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2022新高考一輪復習課時練習題 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7/25/wKhkGWcXCE6AOcbCAAIq2NCXUk4893.jpg)
![新教材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2022新高考一輪復習課時練習題 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7/25/wKhkGWcXCE6AOcbCAAIq2NCXUk48932.jpg)
![新教材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2022新高考一輪復習課時練習題 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7/25/wKhkGWcXCE6AOcbCAAIq2NCXUk48933.jpg)
![新教材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2022新高考一輪復習課時練習題 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7/25/wKhkGWcXCE6AOcbCAAIq2NCXUk48934.jpg)
![新教材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2022新高考一輪復習課時練習題 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7/25/wKhkGWcXCE6AOcbCAAIq2NCXUk489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
1走進思維世界.........................................................-1-
2把握邏輯要義.........................................................-7-
3領會科學思維........................................................-10-
4準確把握概念........................................................-15-
5正確運用判斷........................................................-19-
6掌握演繹推理方法....................................................-23-
7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29-
8把握辯證分合........................................................-32-
9理解質量互變........................................................-38-
10推動認識發(fā)展.......................................................-Al-
li創(chuàng)新思維要善于聯(lián)想.................................................-47-
12創(chuàng)新思維要多路探索................................................-52-
13創(chuàng)新思維要力求超前................................................-58-
1走進思維世界
一、選擇題
1.“人的感官是人認識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而思維卻可以幫助人們突破
這一天然的界限。這種觀點表明思維具有()
A.概括性B.能動性
C.間接性D.預見性
2.有一次,日本的營銷人員在一家飯店觀察到“老外”飲茶。由于歐洲人的
鼻子較大,當茶水少于半杯時,鼻子便碰到杯沿上,若想喝完茶水,必須仰起脖
子,既不方便,也有失歐洲人的紳士風度。日本營銷人員回國后,研制生產了“斜
口杯”,風靡了歐洲市場。這表明思維創(chuàng)新()
A.是人們在實踐中有所發(fā)現、有所發(fā)明的思維活動
B.是人對客觀事物的簡單反映
C.泛指所有思維都具有的能動性
D.不能運用常規(guī)的思維方法,只能運用非常規(guī)的方法
3.“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
刻地感覺它”。這一觀點說明()
A.感性認識對于事物的本質沒有任何幫助
B.理性認識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為感性認識
C.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D.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依存和滲透的
4.“物質的抽象、自然規(guī)律的抽象、價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話,一
切科學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边@一論斷說明()
A.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
B.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C.抽象的東西是深刻的、正確的
D.感性認識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認識
5.兩個分別以30萬千米/秒和5萬千米/秒的速度運動的物體在速度上的差別,
人們憑感官是不能直接感知的,然而科學工作者卻能理解。以5萬千米/秒的速度
飛向某一遙遠星球的星際飛船,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多少?科學工作者對光速的
理解說明思維具有()
A.間接性B.直接性
C.概括性D.抽象性
6.我們平時看到的人,總具有高矮、胖瘦、年長年幼、男人女人等個性特征。
“人”這個概念,揭示了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會思維能勞動。這說明思
維具有()
A.間接性B.概括性
C.形象性D.能動性
7.我們平時看到的樹,總是有高或矮、直或曲、粗或細、闊葉或針葉、喬木
或灌木、落葉或常青等個性特征?!皹洹边@個概念,揭示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共同
屬性,即木質莖干植物。這反映出思維具有________特征。()
A.間接性B.能動性
C.概括性D.主觀性
8.如圖漫畫說明了()
如果有胡子就算知識淵博,
那么山羊也可以講課了。
―佚名
①人的思維風格不同,表現出很多差異②人們可以直接感知到未知的事物
③只看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不能獲得一個正確的認識④如果感性材料虛假
或片面,或加工制作失誤,就容易導致認識上失真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9.從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思維可劃分為()
A.綜合思維和分析思維B.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
C.聚合思維和發(fā)散思維D.創(chuàng)新思維和經驗思維
10.從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的不同,可以將思維分為()
①抽象思維②聚合思維③發(fā)散思維④形象思維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1.雖然戰(zhàn)爭的危險還存在,但是制約戰(zhàn)爭的力量有了可喜的發(fā)展。第三世界,
包括中國,希望自己發(fā)展起來,而戰(zhàn)爭對他們毫無好處。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別
是第三世界國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國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所
以,從政治角度說,中國的發(fā)展對世界、對亞太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都是有利的。等
到中國發(fā)展起來了,制約戰(zhàn)爭的和平力量將會大大增強。上述材料從思維基本形
態(tài)上看屬于()
A.形象思維B.創(chuàng)造性思維
C.抽象思維D.發(fā)散思維
12.形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是()
①思維表達的嚴謹性②思維表達的情感性③基本單元的形象性④運行
方式的想象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13.東漢時候,王戎和幾個小朋友到野外玩耍??吹铰愤呌锌美钭訕?,樹上結
滿了李子,小朋友們紛紛跑上去摘李子,王戎卻站在一邊一動也不動。小朋友們
就問他為什么不摘李子吃,王戎說:“李子樹長在路邊,結滿了李子,卻沒人吃,
說明李子是苦的?!毙∨笥褌円粐L,果然是苦的。
(1)上述材料體現了思維的什么特征?
