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技術培訓課件_第1頁
隧道施工安全技術培訓課件_第2頁
隧道施工安全技術培訓課件_第3頁
隧道施工安全技術培訓課件_第4頁
隧道施工安全技術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隧道施工安全(ānquán)技術第一頁,共143頁?!笆晃濉逼陂g中國(zhōnɡɡuó)鐵建

安全生產(chǎn)形勢第二頁,共143頁?!笆晃濉逼陂g(qījiān)生產(chǎn)安全事故類型情況20062007200820092010合計高處墜落7101291149機械傷害11967538物體打擊912116442起重傷害9744327車輛傷害2322312淹溺11交通事故9811111251觸電12317坍塌61015141762火災213中毒與窒息22爆炸112其它傷害5273219年計6067715661315第三頁,共143頁?!笆晃濉逼陂g(qījiān)生產(chǎn)安全事故類型對比圖第四頁,共143頁?!笆晃濉逼陂g(qījiān)生產(chǎn)安全事故工點情況20062007200820092010合計隧道2530352724141橋梁131820121780既有線9811111251路基7632523其它6524320合計6067715661315第五頁,共143頁?!笆晃濉逼陂g(qījiān)生產(chǎn)安全事故工點餅圖第六頁,共143頁?!笆晃濉逼陂g生產(chǎn)安全(ānquán)責任事故情況20062007200820092010合計事故起數(shù)(起)6067715661315重傷人數(shù)(人)11141991770死亡人數(shù)(人)2022282034124第七頁,共143頁。安全(ānquán)宗旨: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突出重點全面監(jiān)控(jiānkònɡ)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第八頁,共143頁。五個消除(xiāochú):人的不安全行為(xíngwéi)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機的不安全運行事的不安全運作環(huán)的不安全因素第九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與地下工程特性:隱蔽性大;作業(yè)的循環(huán)性強;作業(yè)空間有限;作業(yè)的綜合性;施工是動態(tài)的,施工過程的力學狀態(tài)是變化的,圍巖(wéiyán)的物理力學性質也是變化的;作業(yè)環(huán)境惡劣;作業(yè)的風險性大。第十頁,共143頁。隧道施工(shīgōng)的理念:保護圍巖動態(tài)管理改善環(huán)境(huánjìng)精心組織精細施工內(nèi)實外美。第十一頁,共143頁。目前隧道(suìdào)施工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施工階段地質判釋技術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判釋方法和手段,靠幾百米鉆一個孔,不過是一孔之見;2)隧道施工方法,特別是軟弱破碎圍巖的施工方法的規(guī)范化、機械化程度有待提高,TBM、盾構掘進還不普遍,大部分還是(háishi)鉆爆法、礦山法;3)在施工中沒有牢固樹立“保護圍巖、加固圍巖”的觀點和理念,初期支護不到位,不能有效地保護圍巖的自身承載能力,有效地控制圍巖的變形、松動和坍塌;第十二頁,共143頁。目前隧道(suìdào)施工存在的主要問題:

4)“重外表(wàibiǎo)、輕內(nèi)實”,結構存在隱患,如:襯砌背后充填不密實,甚至留有空洞;襯砌厚度不足,有的嚴重不足;基底處理不徹底,運營不久翻漿冒泥現(xiàn)象等5)地下水處理始終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堵水不徹底,排水不暢通,防水不堅強,滲水、漏水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比較普遍;6)通風照明不好,洞內(nèi)施工作業(yè)環(huán)境欠佳,勞動保護意識差,影響施工質量、安全和員工的健康;第十三頁,共143頁。目前隧道施工存在(cúnzài)的主要問題:

7)施工階段工程質量的檢測(jiǎncè)體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檢測(jiǎncè)方法和手段;8)施工無搶險預案,應變能力不強,一旦出現(xiàn)施工災害,就束手無策;9)沒有真正地實現(xiàn)動態(tài)管理、動態(tài)施工,沒有石變我變,設計和措施跟著變。第十四頁,共143頁。隧道施工安全(ānquán)預防重點防爆破傷人防坍塌防瓦斯(wǎsī)防突泥突水防機械傷人防漏電觸電第十五頁,共143頁。解決好施工管理、技術、質量、安全問題,是減少(jiǎnshǎo)事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手段和方向

