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教案_第1頁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教案_第2頁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教案_第3頁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教案_第4頁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定定活應大般內(nèi)化新人教版選修(4)全冊教案東中學高二化學組:錢宏達程的目的。要條件,有效碰撞是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充分條件,某一化學反應的速率大小與,單位時間內(nèi)有效碰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圖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頻率.反應速率大幅提高.反應要發(fā)生一般要經(jīng)歷哪些過程?關鍵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試想一下為什么催化劑能提高反應速率?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第一課時)一學習目標:反應熱,焓變水或酸的反應、酸堿中和反應、燃燒反應、多數(shù)化合反應的總能量>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固體與氫氧化鋇晶體的反應、水煤氣的生成反應、炭與二氧化碳生成的總能量<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則以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質(zhì)量為基礎。那么化學反應中能量到底怎樣變化熱,焓變量與新鍵形成所放出的總能量是不相等的,而這個差值就是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所以化學反應焓變化學反應過程中所釋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熱量(或換算成相應的熱量)來表述,叫做反應熱,放熱反應ΔH為“—”或ΔH〈0吸熱反應ΔH為“+”或ΔH〉0?H=E(生成物的總能量)-E(反應物的總能量)?H=E(反應物的鍵能)-E(生成物的鍵能)應的反應熱為△H=kJ/mol。 。若干化學鍵的鍵能(kJ/mol,25℃)A、需要加熱方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B、放熱的反應在常溫下一定很易發(fā)生C應是放熱的還是吸熱的必須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D、吸熱反應在一定的條件下也能發(fā)生A更穩(wěn)定B可以相互轉化C定D墨不能相互轉化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第二課時)寫表示化學反應熱的化學方程式、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4)、你了解“即熱飯盒嗎?知道是什么原理嗎?5)、什么是反應熱(焓變)程式應注意哪幾點?2)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應注意:(1)書寫熱化學方程式要注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為什 :爾反應所放出的JHgO(g)=2H2O(l);H=–572kJ/molCHg+2O2(g)=CO2(g)+2H2O(l);HgO(g)=2H2O(l);?H=–572kJ/molCHg+5O2(g)=3CO2(g)+4H2O(l);?H=–2220kJ/mol(1)H2(g)+1/2O2(g)=H2O(g)ΔH1=akJ/mol(2)2H2(g)+O2(g)=2H2O(g)ΔH2=bkJ/mol(3)H2(g)+1/2O2(g)=H2O(l)ΔH3=ckJ/mol(4)2H2(g)+O2(g)=2H2O(l)ΔH4=dkJ/molabcd的是AC。A、a<c<0B、b>d>0C、2a=b<0D、2c=d>08.若2.6g乙炔(C2H2,氣態(tài))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和CO2(g)時放熱130kJ。則乙炔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2(g)+5/2O2(g)=2CO2(g)+H2O(l)ΔH=-1300kJ/mol2C2H2(g)+5O2(g)==4CO2(g)+2H2O(l)ΔH=-2600kJ/mol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第三課時)SOgA.C(s)+O2(g)===CO(g);ΔH=110.5kJ/molB.C(s)+O2(g)===CO2(g);ΔH=-393.5kJ/molH890.3kJ/mol,1000LCH4(標準狀況)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為3.97×104kJ2.葡萄糖是人體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葡萄糖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800kJ/mol葡萄糖在人體組織中氧化的熱化學方程式與它燃燒的離子。②反應物:(強)酸與(強)堿。中和熱不包括離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熱、電解質(zhì)電離的吸熱所伴(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鹽酸反應放出____________kJ的熱量。?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資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陽光、風力、流水、潮汐以及能率。: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和生物能。3)相關思考題∶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是什么?.燃料燃燒時,若空氣過量或不足,會造成什么后果?要粉碎后使用?SO2、氮氧化物及煙塵等,嚴重影響空氣質(zhì)量且易導致酸雨、溫室效應等,從而使環(huán)境受到嚴重污染,故通過清潔煤技術(如煤的液化和氣化,以及實行煙氣凈化脫硫等),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第四課時)斯定律及其應用Cs1/2O2(g)==CO(g)ΔH1=?②CO(g)+1/2O2(g)==CO2(g)ΔH2=-283.0kJ/mol③C(s)+O2(g)==CO2(g)ΔH3=-393.5kJ/mol①+②=③,則ΔH1+ΔH2=ΔH3所以,ΔH1=ΔH3-ΔH2ΔH1=-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應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相同的?;瘜W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2)蓋斯定律有哪些用途?4.