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3三峽
(2022?貴州安順?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二十六日,發(fā)大溪口,入瞿塘峽。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匹練然。水已
落,峽中平如油盎①。過圣姥泉,蓋石上一罅咒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晚至瞿塘關,唐故夔州,
與白帝城相連。關西門正對涌漱堆力碎石積成,出水數(shù)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漲時,水又高于堆數(shù)十
丈。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縫。③滯激堆:在瞿塘峽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下列各組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一致的一項是()
A.兩岸連山,略無網(wǎng)處宮闞萬間都做了土(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B.仰視天如匹練顰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歐陽修《醉翁亭記》)
C.有時期發(fā)白帝期服衣冠,窺鏡(《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D.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下列對文意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半夜時分從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見太陽和月亮的。
B.雖然乘著馬在風中奔跑,也沒有走水路快。
C.陸游一路行來,發(fā)現(xiàn)圣姥泉上面蓋著一塊有裂縫的石頭。
D.乙文中作者從大溪口出發(fā),進入瞿塘峽,經(jīng)過圣姥泉,到達瞿塘關。
3.甲文中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寫出了山連綿不斷的特點,請找出乙文中描寫山的句子并
概括其特點。
(2022?寧夏?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
則其心灑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節(jié)選自曾鞏《醒心亭記》)
注:①灑然:瀟灑脫俗的樣子。
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略無網(wǎng)處_____________
(2)索湍綠潭_____________
(3)良多趣味
⑷草樹眾而泉石毫
5.翻譯下面的句子。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6.請用“/”符號給畫線的句子斷句。
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7.【甲】【乙】兩文都寫了山,分別說說它們是如何表現(xiàn)山的特點的。
(2023?湖南益陽?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崛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
日觀峰觀日出
秋末冬初,星皎云凈,夜色空濠如毅①。村雞鳴,曙光生,登日觀峰,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瞬
間,忽露半體若月弦,其色殷紅,光乃不曜,終為一輪而上騰。少頃,日中忽如一燈吐焰;次如炬;次如
爨樽②;次如葫蘆,上黃白,下赤紫,作箔蝕狀⑥;又次如葫蘆、爨樽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燼。蓋其初為
海氣所蒙,蟬蛻既盡,然后全體昭融④,光芒四射,動躍前卻,若危船顛浪心為震蕩。其下積霧,色正黑。
傲而重霧之下忽出自練長可竟尺殆③海水也。
(選自張慕勛《古文名篇寫作技巧》)
【注釋】①毅(hu),有皺紋的紗。②囊(lei)樽:酒樽,形似壺而無把。③作范(bo)蝕狀:呈現(xiàn)
出受到輕微浸蝕的樣子。④全體昭融:全部通亮剔透。⑤殆:大概。
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沿溯阻絕哀轉久維
B.自非亭午夜分目云先世避秦時亂(《桃花源記》)
C.絕喊多生怪柏曙光生
D.蟬蛻即盡第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
9.對【乙】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海水也
B.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海水也
C.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海水也
D.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海水也
10.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進行描寫,如【甲】文中夏水的湍急,【乙】文中太陽升起
過程中形狀和顏色的變化。
B.【甲】【乙】兩文寫景順序相同,都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描寫景物,層次分明地展現(xiàn)出景物隨時間推移
而不斷變化的過程。
C.【甲】【乙】兩文在描寫景物時都運用了修辭手法,如【甲】文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乙】文運
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D.【甲】【乙】兩文都蘊含著作者的情感,【甲】文中“良多趣味”表現(xiàn)作者的贊美,【乙】文"苦日不
至”表現(xiàn)作者的熱切焦急。
11.把文中畫橫線的部分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忽露半體若月弦,其色殷紅,光乃不曜。
(2023?河南信陽?統(tǒng)考模擬預測)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
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漱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敢漁者歌曰:“巴東
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環(huán)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
百尺。修柯戛云①,低枝拂潭,如幢豎②,如蓋張,如龍蛇走。松下多灌叢,蘿鶯葉蔓③,駢織承翳④,日月
光不到地。盛夏風氣如八、九月時。下鋪白石,為出入道?!妫》踩素S一屋,華一簧姨,而起居其間,
尚不免有驕冷之態(tài);今我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類至,又安得不外適內(nèi)和,體寧心恬哉?
