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 08-2432-2023 雨水調蓄設施技術標準_第1頁
DG-TJ 08-2432-2023 雨水調蓄設施技術標準_第2頁
DG-TJ 08-2432-2023 雨水調蓄設施技術標準_第3頁
DG-TJ 08-2432-2023 雨水調蓄設施技術標準_第4頁
DG-TJ 08-2432-2023 雨水調蓄設施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雨水調蓄設施技術標準StandardforstormwaterdetentionandretentionfacilitiesDG/TJ08—2432—2023J17002—2023主編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批準部門: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施行日期:2023年12月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文件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和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主編的《雨水調蓄設施技術標準》,經我委審核,現批準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統(tǒng)一編號為DG/TJ08—2432—2023,自2023年12月1日起實施。本標準由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解釋。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2023年6月1日—1—為全面貫徹落實《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上海市城鎮(zhèn)雨水排水規(guī)劃(2020—2035年)》和《上海市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污泥處理處置規(guī)劃(2017—2035)》等相關工作要求,提升上海的排水安全和水環(huán)境質量,根據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fā)<2022年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建筑標準設計編制計劃>的通知》(滬建標定〔2021〕829號)的要求,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和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會同相關單位,經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并參考有關國內外先進標準和要求,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內容有:總則;術語和符號;水量和水質;規(guī)劃布局;設計;施工和驗收;運行維護。各單位及相關人員在執(zhí)行本標準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反饋至上海市水務局(地址:上海市江蘇路389號;郵編:200050;E-mail:kjfzc@swj..cn),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號;郵編:200092;E-mail:lichunju@),上海市建筑建材業(yè)市場管理總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橋路683號;郵編:200032;E-mail:shgcbz@163.com),以便修訂時參考。主編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參編單位:上海市水務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2—上海城市排水系統(tǒng)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碧波水務設計研發(fā)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洼石環(huán)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漢世德水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張辰莊敏捷戴勇華鄒麗敏周娟娟朱五星王捷張愛平朱弋謝宇銘仲明明李濱龔曉露李春鞠薛穎陳昱霖王翼陸曉楨張留瓅朱霞雁時珍寶嚴飛徐旻輝柯杭李云飛主要審查人:李田祁繼英鞠春芳張建頻李耀良上海市建筑建材業(yè)市場管理總站—1—1總則 1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2.2符號 43水量和水質 63.1水量 63.2水質 84規(guī)劃布局 95設計 115.1一般規(guī)定 115.2調蓄池 125.3調蓄管道 165.4綠地和廣場調蓄設施 195.5內河內湖調蓄工程 215.6應急削峰調蓄設施 215.7電氣和自控 225.8通風除臭 256施工和驗收 286.1土建施工 286.2安裝工程 286.3質量驗收 297運行維護 317.1一般規(guī)定 317.2運行模式和控制 31—2—7.3維護和管理 33本標準用詞說明 37引用標準名錄 38條文說明 39—3—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43Waterquantityandquality 63.1Waterquantity 63.2Waterquality 84Planningandlayout 95Design 115.1Generalrequirements 115.2Storagetank 125.3Stormwaterdetentionpipe 165.4Openspacestoragefacilities 195.5Citywaterbodies 215.6Emergencypeak-flowdetentionfacilities 215.7Electricalcontrolandautomation 225.8Ventilationandodorcontrol 256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 286.1Sitework 