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宜州石別中學2020年高三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宜州石別中學2020年高三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宜州石別中學2020年高三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宜州石別中學2020年高三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宜州石別中學2020年高三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宜州石別中學2020年高三語文測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被詩打敗的人【智利】巴勃羅·聶魯達在我的少年時代,我是那種身披黑斗篷的學生詩人,同當時所有的詩人一樣消瘦和缺乏營養(yǎng)。我剛剛出版了詩集《晚霞》,體重比一根黑羽毛還輕。我同我的朋友們一起走進一家簡陋的下等酒館。那是探戈舞風靡和流氓橫行的時代。跳舞突然停止,探戈舞曲就像酒杯砸在墻上似的突然中斷。兩個臭名昭著的流氓在舞池當中齜牙咧嘴地互相辱罵。當一個上前打對方時,對方就退卻,桌子后邊的一群音樂迷也隨著向后躲閃。那場面就像兩個未開化的野人在原始森林的空地上跳舞。

我沒有多加考慮就走上前去,不顧自己又瘦又弱,責罵他們:“不要臉的壞蛋,狼心狗肺的家伙,下賤的渣滓,別吵大家了!大家是來跳舞的,可不是來看你們演鬧劇的!”他們吃驚地對看一眼,好像不能相信他們聽到的話。身材較矮的那個曾是拳擊手,他朝我走來,想揍死我。若不是極準的一拳猛地把這個猩猩般的漢于打倒往地,他準能達到目的。是他的對手終于決定給他一拳。當這個戰(zhàn)敗的斗士被人像搬麻袋似的抬出去時,當坐在桌旁的人向我們遞來酒瓶時,當舞女們向我們投來熱情的笑聲時,那個打出致命一拳的大漢理所當然地想分享這次勝利的歡樂。但是,我嚴詞責罵道:“滾出去!你跟他是一路貨!”我的得意不久就結束了。我們穿過狹窄的過道之后,看見一個虎背熊腰的家伙堵住出口——那個被我呵斥的勝刺者,他堵住我們的去路,等著進行報復?!袄献诱戎隳?。”他對我說。他輕輕一推,把我推往一扇門,這時我的朋友們都慌里慌張地跑了。我急忙掃一眼,看看能不能抓到什么東西進行自衛(wèi)。沒有,什么東西都沒有。沉重的大理石桌面、鐵椅子,我都舉不起來。沒有花瓶,連一根別人忘記帶走的不值錢的手杖都沒有。“咱們談談?!蹦侨苏f。我明白,任何反抗都是徒勞的;我還想到,他大概像面對一只小鹿的美洲豹,在吞下我之前要打量我一番。我知道,我所能進行的全部自衛(wèi),只不過是不讓他知道我的恐懼感。我回手也推他一下,但是動不了他一絲一毫。他簡直是一堵石墻。他忽然向后揚起頭,他那雙兇惡的眼睛換了一種神色?!澳窃娙税筒_·聶魯達嗎?”他問?!笆堑??!彼拖骂^,繼續(xù)說道:“我太不幸了!我現(xiàn)在就在自己衷心欽佩的詩人面前,而當面罵我壞蛋的竟是他!”他兩手抱著頭,悲痛地說:“我是個壞蛋,跟我打架的那個人是可卡因販子。我們是世上最卑賤的人。可是,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樣純潔的東西,那就是我的未婚妻,我的未婚妻所給予的愛。巴勃羅,您看看她,您看看她的相片。我一定要告訴她,您親手拿過這張相片。這事兒準會使她高興。”他把那張笑吟吟的少女的相片遞給我。“她是由于您,是由于我背誦過您的詩才愛我的?!彼麤]頭沒腦地朗誦起來:“一個像我一樣悲傷的孩子,跪著從你眼睛深處看著我們……”這時候,門給撞開了。那是我的朋友們帶著武裝的援軍回來了。我看見一張張驚訝的臉擠在門口。我緩緩地走出門去。那人獨自留下,連姿態(tài)都沒變,繼續(xù)朗誦道:“為了將要在她血管里燃燒的生命,我這雙手不得不殺人。”他被詩打敗了?!咀ⅰ堪筒_·聶魯達(1904-1973),智利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歲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晚霞》,20歲發(fā)表了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奠定了他在智利乃至世界詩壇的地位。(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A.“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樣純潔的東西,那就是我的未婚妻”“她是由于您,是由于我背誦過您的詩才愛我的”,說明了愛情的力量要遠勝于詩歌。B.本文在故事情節(jié)上一波三折,張弛有度,酒館中的局面出現(xiàn)緊張——緩和——再次緊張——最后緩和的變化,引人人勝,具有很強的可讀性。C.“我急忙掃一眼,看看能不能抓到什么東西進行自衛(wèi)”“我所能進行的全部自衛(wèi),只不過是不讓他知道我的恐懼感”,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我”的懦弱無助。D.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如“那場面就像兩個未開化的野人在原始森林的空地上跳舞”,生動地描繪出這兩個蠻漢的荒唐可笑。E.本文是作者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卻以濃烈的感情和豐富的形象,表現(xiàn)了詩歌對野蠻的勝利,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魅力。(2)文章第1自然段看似與故事情節(jié)無關,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6分)

