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某中學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某中學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某中學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某中學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某中學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對美的認識有相對與絕對之分,把這兩者推向極端,就成為美學中的相對主義與絕

對主義。

在中國美學史上,儒學對美的主張,基本上屬于絕對論,如孔子對“韶樂”的評價就

是“盡善盡美”。而道家則是相對論者,如老子認為美與丑是相對而言的,而且是可以轉換

的,沒有丑,即無所謂美,所以只知美之謂美,也就無所謂美了;如果一味地追求美,超過

了美的界限,美就可能轉化為丑。因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這是事物

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是合乎辯證法的。這些思想對于建立樸素的、辯證的美學觀很有意義。根

據這些思想,進一步提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信言不美,美

言不信”等思想。

莊子進一步發(fā)展了老子的“自然”“無為”的思想,大力攻擊文章禮樂有失性命之情,

并把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發(fā)展為相對主義。如在《知北游》中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

大圣不作,觀乎天地之謂也”。他把美與無為密切結合起來,以此得出天地之美與萬物之理,

發(fā)展了道家歸真返璞的思想。在莊子看來,人只有達到聽其自然,超乎一切利害得失,才能

排除一切痛苦,實現超脫,以達到無我之境,才能“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莊子這些思想,

對后世美學思想的發(fā)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但他從另一方面,把老子的相對論發(fā)展為相對主

義,如在《齊物論》中提出“毛媾、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痹凇吨?/p>

樂》篇中也講到同樣的事實,指出:“《咸池》《九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鳥聞之而飛,

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入,人卒聞之,相與還而觀之?!痹谶@里闡發(fā)了他的美的相對性的

觀點,而且把相對性引向相對主義。美具有相對性是對的,但引向極端而成為相對主義則是

錯誤的。毛媾、麗姬之美,是客觀存在,《咸池》《九韶》之美,也是客觀的事實,是人們之

共識。莊子以相對主義否認美的絕對性,把一個正確的原則引向錯誤的道路;而且把人和動

物相提并論,從根本上否認了審美是人所獨有的,這是我們所不能同意的。

當然,同屬一個景物,反映在不同境遇不同心態(tài)人的身上,可能有不同的體驗。范仲

淹在《岳陽樓記》中記述“淫雨霏霏”與“春和景明”引起人們兩種不同的情感體驗,而這

兩種不同的情感體驗,又都與個人的主觀遭遇有關。假如不是“遷客騷人”的話,即是遇上

前一種景象,也不一定會產生“滿目蕭然,感極而悲”的情感;相反,如果自身是“遷客騷

人”,即使遇到后一種景象,也很難產生“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的

情感。由此可見,景物是客觀的存在,而感受則是主觀的體驗,美感是具有相對性的。范仲

淹最后的結論是“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他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主客

觀的影響,能夠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正確處理景物與情感的關系,

提高主觀認識,辯證地處理相對性與絕對性的關系。所以客觀事物的美與丑,反映在情感上

的苦與樂,都存在有相對性與絕對性的復雜關系。

(摘選自黃濟《教育哲學通論》)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人對美的認識有相對與絕對之分,在中國美學史上,儒家屬于絕對論,道家則是相

對論。

B.因為莊子發(fā)展了老子樸素辯證法思想,所以他對后世美學思想的發(fā)展產生著重要的

影響。

C.莊子相對主義錯在:否認美的相對性,而且把人和動物相提并論,否認審美是人所

獨有的。

D.遷客騷人面對“淫雨霏霏”“春和景明”兩種景象都可能產生“滿目蕭然,感極而悲”的情

感。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黃濟認為美具有相對性,但不可因此否認美的絕對性,從而走入相對主義的迷

途。

B.文章采用總分總結構,第三、四段分別圍繞美學中的“相對主義”“絕對主義”展開論證。

C.作者用《知北游》的例子,意在說明莊子將美與無為密切結合,發(fā)展了返璞歸真的

思想。

D.文中加點的“但他從另一方面”“當然”,既表明思路的轉換,也表現了論證的思辨性特

點。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清瘦為美的人不會覺得體態(tài)豐盈的絕美楊玉環(huán)是美女,這側重表現美的相對性。

B.“各美其美”談到每個人或者每個民族客觀上必定有美麗的點,這側重表現美的絕對性。

C.作者認為音樂《咸池》《九韶》之美,是客觀的事實,是人們之共識,這側重表現美

試卷第2頁,共12頁

的相對性。

D.在大家眼中,愛斯梅拉達有美麗絕倫的外表又有高尚純潔的心靈,這側重表現美的

絕對性。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專家常說:“當樹木生長得過度密集,就需要把它們分開,以免阻撓樹木的生長?!?/p>