例題Ps紅磷)+5/4O2(g)=1/4P4O10(s);ΔH=-738.5kJ/mol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A.H2(g)+Cl2(g)=2HCl(g);△H=-Q1BC(s)+1/2O2(g)=CO(g);△H=-Q1CsOgCOgHQ2CHg)+O2(g)=2H2O(l);△H=-Q1OgHOgHQDS(g)+O2(g)=SO2(g);△H=-Q1kJ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速率教案若濃度用物質(zhì)的量(C)來表示,單位為:mol/L,時間用t來表示,單位為:秒(s)或分(min)或小時(h)來表示,則化學反應速率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化學反應速率是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變化來表示,通常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濃度的減c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其數(shù)學表達式可表示為V=tN2+1N2+13H232NH30起始量(mol):2s末量(mol):變化量(mol):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時速率。應速率一般為正值。反應的速率時,其數(shù)值不同,但每種物質(zhì)都可以用應的快慢。器中的一般反應aA+bB==cC+dD來說有:VAVBVC:VD===△CA:△CB:△CC:△CD===△nA:△nB:△nC:△nD====a:b:c:d一反應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快慢時,應選擇同一BgCgDg反應進行得最快的是(B)反應速率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mAgnBgpcgqD(g)來說,則有===?;瘜W反應速率的影響:(一)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明確)當增加反應物的濃度時,活化分子的數(shù)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頻率增大,導致反應速率增些物質(zhì)的量,不會影響反應的速率。(二)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提出以下幾個實驗)對比(討論)給上述三個反應的容器加壓,三個反應的反應物的濃度是怎樣變化的?【事實的處理】列表比較物濃度變化的速率變化123(明確)1.一定量氣體的體積與其所受的壓強成正比。這就是說,如果氣體的壓強增大到原來的2的一半,單位體積內(nèi)的分子數(shù)就增多到原來的2倍,即體系中各個物體、液體或溶液時,由于改變壓強對它們的體積改變很小,因而。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是通過改變濃度而影響反應速率的。我們在分析壓強對參加的可逆反應來說,增大體系的壓強,反應物和生成物的(三)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驗Cu比。.Mg條分別與冷水和沸水的反應情況的對比?!緦嶒炇聦嵉奶幚怼?.化學用語化(寫方程式)(1)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或S2O32-+2H+==SO2+S↓+H2O(2)Cu+2H2SO4(濃)===CuSO4+2SO2↑+2H2O(3)Mg+2H2O===Mg(OH)2+2H2↑表格化號(℃)的時間(秒)12Cu與濃硫酸在常溫條件下和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情況對比表Cu在常溫條件下反應Cu在加熱條件下反應12(3)Mg條分別與冷水和沸水的反應情況對比表Mg條與冷水反應Mg條與熱水反應12【表征性抽象】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升高溫度,化學反應要加快。經(jīng)過實驗測定,溫度每升【原理性抽象】為什么升高溫度會使反應速率加快?(明確)當反應物濃度一定時,分子總數(shù)一定,升高溫度,反應物分子的能量增高,是活化分子的為防止食品變質(zhì),我們將食品放入冰箱中保存,以降低食品變質(zhì)的速率。(四)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演示實驗)過氧化氫分解的對比實驗(復習回顧)用KClO3制氧氣的實驗(1)2H2O2==2H2O+O2↑(2)2KClO3==2KCl+3O2↑列表對比(1)過氧化氫分解實驗的對比表應情況反應情況12(2)用KClO3制氧氣實驗的對比表應情況反應情況12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原理性抽象】為什么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明確)當溫度和反應物濃度一定時,使用催化劑可使反應途徑發(fā)生改變,從而降低了反應的活化1.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原因僅僅是改變始態(tài)到終態(tài)的途徑,不改變反應(1)在加熱條件下:2Cu+O2==2CuO2CuO+2CH3CH2OH==2Cu+2CH3CHO+2H2O(2)氮的氧化物破壞臭氧:NO+O3==NO2+O2NO2+O==NO+O2化劑叫正催化劑;能減慢化學反應速率的催化劑叫負催化劑。應速率都加快,且加快的程度相同。相反,負催化劑使為重要的地位。大約85%的反應需要催化劑。尤其【課堂練習】1.要使在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可逆反應2A(氣)+B(固)==2C(氣)+Q(Q>0)的正反應速率顯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不考慮固、氣態(tài)間的接觸面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t1t2t3(1.)(2.)(3.)NaSOHSONaSOSO+S↓+H2O或S2O32-+2H+==SO2+S↓+H2O2Mg+O2===2MgOHOCHCaOH(3)(3)電石NaSO的硫酸反應的對比實驗表NaSO液水硫酸出現(xiàn)渾濁的時間(秒)102(2).鎂條分別在空氣中和純氧中燃燒的情況對比表氣反應反應飽和食鹽水中反應的情況對比表第三節(jié)化學平衡(第一課時)化學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學過程化學反應速率討論的是化學反應快慢的問題,但是在化學研究和化工生產(chǎn)中,只考慮化學反應進行..1、可逆反應的概念:在下,既可以向進行,同時,又可以向反應??赡娣磻耗苓M行到底的反應::么?CO+H2O(g)CO2+H2在下的反應里,正反應和逆反應速率,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或態(tài)。