286.2Installation 286.3Qualitycontrolandacceptance 297Operationandmaintenance 317.1Generalrequirements 317.2Operationmodeandcontrol 31—4—7.3Maintenaceandmanagement 33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37Listofquotedstandards 38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9—1—1總則1.0.1為保障本市排水安全、防治內澇、控制雨水徑流和溢流污染、加強雨水綜合利用,指導雨水調蓄設施的規(guī)劃、建設和運維,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本市新建、改建和擴建的雨水調蓄設施的規(guī)劃布局、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不適用于應對污水峰值流量的調蓄設施。1.0.3雨水調蓄設施的規(guī)劃和建設應以總體規(guī)劃、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排水和污水處理等專項規(guī)劃為依據,與防洪、河道水系、道路交通、園林綠地、環(huán)境保護等專項規(guī)劃和設計相協(xié)調。1.0.4雨水調蓄設施應遵循海綿城市理念,結合城鎮(zhèn)建設,充分分散相結合,水量水質并重,削峰控污并重,建設管理并重,做到1.0.5雨水調蓄設施的運行宜統(tǒng)籌實施排水系統(tǒng)廠站網一體化運行調度,通過泵站、調蓄池和排水管渠干支線聯(lián)動、錯峰輸送、運行實時監(jiān)測、模型輔助決策等手段,實現污水平穩(wěn)輸送,減少對污水處理廠運行的沖擊。1.0.6雨水調蓄設施的規(guī)劃布局、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和本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雨水調蓄stormwaterdetentionandretention雨水調節(jié)和儲蓄的統(tǒng)稱。雨水調節(jié)是指在降雨期間暫時儲存一定量的雨水徑流,削減向下游排放的徑流峰值流量,延長排放時間,實現削峰的目的。雨水儲蓄是指對徑流水量或合流制溢流進行儲存、滯留、沉淀、蓄滲或過濾,實現徑流污染控制和回收利用的目的。2.1.2雨水調蓄設施stormwaterdetentionandretentionfacilities具有雨水調蓄功能的設施總稱。根據調蓄目的,可分為削峰調蓄設施、污染控制調蓄設施、雨水綜合利用調蓄設施;根據設施類型,可分為調蓄池、調蓄管道、綠地和廣場調蓄設施、內河內湖調蓄等;根據設施在雨水系統(tǒng)中的位置,可分為源頭減排調蓄設施、雨水管渠調蓄設施和排澇除險調蓄設施;根據使用用途,可分為專用調蓄設施和兼用調蓄設施。2.1.3專用調蓄設施dedicatedstormwaterdetentio專門為雨水調蓄目的建設的雨水調蓄設施,如調蓄池和調蓄管道等。2.1.4兼用調蓄設施multi-functionstormwaterdetention利用公共開放空間或地下空間建設的雨水調蓄設施,一般設置在地表,平時發(fā)揮設施原有功能,暴雨產生積水時發(fā)揮雨水調—3—蓄功能,如綠地和廣場調蓄、應急削峰調蓄設施。2.1.5調蓄池storagetank用于調蓄雨水或合流污水的封閉式地下鋼混水池。2.1.6調蓄管道stormwaterdetentionpipe以調蓄雨水或合流污水為主要功能的管道,一般管道直徑在3000mm以上。2.1.7綠地和廣場調蓄設施openspacestoragefacilities平時發(fā)揮設施原有景觀和休閑娛樂功能,降雨時發(fā)揮源頭減排雨水調蓄或削峰功能的綠地和廣場,包括公園中的綠地、廣場,以及運動場、停車場等敞開空間。facilities平時發(fā)揮設施原有功能,在發(fā)生超出內澇設計重現期的極端暴雨時發(fā)揮雨水調蓄功能的綠地、廣場、運動場、停車場、道路等公用設施空間和內河內湖。2.1.9沖洗flushing采用門式沖洗、水力翻斗沖洗、水力噴射器、真空沖洗等方法釋放沖洗水對調蓄池底部淤泥進行沖刷清洗的過程。2.1.10真空沖洗vacuumflushing調蓄池設置存水室和真空抽吸系統(tǒng),利用真空虹吸效應儲水,沖洗調蓄池時,開啟真空破壞閥(進氣閥),存水室中的沖洗水釋放,對池底進行沖刷清洗的過程。2.1.11內河內湖citywaterbodies流經或位于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由市、區(qū)內河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具—4—2.2符號2.2.1水量D—單位面積調蓄雨量;F—匯水面積;Vn———某類型源頭調蓄海綿設施的調蓄總容積;Vi———某類型中單一源頭調蓄海綿設施的調蓄容積;α—脫過系數,取值為雨水調蓄設施下游和上游設計流量之比;фn———某類型源頭調蓄海綿設施換算成雨水管渠提標削峰調蓄設施的容積換算系數;Ψ—徑流系數;β安全系數。2.2.2調蓄池設計At—t時刻調蓄池表面積;D—總管管徑;g—重力加速度;h—調蓄池水深;—5—h1—放空前調蓄池水深;h2—放空后調蓄池水深;Q—總管流量;Q1—調蓄池出口流量;to—放空時間;V—調蓄池有效容積;η—排放效率?!?—3水量和水質3.1水量3.1.1雨水調蓄設施的設計調蓄量應根據雨水設計流量和調蓄設施的主要功能,經計算確定,宜采用數學模型法校核。當雨水調蓄設施具有多種功能時,應分別計算各種功能所需要的調蓄量,根據不同功能發(fā)揮的時序,確定取最大值或是合計值作為設計調蓄量。3.1.2用于雨水管渠提標削峰的雨水調蓄設施,其調蓄量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根據設計要求,通過比較雨水調蓄設施上下游的流量過程線,按下式計算:(3.1.21)式中:V———調蓄量或雨水調蓄設施有效容積(m3);Qi———雨水調蓄設施上游設計流量(m3/s);Qo———雨水調蓄設施下游設計流量(m3/s);T———設計降雨過程的總持續(xù)時間(s),一般取3600s。2當缺乏上下游流量過程線資料時,可采用脫過系數法,按下式計算:V=60·[-5+·2+1.10)·log(α+0.3)+·Qit(3.1.22)—7—式中:b———上海市暴雨強度公式參數,取值為7.0;α—脫過系數,取值為雨水調蓄設施下游和上游設計流量之比;Qi———雨水調蓄設施上游設計流量(m3/s)。3雨水管渠提標削峰調蓄設施服務范圍內已規(guī)劃建設源頭調蓄海綿設施時,削峰調蓄設施的調蓄量可根據海綿設施的貢獻進行折減。3.1.3用于內澇防治削峰的雨水調蓄設施,其調蓄量應通過數學模型法校核積水深度和退水時間。