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下篇(杭州亞運會)-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1頁
2023年9月下篇(杭州亞運會)-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2頁
2023年9月下篇(杭州亞運會)-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3頁
2023年9月下篇(杭州亞運會)-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4頁
2023年9月下篇(杭州亞運會)-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作文硬核鮮素材

【2023年9月(下),主題:杭州亞運會】

一、名句篇

1.“心心相融,@未來”的杭州亞運會口號,與"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

格言高度契合,傳遞通過體育促進亞洲乃至全世界攜手同行、合作共贏的心聲。

2.亞運會是體育競技的舞臺,是體育健兒拼搏奮斗、突破自我的平臺。

3.“我們站上賽場,每一場比賽都會全力以赴、頑強拼搏,努力賽出佳績,為祖國爭光、

為人生添彩?!保ㄟ\動員鄒佳琪)

4.“這次奪冠進一步激發(fā)了我們的信心。未來我們要更加刻苦訓練、腳踏實地,在競技場

上展現(xiàn)新一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保ㄟ\動員邱秀萍)

5.“我們這一代青年人肩負光榮使命。有目標就敢闖,有夢想就去追,作為青年運動員,

我們一定在亞運舞臺展現(xiàn)出最好的自己,為祖國爭取更多榮譽。”(運動員吳易曷)

6.“追夢之路沒有捷徑,就得拼,就得練?!保ㄟ\動員黃蘋蘋)

7.在拼搏中堅持,在奮斗中成長,在前進中積累信心。

8.為每一次拼搏喝彩,為每一次突破點贊。

9.從崇敬榜樣、追趕榜樣,到戰(zhàn)勝榜樣、成為榜樣,運動員互相激勵、相互促進、共同成

長,這也正是競技體育的動人之處。

10.努力就是“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一點”。

11.意外之喜,實力所至。

12.對手實力高出很多,但我們?nèi)砸テ礌?,一點點地進步。

13.沒有什么比夢想更值得堅持!

14.勝利源自堅持不懈的努力。

15.每一枚閃光的獎牌、每一次精彩的發(fā)揮,不僅來自運動員的刻苦與拼搏,也匯聚了團

隊的付出和努力。

16.只要努力,結果不會差。

二、名段篇

01.生活中更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奮斗。已經(jīng)參加過8屆奧運會的烏茲別克斯坦體育代

表團選手丘索維金娜,第五次踏上亞運會女子體操賽場。當她從跳馬上穩(wěn)穩(wěn)落地的那一刻,觀

眾致以熱烈的掌聲,她也對觀眾揮手表達謝意。

02.因為熱愛,所以堅持。賽場內(nèi)外,無論年齡大小,無論來自何方,每名運動員都有著

獨特風采。青春的活力、成熟的魅力、不斷成長的收獲,共同繪就了體育賽場上的精彩畫卷。

03.鄒佳琪是一名“00后”杭州姑娘,在獲得杭州亞運會金牌后,她和隊友邱秀萍接受央視

記者采訪時,展示了手上厚厚的老繭。鄒佳琪的父親說:“(孩子的)一雙手比我們的都蒼老,

怎么會不心疼。”賽艇是主打體能的項目,日復一日的訓練,讓鄒佳琪的雙手遍布各種傷疤,

老繭長了一層又一層,血泡破了又磨出新的……可想而知,她們平日訓練時有多么艱苦,又是

多么努力——這正是她們走向冠軍之路的通行證。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傷疤、老繭是運動員們“最美的勛章”,記錄著運動員超過常

人的付出和一點一滴的成長,見證了他們堅韌不拔的奮斗足跡。去年,武大靖奪得北京冬奧會

短道速滑冠軍后,無數(shù)網(wǎng)友被他的雙腳震撼到了——因為常年穿著冰刀鞋訓練,他的整個腳部

嚴重變形。在參加一檔節(jié)目時,武大靖曾平淡地描述自己那雙遍布著傷疤、老繭和骨頭變形的

腳,“我有一雙很丑的腳”。但正是這樣的雙腳,助力中國隊一次次沖過終點,舉起獎杯。

獎牌誠可貴,突破價更高。從武大靖“很丑的腳”,到鄒佳琪的“蒼老的手”,都閃耀著青春

奮斗的光芒,表明了“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打動人心不止于這些優(yōu)秀運動員手上、腳

