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硯山縣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云南省硯山縣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云南省硯山縣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云南省硯山縣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云南省硯山縣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硯山縣二中2023-2024學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

注意事項

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

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

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

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位于VDA族,Y的原子核外最外層與次外層電子數之和為

9,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W與X同主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半徑:r(Y)>r(Z)>r(W)>r(X)

B.由X、Y組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C.X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W的強

D.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比Z的弱

2、強酸和強堿稀溶液的中和熱可表示為H+(aq)+OH(aq)^H2O(l)+55.8kJo已知:

①HCl(aq)+NH3?H2O(aq)TNH4Cl(aq)+H2O(l)+akJ;②HCl(aq)+NaOH(s)TNaCl(aq)+H2。⑴+bkJ;

③HNC>3(aq)+KOH(aq)-KNC>3(叫)+%0⑴+ckj。則a、b、c三者的大小關系為()

A.a>b>c

B.b>c>a

C.a=b=c

D.a=b<c

3、下列實驗對應的現象以及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現象結論

向裝有濱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

A下層為橙色裂化汽油可萃取澳

油,充分振蕩,靜置

B向Ba(ClO)2溶液中通入SO?有白色沉淀生成酸性:H2sO3>HC1O

分別向相同濃度的Z11SO4溶液和

C前者無現象,后者有黑色沉淀生成Ksp(ZnS)>Ksp(CuS)

C11SO4溶液中通入H2s

向雞蛋清溶液中滴加飽和

D有白色不溶物析出Na2sO4能使蛋白質變性

Na2sO4溶液

A.AB.BC.CD.D

4、已知HNC>2在低溫下較穩(wěn)定,酸性比醋酸略強,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其氧化產物、還原產物與溶液pH的關系

如下表。

pH范圍>7<7

產物、中的一種

NO3NON2O,N2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堿性條件下,NaNC>2與NaCl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O2-+CIO=NO3-+CI-

B.向冷的NaNC^溶液中通入CO?可得到HNO2

C.向冷的NaNC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得到HNO2

D.向冷的NaNC)?溶液中加入滴有淀粉的氫碘酸,溶液變藍色

5、下列有關氮原子的化學用語錯誤的是

A.:N*B.C.Is22s22P3D.

6、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中有關煉鐵的記載:“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

再鑿而入爐日礁,可五日不滅火,煎礦煮石,殊為省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理小識》中記載的是以焦炭作為還原劑的方法來煉鐵

B.文中說明以煤炭作為燃料被普遍使用,煤的主要成分為煌

C.生鐵是指含硫、磷、碳量低的鐵合金

D.工業(yè)上可通過煤的干僧獲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7、槍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內。下列關于掂類化合物a、b的說法正確的是

A.a中六元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B.b的分子式為C10H12O

C.a和b都能發(fā)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取代反應

D.只能用鈉鑒別a和b

8、化學家創(chuàng)造的酸堿質子理論的要點是:凡能給出質子(H+)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質子(H+)的分子或離子都

是堿。按此觀點,下列微粒既屬于酸又屬于堿的是

①H2。②CO32③Ah+④CH3coOH(5)NH4+@H2N-CH2COOH

A.②③B.①⑥C.④⑥D.⑤⑥

9、用氯氣和綠磯處理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氯氣起殺菌消毒作用

B.氯氣氧化綠磯

C.綠磯具有凈水作用

D.綠磯的氧化產物具有凈水作用

10、圖甲是利用一種微生物將廢水中尿素[CO(NH,)J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并生成環(huán)境友好物質的裝置,同

時利用此裝置在圖乙中的鐵上鍍銅。下列說法中不下馥的是()

A.銅電極應與Y電極相連接

B.H+通過質子交換膜由左向右移動

C.當N電極消耗0.25mol氣體時,則鐵電極增重16g

D.M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O(NH)+HO+6e-=^=COT+NT+6H+

22222

11、材料在人類文明史上起著劃時代的意義,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與類型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人面魚紋陶盆-無機非金屬材料B.圓明園的銅鼠首--金屬材料

C.宇航員的航天服-有機高分子材料D.光導纖維--復合材料

12、下列各組性質比較中,正確的是0

①沸點:HF>HCl>HBi>HI

②離子還原性:Sz>C1>Br>1

③酸性:HC1O>HBrO>HIO

444

④金屬性:K>Na>Mg>Al

⑤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HF>HC1>HS

2

⑥半徑:O2->F->Na+>Mg2+

A.①②③B.③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④⑤⑥

13、是一種消毒殺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處理劑。實驗室可通過以下反應制得CIO,:2KC1O,+H2C2O4+H2SO.

