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鎮(zhèn)河段山洪溝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說明_第1頁
巫山鎮(zhèn)河段山洪溝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說明_第2頁
巫山鎮(zhèn)河段山洪溝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說明_第3頁
巫山鎮(zhèn)河段山洪溝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說明_第4頁
巫山鎮(zhèn)河段山洪溝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施工設計說明PAGEPAGE11綜合說明1.1概述1.1.1本次治理工程概況開州區(qū)印河壩巫山鎮(zhèn)河段山洪溝綜合治理工程保護區(qū)主要分布于左右兩岸,分別屬于巫山鎮(zhèn)冠寶村、盤龍村兩個行政村;根據實際量測及實地調查,印河壩保護區(qū)內耕地2456畝、人口3600人以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黨政機關、公共基礎設施等。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2013),結合項目區(qū)規(guī)劃情況,確定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依據《治澇標準》(SL723-2016)的規(guī)定,保護區(qū)排澇標準為5年一遇24小時降雨24小時排除。該項目堤防工程等級為5級。堤防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級別為5級,臨時性水工建筑物級別為5級。1.1.2工程建設強條執(zhí)行情況根據《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20年版),開州區(qū)印河壩巫山鎮(zhèn)河段山洪溝綜合治理工程初步設計文件及施工圖設計文件,水文計算符合《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中第1-2項執(zhí)行要求;工程勘察成果符合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中第2-0-3項執(zhí)行要求;工程設計符合《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中第3-2-1項、第4-1-1項、第4-1-3項、第4-1-6項、第4-2項、第4-3項、第4-4項、第4-5項、第4-9項、第4-10項、第6-1項、第6-2項、第6-3項等相關條文執(zhí)行要求。1.2水文(1)洪水分期南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發(fā)生時間與暴雨一致。據流域內余家站(1970~2018年)實測資料統(tǒng)計:該地區(qū)暴雨出現較早,結束較晚,年最大洪水流量最早可發(fā)生在5月(1978年5月8日),最晚又可發(fā)生在10月(2006年10月21日);洪峰流量在1000m3/s以上的洪水在5~10月均有發(fā)生,其中又主要集中在6~7月,實測期內最大洪峰流量2660m3/s(1989年7月10日)也發(fā)生在7月。余家站年最大流量在各月出現頻次和量級見下表。表1.2-1余家站分期設計洪水成果表名稱時段各頻率設計值(m3/s)P=5.0%P=10%P=20%P=33%P=50%余家站3月70.748.427.915.88.54月69341819990.244.75~9月16601368106783864610月82448822598.949.611月25515371.732.115.912月25.817.910.76.23.410~次年4月123779041420610311~次年3月28217790.944.22212~次年2月30.621.713.58.24.712~次年3月77.354.93420.811.9(2)工程流域分期設計洪水根據余家站洪水資料,各分期以年最大值取樣,經頻率分析計算,用P-Ⅲ型曲線適線確定統(tǒng)計參數,求得余家站各分期設計洪水,將余家站各分期最大流量頻率曲線點繪到一張圖上(附圖2-7),相鄰分期頻率曲線在使用部分未出現交叉現象,各統(tǒng)計參數合理。工程河段處分期洪水采用水文比擬法(面積比的0.67次方)轉換余家站設計洪水成果而得。