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詳解_第1頁
2021年度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詳解_第2頁
2021年度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詳解_第3頁
2021年度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詳解_第4頁
2021年度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試題庫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一卷)

二、單項選取題:(每題1分,共10分)

1.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者,選用()⑴桂枝加葛根湯⑵黃苓湯⑶葛根湯⑷桂枝人參湯

2.少陽病,脈沉者,急溫之,宜:A、白通湯B、四逆湯C、通脈四逆湯D、四逆散

3.桂枝新加湯證身痛,其病機是:A、陰陽兩虛B、營血局限性C、風濕束表D、寒邪外束4.桂枝人參湯方構(gòu)成

是()(1堆枝湯方加人參Q雅枝湯合理中湯

⑶理中湯加桂枝⑷理中湯加人參

5.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⑴大柴胡湯⑵小柴胡湯⑶小承氣湯⑷柴胡加芒《肖湯

6.生姜瀉心湯證主癥為⑴噫氣不除,心下痞⑵干噫食臭,心下痞硬⑶腸鳴下利,心下痞硬⑷

嘔吐而利,心下痞硬

7.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者,宜選用(⑴四逆湯⑵白通湯⑶通脈四逆湯

⑷白通加豬膽汁湯

8.桂枝去芍藥湯證脈象是:A、脈浮B、脈數(shù)C、脈促D、脈滑9.茯苓四逆湯適應(yīng)癥是A、晝夜俱煩躁

B、晝?nèi)諢┰辏苟察oC、頭眩,身矚動D、身不痛,但重

10.頭汗出病機是:A、郁熱上蒸B、虛陽上奔C、營衛(wèi)失調(diào)D、陽陽兩虛三、多項選取題(每題2分,共10

分)

1.背惡寒可見于⑴小青龍湯證⑵白虎湯證⑶附子湯⑷白虎加人參湯證⑸真武湯

2.用蜜方劑有:A、烏梅丸B、麻子仁丸C、抵當丸D、豬膚湯E、大陷胸丸

3.大陷胸湯主治脈癥為⑴項亦強,如柔痙狀⑵心下痛,按之石硬⑶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⑷脈沉緊⑸正在心

下,按之貝牖,脈浮滑

4.心下痞,可見于⑴大黃黃連瀉心湯證⑵旋復(fù)代赭湯證③五苓散證⑷甘草瀉心湯證⑸生姜瀉心湯證

5.烏梅丸可治療⑴厥陰寒證⑵厥陰熱證⑶久利⑷蛔厥⑸厥陰上熱下寒證

四、填空題:(每空0.5分,共15分)

1."臍下悸,欲作奔豚"者,治以

2."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者,大青龍湯主之,”

3.”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不惡寒,反惡熱也「

4.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不下止,,表里不解者,主之。

5."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

6.小柴胡湯運用原則是"\

7."自利不渴者,屬,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o

8.壞病是指。其治則是“

9."傷寒七八曰,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牛之

10."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jié)痛,脈沉者,主之?!?/p>

11.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主之。

12.發(fā)熱惡寒,頭項強痛,無汗,脈浮緊,用方。

13.”干嘔,吐涎沫,頭痛者,主之「

14."凡厥者,便為厥,厥者,是也J

15."陽明病,若能食,名;不能食,名?!?/p>

16.大黃黃連瀉心湯煎服法是。

17.白通加豬膽汁湯中豬膽汁、人尿作用是。

18.桅子豉湯證病機是?

19.論中以清酒加水煮取藥物是和兩方。

20.大柴胡湯證病機是。

21.桃核承氣湯中大黃作用是:°

22.黃連湯中桂枝作用是.

五、判斷改錯題:(每題1分,共10分,判斷巖、改錯均而導分)

L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湯主之。()2.陽明病,澹語,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3.傷

寒吐后,腹脹滿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4.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太陽。()5.少陰熱化證病機是腎陽虛衰,

心火獨亢。()6.干姜附子湯服法是頓服。()7.茯苓四逆湯是四逆湯加茯苓()8.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

熱,脈沉者,四逆湯主之()9.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小承氣湯.()10.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

不得臥,豬苓湯主之()

六、簡答題:(共25分)

1.桃花湯與白頭翁湯均可治療下利便膿血,其癥候特點、病因病機有何不同?

2.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皆可治喘,其病機特點有何不同?

3.結(jié)合原文簡述厥證病理及特性。

4.簡要回答下述癥狀浮現(xiàn)機理。(每小題2分,共10分)

①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宜大承氣湯.