=2ClO2t+K2SO4+2CO2t+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CIO3在反應中得到電子B.CIO2是氧化產物

C.H2c2O4在反應中被還原D.lmolKCK)3參加反應有2moi電子轉移

14、高鐵電池是一種新型可充電電池,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放電時的總反應式為3Zn+2K2FeC>4+8H2O=3Zn

(OH)2+2Fe(OH)3+4KOH.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放電時,負極反應式為3Zn-6e+6OH.=3Zn(OH)2

B.放電時,正極區(qū)溶液的pH減小

C.充電時,每轉移3moi電子,陽極有ImolFe(OH)3被還原

D.充電時,電池的鋅電極接電源的正極

15、設N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78gNa0固體含有離子的數目為3N

22A

B.常溫下,PH=1的醋酸溶液中H+數目為0.1N

A

C.13g由12c和14c組成的碳單質中所含質子數一定為6NA

D.(HmolSO2與足量0?在一定條件下化合,轉移電子數為0-2NA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Imol甲基(一CH3)所含的電子數為IONA

B.常溫常壓下,Imol分子式為C2H6。的有機物中,含有C—O鍵的數目為NA

C.14g由乙烯和環(huán)丙烷(▽)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原子總數為3NA

D.標準狀況下,22.4L四氯化碳中含有共用電子對的數目為4NA

17、在指定溶液中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無色透明溶液:NH4+,Fe3+、SO42-,NO3

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Na+、Ca2+、Cl-、CH3COO

C.c(C10-)=0.1mol[l-i的溶液:K+、Na+、SO42,S2-

D.由水電離產生的c(H+)=lX10-i3molE-i的溶液:K+、Na+、CL、NOy

18、我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化學知識的記載,如《夢溪筆談》中的“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磯,

熬膽磯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等,上述描述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A.復分解反應B.化合反應

C.離子反應D.氧化還原反應

19、大氣中CO?含量的增多除了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外,還會影響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測得不同溫

度下T2)海水中CO32-濃度與模擬空氣中CO2濃度的關系曲線。已知:海水中存在以下平衡:CO2(aq)+CO32-

(aq)+H2O(aq)^^2HCO3-(aq),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X>T2

B.海水溫度一定時,大氣中CO2濃度增加,海水中溶解的CO?隨之增大,CO32-濃度降低

C.當大氣中CO2濃度確定時,海水溫度越高,CO32-濃度越低

D.大氣中CO?含量增加時,海水中的珊瑚礁將逐漸溶解

20、美國《Science》雜志曾經報道:在40GPa高壓下,用激光器加熱到1800K,人們成功制得了原子晶體干冰。有

關原子晶體干冰的推斷錯誤的是

A.有很高的熔點和沸點B.易汽化,可用作制冷材料

C.含有極性共價鍵D.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

21、科學的假設與猜想是科學探究的先導與價值所在。在下列假設(猜想)引導下的探究肯定沒有意義的是

A.探究Na與水反應可能有(J2生成

B.探究Na?。?與SO?反應可能有Na2sO4生成

C.探究濃硫酸與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產生的黑色物質中可能含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猷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酸堿性改變所致,還是HC1O的漂白性所致

22、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對下列現象或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現象或事實解釋

A用鐵罐貯存濃硝酸常溫下鐵在濃硝酸中鈍化

B食鹽能腐蝕鋁制容器A1能與Na+發(fā)生置換反應

的氧化性比的強

C用(NH4)2S2O8蝕刻銅制線路板S2OS2-CU2+

D漂白粉在空氣中久置變質Ca(ClO)2與CO2和H2O反應,生成的HC1O分解

A.AB.BC.CD.D

、非選擇題(共84分)

23、(14分)藥物中間體(G)在有機制藥工業(yè)中的一種合成方法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化合物D和G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分別為、o

⑵由B-C的反應類型為;寫出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化合物E的結構簡式為*

(4)反應F-G的另一種生成物是o

(5)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能與新制Cu(OH)2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②核磁共振氫譜為四組峰,峰面積比為1:2:4:9;

③分子中含有氨基。

(6)已知:RCN------------------>RCH,NH,請設計以HOOCCH,COOH和CH,CH,C1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

催化劑、加熱22232

線:(無機試劑任用)。

24、(12分)酯類化合物與格氏試劑(RMgX,X=CLBr、I)的反應是合成叔醇類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可用于制備含氧

多官能團化合物?;衔颋的合成路線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信息如下:?RCH=CH2RCH2CH2OH;

②;

@RCOOCH3.