表1.2-2工程各河段分期設計洪水成果表名稱時段各頻率設計值(m3/s)P=5.0%P=10%P=20%P=33%P=50%印河壩河口3月15.610.66.143.481.874月152.592.043.819.89.810月181.3107.449.521.810.911月56.133.715.87.063.5012月5.683.942.351.360.7510~次年4月272.2173.891.145.322.711~次年3月62.038.920.09.734.8412~次年2月6.734.772.971.801.0312~次年3月17.012.17.484.582.62盤龍村河段上段3月2.341.600.920.520.284月23.013.96.602.991.4810月27.316.27.463.281.6411月8.55.12.381.060.5312月0.90.60.350.210.1110~次年4月41.026.213.76.833.4111~次年3月9.35.93.01.470.7312~次年2月1.00.70.40.270.1612~次年3月2.61.81.10.690.39盤龍村河段下段3月1.020.700.400.230.124月10.06.032.871.300.6510月11.97.043.251.430.7211月3.682.211.030.460.2312月0.370.260.150.090.0510~次年4月17.811.45.972.971.4911~次年3月4.072.551.310.640.3212~次年2月0.440.310.190.120.0712~次年3月1.120.790.490.300.171.3工程地質1.3.1堤防工程地質條件1、地形地貌本區(qū)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北與大巴山山地毗連,地形上北高南低。區(qū)內地貌明顯受控于地質構造格局,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脈總體走向與大的構造線方向一致。開州區(qū)境內,南部和北部為兩大不同的地貌單元,和謙~巖水一線以南為川東盆地侵蝕構造平行嶺谷低山丘陵地貌區(qū),以北為大巴山盆周構造溶蝕中山地貌區(qū)。根據項目需要,區(qū)內地貌,按其成因類型,可劃分為四個大的地貌單元。工程區(qū)主要出露為淺切寬谷丘陵區(qū)(Ⅲ′)。1、中山區(qū)(Ⅰ′)占全區(qū)總面積的25%,主要分布在和謙、巖水一線以北的北部地區(qū),南部分布少僅分布在溫泉背斜、假角山背斜、鐵峰山背斜區(qū)。北部中山區(qū)以構造構造溶蝕中山地貌為主,西北麻柳壩一帶分布為構造剝蝕中山地貌。多屬強烈切割地形,巍峨險峻,坡陡谷深,最高點墨架山海拔2425m,山頂與鄰谷之間相對高差多在1000~1600m。南部地區(qū)低山、丘陵區(qū),一般標高在500~1000m,多為構造地貌區(qū)。2、低山區(qū)(Ⅱ′)占全區(qū)面積的38%,分布于和謙~巖水以南地區(qū)。該地貌可分為:(1)構造剝蝕臺狀低山多處于向斜軸部,巖層產狀平緩,呈臺狀山形態(tài),相對標高400~700m。臺狀山臺面有的坪寬達1000m,每一級平臺前緣都由砂巖形成陡崖,在地形上顯示出臺狀或仰舟狀的地貌景觀。(2)構造剝蝕條狀低山廣布于背斜背斜翼部斜坡帶,海拔標高在500~900m,地形上為相互迭置的單面山,以條狀山地的形式展布,在背斜兩翼,橫向溝谷發(fā)育,多呈“V”形。3、淺切寬谷丘陵區(qū)(Ⅲ′)占全縣面積的8%,屬構造侵蝕地貌,主要分布于工程區(qū)竹溪、臨江、南雅一帶,海拔標高200~450m,相對標高50~100m,地形上為起伏不平的渾園狀、條狀丘陵,個體形態(tài)多形成單面山地形,溝溪沿丘間蜿蜒曲折,河床多為“U”型。4、河谷平壩區(qū)(Ⅳ′)為堆積地貌,屬山間壩子,主要集中在南河、普里河沿岸,標高均在250m以下。平原地區(qū)占開縣面積的6%。2、地層巖性綜合治理工程主要地層為侏羅系沙溪廟組(J2s),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填筑土(Q4s)、沖洪積層(Q4alp)、殘坡積層(Q4eld)?,F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侏羅系沙溪廟組(J2s)1、砂巖:為灰色~灰褐色,中細粒結構,厚層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和云母片等,為鈣泥質膠結。為工程區(qū)的主要巖性,與泥巖互層。該側揭露厚度為2.0m(ZK55)~12.0m(ZK67)。2、泥巖:紫紅色,泥質結構,厚層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粘土。為工程區(qū)的次級巖性,與砂巖互層。該側揭露厚度為0.5m(ZK32)~12.4m(ZK42)。第四系更新統(tǒng)(Q4)沖洪積層(Q4alp):1、卵礫石土:主要為淺灰色、灰褐色卵石為主,其母巖成分主要以灰?guī)r為主,粒徑一般為5~60mm,多呈亞圓狀、扁圓狀,平均含量64.90%,交錯排列,上部存在0.5~1.0m松散層,下部結構稍密,局部具交錯層理,充填物主要以粉砂、粗砂及角礫為主,級配一般不連續(xù),層厚0.5(ZK35)~4.30m(ZK18)不等,越靠近主河床,該層厚度越大。主要分布于河道及階地之上。詳見照片圖3.3.2-1。經現場篩分試驗結果可知,>5mm的顆粒平均含量為67.10%,篩分定名為“卵礫石土”,不均勻系數Cu平均值為66,曲率系數Cc平均值為2,級配不連續(xù),較大顆粒缺少。經現場篩分試驗結果可知,>0.075mm的顆粒平均含量為65.40%,篩分定名為“細砂土”,不均勻系數Cu平均值為12.14,曲率系數Cc平均值為3.41,級配不連續(xù),較大顆粒缺少。人工填筑層(Q4s):1、素填土:雜色,由砂、泥巖碎石及少量粘性土組成,硬質物粒徑為20~100mm,含量40~70%不等,稍濕,稍密,填齡大于5年,主要為場鎮(zhèn)道路及房屋建設時填筑而成。該層厚度在0~2.00m。該層主要分布在盤龍村段。