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8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考題猜想)(學生版) 七上期末生物考點大串講(人教版)_第1頁
專題08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考題猜想)(學生版) 七上期末生物考點大串講(人教版)_第2頁
專題08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考題猜想)(學生版) 七上期末生物考點大串講(人教版)_第3頁
專題08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考題猜想)(學生版) 七上期末生物考點大串講(人教版)_第4頁
專題08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考題猜想)(學生版) 七上期末生物考點大串講(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8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命題點01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命題點02光合作用及其應用。命題點01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例1】若將某植株一片葉的主脈切斷(如圖中甲),另一片葉兩面都貼上不透明的錫箔紙(如圖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時后光照4小時.取下兩葉經(jīng)脫色后用碘液處理,A,B,C三個部位一般不會呈現(xiàn)藍黑色的是()A.

只有A,B

B.

只有A,C

C.

只有B,C

D.

A,B,C都是碘液顏色【例2】在同一植株上分別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葉子,用打孔器取同樣大小的圓片,進行脫色后,用碘處理,結(jié)果是A.

早晨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

B.

傍晚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C.

深夜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

D.

三個圓片的藍色深淺相同命題點02光合作用及其應用【例1】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反應之一,下列各項描述屬于光合作用實質(zhì)的是(

)A.

制造氧氣供生物利用

B.

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C.

為人類提供食物

D.

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例2】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用適量的“汽水”(一種能釋放二氧化碳的溶液)澆灌植物,能促進植物的生長,原因是它能(

)A.

增強呼吸作用

B.

增強光合作用

C.

增強蒸騰作用

D.