(1)A的結構簡式為,B-C的反應類型為一,C中官能團的名稱為,C-D的反應方程式為0

(2)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D的同分異構體(填結構簡式,不考慮立體異構)。①含有五元環(huán)碳環(huán)結構;②能與NaHCOs

溶液反應放出CO?氣體;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3)判斷化合物F中有無手性碳原子—,若有用“*”標出。

(4)已知羥基能與格氏試劑發(fā)生反應。寫出以H()-C>YH()、CH30H和格氏試劑為原料制備的合成

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25、(12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綠色環(huán)保理念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認同,變廢為寶是我們每一位公民應該養(yǎng)成的意識。

某同學嘗試用廢舊的鋁制易拉罐作為原材料、采用“氫氧化鋁法”制取明磯晶體并進行一系列的性質探究。

制取明磯晶體主要涉及到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鋁制品的溶解。取一定量鋁制品,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一定濃度和體積的強堿溶液,水浴加熱(約93。0,

待反應完全后(不再有氫氣生成),趁熱減壓抽濾,收集濾液于250mL燒杯中;

第二步:氫氧化鋁沉淀的生成。將濾液重新置于水浴鍋中,用3mol/LH2s調節(jié)濾液pH至8?9,得到不溶性白色

絮凝狀AKO11%,減壓抽濾得到沉淀;

第三步:硫酸鋁溶液的生成。將沉淀轉移至250mL燒杯中,邊加熱邊滴入一定濃度和體積的H2sO4溶液;

第四步:硫酸鋁鉀溶液的形成。待沉淀全部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固體K2sO,,將得到的飽和澄清溶液冷卻降溫直至晶

體全部析出,減壓抽濾、洗滌、抽干,獲得產品明磯晶體[KAKSOJTZH?。,M=474g/mol]o

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步鋁的溶解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為了加快鋁制品的溶解,應該對鋁制品進行怎樣的預處理:

(3)第四步操作中,為了俁證產品的純度,同時又減少產品的損失,應選擇下列溶液中的—(填選項字母)進行洗滌,實

驗效果最佳。

A.乙醇B.飽和K2sO4溶液C.蒸儲水D.1:1乙醇水溶液

(4)為了測定所得明磯晶體的純度,進行如下實驗操作:準確稱取明磯晶體試樣4.0g于燒杯中,加入50mLimol/L鹽酸

進行溶解,將上述溶液轉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移取25.00mL溶液干250mL錐形瓶中,加入

30mL0.10mol/LEDTA—2Na標準溶液,再滴加幾滴2D二甲酚橙,此時溶液呈黃色;經過后續(xù)一系列操作,最終用

0.20mol/L鋅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yōu)樽霞t色,達到滴定終點時,共消耗5.00mL鋅標準溶液。滴定原理為耳丫2

-+A13+-A1Y+2H+,1^丫2-(過量)+Zn2+-ZnY2-+2H+(注:11?丫2-表示EDTA—2Na標準溶液離子)。則所得明磯

晶體的純度為%。

(5)明磯除了可以用作人們熟悉的凈水劑之外,還常用作部分食品的膨松劑,例如油條(餅)的制作過程需要加入一定量

的明磯,請簡述明磯在面食制作過程作膨松劑的原理:

(6)為了探究明磯晶體的結晶水數目及分解產物,在N2氣流中進行熱分解實驗,得到明磯晶體的熱分解曲線如圖所示

揮發(fā)掉的質量

(TG%代表的是分解后剩余固體質量占樣品原始質量的百分率,失重百分率=X100%):

樣品原始質量

根據TG曲線出現的平臺及失重百分率,30?270C范圍內,失重率約為45.57%,680?81(TC范圍內,失重百分率約

為25.31%,總失重率約為70.88%,請分別寫出所涉及到30?270C、680?810C溫度范圍內這兩個階段的熱分解方

程式:、

26、(10分)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進行“海帶提碘”的實驗過程如圖:

(1)操作①的名稱是,操作②的主要儀器是;氧化步驟的離子方程式是O

(2)探究異常:取樣檢驗時,部分同學沒有觀察到溶液變藍色。他們假設原因可能是加入的氯水過量,氧化了①L;②

淀粉;③匕和淀粉。他們在沒有變藍色的溶液中,滴加(選填“四氯化碳”“碘水”“淀粉溶液”)后,若出現現

象,即可證明假設①正確,同時排除假設②③.能同時排除假設②③的原因是>

(3)查閱資料:可氧化1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i2+12+H20THio3+HC1.配平上述方

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O

(4)探究氧化性:在盛有FeC%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KI溶液,將反應后的溶液均勻倒入兩支試管,試管a中加

入1mL苯振蕩靜置,出現(填實驗現象),證明有匕存在;試管b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顯血紅色,證明

有存在。

(5)比較氧化性:綜合上述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氧化性:Cl2>FeCl3,理由是o

27、(12分)某實驗小組同學為了研究氯氣的性質,做以下探究實驗。向KI溶液通入氯氣溶液變?yōu)辄S色;繼續(xù)通入氯

氣一段時間后,溶液黃色退去,變?yōu)闊o色;繼續(xù)通入氯氣,最后溶液變?yōu)闇\黃綠色,查閱資料:L+LU。,12、匕-在水

中均呈黃色。

(1)為確定黃色溶液的成分,進行了以下實驗:取2?3mL黃色溶液,加入足量CC14,振蕩靜置,CCL層呈紫紅

色,說明溶液中存在,生成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水層顯淺黃色,說明水層顯黃色的原因是;

(2)繼續(xù)通入氯氣,溶液黃色退去的可能的原因;

(3)NaOH溶液的作用,反應結束后,發(fā)現燒杯中溶液呈淺黃綠色,經測定該溶液的堿性較強,一段時間后

溶液顏色逐漸退去,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28、(14分)SO2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鈉堿循環(huán)法可除去SO?。

(1)鈉堿循環(huán)法中,吸收液為Na2sO3溶液,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2)已知常溫下,H,SOa的電離常數為&=1.54X10-2,K=l.02X107,H,C(\的電離常數為K=4.30X10-7,

嗎=5.60X10-11,則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的是(選填編號)。

a.CO32HSO3b.HCO3HSO3c.SO32HCO3d,H2SO3HCO3

(3)已知NaHSOs溶液顯酸性,解釋原因,在NaHSOs稀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從大到小排列順序是。

(4)實驗發(fā)現把亞硫酸氫鈉溶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會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在NaK)3溶液中滴加過量NaHS()3溶液,反應完全后,推測反應后溶液中的還原產物為(填化學式)。

(6)如果用含等物質的量溶質的下列溶液分別吸收SO2,則理論吸收量由多到少的順序(用編號排序)。

a.Na2sO3b.Na2sc.酸性KM11O4

29、(10分)三甲胺N(C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最近我國科學家實現了使用銅催化劑將N,N—二甲基甲酰胺

(N(CH3)2NCHO,簡稱DMF)轉化為三甲胺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實驗與計算機模擬結果,研究單一DMF分子在銅催化劑表面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

該歷程中最大能壘(活化能)=_eV,該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

(2)該反應變化的(填“<”、">”或“=”),制備三甲胺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3)160(時,將DMF(g)和H^g)以物質的量之比為1:2充入盛有催化劑的剛性容器中,容器內起始壓強為p0,達

到平衡時DMF的轉化率為25%,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p=_(4為以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能夠增大DMF平衡轉

化率同時加快反應速率的操作是_。

(4)三甲胺是魚腥臭的主要來源,是判斷海水魚類鮮度的化學指標之一。通過傳感器產生的電流強度可以監(jiān)測水產品

中三甲胺的含量,一種燃料電池型三甲胺氣體傳感器的原理如圖所示。外電路的電流方向為—(填“a~b”或“b-a”),

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學

&禮

4L船

UI電

<鞅

外接電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D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位于VDA族,X為氟元素,Y的原子核外最外層與次外層電子

數之和為9,Y為鈉元素,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Z為鋁元素,W與X同主族,W為氯元素。

【詳解】

X為氟元素,Y為鈉元素,Z為鋁元素,W為氯元素。

A.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則原子半徑:r(Y)>r(Z)>r(W)>r(X),故A