(2)簡要說明思維具有這一特征的原因。
14.圖1畫的是位少女,圖2畫的是位老嫗,有人做過實驗,讓兩組人分別看
圖1和圖2,再共同看圖3,結果出現不同效果。
請根據材料回答:
⑴你在圖3中看到了什么?
(2)為什么同樣一幅圖案,會讀出多種含義?
(3)圖形欣賞產生的不同效果表明科學思維常識的什么道理?
⑷試一試,你能否將解讀到的不同含義的畫面同時呈現出來。
答案及解析
1.解析:題干中的觀點表明人的思維能夠突破感官的界限,而人們之所以能
突破這一界限,理解那些不能親自感知的東西,就在于思維具有間接性。故選C。
答案:c
2.解析:沒有''老外”飲茶的實際困擾,就不可能有日本營銷人員的思維創(chuàng)
新,很明顯思維創(chuàng)新離不開人們的實踐,A項符合題意。
答案:A
3.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關系的把握。本題要說明的是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區(qū)別,指出二者的層次不同,一個是初級階段,一個是高
級階段,答案是C。
答案:C
4.解析:“一切科學的抽象''即理性認識“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
映著自然”,體現了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B正確;抽象的東西有正確的,
也有錯誤的,排除C;A、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
答案:B
5.解析:思維的間接性告訴我們,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
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
兩個高速運動的物體,人們憑感官無法感知,但是科學工作者卻可以透過現象發(fā)
現其本質和規(guī)律。A項符合題意。
答案:A
6.解析:“高矮、胖瘦、年長年幼、男人女人”是人的個性特征,從中得出
“會思維、能勞動”這一人所具有的共同屬性,體現了思維具有概括性。A、D兩
項不符合題意,C項不是思維的特征,均應排除。
答案:B
7.解析:“樹”這個概念,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了一切樹木所
具有的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這是思維具有概括性的表現。
答案:C
8.解析:思維屬于理性認識,若只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只是認識了事物的
現象,即認識了事物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而不能對事物內在的、共同的、本
質的屬性有所認識,從而導致認識上的失真。故②錯誤,①③④正確。
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D
11.解析:思維的基本形態(tài)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故排除B、D兩項,而
抽象思維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形象思維運用聯(lián)想、想象和幻想
等反映認識對象,故選C。
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1)王戎沒有直接品嘗就對事物的屬性作出了正確的判斷,體現了思
維的間接性。
(2)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也不
可能直接感知到,但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
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
14.答案:(1)圖3中既有少女的形象,也有老嫗的形象。
(2)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的間接性是同思維的能動性相聯(lián)系的。人們已有的經
驗和知識不同,對被觀察的對象加工就不同,形成的認識就不同。
(3)思維方式受主觀因素的制約。
(4)不能。至多能在兩種圖像之間進行切換,說明思維加工是受客觀條件制約的。
2把握邏輯要義
一、選擇題
1.愛好邏輯的小華在網上購買邏輯學入門書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有那
么多的“邏輯學'':邏輯學、形式邏輯、辯證邏輯……這些"邏輯學”之間的關系是
()
A.邏輯學包含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
B.形式邏輯包含邏輯學和辯證邏輯
C.邏輯學包含形式邏輯,形式邏輯包含辯證邏輯
D.邏輯學包含辯證邏輯,辯證邏輯包含形式邏輯
2.每一門學科均有其核心任務。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
A.把握從假前提推導出假結論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
B.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假結論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
C.把握從假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
D.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
3.某教師:“小紅是什么時候轉學到你們班的?”某學生:“小紅剛剛來我們班不到兩個
學期?!边@個學生回答的錯誤在于他()
①自相矛盾②違背了矛盾律③違背了排中律④違背了同一律
A.①④B.①②
C.①③D.②④
4.張先生買了塊新手表。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掛鐘對照,發(fā)現手表比掛鐘慢了三分
鐘;后他又把家中的掛鐘與電臺的標準時間對照,發(fā)現家中的掛鐘比電臺標準時間
快了三分鐘。張先生因此斷定:他的表是準確的。以下哪項是對張先生推斷的正確
評價()
A.張先生的推斷是正確的。因為手表比掛鐘慢三分鐘,掛鐘比標準時間快三分鐘,這
說明手表準時
B.張先生的推斷是正確的。因為他的手表是新的
C.張先生的推斷是錯誤的。因為他不該把手表和掛鐘比,應該直接和標準時間比
D.張先生的推斷是錯誤的。因為掛鐘比標準時間快三分鐘,是標準的三分鐘;手表比
掛鐘慢三分鐘,是不標準的三分鐘
202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剛成立時蕭條荒涼、民生艱難的中國,
經過71年的發(fā)展已成為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中國。據此完成第5—6題。
5.上述說法()
A.正確,符合同一律的要求
B.正確,符合排中律的要求
C.錯誤,違背了同一律的要求
D.錯誤,違背了排中律的要求
6.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示是()
A.同一律要求對同一對象的判斷一定是同一的
B.同一律否認了事物的變化發(fā)展
C.同一律并不否認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條件下,認識對象可以發(fā)生變化
D.同一律反對任意變更概念和判斷
二、非選擇題
7.在一次物理課上,物理老師問學生:鐵水凝成鐵塊體積縮小了1/34,鐵塊若化成鐵水,
體積將增加多少?
學生甲:增加1/33o
學生乙:同樣是這么多東西,縮小的是1/34,增加的是1/33,這不是違反同一律嗎?