殘坡積層(Q4eld):2、粉質黏土:褐灰色,濕,為可塑狀,切面稍光滑,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層理結構。主要分布于兩側斜坡和二級階地之上。該層厚度在0~2.5m。圖1.3-1工程區(qū)主要區(qū)域地質圖3、地質構造據區(qū)域資料與現場工程地質測繪調查,工程區(qū)位明月峽背斜西端西北翼近核部,區(qū)內未見斷層通過,巖層呈單斜產出,巖層產狀為330°∠6°,巖層層面稍濕,巖層平直光滑,層面結合差,屬硬性結構面。經地質調查及搜集資料,場地基巖構造裂隙較發(fā)育。在附近基巖露頭上測得兩組構造裂隙,分別對其特征敘述如下:L1:225°∠65°,張開1~2mm,延伸長度為2~3m,結構面分離,裂面起伏粗糙,無充填,間距0.50~1.00m。主要發(fā)育于砂巖巖體中,為硬性結構面,結合一般。L2:110∠77,張開1~2mm,延伸長度為1~2m,結構面分離,裂面起伏粗糙,無充填,間距0.5~1m。主要發(fā)育于砂巖巖體中,為硬性結構面,結合一般。4、水文地質擬建堤防位于階地與斜坡接觸帶,下部為沖洪積層,下覆沉積巖地層。1、地下水:工程區(qū)僅存在裂隙水和孔隙水,擬建堤防工程段主要為孔隙水,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復雜。a、孔隙水埋藏于沖洪積土中的孔隙水,主要由河道補給,其次為大氣降水補給,隨季節(jié)變化。第四系沖洪積層厚度較大,水量較大。b、裂隙潛水主要賦存于基巖風化裂隙及層間裂隙中。受大氣降水與地表水體補給,工程區(qū)部分段巖體出露。工程區(qū)第四系為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透水性良好的沖洪積土層中,入滲、滲透和賦存條件良好,地下水水量豐富,與地表河水保持著較強的水力聯系,巖層為相對隔水層。本次勘察在起點段和終點段采取河水樣品2件分別進行了室內水質簡分析(詳見附件2),根據水質分析成果,地表水的水質類型為HCO3-SO42-型水。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環(huán)境水腐蝕性評價標準,工程區(qū)內環(huán)境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弱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環(huán)境水的腐蝕性評價如下表。表1.3-2環(huán)境水腐蝕性評價表結構類型腐蝕性類型腐蝕性判定依據試驗值界限指標腐蝕程度SY1SY2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一般酸性型pH值7.447.42PH>6.5無碳酸型侵蝕性CO2(mg/L)4.775.83CO2<15mg/L無重碳酸型HCO3-含量(mmol/L)2.3122.215HCO3->1.07mmol/L無鎂離子型Mg2+含量(mg/L)8.766.90Mg2+<1000mg/L無硫酸鹽型SO42-含量(mg/L)27.2719.93SO42-<250mg/L無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Cl-含量(mg/L)Cl-=(Cl-+SO42×0.25)16.9715.85100~500mg/L弱環(huán)境水對鋼結構腐蝕性PH值、(Cl-+SO42-)含量(mg/L)7.44、37.427.42、30.8PH值3~11、(Cl-+SO42-)<500弱5、巖土體工程地質特征及物理力學建議參數巖土物理力學性質,是工程設計的重要依據,也是工程投資大小的重要控制性因素之一,因此,本次勘察十分重視巖土試驗工作,在此次勘探過程中,采取了部分鉆孔的土樣、巖樣,并對其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進行了測試。6、不良地質現象工程區(qū)位于階地之上,總體地形平坦,由于河床切割淺,切割深度一般0.3~1.2m,系側向侵蝕為主的淤積型河流,擬建河段內未見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印河壩段YH2+444.05~YH2+584.67,該段長約140.62m,現狀河岸未治理,組成岸坡的主要物質為第四系土層,為土質岸坡,河邊耕地沖刷嚴重。1.3.2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及處理建議本工程所在區(qū)域不存在影響工程建設的重大工程地質問題,但存在一些常規(guī)工程地質問題,需據此設計相關工程措施。擬建場地施工面限制較大,場地周邊為農田及居民區(qū),在施工開挖前應詳細考慮棄土位置,施工時應避免棄土倒入農田及居民區(qū)。然后根據棄土區(qū)的位置,運土距離、開挖設備能力等因素,對施工開挖進行周密的施工組織設計。基坑及邊坡開挖土方應及時運走,不能在基坑或邊坡旁堆放,以免引起邊坡變形而發(fā)生意外。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現場的文明施工,降低噪聲及施工排渣對環(huán)境的影響。1.3.3岸坡分類及穩(wěn)定性評價根據《堤防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程》(SL188-2005)規(guī)定,堤岸受河水沖刷時,考慮其岸坡(巖)土體抗沖刷能力與歷史險情,本次勘察將工程河段岸坡評價為穩(wěn)定岸坡、基本穩(wěn)定岸坡、穩(wěn)定性較差岸坡和穩(wěn)定性差岸坡。