意思就是砍除一棵或數棵樹木,為沒被伐除的樹木留下足夠的樹冠空間。實際上,這只道出

了一半的實情。在天然的環(huán)境中,樹木間并不像專家所認為的那樣,它們其實是極少競爭的。

與之相反的是,不同樹種間會互相聯(lián)系,互相扶持,還會通過纖細的根毛互贈“甜品”——

健康的樹給生病的樹供給糖液以維持生命。

不過在許多情況下,人工林中的樹木并不存在天然的“友情聯(lián)結網”,因為它們一旦

根系受到干擾,就只能勉強使根部達到一個半吊子的穩(wěn)定狀態(tài),而這個傷害會影響樹木終生,

所以它們毫無多余的時間與精力經營社群友誼。而且上文中的專家說法,顯然是出自人工林

的林務員。毫無疑問,他們指的是林相單一的人工林,比如只種植云杉或是只種植一種闊葉

樹樹種。在大自然中,絕對找不到這種在廣大的土地上,以相同間隔、在同一時間,種植同

齡樹種并一起成長的原生林相。在開闊的人工林區(qū)“幼兒園”里,樹木個體爭相生長,只想

超越身旁的同伴。事實上,人工林區(qū)是如此脆弱、不穩(wěn)固,樹木就像稻田里的禾稈,雖互相

依靠、支持,但只要暴雨過境,便會成片地傾倒。

在天然原生林里及自家的花園里,我們卻常常能觀察到全然不同的現象:相同樹種的

樹木彼此之間會建立友誼。我們已在前面章節(jié)提到過,樹木會經由樹根相互聯(lián)系。這種地下

的深層聯(lián)結自然無法讓我們輕易看見,但樹冠之間的游戲競賽是暴露在外的。

當兩棵樹木爭取光源時,會不惜以枝干互相爭搶,各自將枝干伸向對手,想盡辦法推

擠對方以搶奪其日照地盤。大約100年后,這種競爭才會漸漸平息,但它們仍會為了填補樹

冠縫隙、搶占生長位置而爭吵不休。

兩棵樹木若結為朋友,它們之間的互動則會與上述情況截然不同。它們只會將柔嫩的

小枝往朋友的方向伸展,小枝丫間會溫柔地相互推拉,好像只想輕輕地碰觸一下對方;它們

也只會向外側生長較粗的樹枝,而不會向朋友的方向生長。遠觀兩棵樹木,就像結合為一體

的一棵樹木,最后也會變成一對快快樂樂、白頭偕老的終身伴侶。此時,我們若遵從專家的

建議,為了使一棵樹木得到更多光線而砍伐其中一棵樹木,必然造成相反的后果。

另一個極罕見的現象是樹木之間會互相幫忙。林內最緊密相鄰的樹枝會相交生長在一

起,有時可能只是一根枝條環(huán)繞著另一根枝條生長并將其緊緊包覆。然而這種聯(lián)系還是很脆

弱的,因為兩根樹枝依然各自保留了樹皮,阻礙了兩者一起生長。當面對強大的外力時,比

如溫帶氣旋的侵襲,兩者的連接處便可能斷開。

有時樹皮的外層剛好因為互相摩擦而脫落,兩根樹枝的木質部跟木質部、形成層與形

成層因而相互接觸,形成事實上的結合生長,并構建出共同的新系統(tǒng)。這樣的連理枝結盟是

非常穩(wěn)定的,兩者開始聯(lián)結輸送并交換水分與養(yǎng)料,這已經是超乎尋常的現象。然而更罕見

的是,兩種不同樹種的樹枝會合并生長。若想成為這種連理枝,前提是不同種的樹木能夠真

正好好相處,山毛棒、千金榆兩種樹木和柳樹之間就屬于這種情況!

想找到異體連理枝,就像從眾多的三葉草中尋找幸運的四葉草,可遇而不可求,需要

相當奇特的緣分。你下次漫步于森林或公園時,可以多多注意有沒有類似的情況,這會是一

種令人興奮的冒險。抑或在你家院子周圍,說不定就隱藏著一對異體連理枝。

你若是暫時看不出連理枝的苗頭,也有可能聽見樹枝之間這種結盟合作活動剛剛展開

時發(fā)出的聲音。當微風吹拂,兩根枝條互相摩擦,發(fā)出響亮的“叩嘍叩嘍”聲,常常被漫步

林中的人誤以為是啄木鳥在敲啄樹干。

(摘編自彼得?渥雷本《樹的秘密生命》,鐘寶珍譯)