(節(jié)選自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注釋】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派人暗殺。白居易上書”急請捕賊,
以雪國恥,因而觸怒權貴,被貶江州司馬。元和十一年(816)秋,白居易游廬山,獨愛香妒峰下、遺愛寺
旁的二處勝景,便在那里修筑一草堂,并寫下這篇《廬山草堂記》
①戛(jid)靡,摩攣。②幢:古代作儀仗用的一種旗幟,以羽毛為飾。③蘿鶯(nido):女蘿和鶯,
都是寄生草。④駢(pidn):并列??棧航豢棥3校和兄?。翳(yi):遮蓋。⑤華一賽(z6):置備張華美的
竹席。⑥物至致知:謂各種景物紛至眼前,使人有所感受而增長智慧。
12.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中“自非”是如果不是的意思,間接表現(xiàn)了三峽兩岸山峰的高峻挺拔。
B.“雖乘奔御風”中的“奔”意思是飛奔的馬,與“猛浪若奔”中的“奔”意思相同,都直接表現(xiàn)了
江水的湍急和流速快。
C.“故逆者歌曰”中“故”是因此的意思,作者在這里引用漁歌,烘托了三峽秋天蕭瑟凄涼的氛圍。
D.“尚不免有驕冷之態(tài)”中“驕矜”意思是驕傲自得,寫出了一般人因獲取物質(zhì)享受而驕傲的態(tài)度
13.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4.【甲】文描寫了“山”,突出了山怎樣的特點,目的是什么?請結合文段內(nèi)容簡要分析。
15.情與景之間的關系自古以來都是文學家討論的熱點話題,有人認為景與情二者不可分離,相輔相
成,正如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寫到:“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闭埥Y合【甲】
【乙】兩文具體分析兩文是怎么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
(2023?河南鄭州?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零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縣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節(jié)選自酈道元《水經(jīng)注》)
【乙】
溪江平渡,二十里,望上虞?龍珠山,翠色撲人。三四曲(轉),為金星吐月山。面前一山吐萼,樹皆
垂云。左一小山郁起,竹木森茂,而一小崗尾之。
沿溪,山二十余,乍起乍伏。舉頭闕處,則有遠岫②補之。水六七折,溪田繞其中,溪聲如近,見樹根
浮面,宛若取舟?其下。入畫則摩詰,入詩則青蓮。山不甚奇而峭,水不甚闊寬而秀,人家不多而山呼谷應。
“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境亦不寥寂。
(節(jié)選自陳仁錫《刻溪記》)
【注】①上虞:地名,現(xiàn)隸屬浙江紹興。②岫(xiu):峰巒。③?。▂l)舟:停船靠岸。
16.下列對兩個語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F理的一項是()
A.“夏水襄陵”中的“襄”為沖上、漫上之意,突出了夏季三峽水勢之大。
B.“素湍綠潭”的“素”是“白色”之意,它寫出了三峽春冬時節(jié)水的寧靜。
C.“良多趣味”的“良”意為“確實、實在”,強調(diào)了“多趣味”絕非虛言。
D.乙文中“翠色撲人”的“撲”化靜為動,寫出了龍珠山青翠逼人的感覺。
17.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8.甲文選自地理著作《水經(jīng)注》,乙文選自游記《割溪記》,兩篇選文都寫景如畫,但在寫作目的和
語言特點上顯著不同。請根據(jù)下面表格的提示,簡要概括。
篇目寫景順序寫作目的語言特點
整體呈現(xiàn)三峽雄奇壯美的風光,突出
甲文①—④④
三峽的地理特征。
乙文②—③______散句為主,描寫細致生動。
19.甲乙兩文的最后都有引用,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2023?山東荷澤?統(tǒng)考二模)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闞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崛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尾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事,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酈道元《三峽》)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洌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客者,號海馬,可用也?!?/p>
引五六壯佼者來,俱手數(shù)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復作襁褓兒耶?初猶自強,至憊甚,乃縛跨其背。于是且
步且負各半,行至云巢,路簞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節(jié)選自清朝袁枚的《游黃山記》)
【注釋】①兜籠:供游客乘坐,由人抬著上山的竹制器具,類似小山橋。
20.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日三峽七百里中
(2)略無闞處
(3)良多趣味
(4)林寒澗肅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2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那呵的一項是()
A.即五六壯佼者來/屬鼻凄異B.乃復作襁褓兒耶/不敢出一言以尊
C.路維矣/沿溯阻綃D.是夕至文殊院宿焉/雖有至道
23.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洌在懸崖之下。
24.兩文都寫到了“山”,所寫的“山”各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相關語句具體分析。
(2023?河南信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酈道元《三峽》)
【乙】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外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
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②,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侨?,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咒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
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②太、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山。③翳:
遮蓋,這里指云心…
25.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自非亨午夜分西蜀子云亭亭亭玉立
B.沿溯阻絕往來而不絕者滔滔不絕
C.其回千二百里又何聞焉親密無聞
D.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故余雖愚,卒或有所聞雖死猶生
26.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7.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甲】文段第三段描寫的妙處。
28.【甲】【乙】兩文都寫到“山”,兩文段所寫的“山”各有著怎樣的特點?