②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③陽明病,若中寒者……手足激然汗出……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

④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雖暴煩下利日數(shù)十行,必自止……

⑤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七、分析病案,(規(guī)定對主癥進行分析,寫出病機,治則,方藥。10分)

張某,60歲,近幾天頭痛,發(fā)熱,全身緊感時惡寒,咳,喘,咳吐白稀泡沫痰,量多,胃皖部痞滿,有時惡心欲

嘔,口渴不欲飲,舌苔白腕,脈浮緊數(shù)。

八、闡述題(10分)

"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279條)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xù)自便利,設(shè)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280條)

①何謂"大實痛"?"腹?jié)M時痛"、"大實痛”機理。

②老式觀點以為太陰里實證是實在陽明氣分,李克紹教師提出本證為實在太陰脾絡(luò),病在血分。結(jié)合所給原文從本證

病因病機、藥物分析、使用注意等幾種方面闡述你對這個問題看法。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一卷)原則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

1、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狀態(tài)。

2、頭項強痛:強,強硬、不柔和之意,此作不柔和解。頭項強痛,即頭痛項強。

3、合病:兩經(jīng)或三經(jīng)癥狀同步浮現(xiàn)者.

4、口不仁:言語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膩不清爽。

5、日晡所:即15至21時,陽明病欲解之時。

二、單項選取題(每題1分)

1、(3)2、(2)3、(3)4、(3)5、(2)6、(2)7、(2)8、(3)9、(1)10、(3)

三、多項選取題(每題2分)

1、(3、4)2、(1、2、4、5)3、(2、3、4)4、(1、2、3、4、5)5、(3、4、5)

四、填空題(每空0.5分)

1、茯苓桂枝甘草湯2煩躁3身熱、汗自出4心下痞硬、桂枝人參湯5消渴、下之利不止6但見一證便是,

不必悉俱7太陰、四逆輩8因誤治使病骨惡化,難以用六經(jīng)正名者。"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J9茵

陳蒿湯10、附子湯1L桂枝湯

12、麻黃湯13、吳茱萸湯14、四逆湯、桂枝湯15、中風、中寒16、麻沸湯漬之(或開水浸泡)17、解

除格拒、滋陰養(yǎng)液18、無形邪熱擾于胸膈,心神被擾19、炙甘草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20、少陽邪結(jié)

偏里、熱結(jié)氣滯21、活血逐瘀22宣能上下陽氣

五、判斷改錯題(每題1分,判斷錯,改錯均不得分)

X桂枝湯一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Vx太陽一少陽X腎陽虛衰一腎陰虛Vx加茯苓一加茯苓、

人參X四逆湯一麻黃細辛附子湯X小承氣湯一調(diào)胃承氣湯、X豬苓湯一黃連阿膠湯

六、(1-3題各5分,第4題每小題2分,總共25分)

1、桃花湯證下利便膿血病因病機為腎陽虛衰,寒邪客于大腸絡(luò)脈,而浮現(xiàn)腹痛綿綿,下利膿血,白多赤少甚至完全白

色膠粘凍狀物,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沉。白頭翁湯證下利便膿血是肝熱下迫大腸,下利赤多白少,血色鮮紅,里

急后重,腹痛較甚,舌紅苔黃脈弦滑數(shù)。

2、寒邪束表,熱不得泄,損傷血絡(luò)而致岫血,因汗血同源,依照蝴后不同體現(xiàn),有岫后病愈,岫后仍需解表及服藥后

仍致蠅等不同狀況。

3、"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證是以手足逆冷為重要特性,其形成機理是由于

表里之陽氣不相接續(xù),依照脈證不同體現(xiàn),可有虛實寒熱不同病機。

4、1熱結(jié)旁流2胃有寒濁3陽虛不能蒸津作汗4脾陽恢復(fù)、驅(qū)濕有權(quán)5脾虛,中焦化源局限性,心失所養(yǎng)

七、病案分析:頭痛發(fā)熱,惡寒身緊:為寒邪束表、表氣不利、營衛(wèi)郁滯。

咳嗽、咳吐白稀痰,量多:表白病涉肺臟,宣肅不利,聚濕成痰而致。

胃廨滿、惡心、口渴不欲飲:為心下有水飲之征。

苔白膩、脈浮緊數(shù):為表寒兼內(nèi)飲之象。

病機:寒邪束表,水飲內(nèi)停、干胃涉肺。

治則:發(fā)汗解表、宣化水飲

方藥:小青龍湯麻黃桂枝細辛半夏芍藥五味子干姜炙甘草

八。大實痛:腹痛而拒按。

誤下致表邪內(nèi)陷,氣血凝滯于脾絡(luò),輕者,脾絡(luò)郁滯不重,時通時阻,故腹?jié)M時痛;重者,脾絡(luò)郁滯較重,閉阻不通,

腹部持續(xù)彳乍痛,且同而拒按,即"大實痛"。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二卷)

單項選取題:

1、《傷寒論》首創(chuàng)哪種辨證辦法()

⑴衛(wèi)氣營血辨證⑵六經(jīng)辨證⑶臟腑辨證⑷三焦辨證

2、茯苓四逆湯藥物構(gòu)成()

