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本新人教版2018年秋期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
單元教案
1《大青樹下小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
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和背誦自己喜歡
的部分。
3.情感目標:
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
族團結(ji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
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jié)以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2.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課前準備
1、課前上網(wǎng)搜集有關我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學生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
3、教師準備好相關的圖片、道具和生字詞的卡片
4、制作多媒體課件演示。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音樂(或視頻)《愛我中華》片段:“五十六個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種語言,
匯成一句話一一愛我中華,
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2、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
有不同的風俗。請小朋友說說你找到的有關不同民族的圖片,介紹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數(shù)
民族的情況。
3、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教師
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
數(shù)民族的情況。
4、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
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樣的小學,我們叫他民族小學,大家到民族小學
去參觀一下?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板書課題:《大青樹下小學》。
5、請大家讀題。誰來說說課題該怎么讀?我們再一起把課題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這所民族小學有什么特色呢?讓咱們就一起走進這所民族小學,去認識一群少數(shù)民
族的孩子,去感受民族小學的魅力。
1、教師配樂范讀。請小朋友們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用筆畫出有關民族的詞語。
2、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1)、給課文標出自然段。
(2)、勾畫出不認識的字,根據(jù)注音拼讀,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3.學生試讀。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自然段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出示
讓學生認讀。
5、再次鞏固字詞:
(1)書寫生字:坪壩戴招
(2)把表示“傣族、景頗族、阿昌族、納西族、白族”的圖片和相應的詞語連線。
6、同桌相互聽讀課文,在讀中鞏固識字。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1.小組合作,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討論: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學習反饋(填空):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下課);
最后寫(這就是《大青樹下小學》)。
四、自主品讀。自我感悟
是啊,這就是《大青樹下小學》?!啊洞笄鄻湎滦W》”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請同學
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采取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了解了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
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學習和鞏固了許多生字新
詞;理清了課文的寫作順序。同學們和民族小學的小朋友一樣,學得特別認真?!啊洞笄?/p>
樹下小學》”到底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究。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jié)課,我們要深入了解課文,和
課文,和民族小學,和民族小學的小朋友成為最知心的朋友。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繼續(xù)品讀
課文,思考:“《大青樹下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
學生品讀。
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
(一)品悟民族小學的美麗
1、剛才同學們再次品讀了課文,那么,”《大青樹下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
哪個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個站起來,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2、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樹下小學》”是一所美麗的小學?
(學生講到哪句,教師就順勢指導哪句。視課堂生成情況靈活地駕馭課堂。)
預設1:
(1)生:我是從這里看出的。“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各式各樣的民族服裝鮮艷奪目,使學校更加美麗。
(2)你知道句子里哪個詞直接說明了它的美麗?(絢麗多彩)“絢麗”的近義詞就
是---美麗
(3)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美。
(如果此時學生不能準確地說出“《大青樹下小學》”是一所美麗的小學,教師可這
樣處理:
(1)老師來讀一句話:“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蹦銈?/p>
覺得這句話寫出了學校的什么呢?
(2)句子里哪個詞直接說明了它的美麗?(絢麗多彩)“絢麗”的近義詞就是一
美麗。
(3)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美。)
3、還有什么地方寫出了民族小學的美麗?
預設2:
(1)生:我從這里看出“《大青樹下小學》”很美麗?!肮爬系你~鐘,掛在大青樹粗
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2)這句話在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學同意他的觀點嗎?那我們一起來讀
讀。
(3)誰能來說說,這后面的省略號說明了什么?那么你們認為校園里還有哪些景
物呢?
(4)現(xiàn)在我們閉著眼睛,一邊聽老師念,一邊想象校園的美景:操場中間有一棵
高大粗壯的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掛著古老的銅鐘。校園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鳳尾竹,
鳳尾竹的腳下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的各種野花,蜜蜂在花叢中采蜜,蝴蝶在花叢中飛
舞。一陣風吹來,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5)同學們,這樣的校園美嗎?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帶著對美麗的民族小學的向
往,再讀這句話。
(6)教師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
4、還有什么地方寫出了民族小學的美麗?
預設3:
(1)生:我從這里看出“《大青樹下小學》”很美麗。“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
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2)為什么認為這句話也寫出了民族小學的美麗?(學生闡述)
(3)我聽明白了,這句話說明民族小學矗立在山花爛漫的環(huán)境中,所以說它很美。
我們也把它的美讀出來吧!
5、小結(jié),過渡
確實,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nèi)高大粗壯的大青樹,婀娜多姿的鳳尾竹,千姿百態(tài)
的各種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在校園里穿梭的各式各樣的鮮艷的民族服裝構成了
一幅絕妙的美景圖。
(二)品悟民族小學的團結(jié)
1、課文僅僅寫了民族小學的美麗嗎?你認為“《大青樹下小學》"還是一所怎樣的
小學呢?
(方法和“品悟民族小學的美麗”類似。)
預設1:
(1)生:我認為“《大青樹下小學》”還是一所團結(jié)的學校。我是從這里看出的?!霸?/p>
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
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2)其他同學找到了這句話嗎?我們一起來讀讀。
(3)為什么從這句話中能看出“《大青樹下小學》”還是一所團結(jié)的學校?
