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復習提綱1_第1頁
高中生物必修1復習提綱1_第2頁
高中生物必修1復習提綱1_第3頁
高中生物必修1復習提綱1_第4頁
高中生物必修1復習提綱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高中生物必修1復習提綱第一章走進細胞一、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二、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本質區(qū)別: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1、原核生物種類較少,由原核細胞組成,主要有:藍藻:含有藻藍素、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屬自養(yǎng)型生物。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乳酸菌注意:原核細胞的細胞壁組成成分是糖類和蛋白質,細胞內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沒有染色體,只有一個環(huán)狀DNA分子,遺傳上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變異類型只有基因突變。2、真核生物:細胞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如動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三、細胞學說的建立和發(fā)展發(fā)明顯微鏡的科學家是荷蘭的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細胞的科學家是英國的虎克;創(chuàng)立細胞學說的科學家是德國的施萊登和施旺。施旺、施萊登提出“一切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的基本單位”。在此基礎上德國的魏爾肖總結出:“細胞只能來自細胞”,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被認為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四、光學顯微鏡的使用1、方法:先對光;再觀察。2、注意:(1)放大倍數(shù)=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2)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目鏡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大“物鏡—玻片標本”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大(3)物像與實際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顛倒的(4)高倍物鏡使用順序:低倍鏡→標本移至中央→高倍鏡→大光圈,凹面鏡→細準焦螺旋(5)污點位置的判斷:移動或轉動法(6)轉換成高倍物鏡后,由于透鏡放大倍數(shù)越大,透鏡的直徑越小,所以視野變暗。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一、組成細胞的元素1、大量元素(9種):C、H、O、N、P、S、K、Ca、Mg2、微量元素(6種):Fe、Mn、Zn、Cu、B、Mo3、最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間以共價鍵構成的碳鏈,碳鏈是生物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稱為有機物的基本骨架。)4、占細胞鮮重最多的元素:O占細胞鮮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5、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元素:C;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6、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統(tǒng)一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7、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與差異性:統(tǒng)一性:從元素角度看:組成細胞的各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從分子水平看:DNA的空間結構基本單位相同;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從結構角度看:除病毒外,生物體都由細胞組成。從能量角度看:都以ATP為直接能源,都遵循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差異性:從元素角度看,組成細胞的各化學元素在含量上有差異。二、細胞中的無機化合物:水和無機鹽1、水:(1)含量:占細胞總重量的60%-95%,是活細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質。(2)形式:自由水、結合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自由水:以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的水。作用①良好的溶劑;②參與細胞內生化反應;③物質運輸;④各種生化反應的介質。(代謝旺盛的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較多)結合水:是與其他物質相結合的水。作用是組成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結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強)2、無機鹽(1)存在形式:主要是離子形式。(2)作用:①參與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鈣離子濃度過低肌肉抽搐、過高肌肉乏力)②與蛋白質等物質結合成復雜的化合物。(如Mg2+是構成葉綠素的成分、Fe2+是構成血紅蛋白的成分、I-是構成甲狀腺激素的成分。③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三、糖類1、元素組成:由C、H、O3種元素組成。2、分類概念種類分布主要功能單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脫氧核糖動植物細胞組成核酸的物質葡萄糖細胞的重要能源物質二糖水解后能夠生成二分子單糖的糖蔗糖、麥芽糖植物細胞乳糖動物細胞多糖水解后能夠生成許多個單糖分子的糖淀粉植物細胞植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纖維素植物細胞壁的基本組成成分糖原動物細胞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附:二糖與多糖的水解產物: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麥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1半乳糖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纖維素→纖維二糖→葡萄糖糖原→葡萄糖3、功能:糖類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4、糖的鑒定:(1)淀粉遇碘液變藍色,這是淀粉特有的顏色反應。(2)還原性糖(單糖、麥芽糖和乳糖)與斐林試劑在隔水加熱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0.05g/mLCuSO4溶液(4-5滴)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現(xiàn)配現(xiàn)用。