第十六頁,共143頁。管理:以風險觀點實現(xiàn)精細的工程管理。技術(jìshù):以先進的施工技術(jìshù)和工藝,質量良好。安全和質量:安全質量為主線,技術(jìshù)和管理為后盾,實現(xiàn)安全生產(chǎn),保證工程質量第十七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坍塌洞口塌方占20%,掌子面變形塌方占33%,掌子面后方(hòufāng)30—50m施作施作仰拱時,塌方(即關門)占47%。第十八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洞口段(一)邊仰坡1、邊仰坡截、排水溝應在邊仰坡開挖前完成并與洞外路基排水系統(tǒng)良好連接。2、邊坡、仰坡以上施工期間和今后運營期可能坍塌的表土、危石全部(quánbù)清除。3、自上而下逐級開挖、支護洞口邊仰坡工程、按設計做好永支護。第十九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洞口段(二)洞口段施工(shīgōng)1、按設計施作超前支護后方準進洞,高度重視進口段初期支護及時施作并盡快封閉。2、洞口段施工(shīgōng)監(jiān)控量測點必須及時設置并適當加量測頻率。3、洞口段位于淺埋、地表坡度平緩時采用地表錨桿加固后開挖進洞。4、洞口位于淺埋、偏壓段時,采用預加固措施進洞。第二十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洞口段(三)明洞1、位于陡峭山坡或破碎(pòsuì)松散地層的明洞施工。2、明洞仰拱施工。3、明洞排水系統(tǒng)施工。4、明洞側墻回填。第二十一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洞口段(四)洞門1、隧道洞門拱墻應和隧道洞內(nèi)相鄰(xiānɡlín)襯砌同時施工,連成整體。2、端墻式洞門施工。3、斜切式洞門施工。第二十二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一)牢記幾條施工安全(ānquán)要點1、隧道開挖第二十三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1)軟弱圍巖及不良地段隧道開挖嚴格(yángé)遵循施工原則早預報、預加固、嚴排水、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第二十四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2)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隧道開挖后初期支護結構應及時施作并適時(shìshí)封閉成環(huán)①IV、V、VI級圍巖封閉位置距離開挖掌子面不得大于35m;②二襯及時施作,二襯距開挖掌子面距離:IV級圍巖不大于90mV、VI級圍巖不大于70m第二十五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3)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隧道臺階法開挖(kāiwā)時,每循環(huán)開挖(kāiwā)支護進尺①上臺階每循環(huán)開挖(kāiwā)支護進尺V、VI級圍巖不大于1榀鋼架間距,IV級圍巖不大于2榀鋼架間距②下臺階每循環(huán)開挖(kāiwā)支護進尺不得大于2榀鋼架間距③仰拱開挖(kāiwā)每循環(huán)開挖(kāiwā)進尺不大于3m第二十六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4)巖石(yánshí)隧道鉆爆開挖必須采用光面爆破技術與預裂爆破技術。硬巖圍巖隧道控制每循環(huán)進尺最大不超過3.5m,仰拱一次開挖長度不大于一倍開挖洞徑。第二十七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5)采用中隔壁法(CD)、交叉中隔壁法(CRD)、雙側壁導坑法施工,臨時支撐應在初期支護已封閉成環(huán),并通過(tōngguò)監(jiān)控量測確認穩(wěn)定后方可拆除,一次拆除長度一般不應超過15m第二十八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一)牢記幾條施工安全要點1、隧道(suìdào)開挖2、隧道(suìdào)施工監(jiān)控量測第二十九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施工監(jiān)控量測(1)監(jiān)控點應緊隨開挖面,拱頂下沉和凈空變化測點布置在同一斷面上,最遲不超過12h內(nèi)埋設并讀取必測項目初始(chūshǐ)數(shù)據(jù),且必須在下一循環(huán)前完成。