學生丙:你倆說得都對。
學生丁:你倆說得都不對。
請你運用形式邏輯基本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來判斷學生甲、乙、丙、丁的觀點是否正
確。
答案及解析
1.A邏輯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歷史上人們曾把所有研究思維規(guī)律與方法的學問
都稱為邏輯學。隨著學科分化,人們把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guī)律的形式邏輯視為
狹義的邏輯學,而把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guī)律、規(guī)則與思維方法
的辯證邏輯等視為廣義的邏輯學,A項正確。
2.D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D項正
確。
3.B“剛剛”表示時間不長,一個學期至少五個月,“不到兩個學期”就是半年以上、一
年以內,表示時間不算短了?!皶r間不短''與"剛剛”是矛盾的??梢?,該同學自相矛盾,
①②符合題意;③④與題意不符。故選B項。
4.D從材料中可以確定前后兩個三分鐘不是同一概念。張先生的推斷違反同一律,
犯了“混淆概念'’的錯誤。
5.A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
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1年的發(fā)展”說明時間已不同了,故本題符合同一律的要
求。
6.C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發(fā)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時
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和判斷。A、B、D三項說法錯誤,故選C項。
7.答案甲的觀點是正確的。乙的觀點違反了同一律,他混淆了概念,因為縮小的1/34
是就鐵水的體積而言的,增加的1/33是就鐵塊的體積而言的。丙的觀點違反了矛盾
律,因為兩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丁的觀點違反了排中律,因為互相矛盾的思
想不能同假。
解析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是邏輯思維應該遵守的三個基本規(guī)律。本題中乙、
丙、丁的觀點分別違反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啟示我們:科學的思維必須
是遵守形式邏輯基本規(guī)律的思維。
3領會科學思維
一、選擇題
1.“實踐永無止境,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边@表明()
A.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B.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定量化
C.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
D.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
2.甲乙兩畫家以“安靜”為題,各畫了一張畫,甲畫了一個湖,湖面平靜,
倒映著遠山和湖邊的花草,好像一面鏡子。乙畫了一個急湍直瀉的瀑布,旁邊一
棵小樹,樹上有一個鳥巢,巢里有一只小鳥,小鳥在睡覺。從思維定勢的角度,
說明()
A.甲利用了思維定勢的積極作用,懂得安靜的真義
B.乙利用了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不懂得安靜的真義
C.甲乙都利用了思維定勢的積極作用,體現出安靜的真義
D.乙克服了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懂得安靜的真義
3.人,論力氣比不上野牛大象,論奔跑比不上羚羊斑馬,論攀登比不上敏捷
的猿猴……然而,通過有思維參與其中的人類社會實踐,看似生靈中弱者的人卻
成了萬物之靈!其原因是()
A.人有大腦B.人能直立行走
C.人有雙手D.人有思維
4.有專家指出,除非人類認識到自身行為對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并采取切
實行動來減緩這種影響,否則,人們所熟悉的自然界“將不再存在”。這表明()
A.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精確性
B.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
C.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
D.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普適性
5.由于天文學家事前做出了準確預報,使得眾多的天文愛好者目睹了流星雨
這一壯麗天文奇景。獅子座流星雨爆發(fā)之前,天文學家對此做出了準確預報。這
一事實表明()
A.在一定條件下,意識可脫離物質而存在
B.人們可以改變或創(chuàng)造條件,使規(guī)律符合人們的意志
C.人們只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和把握規(guī)律
D.科學思維能夠把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夠對客觀事物做出超前反映
6.我們平日進行的“腦筋急轉彎”游戲,如貓為什么見了老鼠就跑?是因為
在追老鼠。在這里我們主要采用的思維方法是()
A.分析的思維方法B.綜合的思維方法
C.想象的思維方法D.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
7.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目的是()
A.思維B.抽象思維
C.正確的思維D.形象思維
8.從實際出發(fā),力圖如實反映認識對象,不盲目崇拜權威,不盲目相信書本
結論,尊重實踐檢驗的結果,注重實事求是的推理和論證。這體現了科學思維的
()
A.定量化B.客觀性
C.預見性D.可檢驗性
9.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有這樣的經歷,有人拍你左邊的肩膀,你會把臉轉
向左邊;有人拍你右邊的肩膀,你會轉向右邊,這主要是的作用。()
A.思維的間接性B.思維定勢
C.思維的概括性D.思維的預見性
10.東北長白山區(qū)中華蜜蜂基因所特有的DNA序列的發(fā)現,對保護和開發(fā)長
白山中華蜜蜂具有重要意義。這說明()
A.任何思維都是對認識對象的反映
B.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fā)展
C.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
D.思維能夠彌補直接感知的不足
11.有人根據杜甫的《絕句》中的“門泊東吳萬里船”推斷:既然是“門泊東
吳萬里船”,那成都杜甫草堂前,原先應該有水道,否則,這首名詩就有問題。
后經勘探,果然找到了舊時水道的遺跡。這說明()
①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②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③正確運
用形式邏輯可以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真理的職責④正確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有
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2.在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幾個與觀測有關的預言,如光線在經過巨
大星體時,在引力場的作用下會發(fā)生彎曲。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現日全食的
機會,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1882?1944)等人率領兩支考察隊,分別在非洲西部幾
內亞灣的普林西比島和南美巴西的索布臘爾進行觀測,測得兩地星光經過太陽時
的平均偏轉值為L79",與愛因斯坦預言的1.75"相差無幾。這一材料揭示的科
學思維的特點是()
A.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B.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精確性
C.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
D.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
二、非選擇題
13.1929年,丹麥的達姆博士研制了一種飼料,并利用小雞進行試驗,發(fā)現
食用了該飼料的小雞皮下和肌肉都會出血。達姆進行了無數次試驗,都沒有解決
小雞出血的問題。直到1939年,達姆在農村調研時,發(fā)現食用了該飼料的農家小
雞,沒有一只患出血癥。他猜想農家小雞一定是吃了某種能防治出血的特殊物質。
經研究,他發(fā)現農家小雞經常食用的綠色植物葉子中含有的維生素K,可以防治
食用該飼料的小雞患出血癥。
上述材料如何體現科學思維的特點?