小結:★雙層膜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單層膜的細胞器: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無膜的細胞器:核糖體、中心體;★含有少量DNA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含有色素的細胞器:葉綠體、液泡★動、植物細胞的區(qū)別:動物特有中心體;高等植物特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4.細胞核(1)組成:核膜、核仁、染色質(2)核膜:雙層膜,有核孔(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通道,RNA、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必須通過核孔。)(3)核仁:在細胞有絲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4)染色質: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系: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表現(xiàn)形態(tài)(5)功能:是遺傳物質DNA的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細胞遺傳和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5.細胞的完整性:細胞只有保持以上結構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一、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剑?、小分子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剑悍绞綕舛容d體能量舉例被動自由擴散高→低××O2、CO2、水、乙醇、甘油、脂肪酸協(xié)助擴散高→低√×葡萄糖進入紅細胞主動運輸?shù)汀摺獭屉x子,小腸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注:主動運輸保證活細胞按照生命活動需要,主動地吸收或排出物質。2、大分子和顆粒性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剑捍蠓肿雍皖w粒性物質通過胞吞進入細胞,通過胞吐向外分泌物質。二、實驗: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原理: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細胞質)相當于半透膜,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原生質層和細胞壁都收縮,但原生質層伸縮性比細胞壁大,所以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開,發(fā)生“質壁分離”。當外界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將吸水,原生質層會慢慢恢復原來狀態(tài),使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材料用具:紫色洋蔥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載玻片,鑷子,滴管,顯微鏡等方法步驟:(1)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2)低倍鏡下觀察原生質層位置。(3)蓋玻片一側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重復幾次,讓洋蔥表皮浸潤在蔗糖液中。(4)低倍鏡下觀察原生質層位置、細胞大小變化(變小),觀察細胞是否發(fā)生質壁分離。(5)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清水,另一側用吸水紙吸,重復幾次,讓洋蔥表皮浸潤在清水中。(6)低倍鏡下觀察原生質層位置、細胞大小變化(變大),觀察是否質壁分離復原。實驗結果:細胞液濃度<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失水(質壁分離)細胞液濃度>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吸水(質壁分離復原)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好利用第一節(jié)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1、概念: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少數(shù)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特性:高效性、專一性3、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1)PH:在最適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PH過高或過低,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活性喪失)(2)溫度: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溫度過低,酶活性降低;溫度過高,酶活性喪失)第二節(jié)細胞的能量“通貨”ATP1、功能: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注:生命活動的主要的能源物質是糖類(葡萄糖);生命活動的儲備能源物質是脂肪。生命活動的根本能量來源是太陽能。2、結構:中文名:三磷酸腺苷構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團~磷酸基團~磷酸基團簡式:A-P~P~P(A:腺嘌呤核苷;T:3;P:磷酸基團;~:高能磷酸鍵)3、ATP與ADP的相互轉化:酶ATPADP+Pi+能量(1)向右:表示ATP水解,所釋放的能量用于各種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向左:表示ATP合成,所需的能量來源于生物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在人和動物體內,來自細胞呼吸;綠色植物體內則來自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2)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的原因是能量通過ATP在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之間循環(huán)流通。第三節(jié)能量之源細胞呼吸一、細胞呼吸概念: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二、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有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出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2、過程:三個階段①C6H12O6酶2丙酮酸+[H](少)+能量(少)細胞質基質②丙酮酸+H2O酶CO2+[H]+能量(少)線粒體基質③[H]+O2酶H2O+能量(大量)線粒體內膜(注:3個階段的各個化學反應是由不同的酶來催化的)3、總反應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4、意義:是大多數(shù)生物特別是人和高等動植物獲得能量的主要途徑三、無氧呼吸1、過程:兩個階段①:與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完全相同細胞質基質②丙酮酸酶C2H5OH(酒精)+CO2細胞質基質(高等植物、酵母菌等)或丙酮酸酶C3H6O3(乳酸)(動物和人)2、總反應式: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C6H12O6酶2C3H6O3(乳酸)+能量3、意義: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短暫的無氧呼吸,將葡萄糖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釋放出能量以適應缺氧環(huán)境條件。