第三十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施工監(jiān)控量測(2)隧道監(jiān)控量測必測項目監(jiān)測斷面(duànmiàn)間距V、VI級圍巖5-10m;IV級圍巖10-30m;III級圍巖30-50m。第三十一頁,共143頁。隧道施工(shīgōng)監(jiān)控量測(3)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隧道拱頂下沉(xiàchén)和凈空變化量測斷面間距:IV級圍巖不大于10mV級圍巖不大于5m當拱頂下沉(xiàchén)、水平收斂速率達到5mm/d或累計達到允許位移量的三分之二時,立即停止開挖,要采取相應措施。第三十二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施工監(jiān)控量測(4)隧道IV、V、VI級圍巖(wéiyán)地段、隧道淺埋、下穿建(構)筑及鄰近既有鐵路地段等特殊地段爆破時,應檢測振速,并對保護對象進行振速監(jiān)測與沉降觀測。第三十三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施工監(jiān)控量測(5)地勘和設計資料提供施工階段有水患的隧道,應加強對隧道上方及周邊村莊(cūnzhuāng)泉水、地下水和水塘的監(jiān)測。第三十四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二)全斷面開挖1、適用(shìyòng)于I、II、III級圍巖,方可采用全斷面開挖法。2、必須采用光面爆破與預裂爆破技術。第三十五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三)臺階法開挖1、適用于III級圍巖(wéiyán)。2、臺階數(shù)和臺階長度應根據(jù)圍巖(wéiyán)地質條件選擇適當。單線隧道及地質較好的隧道利用二臺階法;隧道斷面較大,單層臺階開挖斷面尺寸較大時采用三臺階;地質條件較差,為增強掌子面自穩(wěn)能力,可采用三階臺預留核心土法第三十六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3、臺階長度、高度合理。臺階長度由初期支護結構形式閉合斷面時間要求確定:①圍巖穩(wěn)定性較差,要求閉合時間越短;②滿足上半斷面施工時開挖、支護、出碴機械所需要的空間(kōngjiān)要求。4、臺階形成后,各臺階開挖、支護平行作業(yè)。下臺階開挖,左右側宜交錯進行。第三十七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四)中隔壁法(CD)、交叉(jiāochā)中隔壁法開挖(CRD)1、適用于IV、V級圍巖淺埋雙線隧道。2、同步左右側開挖時,沿縱向錯開10-15m,單側開挖采用臺階、臺階長度3-5m。開挖循環(huán)進尺不大于初期支護鋼架設計間距。3、各分部采用小型機械開挖,人工配合周邊輪廓修整圓順,以避免應力集中。第三十八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五)雙側壁導坑法1、適用于IV、V級圍巖雙線隧道(suìdào)或三線隧道(suìdào)。2、雙側壁導坑法施工,中部開挖宜采用短臺階、臺階長3-5m,必要時預留核心土。3、雙側壁導坑開挖時導坑超前中部10-15m。第三十九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六)隧道開挖重大安全風險及對策1、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1)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開挖第四十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1)富水軟弱破碎圍巖開挖①根據(jù)地勘資料提供的不同圍巖、構造及分段涌水量,采用超前地質鉆孔或其它探測手段,及時(jíshí)、準確了解開挖工作面前方地質、地下水賦藏情況、采取有效預防措施。第四十一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②隧道開挖時,一旦發(fā)現(xiàn)渾水、攜帶泥沙、頂鉆、高壓噴水、水量突然增大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必時先撤回洞內(nèi)作業(yè)人員。③遇富水破碎帶宜采用超前鉆孔排水,超前鉆孔應保持10-20m的超前距離;特大涌水時可采用輔助導坑(dǎokēng)排水,輔助坑道開挖應超前適當距離。