⑴茯苓加四逆湯⑵茯苓人參加四逆湯⑶茯苓、白術(shù)加四逆湯

⑷茯苓、人參、大棗加四逆湯

3、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主以()

⑴桅子甘草豉湯⑵桅子厚樸湯⑶桅子生姜豉湯⑷黃連阿膠湯

4、下列臨床體現(xiàn)中,不屬于十棗湯證是()

⑴恭果汗出,發(fā)作有時⑵發(fā)熱惡寒⑶頭痛⑷干嘔短氣

5、下列脈證中,何項不屬于桂枝去桂加茯苓E術(shù)湯證?()

⑴頭項強痛⑵發(fā)熱無汗⑶小便不利⑷大便油薄

6、陽明病.澹語,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主以()

⑴小承氣湯⑵調(diào)胃承氣湯⑶大承氣湯⑷大陷胸湯

7、大柴胡湯主治"傷寒發(fā)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其下利病機是()⑴瀉熱迫腸⑵陽陷于下

⑶燥實結(jié)腸⑷虛寒下利

8、之意破陰回陽,佐以咸寒苦降方子是()

⑴通脈四逆湯⑵白通加豬膽汁湯⑶白通湯⑷桂枝人參湯

9、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主以()

⑴通脈四逆湯⑵理中丸⑶白通湯⑷桂枝人參湯

10、不屬于厥陰病熱厥證臨床體現(xiàn)是()

⑴熱少微厥,指頭寒⑵脈伏不見⑶熱少微厥,煩躁⑷厥而嘔,胸脅煩悶

三、多項選取題:

1、下列哪幾種方證,大黃不后入()

⑴大黃黃連瀉心湯⑵大承氣湯⑶附子瀉心湯⑷調(diào)胃承氣湯

⑸桂枝加大黃湯

2、下利可見于()

⑴葛根湯Q雅枝人參湯⑶抵當湯⑷小青龍湯⑸理中丸

3、下列各正,先表后里治法是()

⑴熱痞兼表證⑵蓄血重癥表證仍在者⑶蓄皿輕癥表邪不解者

⑷太陰病脈浮者⑸協(xié)熱脾虛下利者

4、大黃、桅實共用方劑是()

⑴桃核承氣湯⑵大承氣湯⑶小承氣湯⑷調(diào)胃承氣湯

⑸麻子仁丸

5、小柴胡湯適應(yīng)證有()

⑴陽明少陽合病,以少陽證為主者⑵三陽證見,以少陽證為主者

③少陽病誤下,柴胡證不罷者⑷陽明兼少陽病,陽明里實未成者

⑸少陽病邪結(jié)偏里,心下痞硬者

四、填空題:

1、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或渴,(),或噎.,(),少腹?jié)M,

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2、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表未解也,(),葛根苓連湯主之。

3、陽明病外證,(\

4、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者,()主之。

5、厥陰病提綱:(1

6、《傷寒論》在中醫(yī)學術(shù)發(fā)展中重要貢獻(\

7、桂枝加附子湯證病機是(\

8、結(jié)胸證與氣痞證在臨床體現(xiàn)中重要區(qū)別(\

9、大柴胡湯藥物構(gòu)成是小柴胡湯去(),加(\

10、服白通湯反干嘔、煩機理(\

五、1白虎加人參湯證與附子湯證都可浮現(xiàn)背惡寒,兩者在病機上有何區(qū)別?

2、壞病治療原則及小柴胡湯使用原則是什么?簡述其對臨床指引意義。

3、桃花湯與白頭翁湯都治療下利便膿血,其主癥和病機有何不同?

4、桂枝去芍藥湯中為和去掉芍藥?桂枝加芍藥湯中為什么加入芍藥?

5、茵陳蒿湯、大承氣湯、桂枝加大黃湯分別主治哪種病癥?方中大黃作用分別是什么?

6、黃連阿狡湯證主癥、病機、治則、方藥構(gòu)成各是什么?

六、原文介析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fā)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

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七、病案分析

男性患者,32歲,自舒緩"結(jié)腸炎"病史6年,常因天冷、飲食冷物而癥狀加重。近五天癥重,腹痛,喜按,喜

熱,西邊一日兩次,有時大便呈膿樣物,有時便血,色暗。食欲不振,全身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弱。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二卷)原則答案

1、水逆:宿水內(nèi)停,新水不能受納,以致渴欲飲水,水入即吐。

2、奔豚:患者自覺有氣從少腹上沖心胸,直至咽喉,發(fā)作欲死,須臾復(fù)止。

3、脾約:脾津窮約。

4、喘冒:喘,腹?jié)M壅甚,氣不下行;冒,頭目暈脹,不清爽。

5、鄭聲:神識不清,語言重復(fù),聲音低微。

6、往來寒熱:發(fā)熱惡寒交替浮現(xiàn)。

7、心下支結(jié):心下有支撐滿悶感,即胸脅苦滿之輕型。

8、息高:呼吸表淺,呼多吸少。

9、泄利下重:下利兼重墜感,即里急后重。

10、清便欲自可:大小便尚正常。

二、1、(2)2、(2)3、(2)4、(2)5、(4)6、(1)7、(1)8.(2)9、(1)10、(4)