4.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專家認為樹木如果生長得過度密集,就會影響樹的生長,但其實大自然中的樹木不

僅很少競爭,反而可能互相扶持。

B.林相單一的人工林中,樹木之間的關聯(lián)度比較低,林區(qū)脆弱不穩(wěn)固,但在大自然的

原生林相中,這種情況就少一些。

C.樹木在樹冠方面爭奪較為明顯,它們在爭奪光源時枝干會互相推擠,但樹木間也會

建立友誼,根系也會相互聯(lián)系。

D.僅僅出現樹枝之間的環(huán)繞還不算緊密,兩根樹枝之間聯(lián)結并互相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的

結盟才更穩(wěn)定,這也是最罕見的。

5.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A.由于人工林中的樹木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經營社群友誼,因而人工林中的樹木并

不存在天然的聯(lián)結網,也無法互相獲取養(yǎng)分。

B.文章中大量運用擬人的手法,將樹木人格化,一方面使得語言生動有趣,讓讀者更

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科普文章的枯燥。

C.單個植物雖然可以盡情享受生長資源,但面對強大的外力時太脆弱,需要同伴來互

試卷第4頁,共12頁

相支撐,這說明只有合作才能在大自然生長。

D.異體連理枝的樹木非常罕見,如要尋找到異體連理枝的樹木,在院子周圍找到的概

率要遠高于在森林和公園找到的概率。

6.文中提到兩棵樹木會“結為朋友”,請結合原文概括其“結為朋友”的具體表現。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旅人的心

魯彥

或是因為年幼善忘,或是因為不常見面,我最初幾年中對父親的感情怎樣,一點也記

不起來了。至于父親那時對我的愛,卻從母親的話里就可知道。母親近來顯然在深深地記念

父親,所以一見到她的小孫兒吃牛奶,就對我說:“正是這牌子,有一只老鷹!……你從前

奶不夠吃,也吃的這牛奶。你父親真舍得,不曉得給你吃了多少……”

不用說,父親是從我出世后就深愛著我的。但是我自己所能記憶的我對于父親的感情,

卻是從六七歲起。

父親向來是出遠門的。他每年只回家一次,每次約在家里住一個月。時期多在年底年

初。每次回來總帶了許多東西:肥皂、蠟燭、洋火、布匹、花生、豆油、粉干……都夠一年

的吃用。此外還有專門給我的帽子、衣料、玩具、紙筆、書籍……

我平日最喜歡和姊姊吵架,什么事情都不能安靜,常常挨了母親的打,也還不肯屈服。

但是父親一進門,我就完全改變了,安靜得仿佛天上的神到了我們家里,我的心里充滿了畏

懼,但又不像對神似的懾于他的權威,卻是在畏懼中間藏著無限的喜悅,而這喜悅中間卻又

藏著說不出的親切的。我現在不再叫喊,甚至不大說話了;什么事情我該做的,用不著母親

說,就自己去做好;什么事情我該對姊姊退讓的,也全退讓了。

父親從來不對我說半句埋怨話,他有著宏亮而溫和的音調。他的態(tài)度是莊重的,但臉

上沒有威嚴卻是和氣。他愛講故事給我聽,他所講的多是他親身的閱歷,沒有一個故事里不

含著誠實,忠厚,耐勞。他學過拳術,偶然也打拳給我看,但他接著就講打拳的故事給我聽:

學會了這一套不可露鋒芒,只能在萬不得已時用來保護自己。

一年一度,父親一回來,我仿佛新生了一樣,得到了學好的機會:有事可做也有學問

可求。然而這時間是短促的。將近一個月他慢慢開始整理他的行裝,一樣一樣的和母親商議

著別后一年內的計劃了。

到了遠行的那夜,母親和姊姊眼眶里貯滿惜別的眼淚,我大聲啼哭著,牽著父親的衣

襟,跟到了大門外的埠頭上。其實我并沒想到把父親留在家里,只想跟父親一道出門。父親

離家老是在夜里,又冷又黑。想起來這旅途很覺可怕。那樣的夜里,岸上是沒有行人,也沒

有聲音的,倘使有,十分之九是可怕的鬼怪或惡獸。尤其是在河里,常常起著風,到處都潛

著吃人的水鬼。一路所經過的兩岸大部分極其荒涼,這里一個墳墓,那里一個棺材,連白天

也少有行人。

但父親卻平靜的走了,露著微笑。他不畏懼,也不感傷,他常說男子漢要膽大量寬,

而男子漢的眼淚和珍珠一樣寶貴。

一年一年過去著,我漸漸大了,想和父親一道出門的念頭跟著深起來,甚至對于夜間

的旅行起了好奇和羨慕。十七歲那年的春天,我終于達到了我的志愿。父親是往江北去,他

送我到上海。

“牛上朝①了!”別人在我出門前就這樣的說,像是譏笑我,像是憐憫我。但我不以為

意。我只覺得心里十分的輕松,對著未來,有著模糊的憧憬。那所謂朝也是人所應該負擔的,

我勇敢的挺了一挺胸部,覺得從此才成為一個“人''了。

夜是美的。從篷隙里望出去,看見一幅黑布蒙在天空上,這里那里鑲著亮晶晶的珍珠。

兩岸上緩慢的往后移動的高大的墳墓仿佛是保護我們的堡壘,草扎的和豉蓋的棺木就成了我

們的埋伏的衛(wèi)兵。船頭下低低的響著淙淙的波聲,接著是咕呀咕呀的前槳聲和有節(jié)奏的喊嚓

喊嚓的后槳撥水聲。清冽的水的氣息,重濁的泥土的氣息,復雜的草木的氣息,在河面上混

合成了一種特殊的親切的香氣。

一小時以后,天色漸漸轉白了,岸上的景物開始露出明顯的輪廓來,船艙里映進了一

點亮光。不久船靠了岸。埠頭上忙碌著男女旅客,成群的往山坡上走了去。挑夫,轎夫喊著,

追趕著,跟隨著,顯得格外的緊張。

就在這熱鬧中,我跟在父親的后面也走上了山坡,第一次遠離故鄉(xiāng)跋涉山水,去探問

另一個憧憬著的世界,勇往地肩起了"人”所應負的擔子。我的血在沸騰著,我的心是平靜的,

平靜中含著歡樂。

但是暴風雨卷著我的旅程,我愈走愈遠離了家鄉(xiāng)。一直過了七八年,我才負著沉重的

心,第一次重踏到生長我的土地。那時雖走著出門時的原來路線,但山的兩邊的兩條長的水

路已經改駛了汽船,過嶺時換了洋車。叮叮叮叮的鈴子和嗚嗚的汽笛聲激動著旅人的心。到

了最近,路線完全改變了。山嶺已給鏟平,離開我們村莊不遠的地方,開了一條極長的汽車

路。它把我們出門的時間從夜里二時改做了午后二時。然而旅人的心愈加亂了,沒有一刻不

試卷第6頁,共12頁

是強烈的被震動著。父親出門時是多么的安靜,舒緩,快樂,有希望。他有十年二十年的計

劃,有安定的終身的職業(yè)。而我呢?紊亂,匆忙,憂郁,失望,沒有一種安定的生活。

實際上,父親一生是勞碌的,他獨自負荷著家庭的重任,遠離家鄉(xiāng)一直到他七十歲為

止。然而,他一生是快樂的。盡管天災燒去了他親手支起的小屋,盡管我這個做兒子的時時

在毀損著他的產業(yè),因而他也難免起了一點憂郁,但他的心一直到臨死的時候為止仍是十分

平靜的。他相信著自己,也相信著他的兒子。

(有刪改)

文本二:

魯彥從步入生活之后,一直過著流浪漂泊的日子,失學失業(yè),輾轉流離,饑寒疾病和

家庭的重壓,使他在人生的羈旅中嘗盡辛酸與痛苦,也看盡了人世間的骯臟與黑暗。魯彥走

過的是一條曲折、坎坷的道路,而后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才華橫溢的作家與翻譯家。茅盾

在《王魯彥論》一文中慧眼獨具地指出:“自然和樸素是作者的卓特的面目?!钡拇_,魯彥的

創(chuàng)作,尤其是他的散文,通體顯示出一種地之子的純真,《旅人的心》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之一。這是一篇訴說困頓流離中父子之情的感人之作,在對父親的零星平凡小事的回憶中,

充滿著濃郁的詩情。

(陳一輝《父子情與哲理詩——王魯彥的〈旅人的心〉》

注:朝,牛鞅,牛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

7.下列對文本一內容和藝術特色理解與鑒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旅途”為線索,結構清晰;采用第一人稱敘述,充分展現了“我”的內心世界,

真實,自然,親切。

B.父親每年只會在家里住一個月,出于對父親的畏懼,“我”會變得乖巧、安靜、懂事,

在這段時間約束自己。

C.文中畫線句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從視覺、聽覺、嗅覺的角度,生動形象地

展現出“我”第一次出行時所見的夜晚景象。

D.題目中的“旅人”既指一輩子勞碌、肩負家庭重擔、遠離家鄉(xiāng)直到古稀之年的老父親,

也是指作者自己。

8.父親對魯彥的人生有著不尋常的意義。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認識與理解。

9.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作者對離家的旅途有迥然不同的感受,請結合文本內容對此加以分

析。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管子曰:“倉縻實而知禮節(jié)。”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本與學年。古之人日:

“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鄙袝r,而用之方度,則物力必屈。古

之治天下,至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

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笨本率由。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世之有緲限,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

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

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嬴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并舉

而爭起矣。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

戰(zhàn)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

(節(jié)選自賈誼《論積貯疏》,有刪改)

文本二:

方今之務,英若使民務農而已矣。欲民,農在于貴栗貴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為賞罰。.