第四十二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④無排水條件或排水困難(kùnnɑn),以及不允許排水時,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方案比選,可采用注漿堵水措施。⑤單線隧道宜采用臺階法預留核心土環(huán)形開挖;雙線和多線隧道宜采用中隔壁法、交叉中隔法或雙側壁導坑法,并盡早使初期支護封閉成環(huán)。第四十三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六)隧道開挖重大安全風險及對策1、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1)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開挖(2)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支護第四十四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2)富水軟弱破碎圍巖支護(zhīhù)①宜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管棚、鋼架、鋼筋網(wǎng)、噴射混凝土等多種加強支護(zhīhù)手段,構成強支護(zhīhù)體系。②仰拱必須超前施作,盡快形成閉合結構。③根據(jù)支護(zhīhù)的監(jiān)控量測數(shù)據(jù),評價支護(zhīhù)的可靠性和圍巖的穩(wěn)定狀態(tài),及時調整支護(zhīhù)參數(shù),確保施工安全。第四十五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六)隧道開挖重大安全風險及對策(duìcè)1、富水軟弱破碎圍巖(1)富水軟弱破碎圍巖開挖(2)富水軟弱破碎圍巖支護(3)富水軟弱破碎圍巖防排水系統(tǒng)施工第四十六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3)富水軟弱破碎圍巖防排水系統(tǒng)施工①二次襯砌混凝土按防水混凝土要求施工,施工縫、變形縫的防水處理(chǔlǐ)必須滿足質量要求。②防水層鋪設前,應對噴射混凝土基面作平整和清除浮渣處理(chǔlǐ);防水層鋪設必須平順,并密貼噴射混凝土基面,接縫全部認真檢查,確保嚴密可靠;二次襯砌兩環(huán)間中埋式止水帶應設定位卡,以保證質量。第四十七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③噴射混凝土基面滲水時,必須先注漿達到止水目的,方可鋪設防水層。④排水導管安裝前應對巖面進行平整,縱橫向排水管和水溝應在二次襯砌施工前完成,基底應清理干凈(gānjìng),確保排水通暢。⑤在承壓地段,若允許限界排水,襯砌背后的排水管道必須順暢地連接到隧道排水溝,防止一下水在襯砌背后聚集對襯砌形成壓力,若不允許排水,應修筑坑水壓襯砌。第四十八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六)隧道開挖重大安全風險及對策1、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1)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開挖(2)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支護(3)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防排水系統(tǒng)施工(4)富水軟弱(ruǎnruò)破碎圍巖隧道二次襯砌施工第四十九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4)富水軟弱破碎圍巖隧道二次襯砌施工①復合式襯砌應根據(jù)監(jiān)控量測結果確定施作時間;②仰拱必須及早施作,形成(xíngchéng)閉合結構。第五十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六)隧道開挖(kāiwā)重大安全風險及對策1、富水軟弱破碎圍巖2、巖爆第五十一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六)隧道開挖重大安全風險及對策2、巖爆(1)巖爆隧道施工應根據(jù)設計資料及超前地質預報制定針對不同強度巖爆專項設計方案(fāngàn),中等及強巖爆隧道專項方案(fāngàn)應經(jīng)專家評審。第五十二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2)巖爆隧道施工中,采用以下方法進行(jìnxíng)地質預報:①以超前探孔為主,輔以地震波、電磁波、鉆速測試等手段;②開挖面及附近的觀察預報,通過地質觀察、素描,③采用工程地質類比法進行(jìnxíng)宏觀預報。