三、1、(1)(3)(4)(5)2、(1)(2)(4)(5)3、(1)(3)4、(2)(3)(5)5、(1)(2)(3)(4)

四、1發(fā)熱而咳,或利,小便不利2利逐不止,脈促者,喘而汗出者3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4柴胡桂枝湯

5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6①首創(chuàng)六經(jīng)辨證②擬定組方大法

7表證兼陰陽兩虛(陽虛漏汗)8結(jié)胸證有硬痛感,氣痞僅脹悶痞滿感9人參、甘草,枳實、芍藥(大黃)10、熱

藥為陰寒之體所格拒(病重藥輕,熱藥為陰寒之氣格拒)

五、1、白虎加人參湯一邪熱深伏于里,阻陽外達附子湯一少陰陽虛,寒濕凝于督脈,陽氣不達于背,背部失溫2、

壞病一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2分)小柴胡湯一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2分)

臨床指引意義:①辨證論治②抓主證

3、桃花湯:

主證:①膿血腥而不臭,白多紅少,甚則純下白凍,且腹痛綿綿,喜暖喜按

②全身虛寒證候體現(xiàn)(舌淡苔白,脈沉弱等脈癥)(1分)

病機:脾腎陽虛,失于固攝,而致下利(1分)

白頭翁湯:

主證:①膿血紅多白少②里急后重③全身熱證體現(xiàn)(發(fā)熱、口渴、尿赤苔黃、肛門灼熱、脈弦數(shù)等脈癥(2分)病

機:肝熱B主致利(1分)

4、桂枝去芍藥湯病機:表證誤下,挫傷胸陽,胸陽不振,去陰柔

之芍藥,有助于桂枝、甘草辛溫通陽。(2.5分)

桂枝加芍藥湯病機:脾絡(luò)氣血阻滯導致腹痛,加芍藥通絡(luò)活血止痛。(2.5分)

5、茵陳蒿湯證:陽明濕熱發(fā)黃證大承氣湯證:陽明腑實證

桂枝加大黃證:氣血阻滯,脾絡(luò)不通大實痛證

大黃:①清泄瘀熱,使?jié)駸嵊纱蟊愣垄跒a熱蕩實,推陳致新③活血化瘀(

6、黃連阿膠湯主證:心中煩,不得臥,伴陰虛內(nèi)熱證病機:腎陽虛,心火獨亢

治則:育陰清熱,交通心腎方藥:黃連、阿膠、黃苓、芍藥、雞子黃

六、①太陰主濕,"系在太陰"外感寒邪,同步又太陰里濕。"手足自溫"與少陰手足厥逆相區(qū)別②"小便自利"濕

從小便而去,故不發(fā)黃

③"暴煩下脾陽恢復(fù),驅(qū)濕有權(quán)

七、辨證:脾腎陽虛,固攝無權(quán)方藥:桃花湯

主證分析:腹痛綿綿,喜溫喜按,喜熱飲一虛寒性下利之特性

6年病史一下利延遷日久,致脾腎陽虛,滑脫不禁

便膿血,色暗紅一寒濕凝滯,絡(luò)脈受傷

食欲不振,全身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弱一脾虛之征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三卷)

一、單項選取題(每題1分,共10分)

1.葛根湯證浮現(xiàn)下利機理是1表邪入里化熱,熱迫腸道⑵寒邪傷陽,中焦虛3)表邪內(nèi)迫,大腸傳導失職(4)太陽病誤

下,脾胃受傷

2.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用(1)理中湯(2)茯苓四逆湯(3)吳茱萸湯(4)四逆湯

3.柴胡桂枝干姜湯證治則是(1)和解和陽,兼以解表(2)和解少陽,兼以溫陽(3)和解少陽,兼以安神(4)和解少陽,

兼化痰水

4.證見"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治則是1)通陽散寒⑵回陽救逆⑶溫經(jīng)養(yǎng)血通絡(luò)(4)滋陰補血5.傷寒,厥而心

下悸,宜用(1)苓桂術(shù)甘湯(2)茯苓甘草湯(3)真武湯(4)五苓散

6.太陰表證,宜選用1)四逆湯(2)理中丸(3)桂枝湯(4)麻黃湯

7.豬膚湯用于治療1少明明虛咽痛2)少阻客熱咽痛(3)少陰客寒咽痛(4)少明咽中生瘡

8.少陽陽明治法是Q)潤下(2)導下(3)攻下(4)急下

9.附子瀉心湯煎藥辦法是1三黃先煎,附子后入(2)附子先煎,三黃后入(3)甘瀾水煎服藥液(4)麻沸湯漬三

黃,附子另煎取汁

10.下列哪項非白虎湯主治癥候1脈滑而厥(2)大渴(3)表里俱熱,時時惡風(4)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