上的傷疤、老繭,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的只爭朝夕、自強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

04.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發(fā)起人顧拜旦說過:“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奮斗,其精髓不是

為了獲勝而是使人類變得更勇敢、更健壯、更謹慎和更落落大方?!蔽覀?yōu)楠勁偏@得者們歡欣

雀躍、鼓掌喝彩,也要給那些勇于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暫時還未取得成功的運動員們致以崇

高敬意,并為他們鼓勁加油!

在這個乘風破浪的夢想時代,人人都有出彩的公平機會?!?0后”亞運冠軍鄒佳琪遍布傷疤、

老繭的雙手,給廣大年輕人帶來了十分有益的啟示:無論哪一行哪一業(yè),不管你是學習還是工

作,都要立志高遠、腳踏實地,勇于走出舒適區(qū)、休閑帶,對“躺平”“擺爛”說不,做到干一行、

愛一行、精一行,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以恒心照亮前程,用實干成就

夢想。

三、美文篇

01.綠色亞運讓生活更美好

——高質(zhì)量推進杭州亞運會籌辦工作巡禮?綠色低碳篇

【本報記者李中文竇皓《人民日報》(2023年09月18日第14版)】

秋日的之江大地,綠意不減,景色宜人。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輟山”理念的發(fā)源地,綠

色已成為浙江發(fā)展最動人的色彩。

伴隨杭州亞運會日益臨近,“綠色亞運”理念早已融入賽場內(nèi)外。緊緊圍繞“辦好一個會,提

升一座城”持續(xù)發(fā)力,“綠色亞運”不僅為國內(nèi)外來賓和運動員帶來別樣感受,也為浙江經(jīng)濟社會

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彭顯綠色一

場館設施低碳環(huán)保

夜幕降臨,錢塘江畔的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燈光璀璨、溢彩流光。浙江電力交

易中心的數(shù)字大屏上,綠電溯源系統(tǒng)顯示,來自青海等地的光伏發(fā)電以及來自新疆等地的風力

發(fā)電,正通過交直流特高壓網(wǎng)架,輸送至各個亞運場館。

本屆亞運會,浙江實施綠色能源供應行動。通過綠電交易,服務全市94家亞運場所完成

綠電、綠證交易,累計達成交易電量6.21億千瓦時、綠證3982張,減排二氧化碳量相當于

減排標煤約76320.9噸。國網(wǎng)杭州供電公司還推出亞運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師,既通過巡館精

準把握每個用電細節(jié),也利用“雙碳大腦”平臺排查能耗高的設備,進而提出降碳方案,為場館

挖掘減排空間。

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56個競賽場館中,新建場館只有12個。44個改建或臨建場館中,

多使用裝配式建筑與可循環(huán)、可再生材料。綠色低碳可持續(xù)的理念,早已融入亞運場館設施的

方方面面----

雨中的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一套系統(tǒng)悄然運轉(zhuǎn):雨水通過花園地面的鵝卵石和土工布

的初層過濾下滲,經(jīng)過一系列過濾設施后,被用于場館中噴泉及相關灌溉用水,每個月可使場

館節(jié)省35%的用水量。

烈日下的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場館頂部的新材料開始發(fā)揮作用:作為一種結構