14.近年來,隨著信息傳播技術和傳播工具的進一步發(fā)展,更多的人可以隨時
更方便地獲取全國各地的天氣預報信息,并且我們也發(fā)現如今的天氣預報準確率
越來越高。天氣預報員制作天氣預報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收集整理信息進行思維
決策的過程。對于重大災害性天氣預報,預報員的預報結論又是各級領導對社會
公眾指導和進行防災活動決策的前提,因此,預報員對預報結論負有重大的社會
責任,必須慎重地作出。這就要運用科學決策??茖W的預報思維是預報員對于預
報對象,運用專業(yè)知識,通過常規(guī)和非常規(guī)性分析,運用判斷進行綜合的思維。
經過一系列程序化的思維,目的是減少預報工作中的隨意性,彌補技術和經驗的
不足,以清晰的科學邏輯思維制作更接近于實況的天氣預報。
從科學思維的角度,談談如何理解當今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越來越高。
答案及解析
1.解析:科學思維總是從實際出發(fā),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它尊重實踐
檢驗的結果,注重實事求是的推理和論證,而創(chuàng)新中的思維活動也離不開從實踐
中總結出的科學思維方法。故可判斷A項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答案:A
2.解析:乙的做法克服了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是科學思維的具體表現。
答案:D
3.解析:人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qū)別就在于人有思維,這是人所特有的屬性,
在正確思維的指導下,其實踐活動能夠實現預期的目的。D正確。
答案:D
4.解析:材料體現了專家對人類破壞環(huán)境惡果的預見,B項符合題意,故應
入選。A、C、D三項觀點均與材料不符,故應排除。
答案:B
5.解析:天文學家對流星雨的準確預報是把握了流星雨爆發(fā)的規(guī)律,是對客
觀事物做出超前反映的具體表現,故D符合題意。
答案:D
6.解析:“腦筋急轉彎”游戲中的問題,往往會使人陷入思維定勢的負面作
用中,沒有大膽的創(chuàng)新,但回答卻出人意料,說明掌握了科學思維的方法,具有
創(chuàng)造性,選D。
答案:D
7.解析:人人都有思維,但思維是有差異的,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只有正確
的思維才能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C正確。
答案:C
8.解析:材料中尊重客觀事實和客觀規(guī)律體現了科學思維具有客觀性。故選
Bo
答案:B
9.答案:B
10.解析:材料說明中華蜜蜂基因所特有的DNA序列的發(fā)現,對保護和開發(fā)
長白山中華蜜蜂的意義,C項符合題意。
答案:c
11.解析:材料中此人根據杜甫的《絕句》,大膽假設,運用形式邏輯證明,
最后又經過實踐的檢驗,這充分說明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預見性,也
說明了正確運用形式邏輯的意義,①②③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項。材料沒
有涉及辯證思維,故④不符合題意。
答案:C
12.解析:材料中愛因斯坦的預言與實際觀測的數值相差無幾,體現了科學思
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D正確;A、C在材料中未體現;B不屬于科學思維的特點。
答案:D
13.答案:①達姆進行試驗、調研,體現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②維生素K對防治小雞出血癥有奇效,體現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
③達姆通過調研分析,作出猜想,體現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
14.答案:①科學思維,泛指符合認識規(guī)律、遵循邏輯規(guī)則的思維,是能夠達
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它與主觀臆想的、不合邏輯的、片面僵化的思維相對立。
②天氣預報信息的作出不是憑空臆造出來的,每個地方的氣象臺站都是根據本
地的氣候特征,結合實踐經驗,確定對某類天氣的預報流程,這是科學預報的基
礎。
③天氣預報信息的作出,就是憑借過去積累下的經驗和歷史資料,再加上對現
實天氣資料的跟蹤分析,然后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推理。在這一過程中,還要找出
天氣變化的規(guī)律,然后對天氣變化的發(fā)展趨勢作出更進一步的準確預報。
4準確把握概念
一、選擇題
1.“人”這個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個性特征,只抓住“人”
所共有并且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又不專指某個具體對象(如張
三或李四),而指所有的“人”。這表明()
①概念具有抽象性②概念具有生動性③概念具有概括性④思維具有間
接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2.桌子,既包括木桌、石桌,也包括圓桌、方桌或書桌、飯桌等。桌子這個
概念是所有的桌子的共同本質,即“有桌面,有支柱,能夠在上面放置東西或進
行操作”,而不管它是木頭的還是石頭的,不管它是方的還是圓的,也不管它是
書桌還是飯桌。這表明概念具有()
①整體性②概括性③抽象性④系統(tǒng)性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3.概念的內涵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它反映事物“質”的規(guī)定
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從內涵方面說明概念
的是()
A.單身漢是未婚、成年的男性
B.社會關系包括經濟、思想、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關系
C.魚是用鯉呼吸,用鰭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動物
D.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4.在“《屈原》的作者是郭沫若”這個命題中,“《屈原》的作者”和“郭
沫若”這兩個概念是()
A.全同關系B.反對關系
C.全異關系D.交叉關系