(4)生:因為這句話說明個民族的孩子,雖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是他們都
成了好朋友。”所以說這是一所團結(jié)的學校。
(5)講的好。誰來讀這句話?
(6)他讀得怎么樣?
(7)我們一起超過他,好嗎?
2、還有什么地方寫出了民族小學的美麗?
預設2:
(1)生:我還從這里看出''《大青樹下小學》"很團結(jié)?!安煌褡宓男W生,在同
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2)找到這句話了嗎?我們一起來讀讀。
(3)聽老師怎么讀。(師范讀)
(4)說說“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老師為什么要讀重
音?(這幾個詞說明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jié)友愛,不分彼此。)
(5)你們可不可以像老師一樣再讀這句話?
3、小結(jié),過渡
是啊,雖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他們團結(jié)友愛,不分彼此,是名副
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么團結(jié)的民族小學啊。其實,小作者為我們呈現(xiàn)的民族小學
不僅僅是美麗、團結(jié),它還具有什么特色呢?請同學們繼續(xù)讀課文,你一定會有所發(fā)現(xiàn)!
(三)品悟民族小學的歡樂
預設1:
(1)生:我認為“《大青樹下小學》”還是一所歡樂的學校。我是從這里看出的下
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
來看熱鬧?!?/p>
(2)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我們一起來讀讀。
(3)大青樹下有多熱鬧?請同學們用下列句式來說說:
大青樹下多熱鬧?。∮小小€有……。他們的歡笑聲把(
)都吸引過來啦。
(4)誰能把孩子們的歡樂讀出來?他讀的怎么樣?認為比他讀得好的站起來讀。
(四)品悟民族小學的祥和
1、這是一所多么歡樂的學校?。∵€有誰有新的發(fā)現(xiàn)?
預設1:
(1)生:我認為“《大青樹下小學》”還是一所祥和的學校。我是從這里看出的。“大
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
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
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
(2)好,我們一起讀這段話。
(3)你們認為民族小學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課的?
(4)他們是這樣讀課文的?
(5)如果你是一根樹枝、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
認真,課文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了?
(6)為什么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
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側(cè)面洪托孩子認真學習。一一
意思講到就行)
(7)是啊,民族小學的學生學習認真、書聲悅耳,人與動物,人與環(huán)境融洽相處,
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學校呢?怎么不令人贊不絕口呢?讓我們帶著對民族小學的贊美
再讀這段話。
-—-、
1、課件出示:“這就是《大青樹下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敝械摹斑@”指
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帶進句子中去?
”(美麗的學校、團結(jié)的學校、歡樂的學校、祥和的學校就是《大青樹下小學》,一
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2、同學們,你喜歡這樣一所美麗的、團結(jié)的、歡樂的、祥和的民族小學”嗎?你
愿意贊美他嗎?那就讓我們帶著贊美讀這句話!
3、假如你是這所民族小學的學生,你會對這樣的學校產(chǎn)生怎樣的情感?(自豪、
驕傲)
4、請自豪地讀這句話!
5、請驕傲地讀這句話!
6、請同學們再看課題,你們認為該怎么讀?(“我們的”讀重音。)為什么?
(為有這樣的民族小學而自豪,為自己是民族小學的一員而驕傲。)
7、請同學們帶著贊美,帶著自豪,帶著驕傲美美地把課題再讀一遍。
四、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1、為什么一個西南邊疆的民族小學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jié),如此祥和,如此歡樂?
(民族之間團結(jié)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
六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
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小學》才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jié)、祥
和!
3、讓我們一起再聽《愛我中華》
五.板書設計:
美麗
團結(jié)
我們的民族
歡樂
自豪驕傲祥和
2《花的學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yǎng)語感。
2、掌握詩歌的朗誦技巧,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掌握詩歌的朗誦技巧,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想感知,激趣引入:
1、說說自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
2、你們可知道不但我們有學校,連花兒也有學校呢,今天來練習朗讀詩歌《花的
學?!贰?/p>
二、讀準字音。
1、教師配樂朗誦全詩。
2、每一個孩子都聽得那么專注,你們一定是被這樣一所美麗的學校給吸引了。自
己想去看看嗎?那就趕緊拿起詩歌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生自由朗讀。
4、想把小詩讀得更好,一定要先把詩中的每一個詞語讀準確。
出示詞語:轟響潤濕口笛狂歡站壁角碰觸颯颯急急忙忙
自由讀,指名讀,領讀,齊讀。
三、引導學生把握朗讀技巧
1、詞語讀好了,這樣的句子你會讀嗎?試著讀讀看,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
出示長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
的舞。
媽媽,我真的覺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你沒看見它們怎樣地急著要到那兒去么?
你不知道它們?yōu)槭裁茨菢蛹奔泵γγ矗?/p>
2、這么長的句子一口氣讀不完,恰當?shù)卦谝恍┑胤酵nD一下,讀起來會更有詩
思、。
師范讀,生練讀。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的
舞。
媽媽,我真的覺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你沒看見/它們/怎樣地急著/要到那兒去么?
你不知道/它們/為什么那樣急急忙忙么?
3、注意這兩句話要讀出疑問的語氣,誰來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出示句子:你沒看見它們怎樣地急著要到那兒去么?