二、多項選取題(每題2分,共10分)

1.喘可見于()⑴麻黃湯證⑵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⑶小青龍湯證⑷麻杏石甘湯證(5)葛根苓連湯證

2.大黃,枳實同用方劑是1桃核承氣湯(2)大承氣湯3)小承氣湯(4)調(diào)胃承氣湯(5)麻帝二丸

3.茯苓、桂吱同用方劑是1五苓散(2)茯苓甘草湯(3)豬苓湯(4)真武湯(5)小青龍湯

4.麻黃湯服藥辦法與藥后調(diào)護中應(yīng)注意(1)溫覆(2)啜粥⑶取微汗(4)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5)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5.心下痞硬,可見于1大黃黃連瀉心湯證(2)旋復(fù)代赭湯證(3)五苓散(4)甘草瀉心湯證5)生姜瀉心湯證

三、填空題(每空1.5分,共30分)

1.小建中湯肉成為:桂枝湯原方倍用加入

2.真武湯證病機是。

3.白虎加人參湯中,人參作用是o

4.黃連湯中哇枝作用是0

5.桂枝加芍藥湯中芍藥作用是。

6黃連湯即半夏瀉心湯去掉,加入構(gòu)成.

如下請按原文填空

7.太陰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者,名為傷寒。

8.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陰弱者,,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主

之。

9.太陽病,二頁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主之。

10.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O

11.傷寒葉后,腹脹滿者,與。

12.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

13凡厥者,便為厥,厥者,是也。

14.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_主之。5.小柴胡湯使用原則為

四、改錯題(將錯誤標出,對的答案寫在題后,每題2分,共10分)

L"太明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心中結(jié)痛。"

2.”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節(jié)發(fā)熱者,屬胃也,小承氣湯主之"

3.”少陽病,發(fā)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4."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

為未解也,與柴胡加芒硝湯下之則愈。"5."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

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六、簡答題

1.何謂壞病?其治療原則是什么?

2.附子湯證、白虎加人參湯證均可見背惡寒,其發(fā)病機理有何不同(3分)

3.桃花湯、白頭翁湯均治療下利,試比較其病機證治上區(qū)別(3分)

4.依照原文回答問題:

"陽明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

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236條)

1何謂"越熱"(2分)2."但頭汗出"機理(2分)3.發(fā)黃機理(2分)4.茵陳蒿湯方藥構(gòu)成,方中大黃作用是什

么?(2分)

5.結(jié)合臨床談一下茵陳蒿湯治療發(fā)黃證證候特點(3分)

七、病案分析(規(guī)定對主癥進行分析,寫出病機,治則,方藥,10分)

王某某,女,3歲,6月12日,下午3點就診,家長訴代,因氣氣炎熱,夜晚納涼過度,晨起發(fā)熱,汗出,鼻流

清涕,自診受涼感冒,服中成藥,午后病兒熱鰥高,T38.5°C咳嗽,喘促,鼻翼煽動,兩脈可聞及干性羅音,口唇青紫,口渴,

汗出,舌紅苔薄黃,脈浮滑數(shù).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三卷)原則答案

一、單項選取題(每題1分,共10分)

1、(3)2、(3)3、(4)4、(4)5、(1)6、⑶7、(1)8、⑵9、⑷10、(4)

二、多項選取題(每題2分,共10分)

1、(123.4.5)2、(23.5)3、(1.2)4、(1.345)5、(23.4.5)

三、填空題(每空L5分,共30分)

1、芍藥/飴糖2、陽虛水泛3、益氣生津4、溫經(jīng)通絡(luò),宣通上下

5、破陰結(jié)、通脾絡(luò)、止腹痛6、黃苓、桂吱7、陰陽俱緊8、熱自發(fā)、汗自出9、桂枝湯10、身熱、汗自

出、不惡寒、反惡熱11、調(diào)胃承氣湯12、麻黃細辛附子湯13、支節(jié)煩疼、心下支結(jié)14、黃連阿膠湯15、

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俱

四、改錯題(每題2分,共10分)

1、心中結(jié)痛一胸下結(jié)硬2、小承氣湯一調(diào)胃承氣湯3、少陽病-陽明病4、柴胡加芒硝湯一大柴胡湯5、白通

加豬膽汁湯一通脈四逆湯

五、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頭項強痛:強:強硬,不柔和之意。頭項強痛,即頭痛項強。

2、虛煩:指無形邪熱擾于胸膈而致煩躁。虛,非正氣虛,乃與有形實熱相對而言。

3、水逆:宿水內(nèi)停,新水不能受納,以致渴欲飲水,水入即吐。

4、口不仁:言語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腺不清爽.

