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城南實驗中學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后世詩論家多冠王雛以“詩佛”,從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實踐看,他也常能將佛教的認知方法與思維模式引入詩歌創(chuàng)作,從而大大豐富了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藝術(shù)技巧與思維空問,在詩歌藝術(shù)上開辟了一番新的天地。人們習慣將他創(chuàng)作的這類詩稱為“禪味詩”。玉堆禪味詩一方面表現(xiàn)為“空寂”“無我”,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斂勢的空闖體驗”。說其“空寂”“無我”,必須要了解一下王維奉佛的背景。其母崔氏、其弟王縉均曾師事大照禪師普寂,這就使得王維自幼便多少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另外,王維生活的時代,士人習佛風氣興盛,王維成為“習佛士”中一員不足為怪。加上王雛早中進士,仕途順利,很早就擺脫了一般人急功近利的政治、名譽追求,可以將精力轉(zhuǎn)向比較抽象的精神和宗教問題,并潛移默化、不可避免地滲入到他的人生觀、世界觀中,且進入其文學創(chuàng)作,為其“詩”“思”提供了不少的啟示抑或“靈感”,從而也使得其詩作有了抹之難去的禪味。如在《酬張少府》一詩中,“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林”,表現(xiàn)出了他對禪宗的理解。用詩中那漸行漸遠的漁歌,烘托出自己在頓悟“窮通”之理實為“空無”時內(nèi)心難以言說的獨特感受。王維禪味詩“斂勢的空間體驗”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他通過悟禪而將自己本可無限外化、無限擴大的心靈轉(zhuǎn)變?yōu)橄騼?nèi)心深處進行探究。這是他求得自己心靈安慰與人格凈化的一種方式。如《歸嵩山作》:“迢遞嵩山下,歸來且閉關(guān)。”一“歸”一“閉”,即是空間意識上的兩重內(nèi)斂——它將人的精神情感與生命力量由外在的無限大、無窮遠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種心理之中,從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頓、止泊。王維禪味詩的這一特點,可從中國的人文精神上去探求原因。中國的人文精神可分為兩種:一為剛性的,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向外的拓展與用力;另一種則是柔性的,主要表現(xiàn)為向人的內(nèi)心深入,以求得一種讓人能夠調(diào)整心理爭精神失衡的東西。王維創(chuàng)作的禪味詩,體現(xiàn)出了柔性的人文精神特點。在其亦官亦隱的日子里,在讓他深為不滿卻又深感無奈與無力的現(xiàn)實面前,他只得將其精神與注意力朝內(nèi)轉(zhuǎn)。憑借其奉了大半生佛的直覺與經(jīng)驗,在其內(nèi)在的精神境界里,為自己的生活與生命創(chuàng)造、建構(gòu)出了一種存在意義,即在詩的王國與信仰的殿堂里安頓生命、凈化靈魂。同時,王維之所以那樣做,也是一位有文化良知與文化人格、有著高度正義感與使命感的文化人在竭力追求爭保護其個體人格的一種外在顯現(xiàn),是其感性與理性相互撞擊、相互滲透并最終是理性居了上風的結(jié)果。
(節(jié)選自劉建瓊《論王維詩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有刪改)6.下列對“王維禪味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它因王維在詩歌創(chuàng)作時引入佛教的認知方法與思維模式而得名。
B.它是王維為豐富表現(xiàn)手法、藝術(shù)技巧與思維空間等而創(chuàng)作的詩歌。
C.它的“空寂”“無我”特點在《酬張少府》中得到難以言說的體現(xiàn)。
D.它“斂勢的空間體驗”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人的情感、心態(tài)由大向小轉(zhuǎn)變。7.“王維禪味詩”的形成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受家人和社會風氣的影響,王維成為一名“習佛士”,這就使得他的詩作有了抹之難去的禪味。
B.王維早中進士,仕途順利,有精力研究抽象的精神和宗教問題,從而為他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啟示或靈感。
C.王維對當時現(xiàn)實不滿卻無力改變,只能借助奉佛的直覺與經(jīng)驗,寫詩來寄托信仰,抒發(fā)不滿情緒。
D.王維有文化良知與人格,有高度正義感與使命感,禪味詩是他追求和保護個體人格的一種外在顯現(xiàn)。8.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后世詩論家多冠王維以“詩怫”之名,主要是因為他的詩作均能體現(xiàn)“禪味”,在詩歌藝術(shù)上開辟了一番新的天地。
B.“君問窮通理,漁歌人浦林”借漸行漸遠的漁歌,表現(xiàn)出王維在頓悟“窮通”之理實為“空無”時內(nèi)心的痛苦無奈感受。
C.“迢遞嵩山下,歸來且閉關(guān)”中“歸”“閉”二字,體現(xiàn)出詩人用外在情感的無窮大來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
D.王維將精神與注意力朝內(nèi)轉(zhuǎn)的做法,是求得自己心靈安慰與人格凈化的一種方式,體現(xiàn)出了他柔性的人文精神特點。蘭、(每小題3分,共12分)參考答案:6.A
7.C
8.D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古代科舉也有“特招”
中國每年無論中考還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會公布年度藝體特長生招生計劃和方案,要招多少,怎么招,考什么內(nèi)容,怎么考等等,每年都會累壞一批特長生和他們的家長。