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應取50年~100年,設計降雨雨型應根據現行上海市地方標準《治澇標準》DB31/T1121的相關規(guī)定3.1.4用于污染控制的雨水調蓄設施,其調蓄量可按下式計算:V=10DFΨβ(3.1.4)式中:D———單位面積調蓄雨量(mm),源頭雨水調蓄設施可按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的單位面積調蓄雨量進行計算,強排系統(tǒng)合流制單位面積調蓄雨量≥11mm、分流制單位面積調蓄雨量≥5mm;F—匯水面積(hm2);Ψ—徑流系數;β安全系數,一般為1.1~1.5。設計時,應核算雨水調蓄設施對污染的控制效果。3.1.5用于雨水綜合利用的雨水調蓄設施,其調蓄量應根據可回收利用水量經綜合比較后確定。初期徑流棄流量應按下墊面收集雨水的污染物實測濃度確定。當無資料時,屋面棄流量可為2mm~3mm,硬質地面棄流量可為5mm。3.1.6兼用調蓄設施的調蓄量,應綜合考慮設施原有功能和調—8—蓄目的后確定。原有設施改建為兼用調蓄設施時,應根據設施的可調蓄水量校核設計標準是否滿足調蓄量要求。當不滿足要求時,可對設施進行改、擴建,但不應影響設施原有功能的發(fā)揮。3.1.7在排水系統(tǒng)不同位置設置多個雨水調蓄設施時,應以系統(tǒng)為單位進行綜合分析和計算,統(tǒng)籌確定每個雨水調蓄設施的調蓄量,并應滿足系統(tǒng)調蓄的總體設計和運行要求。3.2水質3.2.1當雨水調蓄設施用于污染控制和雨水綜合利用時,應確定雨水調蓄設施設計水質。設計水質應根據實測數據并結合調查資料確定,缺乏資料時可按用地性質類似的鄰近區(qū)域排水系統(tǒng)的水質確定。3.2.2當雨水綜合利用的調蓄設施出水不能滿足回用水質標準時,應處理達標后回用。當同時用于多種用途時,其回用水質應按最高水質標準確定?!?—4規(guī)劃布局4.0.1雨水調蓄設施的類型應根據調蓄目的、用地條件和豎向交通、地下綜合管廊等設施和內河內湖等天然調蓄空間統(tǒng)籌考慮,相互協(xié)調。4.0.2雨水調蓄設施應根據削峰和污染控制的調蓄目的,結合城鎮(zhèn)豎向標高、用地情況和雨污水管道布局,按照先地上后地下、先淺層后深層的原則,根據需要合理設置。4.0.3雨水調蓄設施的平面布局應在排水系統(tǒng)整體運行評估基礎上,根據調蓄目的、排水體制、管網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圍環(huán)境等綜合考慮后確定,可采用多個工程相結合的方式達到調蓄目的。設施服務范圍超過2km2或采用多個工程相結合達到調蓄目的時,應采用數學模型進行布局優(yōu)化。4.0.4削峰調蓄設施的平面布局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宜布置在易積水點或需要提標的排水系統(tǒng)中上游。2宜根據用地情況和總調蓄規(guī)模提出技術經濟最優(yōu)的調蓄設置方案。4.0.5強排區(qū)域,新建、改建地塊開發(fā)項目應根據需要同步配建雨水調蓄設施,并應與周邊排水系統(tǒng)銜接,其規(guī)模應按表4.0.5的要求執(zhí)行。表4.0.5不同土地用途下配建雨水調蓄設施的規(guī)模土地用途地塊面積配建雨水調蓄設施的規(guī)模雨水調蓄設施的服務范圍廣場≥3ha9000m3地區(qū)<3ha3000m3/ha續(xù)表4.0.5土地用途地塊面積配建雨水調蓄設施的規(guī)模雨水調蓄設施的服務范圍—120m3/ha勵服務周邊區(qū)域4.0.6污染控制調蓄設施的平面布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的污染控制調蓄設施應優(yōu)先分散布置在源頭地塊。2控制泵站放江污染時,雨水調蓄設施宜集中設置在雨水管網的下游,與雨水泵站合建或結合公用地塊、道路、河道等用地的地下空間復合建設。4.0.7雨水綜合利用的調蓄池宜設置在源頭,采用封閉式結構。5設計5.1一般規(guī)定5.1.1雨水調蓄設施包括調蓄池、調蓄管道、綠地和廣場調蓄設施、內河內湖等,可為單一工程或多個工程的組合。5.1.2雨水調蓄設施的進、出水標高應根據調蓄目的合理設定,確保將服務范圍內需要被調蓄的雨水徑流引至調蓄空間。兼用調蓄設施應在確保設施發(fā)揮原有功能基礎上,合理控制設施用于雨水調蓄的頻次。5.1.3用于污染控制但不具備凈化功能的雨水調蓄設施,其出水和清淤沖洗水,應接入污水系統(tǒng)。用于削峰調蓄的雨水調蓄設施,其清淤沖洗水也應接入污水系統(tǒng)。5.1.4用于污染控制的雨水調蓄設施出水排放至污水處理廠時,不應影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5.1.5雨水調蓄設施進水處宜設置垃圾攔截裝置。5.1.6雨水調蓄池的設計應考慮施工期間的穩(wěn)定性,進行抗浮驗算,臨河或建于坡地時應進行抗滑、抗傾覆穩(wěn)定驗算。5.1.7雨水調蓄設施應設置警示牌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5.1.8具有滲透功能的雨水調蓄設施,應根據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DG/TJ08—2298的相關規(guī)定采取防滲措施。5.1.9位于地下且人員經常進入操作維護的空間應設置疏散通道,其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消防設施通用規(guī)范》GB55036和《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的相關規(guī)定。5.2調蓄池5.2.1結合現狀條件,調蓄池宜通過合理設計同步發(fā)揮污染控制和削峰功能。5.2.2調蓄池根據是否有沉淀凈化功能,可分為接收池、通過池和聯(lián)合池三種類型。其選擇應根據調蓄目的、服務面積和在系統(tǒng)中的位置等因素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用于徑流污染控制的調蓄池應采用接收池。2用于分流制削峰和雨水綜合利用的調蓄池可采用通過池和聯(lián)合池。5.2.3調蓄池和排水管渠的連接形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用于削峰的調蓄池可采用與排水管渠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的形式。2用于徑流污染控制或雨水綜合利用的調蓄池應采用與排水管渠并聯(lián)的形式。5.2.4調蓄池應設置預處理設施,與市政設施合建的調蓄池宜利用現有預處理設施。5.2.5沒有條件采用數學模型校核時,調蓄池的有效容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接收池的容積,應按本標準第3.1節(jié)的規(guī)定確定。