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匯文實驗學校2025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讀下圖,書家評價此碑“用筆吸取北碑方筆雄強之勢和顏真卿圓筆道潤之法”。下列對此表述正確的有①此碑所涉及的字體形成于晉代②此碑為書法家柳公權所寫③碑中字體字形方正,規(guī)矩嚴整④碑中字體兼有行書和草書的長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939年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建立“統(tǒng)制經濟”。具體內容有依靠外授、大量借債和發(fā)行國內公債、壟斷金融擴增稅收實行專賣制度、實行統(tǒng)購統(tǒng)銷等。這一政策A.有利于應對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 B.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促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較快發(fā)展 D.是應對持久抗戰(zhàn)所做出的政策調整3.西漢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202至公元9年,這一時間可以表述為A.公元前3世紀初至公元1世紀初 B.公元前3世紀末到公元1世紀末C.公元前3世紀初至公元1世紀末 D.公元前3世紀末到公元1世紀初4.圖是一枚名為“同盟勝利”的紀念章,中間鐫刻著中美英蘇四國國旗。結合所學知識,對其所含信息解讀錯誤的是:A.“同盟”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1.3.3.”指的是131年3月3日C.“勝利”時代表中國的是南京國民政府D.中美英蘇四國為“勝利”做出重大貢獻5.引力波本身是時空的漣漪。當引力波出來的時候,時空會在與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發(fā)生周期性的形變,而置身其中的物體也會發(fā)生周期性的伸縮。據此推測,為引力波假設提供基礎理論的應該是A.相對論 B.生物進化論 C.量子論 D.萬有引力定律6.下表為20世紀60—70年代國際限制核武器部分條約年份條約1963年《控制核武器試驗的協(xié)定》1967年《禁止外空核武器的協(xié)定》、《拉美無核區(qū)的協(xié)定》1968年《在現有核國家以外不擴散核武器的條約》1971年《海底禁止核武器協(xié)定》1972年《西方—蘇聯(lián)限制核戰(zhàn)略武器條約》據此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和平與發(fā)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B.冷戰(zhàn)中理性外交有利于世界和平C.美蘇爭霸的雙方處于均勢的狀態(tài)D.美蘇雙方意識形態(tài)對抗逐漸消失7.如圖是從1929年開始至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重大歷史事件與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變化圖(橫向數軸表達的是年份,縱向數軸代表的數據)。依據對表格數據的分析,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經濟危機重創(chuàng)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統(tǒng)治地位B.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逐漸下降C.二戰(zhàn)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優(yōu)勢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D.經濟體制創(chuàng)新是美國經濟獲得較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8.出版于19世紀末的《西學大成》是當時中國全面介紹西學的代表作之一,其介紹的“西學門徑”包括算學、天學、地學、史學、兵學、化學、礦學、重學、汽學、電學、光學、聲學等12門?!笆穼W”門所收錄的書有《大英國志》《列國歲計政要》《列國海戰(zhàn)記》《萬國公法》等。編者把史學納入“西學門徑”是基于A.“富國強兵”的需要B.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的需要C.“史學革命”的需要D.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9.“以前的地位顯赫的國家官員現在變成了輪流坐莊的‘貴族’,因而就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了。另外,國家公務由這么多公民承擔,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經歷。因此,同其他古代國家相比,雅典擁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边@意在說明雅典A.國家官員不再履行管理職責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質C.國家事務應由貴族最終決定D.公民教育有利于處理公務10.古雅典早期,最關鍵的職位是執(zhí)政官,梭倫、庇西特拉圖、克利斯提尼等都曾擔任過此職。其中克利斯提尼改革后,雅典的實際政治權力向十將軍集中。公元前467~公元前428年間,伯里克利兒乎一直是十將軍之一,且這一時期的政治領袖都是將軍出身。上述材料可以說明,雅典當時A.各等級公民的權利完全平等 B.廢除了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C.財產資格的限制徹底打破 D.由精英政治家左右城邦軍政11.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近代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中文報紙是A.《申報》 B.《時務報》 C.《蘇報》 D.