促進水分吸收限時:60分鐘一、單選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某植物暗處理后,將一葉片主葉脈切斷(如圖),在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經(jīng)脫色并用碘液處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藍色。對以上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光是該實驗的變量B.A處制造了有機物,B處沒有C.葉片的A與B形成一組對照D.該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陽光2.小麗和同學坐在草地上聊天,站起來時發(fā)現(xiàn)白褲子沾上了綠漬,她要選下列哪種液體最容易洗去綠漬()A.酒精 B.自來水 C.肥皂水 D.沸水3.“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①可消耗原有淀粉 B.②控制的變量是光照C.⑤滴加的是碘液 D.⑥遮光部分變藍色4.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中,某同學使用了銀邊天竺葵作為實驗材料,實驗結(jié)果如圖所示,以下關于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前需先將實驗材料進行一段時間暗處理B.進行部分遮光、部分照光是為形成對照實驗C.需要通過直接加熱酒精的方式來溶解葉綠素D.實驗結(jié)果證實葉綠體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場所5.“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中,其操作與目的對應有誤的是()A.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消耗植物體內(nèi)原有的淀粉B.對葉片進行部分遮光處理,設置有光和無光的對照C.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直接加熱脫去葉綠素D.向漂洗干凈的葉片上滴加碘液,檢驗是否生成淀粉6.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把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的目的是()A.溶解葉片中的淀粉 B.為葉片消毒C.溶解葉綠素 D.使得葉片中的氣體揮發(fā)7.“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①用酒精去掉葉綠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葉片用黑紙遮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⑤把部分遮光的葉片摘下,去黑紙;⑥漂洗葉片后滴加碘酒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8.如下圖所示,下列哪組裝置能夠快速、安全地脫去葉片中的葉綠素()A. B.C. D.9.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12小時,再將此葉片部分用錫箔遮光后,進行曝光。光照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汽處理葉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葉片的曝光部分顯藍色,遮光部分顯棕色(見圖),該實驗可以證明()A.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B.光合作用放出氧C.光合作用不需要光 D.光合作用制造淀粉10.驗證綠色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時,實驗前將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是為了()A.消耗掉葉肉細胞內(nèi)貯存的淀粉 B.減少蒸騰作用消耗的水分C.避免光合作用原料不足 D.降低植物體的溫度11.竹子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莖不能逐年加粗,這是由于莖中缺少()A.木質(zhì)部 B.韌皮部 C.導管 D.形成層12.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實驗變量是()A.葉片的大小 B.有無葉綠體 C.有無碘液 D.有光無光13.在“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探究實驗中,用中間鏤空成“☆”的黑色圓形紙片(如圖)在葉片正反兩面夾緊,經(jīng)光照、脫色、染色后,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A.“☆”呈黃白色 B.“☆”呈藍色C.“☆”呈綠色 D.“☆”呈黑色14.在植物葉片結(jié)構(gòu)中,氣體進出葉片的通道是()A.葉脈 B.氣孔 C.表皮 D.葉肉15.下列各項中,可用于檢驗“綠葉在光下是否產(chǎn)生了淀粉”的是()A.酒精 B.澄清石灰水C.帶火星的木條 D.碘液16.如圖所示為葉片的橫切面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①表示的是葉脈B.③內(nèi)細胞中含大量的葉綠體C.②、④表示的是上、下表皮,也含有大量的葉綠體D.⑤表示的是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17.生物小組將放置暗處一晝夜的銀邊天竺葵做如圖處理,光照一段時間后,取A、B兩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對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正確的是()A.葉片A中間變藍,而邊緣不變藍,說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B.葉片B變藍,說明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是淀粉C.葉片B變藍,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葉片A變藍,葉片B不變藍,說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陽光18.如圖甲中葉片的主脈被切斷,圖乙中葉片上貼上錫箔,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后,經(jīng)脫色并用碘液處理,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藍色,錫箔的位置C不呈藍色,以上實驗能夠證明()A.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和陽光C.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陽光 D.光合作用需要水和葉綠素19.如果把植物的綠葉比作“綠色工廠”,它的“車間”和“機器”分別是指什么?()A.葉綠體,葉綠素 B.葉肉細胞,葉綠素C.葉肉細胞,葉綠體 D.葉綠體、太陽光能20.用顯微鏡觀察某陸生植物一片葉的上下表皮,視野如圖所示,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甲是上表皮 B.乙主要由營養(yǎng)組織構(gòu)成C.細胞a能進行光合作用 D.結(jié)構(gòu)b是氣體進出葉片的通道21.葉是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對葉的相關描述錯誤的是()A.葉片闊而扁平,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B.葉表皮上有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C.葉脈具有支持和輸導作用D.靠近上表皮的葉肉細胞中含有的葉綠體比靠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中少22.將帶葉的枝條下端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過一段時間將莖橫切,見到被染紅的部位是()A.韌皮部 B.木質(zhì)部 C.形成層 D.樹皮23.植物葉細胞中的葉綠體,不僅能制造有機物,還能夠()A.將熱能轉(zhuǎn)變成光能 B.將光能轉(zhuǎn)變成化學能C.將化學能轉(zhuǎn)變成光能 D.將光能轉(zhuǎn)變成電能24.分別在晴朗的一天的三個時段:早上,中午,傍晚,采取同種植物的葉片,用酒精漂洗后,滴加碘液變藍程度最大的是()A.早上的葉片 B.中午的葉片 C.傍晚的葉片 D.一樣藍25.如果讓你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光合作用場所是在葉綠體中,應選用()A.全綠色的葉 B.不含葉綠體的落葉C.酒精去綠的葉 D.有白斑的綠葉26.蔥、蒜等植物的莖,地上部分呈現(xiàn)綠色,埋于土壤部分呈白色,這是因為()A.地上比地下部分營養(yǎng)豐富B.地上比地下部分的呼吸旺盛C.地上部分莖干能見到光,形成葉綠素D.地上比地下部分空氣充足27.玉蘭、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時節(jié),當葉片還沒有完全長出時,卻可以開出滿樹嬌艷的花朵.推測這些花瓣中有機物的主要來源,正確的是()A.它們是根從土壤中吸收并運輸?shù)交ò甑腂.它們是花瓣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C.它們是樹皮將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變成有機物再運輸?shù)交ò甑腄.它們是葉在上一年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并儲存于樹干,在開花時通過篩管轉(zhuǎn)運到花瓣的28.在果樹的“坐果”時期,果農(nóng)常常給果樹的莖做環(huán)狀剝皮,這樣可以增加坐果量,即俗話所說的“梨樹砍三刀,樹枝壓彎腰”.其道理是()A.切斷篩管,限制有機物向根部運輸B.切斷導管,限制水分向莖葉運輸C.限制了有機物和無機物向根部運輸D.防止了害蟲的侵害29.對氣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B.氣體交換的“窗口”C.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圍成的空腔D.白天閉合,晚上張開30.如圖是光合作用的實驗中的部分裝置.實驗時先將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時,再用一長條鋁箔紙包住其中一葉片的部分(右圖),放置在陽光下4小時后,取下此葉片用酒精隔水加熱,去除葉綠素,清水漂洗后在葉片上滴加數(shù)滴碘液,葉片顏色變化正確的是()A. B.C. D.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40分)31.如圖為顯微鏡下菠菜葉橫切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①③屬于組織.(2)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和氣體交換的窗口是[].它由2個細胞構(gòu)成,其中大多陸生植物葉片這樣的“窗口”數(shù)量是上表皮下表皮(填“多于”或“少于”).(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通過圖中的結(jié)構(gòu)[]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位.(4)葉片中制造淀粉較多的結(jié)構(gòu)是[].(5)根據(jù)葉片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特點,可以判定葉所屬的結(jié)構(gòu)層次是.32.如圖是“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各實驗步驟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1)在步驟①中,將植物放在暗處24小時的目的是;(2)在步驟②中,從葉片上下兩面遮蓋黑紙片的目的是設置一組實驗,這組實驗的變量是.(3)在步驟③中,盛有葉片的燒杯中的液體逐漸變成,脫色后的葉片呈現(xiàn)的顏色是,這說明會溶解于酒精.(4)在步驟⑤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另一種產(chǎn)物是.(5)請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6)有句話說“生命不息,代謝不止”.動植物體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進行著這一過程,主要是需要其中產(chǎn)生的能量供給生命活動,寫出呼吸作用的表達式.(7)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僅能制造有機物,同時對維持大氣中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33.下圖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操作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實驗步驟正確的操作排序是____。A.②③④⑤①⑥ B.②①③④⑤⑥C.③④②⑤①⑥ D.②③⑥⑤④①(2)實驗前,要將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3)步驟③中,將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黑紙片的目的是與葉片見光部分形成。(4)步驟⑤的作用是,直至葉片變?yōu)?。?)步驟④,滴加的液體是,目的是檢驗植物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6)圖①中葉片的a部位變藍,b部位不變藍,可判斷被黑紙片遮蓋的部位是。該實驗可以說明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還可以證明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34.實驗探究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設計了如圖的三個裝置:植物、培養(yǎng)液、隔板、光照等條件都相同。請回答:(1)甲、乙兩組形成對照實驗,變量是為了驗證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實驗前應該對植物進行處理。(2)把裝置放到陽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后,分別將甲、乙的葉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進行(填“水浴加熱”或“直接加熱”),使葉片脫色(3)甲、乙的葉片脫色后滴入碘液,變藍的葉片是,說明此葉片進行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