(3)請從細節(jié)描寫的角度,說說“被詩打敗的人”的心理變化過程。(6分)

(4)為什么拳擊手竟會“被詩打敗了”?試從人物與主旨兩方面探究。(8分)

參考答案:(1)EB(答E給3分,答B(yǎng)給2分,答D給1分。C項,錯在“懦弱”,文中并無此意。A項“說明了愛情的力量要遠勝于詩歌”,屬無中生有。D項“兩個蠻漢的荒唐可笑”是在爭斗時表現(xiàn)出的。)(2)(6分)①本段對詩人生活處境的描寫,特別是對詩人體重的強調,是對詩人當時備受輕視的社會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②這與后面寫他的詩竟能喚醒人的純真情感和良知,洗禮人的靈魂形成對比,突出主旨。(3)(6分)文章采用細節(jié)描寫,反映出人物心理逐步變化的過程:“他忽然向后揚起頭,他那雙兇惡的眼睛換了一種神色”反映出其內心已產生微妙的變化;(2分)“他低下頭”,由“揚”到“低”顯示他內心開始由傲慢轉為羞愧;(2分)“他兩手抱著頭”說明他內心充滿反省與自責。文章由此寫出其被詩打敗的全過程。(2分)(4)(8分)示例:①拳擊手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可悲的人,為了生存,被社會現(xiàn)實逼迫的他不得不作惡,然而他還未完全麻木,他還能夠從詩歌中尋找心靈的慰藉。是詩歌讓他獲得了愛情,也是詩歌喚醒了他內心留存的良知,更是詩歌使得他對詩人存留有純樸的敬畏之情,使得詩人不戰(zhàn)而勝。(4分)②文章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盡管人性復雜多變,但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光明的一面,內心的善良一旦被激活、喚醒,將會給人帶來新生。(4分)2.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引得春風度玉關唐代詩人王之渙在《涼州詞》中寫道:“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觀。光緒五年,新任幫辦甘肅、新疆善后事宜的楊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為,賦詩一首:“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左宗棠不僅是個軍事家,他對于發(fā)展西北的經(jīng)濟也頗為關注。鑒于甘肅“地氣高冷,節(jié)候暑少寒多,物產甚稀,……民間無衣之苦,甚于無食”的狀況,他建議廣種棉田,以解決穿衣問題。他認為甘肅凡是可種罌粟的向陽肥暖之地,都適宜種棉花。于是,他不僅通令下屬各地嚴禁種植罌粟,勸告農民廣種棉花,還采購紡車織具,設立專門機構,雇請民婦來教習紡織,并刊行《種棉十要》及《棉書》,分行陜、甘兩省,目的在于“拔惡卉而植嘉苗,為一舉兩得計也”,期望這些舉措能“為甘省開萬年之利”。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廣種榆柳”,“數(shù)年來隴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樹”。尤其是植樹綠化舉措頗得后人稱贊,他命令“自徑州以西至玉門,夾道種柳”,這些柳樹“連綿數(shù)千里,綠如帷幄”,被后人艷稱為“左公柳”。收復新疆之際,為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左宗棠主張開荒屯田和興修水利。這固然出于軍事目的,卻也具有開發(fā)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張曜率軍在哈密辦屯墾、水利,墾得荒地19000余畝,獲糧數(shù)千石。他還善于因地制宜,依據(jù)新疆許多地方“可漁可牧,不必墾田種粟亦可足民”的特點,認為“西北之利,畜牧為大;而牧利又以羊為長,其毛可織,其皮可裘,肉可為糧,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長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則講求牧務,多發(fā)羊種宜矣?!边@些主張對他后來率軍收復新疆極為有利。把近代機器生產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績。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參與鎮(zhèn)壓捻軍后抵西安,他為解決所部使用的軍火從上海等地采辦價值甚昂的問題,決定在西安設立機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進住陜甘總督任所,他將西安機器局的機器搬至蘭州,創(chuàng)辦了蘭州機器局,以精通西洋槍炮制作的記名提督賴長為該局總辦,并從福建、浙江、廣東等地抽調了技術工人,主要生產槍、炮、子彈、炮彈。蘭州機器局的設立,既有鎮(zhèn)壓回民起義的用意,更有收復新疆之圖,因為在該局創(chuàng)辦前一年,俄國已派兵占據(jù)伊犁,左宗棠便在籌畫收回伊犁時提出“精求槍炮”的主張。很明顯,他在蘭州設局是為了實現(xiàn)這一主張。光緒三年,賴長在蘭州機器局內試制了一臺織呢機,用甘肅所產羊毛織成一塊絨布,呈送給左宗棠驗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稱贊。于是,左宗棠打算從國外購買全套織呢機,他寫信并附賴長所繪織機圖給在上海的采辦委員胡光墉,以甘肅羊毛、駝絨均易購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機器便省工力等由請他從德國訪購織呢機器。直到光緒五年,織呢機器才全部運至蘭州??椖鼐终介_工,中國第一家紡織工廠在西北誕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創(chuàng)辦蘭州織呢局被左宗棠視為“氣象更新”之舉,高興之余,他還費盡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來抵制洋呢進口。但是,蘭州織呢局的生產并不像他預期的那樣理想,所織成的呢絨品質很壞,幾乎不能出售,品質上和價格上都比不上外國呢絨,即便把產品運到各通商口岸,也比從歐美輸入呢絨要貴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領薪俸”的冗員,蘭州織呢局在創(chuàng)辦后僅4年就被迫停辦。左宗棠經(jīng)營近代民用企業(yè)的這次嘗試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風氣未開的情況下把機器生產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個創(chuàng)舉。(摘編自孫占元《左宗棠評傳》)(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p>