輕盈的新型材料,頂部漂浮的“云翼”膜結構,保溫隔熱性能優(yōu)異,能使建筑內(nèi)部維持恒溫,減

少空調(diào)使用。

競賽場館之外的亞運村,低碳環(huán)保體現(xiàn)在細節(jié)里:從運動員房間里麥秸稈制作的衣架和漱

口杯,到餐廳里使用的可降解餐具,再到餐廳頂部安裝的太陽能“綠電”裝置……環(huán)保元素無處

不在。

低碳助力亞運場館向“綠”而行,“無廢亞運”理念也將貫穿始終。

在亞運村,除了及時清運住宿產(chǎn)生的各類垃圾外,餐廳用餐產(chǎn)生的易腐垃圾處理同樣有門

道:以低溫環(huán)境暫存易腐垃圾,防止產(chǎn)生異味;部分易腐垃圾則經(jīng)過厭氧發(fā)酵產(chǎn)生沼氣,經(jīng)過

凈化處理可用于鍋爐燃燒或沼氣發(fā)電。

“無廢亞運”應用場景大屏上,亞運村、亞運場館、接待飯店等重點區(qū)域生活垃圾、危險廢

物等相關固廢數(shù)據(jù)實時更新,賽期相關固廢產(chǎn)生、轉(zhuǎn)運、處置等情況,以“亞廢碼”實現(xiàn)“一碼”

管控、全鏈跟蹤,確保重點管控生活垃圾100%安全處理、重點危廢企業(yè)安全監(jiān)管。

凸顯綠意一

城市能級持續(xù)躍升

行走在亞運村,樓宇之間的接駁車站點,一輛綠色電瓶車剛剛出發(fā)。不遠處,低碳環(huán)保的

公共自行車整齊排列。再向遠處走上幾百米,亞運村充電站里,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設施同樣

方便:倒入停車位、在感應器上刷卡、關上車門……在杭州,全部42座競賽場館都實現(xiàn)了充

電設施配套,累計建成配套充電樁近800臺。

亞運村低碳交通體系,為參與者和市民、游客綠色出行提供了便利,而這不過是城市大交

通綠色低碳轉(zhuǎn)型的縮影——

亞運村之外,公共自行車早已遍及城市街頭。從老舊小區(qū)到交通樞紐,杭州市區(qū)的新建公

共領域充電樁越來越多。穿梭于城市中的出租車,“油改電”穩(wěn)步推進。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起

飛的一架“綠色亞運”主題航班,也用上了生物航空煤油,實現(xiàn)二氧化碳減排量達70%以上……

籌辦杭州亞運會,為浙江深入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提供了新契機。

杭州蕭山作為傳統(tǒng)工業(yè)強區(qū)和亞運主賽區(qū),多措并舉整治大氣環(huán)境;杭州臨安地形多山,

當?shù)匾陨襟w生態(tài)修復提升景觀,如今俯瞰滿目青山盡開顏;杭州富陽作為賽艇、皮劃艇等水上

賽事的舉辦地,推進北支江北岸綜合整治工程,現(xiàn)在的濱水景觀帶滿眼翠綠,千余棵綠植豐富

了植物多樣性,也改善了水環(huán)境質(zhì)量……

亞運籌辦之外,悄然融入城市發(fā)展的綠色基因,則源自長久的堅持一

杭州開展“五水共治”,城市河道水質(zhì)不斷提升,IV類水的比例由2013年底的27.7%提升

至80.9%。2022年杭州濕地總面積達13.4萬公頃,濕地率為8.0%,居同類城市前列。2016

年至今,杭州擴綠力度持續(xù)加大,近兩年全市每年增綠面積都超過了1000萬平方米……

在亞運會協(xié)辦城市金華,形似貝殼的金華市體育中心是亞運會足球項目小組賽主場館。不

遠處的湖海塘公園,湖塘交錯,水清岸綠,白鷺翩飛。曾經(jīng)這里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生態(tài)修

復之后,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引來不少市民休閑散步,這里也成為金華城市“會客廳”。

在深入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中凝聚合力,使得亞運籌辦與城市發(fā)展相得益彰——