5.從概念的外延來看“馬”與“白馬”和“中國的首都”與“北京”是()
A.全同關系、屬種關系B.屬種關系、全同關系
C.種屬關系、交叉關系D.交叉關系、種屬關系
6.“中國位于亞洲?!边@句話中的“中國”和“亞洲”兩個概念的外延是
)
A.包含關系B.全異關系
C.交叉關系D.包含于關系
7.有人把三角形劃分為直角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這樣的劃分()
A.違反了劃分必須是相稱的規(guī)則
B.符合劃分的規(guī)則
C.違反了劃分的子項應互相排斥的規(guī)則
D.違反了劃分標準必須同一的規(guī)則
8.下列各組概念中,具有屬種關系的是()
A.西南財大——西南財大法學院
B.花——花蕊
C.資本----固定資本
D.黨——黨員
9.下列表示反對關系的圖是()
ABCD
10.男同學和女同學的關系是()
A.矛盾關系B.反對關系
C.交叉關系D.全異關系
11.設a、b為兩個概念,若所有a是b,并且所有b是a,則a、b兩個概念
具有()
A.交叉關系B.全同關系
C.屬種關系D.種屬關系
12.“罪犯就是犯罪的人”這個定義()
A.錯誤,犯了“同語反復”的邏輯錯誤
B.正確,符合定義種差加屬概念的原則
C.錯誤,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
D.錯誤,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高三學生甲和乙,爭論什么是辯證法,什么是形而上學的問題。甲問:“你
說,什么是辯證法?什么是形而上學?”乙說:“辯證法是同形而上學根本對立
的宇宙觀。形而上學嘛,當然也就是同辯證法根本對立的宇宙觀?!奔渍f:“我
不同意這個說法,用形而上學說明辯證法,又用辯證法說明形而上學,這算什么
回答呢?!?/p>
從給概念下定義的角度看,用形而上學說明辯證法,又用辯證法說明形而上學
是否合乎邏輯?為什么?
14.下列語句作為定義和劃分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1)數學就是研究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的科學。
(2)學生可劃分為大學本科生、??粕?、自考生、中學生、小學生以及外國留學
生。
答案及解析
1.解析:舍去個性特征,只抓住一類事物共有并且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屬
性,體現了概念的抽象性和概括性,①③符合題意。生動性是感性認識的特點,
具有形象思維特征,概念屬于理性認識的思維形式,②觀點錯誤。思維的間接性
是指思維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
的本質和規(guī)律,④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項。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概念的基本特征。從桌子的概念可以看出,桌子這個概念
是從眾多具體形式的桌子中抽象出來的,又是對所有桌子共同本質的概括,因此
體現了概念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故D正確。
答案:D
3.解析:根據定義,概念的內涵即事物的本質屬性的反映。A、C、D三項反
映事物的本質屬性;B項只是反映了社會關系所包含的內容,沒有反映事物的本質
屬性。
答案:B
4.解析:在“《屈原》的作者是郭沫若”這個命題中,“《屈原》的作者”
與“郭沫若”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故應為全同關系,A正確。故B、C、D
三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答案:A
5.答案:B
6.解析:“中國”是一個國家,“亞洲”是一個大陸,這是性質不同的兩個
對象。二者間無種屬關系。只在地理位置上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答案:B
7.解析:在本題中,對三角形的劃分,既按照“角”來劃分,又按照“邊”
來劃分,顯然違反了“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的規(guī)則。
答案:D
8.解析:屬種關系是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符合
這一要求的是C。A、B、D所包含的概念都是不同的概念,不是屬種關系。
答案:C
9.解析:反對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
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D項符合要求。A項是全同關系,B項是矛
盾關系,C項是全異關系。
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B
12.解析: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
或“循環(huán)定義”的邏輯錯誤。上述定義“罪犯”和“犯罪的人”,就是同語反復,
故選A項。
答案:A
13.答案:(1)不合邏輯。
(2)①正確地給概念下定義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規(guī)則是:定義項不得直接或間接
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出現被下定義的概念靠下定義的概念、下定義的概念
又靠被下定義的概念去揭示和說明,犯“循環(huán)定義”的邏輯錯誤。②乙所下的定
義是一種“循環(huán)定義”,這使人們在“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概念中兜圈
子,未能真正揭示出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內涵,因而是不合邏輯的。
14.答案:(1)定義不正確。違反了“定義項與被定義項所指的范圍必須等同”
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
(2)劃分不正確。犯了“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或答犯了“多出子項”的
邏輯錯誤;或答違反“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的規(guī)則;或答違反
“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的規(guī)則)。
5正確運用判斷
一、選擇題
1.“道德標準和藝術標準都不是超歷史、超現實、超人類的東西。”這一語
句屬于()
A.性質判斷B.關系判斷
C.聯(lián)言判斷D.簡單判斷