你不知道它們?yōu)槭裁茨菢蛹奔泵γγ矗?/p>
4、自己再把這幾個長句讀一讀,指名讀,糾正。
三、感情朗讀
1、指名讀第一節(jié)。師:課堂上最美的就是瑯瑯的書聲,誰來給我們讀一讀第一小
節(jié)。
師范讀,引導學生把握朗讀技巧,如語調(diào)的高低、強弱,語氣的輕重,節(jié)奏的快慢
等。
生練讀,指名讀,糾正。
2、朗讀第二小節(jié)
花兒們?yōu)槭裁催@么高興呢?(出示第二小節(jié))誰來讀一讀?
師范讀。
生練讀,指名讀,糾正。
3、朗讀第三小節(jié)
雨來了,花孩子們放假了。外面又是一副怎樣的景象呢?
請男孩子和女孩子合作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男生讀上面一句,女生讀下面一句,讀
出外面世界的熱鬧和花孩子的急切和快樂。
在雨中花孩子是怎樣出來的?“沖”應重讀。生試讀,指名讀。
4、朗讀第四小節(jié)
這么美麗的風光他們都無心欣賞,這是要急著到哪兒去呀?原來是想家了。誰能讀
出想家的感覺?(出示第一句)
指名讀。誰讀得更好一些?好在哪里?讓學生自己來比較評析。練
讀。
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是多么的幸??鞓钒?讓我們深情地來讀最后一句。指名讀,
請讀得好的同學示范讀。
四、配樂朗誦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這首小詩。詩人寫了花孩子的開心和幸福,同時也希
望我們這些孩子也能永遠開心幸福。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感情,和著音樂,一起有感
情地朗讀這首詩。
五、練習朗讀《紙船》
我們今天朗讀的這首《花的學校》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紙船》是其中有代表
性的一首。這首詩充滿童稚的想象,細膩的刻畫了孩子天真可愛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下面請同學們練習朗讀《紙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yǎng)語感。
2、掌握詩歌的朗誦技巧,通過有表現(xiàn)力的朗誦讀出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掌握詩歌的朗誦技巧,通過有表現(xiàn)力的朗誦讀出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自由朗讀,初步感知。
1、母愛是世界上最崇高最偉大的愛。當太陽升起,我們會感到光明與希望;而母
親的擁抱,我們會感受到溫馨與幸福。今天,讓我們帶著這種對母親的愛一起走進泰戈
爾先生的《金色花》,一起來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2、接下來,讓我們自由朗讀一遍課文,為進一步感知美掃清障礙。
3、掃除字詞障礙
匿(ni)隱藏:不讓人知道。禱(ddo)禱告,向神祈求保佑。衍(yin)
4、檢測同學們朗讀準確性,注意糾正字音。
二、整體感悟
(錄音范讀)這是一首散文詩,風格清新自然,韻律優(yōu)美,我們要讀好這首詩,在
讀中品味詩歌,在讀中獲得美的享受,下面請同學們聽一聽錄音,然后請同學們互相交
流你聽詩文后的感受。
(可指導生從語速、語調(diào)、重音、節(jié)奏或詩文的思想感情入手進行談論)
聽過之后,我們都醉了?,F(xiàn)在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母愛帶給我們的心靈震
撼!
三、傾情誦讀,感受語言美。
1、我們先來看看課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詩句,該用什么語氣去讀,為什么?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
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抓關鍵詞:“笑嘻嘻”、“搖擺、跳
舞”。朗讀指導:關鍵詞重讀、讀出輕松、歡快的語氣,要讀出孩子的調(diào)皮,得意,
驕傲。
(教師提示,學生讀)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母親不見了孩子非常著急,語速稍快,讀出焦急之情,“哪里”重讀,語速稍快。
(3)、“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哪里、壞”重讀。語速稍。
語氣:媽媽不見了孩子,多么著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
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4)、“我不告訴你,媽媽?!边@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案嬖V”重
讀,這句應讀出“我”的頑皮,撒嬌。
2、我們知道了一些關鍵詩句的讀法,現(xiàn)在請同學們揣摩其他語句,把詩歌完整地
朗讀一遍。
然后老師請同學來演讀、評點。
最后一起來讀,再次感受語言美。(朗讀指導:讀準字音、停頓恰當、讀出重音、
讀出感情)
四、配樂齊讀:(鋼琴曲《至高無上的愛》)
五、拓展朗讀選文:
《當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時候》
當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時候,我的孩子,
我明白了為什么云中水上會幻弄出這許多顏色,
為什么花朵都用顏色染起一一
當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時候,我的孩子。
當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時候,
我徹底地知道為什么樹葉上響出音樂,
為什么波浪把它們的合唱送進靜聽的大地的心頭一一
當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時候
3《不懂就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孫中山樂于思考和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好問”的習慣。
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
__p.
0
2.理解什么叫私塾。
教學
課時兩課時
課文分析
孫中山小的時候在私塾讀書。那時候上課,只是先生念,學生跟著讀,然后把讀的段
落背誦下來。句導讀:這句話向我們介紹過去私塾的教學情況。]至于書里的意思,先生
從來不講解。
段導讀:這段話描寫了過去私塾里的教學方法,即先生只是要求會讀會背,學生根本
學不到什么知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先生只是讓學生背誦卻不講解。
一天,孫中山照例流利③地背出了前一天學的功課。先生在他的書上又圈④了一段,
他讀了幾遍,很快又背下來了。[句導讀:這兩句話不僅再一次告訴了我們私塾簡單的學
習方法,同時也把孫中山的聰明伶俐表現(xiàn)了出來。]但是,書里說的是什么意思,他一點也
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⑤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
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么意思?您能講講嗎?”