5、目中不了了:視物不清晰。

六、簡答題(共20分)

1、壞病:因誤治使病情惡化,難以用六經(jīng)正名者。治療原則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2、白虎加人參湯證背惡寒病機是熱結(jié)在里,阻陽外達。附子湯證背惡寒病機是陽虛寒濕內(nèi)盛。

3、五苓散證脈浮是表未解;豬苓湯證之脈浮為里熱外蒸,脈必浮而有力。五苓散證之發(fā)熱,為表熱;豬苓湯證之身

熱,為里熱外蒸。五苓散證渴是三焦功能失職而正津不布,故飲亦不解其渴,甚則水入即吐;豬苓湯之渴是熱結(jié)水

停,氣化不行,津不卜承,普通無水逆之象。五苓散證小便不利是三焦陽虛,氣化失職,小便必清;豬苓湯證之小

便不利,是下焦水熱郁結(jié),其小便必赤。

4、(1)熱越:熱泄發(fā)泄于外之意。

(2)但頭汗出機理:熱邪內(nèi)郁,難以外散,只可上蒸于頭。

(3)發(fā)黃機理:濕郁熱蒸,影響肝膽疏泄,膽汁外溢肌膚,身必發(fā)黃。

(4)茵陳蒿湯治療發(fā)黃證是指陽黃,其身黃如橘子色,黃而色澤鮮明。

(5)茵陳蒿湯方中大黃作用是清泄瘀熱,推陳致新,使?jié)駸釢釟鈴暮箨幎觥+@效指征是"小便當利,尿如皂英汁

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體現(xiàn)了先后分消退黃思想。

5、病案分析

癥狀分析:晨起發(fā)熱、汗出、鼻流清涕為風寒客表,由于治不及時,導致表邪內(nèi)陷,熱壅于肺,肺宣肅不利而致

咳嗽,喘促,鼻翼煽動,熱郁于內(nèi),氣血運營不利而口唇青紫,熱盛灼津故口渴,熱迫則津泄而汗出,舌紅苔薄黃、

脈浮滑數(shù)為肺熱之征。

病機:表熱內(nèi)陷,肺熱壅盛,宣降不及。

治則:清熱宣肺平喘。

方藥: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9杏仁12石膏20甘草6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四卷)

一、單項選取題(每題1分,共10分)

1.太陰表證,宜選用()。

A、四逆湯B、理中丸C、桂枝人參湯D、桂枝湯

2.桂枝、甘草、人參三味藥同用方劑有()

A、炙甘草湯B、麻黃升麻湯C、茯苓甘草湯D、烏梅丸

3.苦酒湯主治()

A、少陰陰虛咽痛B、少陰客熱咽痛

C、少陰客寒咽痛D、少陰病咽中生瘡

4.”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治用()

A、小柴胡湯B、大承氣湯C、白虎湯D、調(diào)胃承氣湯

5.太陽與少陽合病下利者,宜用()

A、葛根湯B、葛根苓連湯C、葛根加半夏湯D、黃苓湯

6.用潦水煎藥是()。

A、枳實桅子豉湯B、赤石脂禹余糧湯

C、桅子柏皮湯D、麻黃連輅赤小豆湯

7.協(xié)表寒利證宜用()。

A、四逆湯B、理中湯C、桂枝人參湯D、葛根苓連湯

8.太陽病輕證兼里熱時當選用()

A、桂枝二麻黃一湯B、桂枝二越婢一湯C、大青龍湯D、桂枝麻黃各半湯

9.附子瀉心湯煎藥辦法是()

A、三黃先煎,附子后入B、附子先煎,三黃后入

C、甘瀾水煎取藥液D、麻沸湯漬三黃,附子另煎取汁

10.癥見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宜用()

A、十棗湯B、大陷胸湯C、旋復(fù)代赭湯D、半夏瀉心湯

二、多項選取題(每題2分,共10分)

1.背惡寒可見于()

A、小青龍湯證B、白虎湯證C、附子湯證

D、白虎加人參湯證E、真武湯

2.喘可見于()

A、麻黃湯證B、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C、小青龍湯證

D、麻杏石甘湯證E、葛根苓連湯證

3.大黃、枳實、厚樸同用方劑是()

A、桃核承氣湯B、大承氣湯C、小承氣湯

D、調(diào)胃承氣湯E、麻子仁丸

4.麻黃湯服藥辦法與藥后調(diào)護應(yīng)注意()

A、溫覆B、啜粥C、取微汗D、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E、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5.茯苓、桂吱同用方劑是(

A、五苓散B、茯苓甘草湯C、豬苓湯

D、真武湯E、小青龍湯

三、原文醉(每空1分,共15分)

1.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主之。

2.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_________主之。

3.心下痞,而復(fù),附子瀉心湯主之。

4.,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

5.“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主之?!?/p>

6.凡厥者,便為厥,厥者,是也。

7.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主之。

8.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屬胃也,主之。

9.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主之.