2.“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睂@個判斷認識正
確的是()
A.擴大了概念的外延
B.對認識的情況沒有正確認識
C.這個判斷中概念搭配不當
D.這個判斷沒有確定好認識對象之間的關系
3.判斷是對事物情況的反映。要形成一個恰當的判斷,需具備的條件有()
①不能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②要運用內涵明確、外延確定的概念構
成判斷③恰當搭配和使用概念的主項、謂項、量項和聯(lián)項④全稱判斷不得用
作特稱判斷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在直言判斷劃分中,不需要量項的是()
A.全稱判斷B.特稱判斷
C.肯定判斷D.單稱判斷
5.從判斷的類型看,“曹操與曹植不是兄弟”是()
①簡單判斷②關系判斷③性質判斷④聯(lián)言判斷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6.“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睂Υ苏J識正確的是()
A.這個判斷正確地斷定了認識對象的關系
B.“吸煙”和“患肺癌”有必然性的條件關系
C.這個判斷中概念搭配不當
D.這個判斷對認識對象之間的關系斷定不正確
7.依據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的條件關系不同,假言判斷分
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下列判斷屬
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是()
A.如果驕傲自滿,學習成績就會下降
B.全國人民只有萬眾一心,才能共克難關
C.魯迅既是文學家,又是思想家
D.一個數是偶數,當且僅當,這個數能被2整除
8.“我國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边@個判斷是()
①肯定判斷②否定判斷③特稱判斷④單稱判斷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9.對“有些中學生是共青團員”這個判斷表述正確的是()
①“有些”是量項②“中學生”是主項③“是”是謂項
④“是”是聯(lián)項⑤“共青團員”是謂項⑥“共青團員”是主項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⑥
10.“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
A.兩個聯(lián)言判斷
B.第一個是聯(lián)言判斷,第二個是選言判斷
C.兩個選言判斷
D.第一個是性質判斷,第二個是關系判斷
11."或者P,或者Q,或者R;是P,所以不是Q,不是R?!边@個推理在
時,才是正確的。()
A.支判斷P、Q、R為不相容關系
B.支判斷P、Q、R為相容關系
C.支判斷P、Q、R為交叉關系
D.支判斷P、Q、R為屬種關系
12.只有她去,你和我才會一起去唱“卡拉OK”;而她只到能跳舞的“卡拉
OK”唱歌,那些場所都在市中心。只有你參加,她妹妹才會去唱“卡拉OK”。
如果上述斷定都是真的,則以下哪一項也一定為真()
A.她不和她妹妹一起唱“卡拉0K”
B.你和我不會一起在市郊的“卡拉0K”唱歌
C.我不在,你不會和她一起去唱“卡拉0K”
D.她不在,你不會和她妹妹一起去唱“卡拉0K”
二、非選擇題
13.材料一小華在作文中寫道:”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
樣?!?/p>
材料二小明告訴爺爺:“公園里有種叫仙人掌的東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
植物。樣子很特別?!?/p>
材料三一位讀者致函某報社,批評該報:“有些又臭又長的文章是不應該在
報上發(fā)表的。”
請糾正上述材料中的不當之處。
14.某人請客,見主客遲遲未到,便焦急地說:“唉,該來的沒來?!眮砼憧?/p>
的人一聽,有的坐不住,走了。見主客還未到,又有陪客走了,他更著急,脫口
而出:“不該走的走了?!痹捯魟偮?,所有的客人都走了。此人傻了:“我錯在
哪兒了?”
此人請客失敗,問題出在哪里?
答案及解析
1.解析: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本題中的幾種事
物情況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屬于聯(lián)言判斷。故選C。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簡單判斷,題干中呼吸陽光和海水表達不當。
答案:c
3.解析:④錯誤,全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全部,特稱判斷斷定的
對象是某類事物的部分,因此,全稱判斷可以用作特稱判斷。故選A項。
答案:A
4.解析:全稱判斷量項有“一切”“所有”“凡是”等,特稱判斷的量項有
“有些”“有的”“少數”等,全稱判斷的量項有時可以省略,特稱判斷的量項
不可以省略,單稱判斷不需要量項。
答案:D
5.解析:“曹操與曹植不是兄弟”,反映的是曹操與曹植的關系,為關系判
斷,而關系判斷和性質判斷同為簡單判斷。①②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項。
③④不符合題意,不應入選。
答案:B
6.解析:吸煙和患肺癌不存在必然關系,選D。
答案:D
7.解析:根據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要求可知: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
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B項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符合題意。A項為充分條件假
言判斷,C項為聯(lián)言判斷,D項為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不符合題意,均應排除。
答案:B
8.解析:題干中的句子從質上看屬于肯定判斷,從量上看“我國的”屬于特
稱判斷,故選①③,即選A項。
答案:A
9.答案:A
10.解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都是并列復句,屬于聯(lián)言判斷。
答案:A
11.解析:題意表明:P、Q、R三個支判斷中只有一真,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邏
輯特點是有且只有一個選言支為真。因此可知這一判斷是不相容的選言判斷,三
者之間的關系是不相容關系。
答案:A