《民報》12.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既采納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又任用酷吏開邊興利,還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毀太子的守文集團。面對民眾的反抗運動,漢武帝晚年悔過,下輪臺罪已詔,改弦更張、與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禍”。據此可知A.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已經融合 B.漢代以法家思想作為指導思想C.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銳 D.漢武帝采用多種思想維護統(tǒng)治13.“北京天安門己經成為中國的—個象征。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它是一個特殊的見證者?!钡鼪]有見證的是:A.1900年西方列強的野蠻 B.1912年中華民國的成立典禮C.1919年中國人民的覺醒 D.1949年共和國的成立典禮14.如圖為中國古代官員的公務印章,這枚公務印章最可能出現在A.秦朝 B.西漢 C.唐朝 D.元朝15.列寧說:“‘一戰(zhàn)’后美國幾乎把所有國家,甚至最富有國家,都變成了向自己進貢的國家。”這表明()A.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B.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C.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D.美國工業(yè)產值躍居世界第一16.“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薄杜R時約法》這一規(guī)定的其實質意義在于A.實現國民一律平等 B.否定君主專制C.確立民主共和國體制 D.結束封建統(tǒng)治秩序17.下圖是某次展覽中的一幅展品“東漢書信紙”,它原襯墊于銅鏡之下,故呈圓形,據推測為家書的殘片。它以麻為主要原料,并通過施膠等加工技術,改善了紙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紙張厚薄均勻。以下對該展品的說明和論證,正確的是:A.當時造紙術已較成熟B.展品上的字體是草書C.印刷術已經開始流傳D.紙最早發(fā)明始于東漢18.1937年5月,陜甘寧邊區(qū)公布的《陜甘寧邊區(qū)選舉條例》對于選舉資格做出規(guī)定:除了工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等,只要不是漢奸、賣國賊,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反映了A.國共兩黨矛盾基本消除 B.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C.中共改變民主革命目標 D.中共實行民主抗日執(zhí)政理念19.1985年,戈爾巴喬夫提出“加速戰(zhàn)略”,主要措施有:一、加強大企業(yè),更新企業(yè)技術設備;二、抓勞動紀律;三、提高產品質量:據此可知,“加速戰(zhàn)略”主要旨在A.調動勞動者生產積概性 B.解決經濟發(fā)展停滯難題C.突破斯大林體制的束縛 D.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20.王陽明的重要弟子王畿認為宦官“并生天地間,是非利害之心未嘗不與人同”,他在嘉靖年間“纂輯歷代中官傳,得其善與惡若干人,錄為《中鑒》”,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獻替,功可百倍”。此書在萬歷年間成為宦官教育的讀本。材料表明~A.王陽明心學成為官方正統(tǒng)思想 B.明王朝對宦官的教育日益重視C.士大夫通過宦官間接影響皇權 D.宦官對政治生活影響越來越大21.日本東洋史學家宮崎市定認為中國早在10世紀(即所謂“唐宋之變”)就已經進入“近世”(即近代化的世俗的世界),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近世的文明,比西洋要早3個世紀。以下經濟方面的變化最能支撐宮崎觀點的是A.勞役和實物賦稅;貨幣賦稅 B.實物農業(yè)經濟;商品貨幣經濟C.內陸經濟;海洋經濟 D.農業(yè)經濟;工業(yè)經濟2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產論”和“輕徭薄賦”,墨家的“節(jié)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論,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現表明A.民本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思想B.統(tǒng)治者注重對私產的保護C.社會階級矛盾得到有效緩和D.生產關系領域發(fā)生了變革23.有人把我國建國后農村土地政策歸納為四個步驟:給農民土地——土地收歸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給農民土地經營權。對應這種變化的事件順序是A.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人民公社運動——農業(yè)合作化——土地改革B.土地改革——人民公社運動——農業(yè)合作化——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C.土地改革——農業(yè)合作化——人民公社運動——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D.農業(yè)合作化——人民公社運動——土地改革——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24.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說:“我們在暴亂中并無所失。而事實上我們的威信大增,我們敢肯定地說,多少年來我們在北京……的地位,從未像今天這樣高。我們與清朝官員的聯(lián)系并未像今天這樣密切?!彼f的“暴亂”是指()A.