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漂②。順于

民心,所補者三:一日主用足,二日民賦少,三日勸農功。神農之教日:“有石城十仞,湯

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币允怯^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爵者,

上之所擅,出于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

也。使天下人入粟于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竊竊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溪天下粟。邊食

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赦,勿收農民租。如此,德澤加于萬民,

民俞勤農。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

(節(jié)選自晁錯《論貴粟疏》)

注:①搬,xian,通“纖”,細致。②津,xie,流通。

10.文本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

00

0

試卷第8頁,共12頁

欲民A務農B在于貴C粟D貴E粟之道F在于使民G以粟H為賞罰。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亡,文中指“沒有、無”,與《過秦論》中“追亡逐北”的“亡”,含義不相同。

B.文中“未之嘗聞”與“莫之或止”兩句句式相同。

C.“饑穰”,指荒年和豐年,在文中只取荒年義,與《鴻門宴》中“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

也”的“出入”用法不同。

D.“縣官”,文中指的是朝廷、官府,還可以用來指縣級行政長官,或特指皇帝。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晁錯認為抬高糧價是當今的迫切任務,因為這樣可以讓百姓拿糧食來求賞或免罰。

B.文本一指出,現今國家的兩大禍患是,吃糧的人多但種糧的人少,過度奢侈的風氣

一天天滋長。

C.文本一引用管仲的話,指出糧倉充足,百姓才懂得禮節(jié)。是為了說明糧食充足對治

國的重要性。

D.晁錯引用神農氏的話,來說明糧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資財,是國家最根本的政務。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

(2)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西江月①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②,把盞凄然北望。

【注】①有說此詞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一年中秋節(jié)所作。②孤光:一說月光,一說孤燈。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渲染了寒涼的情緒意境,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完全不同。

B.上片首句含有詞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幾度”表達了人生短暫的感慨。

C.下片頭兩句寫作者中秋夜對月獨酌,悲人生之寥落,抒發(fā)了對世態(tài)炎涼、小人當道

而忠良被害的憤懣之情。

D.全詞議論、描寫、抒情相結合,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言近旨遠,辭淺意深,令

人咀嚼回味。

15.蘇軾這首詞歷來為人稱道,有評論說:“讀者可以在這首詞中見到詞人在曠達超然背后

悲情婉約的一面?!闭埥Y合詩歌內容,從手法角度簡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寫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彈奏的音樂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漸歇”

的過程,詩人用“,”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

窮的藝術境界,令人拍案叫絕。

(2)同為寫落花,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給人以絢麗優(yōu)美之感,

晏殊《浣溪沙》中的“”則給人以惋惜惆悵之感。

(3)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經常出現在古詩文中。

如“,

五、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說到生物分類,人們的第一反應常常是植物或動物。其實,還有一個特殊的類群,一

度讓分類學家非常為難,①。從生物分類學角度看,藻類不屬于特定的自然分類類群。

早期的分類學家根據藻類色素類型,將藻類分為藍藻門、綠藻門、紅藻門等。雖然藻類的少

數種類兼具植物光合自養(yǎng)以及動物異養(yǎng)和運動的特性,但傳統(tǒng)上人們仍將藻類歸為植物。

提到藻類,人們一般會想起水面上的小小“顆?!?,它們隨波蕩漾,是魚類的食物。

其實,藻類家族中除了這些微小的成員外,②,最大型的藻——巨藻長度通??蛇_幾十

米到上百米,形似海帶。

藻類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非常重要。藍藻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

的大氣環(huán)境變?yōu)橛醒醐h(huán)境起了巨大作用。地球剛形成時,大氣中缺乏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

是如今的]0—100倍。在相當長時間內,藍藻作為唯一的利用大氣中豐富的二氧化碳進行九

合蚱用的有機儕在地琰上大量繁殖。它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氣。大氣中的氧氣逐漸積累,

試卷第10頁,共12頁

在紫外線作用下,一部分氧氣可轉變?yōu)槌粞?。因此?/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