溫州龍舟運動中心不僅滿足賽事和群眾運動需要,還有區(qū)域防洪排澇和水生態(tài)改善等功能,

場館規(guī)劃兼顧建設與周邊環(huán)境;杭州淳安千島湖,山環(huán)水繞,庫灣眾多,自行車賽事線路與千

島湖秀美風光融為一體,為參與者帶來沉浸式體驗;寧波象山將亞運元素與濱海花園的自然風

光融合,借助杭州亞運會帆船及沙排比賽的落戶,培育“體育+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新引擎……

綠潤人心一

多方參與普惠共享

作為首個“云上”亞運村,杭州亞運村入住人員掃碼即可使用“云上通”,除了服務預約、菜

單查詢等功能,“云上通”還有新功能:拿起一瓶飲料,手機拍照就能知道生產(chǎn)制作中的碳足跡;

將空礦泉水瓶放入對應垃圾箱后拍照上傳,低碳賬戶卡上便有積分“到賬”,憑借積分還可以兌

換各類低碳小禮品。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無塑購物……目前"云上通”收錄的低碳行為共有19

類。作為亞運史上首個低碳賬戶,“云上通”傳遞了綠色低碳、無廢、循環(huán)利用的理念。

亞運村之外,綠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正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自覺行動——

杭州市區(qū)一家亞運會特許商品零售店,“零碳吉祥物”標牌前,不少市民游客正在選購。10

個回收飲料瓶做成的雙肩包、1000克稻殼做成的零碳飛盤、負碳材料制成的可回收沙發(fā)凳……

相較于標準吉祥物,每購買一個低碳吉祥物,即可為減碳做貢獻。

綠色出行、線上辦事、合理設定空調(diào)溫度……打開手機支付寶,就可以捐獻60余種日常

低碳行為積攢的能量,助力“亞運碳中和”。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億人次參與此項活動,共捐

碳超過10萬噸。此外,麗水市、安吉縣等地通過收儲交易等形式,捐贈林業(yè)碳匯減排量數(shù)萬

噸用于亞運會碳中和碳抵消。

折斷的雨傘桿粘好掰直重新使用,廢舊瓶蓋拼成亞運吉祥物……杭州天長小學的小小環(huán)保

志愿者也積極行動。暑假里,杭州環(huán)保志愿者組織了超150場綠色活動,包括推進垃圾分類、

探訪綠色基地等,吸引了近100所學校、近3000名師生參與。

更多的人正在享受綠色亞運的便利?!坝瓉嗊\,杭州的城市綠道越來越多,現(xiàn)在都習慣騎

車上班了?!焙贾菔忻褛w文哲說。全長約16.2公里的江邊綠道,融休閑、觀景、娛樂于一體,

形成了可走、可跑、可騎的慢行系統(tǒng)。

數(shù)據(jù)顯示,杭州累計已建成8種類型綠道(環(huán)湖、沿山、沿江、沿路、沿河、濕地、公園、

鄉(xiāng)村綠道)共4700余公里,實現(xiàn)全市綠道網(wǎng)互聯(lián)互通,基本“5分鐘可達綠道網(wǎng)”。

今日浙江,山水如畫,綠潤人心。從提出“綠色亞運”理念,到落實綠色行動,再到全社會

范圍的廣泛參與,亞運會籌辦讓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相協(xié)調(diào),更讓綠色低碳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廣

為傳播。

02.人文之美讓亞運更精彩

——高質(zhì)量推進杭州亞運會籌辦工作巡禮?人文風采篇

【本報記者竇皓鄭軼《人民日報》(2023年09月19日第15版)】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體現(xiàn)了城市的韻味和精氣神。亞運會是體育盛會,也是文化

盛宴。

心心相融,愛達未來。從亞運場館的獨具匠心到街頭巷尾的文化景觀,從豐富多樣的文化

活動到溫暖貼心的志愿服務……之江大地,洋溢著濃厚的人文氣息。錨定“中國特色、浙江風

采、杭州韻味、精彩紛呈”的目標,杭州亞運會的人文畫卷正徐徐鋪展。

人文元素彰顯底蘊

6月15日,亞運會火種在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大莫角山成功采集。五千年前,先民們