正確;

B.由X、Y組成的化合物是NaF,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離子化合物,故B正確;

C.非金屬性越強,對應氫化物越穩(wěn)定,X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HF的熱穩(wěn)定性比W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HC1強,故C正

確;

D.元素的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NaOH,堿性比A1(OH)3

強,故D錯誤;

故選D,

【點睛】

本題考查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推斷元素為解答關鍵,注意熟練掌握元素周期律內容、元素周期表結構,提

高分析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易錯點A,注意比較原子半徑的方法。

2、B

【解析】

①HC1(aq)+NH3?H2O(aq)-NH4cl(aq)+H2O(1)+akj,N1^與。是弱電解質,電離過程吸熱,因此a<55.8;

②HC1(aq)+NaOH(s)一NaCl(aq)+H2O(1)+bkj,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因此b>55.8;

@HNO3(aq)+KOH(aq)-^KNO3(aq)+H2O(1)+ckj,符合中和熱的概念,因此c=55.8,

所以a、b、c三者的大小關系為b>c>a;選B。

【點睛】

本題考查了中和熱的計算和反應熱大小比較,理解中和熱的概念,明確弱電解質電離吸熱、強酸濃溶液稀釋放熱、氫

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

3、C

【解析】

A.裂化汽油含不飽和煌,與澳水發(fā)生加成反應,則不能作萃取劑,故A錯誤;

B.Ba(ClO)2溶液中通入SO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領,不能比較酸性大小,故B錯誤;

C.Ksp小的先沉淀,由現象可知Ksp(ZnS)>Ksp(CuS),故C正確;

D.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Na2sO4溶液,發(fā)生鹽析,為可逆過程,而蛋白質的變性是不可逆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Co

4、B

【解析】

由表中數據知,堿性條件下,HNC>2可被氧化為NO;而CIO-有強氧化性,A對;HNC>2的酸性比碳酸強但比硫酸弱,

故CO?不能與亞硝酸鹽作用而硫酸能,B錯、C對;酸性條件下,NaNOz有氧化性,而具有強還原性,NO?-能將I

-氧化成%,D對。本題選B。

5、D

【解析】

A、N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電子式為:,A正確;

B、N原子質子數是7,核外有7個電子,第一層排2個,第二層排5個,因此B正確;

C、核外電子依次排布能量逐漸升高的Is、2s、2p.......軌道,電子排布式為Is22s22P3,C正確;

D、根據泡利原理3P軌道的3個電子排布時自旋方向相同,所以正確的軌道式為,D錯誤。

答案選D。

6、A

【解析】

A.由《物理小識》中記載語句“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可五日不滅火,煎礦煮石”可知是以焦炭作

為還原劑的方法來煉鐵,A選項正確;

B.煤其主要成分為碳、氫、氧和少量的氮、硫或其它元素,而煌只由C、H兩種元素組成,B選項錯誤;

C.生鐵的含碳量比鋼的含碳量較高,故生鐵不是指含碳量很低的鐵合金,C選項錯誤;

D.工業(yè)上可通過石油的裂化、裂解獲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D選項錯誤;

答案選A。

7、C

【解析】

A、a中六元環(huán)上有5個碳上有氫,a中六元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共有5種(不考慮立體異構),故A錯誤;B、b的分子式為

C10H14O,故B錯誤;C、a中的碳雙鍵和b中苯環(huán)上的甲基都能發(fā)生氧化反應、a、b甲基上的氫都可以發(fā)生取代反

應、a中碳碳雙鍵、b中苯環(huán)都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故C正確;D.可以用鈉鑒別a和b,還可以用濱水來鑒別,故D錯

誤;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有機反應

類型,難點:選項D為解答的難點,醇能與鈉反應。題目難度中等。

8、B

【解析】

凡能給出質子(即H+)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堿,則能給出質子且能接受質子的分子

或離子既屬于酸又屬于堿,②③只能接受質子,所以屬于堿;④⑤只能給出質子,屬于酸,①⑥既能給出質子又能接

受質子,所以既屬于酸又屬于堿;

故答案為B。

【點睛】

正確理解題給信息中酸堿概念是解本題關鍵,再結合微粒的性質解答,同時考查學生學以致用能力,題目難度不大。

9、C

【解析】

A.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殺菌消毒作用,所以可以用適量氯氣殺菌消毒,A正確;