段導讀:孫中山不僅聰明好學,而且敢于不懂就問。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⑥。
段導讀:孫中山向先生提問這一舉動,把同學們都嚇呆了。
第二部分(第2飛自然段):這部分寫孫中山在課堂上不懂就問的故事。
先生拿著戒尺⑦,走到孫中山跟前,厲聲⑧問道:“你會背了?”
段導讀:這一段寫對于孫中山的提問,先生表示非常懷疑。
“會背了?!睂O中山說著,就把那段書一字不錯地背了出來。
□先生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句導讀:這句話描寫了先生對孫中山懷疑態(tài)
度的改變。]說:“書中的道理,你們長⑨大了自然會知道的。不過,學問,學問,不懂就問。
現(xiàn)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講吧?!?/p>
段導讀:這個段落描寫了先生對孫中山懷疑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并對孫中山主動提問的精
神表示了肯定。
先生講得很仔細,大家聽得很認真。[句導讀:這句話描寫了課堂上的變化。]從此,
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段導讀:這個段落寫先生仔細講解,大家認真學習,孫中山也養(yǎng)成了“不懂就問”的
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我們點明了文章的主題。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孫中山養(yǎng)成了“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字詞導讀
①私塾:我國舊時一種私人辦的學校。塾,易與“熟”搞混。
②背誦:靠記憶把看過的東西念出來。背是多音字,這里讀bGi,也可讀bei,如背包。
③流利:話說得快而清楚;文章讀起來暢通。
④圈:畫環(huán)形,如圈閱、圈點、圈定。圈是多音字,這里讀quan,也可讀judn,如豬圈。
⑤糊里糊涂:不明事理,對事物的認識模糊或混亂。
⑥鴉雀無聲:形容非常安靜,沒有一點聲音。
⑦戒尺:舊時老師用來責罰學生的工具。戒,易與“戎”搞混。
⑧厲聲:表示說話聲音大而嚴厲。
⑨長:多音字,本課讀zhdng;另一種發(fā)音為chdng,如長短。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孫中山樂于思考和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好問”的習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孫中山的畫像掛圖。
2.師生共同交流有關孫中山的簡要介紹。
孫中山是我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他于1866年出生在廣東香山(今中山)。1894
年提出政治革新主張,被拒絕后積極開展革命活動。1912年1月在南京任中華民國臨時
大總統(tǒng)。1924年建立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提出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革命政策。
3.老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孫中山小時候?qū)W習的故事。(板書課文題目:不
懂就問。)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孫中山小時候讀書時不懂書中的意思,
向老師提問的事。)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思”的讀音為“si”,在“意思”中讀輕聲。
“涂”的讀音為“■”,在“糊涂”中讀輕聲。
4.自己練讀課文,特別是讀得不熟的地方多讀幾遍。
5.提問: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問題?請在課文中不懂的地方用“?”標上記號。
老師對愛問、敢問的學生應該給予充分肯定,學生提出問題后,可以讓大家評議:哪
些問題是重要的,需要先弄明白;哪些問題可以在學習課文中再弄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
可以讓學生討論解決。老師不要有問必答,只在緊要處“點撥二
學生甲:“私塾”就是舊時家庭、宗族或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
師,采用個別教學法,沒有一定的教材和學習年限。
學生乙:“戒尺”就是舊時教師對學生施行體罰時所用的木板,用來打手心。
學生丙:“照例”就是按照慣例,按照常理。
學生?。骸皡柭暋本褪锹曇魢绤枴?/p>
三學習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1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私塾里的先生怎樣教書?
學生甲:先生念,學生跟著讀,然后把讀的段落背誦下來。
學生乙:至于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解。
(2)讀了這段,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明白書中的意思嗎?)
2.學習第2~7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孫中山為什么要問先生問題?找出書中的句子讀一讀。
(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通過孫中山的想法,你能看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他是個勤學好問的孩子。)
(2)小組討論:既然勤學好問是好事,可是孫中山為什么還“壯著膽子站起來”呢?
學生甲:因為那時候先生很嚴厲,先生怎么教,學生就要怎么學。
學生乙:因為那時候?qū)τ诓宦犜挼膶W生,先生就會用戒尺打,所以孫中山心中也有些
害怕,但是為了弄懂書中的道理,他還是壯著膽子站起來提問。
請你用這種擔心的語氣讀讀孫中山的話,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
(3)同學們聽了孫中山的提問是什么表現(xiàn)呢?從這里你能看出什么?
學生甲:同學們都嚇呆了,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
學生乙:從這里可以看出平時是沒有人這樣提問的,學生們都很擔心孫中山會因此
而挨打。
請你讀出這種擔心的語氣來。
(4)先生聽了孫中山的提問后是什么表現(xiàn)呢?默讀第4~7自然段。
(先生先拿著戒尺,走到孫中山跟前,厲聲問,后來收起戒尺,給學生們講了書中的道
理。)
(5)小組討論:先生的態(tài)度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呢?