戊戌變法 B.義和團運動 C.五四運動 D.國民革命25.一位歷史學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國史的論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愛國主義運動——反帝國主義運動?!环矫媸菭幓匚覈谏綎|的主權;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覺醒?!闭垎柎耸录茿.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C.盧溝橋事變 D.文化大革命26.1980年,步鑫生接任瀕臨破產的浙江海鹽襯衫總廠廠長,采取“聯(lián)產計酬制”的做法,按照完成定額好壞對工人進行考核,實行實超實獎,實欠實賠,超產得獎不封頂,欠產扣賠不保底,使企業(yè)面貌煥然一新。他這一做法A.為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提供了借鑒B.引入市場化管理沖擊了企業(yè)僵化的局面C.貫徹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精神D.旨在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的現代企業(yè)制度27.“新中國實行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和平的外交政策,在此前提之上對國民黨政府和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xié)定,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訂、或重訂?!逼渲小坝枰猿姓J”的是A.《告各友邦書》B.《中蘇友好同盟條約》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D.《聯(lián)合國憲章》28.下圖為唐朝畫家閻立本所作《職貢圖》,描繪了外國使節(jié)和我國周邊少數民族地區(qū)使臣來唐朝進貢的生動情景。這一作品A.是對歷史事實的客觀記錄B.可以印證唐朝開放的政策C.體現了傳統(tǒng)文人畫的特點D.反映了唐朝疆域空前擴大29.漢初,黃老學派認為:君、臣、民都是集體構造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只有“主執(zhí)度,臣循理”,君臣互不相擾,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富強安定。這反映出黃老思想A.蘊含著綱常倫理主張 B.繼承了貴賤有序思想C.致力于平衡階層利益 D.適應了漢初集權需要30.下列與圖中數字標示(1-4)的古代文明順序相吻合的是A.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羅馬B.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希臘、古代印度、古代羅馬C.古代希臘、古代兩河流域、古代羅馬、古代印度D.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臘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1969年,尼克松政府適當放寬對華貿易管制,包括取消《國外資產管制條例》中對美國公司海外分支機構從事對華交易的限制,但規(guī)定這些交易必須屬于總統(tǒng)設定的非戰(zhàn)略交易等規(guī)定。1971年在中國成功實施乒乓外交之后,尼克松總統(tǒng)采取一系列步驟增加中美之間的旅游和貿易交往,并允許在一般許可證清單下進口所有中國商品。1972年2月17日,尼克松進一步放寬對華貿易管制,如將中國從商品管制名單的z組(全面禁運)調整到Y組(允許非戰(zhàn)略物資出口);取消要求美國公司在位于巴統(tǒng)成員國的分支機構向中國出口戰(zhàn)略商品時,必須在取得所在國許可證的基礎上取得美國財政部的許可證;取消要求美國公司的海外分支機構在向中國出口海外技術時必須事先取得財政部的許可證等相關規(guī)定。1972年,雙方的貿易額猛增至9250萬美元?!幾再R平《尼克松政府初期美國放寬對華經濟管制的政策評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尼克松政府放寬對華經濟管制的原因及其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尼克松政府初期經濟政策對雙方發(fā)展的共同意義。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有論者指出:“宋代商稅和田稅截然分離,出現了完整意義上的商稅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稅則例及其變動情況,各地州、縣、墟鎮(zhèn)廣置稅務機構,這些情況表明商稅征收到宋代首次進入了自身的制度化時期,”這標志著“原來超經濟強制性質的抑商政策開始向經濟性強制的征商政策轉化”。北宋初年,全國各地曾努力革除五代十國時期苛刻的征商制度,并嚴格約束各級理財機構和征商機構,防止其過度苛征暴斂,使商品生產者的交易費用降低,商稅征收制度化,說明“當私人收益的潛在增長超過交易費用時,便會為建立這種所有權進行種種嘗試,政府承擔對所有權的保護,因為政府為此付出的成本低于私人自愿團體所付的成本。宋代允許工商業(yè)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促進了商業(yè)的發(fā)展,了也達到了政府“商旅晚安,課利自厚”的目的?!幾酝蹰Α端未x稅的制度變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賦稅制度變遷的特點及表現。(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宋代賦稅制度變遷的原因及作用。33.材料1910年秋,中國東北地區(qū)暴發(fā)了一種烈性傳染病,疫情迅速傳播,病死率極高,幾個月時間便奪去數萬人生命。日俄兩國更以衛(wèi)生防疫為由,準備搶奪東北三省的控制權。經外務部右丞施肇基力薦,擁有劍橋醫(yī)學博士頭銜的天津陸軍軍醫(yī)學堂副監(jiān)督,時年31歲的馬來歸國華僑伍連德,被任命為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yī)官。