(酒精會毒害根細胞,產生爛根現(xiàn)象)人在劇烈運動時,需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細胞則以無氧呼吸的方式將葡萄糖分解為乳酸,釋放出一定能量,滿足人體的需要。四、應用:1、水稻生產中適時的露田和曬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氣條件,增強水稻根系的細胞呼吸作用。2、儲存糧食時,要注意降低溫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細胞呼吸。3、果蔬保鮮時,采用降低氧濃度、充氮氣或降低溫度等方法,抑制細胞呼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五、實驗: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注意: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屬于兼性厭氧菌。二氧化碳的檢測: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酒精的檢測: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變成灰綠色。第四節(jié)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18世紀中期: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主要來自于水,而不是土壤。1771英國,普利斯特萊:植物可以更新空氣。1779荷蘭,英根豪斯:植物只有綠葉才能更新空氣;并且需要陽光才能更新空氣。1880美國,恩吉(格)爾曼:光合作用的場所在葉綠體。1864德國,薩克斯:葉片在光下能產生淀粉1939美國,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標記法):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參加反應的水。(糖類中的氫也來自水)。1948美國,卡爾文:用標14C標記的CO2追蹤了光合作用過程中碳二、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①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等)。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反之則慢。②結果:色素在濾紙條上的分布自上而下:胡蘿卜素(橙黃色)最快(溶解度最大)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最寬(含量最多)葉綠素b(黃綠色)最慢(溶解度最?。圩⒁猓簾o水乙醇的用途是提?。ㄈ芙猓┤~綠體中的色素,層析液的的用途是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二氧化硅的作用是為了研磨充分,碳酸鈣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分離色素時,層析液不能沒及濾液細線的原因是濾液細線上的色素會溶解到層析液中;④色素的位置和功能葉綠體中的色素存在于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Mg是構成葉綠素分子必需的元素。三、光合作用:①概念: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②過程:(1)光反應條件:有光場所:類囊體的薄膜上過程:①水的光解:②ATP的合成:(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2)暗反應條件:有光和無光均可場所:葉綠體的基質中過程:①CO2的固定:②C3的還原:(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③總反應式:光能CO2+H2O(CH2O)+O2葉綠體④實質:把無機物轉變成有機物,把光能轉變成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四、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等(1)光照強度:在一定的光照強度范圍內,光合作用的速率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加快。(2)CO2濃度: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光合作用速率隨著CO2濃度的增加而加快。(3)溫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在最適溫度時,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五、農業(yè)生產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延長光照時間如:補充人工光照、多季種植增加光照面積如:合理密植、套種光照強弱的控制:陽生植物(強光),陰生植物(弱光)增強光合作用效率適當提高CO2濃度:施農家肥適當提高白天溫度(降低夜間溫度)必需礦質元素的供應第六章細胞的生命歷程一、細胞增殖的意義:是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生殖和遺傳的基礎二、細胞分裂方式:有絲分裂(真核生物體細胞進行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無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三、有絲分裂:1、細胞周期:從一次細胞分裂完成時開始,直到下一次細胞分裂完成時為止,稱為一個細胞周期注:①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②間期在前,分裂期在后;③間期長,分裂期短;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種類的細胞,細胞周期長短不一。2、有絲分裂的過程: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1)分裂間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結果:DNA分子加倍;染色體數(shù)不變(一條染色體含有2條姐妹染色單體)(2)分裂期前期:①出現(xiàn)染色體和紡錘體②核膜解體、核仁逐漸消失;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并分別向細胞兩極移動。末期:①染色體、紡錘體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現(xiàn)(細胞膜內陷)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比較:動物細胞植物細胞不同點前期:紡錘體的形成方式不同由兩組中心粒發(fā)出的星射線構成紡錘體由細胞兩極發(fā)出的紡錘絲構成紡錘體末期:子細胞的形成方式不同由細胞膜向內凹陷把親代細胞縊裂成兩個子細胞由細胞板形成的細胞壁把親代細胞分成兩個子細胞4、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數(shù)目的變化:5、有絲分裂的意義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之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這保證了親代與子代細胞間的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6、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培養(yǎng)取材(根尖2-3毫米)解離(鹽酸和酒精混合液解離3-5分鐘)—漂洗(洗去酸性解離液,便于堿性染料染色)染色(龍膽紫或醋酸楊紅)觀察(先低倍鏡找到分生區(qū),再高倍鏡觀察)四、無絲分裂1、特點:在分裂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