學生甲:先生開始以為孫中山不好好學習,故意搗亂。后來發(fā)現(xiàn)孫中山已經(jīng)把要背的
課文背得很熟練了,所以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乙:先生發(fā)現(xiàn)孫中山已經(jīng)把要背的課文背得很熟練后,心里明白了原來孫中山
是個勤學好問的孩子。對于這樣的學生,先生怎么還會生氣呢?所以他給學生們講了書中
的道理。
(6)分角色練習朗讀。
讀出先生態(tài)度上的變化及孫中山有些擔心的語氣。
分組練習,朗讀評議。
四總結(jié)全文
1.學完這篇課文后,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甲: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乙:我要學習孫中山這種不懂就問的精神。
學生丙: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解
決問題。
2.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樣做的?
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
3《不懂就問》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養(yǎng)成”練習說話。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生字。
生字卡片。
一激情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不懂就問》這一課,誰來說一說孫中山小時候是一個怎樣的
孩子?
2.這節(jié)課,我們要和本課的生字交朋友。
二教學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建立音和形的聯(lián)系。
學生可以練習集體讀、指名讀、小組讀。
2.分小組自學生字。
(1)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2)說一說你幫助了誰或者誰幫助了你。
學生甲:我們組學習了“教”字,這個字右邊是“攵”,是左右等寬的字。
學生乙:我們組選擇“理”來記,這個字是左右結(jié)構的字,而且是左窄右寬。
學生丙:我們組重點學習了“良”和“尺”,這兩個字是獨體結(jié)構?!昂堋弊秩サ糇?/p>
邊的“彳”,右邊加“、”,就是“良二“尸”加一捺就是“尺”。
學生丁:我們組學習了“意、思、室、養(yǎng)”,這些字都是上下結(jié)構。
3.老師對學生說的重點可總結(jié)、強調(diào)。
4.重點指導“良”的書寫。
良:第六筆“”起筆在橫中線上,第七筆“”起筆在第四、第五筆交叉處,要捺出
去。
課時練習:
1.抄寫新詞。(每詞兩遍)
意思教室
戒尺良好
養(yǎng)成道理
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畫出。
背誦(b@ibei)圈了一段(judnquan)
糊涂(tudu)搖頭晃腦(hudnghudng)
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
《我的暑假生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表達的興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
2.用普通話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態(tài)度自然大方。
3.認真聽別人講話,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
重點難點
認真聽別人講話,同時把要講的話說得清楚、明白,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老師出示課題:我的暑假生活。
2.師:看到題目,你有什么想法?
3.師:“假期”的確是令人向往的,我們的許多夢想到要在那個時候?qū)崿F(xiàn)。因此,
“假期”也總是給我們留下美好記憶。
二、我來采訪。
1.看圖,說說圖上的同學在做什么?
2.她的暑假生活怎樣?
3.接受老師的采訪。
(1)你的暑假生活是怎樣的?
(2)你覺得自己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
(3)你覺得最有意義的是哪一件?
三、議一議:我的暑假生活
1.以4個小組為單位議一議我的暑假生活。要求:
(1)向你的同學介紹你的暑假生活,盡量做到說具體、說細致。
(2)介紹的暑假生活要有意義。
(3)可以選擇一件最有意義的事情重點介紹。
(4)如果可以,你可以給自己介紹的內(nèi)容取一個合適的題目。如:最有意義的事、
最好吃的美食、最有趣的旅行等。
(5)介紹完成以后,可以請同學作補充。
(6)在別人介紹的時候,請你認真傾聽。
(7)每個小組選擇一名介紹得最完美的同學作為小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小組交流。
3.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臺。
1.各小組推舉同學在全班交流展示。展示的同學可以通過播放圖片的方式邊放圖
片邊介紹。
2.待全班的代表都展示完后,評出班級“表達小明星”。
五、拓展訓練
1.教師課件出示一位小朋友的暑假生活照片,大家自由說一說‘'他"的暑假生活。
2.你覺得暑假做什么更有意義?跟你的小伙伴說一說。
六、活動總結(jié)
聽了同學的發(fā)言,你認為誰的暑假生活過得最有意義?說說你的理由。
3.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并回答問題。
孫中山小的時候在私塾讀書。那時候上課,只是先生念,學生跟著讀,然后把讀的段
落背誦下來。至于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解。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
用呢?于是,他壯著膽子向先生提問,請先生講一講書中的道理。先生講得很仔細,大家聽
得很認真。從此,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孫中山小時候是一個勤學好問的孩子。
知識鏈接:
1.私塾
私塾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它的規(guī)模一般很小,沒有一定的學習年限。私塾產(chǎn)生于
春秋時期,作為私學的一種,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除秦朝曾短暫停廢外,兩千余年延綿不
衰。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它與官學相輔相成,并駕齊驅(qū),共同為傳遞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
人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孫中山簡介
孫中山(18661925),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