2通過池的容積,宜根據設計水量、污染控制目標、表面水力負荷和沉淀時間等參數計算確定,其中表面水力負荷和沉淀時間等宜通過試驗確定。在無試驗資料時,表面水力負荷可為1.5m3/(m2·h)~3.0m3/(m2·h),沉淀時間可為0.5h~1.0h。3聯(lián)合池的容積,宜根據長期監(jiān)測后確定的受污染雨水徑流水質和水量,分別確定接收部分和沉淀凈化部分的容積。5.2.6調蓄池的有效水深,應根據用地條件、類型、池型、施工條件和運行能耗等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為集約利用建設用地,有效水深不宜小于2.5m。5.2.7調蓄池的池體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池型應根據用地條件、調蓄容積和總平面布置等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可采用矩形、多邊形和圓形等。2底部結構應根據沖洗方式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采用門式沖洗或真空沖洗時,宜為廊道式;2)當采用水力翻斗沖洗時,應為連續(xù)溝槽式,并應進行水力模型試驗;3)當采用水力噴射器沖洗時,設計底坡宜坡向水力噴射器;4)設計底坡坡度宜為1%~2%。3超高宜大于0.5m。5.2.8調蓄池的進水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進水可采用管道、渠道和箱涵等形式。2進水井位置應根據合流污水或雨水管渠位置、調蓄池位規(guī)定:1)并聯(lián)形式的調蓄池進水井可采用溢流井、旁通井等形式。2)采用溢流井作為進水井時,宜采用槽式,也可采用堰式或槽堰結合式;管渠高程允許時,應采用槽式;當采用堰式或槽堰結合式時,堰高和堰長應進行水力計算,并復核其過流能力。3)采用旁通井作為進水井時,應設置閘門或閥門,需要快速啟閉的閘門或閥門的啟閉時間應小于2min。閘門或閥門的止水效果應可靠。3進水可采用重力進水、水泵進水或二者相結合的形式,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用于污染控制的調蓄池,宜采用重力進水;調蓄池最高設計水位宜低于雨水(合流)泵站的最低水位;當調蓄池埋深不滿足重力進水要求時,應采用水泵提升進水,進水時間宜為0.5h~1.0h。2)用于削峰的調蓄池,宜采用重力進水。3)當采用水泵提升進水時,不應影響泵站的防汛能力。水泵配置應根據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城鎮(zhèn)排水泵站設計標準》DGJ08—22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4進水應順暢,不應產生滯流、偏流和泥沙雜物沉積。5當調蓄池進水口下沿距離池底大于等于4m時,宜采取消能措施。5.2.9調蓄池放空可采用重力放空、水泵排空或二者相結合的方式,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放空管管徑應根據放空時間確定,且放空管排水能力不應超過下游管渠排水能力。2采用管道就近重力出流的調蓄池,出口流量應按下式計算:Q1=CdA(5.2.91)式中:Q1———調蓄池出口流量(m3/s);A———調蓄池出口截面積(m2);g—重力加速度(m2/s);3采用管道就近重力出流的調蓄池,放空時間應按下式計算:(5.2.92)At—t時刻調蓄池表面積(m2);h—調蓄池水深(m)。4采用水泵排空的調蓄池,放空時間可按下式計算:to=(5.2.93)式中:V———調蓄池有效容積(m3);Q'———下游排水管渠或設施的受納能力(m3/s);η—排放效率,一般取0.3~0.9。5用于污染控制的調蓄池,在下游輸送、處理能力滿足要求時,放空時間宜為12h~48h。用于削峰的調蓄池,應盡快放空,放空時間不宜大于24h。6采用水泵排空的調蓄池,排空立管垂直高度小于10m時,宜采用不銹鋼管或球墨鑄鐵管;垂直高度大于10m時,應采用不銹鋼管。7出水應順暢,不應產生壅流。5.2.10調蓄池溢流設施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采用水力固定堰進水方式的調蓄池應設置溢流設施。2溢流管道過流斷面應大于進水管道過流斷面。5.2.11調蓄池應設置清淤沖洗、通風除臭、電氣儀表等附屬設施和檢修通道,并應配備安全防護、檢測維護設備和用品。5.2.12調蓄池應根據工程特點和周邊條件,選擇經濟、可靠的沖洗水源。5.2.13調蓄池沖洗應根據工程特點和調蓄池池型設計,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選用安全、環(huán)保、節(jié)能、操作方便的沖洗方式,宜采用設備沖洗等方式,可采用人工沖洗作為輔助手段。2矩形池宜采用門式沖洗、連續(xù)溝槽沖洗和真空沖洗等方式;圓形池應結合底部結構設計,并宜采用水力噴射器沖洗和徑向門式沖洗等方式;不規(guī)則池型宜采用水力噴射器沖洗。3位于泵房下部的調蓄池,宜選用設備維護量低、控制簡單、無需電力或機械驅動的沖洗方式。5.2.14調蓄池應根據需要設置檢修通道或檢修口。檢修通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檢修通道設置樓梯時,樓梯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寬度應大于1100mm,傾角應小于40°,每個梯段的踏步應小于18級,并應滿足防腐和安全性要求;有條件時,宜獨立設置檢修通道間。2檢修通道應設置欄桿,地面應防滑。3檢修通道不應對調蓄池沖洗產生影響。4檢修通道應滿足人工清除池底沉積物時的運渣要求。5.2.15調蓄池應根據設備安裝和檢修要求,設置設備起吊孔。設備起吊孔尺寸應按起吊最大部件外形尺寸各邊加300mm,并應考慮立體空間的吊裝和轉運要求,起吊孔的蓋板宜采取密封措施。5.2.16調蓄池通風井的設計應方便取樣監(jiān)測。5.2.17調蓄池應采取防腐措施。頂部覆土并種植綠化的調蓄池,頂板應增加耐根穿刺防護層。5.2.18調蓄池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調蓄池場地應設消防設施,并應符合現行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5.3調蓄管道5.3.1調蓄管道工程的總體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位置和走向應根據功能需求,結合排水系統(tǒng)、城鎮(zhèn)道路和河道水系等情況初步選定,并應經城市規(guī)劃確認。2埋深應與地下空間規(guī)劃相協(xié)調,并應根據排放條件、河3調蓄管道工程宜與市政設施合建,用于徑流污染控制時,應做除臭設計。