(2023?北京?模擬預測)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闞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吸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蟾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承。故漁者歌日:“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節(jié)選自《三峽》)
29.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略無網(wǎng)處/不知天上宮闕B.吸王命急宣/而吸長煙一空
C.素湍綠潭/可以調(diào)素琴D.哀轉久津/奇山異水,天下獨承
30.下列對本文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回環(huán)曲折的特點。
B.本文展現(xiàn)了三峽獨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的贊嘆之情。
C.第③段從俯視、仰視的角度描繪出三峽春冬之時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語言凝練生動,句式駢散結合,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
31.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問題。
江水又東,逕黃牛山,下有灘名日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
牛黃,成就①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纖澗,里途逕信宿②,猶望見此物,故行
者謠日:“朝發(fā)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言水路纖深,回望如一矣。
(節(jié)選自《水經(jīng)注》)
【注釋】①成就:輪廓。②信宿:兩三日。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雖”和“雖途逕信宿”中“雖”的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里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B.里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C.故里有名馬(《馬說》)D.故余里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2)為了突出景物的特征,兩篇文章均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從本題選文中試舉一例并簡要分析其作
用。
(2023?河南開封?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旱水零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零清綠潭,回清倒影,絕崛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展即謖耳,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
【乙】最奇者為石梁。長不計丈,狹僅盈尺。潛蛇窺而甲驚咒飛鳥過而魄墮。青苔十層,去喔不阿;
飛瀑萬仞,來目未眩。遂休神于藍橋②,嘯詠于碧澗。至魚鱉啖?其影,而步不移;猿揉攝其神,而坐不返。
蓋渾渾乎身世兩忘焉。
(節(jié)選自洪亮吉《游天臺山記》。有刪改)
【注】①甲驚:蛇的鱗片都害怕得豎起來。②藍橋:橋名,傳說是唐裝航遏仙女處。此處以藍橋比喻
石梁。③啖(dan):吃,此處引申為“戲弄”。
32.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夏水襄陵”中的“襄”是“沖上、漫上”的意思,寫出了夏水暴漲,水勢浩大的樣子。
B.“素湍綠潭”中的“素湍”指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表現(xiàn)了江水的明凈輕快。
C.“屬引凄異”中的“屬引”是“接連不斷”的意思,強調(diào)猿猴很多,一個接一個,叫聲凄慘悲涼。
D.“去履不嚙”中的“不嚙”在這里指“不珞腳”,突出了石梁上青苔之厚。
33.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34.【甲】文段中“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一句有何表達效果?
35.【甲】【乙】兩個文段都有對山的描寫,請從描寫方法的角度簡要分析下面句子是如何表現(xiàn)山的特
點的。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乙】潛蛇窺而甲驚,飛鳥過而魄墮。
(2023?云南昭通?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零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晨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漁者歌日:“巴東三峽
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湘水又北徑-四衡山縣東。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蓋,一名石國,一名芙蓉蓉峰最為竦杰②,自遠
望之,蒼蒼隱天。故羅含③云:”望著陣云,非清霽?素朝⑤蕭山東南二面,臨映湘川;自長沙至此,沿湘七
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漁者歌日:“帆隨湘轉,塑衡九面?!鄙缴嫌酗w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
望之若橘練在山矣。
(節(jié)選自酈道元《水經(jīng)注》
【注釋】①徑:同“經(jīng)”。②竦杰:高聳突出。③羅含:人名。④清霽:雨止霧散,天氣晴朗。⑤素
朝:早晨天亮的時光。
3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襄:
(2)展引凄異屬:.