人的天分稟賦是有差異的,特長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興趣與偏好,經(jīng)過學習有可能成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學校教育中專門為特長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不光現(xiàn)代教育如此,中國古代教育也對特長生另加對待。
隋唐時期,中國考試制度發(fā)生根本性的改革,將此前的“察舉制”改為“科舉制”,分科考試,分科舉人,這本身就有點針對不同人才進行不同的考試錄取的味道。在唐代,??瓶荚囍庠O(shè)有“制科考試”。所謂“制科”,是有別于定期考試的不定期科舉考試,又叫特科、制舉,目的是防止??瓶荚嚶駴]特長生,選拔“非長之才”,以彌補常科的缺陷和遺憾。據(jù)《云夢漫鈔》記載,高宗李治在位時唐朝始設(shè)制科,顯慶三年始有“志烈秋霜科”,詩人韓思彥考中該科。之后,武則天又對制科考試作了調(diào)整,要求進行殿試,加試策文三篇。
當然也有因國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進行的“制科”。比如國家打仗急需軍事人才,就設(shè)“足安邊科”,選拔有特別軍事才能的人;國家需要有音樂特長的人,就設(shè)“才膺管樂科”,選擇能吹拉彈唱的文藝尖子。在史籍中,可發(fā)現(xiàn)“制科”的名目極多,諸如直言極諫科、文辭雅麗科、博學宏詞科等等。由于這種考試是有針對性地選拔特長人才,不像??朴泄潭ǖ目荚噧?nèi)容和考試時間,制科考什么,什么時候考,并不固定。
唐代士子們科舉考試后,及第者要通過吏部的考試才能被授予官職,而制科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通過者可以直接授予相應(yīng)官職,這說明他們確實有某項特長而適合做某項工作,不必再經(jīng)過吏部考試。據(jù)《通典》卷十五記載說:“試之日,或在殿廷,天子親臨觀之。試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與出身?!敝瓶瓶荚囉悬c類似現(xiàn)代的“特招”,或者說現(xiàn)在的“體考”、“藝考”等,參加制科考試的人相當于現(xiàn)在的特長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長。不過他們可能并不都是學生、“生徒”,也可以是普通百姓,還可以是已經(jīng)獲得進士、明經(jīng)及第的中舉者,也可以是在職官員,只要你認為自己有特長就可以經(jīng)推薦參加考試,頗具開放性,不拘一格錄人才,這對于嚴重偏科、有特長的人來說是福音,也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國家能招錄到各種有用之才。
(摘自《長沙晚報》,有刪改)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在中國無論中考還是高考,每年都會有一批特長生和他們的家長為了應(yīng)對教育局或高校公布的藝體特長生招生計劃和方案而忙碌。B.制科考試有點類似現(xiàn)在的“體考”、“藝考”等,參加制科考試的人相當于現(xiàn)在的特長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長。C.“制科”,是有別于定期考試的不定期科舉考試,有防止??瓶荚嚶駴]特長生、彌補??频娜毕莺瓦z憾的目的。D.在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中專門為特長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因為不僅現(xiàn)代教育如此,中國古代教育也對特長生另加對待。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A.特長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興趣與偏好,經(jīng)過學習,這些特長使他們有可能作為“非長之才”被選拔出來。B.史料記載,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位時都設(shè)有制科考試,而且武則天又對制科考試作了一些調(diào)整,要求進行殿試,加試策文三篇。C.隋唐時期,中國考試制度發(fā)生根本性的改革,已經(jīng)在常科考試之外設(shè)有“制科考試”,針對不同人才進行不同的考試錄取。D.因國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進行的“制科”有針對性地選拔特長人才,名目極多,不像??朴泄潭ǖ目荚噧?nèi)容和考試時間。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唐代的科舉考試和由皇帝直接主持的制科考試的及第者都可以直接被授予相應(yīng)官職,原因是他們確實有某項特長而適合做某項工作。B.直言極諫科、文辭雅麗科、博學宏詞科、足安邊科、才膺管樂科等很多的“制科”考試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朝廷對各類型人才的需求。C.經(jīng)過推薦,普通百姓,已經(jīng)參加過科舉考試的及第的人,甚至在職官員,只要你認為自己有特長都可以參加制科考試。D.無論是古代科舉中的“特招”,還是現(xiàn)代考試中招考特長生,都使得有特長的人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參考答案:1.D
強加因果關(guān)系。2.C
“制科考試”出現(xiàn)在唐代,“隋唐時期”表述不準確。并且“有針對不同人才進行不同的考試錄取的味道”是指“科舉制”而不是“制科考試”。3.A
事件錯位,原文說的是,只有制科考試的通過者才因為確實有某項特長而適合做某項工作,而不必再經(jīng)過吏部考試就可以被直接授予相應(yīng)官職。而科舉考試是不可以的。3.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邊疆教育先驅(qū)寸樹聲陸