)(

)(5分)A.鑒于甘肅的氣候特點,左宗棠建議首先解決穿衣問題,并通令下屬各地禁植罌粟而改種棉花,最終收到一舉兩得之效。B.左宗棠主張開荒屯田和興修水利,還主張在新疆許多地方不必只是強調“耕桑然后致富”,還應該“講求牧務,多發(fā)羊種”。C.左宗棠設立蘭州機器局,有對內和對外兩個意圖,但“精求槍炮”的主張表明他更重視以武力收回被俄國軍隊占領的伊犁。D.賴長用試制的織絨機織成了一塊絨布不僅受到左宗棠的稱贊,還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終從國外購回了全套織呢機。E.生產的呢絨品質不好,價格上比不上外國呢絨,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員消極怠工,蘭州織呢局在創(chuàng)辦后僅4年就被迫停辦。(2)左宗棠“發(fā)展西北的經(jīng)濟”有哪些顯著的具體成效?請簡要概括。(6分)(3)結合全文來看,第一段引用楊昌浚的詩有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4)左宗棠在發(fā)展西北經(jīng)先進生產技術。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認同哪種品質?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啟示。(8分)參考答案:12.(25分)(1)(5分)CB(答C給3分,答B(yǎng)給2分,答D給1分,答A、E不給分。B項“還主張”的兩者之間應有主次之分。D項比較而言屬于細枝末節(jié)。A項“鑒于氣候特點”涵蓋不全;“通令”應為“勸告”。E項“大批冗員的消極怠工”無中生有。)(2)(6分)①植樹綠化而有連綿數(shù)千里的“左公柳”;②在哈密墾得荒地19000余畝,獲糧數(shù)千石;③創(chuàng)辦了蘭州機器局(或:把近代機器生產引入西北),④創(chuàng)辦了蘭州織呢局(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紡織工廠。)(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3)(6分)①結構上:照應文章標題,為后面具體寫左宗棠為西北發(fā)展做出諸多貢獻作鋪墊,并能引人入勝。②內容上:與王之渙的詩在意境與感情上形成對比,生動而概括地表現(xiàn)和贊揚了左宗棠在西北的功績。(每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4)(8分)觀點一:我認為應善于利用本地自然環(huán)境。左宗棠抓住甘肅向陽地暖之地都可種棉花的特點,勸告廣種棉花,在西北沿河、沿路“廣種榆柳”,依據(jù)新疆“可漁可牧”的特點,認為應“講求牧務,多發(fā)羊種。”我們應因地制宜,積極利用自然環(huán)境發(fā)展經(jīng)濟,同時還要保護好自然環(huán)境,為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不竭動力。觀點二:我認為應勇于嘗試、勇于接受新鮮事物.左宗棠敢于把近代機器生產引入西北,生產槍、炮、子彈、炮彈等,并在西北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紡織工廠,勇于開風氣之先.我們在經(jīng)濟活動中,也應勇于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超越前人,謀求經(jīng)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我國散文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諸子的著作,成就了我國古代散文創(chuàng)作的第一高峰。兩漢的《史記》、《漢書》中不少篇章也可視為優(yōu)秀散文作品。到了魏晉南北朝,秦漢的散文失去了鋒芒,漸為駢文所取代。駢文要求駢辭麗句,音韻鏗鏘,曾經(jīng)起到了豐富“藝術語言”、提高漢字藝術表現(xiàn)力的作用。但駢文發(fā)展到后來,專事涂澤,堆砌典故,造成偏重形貌的浮艷文風;成為表達思想感情的桎梏。唐代的陳子昂“屬詞皆以經(jīng)典為本,時代欽慕之,文體一變”之后,蕭穎士、李華都曾為扭轉華靡柔弱文風作過努力。但由于積習已久,終未能奏效?!鞍彩分畞y”后,唐王朝面臨著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政治腐敗的嚴酷局面,一些有進取變革精神的文人學士奮起抨擊時事,改革弊政。政治上的革新也引起了文學上的革新。韓愈、柳宗元順應時勢,打出“復古”的旗號,申言恢復秦漢散文傳統(tǒng),提倡散文,反對駢文。他們反對六朝以來“飾其辭而遺其意”的駢文.提出“文道合一”、“文以明道”、“不平則鳴”等主張以及“惟陳言之務去”、“文從字順各識職”的革新文體的具體規(guī)范。他們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棄因襲,崇尚獨創(chuàng),大力實踐不拘長短、抒寫自由、傳道授意的散文創(chuàng)作。到宋代,歐陽修又極力推崇韓、柳,繼韓柳“文以明道”說之后,更提出了“文道并重、道先文后”的觀點;繼他們“不平則鳴”論之后更提出“窮而后工”的主張,堅持和發(fā)揚了我國散文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歐陽修這些主張對于王安石、三蘇和曾鞏等人有很大的影響。顯然,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思想、審美觀念,從總體上看,是一脈相承并互相輝映的。此為史家所共識。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創(chuàng)作,各具文采。就單獨個人創(chuàng)作而言,其風格是獨創(chuàng)和多樣的統(tǒng)一;就八大家綜合起來作考察,又構成了唐宋散文異彩紛呈的藝術整體。這是繼魏晉南北朝“文學自覺”之后,由散文這一文體自覺中產生的最可寶貴的藝術結構。關于八大家的藝術風格、創(chuàng)作個性,早就有“韓如潮、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敝f。如細探其作品,韓愈寫人狀物抒情,渾浩流轉、氣勢磅礴,是繼司馬遷之后的又一位藝術大師。柳文清拔澄澈,精辟深刻,他的《永州八記》可謂酈道元之后的山水散文的杰作,但就其文字之優(yōu)美、情景互化之種妙而言,又非酈氏能望其項背的。歐陽修為文“紆余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通暢,無所間斷;氣盡語極,急言竭論,而容與閑易,無艱難勞苦之態(tài)”。曾鞏的散文樸實謹嚴,委曲周詳,平易淡遠,顯得古雅平正,層次井然。王安石散文雄健峭刻,簡潔明凈,風格鋒利,但似略輸文采。蘇洵為文師法孟子、韓愈,長于議論,風格雄奇堅勁,其《六國論》情理相間,既啟人思,又增人感。蘇轍之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詞清句雅,自成一家。蘇軾才華橫溢,融儒、道、釋之長,恣肆瀟灑,其論文雄辯滔滔,氣勢縱橫;其記敘揮散自如,變化無窮,情景互融,實踐了他的“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的文論主張。1.下列關于“反對駢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駢文駢辭麗句,音韻鏗鏘,逐漸取代散文成為魏晉南北朝的主要文體。B.駢文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專事涂澤,堆砌典故,偏重形貌,文風浮艷。