他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和細菌學檢驗結果首次提出,此次流行的是極為兇險的肺鼠疫,可在人與人之間通過飛沫傳播。一系列防治措施全面展開,包括控制傳染源,建立鼠疫醫(yī)院、受感染者集中入院治療、隔離疫區(qū)以及對房舍和衣物嚴格消毒等;切斷傳播途徑,控制交通、限制人口流動和推廣佩戴簡易口罩等;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并注射耶爾森血清。由于疫情導致死亡人數龐大,加之天氣極度嚴寒,不便土葬,成排的棺木和死尸暴露于地面,嚴重威脅公眾健康。伍連德立即向清政府上書請求集中火化鼠疫死者尸體。最終在疫情蔓延威脅下,清政府批準集中進行火葬。至1911年3月1日,最后1例鼠疫病例被記錄。這場駭人聽聞的世紀鼠疫大流行歷經7個月后終被控制。推行火葬這一歷史性創(chuàng)舉也被俄國效仿用來處理鼠疫死者尸體。這是中國首次嘗試采用現代科學衛(wèi)生防疫理念抗擊傳染病且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伍連德鼠疫防治案例堪稱世界流行病學史的典范,他率先帶領中國防疫事業(yè)走向新的開端?!幾悦G梅等《博學載醫(yī),赤心愛國——紀念鼠疫斗士和中國公共衛(wèi)生先驅伍連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伍連德應對東北鼠疫的主要措施及作用。(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伍連德的主要歷史功績。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玄秘塔碑》為書法家柳公權所寫,碑中字體字形方正,規(guī)矩嚴整,②③正確,C項符合題意;《玄秘塔碑》的字體——楷書形成于東漢末年,不是晉代,楷書并不兼具行書和草書的長處,①④錯誤,與之組合的ABD三項錯誤。2、D【解析】
依據材料時間“1939”并依據所學可知,“統(tǒng)制經濟”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對于與抗戰(zhàn)有關的國民經濟各部門按照統(tǒng)一的計劃進行生產,這是應對持久抗戰(zhàn)所作出的政策調整。D正確;依據所學可知,該政策并非是為了應對經濟危機,A排除;此時中國已經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排除;依據所學可知,該政策不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C排除。故選D。3、D【解析】
公元前換成多少世紀的方法,就是百位數加一,如公元前202年就是公元前3世紀,然后十位數大意味著這個世紀的上半期,而十位數小意味這個世紀的后半期,故公元前202是公元前3世紀末。公元后換成多少世紀的方法,就是百位數加一,如公元9年就是公元1世紀,然后十位數大意味著這個世紀的下半期,而十位數小意味這個世紀的上半期,故公元9年屬于公元1世紀初,故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4、B【解析】根據圖示信息“同盟勝利”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反法西斯同盟取得戰(zhàn)爭勝利;其中“1.3.3”是指民國1年3月3日,日本正式簽署《日本投降書》,而不是131年3月3日,故B項錯誤,符合設問。由“同盟勝利”勝利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反法西斯同盟取得戰(zhàn)爭勝利,故A項正確,與設問不符,排除。代表中國出席簽署《日本投降書》的是南京國民政府,故C項正確,與設問不符,排除。為消滅法西斯主義,中美英蘇等國家組成反法西斯同盟,為“勝利”做出重大貢獻,故D項正確,與設問不符,排除。5、A【解析】
依據材料“引力波本身是時空的漣漪。當引力波出來的時候,時空會在與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發(fā)生周期性的形變,而置身其中的物體也會發(fā)生周期性的伸縮”并結合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可知,為引力波提供基礎理論的是相對論。A正確;生物進化論是對于物種起源的一種學說,B排除;量子論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C排除;萬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和天體運動的規(guī)律統(tǒng)一了起來,與引力波的時空觀不符,D排除。故選A。6、B【解析】
據所學可知,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引發(fā)了美蘇兩國間的嚴重對峙,甚至造成了世界動蕩,所以包括古巴導彈危機在內,軍備競賽回歸理性和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推動,都是催生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系列限制核武器擴散協(xié)定的原因,B正確;20世紀80年代后,和平與發(fā)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A與材料不符;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優(yōu)勢,而不是雙方均勢,C錯誤;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冷戰(zhàn)結束,兩大格局對峙局面結束,故D說法違背史實。7、D【解析】