①穩(wěn)定岸坡:岸坡(巖)土體抗沖刷能力較強,無岸坡失穩(wěn)跡象;②基本穩(wěn)定岸坡:岸坡(巖)土體抗沖刷能力較強,歷史上基本未發(fā)生岸坡失穩(wěn)事件;③穩(wěn)定性較差岸坡:組成岸坡的土體抗沖刷能力較差,歷史上曾發(fā)生小規(guī)模岸坡失穩(wěn)事件,危害性不大。④穩(wěn)定性差岸坡:組成岸坡的土體抗沖刷能力差,歷史上曾發(fā)生岸坡失穩(wěn)事件,具嚴重危害性。1.3.4堤基工程地質條件及評價堤線按規(guī)劃布置,第一段:PL0+000~PL0+740.36段,該段山洪溝沿河道中心總長740.36m。第二段:左岸:YH0+000~NHO+575.07段,該段山洪溝沿河道中心總長3493.53m。第三段:右岸:YH0+000~NHO+575.07段,該段山洪溝沿河道中心總長3493.53m。包括B類及C類堤基。B類堤基:堤基結構以基巖為主,設計建基面以下存在薄層第四系土層,厚度小于2.0m,不存在整體變形穩(wěn)定問題,局部存在抗?jié)B穩(wěn)定性問題、局部存在抗沖刷穩(wěn)定問題。若開挖至建基面時,堤基可以采用經檢測能夠滿足承載需求的土體作為持力層;若下臥土體經檢測不能滿足上部承載需求,建議清除堤基范圍內所有覆蓋層,以基巖作為堤基持力層。砂土層透水率較大,建議施工時注意基坑涌水問題。C類堤基:該類堤基地質結構為雙層結構,上粘性土(或人工填土)與碎塊石夾砂,下部為基巖。堤基結構為Ⅱ類,存在滲透穩(wěn)定、沖刷穩(wěn)定和變形穩(wěn)定問題,不能滿足本工程各類建筑基礎要求,應針對存在問題,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工程地質條件較差。砂土或粉質粘土層總厚度大于2m。建議選擇以可塑狀粉質粘土或中密砂土層并采取置換一定厚度并壓實后作堤基持力層,并進行護腳防沖;碎石土夾砂總厚度大于2m,建議以壓實后的碎塊石夾砂作堤基持力層。外側無影響堤基穩(wěn)定的河床深槽,施工時應分階放坡開挖,砂土層透水率較大,建議施工時注意基坑涌水問題。1.3.5開挖棄土堆放場該項目河道清淤,宜分段選擇堤線附近地勢低矮的荒棄土地為棄土堆放場。擬建防洪堤基本沿天然河岸線布置,堤基基坑開挖量小,開挖棄土如為粉質粘土及素填土可作為堤后回填料,如開挖棄土為粉質粘土則不可作回填料或有存在多余的棄土,可考慮堆放于河道沿線兩側Ⅰ級階地臺地上或運至業(yè)主指定的棄渣場,該工程各段河道都有,平坦開闊,地勢較低的場地,可作為施工棄土堆放場地;也可根據當地地方政府規(guī)劃,運往指定的棄土場堆放,綜合運距2.0km。1.3.6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根據設計需求,該工程天然建筑材料需混凝土粗、細骨料及石渣填筑料,所需用量分別為:碎石0.59萬m3、砂料0.27萬m3。工程區(qū)附近無天然采石場,工程所需塊石料需外購解決,可在五福采石場購買,有公路相通,采石場距離工區(qū)約23~77km。料源為三疊系下統(tǒng)嘉陵江組(T1j)灰?guī)r,有用層厚度30~50m,灰?guī)r單軸飽和抗壓強度40~60MPa,質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儲量大于40萬m3,日產量1000m3,現正在開采,為成熟料場,儲量滿足要求,交通運輸方便。1.3.7工程地質結論與建議(1)工程區(qū)域構造相對穩(wěn)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工程區(qū)地質構造穩(wěn)定,屬弱震環(huán)境。(2)工程區(qū)沿線未發(fā)現危巖、泥石流、滑坡等物理地質現象,場地穩(wěn)定,適宜本工程建設。(3)工程區(qū)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河道擬建場地環(huán)境水對混凝土呈無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呈無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呈弱腐蝕性。(4)山洪溝堤基以沖洪積砂土及淤泥質粘土等土層作為持力層時,堤基與持力層間摩擦系數較小,建議設計時進行抗滑穩(wěn)定校核,必要時采取換填等適當的工程措施處理;以穩(wěn)定基巖作為堤基持力層時,堤基不存在滲透變形等問題。(5)建議堤基砂土及淤泥質粘土采取換填等工程措施處理,根據暴雨期地下水滲流工況,加強堤背排水、反濾、護底等措施,防止堤基滲透變形破壞。堤基土層為第四系沖洪積砂土,力學性能較差,存在堤基的沖刷破壞問題。(6)堤基基坑位于河水位以下時,透水率較大,堤腳線開挖施工時存在涌水、涌砂現象,建議在枯水期施工,同時應做好排水及坑壁保護工作。(7)山洪溝岸坡劃分為土質岸坡、巖土混合岸坡、工程岸坡三類。(8)新建堤基按工程地質條件劃分為堤基工程地質條件較好的A類、工程地質條件相對較好的B類及堤基工程地質條件較差的C類。(9)本工程穿堤建筑物以砂土及淤泥質粘土作基礎持力層時,建議對堤基砂土及淤泥質粘土作換填處理。(10)本工程可研方案所需天然建筑材料,均采取外購;所需土石方回填料可利用河道開挖料。