10.太陽中風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主之。1L干嘔,吐涎沫,頭痛者,主

之。

1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主之。

13.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主之。

四、判斷改錯題(將錯誤標出,對的答案寫在橫線上。每題2分,共10分,判斷巖、改錯均不得分)

1.少陰熱化證病機是腎陽虛衰,心火獨亢。()

2.干姜附子湯服法是頓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茯苓四逆湯是四逆湯加茯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湯中赤石脂在煎煮時需后入。()

5.桂枝加芍藥湯中芍藥作用是補益營陰。()

五、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系在2.虛煩3.水逆4.合病5.口不仁

六、簡答題(共25分)

1.小柴胡湯使用原則是什么?對臨床有何指引意義?(3分)

2.麻黃湯、哇枝新加湯均可治療"身疼痛",其病機特點有何不同?(3分)

3.大柴胡湯證主癥、病機、治法、方藥各是什么?(4分)

4.桂枝在不同方中有不同作用,試舉三例并加以闡明。(6分)

5.依照原文回答問題:

"太陽病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己,但少腹

急結(jié)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1)何為太陽蓄血證?(2分)

(2)如狂病機?(2分)

⑶血自下,下者愈機理?(2分)

(4)攻之指何法?(2分)

七、病案分析(規(guī)定對主癥進行分析,寫出病機,治則,方藥,10分)

王某某,女,3歲,6月12日,下午3點就診,家長代訴,因天氣炎熱,夜晚納涼過度,晨起發(fā)熱,汗出,鼻流

清涕,自診受涼感冒,服中成藥,午后病兒熱度增高,T38.5℃,咳嗽,喘促,鼻翼煽動,兩肺可聞及干性羅音,口唇青紫,

口渴,汗出,舌紅苔薄黃,脈浮滑數(shù).

八、思考題(明確論點、舉出論據(jù)進行論證??捎凶约河^點,字數(shù)不限。10分)

小柴胡湯、半夏瀉心湯、黃連湯、旋復(fù)代赭湯皆非補益劑,而都用到了人參、甘草、大棗三味補藥,為什么?體

現(xiàn)了什么治療學思想?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四卷)原則答案

一、單項選取題:

1、D2.A3.D4.D5.D6.D7.C8.B9.D10.A

二、多項選取題:

1.C、D2.A、B、C、D、E3.B、C、E4.A、C、D、E5.A、B

三、原文填空:

1、桃花湯2、麻黃細辛附子湯3、惡寒汗出者4、自利不渴者四逆輩5、茵陳蒿湯6、陰陽氣不相順接手

足逆冷7、黃連阿膠湯8、調(diào)胃承氣湯9、黃連湯10、大青龍湯11、吳茱萸湯12、小建中湯13、當歸四

逆湯

四、判斷改錯題:

1.少陰熱化證病機是腎陽虛衰,心火獨亢。(X)J

2.干姜附子湯服法是頓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茯苓四逆湯是四逆湯加箜。(x)茯苓、人參

4.桃花湯中赤石脂在煎煮時需后(x)一半入煎劑,一半篩末沖服

5.桂枝加芍藥湯中芍藥作用是補壁菖陰。(x)除血痹,破堅積,通脾絡(luò),止腹痛

五、名詞解釋:

1、系在:已經(jīng)浮現(xiàn)了轉(zhuǎn)屬她經(jīng)苗頭,但尚未轉(zhuǎn)屬"

2、虛煩:無形邪熱擾于胸膈所致煩躁。

3、水逆:宿水內(nèi)停,新水不能受納??诳视?,水入即吐病癥。

4、合?。簝山?jīng)或三經(jīng)癥狀同步浮現(xiàn)。

5、口不仁:口中粘膩,食不知味。

六、簡答題:

1、小柒胡湯合用原則為:但見一癥便是,不必悉具。提示臨床當依照疾病變化,靈活辯證。

2、麻黃湯濟之身疼痛,乃干閉營郁,營距滯澀所致,為不通則痛。桂枝新加湯證之身疼痛,乃營而局限性,筋脈

失養(yǎng)所致,為不榮則痛。

3、主癥:嘔吐、心下急、郁郁微煩

病機:少陽邪結(jié)偏里

治法:輸轉(zhuǎn)少陽,兼開結(jié)氣

方藥:大柴胡湯(柴胡、黃苓、芍藥、半夏、生姜、枳實、大棗)