由圖表信息可知,羅斯福新政以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總體是上升的,而且幅度比較大。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和羅斯福新政對經濟體制的創(chuàng)新有密切關系,故D項表述正確;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是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故A錯誤;顯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較快,故B項錯誤;二戰(zhàn)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優(yōu)勢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是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故C項錯誤。8、A【解析】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在此背景下中國人開始了向西方學習制度的階段,史學所收錄的西方制度、法律等,這是有利于國家“富國強兵”,故A正確。中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向西方學習最主要是為了救亡圖存而非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和中外交流,故BD錯。C與材料無關,故錯。9、B【解析】
材料強調的是公民承擔國家公務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質,B選項符合題意。國家官員不履行管理職責的說法明顯錯誤,A選項排除。梭倫改革時期通過財產等級制度就打破了貴族對政權的壟斷,國家事務最終由公民大會決定,C選項排除。材料未涉及公民教育與處理公務之間的關系,D選項排除。10、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古雅典早期的關鍵職位如執(zhí)政官、十將軍等都被精英政治家所壟斷,這也說明雅典的民主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D正確;完全平等的說法錯誤,A排除;材料未涉及舊貴族特權的廢除,B排除;財產資格的限制被打破是在伯里克利改革時期,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C排除。故選D。11、A【解析】
《申報》原名《申江新報》,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國發(fā)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是中國現代報紙開端的標志,故A符合題意;《時務報》1896年8月在上海創(chuàng)刊,《蘇報》于1896年創(chuàng)刊于上海,《民報》于1905年創(chuàng)刊于東京,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D【解析】
據材料可知,漢武帝利用了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來解決不同的社會問題,故體現出漢武帝利用多種的思想維護統(tǒng)治,故選D項;A項說法明顯不符合史實,排除;漢代儒法并用,并非用法家思想為指導思想,排除B;C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D。13、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912年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選項B符合題意,為正確選項;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攻入北京城,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1919年五四運動首先在北京開始,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1949年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舉行,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點睛】解題關鍵是準確記憶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的概括。14、B【解析】
依據材料中“刺史”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時期創(chuàng)立的刺史制度分為十三部州,每刺史監(jiān)察一州,冀州刺史部為其中之一,因此B選項正確。秦朝時期尚未出現刺史一職,A選項錯誤;冀州刺史部在隋朝滅亡后被廢除,C選項錯誤;元朝時期刺史一職名廢,不再使用,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5、A【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文字“‘一戰(zhàn)’后美國幾乎把所有國家,甚至最富有國家,都變成了向自己進貢的國家。”是指美國成為世界上的最大債權國,A項符合題意,B項出現在二戰(zhàn)之后,CD兩項材料中沒有體現??键c: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詳解】16、B【解析】
“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睆娬{主權在民,實質上反對君主專制,B正確;A中強調平等理念;C是南京臨時政府性質。D中封建統(tǒng)治結束不符合事實。17、A【解析】
據材料對紙張?zhí)攸c的描述,可知當時造紙術已較成熟,A項正確。觀察圖片可知字體為隸書,而不是草書,B項錯誤。印刷術開始于隋唐之際,與材料不符,C項錯誤;西漢前期,紙已開始出現,D項錯誤。18、D【解析】
材料信息“除了工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等,只要不是漢奸、賣國賊,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反映了中共在抗日根據地實行了民主選舉,這體現了民主抗日執(zhí)政的理念,故D正確;A項說法錯誤,國共兩黨矛盾沒有消除,故錯誤;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B錯誤;材料正是民主革命目標的反映,故C錯誤。19、B【解析】