1.4工程任務和規(guī)模1.4.1工程任務在深入調查和分析研究工程區(qū)河段沖淤變化規(guī)律和已建堤防工程布局、規(guī)模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認真總結以往防洪整治的實踐經驗,客觀分析社會經濟現狀及發(fā)展趨勢,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疏導結合、確保行洪”的防洪治理原則。根據開州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對防洪的要求、防洪現狀以及洪災損失狀況,確定本工程任務是:工程建成后可以使水系格局完整、形態(tài)自然、河勢穩(wěn)定、泄排通暢、連通有序,無淤積堵塞、無人為阻隔,河湖功能健康,行洪能力得到提高,受益鄉(xiāng)鎮(zhèn)1個,防洪保護村莊數2個,防洪保護人口數3600人,防洪除澇受益面積2456畝,使河道防洪達標率達到100%,防洪提高率100%。提高當地的防洪標準和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新農村建設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滿足防洪任務的同時,兼顧水土保持治理及美化環(huán)境等綜合任務。1.4.2工程規(guī)模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擬實施工程區(qū)屬鄉(xiāng)村防護區(qū),工程河道兩側現狀為村民集中居住點和農田耕地,防護區(qū)人口小于20萬人,耕地面積小于30萬畝,其防護等級為Ⅳ級,防洪標準為20~10年一遇重現期。根據《重慶市開州區(qū)防洪規(guī)劃》(2018~2035),巫山鎮(zhèn)按10年一遇標準設防。。開州區(qū)印河壩巫山鎮(zhèn)河段山洪溝綜合治理工程,綜合治理長度為4.23km,其中盤龍村0.74km,印河壩3.49km。工程規(guī)模如下:(1)護岸工程:盤龍村段綜合治理長度0.74km,新建護岸長度1475.01m,其中左岸長度747.49m,右岸長度727.52m;改造涵洞2處。印河壩段綜合治理長度3.49km,新建護岸長度2387.14m,其中左岸長度1051.15m,右岸長度1335.99m;(2)疏浚工程:共計1030.97m,位于樁號YH0+200.01~YH0+785.99,YH1+550.00~YH1+689.68,YH2+288.22~YH2+593.53。(3)安全監(jiān)測設施:沉降位移觀測設施6組,水位觀測1組;(4)布置水雨情監(jiān)測設施1處。。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5.1堤防斷面設計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依據各段護岸的現場地形及地質條件,選擇堤型。本工程印河壩段采用上述仰斜式擋墻和護坡式擋墻作為設計堤型,盤龍村段采用上述直立式擋墻和仰斜式擋墻作為設計堤型。。(一)盤龍村段PL0+000.00~PL0+320.83,長320.83m。起點為樁號PL0+000.00,堤線沿現有河道內側布置,新建混凝土矩形明渠,至樁號PL0+320.83結束。PL0+320.83~PL0+325.83,長5.00m。起點為樁號PL0+320.83,原鄉(xiāng)村道路橋改建為箱涵,至樁號PL0+325.83結束。PL0+325.83~PL0+665.28,長339.45m。起點為樁號PL0+325.83,堤線沿現有河道內側布置,新建混凝土梯形明渠,至樁號PL0+665.28結束。PL0+665.28~PL0+669.28,長4.00m。起點為樁號PL0+665.28,原鄉(xiāng)村道路橋改建為箱涵,至樁號PL0+669.28結束。PL0+669.28~PL0+740.36,長71.08m。起點為樁號PL0+669.28,堤線沿現有河道內側布置,新建混凝土梯形明渠,至樁號PL0+740.36結束。(二)印河壩段(1)左岸YH0+046.04~YH0+183.45,長127.58m;起點為樁號YH0+046.04,堤線沿現有河道內側布置,新建混凝土擋墻,至樁號YH0+183.45結束。YH0+219.51~YH0+398.49,長172.09m;起點為樁號YH0+219.51,堤線沿現狀堤防邊緣布置,新建混凝土擋墻,至樁號YH0+398.49結束。YH2+033.31~NH0+575.07,長751.48m;起點為樁號YH2+033.31,堤線沿現狀堤防邊緣布置,新建鎮(zhèn)腳加斜坡擋墻,至樁號NH0+575.07結束。(2)右岸YH0+205.43~YH0+496.32,長281.49m;起點為樁號YH0+205.43,堤線沿現狀堤防邊緣布置,新建混凝土擋墻,至樁號YH0+496.32結束。YH0+496.32~YH0+785.99,長291.40m;起點為樁號YH0+496.32,堤線沿現狀堤防邊緣布置,新建鎮(zhèn)腳加斜坡擋墻,至樁號YH0+785.99結束。YH1+564.90~YH2+225.70,長629.86m;起點為樁號YH1+564.90,堤線沿現狀堤防邊緣布置,新建鎮(zhèn)腳加斜坡擋墻,至樁號YH2+225.70結束。YH2+397.77~NH0+146.13,長133.24m;起點為樁號YH2+397.77,堤線沿現狀堤防邊緣布置,新建擋土墻,至樁號NH0+146.13結束。。