第五十三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3)不同強度等級的巖爆可采取以下技術(jìshù)措施:①微弱巖爆地段。②中等巖爆地段。③強烈?guī)r爆地段。第五十四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4)巖爆隧道施工應符合以下要求:①做好發(fā)生巖爆的時間、位置、強度、類型及數(shù)量等記錄,迅速查清巖爆規(guī)律。②采用光面爆破技術,使隧道周邊圓順,減少應力(yìnglì)集中。③遵守“短進尺、多循環(huán)”的原則。④采用網(wǎng)噴鋼纖維混凝土。⑤在拱部及兩側側壁布置預防巖爆的短錨桿。第五十五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開挖(5)隧道施工中,一旦發(fā)生巖爆,應立即采取以下處理措施:①停機待避。②在工作面、側壁和拱部,每一循環(huán)進行2-3次找頂。③采用能及時(jíshí)受力的防巖爆錨桿。④采用噴射鋼纖維混凝土。⑤當采用臺車鉆眼、巖爆強度在中等以下時,可以臺車等機械加裝防護鋼板。第五十六頁,共143頁。超前支護(zhīhù)(一)超前管棚施工隧道開挖埋進洞時圍巖松散破碎、淺埋偏壓或圍巖變形較大(jiàodà)時,及隧道穿越不良地質的區(qū)段時,施工超前管棚以保證安全。第五十七頁,共143頁。超前支護(zhīhù)(二)超前小導管施工適用于自穩(wěn)時間較短的軟弱(ruǎnruò)破碎帶、淺埋段、洞口偏壓段、砂層及砂卵石段、斷層破碎帶等地段的超前支護。第五十八頁,共143頁。超前支護(zhīhù)(三)超前錨桿施工沿開挖輪廓線,以一定外插角打入工作面,形成對前方圍巖的預支護,適用于圍巖應力(yìnglì)較小、地下水較少、巖體軟弱比較破碎、開挖面可能坍塌的隧道中。第五十九頁,共143頁。超前支護(zhīhù)(四)超前預注漿施工1、地表注漿加固。適用于埋深淺、地面坡度平緩、巖層松散破碎、巖溶地區(qū)、地下水位較高時注漿預加固和堵水。(1)注漿原則:先外側后內(nèi)側;先洞內(nèi)側,后洞外側;地下水有流動時,先下游后上游。(2)地表注漿后效果判斷(pànduàn)及檢測。第六十頁,共143頁。超前支護(zhīhù)2、隧道施工中對設計和地質預測、預報有大量涌水的軟弱地層(dìcéng)地段,采用地表或洞內(nèi)全封閉注漿。第六十一頁,共143頁。初期(chūqī)支護(一)噴射混凝土作業(yè)1、準備工作(1)檢查開挖(kāiwā)斷面凈空尺寸;(2)高壓水沖洗受噴面;(3)掛網(wǎng)(4)設置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標志(5)噴射混凝土的性能。第六十二頁,共143頁。初期(chūqī)支護2、噴混凝土對存在(cúnzài)涌水、滲水或潮濕巖面的處理(1)排水(2)堵水(3)引水(4)增加粘結性(5)噴射混凝土強度要求。第六十三頁,共143頁。初期(chūqī)支護3、噴射混凝土作業(yè)(1)噴混凝土時機(shíjī)(2)與噴射混凝土組合形成初期支護(3)噴射混凝土的質量要求(4)噴射混凝土的順序第六十四頁,共143頁。初期(chūqī)支護(二)錨桿作業(yè)1、施作錨桿順序和要求(yāoqiú)。2、錨桿材料及鉆孔。3、錨桿類型。第六十五頁,共143頁。初期(chūqī)支護(三)鋼筋(gāngjīn)網(wǎng)制作與安裝1、制作2、安裝第六十六頁,共143頁。初期(chūqī)支護(四)鋼架制作與安裝1、制作2、安裝①清拱腳虛碴②施作鎖腳錨桿③間隙填充密實④仰拱底如有鋼架⑤軟弱圍巖或黃土隧道(suìdào)鋼架安裝注意第六十七頁,共143頁。二次襯砌3、工作程序3①立格柵或型鋼鋼架,掛鋼筋網(wǎng),鉆打系統(tǒng)錨桿與鎖腳錨桿;系統(tǒng)錨桿盡力與鋼架和鋼筋網(wǎng)焊接牢固。②軟弱圍巖根據(jù)地質情況增加底部橫向支撐(臨時仰拱)。③復噴混凝土至設計(shèjì)厚度(有底部橫撐時噴平);注意先噴鋼架后面與初噴混凝土之間間隙,鋼架表面噴混凝土厚度不少于4cm。④根據(jù)圍巖變化適時加強初支措施。第六十八頁,共143頁。初期(chūqī)支護(五)鉆爆開挖與初期支護標準作業(yè)工作程序1、工作程序1:①利用上一循環(huán)架立的最前面鋼架施作超前支護(超前導管、超前錨桿、預注漿);②測設開挖輪廓,按鉆爆設計(shèjì)鉆眼;③按設計(shèjì)裝藥結構裝藥,及各段位雷管,起爆。第六十九頁,共143頁。初期(chūqī)支護2、工作程序2①鉆爆后通風排煙(塵)不少于15min,送入照明,檢查處理盲炮;然后先采用機械找頂,后用人工找頂、撬幫,確認掌子面安全(ānquán);②在碴堆上修整上拱部開挖斷面,處理局部欠挖;③在碴堆上初噴拱部混凝土(厚度不少于4cm);出碴后修整拱腰斷面(下拱部),噴射混凝土厚度不少4cm第七十頁,共143頁。二次襯砌(一)二襯施作條件1、二襯施作施工順序。2、二襯施作應在圍巖(wéiyán)和初期支護變形趨于穩(wěn)定后適時進行。3、隧道洞口段、淺埋段、圍巖(wéiyán)松散破碎段,應及早施作二次襯砌,且二襯應予加強。