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是()A.容器內(nèi)壓強不隨時間變化證明A(s)+2B2(g)2C2(g)+D2(g)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條件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變化⑼、百分組成B2%=C2%=D2%B器中的壓強不再隨時間變化第三節(jié)化學平衡(第二課時)理的歸納總結。學過程實實驗化學平衡是否也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保持?當條件(濃度、壓強、溫度等)改變時,平衡狀態(tài)是【實驗探究一】:探究濃度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CrOHOCrO+2H+K2Cr2O7為橙色,K2CrO4為黃色。O化。K2Cr2O7溶液【實驗探究二】:探究濃度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2V逆V正V逆V逆V正V逆步驟(1)步驟(2)【思考與交流】(1)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規(guī)律(2)用v-t圖表示化學平衡的移動:VV正 衡vV′正V′逆t應物的濃度反應物的濃度生成物的濃度生成物的濃度(2)(3)(4)【實驗探究三】: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閱讀教材30頁實驗2-7)速率、化學平衡、平衡移動三者之間的關系BpCqDQ對三者的影響極其規(guī)律。v—t圖象前方向衡vv正vv逆A轉B轉↑↑<←↓↓Q<0↑↑>→↑↑性氣體性氣體m+n<p+qV不變=V變大↓↓>→↑↑V變小性氣體性氣體m+n=p+qV不變=V變大↓↓=V變小m+n>p+q惰V不變=V變大↓↓<←↓↓V變小“V”表示體積“v”表示速率和C2的關系是()A.C1<C2B.C1=C2C.C1>C2D.2C1=C22、現(xiàn)有可逆反應2A+B+H2OC+D已達到平衡,往平衡體系中加水稀釋,平衡向_____方______________A.m+n>p+q正反應是放熱反應B.m+n>p+q正反應是吸熱反應C.m+n<p+q逆反應是放熱反應D.m+n<p+q逆反應是吸熱反應有可逆反應:nA(g)+mB(g)pC(g)+qD(g)ΔH>0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m+n>p+q),下列說法正確的是()molLsCOHCOHOg應的起始濃度不同,其中甲: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丙>甲>乙B、甲>乙>丙C、乙>丙>甲D、乙>甲>丙A、A、a:b:c=m:n:pB、a:b=m:n和+c=pmmcpcC、+a=m和mcpcpn333A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A、增大B、減小C、不變D、不能確定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說明的是CHHC2H4……①2CH4C2H4+2H2……②當降低溫度時,①式向右移動,②式向左移動,試判斷下列式中C+2H2CH4+Q12C+H2C2H2+2Q22C+2H2C2H4+2Q3Q1、Q2、Q3的大小順序為9、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l-[CuCl4]2-+4H2O能使黃綠(藍)(綠)ABCAgNOD、加入食鹽晶體下列判斷正確的是gQX.75vmol,則Y=________Z=________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2(2體積)H2(6體積N2(2體積)H2(6體積)大氣大氣發(fā)生反應(2)在上述裝置中,若起始時的a、b、c值均與(1)相同,但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氣一個容積不變的反應容器中,要求通過調(diào)節(jié)體系的溫度使下列反應達到平衡時保2.0molC.x低體系溫度使反應在平衡時達到題設條件,則正反應為_____熱反應。(2)欲使起始反應維持向逆方向移動,則x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答案】2)2.25v,0.5vcv(2)降溫,因為正反應是放熱反應且是體積減小的反應(不能加壓因為與外界大氣、(1)放(2)2.5<x<3.5、運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對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判斷學平衡常數(shù)進行計算,轉化率的計算[引言]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之間有怎樣的定量關系,請題解決],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反應物濃度以系數(shù)為指數(shù)的冪的乘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這個常數(shù)就是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簡數(shù))2、表達式: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mA(g)+nB(g)pC(g)+qD(g)的意義:(1)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也叫反應的限度)。K(2)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應向何方向進行:mAgnBgpCgqDg時刻,反應物的濃Qc<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Qc=K,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Qc>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3)利用K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度,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K。數(sh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有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2、在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水(液態(tài))的濃度、固體物質(zhì)的濃度不寫CsHOgCOg)+H2(g),K=c(CO)·c(H2)/c(H2O)Fe(s)+CO(g)Fe(s)+CO2(g),K=c(CO2)/c(CO)衡常數(shù)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關例如: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數(shù)為K1,1/2N2(g)+3/2H2(g)NH3(g)的平衡常數(shù)為K2,NH3(g)1/2N2(g)+3/2H2(g)的平衡常數(shù)為K3;該反應物的起始濃度或者=該反應物反應中消耗(反應)濃度×100%該反應物的起始濃度或者=該反應物反應中消耗(反應)的物質(zhì)的量×100%該反應物的起始物質(zhì)的量反應越完全!