B.綠磯中二價鐵離子具有還原性,氯氣能夠氧化二價鐵離子生成三價鐵,B正確;

C.綠磯水解生成氫氧化亞鐵不穩(wěn)定,極易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所以明綠不具有凈水作用,C錯誤;

D.綠磯的氧化產物為硫酸鐵,硫酸鐵中三價鐵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具有吸附性,能夠凈水,D正確。

答案選c。

10、c

【解析】

根據題給信息知,甲圖中裝置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原電池,M是負極,N是正極,電解質溶液為酸性溶液,負極

上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在鐵上鍍銅,則鐵為陰極應與負極相連,銅為陽極應與正極相

連,根據得失電子守恒計算,以此解答該題。

【詳解】

A.鐵上鍍銅,則鐵為陰極應與負極相連,銅為陽極應與正極Y相連,故A正確;

B.M是負極,N是正極,質子透過離子交換膜由左M極移向右N極,即由左向右移動,故B正確;

1

C.當N電極消耗0.25mol氧氣時,則轉移0.25x4=lmol電子,所以鐵電極增重,molx64g/mol=32g,故C錯誤;

D.CO(NHz)2在負極M上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CO(NH2)2+H2O-6e=CC)2T+N2T+6H+,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11、D

【解析】

A.陶瓷主要成分為硅酸鹽,為無機非金屬材料,故A正確;

B.銅鼠首為青銅器,為銅、錫合金,為金屬材料,故B正確;

C.航天服的材料為合成纖維,為有機高分子材料,故C正確;

D.光導纖維主要材料為二氧化硅,為無機物,不是復合材料,故D錯誤;

故選D。

12、B

【解析】

①.HF中含分子間氫鍵,沸點最高,其它氫化物中相對分子質量大的沸點高,則沸點為HF>HI>HBr>HCl,故錯

誤;

②.元素的非金屬性Cl>Br>I>S,對應離子還原性S2>I>Br>C1,故錯誤;

③.非金屬性Cl>Br>I,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即酸性:

HC1O>HBrO>HIO,故正確.

④.同主族從上到下,金屬性增強:K>Na,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減弱,即Na>Mg>Al,即金屬性:

K>Na>Mg>Al,故正確;

⑤.元素的非金屬性F>C1>S,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HFAHClAHzS,故正確;

⑥.電子層越多,離子半徑越大,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即02->F->Na+>Mg2+,故正確。

故選B。

13、A

【解析】

反應2KCIO3+H2c2O4+H2so4=2C1O2T+K2so4+2CO2T+2H2。中,KC1O3中Cl的化合價從+5降低到+4,得到電子,

被還原,得到還原產物CK)2;H2c2O4中C的化合價從+3升高到+4,失去電子,被氧化,得到氧化產物CX)2。

A、KC1O3中Cl的化合價從+5降低到+4,得到電子,A正確;

B、KCK)3中。的化合價從+5降低到+4,得到電子,被還原,得到還原產物CIO2,B錯誤;

C、H2c2O4中C的化合價從+3升高到+4,失去電子,被氧化,C錯誤;

D、KCK)3中C1的化合價從+5降低到+4,得到1個電子,則lmolKCK)3參加反應有Imol電子轉移,D錯誤;

答案選A。

14、A

【解析】

A.放電時,Zn失去電子,發(fā)生3Zn-6e+6OH=3Zn(OH)2,故A正確;

B.正極反應式為FeC)42-+4H2O+3e-=Fe(OH)3+5OH-,pH增大,故B錯誤;

C.充電時,鐵離子失去電子,發(fā)生Fe(OH)3轉化為FeC^-的反應,電極反應為Fe(OH)3-3eT5OH-=FeC>42-

+4H2O,每轉移3moi電子,陽極有ImolFe(OH)3被氧化,故C錯誤;

D.充電時,電池的負極與與電源的負極相連,故D錯誤.

故選A.

15、A

【解析】

A項、78gNa,C>2固體物質的量為Imol,ImoINaO,固體中含離子總數為3NA,故A正確;

B項、未說明溶液的體積,無法確定pH=l的醋酸溶液中H+的個數,故B錯誤;

C項、12c和14c組成的碳單質中兩者的個數之比不明確,故碳單質的摩爾質量不能確定,則13g碳的物質的量無法計

算,其含有的質子數不一定是6NA個,故C錯誤;

D項、二氧化硫和氧氣的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故轉移電子的個數小于0.2NA個,故D錯誤。

故選A?