第七十一頁,共143頁。二次襯砌(二)二襯施工質量標準1、初期支護、防水層應與二襯密貼,拱墻背回填應符合:(1)拱墻背后的局部坍塌或塌落,必須回填密實,必要時采取回填注漿保證拱墻背后密實;(2)墻腳以上1m及拱部范圍內(nèi)的超挖,應用(yìngyòng)與二襯同級混凝土回填;第七十二頁,共143頁。二次襯砌(3)隧底超挖部分應用與隧底結構同級混凝土回填;(4)所有超挖部分不得用漿砌片石(piànshí)回填;(5)初期支護鋪設防水板前要保證基面平整。第七十三頁,共143頁。二次襯砌(三)仰拱和底板施工1、仰拱和底板施工前的工作。2、仰拱應超前拱墻襯砌。3、仰拱底板混凝土應整體澆筑(jiāozhù),一次成型。4、填充混凝土應仰拱混凝土終凝后澆筑(jiāozhù)。第七十四頁,共143頁。二次襯砌2、鋼筋混凝土二次襯砌地段,必須用與混凝土同級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3、采用高效減水劑時,運至襯砌臺車混凝土質量進行坍落度檢查。4、混凝土應澆筑順序。5、每襯砌段拱頂部應預留2-4個注漿孔。6、二次襯砌表面非受力裂縫(lièfèng)。7、滲漏水部位處理。第七十五頁,共143頁。二次襯砌(四)防排水施工1、隧道防排水遵循“以堵為主、限量排放(páifànɡ)”的原則。2、防水質量要求。3、注漿防水。第七十六頁,共143頁。監(jiān)控(jiānkònɡ)量測第七十七頁,共143頁。地質(dìzhì)超前預報第七十八頁,共143頁。隧道塌方(tāfāng)預防(1)隧道施工塌方發(fā)生的主要原因(yuányīn)①地質原因(yuányīn):隧道通過的圍巖遇有以下工程與水文地質特征時,開挖極易造成塌方,必須加強超前地質預報,認真完成超前支護,并根據(jù)開挖揭示的圍巖條件做好施工專項安全方案和應急預案并經(jīng)專家會議評審通過后,準備必要的材料機具,預防塌方事故發(fā)生。第七十九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A.隧道穿過斷層及破碎帶,開挖后潛在應力釋放、承壓快、圍巖易失穩(wěn)而坍塌;B.隧道穿過堆(坡)積體和松軟不穩(wěn)定(wěndìng)地層時,由于結構松散,顆粒間無膠結或膠結差,開挖后引起坍塌;第八十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C.在節(jié)理密集帶、擠壓破碎帶、巖脈穿插帶等碎裂結構地層中,巖塊間相互擠壓鉗制,一經(jīng)爆破開挖擾動易于失穩(wěn),常見圍巖掉塊、坍落。在軟弱結構面發(fā)育的情況下,特別結構面泥質充填物過多,節(jié)理面向洞口方向傾斜或向洞內(nèi)傾斜,且角度偏大時一旦遇水或爆破藥量過大易產(chǎn)生(chǎnshēng)較大的坍塌;第八十一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D.在構造運動中作用下,薄層巖體形成的小褶曲、錯動發(fā)育地段,施工時常發(fā)生塌方;E.變質巖變質程度較深、易風化的薄層頁巖、巖石軟硬相間或有軟弱夾層的巖體,在地下水作用下軟弱面強度大大降低,極易發(fā)生坍塌;F.地下水的沖蝕、溶解(róngjiě)、浸泡、軟化等作用加劇巖體的失穩(wěn)與塌落。第八十二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②施工(shīgōng)工法和措施不當A.開挖面巖性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明顯變化時,施工(shīgōng)工法沒有遵循“巖變我變”的原則,合理選定開挖方法;仍維持原有設計和施工(shīgōng)工法;沒有及時調整鉆爆設計參數(shù)與初期支護參數(shù)?;蚬ば蜚暯影才挪缓侠?;開挖與初期支護間距,開挖與圍巖封閉間距,二次與開挖面及初期支護間距過長,圍巖封閉和二次襯砌嚴重滯后,造成塌方發(fā)生;第八十三頁,共143頁。隧道塌方(tāfāng)預防B.超前支護未按設計標準施工;初期支護結構強度不夠或初期支護噴混凝土質量、厚度、施作時間(shíjiān)不符合要求;軟弱圍巖和斷層破碎帶的初期支護沒有及時施作并保證質量;在特殊情況下,沒有采取特殊的支護措施;第八十四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C.型鋼或格柵鋼架縱向連接不牢固,鋼架沒有與鎖腳錨桿焊接;鋼架間距過大、不垂直,下半部開挖后拱腳或墻腳長時間脫空,鋼架沒及時(jíshí)落底;鋼架外緣未按規(guī)范要求每隔2m用鋼楔或混凝土預制塊與初噴混凝土楔緊;鋼架與初噴混凝土兩者間有空隙、復噴混凝土填塞不密實,不能滿足圍巖壓力所需要的強度要求;第八十五頁,共143頁。隧道塌方(tāfāng)預防D.初期支護出現(xiàn)受力過大現(xiàn)象時沒有及時加固;E.沒有按照拱部采用(cǎiyòng)光面爆破和預裂爆破進行爆破設計,炸藥用量過多;F.危石處理措施不當,引起危石墜落,牽動巖層坍塌。第八十六頁,共143頁。