【課堂練習】:L濃度。2、現(xiàn)有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CO(g)+H2O(g)CO2(g)+H2(g),知CO和H2O(1)當CO轉化率為50%時,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未達到,哪個方向進行?(2)達平衡狀態(tài)時,CO的轉化率應為多少?(1)不平衡,反應向正方向進行,(2)61.7%(3)86.5%)K6⑵該反應為吸熱(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能說明該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BA、容器中壓強不變C密度不變⑷某溫度下,各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此時的溫度為830℃。的方向【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行的方向【教學過程設計】銹,甲烷與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就燃燒,這些過程都是自發(fā)的。這些不用借助于外力就可以自動進行的自發(fā)過程的共同特點是,體系會對外部做功或釋放熱量,即體系趨向于從高能狀態(tài)轉變?yōu)榈?N2O5(g)==4NO2(g)+O2(g)?H=56.7kJ/mol(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分析〗不難看出,上述兩個反應都是吸熱反應,顯然只根據(jù)反應熱(焓變)來判斷反應進行的方身能量趨于“最低”和由“有序”變?yōu)椤盁o序”的自然現(xiàn)象,為最終解決反應自發(fā)性問題提供了必要的依據(jù)。質(zhì)會通過分子的擴散自發(fā)地形成均勻混合物。這種現(xiàn)象可以推廣到相互接觸的固體物質(zhì)體系,經(jīng)過長期放置后,人們能夠找到通過把硝酸銨溶于水雖然要吸熱,它卻能夠自發(fā)地向水中擴散。為了解釋這樣一類與能量狀態(tài)的高低無體系有由有序自發(fā)地轉變?yōu)闊o序的傾向。因為與有序體系相比,無序體系“更加穩(wěn)定”,可以采取更多的存在方式。以撲克牌為例,經(jīng)過多次的洗牌之后,嚴格按照花色和序號排列的機會與花色序書〗熵:判斷過程的方向時,就稱為熵判據(jù)。6、熵變(?S):?S==反應物總熵—生成物總熵H—T?S<0反應能自發(fā)進行?H—T?S=0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H—T?S>0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講解〗在溫度、壓強一定的條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決定一個化學反應的方向。放熱反應的〖補充習題〗)A.化學反應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的B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不一定都是放熱反應C反應才能夠自發(fā)進行D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反應就一定能夠發(fā)生并完成2.下列物質(zhì)中,熵值(S)最大的是()gSSsmolCD.反應吸熱列熱化學方程式中,放出的熱量最多的是()A.CH4(g)+2O2(g)==CO2(g)+2H2O(1)△HB.2CH4(g)+4O2(g)==2CO2(g)+4H2O(1)△HC.CH4(g)+2O2(g)==CO2(g)+2H2O(g)△HD.2CH4(g)+4O2(g)==2CO2(g)+4H2O(g)△H〖提高題〗是()A.根據(jù)焓和熵的觀點,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B.根據(jù)焓和熵的觀點,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K()A.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fā)進行B.在任何溫度下都不能自發(fā)進行C下自發(fā)進行D.僅在低溫下自發(fā)進行CaO(s)+SO2(s)==CaSO3(s)進行。則保持此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最高爐溫是多少(焓變△H及熵變?S受溫度的影響可課時安排:共2課時(此為第二課時)。1.弱電解質(zhì)電離過程(用圖像分析建立)2.當v弱電解質(zhì)分子電離速率=v離子結合成弱電解質(zhì)分子速率則弱電解質(zhì)電離處于平衡狀態(tài),叫“電離平衡”,此時溶液中的電解質(zhì)分子數(shù)、離子數(shù)保持恒較(1)電離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即弱電解質(zhì)分子電離成離子過程和離子結合成弱電解質(zhì)分子過程仍只是其速率相等。(2)此平衡也是有條件的平衡:當條件改變,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3)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EQ\*jc3\*hps14\o\al(\s\up5(+),4)①加入HCl:②加入NaOH:③加入NH4Cl:各離子分子濃度如何變化:NH3、H2O、NH4、OH?溶液pH如何變化?(4)電離平衡常數(shù)(ⅱ)一元弱酸:CH3COOHCH3COO?+H+Ka=(3)一元弱堿NH3H2ONHEQ\*jc3\*hps14\o\al(\s\up4(+),4)+OH?Kb=H3PO4H++H2POEQ\*jc3\*hps14\o\al(\s\up5(),)K1=7.510?3H2POEQ\*jc3\*hps14\o\al(\s\up4(),4)H++HPOEQ\*jc3\*hps14\o\al(\s\up4(2),4)?K2=6.210?8HPOEQ\*jc3\*hps14\o\al(\s\up4(),)H++POEQ\*jc3\*hps14\o\al(\s\up4(3),4)?K3=2.210?13列物質(zhì)中的()AMgOBHOC.K2CO3D.CH3COONaHClO酸,為了提高氯水中HClO的濃度,可加入()AHClBCaCOC.H2OD.NaOH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鹽酸的反應速率大于醋酸的反應速率B.鹽酸的反應速率等于醋酸的反應速率C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D.鹽酸和醋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一樣多4.下列敘述中可說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強的是()A.