安民國教育界出過一些知名人士,像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等。然而在最為偏遠、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也有這樣一個熱心教育的人士。他就是邊疆教育的先驅(qū)寸樹聲。寸樹聲(1896—1978),字雨洲,云南騰沖縣和順鄉(xiāng)人。1911年,寸樹聲考入大理中學,1915年畢業(yè)回鄉(xiāng)執(zhí)教小學堂,1918年赴日本留學,一待就是10多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寸樹聲回國,在北平大學法商學院執(zhí)教。他與張友漁、千家駒等人合辦《世界論壇》,分析研究時局,力主抗日。后來,又與馬敘倫、張友漁、齊燕銘等發(fā)起組織“北平文化界救國會”,宣傳救亡。關(guān)心地處邊疆的家鄉(xiāng)文化建設(shè),一直是他始終不渝的情懷。他的家鄉(xiāng)有建于1928年、占地1392平方米、藏書7萬余冊、被譽為“在中國鄉(xiāng)村文化界堪稱第一”、由胡適題寫牌匾的和順圖書館。這座氣勢非凡的鄉(xiāng)村圖書館,是寸樹聲心儀之地,也是他心中的燈塔。1934年,得知和順圖書館館藏圖書大增,擬籌建新屋時,寸樹聲立即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家鄉(xiāng)的這座圖書館:“我心焦的是圖書館所有的書籍雖然增加,而閱者不增加,……圖書館決不可成為一種‘獨善其身’的建筑物,應(yīng)當利用種種方法引誘鄉(xiāng)人來閱覽,養(yǎng)成鄉(xiāng)人一種進圖書館猶如進茶館、上煙館一般踴躍的習慣,只要進圖書館的人增多,那么我們的目的在無形中就算達到增加了。”這些話,今天讀來,仍不失其振聾發(fā)聵之意義。1937年七七事變發(fā)生,北平淪陷,寸樹聲化裝逃往西安,先后在西安聯(lián)合大學和西北聯(lián)合大學任教。
1940年,寸樹聲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云南第一所華僑學?!嫒褐袑W,同時兼任和順中心小學校長及和順圖書館館長。為了籌集辦學經(jīng)費,他頂著烈日,冒著酷暑,親赴緬甸募捐,并委托好友吳晗、曹靖華從昆明等地延聘來一大批學有專長、教書育人的名家,深入這座邊陲學校,執(zhí)掌教鞭,培育人才。在他的心目中,“鄉(xiāng)村學校應(yīng)與社會打成一片”,“鄉(xiāng)村學校的教學目的應(yīng)該是培養(yǎng)在教室里、在圖書館里有優(yōu)秀知識的學習者,而出了教室、圖書館又是優(yōu)秀的生產(chǎn)者——一種新型的人才”。今天人們一再倡導的“打破學校與社會之間藩籬”的理念,當時的益群中學已經(jīng)身體力行了。他十分欣賞斯巴達式的嚴格訓練,認為,“以斯巴達的嚴格訓練對背負著幾千年因襲的中國青年是必要的,有益的。”這種教育理念、這種教育思想,在今天看來,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穿透力。就在日軍鐵蹄聲聲,逼近騰沖之際,寸樹聲在他一手締造的學校里,上了那令人難忘的“最后一課”。學校中依然高揚著中國的國旗,飄逸出瑯瑯讀書之聲。一襲素色西裝的先生,站在學校禮堂的臺子上,神色凝重地給全校同學上了“最后一課”。那永遠定格在史冊上的“最后一課”,對于寸樹聲來說,更是刻骨銘心,揮之不去。他在《兩年半的鄉(xiāng)村工作》中這樣描述:“……講完后,我呆站在講臺上,只覺得鼻酸喉哽,不能再繼續(xù)下去。臺下的女生們已經(jīng)欷歔地在哭泣著,男生都低垂著頭,直立不動。似乎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后,我鼓著勇氣說了一聲:‘同學們,再見吧!’就踉蹌地走下臺來了?!比欢?,他心中始終沒有割舍對邊疆教育的情懷。騰沖淪陷后,寸樹聲先后流亡到昆明和重慶。即使在顛沛流離、極為困厄的時候,他也沒有忘記學生,在昆明組織成立了“益群校友會”,想方設(shè)法關(guān)心和幫助學生。1943年5月,他撰寫出版了《兩年半的鄉(xiāng)村工作》一書,總結(jié)了鄉(xiāng)村建設(shè)尤其是創(chuàng)辦益群中學的實踐經(jīng)驗,系統(tǒng)地闡釋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其摯友徐家瑞評價此書,“情至文生,哀感頑艷,教育理論,以文藝之筆寫出,更為動人?!?/p>
抗戰(zhàn)勝利后,寸樹聲返回故鄉(xiāng),重新豎起益群中學的金字招牌,益群中學紅紅火火堅持辦了下來?!拔母铩敝?,未能幸免,慘遭迫害。1978年因病在昆明溘然長逝。一代教育家寸樹聲的名字和業(yè)績與故鄉(xiāng)的山河同在,永遠載入了中國近現(xiàn)代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史冊之中。(選自《文史春秋》
2012年11期,有刪改)(1)對本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
)(5分)A.寸樹聲在求學期間,力主抗日。他先與張友漁、千家駒等人合辦《世界論壇》,后來,又與馬敘倫等發(fā)起組織“北平文化界救國會”,宣傳救亡。B.寸樹聲留日歸來后,先執(zhí)教于北平大學法商學院,北平淪陷,寸樹聲化裝逃往西安,執(zhí)教于西安聯(lián)合大學和西北聯(lián)合大學等高校。C.寸樹聲關(guān)心家鄉(xiāng)文化的建設(shè),支持邊區(qū)教育。1934年,得知和順圖書館館藏圖書大增,擬籌建新屋時,寸樹聲立即捐款并提筆給家鄉(xiāng)寫了一封信表達自己的觀點。D.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寸樹聲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華僑學校——益群中學,為了籌集辦學經(jīng)費,他頂著烈日,冒著酷暑,親赴緬甸募捐。E.這篇文章敘議結(jié)合,以議為主,用簡潔的語言刻畫了寸樹聲求學、教學、辦學的經(jīng)歷,真切的體現(xiàn)了作為邊疆教育先驅(qū)者的風采。(2)1934年寸樹聲寫了一封信給家鄉(xiāng)的圖書館,簡要分析這個舉動的作用?(6分)
(3)文中對“最后一課”的描述,用了細節(jié)描寫,請簡要概括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好處?(6分)