隧道塌方(tāfāng)預防(2)隧道塌方前的征兆:①量測數(shù)據(jù)顯示圍巖變形速度或累計數(shù)值超過允許值,且仍有不斷增大趨勢;②初期支護結構變形過大錨桿拔出或墊板陷入圍巖內(nèi)、噴射混凝土產(chǎn)生縱橫向裂紋、龜裂或出現(xiàn)明顯(míngxiǎn)受力裂縫且不斷增大;③開挖面拱頂及兩腰發(fā)現(xiàn)不斷為小石塊甚至較大石塊掉落,巖石裂隙不斷漏砂、石屑,洞內(nèi)無故巖粉飛揚等;第八十七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④水文地質變化明顯,如干燥圍巖突然出水,地下水量突然增多,涌水量加大,水質由清變濁(地下水將裂隙和斷層泥帶出);⑤量測時態(tài)曲線(qūxiàn)長時間沒有變緩征兆,近期有急劇上升趨勢等。第八十八頁,共143頁。隧道塌方(tāfāng)預防(3)隧道施工預防塌方的主要安全措施:嚴格遵循“早預報、預加固、嚴排水、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快封閉(fēngbì)、勤量測”的施工原則。第八十九頁,共143頁。隧道塌方(tāfāng)預防(4)隧道施工發(fā)生塌方應采取下列措施:①立即停止施工,作業(yè)人員全部撤出,并立即清點施工人數(shù);②按事故等級規(guī)定立即向上級有關(yǒuguān)單位報告,并立即啟動施工單位應急預案實施救援;③組織與救援無關人員撤離事故現(xiàn)場;第九十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④當隧道塌方造成人員被困時,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必須在調查清楚塌方發(fā)生的的原因、部位、規(guī)模、被困人員避難位置等具體情況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救援方案,防止二次災害發(fā)生??蛇x擇人輔助導坑、豎井、斜井、聯(lián)絡通道、隧道后方或另一端、洞頂?shù)忍幙焖?kuàisù)開挖一個小斷面導坑,盡快將被困人員救出;第九十一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⑤在啟動應急預案和開挖救援小導坑的同時,應利用高壓風管、水管等現(xiàn)有條件始終與洞內(nèi)被困人員保持聯(lián)系,并持續(xù)向洞內(nèi)供風、供氧、供應食品、飲用水及藥品等;⑥按救援預案,立即民最近的醫(yī)院聯(lián)系,讓醫(yī)護人員攜帶器材隨救護車在現(xiàn)場準備搶救;被困人員救出后,立即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進行(jìnxíng)救治;第九十二頁,共143頁。隧道塌方(tāfāng)預防⑦協(xié)助(xiézhù)事故調查和處理。第九十三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5)隧道施工塌方整治的一般措施:①隧道發(fā)生塌方后,首先劃出警戒防護區(qū)范圍,將人員、設備撤至安全地段。對塌方體處理應及時迅速,避免塌體擴大,加在整治難度。處理前,先仔細觀測塌方的范圍、形狀、數(shù)量大小及坍體的地質狀況,地下水分布、活動情況等,分析(fēnxī)塌方發(fā)生的原因,有無次生災害發(fā)生的可能,研究制定處理方案。第九十四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②隧道塌方應根據(jù)發(fā)生的部位、規(guī)模及工程與水文地質條件,采取“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強”的原則(yuánzé),采用管棚、注漿、噴錨支護、圍巖噴混凝土封閉、設置護拱、增強臨時仰拱、加強初期支護等特殊支護措施,搶時間,不留隱患地進行處理。第九十五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塌方預防③處理塌方(tāfāng)前,應采取下列防排水技術措施:A.地表沉降和裂縫,應采用注漿填充和加固,或采用不透水土壤如三七灰土、水泥土等夯填緊密,開挖截水溝,防止下雨或其它地表水滲進塌體;第九十六頁,共143頁。隧道塌方(tāfāng)預防B.通頂塌陷穴口的地表四周應挖溝排水,并搭防雨棚遮蓋穴頂;洞內(nèi)襯砌(加強)通過塌方處后,陷穴應及時逐層回填密實,回填應高于原地面,并用漿砌片石封閉穴口,做好排水;C.坍體內(nèi)有地下水活動(huódòng)時,采用管、槽旨排至排水溝排出,無法引排時可采用注漿堵水。第九十七頁,共143頁。隧道施工(shīgōng)安全五要素工程設計是前提施工方案是基礎(jīchǔ)工藝流程是關鍵風險控制是保證應急預案是防范第九十八頁,共143頁。