溶液導電性酸甲大于酸乙B.鈉鹽溶液的堿性在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時,酸甲的鈉鹽比酸乙的鈉鹽弱C中非金屬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屬元素化合價高D.酸甲能與酸乙的銨鹽反應有酸乙生成RNaCOHR和HR的酸性強弱比較,正確的是()AHRB.HR較弱C.兩者相同D.無法比較2.一元弱酸弱堿中c(H+)與c(OH?)的求法:HcH=Ka.c酸(酸為弱酸物質(zhì)的量濃度)弱堿中OH?濃度:c(OH?)=Kb.c堿(堿為弱堿物質(zhì)的量濃度)擴展難溶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存在著電離平衡。在常溫下,溶液中各離子濃度以它們的系數(shù)為方次的乘積是一個常數(shù),該常數(shù)叫溶度各(Ksp)。例如Cu(OH)2Cu2++2OH?Ksp=c(Cu2+).[c(OH)]?2=210?20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積大于、等于溶度積時出現(xiàn)沉淀,反之沉淀溶解。(1)某CuSO4溶液中c(Cu2+)=0.02mol/L,如需生成Cu(OH)2沉淀,應調(diào)整溶液的c(OH?)。(2)要使0.2mol/L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較為完全(使Cu2+濃度降低至原來的千分之一),P四、(1)強電解質(zhì):NaCl=Na++Cl?KOH=K++OH?(2)弱電解質(zhì):CH3COOH=CH3COO?+H+NH3.H2O=NHEQ\*jc3\*hps13\o\al(\s\up5(),4)+OH?(1)強電解質(zhì)結構:強堿,鹽等離子化合物(低價金屬氧化物);弱酸,弱堿具有極性共價位的共價化合物。質(zhì)電離平衡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濃度),當電解質(zhì)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和離子重新結合成分子的速平衡與化學平衡比較率與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岸ā保弘x子、分子的濃度保持一定?!皠印保弘婋x過程與離子結合成分子過程始終在進行。的外界因素(1)溫度:溫度升高,電離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增大。(2)濃度:電解質(zhì)溶液濃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減??;離平衡常數(shù)(1)一元弱酸電離平衡常數(shù):kaCH3COOHCH3COO?+H+K=c(CH3COO?).c(H+)ac(CH3COOH)(2)一元弱堿電離平衡常數(shù):kbNH3.H2ONHEQ\*jc3\*hps14\o\al(\s\up5(+),4)+OH?K=c(OH?).c(NHEQ\*jc3\*hps14\o\al(\s\up5(+),4))bc(NH3.H2O)(3)多元弱酸是分步電離,每步各有電離常數(shù)。如:H3PO434H34H2POEQ\*jc3\*hps14\o\al(\s\up5(),4)EQ\*jc3\*hps14\o\al(\s\up4(),)H++H2POEQ\*jc3\*hps14\o\al(\s\up4(),)H++HPOEQ\*jc3\*hps14\o\al(\s\up4(2),4)?H++POEQ\*jc3\*hps14\o\al(\s\up4(3),4)?K1=7.510?3K2=6.210?8K3=2.210?13(4)電離平衡常數(shù)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而與濃度無關。(5)K的意義:基礎,來學習電離平衡。同時,又運用了化學平衡移動的原理,應用于電離平衡。從而使電離平衡系和相互制約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H2O+H2OH3O++OH—簡寫為:H2OH++OH—:25℃[H+]=[OH-]=110?7mol/L100℃[H+]=[OH-]=110?6mol/L它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有何異同?自身”作用下發(fā)生的極微弱的電離。有1×10-7mol,二者相比,水的電離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電離前后水的物質(zhì)的量幾乎不H衡溶液中cH+)(mol/L)溶液中c(OH—)(mol/L)c(H+)與c(OH—)比較性=10-7=10-7相等>10-7<10-7鈉 <10-7>10-7(1)定義:pH=-lg{c(H+)}增強。LpH試紙先用水沾濕或用濕的玻璃棒,因為這樣做,實際上已將溶液稀釋,導致所測定的pH不準確)將pH試紙顯示的顏色隨即(半分鐘內(nèi))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確定溶液的pH值 pH弱酸)(1)溶液中c(H+)相等(填“相等”或“不等”)。(2)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強酸<弱酸(填“>”或“<”)。多的是CH3COOH。(1)求酸或堿溶液的pH(2)求強酸或強堿稀釋后的pH(3)求混合溶液的pH①兩種強酸(堿)混合強堿混合(4)pH+pOH=14(一)強酸、強堿自相或互相混合(體積變化忽略不計)nI(H+)+nII(H+)(1)酸I+酸II[H+]=VI+VII(3)酸I+堿IInI(H+)?nII(OH?)nI(OH?)?nII(H+)[OH-]=I[OH-]=III(1)兩強酸等體積混合混合后的pH=小的+0.3強弱,誰大誰過剩,溶液呈誰性。(4)酸堿等體積混合①pH=2某酸與pH=12某堿混合pH難定②pH=4某酸與pH=10NaOH混LpH混合pH=72cOH=5×10-3:c(HlcHmolLcOH2=5×10cOH2=5×10-3:c(H+)=510?3=2×10-12近(D)A.(110?8+110?10)molLB.(110?8+110?10)molLC.(110?14?510?5)molLD.210?10molLCD是(CD)HC例7、有PH相等的鹽酸和醋酸(pH5),如何通過實驗的方法證明。析:經(jīng)分析可知一為強酸(鹽酸),強電解質(zhì),另一為弱酸(醋酸),弱電解質(zhì)。利用二者在電A.該溶液一定呈酸性B.該溶液一定呈堿性pH強酸與pH=11的強堿溶液混合至pH=7,求酸堿的體積比?pH(A)12(B)7(C)6(D)2)。(A)前者大(B)相等(C)前者小(D)不能肯定溫度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L0.01mol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D)純凈的重水中,[D+][OD-]>1.0×10-145.給蒸餾水中滴入少量鹽酸后,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H+][OH-]乘積不變(B)pH增大了(C)[OH-]降低了(D)水電離出的[H+]增加了6.常溫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7.