C.駢文過于注重外在的形式,內容華靡而柔弱,限制了思想感情的表達。D.駢文拋棄秦漢時期散文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變得追求“飾其辭”卻“遺其意”。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陳子昂在創(chuàng)作時,多“以經(jīng)典為本,時代欽慕之”且“文體一變”;蕭、李二人也曾為扭轉文風作過努力,但終未能奏效。B.韓、柳二人崇尚獨創(chuàng),大力實踐不拘長短、抒寫自由、傳道授意的散文創(chuàng)作;因此提出“文道合一”、“文以明道”等主張。C.從歐陽修的文學主張及其巨大的影響力等看來,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思想、審美觀念,從總體上,一脈相承并互相輝映。D.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文學創(chuàng)作,既是獨創(chuàng)和多樣的統(tǒng)一,又構成唐宋散文異彩紛呈的藝術整體,達到了散文文學藝術的巔峰。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歐陽修為文“紆余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通暢,無所間斷;氣盡語板,急言竭論,而容與閑易,無艱難勞苦之態(tài)”。B.曾鞏的散文樸實謹嚴,委曲周詳,淡遠,典雅,層次井然;王安石的則雄健峭刻,簡潔明凈,風格鋒利,但似略輸文采。C.蘇洵為文師法孟子、韓愈,其文長于議論,風格雄奇堅勁;其《六國論》情理相間,既啟人思,又增人感,自成一家。D.蘇軾才華橫溢,融儒、道、釋之長,恣肆瀟灑,其論文雄辯滔滔,氣勢縱橫;其記敘也很好地實踐了自己的文論主張。參考答案:1.A(A曲解原意。原文“駢文要求駢辭麗句,音韻鏗鏘,曾經(jīng)起到了豐富‘藝術語言’、提高漢字藝術表現(xiàn)力的作用?!睆娬{駢文的優(yōu)點,不是后來反對的原因。)2.C(A縮小范圍。原文是“皆以經(jīng)典為本”。B強加因果。D無中生有。達到文學巔峰文中沒有提及。)3.C(C張冠李戴?!白猿梢患摇钡氖恰疤K轍之文”。)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盜起汝、潁。廷玉父子與趙普勝、廖永安等結寨巢湖,有水軍千艘,數(shù)為廬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間道歸太祖。太祖方駐師和陽,謀渡江,無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贊我也!”親往撫其軍。通海為人沉毅。治軍嚴而有恩,士樂為用。巢湖諸將皆長于水戰(zhàn),而通海為最。從克寧國,下水陽,因以師略太湖,降張士誠守將于馬跡山,艤舟胥口。呂珍兵暴至,諸將欲退。通海曰:“不可,彼眾我寡,退則情見,不如擊之?!蹦松硐燃捕?,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戰(zhàn),命帳下士被己甲督戰(zhàn)。敵以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友諒大舉圍南昌,從太祖擊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戰(zhàn)幾不支。通海乘風縱火焚其舟二十余,敵少挫。太祖舟膠,友諒驍將張定邊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邊,通海飛舸來援。舟驟進水涌,太祖舟得脫。而通海舟復為敵巨艦所壓,兵皆以頭低艦,兜鍪盡裂,僅免。明日復戰(zhàn),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藥,焚敵舟數(shù)百。逾二日,復以六舟深入。敵連大艦力拒。太祖登舵樓望,久之無所見,意已沒。有頃,六舟繞敵艦出,飄搖若游龍。軍士歡噪,勇氣百倍,戰(zhàn)益力。友諒兵大敗。師次左蠡通海進曰湖有淺舟難回旋莫若入江據(jù)敵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師出湖水路結衢友諒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盡,引兵突走,竟敗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師還,賜良田金帛。從徐達平安豐,又從克湖州,略太倉,秋毫不犯,民大悅。圍平江,戰(zhàn)滅渡橋,搗桃花塢,中流矢,創(chuàng)甚,歸金陵。太祖幸其第,問曰:“平章知予來問疾乎?”通海不能語。太祖揮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臨哭甚哀,從官衛(wèi)士皆感涕。(節(jié)選自《明史·列傳第二十一》)10.下列對文中加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師次左蠡/通海進曰/湖有淺舟/難回旋/莫若入江據(jù)敵/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師出湖/水路結衢B.師次左蠡/通海進曰/湖有淺/舟難回旋/莫若入江據(jù)敵/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師出湖/水路結衢C.師次左蠡/通海進曰/湖有淺/舟難回旋/莫若入江/據(jù)敵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師出湖/水路結衢D.師次左蠡/通海進曰/湖有淺舟/難回旋/莫若入江/據(jù)敵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師出湖/水路結衢11.下列對文中有關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祖,作為帝王廟號使用,多為創(chuàng)基立業(yè)者,常見于開國皇帝;另外祖父的父親也稱太祖。B.金陵,即現(xiàn)在的南京,史上曾是吳、東晉、宋、齊、梁、陳的都城,被稱為“六朝古都”。C.“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親臨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D.卒,在《禮記》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稱“崩”,諸侯死稱“薨”,士死稱“不祿”。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俞通海擅長水戰(zhàn),深受太祖信任。他歸順太祖之后,太祖喜出望外,高興地說“天贊我也!”B.俞通海作戰(zhàn)勇猛,身先士卒。在胥口作戰(zhàn)中,自己先帶頭迅速戰(zhàn)斗,結果被敵軍射中右眼。C.俞通海忠心耿耿,臨危不懼。太祖在康郎山遇險,俞通海奮不顧身,全力營救太祖脫險。D.俞通海治軍嚴明,關愛百姓。在攻克湖州和攻取太倉以后,秋毫無犯,當?shù)匕傩帐謿g悅。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太祖方駐師和陽,謀渡江,無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贊我也!”(2)從克寧國,下水陽,因以師略太湖,降張士誠守將于馬跡山,艤舟胥口。參考答案:10.C