12.解析:由題干可知,你和我在一起唱“卡拉0K”,則她一定也在;如果
你和我是在市郊,則她也是在市郊,這與她只在市中心的“卡拉0K”唱歌矛盾,
故一定不會在市郊的“卡拉”O(jiān)K唱歌。其余各項不一定為真。
答案:B
13.答案:(1)材料一屬于“‘釘子’精神”與“學習榜樣”的主項與謂項關系
搭配不當,應該說雷鋒同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材料二的不當之處在于“仙人掌”“也不是植物”,這是把概念的種屬關系
誤認為全異關系,可以改為“也不是樹木”。
(3)材料三的不當之處在于量項“有些”的誤用,應該改為“所有”。
14.答案:此人請客失敗,問題出在他在請客時沒有運用好關系判斷的量項,
結果造成了別人的誤解,致使請客失敗。
6掌握演繹推理方法
一、選擇題
1.下列不屬于換位推理的是()
A.有些胎生的動物是會飛的,所以,有些會飛的是胎生動物
B.金子是發(fā)光的,所以有些發(fā)光的是金子
C.有些教師不是師范院校畢業(yè)的,所以,有些教師是非師范院校畢業(yè)的
D.所有商品都是有使用價值的,所以,有些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是商品
2.“中學生不是沒有理想的",對這一判斷的種類、主項和謂項分析正確的
是()
A.全稱肯定判斷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
B.特稱否定判斷主項---不周延謂項-----不周延
C.全稱否定判斷主項——周延謂項——周延
D.單稱否定判斷主項——不周延謂項——周延
3.《雷雨》和《日出》都是曹禺的劇作,所以,《日出》是曹禺的劇作。這是
一個()
A.聯(lián)言推理的合成式B.相容的選言推理
C.聯(lián)言推理的分解式D.充分條件假言推理
4.以“一個有效的三段論,或其大前提是肯定的,或其小前提是肯定的”為
一前提進行選言推理,則另一前提可以是()
①這個有效的三段論大前提是肯定的②這個有效的三段論大前提不是肯定
的③這個有效的三段論小前提是肯定的④這個有效的三段論小前提不是肯定
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我們不靠天吃飯,而靠天吃飯是自然界的奴隸,所以,我們不做自然界
的奴隸?!边@個三段論是()
①三段論有效式②犯小項不當周延的邏輯錯誤
③犯大項不當周延的邏輯錯誤④違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項或小項,在結論
中也不得周延”的規(guī)則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6.“只有認識錯誤,才能改正錯誤。”以下諸項都準確表達了上述斷定的含
義,除了()
A.除非認識錯誤,否則不能改正錯誤
B.如果不認識錯誤,那么不能改正錯誤
C.認識錯誤,是改正錯誤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D.只要認識錯誤,就一定改正錯誤
7.信任離不開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長期人際關系的基礎。但是某些私人關
系的維持,例如友誼,還需要有共同的愛好。長期的友誼離不開互相尊重和共同
愛好的支持。根據這段文字,可以知道()
A.在長期的人際關系中,互相尊重意味著信任
B.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撐的友誼不會持續(xù)長久
C.建立在共同愛好基礎上的友誼會比其他關系更持久
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愛好支撐的私人關系總會持續(xù)很久
8.彭平是計算機編程專家,姚新是一位數學家。其實,所有的計算機編程專
家都是數學家。我們知道,今天國內大多數綜合性大學都在培養(yǎng)計算機編程專家。
據此,我們可以認為()
A.彭平是由綜合性大學所培養(yǎng)的
B.大多數計算機編程專家是由綜合性大學所培養(yǎng)的
C.姚新并不是畢業(yè)于綜合性大學
D.有些數學家是計算機編程專家
9.航天局認為優(yōu)秀宇航員應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豐富的知識;第二,熟練
的技術;第三,堅強的意志?,F有至少符合條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優(yōu)秀
飛行員報名參選,已知:①甲、乙意志堅強程度相同;②乙、丙知識水平相當;
③丙、丁并非都是知識豐富;④四人中三人知識豐富,兩人意志堅強,一人技術
熟練。航天局經過考查,發(fā)現只有一人完全符合優(yōu)秀宇航員的全部條件。他是()
A.甲B.乙C.丙D.T
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學一起去向老師詢問成語競賽的成績,老師說:你
們四人中有2位優(yōu)秀,2位良好,我現在給甲看乙、丙的成績,給乙看丙的成績,
給丁看甲的成績,看后甲對大家說:我還是不知道我的成績。根據以上信息,則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績
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績
C.乙、丁可以知道對方的成績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績
11.《紅樓夢》是杰出的古典文學著作。所以《紅樓夢》真實地再現了歷史。
這是一個直言三段論的省略式,它省去了,恢復后O()
A.大前提正確B.大前提不正確
C.小前提正確D.結論不正確
12.今年秋季入學的學生當中有些是免費的師范生。所有的免費師范生都是家
境貧寒的。凡家境貧寒的學生都參加了勤工儉學活動。如果以上陳述為真,則以
下各項必然為真,除了()
A.有些免費師范生不一定參加了勤工儉學活動
B.今年秋季入學的學生中有人家境貧寒
C.凡沒有參加勤工儉學活動的學生都不是免費師范生
D.有些參加勤工儉學活動的學生是今年秋季入學的
二、非選擇題
13.一個人只有刻苦學習而又方法得當,他才會學有所成;小王學無所成;所
以小王或者未刻苦學習,或者方法不得當。
這一推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它違反了什么規(guī)則?犯了何種邏輯錯誤?
14.星期天,王珊、張麗、李玲一起上街。她們走到一家電影院門前,看到買
票的人排成很長的隊。王珊立即提議說:“我們看電影吧,今天的電影一定很好
看?!薄澳阍趺粗溃俊睆堺悊??!澳憧春枚嗳速I票哦,如果買票的人很多,電
影就一定好看?!蓖跎赫f。張麗接著說:“你的意思是說,如果買票的人不多,
電影就不好看了?”王珊說:“我可沒這個意思?!边@時李玲插話了,她對張麗
說:“王珊的確沒這個意思。她只是說‘只有買票的人不多,電影才會是不好看
的,?!?/p>
請根據有關知識說明:張麗和李玲兩個人中,誰正確地理解和轉述了王珊的意
思?
