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歷史高考試題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1頁
江蘇省蘇州市歷史高考試題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2頁
江蘇省蘇州市歷史高考試題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3頁
江蘇省蘇州市歷史高考試題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4頁
江蘇省蘇州市歷史高考試題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江蘇省蘇州市歷史高考復習試題(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B.漢武帝時期,漢朝進入鼎盛時期,實現(xiàn)了對西域的統(tǒng)治。C.隋朝時期,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加強了南北交通。D.唐朝時期,武則天當政,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2、下列關于近現(xiàn)代史的說法,正確的是:A.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建立了中華民國。B.北洋軍閥時期,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C.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D.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共兩黨簽署了《雙十協(xié)定》。3、以下哪位古代中國歷史人物被尊稱為“兵圣”?A.孫武B.岳飛C.李靖D.王守仁4、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束?A.明朝滅亡B.辛亥革命C.北伐戰(zhàn)爭D.抗日戰(zhàn)爭勝利5、題干: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A、造紙術B、火藥C、指南針D、印刷術6、題干:以下哪個朝代被史學家稱為“十國時期”?A、五代十國B、南宋C、北宋D、唐朝7、以下關于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描述,正確的是()A、張衡發(fā)明了地動儀,用于預測地震B(yǎng)、王安石變法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C、唐代的《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數(shù)學的經(jīng)典著作D、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傳說中的“佛祖”8、以下關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錯誤的是()A、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C、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開始D、推翻了滿清政權,結束了中國近代以來的外患9、以下關于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說法正確的是:A.秦始皇通過戰(zhàn)爭手段統(tǒng)一了六國B.秦始皇通過和平手段統(tǒng)一了六國C.秦始皇的統(tǒng)一六國行動得到了六國人民的普遍支持D.秦始皇的統(tǒng)一六國行動遭到了六國人民的普遍反對11、題干:下列關于秦朝統(tǒng)一六國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A.促進了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B.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C.統(tǒng)一文字,使?jié)h字成為全國通用的文字D.促進了民族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的雛形13、以下哪一項標志著中國全面抗戰(zhàn)的開始?A.九·一八事變B.盧溝橋事變C.西安事變D.皖南事變15、題干: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譽為“中國近代化之父”?A.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張之洞B.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康有為C.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孫中山D.洋務運動的領導者奕訢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背景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辈牧隙骸疤铺诔S眠@樣的比喻來形容君民關系,他大量任用賢才,知人善任;虛懷納諫,重用魏征等人;同時,他減輕人民負擔,發(fā)展經(jīng)濟。”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唐太宗的比喻反映了中國古代哪一學派的思想?這一思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什么重要影響?(2)(6分)結合材料分析,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鞏固其統(tǒng)治?(3)(5分)簡述唐太宗時期的社會狀況及其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貢獻。第二題題目背景與要求: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自強運動”是中國晚清時期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自救運動。材料二: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提到:“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自強運動”的目的,并簡述其主要措施。(6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該事件的主要領導人有哪些?(4分)(3)分析上述兩個歷史事件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5分)請作答:題目答案與解析第二題第三題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静牧弦弧考孜鐟?zhàn)爭后,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為挽救民族危亡,維新派掀起了變法維新運動。在變法過程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試圖通過改革來挽救國家危亡,但最終因種種原因而失敗。【材料二】1911年,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静牧先啃轮袊闪⒑?,我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政治方面,我國成功地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經(jīng)濟方面,我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文化方面,我國成功地開展了“雙百”方針,推動了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fā)展。一、請結合材料,分析變法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第四題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奠定了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漢代繼承了這一制度并有所發(fā)展,如實行刺史制度來監(jiān)察地方等。材料二:明清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實行了更為嚴密的地方管理制度。明代通過廢除宰相制度,設立內(nèi)閣,以及推行科舉制選拔官員等方式加強了皇權;清代則設立了軍機處作為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中樞機構。問題:1.說明秦漢時期與明清時期在加強中央集權方面的主要措施有何不同?2.分析這些措施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影響。2025年江蘇省蘇州市歷史高考復習試題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B.漢武帝時期,漢朝進入鼎盛時期,實現(xiàn)了對西域的統(tǒng)治。C.隋朝時期,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加強了南北交通。D.唐朝時期,武則天當政,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史的相關知識。A選項描述的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史實,符合題意;B選項描述的是漢武帝時期的史實,符合題意;C選項描述的是隋朝時期的史實,符合題意;D選項中的“貞觀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政治局面,而非武則天當政時期,故D選項不正確。因此,答案為D。