11.A

12.A

13.(1)太祖正在和陽駐軍,謀劃渡過長江,缺少船只。俞通海來到,太祖非常高興說:“上天幫助我呀!”(2)跟從攻克寧國,攻下水陽,乘機用水軍平定太湖,在馬跡山收降張士誠守將,停船于胥口?!?0題詳解】試題分析:注意“舟”作后句的主語,“入江”“據(jù)敵”兩種做法,中間斷開,“彼舟”作后句的主語。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shù)某煞值目己耍€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此題注意“舟”作后句的主語,“入江”“據(jù)敵”兩種做法,中間斷開,“彼舟”作后句的主語。【11題詳解】試題分析:祖父的父親稱為曾祖。【12題詳解】試題分析:此時并沒有“深受太祖信任”,太祖高興是因為俞通海有水軍千艘?!?3題詳解】試題分析:注意“方”譯為“正在”,“師”譯為“軍隊”,“舟楫”譯為“船只”,“贊”譯為“幫助”,“從”譯為“跟從”,“克”譯為“攻克”,“略”譯為“平定”,“艤舟”譯為“停船”。參考譯文: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他的父親俞廷玉搬遷到巢湖。元朝末年,盜匪起于汝州、穎州。俞廷玉父子和趙普勝、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營扎寨,擁有千艘戰(zhàn)艦兵力的水軍部隊。他們多次被廬州左君弼困窘,派遣俞通海悄悄地從小道歸順太祖。太祖正在和陽駐軍,謀劃渡過長江,缺少船只。俞通海來到,太祖非常高興說:“上天幫助我呀!”太祖親自前往安撫他們的軍隊。俞通海為人沉著剛毅,治軍嚴明而有恩德,士兵樂意為他所用。巢湖各將都擅長水戰(zhàn),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從攻克寧國,攻下水陽,乘機用水軍平定太湖,在馬跡山收降張士誠守將,停船于胥口。呂珍軍隊突然來到,諸將想退。俞通海說:“不可以后退,敵方多我們少,后退的話,那么我方情況就被暴露了,還不如攻擊他們?!庇谑峭êW约合葞ь^迅速戰(zhàn)斗,對方箭下如雨,射中他的右眼。不能作戰(zhàn),他命令手下士兵披上自己的盔甲監(jiān)督指揮作戰(zhàn)。敵人把督戰(zhàn)的士兵當作通海了,就不敢逼近,慢慢地退兵離開了。俞通海從此一只眼睛失明。陳友諒大力舉兵圍攻南昌。俞通海跟從太祖攻擊敵人。在康郎山相遇,因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軍奮力作戰(zhàn)差點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風放火焚燒敵船二十多艘,敵軍稍稍受挫。太祖的船擱淺被圍困了,陳友諒的驍勇的將領張定邊徑直向前沖,進犯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張定邊,俞通海乘飛舸前來援戰(zhàn),船只飛速駛來,帶動湖水急涌而至,太祖的船只得以脫險。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敵方巨艦壓住,兵士都用頭抵住敵艦,頭盔全咧,才勉強脫險。第二天再戰(zhàn),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裝上火藥進攻敵艦,焚燒敵船數(shù)百艘。過了兩天,俞通海又派六艘戰(zhàn)船深入敵方。敵方聯(lián)合大艦船奮力抵抗。太祖登上舵樓遠望,很久都沒有看到什么,料想俞通海的船只已經(jīng)沉沒了。過了一會兒,六艘船繞過敵方的艦船出現(xiàn),飄飄揚揚如游龍。軍隊歡呼,勇氣猛增百倍,作戰(zhàn)更加奮力。陳友諒的軍隊大敗。太祖軍隊駐扎在左蠡,俞通海進言說:“湖水很淺,小船很難周旋,不如進入長江,占據(jù)敵方的上游。他們的船進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庇谑蔷娃D移軍隊駛出湖,在水邊和陸地構建柵欄。陳友諒不敢出來。在湖中停留了一個月,糧食用完,陳友諒帶兵突圍逃跑,最終失敗死去。這場戰(zhàn)役,俞通海軍功最多。軍隊回京,賜予良田金帛。跟從徐達平定安豐,又跟從攻克湖州,攻取太倉,秋毫無犯,百姓歡悅。圍攻平江,大戰(zhàn)滅渡橋,直搗桃花塢,中流箭,傷很重,回金陵。太祖駕臨他的府第,問道:“平章知道我來探問傷情了嗎?”俞通海不能說話。太祖揮淚而出。第二天死,時年三十八歲。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隨從的官員衛(wèi)士都感動流淚。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薛奎傳薛奎,字宿藝,絳州正平人。進士及第,為隰州軍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盜殺寺奴取財去,博者適至,血偶涴衣,邏卒捕送州,考訊誣伏。