戈爾巴喬夫的加速戰(zhàn)略關注點是大企業(yè)技術更新、勞動紀律和產品質量,其目的在于解決斯大林模式下經濟發(fā)展停滯問題,B正確;題干中未提及對勞動者待遇方面問題,說明加速戰(zhàn)略目的不在于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排除A;題干提供的加速戰(zhàn)略內容中并沒有體制改革的相關內容,C排除;蘇聯(lián)實行計劃經濟,故加速戰(zhàn)略中涉及的企業(yè)產品并不參與市場競爭,排除D。20、C【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王畿認為宦官與常人同,而且輯錄歷代善惡宦官,“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獻替,功可百倍’”可知,士大夫希望通過宦官間接影響皇權,選項C正確;程朱理學是官方正統(tǒng)思想,選項A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的主張,排除B;選項D與題無關,排除。21、B【解析】
中國的唐宋之際是農業(yè)經濟為主,宋代出現商業(yè)革命,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早市繁榮,交易用的紙幣出現。故B正確;北宋時期尚未實行貨幣賦稅,排除A;中國的經濟在唐宋時期依然是小農經濟為主,排除C;工業(yè)經濟是近代才出現,排除D。故選B。22、D【解析】
據材料“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發(fā)展,土地私有制確立,生產關系領域發(fā)生了變革,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D符合題意;據材料“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并沒有特定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會主流思想這個高度,A錯誤;據材料儒家的“藏富于民”“恒產論”和“輕徭薄賦”,墨家的“節(jié)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論,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屬于各學派的主張,不代表統(tǒng)治者注重對私產的保護,B錯誤;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社會矛盾尖銳而不是緩和,C錯誤。23、C【解析】
試題分析:考查了教材基礎知識,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給農民土地是指建國初進行土地改革,土地收歸公有是指50年代三大改造中的農業(yè)合作社,提高土地公有化是指人民公社運動,給農民土地經營權是指70年代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故選C項??键c: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我國建國后農村土地政策【詳解】24、B【解析】從材料“從未像今天這樣高.我們與清朝官員的聯(lián)系從未像今天這樣密切”看出這是《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已經成為了洋人的朝廷,成為了他們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與此相關的“暴亂”是指義和團運動,故選B;CD不符合題意,故CD錯誤。戊戌變法與材料無關,排除A。25、B【解析】材料信息“爭回我國在青島的主權”、“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覺醒”說明該事件是五四運動,故B項正確;辛亥革命沒有明確反帝,故A項錯誤;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沒有涉及青島主權問題,故C項錯誤;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已經獨立,更不涉及青島主權了,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把握材料的關鍵信息,然后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判定。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爭回我國在青島的主權”,由此判定這是五四運動。26、B【解析】
改革開放初期,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膽在海鹽襯衫總廠進行企業(yè)改革,創(chuàng)品牌、闖路子,努力搞活經營,嚴格內部管理,打破“大鍋飯”“鐵飯碗”,激發(fā)了職工的積極性,B項符合題意;步鑫生采取“聯(lián)產計酬制”的做法,是借鑒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做法,A項不符合題意;《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是1984年通過的,故C項不符合題意;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的現代企業(yè)制度是1992年以后國企改革的目標,D項不符合題意。27、D【解析】
材料中體現了新中要承認的是符合獨立、平等的相關條約和協(xié)定,而《聯(lián)合國憲章》的內容體現的正是尊重獨立、平等、和平的原則,故新中國會承認的是《聯(lián)合國憲章》,故D正確;《告各友邦書》是1912年孫中山以南京政府臨時大總統(tǒng)的名義發(fā)表的,宣布承認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各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不符合“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和平的外交政策”,排除A;《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是新中國成立后簽訂的,不符合“國民黨政府和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xié)定”,排除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與美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新中國不會“予以承認”,排除C。28、B【解析】