2、下列關于近現(xiàn)代史的說法,正確的是:A.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建立了中華民國。B.北洋軍閥時期,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C.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D.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共兩黨簽署了《雙十協(xié)定》。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近現(xiàn)代史的相關知識。A選項描述的是辛亥革命后的歷史事件,但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的時間是在1912年,而非辛亥革命成功后立即建立,故A選項不正確;B選項描述的是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的事件,符合題意;C選項描述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性質,符合題意;D選項描述的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共兩黨的協(xié)議,但《雙十協(xié)定》是在1945年8月簽署的,而抗日戰(zhàn)爭勝利是在1945年9月,故D選項不正確。因此,答案為C。3、以下哪位古代中國歷史人物被尊稱為“兵圣”?A.孫武B.岳飛C.李靖D.王守仁答案:A解析:孫武,字長卿,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兵法家,著有《孫子兵法》,被后人尊稱為“兵圣”。岳飛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李靖是唐朝初期的軍事家;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4、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束?A.明朝滅亡B.辛亥革命C.北伐戰(zhàn)爭D.抗日戰(zhàn)爭勝利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民主共和制度奠定了基礎。明朝滅亡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期,但不是結束的標志;北伐戰(zhàn)爭是國民革命的一部分,旨在統(tǒng)一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勝利,但并未結束封建社會。5、題干: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A、造紙術B、火藥C、指南針D、印刷術答案:B解析: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分別是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鹚庪m然起源于中國古代,但其主要用于軍事,并非四大發(fā)明之一。因此,選項B是正確答案。6、題干:以下哪個朝代被史學家稱為“十國時期”?A、五代十國B、南宋C、北宋D、唐朝答案:A解析: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大約從907年唐朝滅亡開始,到960年宋朝建立結束。這一時期,中國分裂為多個割據(jù)政權,其中十個較小的政權被稱為“十國”。因此,選項A是正確答案。7、以下關于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描述,正確的是()A、張衡發(fā)明了地動儀,用于預測地震B(yǎng)、王安石變法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C、唐代的《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數(shù)學的經(jīng)典著作D、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傳說中的“佛祖”答案:A解析:張衡是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和發(fā)明家,他發(fā)明了地動儀,能夠預測地震。王安石變法是為了改革政治和經(jīng)濟制度,而不是增加財政收入。唐代的《九章算術》是數(shù)學著作,但并非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描述。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展示國威,并非尋找“佛祖”。8、以下關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錯誤的是()A、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C、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開始D、推翻了滿清政權,結束了中國近代以來的外患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確實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推翻了滿清政權,結束了中國近代以來的外患。但辛亥革命并不是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開始,這一標志應該是洋務運動。9、以下關于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說法正確的是:A.秦始皇通過戰(zhàn)爭手段統(tǒng)一了六國B.秦始皇通過和平手段統(tǒng)一了六國C.秦始皇的統(tǒng)一六國行動得到了六國人民的普遍支持D.秦始皇的統(tǒng)一六國行動遭到了六國人民的普遍反對答案:A解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主要通過戰(zhàn)爭手段實現(xiàn)。他利用秦國的強大軍事力量,先后擊敗韓、趙、魏、楚、燕、齊六國,最終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B、C、D選項與歷史事實不符。10、下列關于《漢謨拉比法典》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制定的法典B.《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C.《漢謨拉比法典》包含了許多關于商業(yè)、家庭和個人行為的法律規(guī)定D.《漢謨拉比法典》的制定目的是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答案:C解析:《漢謨拉比法典》確實包含了關于商業(yè)、家庭和個人行為的法律規(guī)定,這是其內(nèi)容的一部分。A、B、D選項都是關于《漢謨拉比法典》的正確描述。《漢謨拉比法典》的制定目的是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這也是古巴比倫社會的一個特點。因此,C選項描述不正確。11、題干:下列關于秦朝統(tǒng)一六國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A.促進了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B.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C.統(tǒng)一文字,使?jié)h字成為全國通用的文字D.促進了民族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的雛形答案:D解析:D選項中提到的“促進了民族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的雛形”實際上是在描述漢朝時期的影響,而非秦朝。秦朝雖然統(tǒng)一了六國,但關于民族融合的描述更多體現(xiàn)在漢武帝時期,因此D選項不正確。12、題干:以下關于《三國演義》的說法,正確的是:A.《三國演義》是一部以歷史事實為依據(jù)的紀實文學作品B.《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jié)完全符合歷史史實C.《三國演義》通過藝術加工,突出了人物性格和戰(zhàn)爭場面D.《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答案:C解析:《三國演義》是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創(chuàng)作的歷史小說,它以三國時期的歷史為背景,通過藝術加工,突出了人物性格和戰(zhàn)爭場面,使故事更加生動有趣。因此,C選項正確?!度龂萘x》雖然以歷史為背景,但其中許多情節(jié)都有所虛構和夸張,所以A和B選項不正確。D選項雖然提到了作者,但并沒有涉及作品的正確性。13、以下哪一項標志著中國全面抗戰(zhàn)的開始?A.九·一八事變B.盧溝橋事變C.西安事變D.皖南事變【答案】B【解析】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發(fā)生于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開始,也是中國全國性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標志。14、下列哪個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答案】A【解析】《南京條約》簽訂于1842年,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他選項雖然也是不平等條約,但是時間晚于《南京條約》。15、題干: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譽為“中國近代化之父”?A.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張之洞B.