5.3.2調蓄管道工程應由總管、入流設施、出水放空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和檢修設施組成。5.3.3總管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根據調蓄需求,一次規(guī)劃,分期實施。近期工程應考慮遠期發(fā)展需要,并應預留接口。2斷面形狀應根據設計流量、埋設深度、工程環(huán)境條件等要求確定,一般宜選用圓形。3長度、管徑、流量和流速應結合其調蓄目的、調蓄量等進行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并應采用水力模型對總管內水流的流速、流態(tài)進行模擬校核,必要時可設置流槽。4應合理確定沖洗和清淤的方式以及相應的設備。5應采取防滲防腐措施,并應設置小流量排水泵。5.3.4已建設施改造工程在利用前應對設施進行檢測,并應經清淤、修復、防滲等措施使設施達到功能性和結構安全性后方可投入使用。5.3.5入流設施應包括截流設施、格柵等預處理設施、進水管道和進水井。5.3.6截流設施可布置在排水系統(tǒng)的中部或末端,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用于徑流污染控制的截流模式宜采用重力截流;調蓄管道埋深不滿足重力進水時,應采用水泵提升的方式,進水時間宜為0.5h~1.0h。2當采用水泵提升進水時,不應影響泵站的防汛能力。3用于削峰的調蓄管道,截流設施應采用重力進水,重力截流設施可采用溢流井、旁通井等形式。4可利用閘門、閥門等設備控制進入調蓄管道的水量。5.3.7調蓄管道與多處截流設施相連時,應在截流設施處設置流量計量和控制裝置。5.3.8進水管道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根據水文地質條件、現狀排水系統(tǒng)布局、進水井、管道結構形式和埋深、進出水方式和綜合投資等因素確定進水管道的位置和路由。2宜根據設計的截流調蓄量,采用數學模型法確定管徑。3進水管道上應設置排氣裝置,并應根據需要采取消能措施和設置流量控制裝置。5.3.9進水井應根據截流設施和調蓄管道布置設置,距離較近的多個截流設施宜接入同一進水井。進水井應根據進水管道與總管的落差考慮采取消能措施。5.3.10出水設施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式(5.2.91)計算。2采用水泵排空的調蓄管道,提升泵站宜設在調蓄管道下游,規(guī)模根據下游輸送、處理能力確定,應考慮備用泵,放空時間可按式(5.2.93)計算。3具有輸送功能的調蓄管道,其提升泵站水泵規(guī)模應為各功能計算的規(guī)模之中的最大值。4出水口形式和出口流速,應根據受納水體的水質要求、水5.3.11調蓄管道工程的設計宜通過流體力學模擬或水工結構模型模擬,進行校正和優(yōu)化。5.3.12調蓄管道應設置檢查井(口),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檢查井(口)可利用施工時的工作井設置,也可結合入流2檢查井(口)設置間距可結合調蓄管道疏通方式、檢修水平確定。3調蓄管道檢查井(口)尺寸應根據檢修人員、機械設備和清淤設施進出需求確定。5.3.13根據調蓄管道檢修需求,可在管道底部設置檢修平臺,對于管徑大于4000mm的管道宜設置檢修平臺。管道調蓄能力和過流能力的計算應考慮檢修平臺占用的空間。5.3.14內部設置檢修平臺的調蓄管道,應采取防腐、防滑措施,并應配套設置照明與通風系統(tǒng)。5.3.15矩形調蓄管道、入流設施和出水放空設施及總管附屬設施中的小型構筑物宜優(yōu)先選用裝配式和預制一體化結構。5.3.16建設在相對標高-20m以下的調蓄管道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鎮(zhèn)雨水調蓄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1174中隧道調蓄工程的要求。5.4綠地和廣場調蓄設施5.4.1綠地和廣場調蓄設施應根據場地條件和調蓄目的等因素,按照兼用調蓄設施進行設計。5.4.2用于源頭調蓄的綠地和廣場,其設計應符合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DG/TJ082298的相關規(guī)定。5.4.3淺層調蓄池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可采用管道、箱涵或模塊拼裝而成。單向截止閥等設施。3宜具有排泥的功能。4具有滲透功能的調蓄池四周宜采用粒徑20mm~50mm級配碎石包裹,調蓄池上、下碎石層厚度均應大于150mm。5兩組調蓄池間距不應小于800mm。6底部設置穿孔管排水時,宜選擇單位面積重量不小于—20—200g/m2的長絲土工布包裹。5.4.4用于排澇除險調蓄的下凹式綠地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下凹深度應根據設計調蓄容量、綠地面積、植物耐淹性2宜設置多個雨水進水口,進水口處標高宜高于匯水地面標高50mm~100mm,并宜設置攔污和采取消能措施。3調蓄雨水的排空時間不應大于綠地中植被的耐淹時間。4應在綠地低洼處設置出流口并與下游排水通道相連。5.4.5用于排澇除險調蓄的下沉式廣場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設置專用雨水出入口,入口處標高宜高于匯水地面標高50mm~100mm,且應設置攔污裝置,出水可設計為多級出水口形式。2排空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5.2.9條的規(guī)定,宜為降雨停止后2h內排空。3應設置清淤裝置和檢修通道。5.4.6利用城鎮(zhèn)公園和住宅小區(qū)等開放空間建設的兼用調蓄設施的設計應結合雨水系統(tǒng)、景觀、豎向規(guī)劃和自身建設進行設計,利用綠地和水體等發(fā)揮調蓄功能。5.4.7利用廣場、運動場或停車場建設的可拆卸的小型地上雨水調蓄設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施建設不應影響廣場、運動場或停車場原有功能的發(fā)揮。2主要功能應為削峰調蓄。3進、出水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5.2.8條和第5.2.9條的規(guī)定。4池體構件使用壽命不應低于20年,池壁抗?jié)B不應低于—21—P6級、結構強度應滿足設計壓力要求。5.4.8利用綠地、廣場建設的兼用雨水調蓄設施和可拆卸的小型地上雨水調蓄設施應設置疏散通道和警示牌,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并應設置預警預報系統(tǒng)。