本圖為唐代畫家描繪的當時的歷史事件,用藝術的形式記錄了周邊國家和邊遠地區(qū)少數民族向唐朝進貢的歷史場景,印證了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的對外政策,故B正確;該圖片為畫家的創(chuàng)作,是對歷史事件的藝術再現,而非客觀記錄,排除A;文人畫的特點是強調個性表現,追求抒情寫意,體現詩情畫意,閻立本的畫是對重大政治事件的描繪,屬于宮廷畫,不具備文人畫的特點,排除C;圖片反映的是唐朝政治影響的擴大,無法體現疆域是否擴大,排除D。【點睛】本題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旨在考查學生解讀圖象信息和認識史料價值的能力。解答本題關鍵是能夠理解圖象信息中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正確認識圖象信息,反映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與可靠性。29、C【解析】
黃老學派認為君、臣、民都是不可或缺的,各安其位才能實現國家富強安定,反映出其強調集體、注意平衡各階層之間的利益,C項正確;綱常倫理、貴賤有序與“君臣互不相擾”、共構“集體”不符,AB兩項錯誤;漢初實行黃老思想治國,不是為了集權,D項錯誤。30、D【解析】
根據圖片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圖中的順序是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臘,故D項正確。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原因: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守勢;爭取貿易實利,挽救經濟頹勢的需要;乒乓外交的推動;中國國力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特點:逐步放寬,循序漸進;體現平等互利原則;未完全擺脫冷戰(zhàn)思維的影響。(2)推動雙方經貿發(fā)展;緩和中美政治氣氛,為中美關系正?;於ɑA;有利于構建中美正常的經貿交往機制,促進經貿合作正常發(fā)展;有利于推動中美蘇之間戰(zhàn)略平衡的形成,維護和平?!窘馕觥?/p>
(1)原因:根據放寬對華經濟管制的時間1969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守勢;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美國經濟形勢不利,因此美國這一舉措是為了爭取貿易實利,挽救經濟頹勢的需要;根據材料“1971年在中國成功實施乒乓外交之后,尼克松總統(tǒng)采取一系列步驟增加中美之間的旅游和貿易交往”可可得出乒乓外交的推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中國國力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特點:根據材料“1969年,尼克松政府適當放寬對華貿易管制……1971年……尼克松總統(tǒng)采取一系列步驟增加中美之間的旅游和貿易交往……1972年2月17日,尼克松進一步放寬對華貿易管制”可知,放寬對華經濟管制體現了逐步放寬,循序漸進特點;從中美雙方利益來看,美國放寬對華經濟管制體現了平等互利原則;根據材料“將中國從商品管制名單的z組(全面禁運)調整到Y組(允許非戰(zhàn)略物資出口)”可知,未完全擺脫冷戰(zhàn)思維的影響。(2)意義:根據材料“1972年,雙方的貿易額猛增至9250萬美元”可知,推動雙方經貿發(fā)展;根據材料“1971年在中國成功實施乒乓外交之后,尼克松總統(tǒng)采取一系列步驟增加中美之間的旅游和貿易交往”可知,緩和中美政治氣氛,為中美關系正?;於ɑA;根據材料“尼克松進一步放寬對華貿易管制,如將中國從商品管制名單的z組(全面禁運)調整到Y組(允許非戰(zhàn)略物資出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有利于構建中美正常的經貿交往機制,促進經貿合作正常發(fā)展;根據所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蟲草市場調研與分析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寵物訓練中心接送服務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廠房買賣合同環(huán)保合規(guī)示范3篇
- 專家講座服務合同:2024年高端講座邀請函版
- 2025年度智慧社區(qū)承建與適居性裝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沖擊鉆施工綠色施工技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慈溪市環(huán)衛(wèi)工人勞動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學生離校安全教育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油罐消防設施安裝與維護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酒類電商平臺酒水直銷合作合同3篇
- 蛋糕店服務員勞動合同
- 土地買賣合同參考模板
- 2025高考數學二輪復習-專題一-微專題10-同構函數問題-專項訓練【含答案】
- 新能源行業(yè)市場分析報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設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yè)運營效益及營銷前景預測報告
- 巖土工程勘察.課件
- 60歲以上務工免責協(xié)議書
- 康復醫(yī)院患者隱私保護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蘇事業(yè)單位統(tǒng)考《綜合知識和能力素質》(管理崗)
- 沈陽理工大學《數》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