4、桂枝湯:解肌發(fā)汗黃連湯:宣通上下陽氣,消除格拒桂枝甘草湯:溫補心陽

桃核承氣湯:溫通氣血,防止過寒凝血小青龍湯:溫陽散水,兼解表邪五苓散:溫陽散水,兼解表邪桂

枝加桂湯:平?jīng)_降逆

5、太陽蓄血證:太陽病表證未解,循經(jīng)入里與瘀血結(jié)于下焦。

如狂:瘀熱循經(jīng)上沖,擾亂心神。

下血則熱隨血泄

攻,指泄熱逐瘀

七、病案分析

病癥分析:該病證為太陽病表證未解,誤治后表邪入里,壅滯于肺,致肺熱咳喘證。邪熱壅肺故發(fā)熱咳喘;熱灼津傷

故口渴;懶蒸津外泄故汗出;舌紅苔薄黃,脈浮滑數(shù)皆里熱之象。

治則:清匐市熱

方藥:麻杏石甘湯

八、思考題:(答題要點)

小柴胡湯證為邪入半表半里,提示正氣局限性。正如原文中提到"血弱氣盡,媵理開,邪氣因入"以參、草、棗

扶正以助邪外出。

半夏瀉心湯證為邪陷心下,胃氣呆滯,濕濁壅聚于中焦而致痞。以參、草、棗補益脾胃,復(fù)其升降之機。

黃連湯證為胃中有邪氣阻滯,導致寒熱格據(jù),所致上熱下寒證。以參、草、棗補益脾胃,祛邪外出,消除格據(jù)。

旋覆代赭湯:主治脾胃虛弱,運化失職,痰阻氣郁,噫氣不除。以參、草、棗扶正祛邪。

體現(xiàn)了治病求本,治未病治療學思想。

中醫(yī)《傷寒論》考試試卷(五卷)-

一、單項選取題(每題1分,共10分)

1.葛根湯證浮現(xiàn)下利機理是()

(1)表邪入里化熱,熱迫腸道(2)寒邪傷陽,中焦虛寒

(3)表邪內(nèi)迫,大腸傳導失職(4)太陽病誤下,脾胃受傷

2.附子瀉心湯煎藥辦法是()

(1)三黃先前,附子后入(2)附子先煎,三黃后入

(3)甘瀾水煎取藥液(4)麻沸湯漬三黃,附子另煎取汁

3.白頭翁湯適應(yīng)證是()

(1)下利清谷(2)滑脫失禁(3)熱利下重(4)便硬腹痛

4.太陽與少陽合病,下利者,選用()

(1)葛根苓連湯(2)理中湯(3)葛根湯(4)黃苓湯

5.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用()

⑴理中湯(2)茯苓四逆湯(3)吳茱萸湯(4)四逆湯

6.柴胡桂枝干姜湯證治則是()

(1)和解少陽,兼以解表(2)和解少陽,兼以溫陽

(3)和解少陽,兼以安神(4)和解少陽,兼化痰水

7."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治則是()

(1)通陽散寒(2)回陽救逆(3)溫經(jīng)養(yǎng)血通絡(luò)(4)滋陰補血

8.傷寒厥而心下悸,宜用()

(1)苓桂術(shù)七湯(2)茯苓甘草湯(3)真武湯⑷五苓散

9.太陰病誤下浮現(xiàn)癥狀是()

(1)胸下結(jié)硬(2)胸脅痞硬(3)心下痞硬(4)少腹硬滿

10.用潦水煎藥是()

(1)枳實桅子豉湯(2)赤石脂禹余糧湯

(3)桅子柏皮湯(4)麻黃連貂赤小豆湯

二、多項選取題(每題2分,共10分)

1.喘多見于()

(1)麻黃湯證(2)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⑶小青龍湯證

(4)麻杏石七湯證(5)葛根苓連湯證

2.心下痞硬可于()

(1)半夏瀉心湯證(2)五苓散證(3)十棗湯證

(4)大柴胡湯證(5)旋復(fù)代赭湯證

3.大黃、枳實同用方劑是()

(1)桃核承氣湯(2)大承氣湯⑶小承氣湯

(4)調(diào)胃承與湯(5)麻子仁丸

4.少陰病重要病理是()

(1)心陽虛衰(2)腎陽虛衰⑶心腎虛衰

(4)脾腎陽虛⑸心腎不交

5.麻黃湯服藥辦法與藥后調(diào)護應(yīng)注意()

(1)溫覆⑵啜粥(3)取微汗(4)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5)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L"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

2.壞病是指。其治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4."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

5.”傷寒吐后,腹脹滿者,與

6.”傷寒解后,虛贏少氣,氣逆欲葉,主之

7.”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主之「

8.小建中湯的成為:桂枝湯原方倍用,加用。

9.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爾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主之;大實痛者,主之。

10.傷寒六七日,結(jié)胸熱實,脈沉緊,下痛,按之石硬者,主之。

11.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主之。

四、判斷改錯題(每題2分,共10分,判斷錯、改錯均不得分)

1.桃花湯中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