1.5.2堤頂道路為了便于工程管理及周邊居民休閑散步,居民集聚區(qū)合適位置新建堤頂道路。但工程河段兩岸涉及基本農田及地形原因,本次設計堤頂道路寬度設計為2.0m寬種型式。護岸工程河段道路結構層為10cm厚C25砼路面+10cm厚碎石墊層,道路兩側布置C25砼路肩,臨水側布設1.2m高裝配式仿石欄桿。1.5.3下河梯步為了方便護岸檢修、防洪搶險及當地居民生活,在印河壩共設置4處下河梯步。梯步寬2.0m,采用C25砼澆筑,下設10cm厚碎石墊層。1.5.4排澇涵管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本次工程設置6處排澇涵管。表1.5-1環(huán)境水腐蝕性評價表河段區(qū)域分區(qū)排澇流量Q(m3/s)涵管個數(n)涵管過流能力Q(m3/s)是否滿足排澇要求涵管位置盤龍村段1#區(qū)域右岸0.1910.21是1#排澇涵管PL0+3102#區(qū)域0.1410.21是2#排澇涵管PL0+6503#區(qū)域0.0510.21是3#排澇涵管PL0+7304#區(qū)域左岸0.1710.21是4#排澇涵管PL0+2605#區(qū)域0.1010.21是5#排澇涵管PL0+5206##排澇涵管L=30m1.5.5疏浚工程工程治理河段屬于受橋堰雍水和周邊農田耕作影響,根據測量及現場調查,河道存在不同程度淤積,局部段淤積明顯。本次設計清淤總長度1030.97m,河道清淤開挖縱向邊坡與現狀河底坡度基本一致,清淤深度0.50m。個別底坡凸起、阻塞河段,清淤后應保持上下游順接,不形成跌坎突變。橫向邊坡不陡于1:5,并距離堤防和涉河建筑物(橋、堰等)基礎邊線不低于2m安全距離。位于樁號YH0+200.01~YH0+785.99、YH1+550.00~YH1+689.68、YH2+288.22~YH2+593.53。本次疏浚工程量已計入土石方開挖,不在單獨進行計量。1.5.6安全監(jiān)測設計水工建筑物觀測是工程管理工作的耳目,借助觀測儀器和觀測設備,通過計算分析,才能了解建筑物的實際形態(tài),從而評價工程質量和設計、施工的合理性,并對工程的安全程度作出估計。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設置以下觀測項目:1、堤身沉降、位移觀測堤身沉降、位移的觀測方法有:在堤身設置沉降、位移測點,采用水準儀、全站儀進行觀測。在樁號為左岸YH0+300.00、YH2+200.00、NH0+500.00;右岸YH0+300.00、YH0+700.00、YH1+800.00的堤身設置6個水平位移斷面,在每個斷面內側邊坡堤頂各布置1個水平位移、沉降兼測點,共6個水平位移、沉降兼測點。每1個斷面設1個水平位移工作基點,共6個水平位移工作基點。2、水位觀測利用己有的水文(位)測站以及新增的水位觀測剖面采用水尺進行水位觀測。在本段護岸堤防的左右岸各增設1組人工觀測水尺。3、堤身滲流觀測本次工程主要為護岸堤防,不存在洪水內澇問題,因此不設置滲流觀測設施。4、堤身表面觀測堤身表面觀測采用人工巡視為主的方法,也需要結合對堤頂高程進行定期的水準測量等方法。人工巡視檢查是安全監(jiān)測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定期檢查。正常情況下宜每月檢查-一次,在大雨及汛期,必須每天進行巡視檢查,確保大堤安全。其主要的檢查內容包括:堤身是否穩(wěn)定,檢查堤基、堤頂和堤坡等是否有裂縫、洞穴、滑動、隆起、翻沙、涌水等以及堤頂面高程變化等變形現象。本次安全監(jiān)測設計暫未考慮建立自動化觀測系統(tǒng)。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需要利用已有的(或適當配置)水準儀、經緯儀和測距儀(或全站儀)進行觀測;水尺由人工直接觀測。1.5.7水雨情監(jiān)測緊密圍繞加快實現印河壩水利現代化總體目標,充分結合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要求,本次在印河壩沿線居民集中區(qū)、發(fā)生過險情區(qū),布置水雨情監(jiān)測設施1處。1、測點布設激光水位計保護管選用110mm或75mmPVC管,激光保護管固定于閘室外墻與橋架上,且激光水位計從激光探頭到被測介質表面之間,在激光束照射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最高水位不得進入激光水位計測量盲區(qū)內(距離探頭5cm以內)。2、設備安裝1)保護管選用110mm或75mmPVC管。2)激光保護管固定于閘室外墻與橋架上,并且適合施工的位置(可使用鉛垂線定位)。3)如果水位較高可以將保護管伸至水下2m,底部需要先安裝濾網。4)將激光水位計浮子放入保護管中。5)安裝頂部的激光探頭,待安裝緊固后調節(jié)激光使之照射在浮子中央。6)最底下的一節(jié)保護管需要安裝濾網,并使用電鉆鉆孔(<3mm),防止底部濾網堵塞。7)當水位降低后可在底部延長激光保護管,增加測量范圍。8)如果水底有淤泥請不要將保護管插入淤泥中。9)激光保護管井管利用抱箍固定于閘室外墻與橋架上,管口高程必須高于防浪墻高程(采用同一高程系)0.5米。10)機箱機箱安裝于閘室內壁或閘室承重立柱上,線纜穿管敷設。11)視頻、雨量筒485圖像攝像機、視頻攝像機及雨量筒立單桿安裝于棧橋入口處,視頻攝像機預置位為觀測水尺處,圖像攝像機可觀測大壩迎水面或水庫全景。12)水尺水尺安裝于閘房外壁與橋架連接平穩(wěn)處,采用多根拼接的方式安裝,使視頻攝像機回傳的照片便于后臺識別雨水情測站。