5.5內河內湖調蓄工程5.5.1內河內湖的調蓄規(guī)模應在本市除澇規(guī)劃的基礎上,根據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確定,并應滿足各片區(qū)水面率和管控水位的要求。5.5.2用于調蓄時,內河內湖的平面布置應根據其功能定位、地形地貌、周邊城鎮(zhèn)規(guī)劃、土地利用規(guī)劃、區(qū)域排水除澇和水系規(guī)5.5.3內河內湖設置的濱河步道,應結合調蓄水位等因素合理設計豎向標高,充分發(fā)揮可利用的調蓄空間。5.5.4內河內湖的調蓄規(guī)模和調蓄水位確定后,對填占調蓄庫容的涉水構筑物必須經過排水除澇影響論證后方可建設。5.5.5內河內湖的護岸、護坡設計應滿足調蓄水位變動對結構的要求,護岸、護坡和雨水管渠出水口的結構設計應相互協(xié)調。5.5.6內河內湖宜通過構建生態(tài)護坡和陸域緩沖帶等生態(tài)措施,削減進入內河內湖的雨水徑流污染。5.6應急削峰調蓄設施5.6.1應急削峰調蓄設施宜結合綠地、廣場、運動場、停車場、非重要的低洼道路、地下車庫、退序的單建式人防設施和水體等設置,平時不應影響場地原有功能的正常使用。5.6.2應急削峰調蓄設施的設計,應綜合考慮場地平時的功能用途、地形地質、安全防護、維護管理等因素,除了水體之外,應急—22—削峰調蓄設施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選址應滿足超標雨水入流條件,并應具備臨時封閉的條件。2應采取措施滿足應急削峰調蓄工況下的防水、結構和電氣安全。3應便于人工清淤。4應采取安全措施和設置預警預報系統(tǒng),系統(tǒng)信號應接入交通管理和水務管理平臺。5.6.3應急削峰調蓄設施的安全措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設置安全警示標牌和語音報警系統(tǒng)。2應設置人員逃生通道。3應設置圍護設施。5.7電氣和自控5.7.1雨水調蓄設施的負荷等級和供電方式應根據設施功能、規(guī)模和重要性合理確定。與泵站合建的雨水調蓄設施應結合泵站的負荷等級確定。5.7.2電氣主接線設計應根據雨水調蓄設施的規(guī)模、用電負荷大小、運行方式、供電接線和雨水調蓄設施重要性等因素合理確定。接線應簡單可靠、操作檢修方便、節(jié)約工程投資。當雨水調蓄設施與泵站合建時,電氣主接線設計應結合泵站統(tǒng)一確定。5.7.3雨水調蓄設施應急電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采用單電源供電方式時,應結合調蓄設施的重要性、閘(閥)設備的類型、主要變配電設備的安裝位置確定是否設應急2兼用調蓄設施和應急削峰調蓄設施的預警預報系統(tǒng)、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等用于人員或車輛安全疏散的系統(tǒng)和設施應—23—設置應急電源。5.7.4電氣設備布置應結合雨水調蓄設施總體布局緊湊布置且檢修維護方便。5.7.5雨水調蓄設施的配電室、控制室宜采用地上式;當布置在地下室時,應采取相應的防淹防潮措施。5.7.6雨水調蓄設施可結合其場地空間布局,設置分布式光伏發(fā)電與儲能消納一體化應用裝置,實現節(jié)能降碳。5.7.7雨水調蓄設施應根據工程規(guī)模、調蓄目的、運行管理等要求確定檢測和控制的內容,宜具有數字化感知、自動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的功能。5.7.8雨水調蓄設施宜采用“無人值守、遠程監(jiān)管、定期巡檢”的控制模式,實現遠程的運行監(jiān)視、控制與管理。5.7.9與其他排水工程合建的雨水調蓄設施檢測和控制內容應結合其他排水工程統(tǒng)一考慮。5.7.10城鎮(zhèn)公共雨水調蓄設施工藝運行參數檢測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雨水調蓄設施出水設施和調蓄管道關鍵節(jié)點宜設置流量檢測。2雨水調蓄設施、調蓄管道重要節(jié)點宜設置液位檢測。3污染控制調蓄設施宜設置在線監(jiān)測儀表,與泵站合建時宜設置在泵站。監(jiān)測項目宜為懸浮物(SS)、氧(ORP)、氨氮(NH3N)、化學需氧量(COD)。5.7.11雨水調蓄設施設備運行參數檢測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泵宜設置溫度、泄漏、在線絕緣等監(jiān)測設備,可根據運行管理需求設置泵機振動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2沖洗設備、除臭設備應根據處理流程要求配置過程監(jiān)測—24—設備。3配電間宜設置變配電設備綜合監(jiān)測系統(tǒng)。5.7.12雨水調蓄設施應設置有毒有害氣體、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臭氣污染物監(jiān)測儀表。檢測位置和檢測項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雨水調蓄設施密閉區(qū)域:硫化氫(H2S)、氨氣(NH3)、甲烷(CH4)。2地下式雨水調蓄設施設備層:H2S、NH3、CH4、O2、溫濕度,出入口應設置報警顯示裝置。3雨水調蓄設施的邊界和開放區(qū)域臭味敏感點、除臭裝置排氣筒:H2S、NH3,應根據需要增加甲硫醇、臭氣在線監(jiān)測。5.7.13雨水調蓄設施自控系統(tǒng)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大型雨水調蓄設施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結構宜為信息層、控制層和現場層三層結構;形式簡單、設備數量少的雨水調蓄設施可為控制層和現場層兩層結構。2設備控制宜為基本、就地和遠控三種控制方式。3雨水調蓄設施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應設置工業(yè)控制網絡信息安全設備。4雨水調蓄設施應設置和上級信息平臺聯(lián)絡的通信接口。5.7.14雨水調蓄設施安防系統(tǒng)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雨水調蓄設施應設置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分為安防視頻系統(tǒng)和生產管理視頻系統(tǒng),宜遵循“本地存儲,數據上傳”的原則,視頻圖像上傳上級信息平臺;安防視頻監(jiān)視范圍應包括周界、出入口和道路,生產管理視頻監(jiān)視范圍應包括主要工藝2雨水調蓄設施宜設置周界報警系統(tǒng)。3雨水調蓄設施根據運行需求可設置門禁系統(tǒng)和可視對講系統(tǒng),并對出入信息進行記錄。