答案及解析
1.解析:C屬于換質推理;A、B、D都是換位推理。
答案:C
2.解析:“中學生”代表所有的中學生,斷定了“中學生”的全部對象,周
延;聯(lián)項屬否定式,故謂項也周延。故答案選C項。
答案:C
3.解析:這是一個聯(lián)言推理的分解式,前提是用一個聯(lián)合主項的緊縮句表達
的聯(lián)言判斷。根據聯(lián)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它的聯(lián)言支都是真的,因而推出了其中
一個聯(lián)言支“《日出》是曹禺的劇作”必然是真實的結論。
答案:c
4.解析:根據已知條件,這個推理的前提是選言判斷,且兩個選言支是相容
的。相容的選言推理只有一種有效形式,即否定肯定式。因此,另一個前提只能
是否定選言前提中的一個選言支。故②④符合題意,選D。
答案:D
5.解析:①錯誤,材料所述的三段論是無效的,因為“靠天吃飯是自然界的
奴隸”這一大項不當周延,起不到確定大項與小項關系的媒介作用,由前提到結
論沒有保真關系;②不符合題意,“靠天吃坂是自然界的奴隸”犯大項不當周延
的邏輯錯誤,而不是犯小項不當周延的邏輯錯誤;③④符合題意,“靠天吃飯是
自然界的奴隸”這一大項不當周延,因此,材料所述的三段論違反''前提中不周
延的大項或小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的規(guī)則。故選D。
答案:D
6.解析:題干講的是,“認識錯誤”是“改正錯誤”的必要條件。A項的連
接詞是“除非……否則不……”;B項的連接詞是“如果不……那么不……”,都
與題干的意思完全一致;C項強調“認識錯誤”是“改正錯誤”的必要條件,也與
題干的意思一致。D項則認為,“認識錯誤”是“改正錯誤”的充分條件,顯然
不能表達題干的意思。所以,正確答案是D項。
答案:D
7.解析:根據''信任離不開互相尊重”,可以知道互相尊重是信任的必要條
件,顯然A是不能推出來的;根據“長期的友誼離不開互相尊重和共同愛好的支
持”,可以知道互相尊重和共同愛好都是長期的友誼的必要條件,顯然C、D也是
不能推出來的。
答案:B
8.解析:題干中有四個陳述。即陳述1:彭平是計算機編程專家;陳述2:姚
新是一位數學家;陳述3:所有的計算機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陳述4:今天國內
大多數綜合性大學都在培養(yǎng)計算機編程專家。四個陳述被認為是完全正確的。陳
述4中表示時間和范圍的詞''今天""國內”“大多數”說明計算機編程專家可
以在其他時間、地點、學校培養(yǎng)出來,因此,A是錯誤的。另外,陳述4中“大
多數”是說明大學的,并非說明計算機編程專家,故B也不對。陳述4并不能說
明綜合性大學不培養(yǎng)數學家,況且“今天國內大多數”以外的綜合性大學是否培
養(yǎng)數學家并不能排除,所以C是毫無根據的。因此D正確。
答案:D
9.解析:由條件②③④可知,四人中三人知識豐富,乙、丙兩人知識水平相
當,丙、丁知識水平不相當,故知識不豐富的是丁,知識豐富的是甲、乙、丙三
人。因為只有一人完全符合條件,顯然丁不是完全符合條件的人。再由條件④只
有一人技術熟練,可推知丁也不是技術熟練的人。又因為甲、乙、丙、丁都至少
符合條件之一,若甲、乙意志堅強,則丁一項條件也不符合,故丁為意志堅強的
人,相應的甲、乙兩人意志則不堅強。由條件①④可得,另一意志堅強的人是丙,
相應的技術熟練的人也是丙,所以全部符合條件的是丙。
答案:C
10.解析:依題意,四人中有2位優(yōu)秀,2位良好,由于甲知道乙、丙的成績,
但還是不知道自己的成績,則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干部休養(yǎng)所健康生活方式推廣與實踐成果考核試卷
- 介紹項目 傭金合同范本
- 住宅建筑中的屋頂陽臺設計考核試卷
- 辦公茶桌轉讓合同范例
- 寵物飼養(yǎng)員自我提升與學習策略考核試卷
- 安全網絡數據安全事件管理軟件考核試卷
- 不給轉租合同范本
- 買房中介服務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數據質量監(jiān)控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地方特色糟鹵鴨翅罐頭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電力兩票培訓
- TCCEAS001-2022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計價規(guī)范
- 2024.8.1十七個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手冊(值得借鑒)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二次供水衛(wèi)生管理制度及辦法(4篇)
- 電影《白日夢想家》課件
- 婦產科產后虛脫患者的應急預案及程序
- DB11∕T 446-2015 建筑施工測量技術規(guī)程
- 運輸車輛掛靠協(xié)議書(15篇)
- 完整版:美制螺紋尺寸對照表(牙數、牙高、螺距、小徑、中徑外徑、鉆孔)
- 繪本閱讀促進幼兒分享與合作行為發(fā)展的研究分析-以中班為例 學前教育專業(y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