(4)作為邊疆教育先驅(qū),“他心中始終沒有割舍對邊疆教育的情懷”體現(xiàn)在全文很多方面,結(jié)合文章,談?wù)勀愕睦斫狻#?分)
參考答案:(1)BD(D3分,B2分,E1分。A“在求學期間”表述錯誤,C“寸樹聲立即捐款”無中生有。E“以議為主”不太恰當)(2)①表明自己對圖書館作用的看法,強調(diào)建圖書館目的就是讓鄉(xiāng)人閱讀;②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人進圖書館讀書的渴望;③體現(xiàn)了寸樹聲對關(guān)心邊疆的家鄉(xiāng)文化建設(shè)精神。(每點2分,共6分)(3)①這些細節(jié)描寫突出上最后一課時寸樹聲的衣著整齊、神態(tài)凝重的形象特點;②寫出了學生聽課時候痛苦悲傷的情形;③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了寸樹聲對最后一課難忘的情感。(每點2分,言之成理即可)(4)第一個方面,對邊疆教育的關(guān)心方面,①在大學執(zhí)教時,寫信給家鄉(xiāng),關(guān)心家鄉(xiāng)教育,②流亡到昆明期間,組織成立了“益群校友會”,想方設(shè)法關(guān)心和幫助學生。第二個方面,邊疆教育的實踐方面,①創(chuàng)辦中學,籌備資金,②聘請名師、親自執(zhí)教;③抗戰(zhàn)勝利后重建學校。第三個方面,邊疆教育的理念、思想方面,①創(chuàng)辦學校的同時,他總結(jié)鄉(xiāng)村學校的教學目的、訓練形式和意義;②后來撰寫出版了《兩年半的鄉(xiāng)村工作》,系統(tǒng)地闡釋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寫出一個方面2分,解說每點3分,共8分;如果寫了兩個方面,每個方面4分;如果寫了三個方面,按照前兩個方面給分。)略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劉黻,字聲伯,樂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試入太學,儕輩已翕然稱之。時丁大全方為臺屬,劾奏丞相董槐,將奪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闕上書,言朝廷進退大臣,須當以禮。書上,忤執(zhí)政,送南安軍安置,歸別其母解氏。解氏曰:“為臣死忠,以直被貶,分也。速行!”黻至南安,盡取濂、洛諸子之書,摘其精切之語,輯成《濂洛論語》十卷。及大全貶,黻還太學。未幾,侍御史陳垓誣劾程公許,右正言蔡滎誣劾黃之純,二公罷出,黻又率諸生上書言:比年朋邪記焰,緘默成風,奏事者不過襲陳言、應(yīng)故事而已。幸而之純兩疏,差強人意。乃今軟媚者全身,鯁直者去國。一之純?nèi)?,若未害也,臣恐道路以目,欲言輒沮,而公論之脈自此絕矣。又諫游幸疏曰:天下無道,人主以逸樂而忘憂勤。陛下春秋尚少,作而不法,后嗣何觀?大凡人主不能無過,脫有過言過行,宰執(zhí)、侍從當言之,給舍、臺諫當言之。今陛下未為不知道,未為不受人言,宰執(zhí)懼有所專而不敢奏,給舍、臺諫懼有所忤而不敢言,更如此者數(shù)年,將何以為國?故政事由中書則治,不由中書則亂,天下事當與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會丁父憂去位,服除,授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慶元府事。建濟民莊,以濟士民之急,資貢士春官之費,備郡庠耆老緩急之需。又請建慈湖書院。八年,召還,拜刑部侍郎,升監(jiān)察御史,累官至吏、工部尚書,兼修玉牒=1*GB3①,兼侍讀。十年,丁母憂。德佑元年,江上潰師。丞相陳宜中起復黻為端明殿學士,不起。及賈似道、韓震死,宜中謀擁二王=2*GB3②由溫州入海,以兵逆黻共政,將遜相位。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羅浮以疾卒其配林氏舉家蹈海未幾海上事亦瓦解矣。(選自《宋史·劉黻傳》有刪節(jié))【注】①玉牒:中國歷代皇帝族譜稱為玉牒。②二王:指臨安陷落時,陳宜中擁立益王趙瘴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廣王趙禹為副元帥。4.下列對文中字體加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羅浮/以疾卒/其配林氏舉家蹈海/未幾/海上事亦瓦解矣B.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羅浮/以疾卒/其配林氏舉家蹈海/未幾海上/事亦瓦解矣C.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羅浮/以疾卒其配/林氏舉家蹈海/未幾/海上事亦瓦解矣D.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羅浮/以疾卒其配/林氏舉家蹈海/未幾海上/事亦瓦解矣5.下列對文中加線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學,古代設(shè)在京城的全國最高學府,西漢武帝開始設(shè)立,魏晉至明清或設(shè)太學,或設(shè)國子學(監(jiān))。B.伏闕,即拜伏于宮闕下。多指臣下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C.春秋,指年齡,“春秋尚少”與“富于春秋”,都是指年紀尚少,年輕。D.服除,即脫去孝服。古代以親屬關(guān)系的遠近制定喪服的輕重,穿大功服的親族服喪一年,穿小功服的親族服喪五個月。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劉黻率領(lǐng)太學同舍上書抨擊丁大全,得罪了執(zhí)政者,被遣送南安軍安置。臨走前,劉黻回家向母親告別,母親不僅沒有責怪他,相反對他的忠勇行為大加勉勵。B.劉黻在任內(nèi)曾經(jīng)修建濟民莊,用來救濟士民的急困,資助貢士的考試費用,以及預(yù)備郡學中那些老先生們的急需之用,并且請求修建慈湖書院。C.劉黻為人忠直敢言,他的那些忠鯁之言,不僅觸犯了當時的權(quán)貴,而且得罪了皇上,因此每次上書都不被采納,相反遭到了壓抑和排擠,仕途一直不順。D.劉黻生長在南宋末危難之秋,對國家、對君王一片赤誠,在國都陷落之時,毅然奔赴國難,最后病死在上任途中。