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廣東香山(今中山)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
盟會,被推為總理;提出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舉為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職,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遺著編
有《孫中山選集》《孫中山全集》《孫文選集》等。
習作:《猜猜他是誰》教學設計
主題:我自己
【主題站點】我和別人不一樣
【活動名稱】猜猜他是誰(以語言領域為主)
設計思路
1、對活動價值的分析
《我自己》主題站點“我和別人不一樣”中最為關鍵的經(jīng)驗就是對別人有深入的了
解,知道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恫虏滤钦l》讓幼兒參與層層遞進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在
和同伴講講、看看、玩玩、猜猜的過程中進一步認同自己、了解同伴,體驗和大家做朋
友的快樂。
2、對幼兒經(jīng)驗的分析
幼兒現(xiàn)有經(jīng)驗:經(jīng)過兩年多的幼兒園生活,大班孩子們已經(jīng)對同伴有較多了解,但
較主要集中在外貌、突出的本領,對同伴的獨特性缺少更深入的了解。
活動挑戰(zhàn)點:本次活動隨著主題《我自己》的深入,孩子們對同伴的了解逐漸增多,
以多種形式由淺入深地進行猜測游戲。活動中對幼兒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均有挑
戰(zhàn)。
3、對活動設計思考
本活動共分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說說我和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談話,讓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及同伴的長處,初
步對自己及同伴有認同感。
第二環(huán)節(jié):猜猜他是誰。本環(huán)節(jié)依托游戲展開,通過多種不同的形式猜測同伴,在
觀察、提問、排除判斷、記錄中發(fā)現(xiàn)同伴的特點,體會別人和我不一樣。
第三環(huán)節(jié):夸夸好朋友。本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通過觀看視頻,老師
對同伴的介紹,了解每個朋友的獨特,進一步感受每個人都是最棒的。
教學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同伴的特點,并嘗試根據(jù)特點猜出同伴。
2、在游戲中了解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有關注他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
物質(zhì)準備:PPT課件、記錄紙。
經(jīng)驗準備:“我自己”主題的開展,對自己,對同伴有關注,熟悉同伴的外貌特征,
興趣愛好等。
教學過程
一、說說我和他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我”“他”兩個文字引發(fā)興趣、談話導入,讓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及
同伴的長處,對自己及同伴有認同感。】
1、出示漢字“我”
關鍵提問:
(1)這是什么字?
(2)你覺得自己哪里很棒?
預設追問:除了xx,還有什么是你會,但別人不會的本領?
2、出示漢字“他”
關鍵提問:
(1)這是什么字?什么意思?
(2)我們都有很棒的地方,那么你知道別人哪里很棒嗎?請你說一說。
小結(jié):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很棒的地方,和別人不一樣。
過渡語:今天就來玩?zhèn)€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就是關于自己和別人的一些特別之處的,
想玩嗎?
(提示:這個環(huán)節(jié)以輕松的談話為導入,將交流的主動權交給孩子,教師給予幼兒
充分表達的機會。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說到的內(nèi)容基本以本領為主,當孩子先說到自己的本
領與其他孩子類似,教師要做適切回應,可追問引導其發(fā)現(xiàn)與他人的不同本領,特別關
注幼兒個性化、貼近其經(jīng)驗的表達。同時,教師要梳理提升,拓展孩子表述的角度。)
二、猜猜他是誰
【本環(huán)節(jié)依托游戲展開,通過多種不同的形式猜測同伴,在觀察、提問、排除判斷、
記錄中發(fā)現(xiàn)同伴的特點,體會別人和我不一樣。】
1、外型猜測
PPT出示幼兒照片(將五官遮蓋,只呈現(xiàn)幼兒的發(fā)型、身體等):請你選擇其中一位
朋友,猜猜他是誰?
關鍵提問:
(1)請你猜猜他是誰?
(2)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小結(jié):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可以從不同的外貌特征、身形來猜測。
(提示:此處的猜測主要是運用幼兒的感官,憑借自己對同伴外貌、身形特征的觀
察,大膽地進行猜測,感知每個朋友外在的獨特性。這是猜測中較粗淺的層次,為了激
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讓每位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此處建議猜測3位同伴。)
2、提問猜測
(1)PPT出示幼兒照片,幼兒選擇一張照片,幼兒提問縮小范圍。
(2)這些照片有什么不一樣?怎么才能知道藏在圖形下的照片是誰呢?
(3)幼兒提問縮小范圍,并將符合條件的幼兒照片選出。
關鍵問題:你是根據(jù)他的哪個特征猜出來的?
小結(jié):每個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最獨特的地方,只有擁有特別之處,才
是獨一無二的你。
(提示:此處的猜測主要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向教師提問的方式,對幼
兒的猜測縮小范圍,選出符合條件的朋友。教師可引導幼兒從朋友的性別、外貌特征、
擅長的本領等方面進行提問。此處猜測是外貌猜測的提高,對幼兒的也更有挑戰(zhàn)。此處
建議猜測1-2名特征較為明顯的幼兒。)
3、記錄猜測
(1)過渡語:我們一起看看照片,記錄下他的特點,請朋友們來猜吧。
要求:2個朋友一組,選擇一張幼兒照片,看看他是誰,說說他的特別之處,記錄
下來。
(2)幼兒自主選照片,分組記錄。
重點關注:
?觀察幼兒是否能夠發(fā)現(xiàn)同伴的特別之處。
?每個人記錄的特征不同。
?能否用簡單的圖示記錄。
過渡語:你們都很厲害,能夠發(fā)現(xiàn)好朋友這么多不同特點,對他們可真了解。
(提示:此處提供3-4位幼兒照片,每位幼兒提供兩張相同的照片。如16位幼兒
開展活動,即2-3組拿到相同幼兒的照片,主要引導幼兒關注并了解相同的幼兒在不同
朋友眼中是不同的,關注每位朋友的多樣性。)
4、猜猜好朋友
說說你們的記錄,大家猜猜他是誰?