(3)望若陣云若:
(4)故漁者歌日故:
3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自遠望之,蒼蒼隱天。
38.請從色彩搭配、動靜結合的角度賞析“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兩句。
39.【甲】【乙】兩文都引用了漁者之歌,它們的作用有何不同?
(2023?四川成都?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
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口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
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
①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
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論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
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4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雖乘奔御風奔:奔跑
B.良多趣味良:甚,很
C.望峰息心息:平息
D.鶯飛戾天者戾:至,到達
4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飛漱其間安陵君其許寡人
B.春冬之時小大之獄
C.蟬則千轉不窮入則無法家拂士
D.不以疾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42.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A.山巒背負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它們仿佛都爭著在高處遠處伸展。
B.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它們仿佛都爭著在高處遠處伸展。
C.山巒背負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它們仿佛都爭著往高處遠處伸展。
D.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它們仿佛都爭著往高處遠處伸展。
43.下列句子中甲文與乙文所寫景物的特點不一致的一項是(
A.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一一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B.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一一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一一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D.高猿長嘯,屬引凄異一一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2023?遼寧葫蘆島?校聯(lián)考一模)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崛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
江水又東逕巫峽①。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郭仲產(chǎn)②云: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而今縣東有巫
山,或郡、縣居治無恒故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
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數(shù)十丈。今灘上有石,或圈如簞⑧,或方似屋,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
故謂之新崩灘。其頹巖所余④,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士余里有大巫山,韭惟⑤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一
峨,…僧⑥嶺衡疑,、一更就雷漢巴辨其優(yōu)劣耳.。…
(《水經(jīng)注》卷三十四?江水)
①巫峽:長江三峽之一。②郭仲產(chǎn):南朝宋尚書庫部郎。③簞(da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④頹
巖:頹落的巖石。所余:所剩余的。⑤非惟:不僅僅。⑥偕:同,等同。衡:即衡山,五疑:即九嶷(yi)
山。⑦就:靠近。霄漢:天空。
44.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學網(wǎng)的一項()
A.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展引凄異忠之展也
C.有時期發(fā)白帝皆期于齊D.故謂之新崩灘此之謂失其本心
4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2)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
46.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當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數(shù)十丈。
47.閱讀【甲】【乙】選文,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文都寫了山,請概括出山的共同點。
(2)甲文中:“,”一句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夏天水流湍急;乙文中:
也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山的高峻(均用原文句子回答)。
(2023?貴州?統(tǒng)考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酈道元《三峽》)
【乙】
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隨?,兼孟門津之名矣。此石經(jīng)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
崖返③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云浮,往
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奔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巔怒④,鼓若山騰,浚波頹壘,迄
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節(jié)選自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四》)