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為臣死忠,以直被貶,分也。速行?、谛叶儍墒?,差強人意。乃今軟媚者全身,鯁直者去國。參考答案:4.A5.D6.C7.①做人臣的為國盡忠而死,因為直諫而獲罪,這是為臣的職責。你趕快去吧!②幸好黃之純的兩篇疏論,勉強使人滿意。如今卻是軟弱獻媚的人保全自己,性格耿直的人離開京都。4.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這句話的意思是“于是劉黻將宗祀后事托付給他的弟弟成伯,毅然赴任。到了廣東羅浮后,因為患病去世。他的妻子林氏攜帶全家投海為國殉難。不久,南宋海上的力量也被瓦解了”。句中“其配”的意思是“他的妻子”,與后文“林氏”是同位詞,共同做“舉家蹈?!钡闹髡Z?!拔磶住笔菚r間狀語,意思是“不久”,其后要斷開。5.本題考查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D項,穿大功服的親族服喪期為九個月。6.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項,“每次上書都不被采納”說法有誤。第1段中提到“書上,忤執(zhí)政,送南安軍安置”,但在2和3段中,沒有提到劉黻進言之后皇上和權(quán)貴的意見。7.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做好文言文翻譯題,要把握直譯為主,字字落實的原則,找出句中關(guān)鍵詞語、句式等。(1)“死”是為動用法,意思是“為……而死”;“以”的意思是“因為”;“分”的意思是“職分”。(2)“幸”的意思是“幸好”;“全”是名詞作動詞,意思是“保全”;“鯁直”同“耿直”,意思是“正直,直爽”;“去”的意思是“離開”。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署員外郎,趙郡王睿舉德行,皆稱疾不就,隋有天下,畢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至于親賓來萃,輒陳樽俎,對之危坐,終日不倦。李氏宗黨豪盛,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州里有喪事不辦者,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于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卞崃罘胖F渑珖L與鄉(xiāng)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斃于手下。震惶懼請罪,士謙謂之曰:“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去,無為吏之所拘?!毙詫捄?,皆此類也。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賑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shè)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各令罷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千萬計。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nóng)民德之。開皇八年,終于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余人。鄉(xiāng)人李景伯等以士謙道著丘園,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謚,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節(jié)選自《隋書·李士謙傳》,有刪改)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之危坐,終日不倦。
危:高。B.債了矣,幸勿為念也。
幸:希望。C.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
曹:輩,可譯為“們”。D.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寢:息,止,可譯為“擱置”。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李士謙“以振施為務(wù)”的一組是①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②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③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④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⑤其家童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卞崃罘胖?。⑥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士謙學識淵博卻淡薄名利。讓他做員外郎,并被推舉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找借口推辭了。隋朝建立后,一直沒做官。B.李士謙因為父親早死,家境貧寒,不曾喝過酒吃過肉。他非常節(jié)儉,即使親朋好友來到家中,也只用黍米招待。C.李士謙樂善好施,使“分財不均,至相鬩訟”的兄弟“愧懼”、“推讓”而成善人。D.李士謙在族人眼中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在鄉(xiāng)郡百姓的心中威望也很高,故去時有上萬人為他送葬。7.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共10分)(1)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去,無為吏之所拘。(5分)