某酸溶液的pH=3,則該酸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一定小于0.001mol·L-1(D)以上說法均欠妥8.常溫下,某溶液中水的電離度a=10-10/55.5(%),該溶液的pH可能是()。(A)12(B)10(C)4(D)3pHpHCpH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氫氧化鋇溶液1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olL(B)等體積pH=3的酸溶液pH=11的堿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7(C)體積相等,pH相等的鹽酸和硫酸溶液中,H+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D)pH=3的甲酸溶液的[H+]與pH=11的氨水溶液的[OH-]相等_________________。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酸的序號填寫)。(A)1:1(B)1:2(C)1:10(D)10:1pH為3.0。則原BaCl2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DmolL下NH3·H2O的電離度為()。(A)2%(B)1%(C)0.5%(D)0.01%AB(C)107(D)55.65.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使甲基橙試液變黃色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B)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C)使甲基橙試液變紅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D)使紫色石蕊試液不變色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6.下列試紙使用時,不宜先用水潤濕的是()。(A)pH試紙(B)紅色石蕊試紙(C)淀粉碘化鉀試紙(D)藍色石蕊試紙(A)c2=2c1(B)c2>2c1(C)c2<2c1(D)c1=2c2堿指示劑:HIn(溶液紅色)H+(溶液)+In-(溶液黃色)。在該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zhì),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A)鹽酸(B)碳酸鈉溶液(C)硫酸氫鈉溶液(D)過氧化鈉第二 酸鹽+較弱酸”的反應規(guī)律,它們之間能發(fā)生下列反應:①HA+HC2-(少量)=A-+H2C-②H2B(少量)+2A-=B2-+2HA③H2B(少量)+H2C-=HB-+H3CCHC(3)判斷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填寫標號)_______。(A)H3C+3A-=3HA+C3-(B)HB-+A-=HA+B2-(C)H3C+B2-=HB-+H2C-(4)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H3C+OH-(過量)=_______________。(B)(過量)+C3-=________________。500mL。試求:(1)混合液的pH;(3)若給混合液中分別滴入幾滴甲基橙、無色酚酞、紫色石蕊試液,則溶液的顏色分別是什么?(1)若a+b=14,則Va:Vb=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2)若a+b=13,則Va:Vb=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b≥8)。BCHCOHCHOHACAHCpHMr;(3)變紅色、變無色、變紅色。11.(1)1;(2)0.1;(3)10a+b-14,>。HA.(110?8+110?10)molLB.(110?8+110?10)molLC.(110?14?510?5)molLD.210?10molL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LpH(1)若a+b=14,則溶液呈性(2)若a+b=13,則溶液呈性(3)若a+b>14,則溶液呈性鹽類的水解1、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zhì)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變化規(guī)律。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驗技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教育。底如何呢?幾滴紫色石蕊試劑,進行比較。aCl?:溶液酸堿性不同的原因。Na而純水中[H+]=[OH-],顯中性。而實際上醋酸鈉顯堿性,即[H+]<[OH-],氯化銨溶液顯酸性,即HOH]板書:CH3COO-+H+CH3COOH………⑶CHCOONa+H2OCH3COOH+NaOH板書:CH3COO-+H2OCH3COOH+OH-1、鹽類水解是可逆反應,寫方程式要用“”寫醋酸鈉與水反應的實質(zhì)是:醋酸鈉電離出的醋酸根離子和水電離出的氫離子結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醋酸水解。(在溶液中由鹽電離出的弱酸的陰離子或弱堿的陽離子跟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弱酸或弱堿,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動,引起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濃度的變化。)酸+酸+堿鹽+水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類水解的類型1、強堿弱酸鹽水解(CH3COONa)CO32-,PO43-,S2-,SO32-,ClO-,F-HCOH2OH2CO3+OH-(次要)元弱酸來說,水解要分步寫。板書:2、強酸弱堿鹽(NH4Cl)Al3+,Fe3+,Cu2+HCuNOAlSONH2SO4AgNO3,不會破壞水的電離平衡,因此其溶液顯中性。酸強堿鹽、難溶于水的鹽不水解板書:4、弱酸弱堿鹽(NH4Ac)板書:5、混合鹽溶液(酸式鹽溶液)解離響鹽OONa能鹽NH4Cl能鹽NaCl無無程度增大。大。(最好用勒沙特例原理中濃度同時減小的原理來解釋)3、溶液的酸堿性鹽類水解后,溶液會呈現(xiàn)不同的酸堿性。因此,控制溶液的酸堿性可以促進或鹽的離子與水中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結合的能力的大小,組成鹽的酸或堿的越弱,鹽的水解程度家能解釋一下是什么原因?(FeCl3發(fā)生了水解,生成了Fe(OH)3,使溶液變渾濁了。) H解的應用Al3++3H2O去油污物品存①配制FeCl3溶液時常加入Fe+3H2OeOHH②配制Na2CO3溶液時常加COH2OCOOH、制備無水鹽 Mg(OH)2MgO+H2O中NHHONH·H2O+H+cClcNHcHc(OH)-?離子濃度大小例如: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醋酸和氫氧化鈉中和,所得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肥料不宜混合使用。