4地下式雨水調蓄設施設備層、配電間等區(qū)域宜設置感煙報警系統(tǒng)?!?5—5根據運行管理需求,可設置安全報警系統(tǒng)、智能語音系統(tǒng)和緊急報警系統(tǒng)。5.7.15雨水調蓄設施宜設置智能化應用系統(tǒng),并宜符合下列要求:1集水井、配電間等區(qū)域可設置運行參數智能識別分析系統(tǒng),實現液位、電量等檢測數據的智能識別。2周界、主要道路、配電間等區(qū)域可設置安全警戒智能識別分析系統(tǒng),實現人員移動動態(tài)偵測。3宜設置智能照明系統(tǒng)。4可根據運行管理需求設置智能巡檢設備。5.7.16城鎮(zhèn)公共雨水調蓄設施監(jiān)測信息應實時接入水務信息平臺。5.8通風除臭5.8.1當采用封閉結構的調蓄池時,應設置送排風設施。通風系統(tǒng)宜與除臭系統(tǒng)結合考慮。設計通風換氣次數應根據調蓄目的、進出水量、日常維護要求、人員進出空氣安全要求、有毒有害氣體爆炸極限濃度、合理氣流組織等因素確定。5.8.2調蓄池有人員進出的操作區(qū)可采用自然進風或機械進風方式,應采用機械排風方式,應確保人員進入期間內部空氣質量滿足要求。當通風系統(tǒng)不能滿足人員進出空氣質量要求時,宜設置移動式進風裝置。5.8.3機械通風系統(tǒng)應進行風量平衡和熱平衡計算。計算參數、取值和全面排風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y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的相關規(guī)定。5.8.4污染控制調蓄池池內和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毒氣體和有爆炸危險氣體的其他場所,應設置事故通風系統(tǒng)。事故通風機應—26—根據相關規(guī)范要求設置防爆風機,并應采取防爆接地措施。5.8.5值班室等人員長時間停留的房間應設置在地上,并可設置滿足舒適性要求、獨立進風的分體空調。有溫度和濕度相應需求的儀表和電氣設備房間,可設置分體空調。5.8.6通風系統(tǒng)和空調系統(tǒng)的設計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1245、《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和《工業(yè)企業(yè)廠界環(huán)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等相關規(guī)定。5.8.7合流制系統(tǒng)內的調蓄池和分流制污染控制調蓄池,其透氣井或排風口應設置臭氣收集和除臭設施;分流制雨水削峰調蓄池,應根據周邊環(huán)境敏感程度設置臭氣收集和除臭設施。5.8.8調蓄池的除臭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調蓄池透氣井口處的除臭處理風量應按每小時處理調蓄池容積1倍~2倍的臭氣體積考慮;合流制系統(tǒng)宜采用較大值,分流制系統(tǒng)有除臭需求時可采用較小值;有特殊要求時,應在通風系統(tǒng)設備上設置應急除臭裝置,其風量應結合通風系統(tǒng)的換氣次數確定。2除臭工藝宜根據處理要求、調蓄池間歇運行特點、場地情況、投資和運行費用等因素確定,可選用一種或多種工藝組合除臭。3臭氣收集宜采用負壓收集,臭氣吸風口的設置點應防止設備和構筑物內部氣體短流。4風管宜采用玻璃鋼、UPVC、不銹鋼等耐腐蝕抗紫外線材料制作,風管的制作規(guī)格和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的相關規(guī)定。5風管管徑和截面尺寸應根據風量和風速確定。風管內的—27—風速可按表5.8.8的規(guī)定確定。表5.8.8風管內的風速(m/s)風管類別不銹鋼非金屬干管6~106~14支管2~86除臭設備及其配套設施應采用耐腐蝕材料或防腐措施;室外露天設置的風機、電動機等,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除臭風機應設置防爆接地措施。7臭氣輸送管道宜垂直或傾斜敷設,低點應設置耐腐蝕疏水放空閥。水平敷設時,應在水平管下部加設傾斜的冷凝水專用排水管,與水平連接間隔不宜大于5m。8臭氣輸送管道應做氣密試驗,系統(tǒng)漏風量不應大于3%。臭氣輸送管道系統(tǒng)應進行阻力平衡計算。系統(tǒng)并聯(lián)管路壓力損失的相對差額不應超過5%。9除臭設備及其配套設施的布置應緊湊,景觀要求高時,應和周邊景觀相協(xié)調。10排氣筒應與周邊景觀相協(xié)調,其位置和高度應按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要求執(zhí)行。5.8.9調蓄管道的除臭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調蓄管道的進水井處和總管上應設置透氣井或透氣裝置,并應配套除臭裝置,可采用無動力吸附型除臭工藝。2調蓄管道透氣井處的除臭處理風量應按透氣井數量和調蓄管道入流流量確定,并應考慮安全系數。5.8.10調蓄池臭氣經處理后應符合現行上海市地方標準《惡臭(異味)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1025方可排放。—28—6施工和驗收6.1土建施工6.1.1調蓄池(管道)的施工應制定專項降(排)水方案,控制降(排)水對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施工過程中不得間斷降(排)水。調蓄池(管道)未具備抗浮條件時,嚴禁停止降(排)水。6.1.2調蓄池防水層施工應在其功能性試驗合格后進行,并應及時進行池壁外和池頂的土方回填施工。6.1.3調蓄管道的施工和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的相關規(guī)定。6.1.4建筑和構筑物防腐蝕工程的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腐蝕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212的相關規(guī)定。6.1.5濕塘、生物滯留設施、淺層調蓄池等的施工不應損傷自然土壤的滲透能力。6.1.6內河內湖調蓄工程宜在非汛期施工,并應在汛期前施工至安全部位;需度汛時,對在建工程應采取安全度汛措施。6.1.7內河內湖調蓄工程施工應符合水利工程相關標準的要求。6.2安裝工程6.2.1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guī)范》GB50231的相關規(guī)定;爆炸和火災環(huán)境中設備安裝工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57的相關—29—規(guī)定。