【注】①巨呢(e):巨險。隨:險阻重地。②禹:大禹,傳說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返:通“反”,
反復,重疊。④贏(bi)怒:形容氣勢壯大。
48.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則素湍綠潭素氣云浮
B.春冬之時非駟馬書追也
C.自非亭午夜分非駟馬之追也
D.飛泄其間河中激廣
49.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分析、概括有誤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分別描寫長江的夏水和黃河的孟門之水,突出了二者的共同特點:既盛且速。
B.甲文寫水,作者是根據(jù)江水由旺到枯的變化過程來安排的。
C.乙文對山勢、水勢的描寫是從不同的視角來進行的,先遠望,再俯察,后仰視。
D.從描寫方法上看,甲文正側面相結合寫水,而乙文寫水只有正面描寫。
50.甲乙兩文的描寫,都是先寫山,后寫水,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專題13三峽
(2022?貴州安順?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二十六日,發(fā)大溪口,入瞿塘峽。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匹練然。水已
落,峽中平如油盎①。過圣姥泉,蓋石上一罅咒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晚至瞿塘關,唐故夔州,
與白帝城相連。關西門正對涌漱堆力碎石積成,出水數(shù)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漲時,水又高于堆數(shù)十
丈。”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縫。③滯激堆:在瞿塘峽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下列各組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一致的一項是
A.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B.仰視天如匹練然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歐陽修《醉翁亭記》)
有時朝發(fā)白帝朝服衣冠,窺鏡(《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下列對文意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半夜時分從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見太陽和月亮的。
B.雖然乘著馬在風中奔跑,也沒有走水路快。
C.陸游一路行來,發(fā)現(xiàn)圣姥泉上面蓋著一塊有裂縫的石頭。
D.乙文中作者從大溪口出發(fā),進入瞿塘峽,經(jīng)過圣姥泉,到達瞿塘關。
3.甲文中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寫出了山連綿不斷的特點,請找出乙文中描寫山的句子并
概括其特點。
【答案】1.C2.D3.①句子是“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②特點是高聳、陡峭、
崖壁平整。
【解析】1.考查一詞多義。
A.動詞,同“缺",中斷'名詞,借指宮殿或京城;
B.……的樣子'連詞,然而,但是;
C.名詞,早上'名詞,早上;
D.連詞,就\連詞,如果;
故選Ca
2.考查語句理解。
A.“亭午夜分”意為:正午和半夜?!巴ぁ辈皇峭ぷ拥囊馑?;
B.“雖乘奔御風”中的“雖”是即使的意思,不是雖然;
C.“蓋石上一罅”中“蓋”的意思是原來,不是蓋著;
故選Do
3.考查篩選信息。
乙文中的“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是描寫山的句子。意為:江水兩旁山崖對立,高的仿
佛到達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過?!皟杀趯β枴泵鑼懫涓呗?,“上入霄漢”描寫其陡峭,
“其平如削成”描寫其平整。
【參考譯文】
甲:在七百里的三峽之間,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
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斷,無法通行。有時皇帝的命令要緊急
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乘奔馳的快馬,駕著風,也不
如船快。
乙:二十六日,我從大溪口出發(fā),進了瞿塘峽。江水兩旁山崖對立,高的仿佛到達了云端,而表面的
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過。我仰頭望蒼天,卻發(fā)現(xiàn)原本寬廣的蒼穹在山崖的夾縫里就像是一匹白練一般。再
向前走,水位已經(jīng)落下去了,看起來猶如油盎。經(jīng)過圣姥泉,原來是大石上有一個豁口。只要有人在旁邊
大喊,就會有泉水從中流出,不停地喊就不停地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關,這里在唐朝時也叫
夔州,與白帝城是相連的。關口的西門正對著石頭堆,是碎石累積的結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當?shù)厝?/p>
說:“到夏秋季水面暴漲之時,水位又會高于石頭堆數(shù)十丈了?!?/p>
(2022?寧夏?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
則其心灑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節(jié)選自曾鞏《醒心亭記》)
注:①灑然:瀟灑脫俗的樣子。
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略無網(wǎng)處_____________
(2)索湍綠潭_____________
(3)良多趣味
⑷草樹眾而泉石毫
5.翻譯下面的句子。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6.請用“/”符號給畫線的句子斷句。
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7.【甲】【乙】兩文都寫了山,分別說說它們是如何表現(xiàn)山的特點的。
【答案】4.同“缺”,空隙、缺口白色甚,很美好5.(1)即使騎著飛奔的馬,
駕著疾風,也沒有這么快。
(2)于是心胸瀟灑脫俗而清醒通明,更加想要長久地留在此地,忘記了回去。6.林寒澗肅/常有高
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7.甲文寫出了山的連綿不斷(廣度),高大雄偉(高度),正面
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乙文寫出了群山環(huán)繞的樣子,直接寫出了山的特點。
【解析】4.本題考查文言字詞。
(1)略無闕處: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闕:同“缺”,空隙、缺口。
(2)素湍綠潭: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素:白色。
(3)良多趣味:確實趣味無窮。良:確實。