在這里孕育文明;五千年后,亞運之火在此點燃。

杭州亞運會火炬“薪火”,設計靈感源于良渚文化。方形炬冠采用良渚文化中玉琮的造型;

炬身則以良渚螺旋紋演化而來,寓意著中華文明薪火相傳。

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江南憶”中,“琮琮”代表良渚古城遺址,名字源于遺址中的文物玉琮;“蓮

蓮”代表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的蓮葉;“宸宸”則代表京杭大運河,名字源于大運河杭州段的標

志性建筑拱宸橋。

除此之外,豐富的人文底蘊,體現(xiàn)在亞運視覺形象的方方面面----

會徽“潮涌”是杭州亞運會發(fā)布的首個亞運視覺形象標志,造型宛如扇面,將錢塘江、錢江

潮頭、賽道、互聯(lián)網(wǎng)符號及象征亞奧理事會的太陽圖形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現(xiàn)了江南特色和

時代活力。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紅和藍組合,生出紫色。杭州亞運主視覺形象標志里,

“虹韻紫”成為主形象色。

杭州素有“絲綢之府”之稱,亞運會核心圖形“潤澤”取自絲綢元素,呈現(xiàn)出飄逸舒展、溫潤

細膩、揮灑靈動的視覺效果,體現(xiàn)了“溫潤萬方、澤被天下”的氣韻與胸襟。

從亞運會獎牌“湖山”中的西湖意象,到頒獎花束“碩果累累”里的特色花枝,再到中國體育

代表團禮服“星耀”中的青花瓷元素……傳統(tǒng)文化滲透在細節(jié)中,體現(xiàn)著杭州的人文之美。

在亞運場館間徜徉,不難發(fā)現(xiàn),人文元素同樣藏在場館的設計美學里。

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是亞運會賽艇、皮劃艇等賽事項目的場館。主建筑以“山”為形,景

觀以“水”為韻,配合屋頂上的綠色植被,從高處遠眺,仿佛現(xiàn)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形似蠶繭的紹興柯橋羊山攀巖中心,是亞運會攀巖項目比賽場館。外立面的鏤空設計體現(xiàn)

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絲綢文化,更將中國山水和國際賽事完美融合。

“從精致典雅的詩畫江南里,我們將看見一個不一樣的亞運會。多樣的人文元素也反映出

杭州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美學。”杭州亞組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人文景觀亮點紛呈

在杭州奧體中心一側(cè),亞洲花卉主題園匯集200余個花卉品種,展現(xiàn)“亞洲人民團結共進”

的理念;在杭州臨平人民廣場,亞運觀賽空間將“運河”“非遺”等內(nèi)容繪入主題墻景;在杭州臨

安錢王街,建筑外墻上的亞運主題立體墻雕十分醒目……杭州的大街小巷,迎亞運主題景觀無

處不在。

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散落于城市中,更點綴在亞運場館里,將中華文化的魅力傳遞給八

方來客----

在杭州亞運村國際區(qū),設計師從青瓷和良渚古玉中提取質(zhì)感和色彩,從《富春山居圖》中

提取山水之形,將畫作搬上了建筑的外立面。在亞運村文化小屋里,一條長達60米的“中華龍”

風箏盤旋于屋頂,象征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穿梭于亞運村中的各種文化小屋,一場文化之旅就此展開:或是品茶會友,觀賞制扇技藝;

或是體驗宋繡技法、青瓷燒制;抑或是欣賞篆刻藝術,設計和制作個性化藝術印章……文化小

屋成為展示傳統(tǒng)文化的窗口。

不僅在亞運村。杭州余杭區(qū)瓶窯鎮(zhèn)瓶窯老街,游客在非遺傳承人的教授下,體驗余杭紙傘

的非遺制作技藝。這里是杭州的“亞運人文體驗點”,這樣的體驗點,杭州共有50處。此外,

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到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再到之江文化中心……杭州近年來打造的