預設追問:你從哪里猜出來的?為什么同一個人在不同朋友眼中是不一樣的呢?
小結(jié):我們通過猜猜他是誰的游戲發(fā)現(xiàn),每個朋友都有不同的特點,都是獨一無二
的,都很棒。
(提示:通過三種層層遞進的猜測方式,對幼兒的挑戰(zhàn)也由簡到難,時刻讓幼兒保
持對活動的興趣和熱忱。在猜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提供的3-4名幼兒照片分散貼于黑板上,
當幼兒猜出后將記錄紙對應貼于照片下方,便于幼兒進一步觀察。此環(huán)節(jié)時間一般在15
一20分鐘左右)
三、聽聽好朋友
【本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通過觀看視頻老師對同伴的介紹,了解每個
孩子的獨特,進一步感受我和別人不一樣?!?/p>
觀看視頻,聽聽老師眼中的同伴和自己的特別之處,并去找剛才發(fā)現(xiàn)你特點的朋友,
抱一抱。
(提示:此環(huán)節(jié)是情感的深入體驗,建議在視頻中配上教師煽情的講述,教師對每
位孩子進行1-2句的點評,例如:“xxx你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姑娘,跳舞是你的最愛,優(yōu)
美的舞蹈動作真像一個小小舞蹈家。”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自己和同伴的特點,在的美妙
的意境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自信,并以此作為本次活動特別的結(jié)束方式,使情感
得到進一步提升。)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發(fā)現(xiàn)一些有新鮮感、有趣的語句,找找這樣的語句,并試著積累這樣的語句。
2.發(fā)現(xiàn)一些成語的特點,并試著找找有這些特點的成語。
3.了解同一個句子讀法不同,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試著讀出句子中所表達的意
思。
4.學會給興趣小組取響亮的名字,并能說出所取的名字所包含的意義。
5.熟讀背誦古詩《所見》。
教學重難點:
發(fā)現(xiàn)成語的特點,掌握句子的正確讀法,會給興趣小組取響亮的名字,熟讀背誦古
詩《所見》。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發(fā)現(xiàn)一些有新鮮感、有趣的語句,找找這樣的語句,并試著積累這樣的語句。
2.熟讀背誦古詩《所見》。
教學重難點:
發(fā)現(xiàn)成語的特點,熟讀背誦古詩《所見》。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出示交流平臺,學生自讀。
(1)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
學們讀課文。
(2)我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2.討論:這些句子有些什么特點?你喜歡這些語句嗎?
3.學生交流匯報。
(1)這些句子是多少新鮮,柳枝、鳥兒、蝴蝶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2)好奇特的人啊,居然想當一名更夫,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3)這些句子都很有特點,與平時的句子不一樣。
4.你還知道哪些句子也很新鮮,很有特點?
(1)學生分小組討論。
(2)確定匯報人員,每個小組一名同學匯報。
5.學生匯報:
(1)柳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左右手。
(2)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
中吹著口笛。
二、日積月累
1.引導學生背誦有關春天的古詩。
2.出示古詩《所見》。
3.學生初讀古詩,解決不認識的生字。
4.引導學生看課文情境朗讀視頻后說說:
詩人看到了什么?師根據(jù)生回答板書:牧童黃牛林蟬
5.學生自由讀古詩,遇到不會的生字多讀幾次,要求將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6.自由拼讀一一看拼音個別讀一一去拼音讀一一開火車讀一一齊讀。
7.課件出示畫面: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快樂地唱著歌兒。
(1)學生自由練讀一到兩次
(2)指名讀后,師:“牧童的歌聲響亮嗎?他響亮的歌聲傳遍了整個樹林,所以振
字要讀得重些”。(出課件解釋:傳遍了樹林)——
(3)師范讀——
(4)齊讀——
(5)師:牧童騎著黃牛的心情怎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指名讀一
(6)(師:你們都是快樂的小牧童,那么牧童騎在牛背上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和動作
呢?——男生讀
(7)請同學們一起來讀第一、二行古詩,)有感情、配以動作齊讀。
8.牧童唱歌這么高興,他有沒有一直唱下去?有沒有?(引出課件古詩:意欲捕
鳴蟬忽然閉口立)
(1)你從第三行詩哪一個詞哪個看出來牧童很想捉蟬?(師:對,“意欲”就是
心里想要的意思、。并出示課件解釋:“心里想要”)
(2)指導學生讀好此句:意欲捕鳴蟬師:要用怎樣的心情來讀?
9.師:我們讀第四行時要小聲點,千萬不要驚動樹上的蟬。引導學生讀好第三、
四行古詩。指名讀一一女生讀一一男生讀一一配動作齊讀
10.你們能根據(jù)古詩描述的畫面,說說詩意嗎?看圖,指名學生說說詩意
一一師再引導全體學生看詩句說說詩意。(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欣賞能
力和感悟能力。)
11.想像說話:牧童有沒有捉到樹上的蟬呢?