(4)草樹眾而泉石嘉:花草樹木茂盛,山泉巖石秀麗。嘉:美好。
5.本題考查文言翻譯。注意以下字詞的含義:
(1)雖:即使;奔:飛奔的馬;疾:快;
(2)灑然:瀟灑脫俗;醒:清醒通明。
6.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根據(jù)句子的含義可以進行斷句。含義為“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jīng)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
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非常凄慘悲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傲?/p>
寒澗肅”描寫了山林中的環(huán)境;“常有高猿長嘯”秋季山中特有的景象;“空谷傳響”和“哀轉久絕”句
式相同;由此可知斷句應該是“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7.本題考查寫作手法。
甲文“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是正面描寫山的連綿不斷、高
大雄偉;“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是通過寫曦月來側面描寫山的高大雄偉。綜上可知是正側面相結合
寫山的特點;
由乙文”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可知這是運用的正面描寫,寫出山的高大眾多。
【參考譯文】
乙文:看到群山環(huán)繞,白云山嵐水氣滋生蔓延,一望無際的曠野,花草樹木茂盛,山泉巖石秀麗,讓
他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覺,他們的心也因驚奇而醒來,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
(2023?湖南益陽?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
日觀峰觀日出
秋末冬初,星皎云凈,夜色空濠如轂①。村雞鳴,曙光生,登日觀峰,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瞬
間,忽露半體若月弦,其色殷紅,光乃不曜,終為一輪而上騰。少頃,日中忽如一燈吐焰;次如炬;次如
蜃樽②;次如葫蘆,上黃白,下赤紫,作箔蝕狀⑥;又次如葫蘆、蜃樽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燼。蓋其初為
海氣所蒙,蟬蛻既盡,然后全體昭融④,光芒四射,動躍前卻,若危船顛浪心為震蕩。其下積霧,色正黑。
傲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⑤海水也。
(選自張慕勛《古文名篇寫作技巧》)
【注釋】①轂(hu),有皺紋的紗。②爨(lei)樽:酒樽,形似壺而無把。③作范(bo)蝕狀:呈現(xiàn)
出受到輕微浸蝕的樣子。④全體昭融:全部通亮剔透。⑤殆:大概。
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沿溯阻絕哀轉久津
B.自非亭午夜分目云先世避秦時亂(《桃花源記》)
C.絕爆多生怪柏曙光生
D.蟬蛻朗盡朗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
9.對【乙】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海水也
B.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海水也
C.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海水也
D.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竟尺/殆海水也
10.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進行描寫,如【甲】文中夏水的湍急,【乙】文中太陽升起
過程中形狀和顏色的變化。
B.【甲】【乙】兩文寫景順序相同,都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描寫景物,層次分明地展現(xiàn)出景物隨時間推移
而不斷變化的過程。
C.【甲】【乙】兩文在描寫景物時都運用了修辭手法,如【甲】文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乙】文運
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D.【甲】【乙】兩文都蘊含著作者的情感,【甲】文中“良多趣味”表現(xiàn)作者的贊美,【乙】文"苦日不
至”表現(xiàn)作者的熱切焦急。
11.把文中畫橫線的部分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忽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藏藏醫(yī)藥大學《數(shù)字視頻特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渤海石油職業(yè)學院《Python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陽泉師范高等??茖W?!督煌üぞ咴O計(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華新現(xiàn)代職業(yè)學院《食品添加劑線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江蘇省東臺市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份階段測試歷史試卷
- 2025年安徽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中山大學《DMAX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晴川學院《工程經(jīng)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nèi)蒙古大學創(chuàng)業(yè)學院《產(chǎn)品設計與市場營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行政學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小兒高熱驚厥精品課件
- 優(yōu)秀員工榮譽證書模板
- 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上復習課Unit 2 Keep Healthy Topic1 2教學課件
- 三維電生理導航系統(tǒng)技術參數(shù)
- 三年級下冊科學活動手冊
- 《交通工程CAD》課程教學大綱(本科)
- 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 全冊各單元教材解析
- 換班申請表(標準模版)
- 者陰村戰(zhàn)友紀念者陰山對越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30周年聯(lián)誼會計劃2
- 基于單片機的電子廣告牌設計畢業(yè)設計論文
- 承插型盤扣式支模架專項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