多彩文化地標,正在推動文化之美融入生活。

目前,浙江省100多家文化館聯(lián)動,圍繞亞運主題推出5300余場群眾文化活動,涵蓋音

樂、舞蹈、戲劇、曲藝、美術、攝影等多種藝術形式。

人文精神浸潤心田

“你好,去餐廳請往這邊走?!弊哌M杭州亞運村運動員村,服務臺里的亞運青年志愿者“小青

荷”面帶微笑,正在給運動員引導方向。

打氣筒、數(shù)據(jù)線、充電寶……在杭州蕭山區(qū),街頭的“亞運青年V站”不僅日常用品一應俱

全,還有志愿者饒有興致地給游客介紹起杭州的美景。從物品租借到信息咨詢再到交通引導,

志愿者們的服務貼心周到。

響應“人人都是東道主”號召,全民亞運的熱情持續(xù)升溫。杭州148萬人的城市志愿者隊伍

分布在大街小巷,為人們送上最熱情的問候與服務。

志愿服務凸顯人文精神,人文亞運也體現(xiàn)在文明的細節(jié)里?!岸Y讓斑馬線”是杭州城市文明

的一張“金名片”。數(shù)據(jù)顯示,杭州市區(qū)主要道路上斑馬線前的禮讓率達到94%,公交車“禮讓

斑馬線”率達到99%?!段拿鱽嗊\市民手冊》特別包含了文明禮儀和觀賽禮儀等內(nèi)容,發(fā)揚文明

謙和的人文精神,彰顯東道主的“有禮”風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亞運會將迎來亞洲運動健兒的同場競技,更踐行著“美美與共”

的理念——亞運會增設一些具有亞洲文化特色的非奧項目,如藤球、卡巴迪、空手道等,旨在

鼓勵更多國家和地區(qū)積極參與。

從火炬“薪火”到獎牌“湖山”,再到吉祥物“江南憶”……體育與文化相互交織。杭州亞運會帶

著滿滿誠意,將把人文底蘊與情懷帶給八方來客。

03.相約亞運盛會共赴美好未來(人民時評)

【鞏育華《人民日報》(2023年09月21日第05版)】

亞運會見證了中國體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也刻錄下中國堅定有力的前進步伐。

以體育為載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心心相融,愛達未來”的杭州亞運會將為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寶貴力量。

金風送爽,包含200多個品種的亞洲花卉主題園在浙江杭州芬芳開園;“薪火”相傳,杭州

亞運會火炬在浙江11個地市熱情傳遞;食材入倉,餐飲保障各項工作準備就緒……伴隨著緊

鑼密鼓的籌備,杭州亞運會進入開幕倒計時,各個方面竭盡全力打磨辦賽細節(jié),精益求精提升

服務水平。從場館運維到服務保障,從文化交流到城市氛圍營造,杭州將以飽滿昂揚的姿態(tài),

迎接八方來客。

繼1990年北京亞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后,亞運火炬第三次在中國點燃。33年間,

亞運會見證了中國體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也刻錄下中國堅定有力的前進步伐。自本屆亞運會申

辦成功以來,杭州和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5個協(xié)辦城市秉持“綠色、智能、節(jié)儉、

文明”的辦賽理念,致力于呈現(xiàn)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亞運盛會。

這將是一場綠色的盛會,綠色發(fā)展理念結出累累碩果。亞運場館及辦公場地全部使用綠電,

助力打造亞運史上首屆碳中和亞運會。一根根電纜編織成網(wǎng),把千里之外的綠色電能送到亞運

舉辦地;一輛輛電動汽車在街道上忙碌穿梭,助力打造綠色出行新風尚;一座座亞運場館設計

精妙,借助技術手段降低能耗、實現(xiàn)可持續(xù)利用?!熬G色亞運”說到做到,體現(xiàn)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呵護人類家園的大國風范。