3、監(jiān)測站設計參數1)避雷針長1.5m,φ25mm;2)雨量筒安裝板300×300×5mm不銹鋼板;3)太陽能板兩側安裝,若有市電供電太陽能板不小于240W,若無市電供電太陽能板不小于540W;4)立桿底座300mm×300mm,厚15mm不銹鋼板;5)基礎600×600×800mm,C25混凝土基礎。6)太陽能板支架焊接時以太陽能電池板實際尺寸為準;面板朝南偏西,傾角30°~37°;7)雨量筒的安裝高度要求是指安裝完成后距地面不超過3m;8)立桿從底部往上0.5m噴藍漆,其余噴白漆;立桿兩側需印制“防汛設施嚴禁破壞”標示。2施工組織設計2.1施工條件本工程位于重慶市開州區(qū)境內,巫山鎮(zhèn)地處開州區(qū)西南角,東與岳溪鎮(zhèn)、鐵橋鎮(zhèn)接壤,南與五通鄉(xiāng)、萬州區(qū)彈子鎮(zhèn)為鄰,西與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八廟鎮(zhèn)接壤,北與開江縣甘棠鎮(zhèn)、講治鎮(zhèn)相連,距開州區(qū)人民政府駐地55千米,區(qū)域總面積117平方千米。工程位于開州區(qū)巫山鎮(zhèn)境內。工程施工主要以公路運輸為主,工程區(qū)內現有交通網絡滿足要求,施工對外交通較為便利。1)主要施工材料供應工程所需外來材料(水泥、鋼材、木材、汽油、柴油等)均在開州城區(qū)購買,平均運距約40km。2)施工供水、供電和施工通訊條件條件工程區(qū)施工生產用水采用從印河壩抽取使用,生活用水采用巫山鎮(zhèn)自來水系統(tǒng)。工程區(qū)就近有農網10KV電通過,可就近T接。施工區(qū)通訊主要由移動手機解決,并配備對講機解決內部之間的的聯系。3)施工機械修配本工程對外交通較為方便,距巫山鎮(zhèn)約2km,巫山鎮(zhèn)的機修、汽修設施較為齊全。所以,工程的機修、汽修任務可委托地方力量負責承擔。在施工區(qū)考慮設置簡單的維護保養(yǎng)系統(tǒng),主要承擔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施工機械、各種汽車的檢修、維修、二級保養(yǎng),故障處理等任務。2.2料場的選擇與開采(1)料場選擇1)本工程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自拌混凝土料場分別位于2個工程項目場鎮(zhèn),有現狀公路和施工臨時道路通至工程區(qū),交通運輸條件較好,距工程區(qū)平均運距約2km。2)塊石料工程區(qū)附近無天然采石場,工程所需塊石料需外購解決,可在五福采石場購買,有公路相通,采石場距離工區(qū)約23~77km。料源為三疊系下統(tǒng)嘉陵江組(T1j)灰?guī)r,有用層厚度30~50m,灰?guī)r單軸飽和抗壓強度40~60MPa,質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儲量大于40萬m3,日產量1000m3,現正在開采,為成熟料場,儲量滿足要求,交通運輸方便。3)回填料工程區(qū)需堤防回填料約0.96萬m3,折合為自然方為1.08萬m3,均可利用開挖料。(2)料場開采該工程所需天然建材主要為塊石料以及砂石骨料。塊石料以及砂石骨料均為購買方式。因此本工程不另設料場開采。2.3施工導流2.3.1導流標準、導流時段和導流流量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及《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2013)確定,本工程堤防的級別為5級。其主要建筑物按5級設計,次要建筑物按5級設計,臨時性建筑物按5級設計。根據防洪堤的工程布置、地形和水文條件,堤防工程量不大,圍堰失事后損失不大,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確定,本工程施工洪水標準采用5年一遇。導流時段的選取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考慮:(1)根據工程所在河流的水文特性分析,洪枯流量變化較大。(2)根據防洪要求,盡量將河道清淤安排在一個枯水期內完成,滿足汛期度汛需要。(3)根據國內同類型工程的施工經驗,選擇導流時段為枯水期,根據設計各河流段的工程量及施工條件,導流時段選擇如下:根據洪枯水變化規(guī)律和施工設計安排,將全年劃分為主汛期5~9月,汛前過渡期4月,汛后過渡期10月,非汛期2月、3月、11月,以及時段12月~次年1月,11月~次年3月、10月~次年4月等九個分期,以供施工設計選用。故本次設計選擇導流流量較小的4個月(11月~次年3月)作為枯期施工導流時段。施工期洪水位、分期設計洪水見表2.3-1。