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康有為C.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孫中山D.洋務運動的領導者奕訢答案:D解析:奕訢是晚清時期的重臣,他在洋務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因此被譽為“中國近代化之父”。其他選項中的人物雖然也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并非這一稱號的持有者。A項張之洞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但并非“中國近代化之父”;B項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領導者,C項孫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他們都對中國近代史有重要貢獻,但與題干中的稱號不符。16、題干:以下哪一事件標志著中國從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鴉片戰(zhàn)爭B.太平天國運動C.戊戌變法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從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性事件。在鴉片戰(zhàn)爭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社會性質發(fā)生變化。B項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農(nóng)民起義,雖然對清朝統(tǒng)治造成了沉重打擊,但并未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C項戊戌變法是晚清時期的一次改革嘗試,雖然試圖挽救民族危亡,但并未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D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變革,但這一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比鴉片戰(zhàn)爭晚,不能作為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背景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辈牧隙骸疤铺诔S眠@樣的比喻來形容君民關系,他大量任用賢才,知人善任;虛懷納諫,重用魏征等人;同時,他減輕人民負擔,發(fā)展經(jīng)濟?!备鶕?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唐太宗的比喻反映了中國古代哪一學派的思想?這一思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什么重要影響?(2)(6分)結合材料分析,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鞏固其統(tǒng)治?(3)(5分)簡述唐太宗時期的社會狀況及其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貢獻。答案與解析:(1)唐太宗的比喻反映了儒家學派的思想,尤其是荀子的民本思想。這一思想強調(diào)了君主應當以德治國,重視民生,關注百姓疾苦。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儒家思想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成為了歷代封建王朝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還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和社會秩序構建。(2)唐太宗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包括:大量任用賢才,體現(xiàn)了他重視人才的選拔與使用;虛心聽取諫議,這表明他愿意接受不同意見,有助于減少決策失誤;減輕人民負擔,通過減輕賦稅等方式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改善民生。(3)唐太宗時期,唐朝社會繁榮穩(wěn)定,被稱為貞觀之治。這一時期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文化繁榮,國家實力增強。唐太宗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確立了較為完善的中央集權制度,強化了唐朝的統(tǒng)一,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為唐朝成為世界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題題目背景與要求: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自強運動”是中國晚清時期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自救運動。材料二: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提到:“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自強運動”的目的,并簡述其主要措施。(6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該事件的主要領導人有哪些?(4分)(3)分析上述兩個歷史事件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5分)請作答:題目答案與解析第二題答案:(1)自強運動(又稱洋務運動)的目的在于通過引入西方先進技術和工業(yè)生產(chǎn)能力來增強清朝軍隊的實力,以達到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目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現(xiàn)代海軍、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派遣留學生學習西方科技等。(2)材料二反映的是戊戌變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運動。該事件的主要領導人包括康有為、梁啟超等。(3)自強運動和戊戌變法均是中國試圖通過學習西方以求自我變革的歷史進程的一部分。前者開啟了中國的工業(yè)化進程,后者則進一步推動了思想解放和社會改革的步伐。盡管最終這兩個事件都未能挽救清朝的覆滅,但它們?yōu)楹髞淼母锩同F(xiàn)代化奠定了基礎。解析:此題考察學生對晚清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的理解以及分析能力。自強運動作為清朝末期的一次自救嘗試,其核心在于“師夷長技以制夷”,即學習西方的技術來增強自身的實力;而戊戌變法則更進一步地觸及到了制度層面的改革。兩者都是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理解中國如何逐步走向現(xiàn)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三題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静牧弦弧考孜鐟?zhàn)爭后,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為挽救民族危亡,維新派掀起了變法維新運動。在變法過程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試圖通過改革來挽救國家危亡,但最終因種種原因而失敗。【材料二】1911年,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静牧先啃轮袊闪⒑?,我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政治方面,我國成功地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經(jīng)濟方面,我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文化方面,我國成功地開展了“雙百”方針,推動了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fā)展。一、請結合材料,分析變法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答案:1.維新派力量弱小,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2.維新派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變法缺乏強有力的支持。3.維新派變法措施不徹底,未能觸動封建統(tǒng)治的根本利益。4.帝國主義列強干涉中國內(nèi)政,阻撓變法。解析:本題要求分析變法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通過對材料一、二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原因:1.維新派力量弱小,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是變法維新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維新派成員多來自上層社會,其影響力有限,難以調(diào)動廣大民眾的力量。2.維新派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變法缺乏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