6.2.2整機安裝的機械設備、機械設備的動力裝置或傳動機構均不應在現場進行拆卸、裝配和組裝作業(yè)。規(guī)定在現場按部件組裝的機械設備應按制造廠的定位標記作接點連接,連接精度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6.2.3在線檢測儀表安裝位置和方向應正確,不應少裝、漏裝。6.2.4控制柜應安裝在干燥、光線充足、通風良好、操作維修方6.3質量驗收6.3.1雨水調蓄池、調蓄管道和廣場上建設的可拆卸的小型地上雨水調蓄設施施工完畢后應按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的規(guī)定進行功能性試驗。6.3.2具有調蓄功能的海綿設施應滿足設計要求,并應符合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海綿城市設施施工驗收與運行維護標準》DG/TJ08—2370的相關規(guī)定。6.3.3當雨水調蓄設施出水用于雨水綜合利用時,應逐段檢查6.3.4調蓄池的除臭系統(tǒng)應根據設計文件和現行上海市地方標準《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982、《惡臭(異味)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1025的相關要求,進行整體功能性驗收。6.3.5綠地調蓄設施中具有滲透功能的設施施工完成后應進行滲透能力驗收。6.3.6內河內湖調蓄工程應根據現行行業(yè)標準《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guī)程》SL223和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水利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DG/T08—90等水利工程相關驗收標準和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驗收管理規(guī)定進行驗收。6.3.7調蓄設施中的水泵和風機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75和《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34的相關要求進行驗收。7運行維護7.1一般規(guī)定7.1.1雨水調蓄設施應制定相應的運行管理制度、崗位操作手冊、設施設備維護保養(yǎng)手冊、檔案資料管理制度和事故應急預案,并應定期修訂。7.1.2雨水調蓄設施應有專人運行和維護管理,各崗位運行操作和維護人員應經過專業(yè)培訓后上崗。7.1.3應對接入水務信息平臺的雨水調蓄設施進行實時運行狀態(tài)監(jiān)測和統(tǒng)一調度。7.1.4根據雨水調蓄設施不同的功能,宜對設施調蓄效果進行監(jiān)測和效果評價。7.2運行模式和控制7.2.1雨水調蓄設施的運行,應根據調蓄目的、降雨情況、排水系統(tǒng)的運行情況、河道水位情況和污水廠處理能力等因素確定。7.2.2調蓄池和調蓄管道的運行模式可分為進水模式、放空模式和沖洗模式等。7.2.3用于污染控制的調蓄池和調蓄管道可根據水質在線監(jiān)測情況,確定進水水泵和進水閘門的開啟和關閉時間。7.2.4調蓄池和調蓄管道運行時,應記錄進水起止時間、前池水位和調蓄水位,以及進水水泵開啟臺數、電流、運行時長和出水流量。7.2.5放空模式應考慮雨水調蓄設施和下游排水管渠或受納水體的高程關系,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污染控制調蓄設施的放空時間和出流流量應根據下游污水管道的輸送能力和污水廠的處理能力確定。2削峰調蓄設施的放空時間和出流流量應根據下游雨水管渠和泵站的排水能力確定。3雨水調蓄設施應及時放空到最低水位或排空。總量和調蓄池放空前后水位。7.2.6沖洗模式應結合調蓄池和調蓄管道放空過程實施,每次調蓄后應進行至少一次沖洗。沖洗水源宜利用所調蓄的雨水。沖洗頻率宜結合設施淤積情況、降雨情況和能耗等因素確定。7.2.7綠地、廣場等兼用調蓄設施的運行模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設置工作和非工作兩種運行模式,建立預警預報制度,并應確定啟動和關閉預警的條件。2工作模式時,應啟動預警并及時疏散人員和車輛,打開雨水專用進水通道;工作模式期間,雨水流入綠地、廣場,人員不得進入;預警解除后,應打開雨水專用出口閘閥,按本標準第7.2.5條的要求放空;放空后,應對綠地、廣場和雨水專用進出口進行清掃和維護,并應結束工作模式。3非工作模式時,應關閉雨水專用進出水通道,并應定期對雨水專用進出口進行維護保養(yǎng)。7.2.8應急削峰調蓄設施災后應盡快排空,其運行除應滿足本標準第7.2.7條的規(guī)定外,還應在使用后或定期對設施的防水、結構和電氣的功能和安全性進行檢測和評估,并應采取相應的維護措施,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恢復正常使用。7.2.9在降雨前,內河內湖應按防汛防臺應急預案要求統(tǒng)一調度。7.2.10采用吸附劑和吸收液的除臭設備應定期更換吸附和吸收介質。7.3維護和管理7.3.1每年汛期前應對雨水調蓄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維護。污染控制調蓄池(管道)應定期檢查,根據需要進行清淤。檢查維護中應做好相應的檔案管理記錄,并存檔。7.3.2用于源頭調蓄的海綿設施的運行維護應符合現行上海工程建設規(guī)范《海綿城市設施施工驗收與運行維護標準》DG/TJ082370的相關規(guī)定。7.3.3調蓄池和調蓄管道的運行管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定期檢查維護雨水調蓄設施攔污裝置、進出口處的堵量、氣體監(jiān)測系統(tǒng),除臭設備等,并應做好檢查維護記錄。2應定期檢查和校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并應按國家現行有關規(guī)定進行強制檢定。7.3.4綠地雨水調蓄設施的運行管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汛前,應對設施的進水口和溢流口進行維護。2進水口和溢流口因沖刷造成水土流失時,應設置碎石緩沖或采取其他防沖刷措施。3進水口和溢流口堵塞或淤積導致進水不暢時,應及時清理垃圾和沉積物。4淺層調蓄池的調蓄空間因沉積物淤積導致調蓄能力不足時,應及時清理沉積物。5應定期清除綠地上的雜物,對雨水沖刷造成的植物缺失,應及時補種。7.3.5利用城鎮(zhèn)公園和住宅小區(qū)等開放空間建設的兼用調蓄設—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