(2)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5分)參考答案:4.A(A項中“?!睉?yīng)為“端正”的意思。)5.C(本題題干中“以振施為務(wù)”是“以幫助別人為責任”的意思。明白了這個意思可以得出答案。①表現(xiàn)李士謙少時德行;②從側(cè)面表現(xiàn)其美德,但不屬于“以振施為務(wù)”;⑤表明他的性格寬厚。)6.B(B項中“家境貧寒”不對,其“家富于財”;“只用黍米招待”不對,原文是“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7.①你本來沒有殺人之心,何必請罪呢!但是可以遠遠地離開,不要被官吏捉住。(“謝”“去”“拘”“為……所”各1分)②這以后拿出數(shù)千石粟,借給鄉(xiāng)鄰,趕上這年谷物不熟,借粟的人沒有用來償還的,都來道歉。(“粟數(shù)千石”后置定語、“貸”、“無以”、“謝”四點各1分)【參考譯文】李士謙字子約,是趙郡平棘人。博覽群書,同時擅長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他做員外郎,趙郡王睿推舉他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稱病不去。隋朝建立后,終生不做官。因為父親早死,不曾喝過酒吃過肉,(然而)等到親朋來聚,就擺上盛酒食的器具,對著他們端正的坐著,一整天都不感到疲倦。李士謙家族人多,曾經(jīng)來到李士謙的住處,面前滿是豐盛的飲食,(士謙)卻先擺上黍米,對眾堂兄弟說:“孔子說黍排在五谷中第一位,荀子也說先吃黍稷,古人崇尚的,難道可以違背嗎?”無論年幼的還是年長的都很恭敬,回去后互相說:“見到君子后,才覺得我們這些人道德不高啊?!保ɡ钍恐t)家里富裕,但自己處處都很節(jié)儉,每每以幫助別人為責任。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無法安葬的,士謙總是趕快奔赴那兒,按照喪事的需要供給錢財。有兄弟間財產(chǎn)分配不均,以至互相爭吵告狀的,士謙聽說之后拿出自己的錢財給了那個少的,使他的財產(chǎn)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兩人很慚愧,互相推讓,最終都成為善人。有個人的牛毀壞了他的田地,他牽到?jīng)隹斓牡胤轿怪?,比牛的主人照顧得還好。看見有人偷割他的禾黍,卻默默地避開。他的家童曾抓住一個偷粟的,士謙安慰這人說:“這是貧窮所致,不應(yīng)該責備。”就讓放了他。他的仆人曾和同鄉(xiāng)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氣,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董震很害怕,向士謙請罪,士謙安慰他說:“你本來沒有殺人之心,何必請罪呢!但是可以遠遠地離開,不要被官吏捉住?!笔恐t性情寬厚,類似的情況很多。這以后他拿出自家的數(shù)千石糧食,借給同鄉(xiāng)人。趕上這年谷物不熟,債家沒有用來償還的,都來向李士謙道歉。李士謙說:“我家多余的糧食,本來就是想用來救濟別人的,難道是為了圖利嗎?”于是把向他借債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為他們擺下豐盛的酒席,當著他們的面燒毀了所有契約,說“你們的債全勾銷了,希望不要再為此掛念了?!弊尳鑲娜烁髯曰厝?。第二年,大豐收,欠債的人都爭相來向他還債,李士謙拒絕了,一點都沒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饑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謙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錢,買來米做成粥供給那些受饑餓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來的人數(shù)以萬計。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糧食種子,分給那些貧困的人家。趙郡的農(nóng)民非常感激他。開皇八年,士謙死在家中,當時六十六歲。趙郡的男男女女聽說了,無不流著淚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反而讓李參軍死了!”參加葬禮的有一萬多人,同鄉(xiāng)人李景伯等認為士謙善行品性在鄉(xiāng)村山野聞名,分條記下他的行為、事跡,到尚書省請求給他一個“先生”的謚號事情后來被擱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樹了碑。6.(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李藩,字叔翰,趙郡人。藩少恬淡修檢,雅容儀,好學。父卒,家富于財,親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務(wù)散施,不數(shù)年而貧。年四十余未仕,讀書揚州,困于自給,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亞居守東都,以故人子署為從事。洛中盜發(fā),有誣牙將令狐運者,亞信之,拷掠競罪。藩知其冤,爭之不從,遂辭出。后獲真盜,藩益知名。張建封在徐州,辟為從事,居幕中,謙謙未嘗論細微。杜兼為濠州刺史,帶使職,建封病革①,兼疾驅(qū)到府,陰有冀望。藩與同列省建封,出而泣語兼曰:“仆射公奄忽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棄州此來,欲何也?宜疾去!不若此,當奏聞?!奔驽e愕不虞,遂徑歸。建封死,兼悔所志不就,怨藩甚,因誣奏藩建封死時搖動軍中。德宗大怒,密詔杜佑殺之。佑素重藩,因出詔,藩覽之,無動色。佑曰:“慎勿出口,吾已密論,持百口保君矣?!钡伦诘糜咏?,怒不釋,亟追藩赴闕。及召見,望其儀形,曰:“此豈作惡事人耶!”乃釋然,除秘書郎。元和初,遷吏部郎中。制敕有不可,遂于黃敕后批之。吏曰:“宜別連白紙?!狈唬骸皠e以白紙,是文狀,豈曰批敕耶!”裴垍言于帝,以為有宰相器,遂拜藩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藎,事無不言,上重之,以為無隱。四年冬,帝顧謂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給人足,或國貧下困,其故何也?”藩對曰:“古人云:‘儉以足用。’蓋足用系于儉約。誠使人君不貴珠玉,唯務(wù)耕桑,則百姓既足,君孰與不足!自然帑藏②充羨,稼穡豐登。若人君竭民力,貴異物,上行下效,風俗日奢,去本務(wù)末,衣食益乏,則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自然國貧家困,盜賊乘隙而作矣!今陛下永鑒前古,思躋富庶,躬尚勤儉,自當理平。”帝曰:“儉約之事,是我誠心;貧富之由,如卿所說。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濫,極言箴規(guī),此固深期于卿等也?!狈劝葙R而退。