薛奎,字宿藝,絳州正平人。考中了進士,任隰州軍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經(jīng)常在寺廟里聚眾賭博,有一天,盜賊殺了寺里的奴仆搶走了錢財,賭博的人正好到來,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跡,巡邏的士兵將他逮捕送到州府,嚴刑審訊后屈意招認。奎獨疑之,白州緩其獄,后果得殺人者。徙儀州推官,嘗部丁夫運糧至鹽州,會久雨,粟麥漬腐,奎白轉運盧之翰,請縱民還州而償所失。只有薛奎對此懷疑,請求州官暫緩處置這個案件,后來果真抓到了殺人兇手。薛奎升任儀州推官,曾經(jīng)率領民夫運糧去鹽州,恰逢大雨連綿,糧食被水浸泡腐爛,薛奎就請求轉運使盧之翰讓民夫回儀州,而后再賠償損失的糧食。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轉餉,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陳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盧之翰大怒,準備上書彈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勸說他道:“興兵作戰(zhàn)已經(jīng)很久了,百姓都因轉運軍餉而疲憊不堪,現(xiàn)在幸好軍糧有余,為什么要因為這些陳腐的糧食而使百姓困苦呢!”盧之翰的怒氣消除了,所有因民夫而損失的糧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賠償。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經(jīng)費常不足,奎務為儉約,教民水耕,歲中積粟三百萬。知益州,秦民與夷落數(shù)千人列奎治狀,請留,璽書褒諭,不許。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駐有重兵,經(jīng)費常不足用。薛奎力求節(jié)儉,教百姓改用灌溉耕作的方法,一年之內就積余了糧食三百萬石。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百姓和少數(shù)民族部落數(shù)千人列數(shù)薛奎的政績,請求朝廷讓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諭予以褒揚,但沒有同意讓薛奎留任。成都民婦訟其子不孝,詰之,乃曰:“貧無以為養(yǎng)?!笨鲑哄X與之,戒曰:“若復失養(yǎng),吾不貸汝矣!”其母子遂如初。成都有一個婦女告發(fā)她的兒子不孝,薛奎責問他,他于是說:“是因為貧窮無法贍養(yǎng)。”薛奎就拿出自己的俸祿給他,并告誡他說:“如果再不贍養(yǎng)母親,我就不再寬恕你了!”他們母子于是和好如初。嘗夜宴,有戍卒殺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殺之,坐客莫有知者。臨事持重明決,多此類也。薛奎曾經(jīng)在夜里設筵待客,有守邊的士兵殺人,人們都嚇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將他逮捕處死,赴宴的賓客都沒有人覺察到此事。薛奎遇事能沉穩(wěn)處置、果斷決策,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召為龍圖閣學士,遂參知政事。帝諭曰:“先帝嘗以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倍磉w給事中。薛奎被召入朝任龍圖閣學士,后任參知政事?;噬细嬖V他說:“先帝曾經(jīng)認為你可以重用,現(xiàn)在任用你,是先帝的意見。”不久薛奎升任給事中。帝嘗謂輔臣曰:“臣事君鮮有克終者?!笨唬骸氨=K之道,匪獨臣不然也?!睔v數(shù)唐開元、天寶時事以對,帝然之?;噬显?jīng)對輔政大臣說:“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善始善終的?!毖f:“不僅是臣下應該做到善始善終?!辈⒘信e了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的史事來回答,皇上同意他的話。奎性剛不茍合,遇事敢言,真宗時數(shù)宴大臣,至有沾醉者。薛奎性情剛直,不肯隨便附和別人的意見,遇事敢于說話。宋真宗時多次宴請群臣,以至于有大臣喝得大醉??G曰:“陛下即位之初,勵精萬機而簡宴幸。今天下誠無事,而宴樂無度,大臣數(shù)被酒無威儀,非所以重朝廷也?!闭孀谏破溲浴QM諫說:“陛下剛即位的時候,振作精神,處理全國的政務,對于宴享臨幸是從簡的。現(xiàn)在天下確實是太平無事,但宴飲游樂卻無節(jié)制,大臣們多次醉酒,失掉了莊嚴的容止,這不是用來加重朝廷的權威的做法啊?!闭孀诤苜澷p他的說法。

