時必需的能源物質儲備以支撐運動器官的功能,是發(fā)展無氧耐力的主要途徑。在舞龍運動訓練中,發(fā)展專項耐力,通常主要是采用結合舞龍?zhí)茁分械哪骋唤M合動作或半套、整套練習為主的大運動量間歇訓練的形式,以提運動員在舞龍過程中的專項耐力。(四)柔韌素質柔韌素質是人體的一種重要身體素質。在競技體育技能類難美性項群中,如:武術,競技體操、藝術體操、技巧、跳水、花樣滑冰、繃、踺球、散打、游泳等運動項目,對運動員的柔韌素質都有很高的要求。在舞龍運動中發(fā)展柔韌素質不僅可以加大動作幅度,使動作更加優(yōu)美、協(xié)調,而且也能減少受傷的發(fā)生率。因此,正確地行柔韌素質練習,對于提高舞龍運動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柔韌素質通常是指人體關節(jié)在不同向上的活動能力,以及跨過關節(jié)的韌帶、肌腱、肌肉、皮膚及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根據(jù)人體生理解剖結構,柔韌包括四肢和軀干各關節(jié)的柔韌。其主要關節(jié)有:肩、肘、腕、胯、膝、踝及脊柱等各關節(jié),柔韌的訓練可說就是對上述各關節(jié)靈活性的練習。柔韌素質從其與專項的關系看,可分為一般柔韌性與專項柔性。一般柔韌性是指為適應一般技能發(fā)展所需要的柔韌素質,專項柔韌性是指專項運動特殊需要的柔韌性,由于專項柔韌性是具有較強選擇性的,因此,同一身體部位具有的柔韌性由于項目的求不同,在幅度、方向等表現(xiàn)上也有差異。另外,柔韌素質的分類從其外部運動狀態(tài)的表現(xiàn)看可為動力性柔韌性和靜力性柔韌性。還可從完成柔韌性練習的表現(xiàn)上看,柔韌素質又分為主動柔韌和被動柔韌性。從柔韌素質在身體不同部位的表現(xiàn)看,又可分為上肢柔韌性、下肢柔韌性、腰部柔韌性、肩部柔韌性等等。1.舞龍運動柔韌素質的特點及要求(1)由于舞龍運動的技巧性比較高,許多難度動作都給運動員的柔韌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良好的柔韌素質,不僅加大了動作的幅度,提高了關節(jié)的靈活性,對舞龍運動技術的掌握與提高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運動員自身來說,良好的柔韌素質,也可以防止、減少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延長運動壽命。(2)舞龍運動員柔韌素質的發(fā)展應與力量素質發(fā)展相適應,因為舞龍運動不僅對柔韌素質提出一定的要求,而且它更要求具備良好的速度力量。力量練習是發(fā)展肌肉的收縮能力,柔韌練習能發(fā)展肌肉的伸展能力,因此力量結合柔韌的練提高肌肉質量最為有效,即既能達到力量和柔韌的同時增長,又能保證關節(jié)靈活性的穩(wěn)固。(3)在進行舞龍運動員柔韌素質的訓練時,要兼顧相互關聯(lián)的身體各個部位。在有些舞龍動作過程中,柔韌性的表現(xiàn)不僅僅是在一個關節(jié)或某個身體部位的伸展性,而是牽涉到幾個相互有關聯(lián)的部位。例如為發(fā)展腰部柔韌性若采用“橋的練習,就是由肩、脊柱、髖等部位的關聯(lián)所決定的。因此,在練習過程中對這幾個部位都應該進行發(fā)展,倘若忽視某一部位就有可出現(xiàn)外傷。如果發(fā)現(xiàn)某一部位稍差,就應立即采取措施使其到改善。另外,也可通過其他部位的有效發(fā)展使其得到補償,這樣做可以使各部位的柔韌性得到展,保證舞龍專項運動訓練的需要。2.舞龍運動柔韌素質的訓練方法舞龍運動柔韌素質的訓練方法手段有很多,有根據(jù)身體部位進行分類的,如:肩關節(jié)柔韌性、髖關節(jié)的柔韌性等等;有根據(jù)運動的狀態(tài)進分類的,如:動力性柔韌練習和靜力性柔韌練習;也有根據(jù)練習的方式進行分類的,如:被動柔性練習和主動柔韌性練習。被動柔韌性練習,主要是指依靠外力的作用促使關節(jié)靈活性增大。而主動柔韌性練習,是指通過與某關節(jié)相關肌肉收縮來增加關節(jié)靈活性的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