【點睛】

本題考查了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有關計算,熟練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質的結構是解題關鍵。

16、C

【解析】

A.1個甲基中含有9個電子,則Imol甲基(一CH3)所含的電子數為9NA,A錯誤;

B.分子式為C2H6。的有機物可能是乙醇CH3cH20H(1個乙醇分子中含1個C—0鍵),也可能是二甲醴CH3-O-CH3

(1個二甲醛分子中含2個C—0鍵),故不能確定其中含有的C—O鍵的數目,B錯誤;

C.乙烯和環(huán)丙烷(\7)的最簡式都是CH2,1個最簡式中含有3個原子,14g由乙烯和環(huán)丙烷()組成的混合氣體中

含有最簡式的物質的量是ImoL因此含有的原子總數為3NA,C正確;

D.在標準狀況下四氯化碳呈液態(tài),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四氯化碳物質的量,D錯誤;

故答案是C。

17、D

【解析】

A.Fe3+的水溶液顯黃色,與“無色溶液"矛盾,A錯誤;

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顯酸性,此時H+、CH3COO-會發(fā)生反應產生CH3coOH,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C.C1O-具有強的氧化性,與具有還原性的微粒S2-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

D.選項離子之間不能發(fā)生任何反應,可以大量共存,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

18、A

【解析】

CuSO,+5H,O=CuSO..5H,O為化合反應,CuSO,.5H,OCuSO,+5H,O為分解反應,Fe+CuSO=Cu+FeSO,為置換

反應,且Fe、Cu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氧化還原反應,故答案為A。

19、C

【解析】

題中給出的圖,涉及模擬空氣中co2濃度以及溫度兩個變量,類似于恒溫線或恒壓線的圖像,因此,在分析此圖時采

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溫度的大小關系,一方面將模擬空氣中co2濃度固定在某個值,另一方面也要

注意升高溫度可以使HCO-分解,即讓反應co+CO:-+H0;=^2HC0-逆向移動。

32323

【詳解】

A.升高溫度可以使HCO-分解,反應CO+CO2-+H0^=i2HC0;逆向移動,海水中的C。?-濃度增加;當模擬

323233

空氣中CO2濃度固定時,,溫度下的海水中CO;濃度更高,所以與溫度更高,A項正確;

B.假設海水溫度為,,觀察圖像可知,隨著模擬空氣中CO2濃度增加,海水中的C。:濃度下降,這是因為更多的

CO2溶解在海水中導致反應C02+COj+H2O;^^2HCO]正向移動,從而使CO:濃度下降,B項正確;

C.結合A的分析可知,大氣中CO2濃度一定時,溫度越高,海水中的CO”濃度也越大,C項錯誤;

D.結合B項分析可知,大氣中的CO?含量增加,會導致海水中的CO:濃度下降;珊瑚礁的主要成分是CaCC>3,CaCO3

的溶解平衡方程式為:CaCO(s)=Ca+(aq)+CO2—(aq),若海水中的CO?-濃度下降會導致珊瑚礁中的CaCO)溶解平

衡正向移動,珊瑚礁會逐漸溶解,D項正確;

答案選Co

20、B

【解析】

A.原子晶體具有很高的熔點、沸點,所以原子晶體干冰有很高的熔點、沸點,故A正確;

B.原子晶體干冰有很高的沸點,不易汽化,不可用作制冷材料,故B錯誤;

C.不同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極性鍵,二氧化碳中存在0=(:極性鍵,故C正確

D.原子晶體硬度大,所以原子晶體干冰的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故D正確;

故選:Bo

21、A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鈉和水中含有鈉、氫和氧三種元素,產生的氣體如

果為氧氣,不符合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鈉是還原劑,水只能做氧化劑,元素化合價需要降低,氧元素已是最低

價-2價,不可能再降低,故A選;B、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過氧化鈉具有氧化性,SO2和Na?。?反應可能有Na2sO4

生成,故B不選;C、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變化,濃硫酸與銅反應,硫酸中的硫元素被還原,銅有可能被氧化為

硫化銅,有探究意義,故C不選;D.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紅色褪去,

氯氣可以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或生成的次氯酸鈉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有探究意義,故D不選;故選A。