選自《宋史·列傳第四十五》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嘗部丁夫運糧至鹽州

右內史界部中多貴人宗室

B.先帝嘗以為卿可任

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

C.真宗善其言

善灌夫、鄭當時及宗正劉棄

D.非所以重朝廷也

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6.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薛奎“遇事敢言”的一組是(3分)

①請縱民還州而償所失

②安用此陳腐以困民哉③若復失養(yǎng),吾不貸汝矣

④保終之道,匪獨臣不然也⑤奎務為儉約,教民水耕

⑥大臣數(shù)被酒無威儀,非所以重朝廷也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薛奎請求轉運使盧之翰讓運糧到鹽州的民夫先回儀州,而后再賠償因大雨而損失的糧食。盧之翰大怒并準備彈劾薛奎,聽了薛奎的解釋后,終于接受了他的請求。B.薛奎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百姓和少數(shù)民族部落數(shù)千人請求朝廷讓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諭對薛奎予以褒揚,但沒有同意讓薛奎留任。C.薛奎任益州知州時,拿出自己的俸祿給一個因貧窮無力奉養(yǎng)母親的人,但同時告誡他,如不好好贍養(yǎng)母親,將不會饒恕他。D.薛奎性情剛直,不肯隨便附和別人的意見,遇事敢于說話。對于皇上的言行,能當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得到皇帝的肯定。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⑴奎獨疑之,白州緩其獄,后果得殺人者。(3分)⑵成都民婦訟其子不孝,詰之,乃曰:“貧無以為養(yǎng)。”(4分)⑶歷數(shù)唐開元、天寶時事以對,帝然之(3分)參考答案: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題。(每小題2分)