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贈戶部尚書。藩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頗后韋貫之,然人物清規(guī),亦其流也。
(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九十八》,有改動)注釋:①革,通“亟”,指病重。②帑藏(tǎngzàng),國庫。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兼錯愕不摩
虞:欺騙B.以為有宰相器
器:才能C.或家給人足
給:充足D.極言箴規(guī)
規(guī):勸諫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以故人子署為從事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B.佑素重藩,因出詔
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也C.或國貧下困,其故何也
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D.藩等拜賀而退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11.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xiàn)李藩忠直敢諫和清正自持的一組是A.公宜在州防遏,今棄州此來,欲何也
藩性忠藎,事無不言,上重之,以為無隱B.別以白紙,是文狀,豈曰批敕耶
困于自給,妻子怨尤之,晏如也C.若人君竭民力,……則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藩知其冤,爭之不從,遂辭出D.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居幕中,謙謙未嘗論細微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藩年輕時安閑淡泊,勤奮好學,樂善好施,四十多歲時還沒有做官;后來在東都留守杜亞處任從事,因在洛中盜竊案件中為被誣告者爭辯不成而辭職離任。B.李藩在幕府中任職時待人謙遜,因他的阻礙濠州刺史杜兼的企圖沒有得逞,受到誣告后皇上下詔要殺他,由于杜佑的極力申辯和推薦,皇上任命他為秘書郎。C.李藩任吏部郎中時,得到裴垍的賞識和推薦,皇上非常器重他;李藩做宰相才能不如裴垍,孤高苛刻不如韋貫之,但人品清正行為規(guī)范,跟他們是同一類人。D.李藩認為,如果國君耗盡民力,愛好珍寶,就會上行下效,奢侈成風,舍本逐末,造成國貧家困、盜賊紛起的后果;所以力諫皇上儉省用度,以示崇尚節(jié)儉。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親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務(wù)散施,不數(shù)年而貧。(5分)(2)誠使人君不貴珠玉,唯務(wù)耕桑,則百姓既足,君孰與不足!(5分)參考答案:9.A
10.D
11.C
12.B
13.(1)前來吊祭的親屬中,有人拿走東西他從不禁止,此后李藩更致力于施舍他人,沒過幾年家境就貧窮了。[5分。親族吊者:吊祭的親族(定語后置);挈去:拿走;務(wù):致力于;散施:施舍。每點1分,句意1分)(2)假使國君不以珠玉為貴,只是致力于農(nóng)耕蠶桑,那么百姓富足之后,國君怎么能不富足?。?分。誠使:假使,如果;貴:以……為貴;務(wù)耕桑:致力于農(nóng)耕蠶桑;既:……之后;孰與:怎么能。每點1分)
略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面是一則“節(jié)約用水”公益廣告,請寫出構(gòu)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85個字。(6分)參考答案:龍頭打開水嘩嘩,趕快動手抓住它。關(guān)好水龍頭,保護住我們的生命之源。試題分析:首先仔細觀察畫面,就會看出,圖片的主體內(nèi)容是一只手握住一個正在流水的水龍頭,水龍頭的上方水管已打結(jié)。再說寓意,水龍頭顯示的流水量比較大,寓意水資源浪費,而緊緊握住水龍頭的手和水龍頭上打的結(jié),都寓意著控制用水,杜絕浪費,表達出節(jié)約用水的主題??键c: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8.下面五個句子中有四個在語法、標點、句意表述上有毛病,請先寫出有毛病句子的序號,然后加以修改。(6分)A、這幅圖片再現(xiàn)了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姑娘們圍繞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歡,汗水浸濕了她們的衣衫。B、只有當勞動與興趣,愛好乃至理想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時候,潛藏在每個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來。C、我校這次為四川地震災(zāi)區(qū)募捐的活動,得到了許多學校老師和同學的積極響應(yīng),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nèi)就募集善款三萬余元。D.塑料購物袋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實施,從源頭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產(chǎn),但要真正減少塑料袋污染,還需消費者從自身做起。E.奧運圣火登頂珠峰的瞬間,無論是參與登頂?shù)挠率?,還是全世界觀看這一壯舉的人們,無不毫無例外地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參考答案:A中“再現(xiàn)”缺少了賓語,可加上“場景”等詞。B,興趣后標點逗號改為頓號。