(如:草木灰、碳酸銨、重鈣等)(1)KF(2)NH4NO3(3)Na2SO4(4)CuSO4⑥CH3COONa⑦KCl⑧NH4Cl,其pH值由小到大的順序為(②①③⑧⑦⑥⑤④)。解后顯酸性的鹽溶液,水解后顯中性的鹽溶液或不水解的正鹽溶液、水解后顯堿性的鹽溶液、一元(1)混合溶液中A離子一定發(fā)生水解反應。(2)在(1)中所指離子水解的離子方程式是。BD的文字說明。A.c(Na+)=c(HCO)+c(OH?)B.c(Na+)=c(HCO)+c(H2CO3)+c(COEQ\*jc3\*hps13\o\al(\s\up5(2),)?)C.c(OH?)=c(H+)+c(H2CO3)D.c(Na+)+c(H+)=c(HCO)+c(OH?)+2c(COEQ\*jc3\*hps13\o\al(\s\up5(2),)?)入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D)A.NH3H2OB.NaOHC.Na2CO3D.MgCO3一、選擇題:(每題有1-2個正確答案)1、下列各物質(zhì)投入水中,因促進水的電離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是()HZ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3、將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鈉飽和溶液加熱,溶液的顏色是()A、黃色不變B、黃色變橙色C、黃色變紅色D、橙色不變4、下列關于鹽類水解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鹽類水解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B、鹽類水解過程是吸熱過程C根鹽的水溶液一定顯堿性D、鹽溶液的酸堿性主要決定于形成鹽的酸和堿的相對強弱5、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堿性透明的是()大于c(Na+)。對該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cHcOHB、c(CH3COOH)+c(CH3COO-)=0.2mol/LcCHCOOHcCHCOODcCHCOOcOHmolL7、100mLpH=11的氨水與100mLpH=3的鹽酸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A、顯堿性B、顯酸性C、顯中性D、不能確定其酸堿性NaCONaHCO③H2CO3④(NH4)2CO3⑤NH4HCO3,按c(CO32-)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A、⑤<④<③<②<①B、③<⑤<②<④<①C、③<②<⑤<④<①D、③<⑤<④<②<①HSOAlCl;KF;NaPO;(1)在水溶液中,該離子水解呈堿性的是。水解呈酸性的是。。(4)既不能在酸性較強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不能在堿性較強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離子。13、泡沫滅火劑的原理是(寫離子方程式),其中小蘇打溶液放在筒,Al2(SO4)3溶液放在筒,原因是。配制完畢后要加入少量鐵屑,其目的是。15、把AlCl3溶液蒸干灼燒,最后得到的主要固體產(chǎn)物是,為什么?(用化學方程式和。的各種離子、分子按數(shù)目多少的順序排列;混合溶液中CH3COO-和HA)溶液,按下式發(fā)生一級或二級電離:H2AH++HA-,HA-H++A2-據(jù)此,填寫下列空白(填代號):(1)c(H+)最大的是,最小的是。(2)c(H2A)最大的是,最小的是。(3)c(A2-)最大的是,最小的是。ABCDC(2)Al3++3H2OAl(OH)3+3H+(3)F-+H2OHF+OH-(4)PO43-+H2OHPO42-+OH-,HPO42-+H2OH2PO4-+OH-H2PO4-+H2OH3PO4+OH-(3)Na+、SO42-、Cl-(4)HPO42-、HCO3-OOHHOHADCD(3)D、AA、c(Na+)=c(HB-)+2c(B2-)+c(OH-)BcNa)=0.1mol/L≥c(B2-)cNacYcHY-)>c(OH-)>c(H+)CHY水解方程式為:HY-+H20Y2-+H30+OH沉淀溶解平衡(1)了解難溶電解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情況。(3)掌握運用濃度商和平衡常數(shù)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轉化。SP(2)運用濃度商和平衡常數(shù)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轉化。難溶電解質(zhì)在水中也會建立一種動態(tài)平衡,這種動態(tài)平衡和化學平衡、電離平衡一樣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滿足平衡的變化基本規(guī)律。難溶電解質(zhì)溶解程度大小可以用沉淀溶解平衡常數(shù)--溶度解平衡常數(shù)的正確的理解,一方面要運用前面的影響化學平衡、電離平衡的因素知識進行牽移和類這些電解質(zhì)難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會建立一種_____________。的變化基本規(guī)律,其基本特征為:(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3.難溶電解質(zhì)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數(shù)稱為_________,簡稱_______式KSPKSP的大小和溶質(zhì)的溶解度不同,它只與________有關,與________無關。利用溶度積KSP可以判斷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5.沉淀的轉化是__________的過程,其實質(zhì)是_______。___QcKsp:__________QcKsp:__________淀的顏色變化是_____→_____→_____。出現(xiàn)這種顏色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LmLmolL酸中溶解至溶液飽和。請確定各溶液中Ba2+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_____Al(OH)3沉淀,而NaGaO2留在溶液中(循環(huán)多次后成為提取鎵的原料)。發(fā)生后一步反應是因為A、鎵酸酸性強于鋁酸B、鋁酸酸性強于鎵酸2.己知碳酸鈣和氫氧化鈣在水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固)Ca2++2OH-,CaCO3(固)(1)寫山上述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試說明用熟石灰的懸濁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理由 Ca5(PO4)3OH(固)5Ca2++3PO43-+OH- 已知Ca5(PO4)3F(固)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礦化產(chǎn)物更小,質(zhì)地更堅固。