顏呆卿,瑯邪臨沂人。以蔭受官,性剛直,有吏干。天寶十四載,攝常山太守。時安祿山為河北、河東采訪使,常山在其部內。祿山舉范陽之兵詣闕,陷東都。杲卿忠誠感發(fā),懼賊遂寇潼關,即危宗社。時從弟真卿為平原太守,初聞祿山逆謀,陰養(yǎng)死士,招懷豪右,為拒賊之計。至是遣使告杲卿,相與起義兵,持角斷賊歸路,以紓西寇之夔。呆卿乃與長史袁履謙等,謀開土門以背之。

時祿山遣蔣欽湊、高邈率眾五千守土門。欽湊軍隸常山郡,高邈往幽州未還,杲卿遣吏召欽湊至郡計事。欽湊至,舍之于傳舍。會飲既醉,令袁履謙與參軍馮虔等殺欽湊。履謙以欽湊首見呆卿,相與垂泣,喜事交濟也。是夜,稿城尉崔安石報高邈還至蒲城,即令馮虔與安石往圖之。詰朝,高邈之騎從數(shù)人至稿城驛,安石皆殺之。俄而邈至,安石紿之曰:“太守備酒樂于傳舍。”邈方據(jù)廳下馬,馮虔等擒而縶之。是日,賊將何千年自東都來趙郡,馮虔叉擒之。即日縛二賊將還郡。杲卿遣子安平尉泉明等,函欽湊之首,械二賊,送于京師。

十五年正月,恩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眾寡不敵,御備皆竭。城陷,杲卿、履謙為賊所執(zhí),送于東都。祿山見杲卿,面責之曰:“汝昨自范陽戶曹,我奏為判官,遂得光祿、太常二丞,便用汝攝常山太守,負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嗔目而報曰:“我世為唐臣,常守忠義,縱受汝奏署,合從汝反±!且汝本營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竊恩寵,致身及此,天子負汝何事而汝反耶?”祿山怒甚,令縛于中橋南頭從西第二柱,節(jié)解之,比至氣絕,大罵不惠。

乾元元年五月,詔日:“顏杲卿任彼專城,志梟狂虜,艱難之際,忠義在心。憤群兇而慷慨,臨大節(jié)而奮發(fā),遂擒元惡,成此茂勛。屬胡虜憑陵,流毒方熾,孤城力屈,見陷寇仇,身歿名存,實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驗之于臨難;臣之報國,義存于捐軀。嘉其死節(jié)之誠,可贈太子太保。”

(選《舊唐書》,有刪節(jié))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陰養(yǎng)死士,招懷豪右

陰:悄悄地。

B.欽湊至,舍之于傳舍

舍:安排住宿。

C.相與垂泣,喜事交濟也

濟:到來。

D.任彼專城,志梟狂虜

梟:誅滅。5.下列各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顏杲卿忠誠報國的一組是

①陰養(yǎng)死士,招懷豪右,為拒賊之計

②懼賊遂寇潼關,即危宗社

③城中兵少,眾寡不敵,御備皆竭

④履謙以欽湊首見杲孵,相與垂泣,喜事交濟也

⑤夫仁者有勇,驗之于臨難;臣之報國,義存于捐軀

⑥比至氣絕,大罵不息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⑧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顏果卿代理常山郡太守時是安祿山的屬下,安祿山發(fā)動叛亂后,顏7R9RP感發(fā)忠誠報國之心,與堂弟顏真卿等人密謀共同對付安祿山。

B.顏杲卿與屬下用計策殺死蔣欽湊,并活捉了高邈、何千年兩名叛罕將領,然后派他的兒子顏泉明等人一起率人將欽湊之首和高、何二賊押送京城。

C.顏杲卿據(jù)城抵御叛軍,因寡不敵眾且裝備竭盡而被敵人所擒,面對安祿山的詰責他慷慨陳詞,最終觸怒安祿山而遭肢解酷刑,為國捐軀。

D.顏杲卿就義后,天子下詔對其下臣對敵不力提出批評,褒獎他慷慨激昂,面臨大節(jié)而奮發(fā)圖謀,創(chuàng)建功勛。為表彰他守節(jié)而死的忠誠,追贈他為太子太保。7.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相與起義兵,掎角斷賊歸路,以紓兩寇之勢。譯文:

(2)我世為唐臣,常守忠義,縱受汝奏署,合從汝反乎!譯文:

參考答案: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根據(jù)以下內容,草擬一則處罰條款。要求用語明確、簡潔、平實、得體。連標點符號不超過40字。在一些城鎮(zhèn),有的單位或個人在使用電視機、收錄機、擴音機等音響器材時,違反規(guī)定,無所顧忌,將音量開得很大,有的甚至不聽勸告或制止,我行我素,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工作或休息。對這種無視社會公德的行為,居委會經(jīng)過認真地討論,決定給予以下處罰:(1)給以警告;(2)罰款100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凡使用音響器材音量過大、影響周圍居民工作或休息而不聽勸告者,處以警告或100元罰款。

略8.閱讀下面《巴黎圣母院》的選段,回答問題。(3分)“她(愛斯梅拉達)相信全城里只有兩個人恨她?!边@兩個人是誰?為什么恨她?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