這將是一場智能的盛會,科技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在賽場內(nèi)外、方方面面。走進位于杭州濱江區(qū)的亞

運數(shù)智管理中心,場館的能耗、實時狀況、人流量、車流量等信息一目了然;在紹興棒(壘)

球體育文化中心的外部道路上,裝飾著亞運元素圖案的自動駕駛巴士靜待觀眾到來……得益于

更多科技手段的運用,杭州亞運會的場館管理更加精細,服務保障全面升級,觀眾也將獲得更

好的觀賽體驗。

這將是一場節(jié)儉的盛會,“簡約卻不簡單”是追求,更是行動。杭州亞運會的絕大部分場館

是改建改造而來,新建場館只占一小部分。例如,亞運會壁球場館由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展廳臨

時改建而成,館內(nèi)的LED屏幕、觀眾座席、消防器材等采用了租賃方式,比賽結束后,場館

可在最短時間內(nèi)完成拆除,恢復展廳原有功能。節(jié)儉辦會不意味著放棄創(chuàng)新、降低標準,而是

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堅持“好鋼用在刀刃上”。

這將是一場文明的盛會,亞運之城增添新的文明風景。處處“亞運味”,滿城“文明風”。深

入開展迎亞運“城市品質(zhì)、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動,舉辦相關活動1萬多場次;56

個競賽場館設置了約1萬處無障礙設施和母嬰室;推進省域文明新實踐,涵養(yǎng)城市文化、提升

城市品質(zhì)……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環(huán)境、城市風貌,激活每一位市民的主人翁意識,讓

“人人都是服務員,人人都是志愿者”蔚然成風,于精雕細琢中“繡”出文明新風。

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qū)代表團的1.2萬余名運動員,相聚錢塘江畔,共襄這一體育盛

會?!拔覀兺瑩碛幸粋€家,心相融愛相加,縱天涯隔不開牽掛,億萬個驕傲的聲音,匯聚成一

句話,你和我同住亞細亞?!闭缰黝}歌曲《同愛同在》所歌唱的那樣,杭州亞運會正成為共

創(chuàng)亞洲和世界美好未來的一個重要契機。以體育為載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心

心相融,愛達未來”的杭州亞運會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寶貴力量。

04.新華網(wǎng)評:為賽場上的每一個“突破”喝彩

【新華網(wǎng)記者馬若虎新華網(wǎng)202309/27]

正在進行的杭州亞運會精彩紛呈,看點滿滿。其中關于“突破”的故事尤其令人贊嘆。

這個“突破”,是全力以赴,不斷刷新最好成績。

這兩天,賽場上頻頻傳來“破紀錄”的好消息。覃海洋在男子100米蛙泳比賽中一日內(nèi)兩破

賽會紀錄;中國隊在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上打破亞洲紀錄;印度隊在男子10米氣步槍

團體賽上打破世界紀錄……

他們用賽場上的完美發(fā)揮,向人們證明了運動員們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紀錄,是用來

打破的。

每一次亞運會都會誕生許多新紀錄,這些新紀錄的誕生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對運動員

們辛勤訓練和付出的最好回報。正是在無數(shù)的“破紀錄”中,亞洲體育競技水平持續(xù)提升。

有能吃苦、不服輸?shù)捻g勁和拼勁,有越來越科學先進的訓練水平,紀錄在破,信心在增。

這個“突破”,是超越自我,為了夢想勇往直前。

賽場上,運動員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輝煌的成績,不斷刷新著人類的極限;賽場外,他們也在