12.課件出示全詩(師:你們喜歡這個小牧童嗎?那我們記住這個可愛的小
牧童。把這首古詩讀熟)
(1)師范讀
(2)兩人一組互讀
(3)齊讀
13.背誦古詩。
14.學唱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發(fā)現(xiàn)一些成語的特點,并試著找找有這些特點的成語。
2.了解同一個句子讀法不同,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試著讀出句子中所表達的意
思。
3.學會給興趣小組取響亮的名字,并能說出所取的名字所包含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掌握句子的正確讀法,會給興趣小組取響亮的名字。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說一說。
1、讀下面的成語,說說都有什么特點?
干干凈凈明明白白日日夜夜清清楚楚
自言自語自說自話自由自在自給自足
是非不分大同小異黑白分明吃里爬外
2、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些成語,看看它們又有什么樣的特點?
二、詞句段運用
(一)詞的運用
1.出示成語
搖頭晃腦披頭散發(fā)張牙舞爪提心吊膽
面紅耳赤手忙腳亂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2.學生自由讀詞語,不會的字借助拼音。
3.學生討論:這些詞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特點?
4.請同學們匯報。
5.師小結(jié):在這些成語里都有近義詞,比如:搖和晃、披和散、張和舞、提和吊、
紅和赤、忙和亂、疾和快、干和燥
6.師:你還能找出這樣的成語嗎?
7.學生匯報,如:
千辛萬苦左顧右盼胡言亂語驚天動地生龍活虎
自由自在萬紫千紅日新月異三言兩語山窮水盡
(二)句的運用
1.出示書上的句子。
(1)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2)書里說的是什么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
(3)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
值得?!?/p>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朗讀這些句子,并討論:這些句子應該怎樣讀才能更好
地表達句子的意思?
3.請同學朗讀。
4.交流在讀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5.師歸納小結(jié):第一句話是為了讓媽媽相信“我”所說的話,所以應該強調(diào)“真的
覺得",這里應該重讀;第二句話是為了強調(diào)他不懂書里的意思,所以應該強調(diào)“一點
兒也不懂”,這里可以放緩速度,且加重語氣;第三句話是為了強調(diào)弄清楚書里的道理
的積極性,所以“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和就是挨打也值得”應該放慢讀的速度,加以
突出強調(diào)。
6.練習:
(1)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2)從明天起,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
(三)段的運用
1.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好,比如我喜歡讀書,喜歡下數(shù)棋。
你們喜歡做什么?說說看。
2.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學生分組。
3.以現(xiàn)在分的組為單位,給你們的興趣小組起一個名字。要求:
(1)名字要響亮。
(2)名字要有特色。
4.學生開始活動。
5.每個小組的同學匯報本小組取的名字,并說說取這個名字的原因是什么?
6.比一比:由同學們集體討論交流,看看哪個興趣小組的名字最有意義、最響亮。
7.老師總結(jié)孩子們這次給興趣小組取名字的活動。
三、總結(jié)。
2018年部編本新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單元教案
4、《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山行'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第一首詩,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引入新課。
1、看圖,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今天我們就來學《贈劉景文》
3、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放,善用夸張比喻,在藝
術表現(xiàn)上獨具一格。(課件)
二、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jié)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伙伴體會讀,讀完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后再讀。
4、教師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fā)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指導寫字
1、讓姓"劉'’的小朋友范寫劉
2、請部分學生指導寫字,說清要注意什么?
六、家庭作業(yè)
1、抄寫課后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第二首詩,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交流課文以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背誦《贈劉景文》
2、說說詩歌的描寫的景色。
3、出示《山行》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
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
杜“,稱杜牧為'‘小杜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jù)學《贈劉景文》的經(jīng)驗,討論確定本組學習方案。
2、按自己組的方案自學。
3、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每組提出學習中的疑難處,老師和其他組的同學與他們一起討論解決。
三、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2、學生練讀,一邊想一邊讀。
四、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學生自由讀,借助插圖感悟詩意。
2、找伙伴,練背誦。
3、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jié)是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五、朗讀、背誦古詩
1、把自己課內(nèi)、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的同學聽。
2、開古詩朗誦會,每個組出兩個節(jié)目,一個集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沙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數(shù)據(jù)庫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中瑞酒店職業(yè)學院《管理研究方法與模型工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臨汾市2025屆數(shù)學三下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口腔醫(yī)學述職報告
- 教培機構分校長述職報告
- 產(chǎn)褥期基礎知識要點
- 倉儲部出貨培訓
- 操作系統(tǒng)磁盤管理
- 教育史中的夸美紐斯
- 信息技術 第二冊(五年制高職)課件 9.1.3 人工智能的社會價值
- T分布臨界值表
- 03J111-1輕鋼龍骨內(nèi)隔墻
- φ178旋轉(zhuǎn)導向鉆井工具設計說明書
- KIP3000故障代碼
- 項目三 電子生日蠟燭的制作-單元3 D觸發(fā)器ppt課件
- 納入仕樣書xls
- 土地整治項目監(jiān)理工作總結(jié)報告
- 商業(yè)銀行票據(jù)業(yè)務知識考試試題
- 邊坡排危土石方的施工組織設計
- 北師大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工作計劃
- 寧德市區(qū)普通住宅前期物業(yè)服務等級標準及指導性收費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