主動脈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當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劑后能防止齲一定溫度下,難溶電解質(zhì)在飽和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冪的乘積是一個常數(shù),這個常數(shù)稱為該難溶電解ClEQ\*jc3\*hps10\o\al(\s\up4(),)(1)此溫度下AgCl飽和溶液和Ag2CrO4飽和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并比較兩者的大小。沉積和溶解速率相等各離子濃度不變改變溫度、濃度等條件平衡移動)能力溫度濃度沉淀的生成溶解情況沉淀溶解平衡移動方向5.一種難溶電解質(zhì)轉化為另一種難溶電解質(zhì)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此時有沉淀析出直至沉積與溶解達到平衡沉積與溶解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溶液中存在難溶電解質(zhì),則難溶電解質(zhì)會溶至沉積與溶解達到平衡狀態(tài)SOOCaCOHOCaSOHOCO2或SOHOCOOHO(2)CuS的溶度積比CuO小得多(更難溶),有利于該反應正向進行。(3)CuS為難溶物(未反應的CuO也不溶),過濾后,將濾液濃縮、冷卻,就可在溶液中析出O用(SO2可用于制硫的化合物),因而成本低。4..H++OH-=H2O,使平衡向脫礦方向移動5Ca2++3POEQ\*jc3\*hps14\o\al(\s\up4(),)?+F-=Ca5(PO4)3F↓EQ\*jc3\*hps14\o\al(\s\up4(),)①AgCl(s)Ag+(aq)+Cl-(aq)c(AgCl)=Ksp(AgCl)=1.810?10=1.310?5mol.L?1Ag2CrO4(s)2Ag+(aq)+CrO42-(aq)xxc(Ag2CrO4)=3=3=6.510?5mol.L?1AgClsAg+(aq)+Cl-(aq)Ag2CrO4(s)2Ag+(aq)+xEQ\*jc3\*hps10\o\al(\s\up4(),)qmolL化學基礎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的探究過程點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研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解化學能向電能轉化的本質(zhì),以及這種轉化【引入】電能是現(xiàn)代社會中應用最廣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種二次能源,又稱電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電腦、手機、相機、攝像機……這一切都依賴于電池的應用。那么,電池是怎樣把究驗步驟象酸端連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問題探究】何? ×電池?!景鍟?1)原電池概念: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會產(chǎn)生電流呢?答:其實鋅和稀硫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但氧化劑和還原劑熱運動相遇發(fā)生有效式表現(xiàn)出來,激烈的時候還伴隨有光、聲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顯然從理論上講,一個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若能設法使氧化與還原分開進行,讓電子的不規(guī)則轉移變成定向移動,便能形成原電池的實質(zhì)就是將氧化還原的電子轉移變成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3)原理:(負氧正還)銅上有電子富集時,又是誰得到了電子?釋了為什么銅片上產(chǎn)生了氣泡的原因。講:我們知道電流的方向和電子運動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電流的方向是從銅到鋅,在電學上我們學生:負極(Zn)正極(Cu)講:我們一般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原電池正負極的工作原理,又叫電極方程式或電極反應。一般負極(Zn):Zn-2e=Zn2+(氧化)正極(Cu):2H++2e=H2↑(還原)講:原來一個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通過一定的裝置讓氧化劑和還原劑不規(guī)則的電子轉移變成電子的池。轉折:可以看出一個完整的原電池包括正負兩個電極和電解質(zhì)溶液,及導線。那么銅鋅原電池中的3、形成閉合回路(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且電極插入電解質(zhì)溶液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本質(zhì)條件)。(2)[鋅銅/硫酸(無導線);碳碳/氫氧化鈉]若一個碳棒產(chǎn)生氣體11.2升,另一個產(chǎn)生氣體5.6(4)Zn/ZnSO4//Cu/CuSO4鹽橋(充滿用飽和氯化鈉浸泡的瓊脂)(5)鐵和銅一起用導線相連插入濃硝酸中起用導線相連插入氫氧化鈉中ZnCu2+=Cu+Zn2+設計成電池:?工作原理:應寫復雜反應的電極反應式?式=總反應式-簡單電極反應式電極反應式:電子流向的判斷斷移動:FeFeFe不能實現(xiàn)該反應的原電池組成是()HO=2H2O,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反應保持在高溫B.電極反應(正極):O2+2H2O+4e-=4OH-C.電極反應(負極):2H2+4OH-=4H2O-4e-下列關于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A、構成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必須是兩種不同的金屬B、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化學電源類:負極兼做容器,中央插一根碳棒作正極,碳棒頂端加一銅帽。在石墨碳棒周圍填滿二氧化錳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用離子可以通過的長纖維紙包裹作隔膜,隔膜外是用氯化鋅、氯化銨和淀粉等調(diào)成糊正極2NHEQ\*jc3\*hps14\o\al(\s\up4(),4)+2e?=2NH3+H2H2MnO2=Mn2O3+H2O反應式:Zn+2NH4Cl+2MnO2=Zn(NH3)2Cl2+Mn2O3+H2OlMnOHO在使用中鋅皮腐蝕,電壓逐漸下降,不能重新充電復原,因而不宜長時間連續(xù)使用。這種電池的電量小,在放電過程中容易發(fā)生氣漲或漏液。而今體積小,性能好的堿性鋅—錳干電池是電解液由原來的中性變?yōu)殡x子導電性能更好的堿性,負極也由鋅片改為鋅粉,反應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