突破邊界,實現(xiàn)著一個個“不可能”。

我們欽佩老將們的堅持。面對年齡的增長和渾身的傷病,甚至生活的困境、人生的低谷,

他們依舊執(zhí)著于夢想,以奔跑不止的姿態(tài)去跨越、去突破。

他們有不向困難低頭的志氣。在職業(yè)生涯中,大多數(shù)運動員都會經(jīng)歷低谷期,狀態(tài)不穩(wěn)定、

成績不理想在所難免?!盀樽鎳鵂幑馓聿省薄霸谛枰仞伡亦l(xiāng)和祖國人民的時候挺身而出”,經(jīng)歷

了低谷,汪順在杭州亞運會重新證明了自己。如他所說,“只要心里的目標沒有變,最后結果

也不會離它太遠?!?/p>

他們有不為自己設限的勇氣。當48歲的丘索維金娜再次騰空亞運賽場,一段傳奇得以續(xù)

寫。曾經(jīng),“你未痊愈,我不敢老”;現(xiàn)在,“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她的執(zhí)著,帶給我們

深深的感動和感悟。一個人懷揣夢想,就會變得無比強大。一份熱愛,一份責任,是為夢馳騁

的最好“燃料”。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挑戰(zhàn)的人,不斷攀登命運險峰的人。”

人生因堅持而可貴,因“突破”而精彩。前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

坷。堅定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變挫折為動力,用熱愛抵擋歲月漫

長,才能使人生實現(xiàn)升華和超越。

每一個“突破”都是一束光,點亮更好的自己,也照亮他人的奮進路。為每一個“突破”喝彩,

期待更多“突破”之光,閃耀亞運賽場!

05.新華網(wǎng)評:每一次“驚艷”亮相,都是“勇立潮頭”

【新華網(wǎng)記者李潔瓊新華網(wǎng)202309/24】

劈波逐浪“弄潮兒”驚艷亮相,潮!

潮,是錢塘的記憶,也是體育的躍動。23日晚的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用足了“潮”元素,國風

之潮、體育之潮、人文之潮、科技之潮等對“潮”的詮釋,與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內(nèi)觀眾如潮般

的歡呼聲響應和,一起融入以“潮起亞細亞”的開幕式視聽盛宴中。

“萬里江山和五星紅旗絕美同框”“開幕式把西湖搬到了舞臺上”“在水墨畫上跳舞太驚艷

了”“大蓮花里升起萬盞燈籠”“杭州亞運會點火方式世界首創(chuàng)”“亞運會開幕式的浪漫從天而

降”……我們一次次被“來自杭州的浪漫”驚艷著,也在連接過去與未來、貫通現(xiàn)實與夢想的盛會

中,喟嘆這方水土上始終“勇立潮頭”的精氣神。

勇立潮頭,是一股永不服輸?shù)膭蓬^。

奮勇爭先、超越自我、永不服輸,是許多優(yōu)秀運動員身上的共同特質(zhì)。23日晚的開幕式

有很多令人難忘的瞬間,有兩幕尤其令人心潮澎湃。一幕是,中國奧運史上首枚金牌獲得者許

海峰、中國首枚冬奧會獎牌獲得者葉喬波、國際泳聯(lián)世錦賽五連冠獲得者郭晶晶等八位中國體

育傳奇人物,護送亞奧理事會會旗入場。一幕是年輕一代優(yōu)秀運動員樊振東、汪順等邁著堅實

的步子,完成了杭州亞運會火炬的最終傳遞。

從護旗手到火炬手,我們仿佛一起回看了72年亞運史上,一代代中國體育健兒的拼搏奮

進。

70多年來,中國從沒有代表團參加到實現(xiàn)獎牌“零的突破”,再到連續(xù)刷新亞運會紀錄。從

北京亞運會到廣州亞運會,再到如今的杭州亞運會,三次亞運會,如同三扇窗,讓世界更加了

解中國,看到中國邁向體育強國的堅定步伐。

勇立潮頭,是一種始終面向未來的姿態(tài)。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裸眼3D、數(shù)字點火、3D雙威亞等數(shù)字科技的應用令人震撼。而辦

賽、參賽、觀賽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一項項全球首推、首創(chuàng)、首用的技術應用,也讓人印象深刻。

坐在AR智能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