C中“許多學校老師和同學”歧義??筛臑椤霸S多老師和同學”,E重復累贅,刪除“毫無例外地”。9.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后面各題?!霸绱航嫌瓿跚?,楊柳絲絲夾岸鶯。畫舫煙波雙槳急,小橋風浪一帆輕?!比斯ぶ悄軝C器人“九歌”__________,創(chuàng)作了這首清新別致、朗朗上口的小詩。“九歌”創(chuàng)作之所以能信手拈來,是因為“熟讀唐詩三百首”,它儲存了從初唐到晚清的30萬首詩篇,然后通過深度學習模型,(
),按照主題需要解碼輸出一首完整的詩。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shù)_________,各式各樣的智能機器人早已各顯神通,“張小明”是國內(nèi)第一款綜合大數(shù)據(jù)分析、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技術(shù)的人工智能寫稿機器人。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張小明”記者16天撰寫450多篇體育新聞,并以與直播同步的速度發(fā)布,最終_______,一戰(zhàn)成名。“強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們應(yīng)該竭盡所能,確保它的未來發(fā)展對我們和環(huán)境有利?!彼沟俜摇せ艚鹕叭缡蔷选.斣姼鑴?chuàng)作這一人類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壘被逐漸攻破,你我手中的飯碗豈不是岌岌可危?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是_________。16.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牛刀小試
一日千里
眾望所歸
庸人自擾B.牛刀小試
日新月異
不負眾望
杞人憂天C.初露鋒芒
日新月異
眾望所歸
杞人憂天D.初露鋒芒
一日千里
不負眾望
庸人自擾17.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古詩中的“潛規(guī)則”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詩的規(guī)律B.摸索出一套作詩的規(guī)律,古詩中的“潛規(guī)則”被掌握C.摸索出一套作詩的規(guī)律,自己學習古詩中的“潛規(guī)則”D.自己學習古詩中的“潛規(guī)則”,摸索出一套作詩的規(guī)律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張小明”是國內(nèi)第一款綜合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技術(shù)的人工智能寫稿機器人。B.“張小明”是第一款國內(nèi)綜合大數(shù)據(jù)分析、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技術(shù)的人工智能寫稿機器人。C.“張小明”是國內(nèi)第一款利用綜合大數(shù)據(jù)分析、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技術(shù)的人工智能寫稿機器人。D.“張小明”是第一款國內(nèi)綜合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技術(shù)的人工智能寫稿機器人。參考答案:16.B
17.D
18.A【16題詳解】此題考核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詞語的含義,然后比對給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語境,題中牛刀小試:比喻有很大的本領(lǐng),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初露鋒芒:比喻剛顯露出某種力量或才能。語段強調(diào)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6516-2025電解鎳
- GB/T 45498.3-2025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guī)范第3部分:安全規(guī)范
- 合作項目股份合同分配協(xié)議
- 強化項目管理考試分析能力的方案試題及答案
- 【核心素養(yǎng)】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16《 散文二篇》 教案+導學案(師生版)+同步測試(含答案)
- 委托代理記賬合同協(xié)議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解答技巧分享試題及答案
- 項目評審指標的選定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錦囊妙計應(yīng)對證券從業(yè)資格證的試題及答案
- 【高效管理】團隊建設(shè)-如何邁向高績效團隊課件
- 《新托福專項進階-初級寫作》【W(wǎng)ORD版】
- 二甲醫(yī)院急診科管理制度匯編大全
- 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實施辦法
- HIS使用說明書
- 廣東省醫(yī)療廣告審查申請表
- 雪絨花(簡譜)
- 水印輥安裝使用指南
- 基坑支護監(jiān)理質(zhì)量評估報告
- 樓板裂縫鑒定報告(范本)
- PANTONE潘通色卡C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