點睛: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評價,涉及生成物成分推測,解題關鍵: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物質性質,易錯點:C選

項,注意氧化還原反應特點及本質,題目難度中等。

22、B

【解析】

A.常溫下鐵在濃硝酸中鈍化,鈍化膜能阻止鐵與濃硝酸的進一步反應,所以可用鐵罐貯存濃硝酸,A正確;

B.食鹽能破壞鋁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從而使鋁不斷地與氧氣反應,不斷被腐蝕,B錯誤;

C.(NHJS20f,與Cu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生成Cu2+,則氧化性(NHJS,OrCu,C正確;

D.漂白粉在空氣中久置變質,因為發(fā)生反應Ca(ClO)2+CO2+H2O=CaCC>31+2HClC>,D正確;

故選B。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NSC

23、酯基肽鍵加成反應HCL亡"€(XX\IL

?KCI

=N

CH3cH20H和

【解析】

A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B,B和HC1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C,C與KCN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D,D與鹽酸反應,根據E和乙

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F,根據F的結構推出E的結構簡式為,F和C2H5NH2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G

和乙醇。

【詳解】

(1)根據D、G的結構得出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酯基,G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肽鍵;故答案為:酯基;肽

鍵。

(2)根據B-C的結構式得出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根據C-D反應得出是取代反應,其化學方程式

;故答案為:加成反應;

(3)根據E到F發(fā)生酯化反應得出化合物E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

(4)根據反應F-G中的結構得出反應為取代反應,因此另一種生成物是CH3cH2()H;故答案為:CH3CH2OH?

(5)①能與新制Cu(OH)2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與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說明含有甲酸

與酚形成的酚酸酯,即取代基團為一OOCH,③分子中含有氨基,②核磁共振氫譜為四組峰,峰面積比為1:2:4:9,存

在對稱結構,還又含有2個一NHJ個一C(CH3%,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為和

U___I

IICO—Z~\-C—<H,;故答案為:和o

JCH,

NH.,

(6)CH3cH2cl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得到CH3CH2OH,然后與HOOCCHzCOOH發(fā)生酯化反應得到

CH1CH,OOCCH,COOCH,CH,,CHACH,CI與KCN發(fā)生取代反應得到CH,CH,CN,用氫氣還原得到CH?H,CH,NH,,

根據F到G的轉化過程,CH、CH,CH,NH,與CH,CH,OOCCH,COOCH,CH,反應得到,合成路線為

;故答案為:

24、氧化反應竣基、羥基、

【解析】

根據F的結構不難得知A含1個五元環(huán),根據題目給的信息可知A中必定含有C=C雙鍵,結合分子的不飽和度可知

再無不飽和鍵,因此A的結構簡式為,根據信息不難得出B的結構簡式為,酸性高鎰酸鉀有氧化

o

性,可將醇羥基氧化為竣基,因此C的結構簡式為6,C到D的反應條件很明顯是酯化反應,因此D的結

COOH

構簡式為,再根據題目信息不難推出E的結構簡式為,據此再分析題目即可。

【詳解】

(1)根據分析,A的結構簡式為;B-C的過程是氧化反應,C中含有的官能團為魏基和竣基,C-D的反

應方程式為;

(2)根據題目中的要求,D的同分異構體需含有五元環(huán)、竣基和羥基,因此符合要求的同分異構體有三種,分別為

、和;

(3)化合物F中含有手性碳原子,標出即可;

(4)根據所給信息,采用逆推法,可得出目標產物的合成路線為:

25.2AI+2OH+2H2O=2A1O2+3H2t用砂紙將廢舊鋁制易拉罐內外表面打磨光滑,并剪成小片備用(其他合理答

案也給分)D94.8明磯與小蘇打(NaHCC>3)發(fā)生反應(雙水解):AI3++3HCO3-=A1(OH)3I

+3CO2t,產生大量CO2,使面食內部體積迅速膨脹,形成較大空隙。

KA1(SOJ-12H.OKA1(SOJ+12H,O2KAi(SO)K,S(\+Al,Oa+3SO"

【解析】

(1)鋁與強堿溶液的反應生成偏鋁酸鹽和氫氣,寫出離子方程式;

(2)預處理需要去掉鋁表面的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

(3)從減少產品損失考慮;

(4)根據題目信息及滴定原理可知,用EDTA-2Na的總量減去鋅標準溶液對EDTA-2Na的消耗量,即可計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