隧道安全(ānquán)施工的原則先做安全(ānquán)評估,后做施工方案的原則先做超前地質預報的原則先做明洞,后進洞的原則先進洞,后出洞的原則先做管棚注漿,后開挖的原則先做洞門的原則先做洞頂防排水的原則第九十九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安全施工的原則先做仰拱早封閉的原則先鋪底(pùdǐ),后襯砌的原則先治水后掘進的原則襯砌緊跟的原則第一百頁,共143頁。隧道(suìdào)施工安全預防重點防爆破傷人防坍塌防瓦斯(wǎsī)防突泥突水防機械傷人防漏電觸電第一百零一頁,共143頁。軟巖隧道施工(shīgōng)基本原則管超前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zhīhù)快成環(huán)拱緊跟早封閉勤量測。第一百零二頁,共143頁。瓦斯(wǎsī)隧道施工基本原則加強通風(tōngfēng)排煙增設輔助豎井配齊防爆設施杜絕明火作業(yè)第一百零三頁,共143頁。必須(bìxū)遵循的基本技術原則施工中充分保護和愛護(àihù)圍巖容許圍巖有可控制的變形變形控制的支護效應量測監(jiān)控支護手段的選擇減少開挖分部較短時間內(nèi)閉合保證二次襯砌的質量和整體性一體化的施工管理系統(tǒng)第一百零四頁,共143頁。1)預報(yùbào)先行,心中有數(shù)。反射(fǎnshè)波前地層(dìcéng)或斷層檢波器2檢波器1隧道震源入射波前TSP203超前預報原理圖第一百零五頁,共143頁。2)選擇科學(kēxué)的開挖工法。CD法施工、正臺階(táijiē)開挖第一百零六頁,共143頁。3)控制(kòngzhì)爆破。第一百零七頁,共143頁。4)早做仰拱及時(jíshí)封閉。第一百零八頁,共143頁。5)選擇強勁(qiángjìng)的支護手段。第一百零九頁,共143頁。6)科學把握(bǎwò)隧道襯砌時機。第一百一十頁,共143頁。7)及時(jíshí)監(jiān)控量測。第一百一十一頁,共143頁。8)仰拱先行(xiānxíng)。第一百一十二頁,共143頁。9)推行(tuīxíng)“逃生”通道。第一百一十三頁,共143頁。提高不良地質隧道施工水平,施工核心(héxīn)是預防變形和坍方。涌泥損壞施工(shīgōng)機具巖溶(yánróng)充填物拱腰溶洞引起塌方

大方量涌泥

第一百一十四頁,共143頁。確保施工安全,必須落實好“三超前、四到位(dàowèi)、一強化”施工技術關鍵環(huán)節(jié)。第一百一十五頁,共143頁。三超前:超前預報(yùbào)超前加固超前支護第一百一十六頁,共143頁。四到位(dàowèi):工法選擇到位支護措施(cuòshī)到位快速封閉到位襯砌跟進到位第一百一十七頁,共143頁。一強化(qiánghuà):強化(qiánghuà)量測

第一百一十八頁,共143頁。光面爆破是基礎噴錨支護保安全圍巖量測明情況鋪底先行造環(huán)境通風防塵(fánɡchén)出效率襯砌緊跟樹形象第一百一十九頁,共143頁。

對事故(shìgù)多發(fā)原因的再認識第一百二十頁,共143頁。存在問題一:

技術控制不嚴,制度執(zhí)行不力,盲目蠻干導致事故(shìgù)發(fā)生。第一百二十一頁,共143頁。存在問題二:重攬輕管、“兩場”失衡(shīhénɡ),現(xiàn)場管理存在安全隱患而茫然不知。第一百二十二頁,共143頁。存在問題(wèntí)三:

現(xiàn)場管理不嚴,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導致事故發(fā)生。第一百二十三頁,共143頁。存在問題四:培訓教育不夠(bùgòu),自我防護意識缺失。第一百二十四頁,共143頁。存在問題五:

法制意識不強,應急處置不當(bùdānɡ),導致事故影響擴大。第一百二十五頁,共143頁。我們反思事故教訓,假如在這事發(fā)前大家都能按照有關(yǒuguān)的規(guī)章制度、安全責任制、施組設計、技術交底進行嚴格管理,嚴格去制約各種違規(guī)行為。隱患就可以消除,事故就有可能避免。第一百二十六頁,共143頁。工程項目安全(ānquán)管理第一百二十七頁,共143頁。例如:---作業(yè)人員未經(jīng)安全教育上崗作業(yè);---使用未持合格證件的人員進行特種作業(yè);---未按規(guī)定對作業(yè)人員發(fā)放勞動保護用品;---制造和使用未經(jīng)有關部門許可和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危險性較大的工程施工無專項施工方案或未經(jīng)相關方審核批準;---施工前未向作業(yè)人員進行詳細(xiángxì)的安全技術交底;---遲報、緩報和隱瞞生產(chǎn)安全事故,等等。第一百二十八頁,共143頁。抓好隱患排查和整治是杜絕事故的關鍵(guānjiàn)

完善制度是基礎落實責任是前提加強培訓是手段按章操作是保證第一百二十九頁,共143頁。第一百三十頁,共143頁。安全(ānquán)原則嚴格(yángé)落實“四個凡事、六個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