表2.3-1工程各河段分期設計洪水成果表名稱時段各頻率設計值(m3/s)P=5.0%P=10%P=20%P=33%P=50%印河壩河口3月15.610.66.143.481.874月152.592.043.819.89.810月181.3107.449.521.810.911月56.133.715.87.063.5012月5.683.942.351.360.7510~次年4月272.2173.891.145.322.711~次年3月62.038.920.09.734.8412~次年2月6.734.772.971.801.0312~次年3月17.012.17.484.582.62盤龍村河段上段3月2.341.600.920.520.284月23.013.96.602.991.4810月27.316.27.463.281.6411月8.55.12.381.060.5312月0.90.60.350.210.1110~次年4月41.026.213.76.833.4111~次年3月9.35.93.01.470.7312~次年2月1.00.70.40.270.1612~次年3月2.61.81.10.690.39盤龍村河段下段3月1.020.700.400.230.124月10.06.032.871.300.6510月11.97.043.251.430.7211月3.682.211.030.460.2312月0.370.260.150.090.0510~次年4月17.811.45.972.971.4911~次年3月4.072.551.310.640.3212~次年2月0.440.310.190.120.0712~次年3月1.120.790.490.300.172.3.2導流方式與導流建筑物根據水工布置情況和施工進度安排,為節(jié)約工程建設投資、加快工程施工進度,考慮工程工程斷面尺寸較小,本項目安排在一個枯水期完成施工,分期洪水采用5年一遇11月~3月流量。(1)盤龍村河段采用圍堰擋水加涵管導流的方式。將工程河段內的河水排干,然后每隔400m將工程河段化分成若2個單元,采用全段圍堰結合DN200波紋管導流:即在各個施工單元上下兩端分別修筑土石圍堰一次性攔斷河道,鋪設DN200波紋管下瀉施工期間河道上游來水,導流流量0.64m3/s。(2)印河壩河段采用橫向圍堰擋水加涵管導流、縱向圍堰兩種方式。將工程河段化分成清淤、非清淤兩個單元,對需要清淤工程河段再細分若干個施工單元,采用全段圍堰結合DN500波紋管導流:即在各個施工單元上下兩端分別修筑土石圍堰一次性攔斷河道,鋪設DN500波紋管下瀉施工期間河道上游來水,導流流量1.47m3/s。對不需要清淤工程河段采用縱向沿整治河岸的方向修筑土石圍堰,隔離河水沖刷。施工期間應作好預警及監(jiān)測,擬定合理應急方案,必要時停工撤場。本階段的主要工程措施為堤防護岸,經考慮,山洪溝堤防采用縱向圍堰擋水,束窄的河床泄流的導流方式。圍堰采用粘土編織袋土石圍堰,堰頂寬為2m,高1.5~2.0m,迎水面鋪土工膜防滲,內側1:1.5,外側邊坡均為1:1.5。2.3.3基坑排水基坑排水包括初期排水及經常性排水。截流戧堤閉氣完成后,安排進行基坑初期排水,工程每隔100m分一個施工段,每個施工段基坑初期積水量約300m3,考慮1天排完,對應初期排水強度12.5m3/h,初期排水擬采用用2臺WQ15-7-0.75型潛水泵(1臺備用),單臺流量15m3/h,揚程7m。經常性排水包括施工廢水、圍堰滲水及施工過程中的降雨的排除,擬選用1臺WQ15-7-0.75型潛水泵,單臺流量15m3/h,揚程7.5m。2.4主體工程施工2.4.1基礎開挖工程基礎開挖主要由機械施工輔以人工修整,土石方開挖施工前,提前形成進入施工作業(yè)面的施工道路。土方開挖直接采用1.6m3反鏟挖掘機裝車,配10t自卸汽車運輸出渣,人工配合挖機集渣并清理工作面,對于量小且分散的基礎開挖和槽挖可直接采用風鎬清理或人工進行清挖。土方開挖前,首先進行測量放樣,標識出開挖范圍和位置,然后采用人工將開挖區(qū)域內的有礙物清理干凈,清理范圍延伸至開挖線外側至少2m的距離。2.4.2砼鎮(zhèn)腳(埋石砼擋墻)埋石砼擋墻:埋石砼埋石率應不大于20%,塊石必須經過挑選,無裂紋及夾層,塊石在吸水飽和狀態(tài)下,極限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施工時應先鋪一層混凝土放一層塊石,再振搗密實至塊石沉入混凝土中,禁止先擺石再灌混凝土。混凝土施工的一般施工流程:測量放樣→模板安裝→澆筑→拆模。基礎模板根據基礎墨線釘好壓腳板,用U型卡或聯接銷子把定型模板扣緊固定。然后安裝四周龍骨及支撐,并將模板位置固定好,最后校核基礎模板幾何尺寸。側墻模板按放線位置釘好壓腳板,然后進行模板的拼裝,邊安裝邊插入拉筋螺栓和套管,且校正其平整度和垂直度?;炷劣稍O置在工區(qū)的凝土拌和站供應,混凝土水平運輸由人工手推車運至施工面,溜槽入倉?;炷琳駬v采用Φ50軟軸振搗棒進行人工充分振搗?;炷粮鶕}面大小和入倉能力分別采用平鋪法和臺階法,并優(yōu)先考慮平鋪法。鋪料方向從下游至上游,鋪料厚度50cm,采用臺階法時臺階寬度不小于2m,確保臺階層次清楚、有序,平倉和振搗主要選擇Φ50振搗棒振搗,振搗方式為梅花形布置,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開始泛漿為準。2.4.2土方填筑為保證建筑物結構的穩(wěn)定,在土石方回填中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檢測和施工,確?;靥钍┕べ|量。堤體土石填筑采用1.6m3挖掘機在臨時堆存場回采,裝10t自卸汽車運輸,運輸道路為布置在兩岸的施工道路。筑堤料的鋪筑采用“綜合法”,振動碾按“進退錯距法”順水流方向行走,速度控制在1.20km/h左右。對于小基槽回填,因不具備大型機械施工,采用電夯或人工分層夯實,壓實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2.4.3路面砼施工路面混凝土采用用輕型槽鋼作模板,每塊模板長2~4m,模板內側每隔1.5m~2.0m設置1個模板固定支架。按5~10m一個斷面精確測量平面位置和高程,精確安裝模板,確保砼面板的平整度和高程。根據道路路線情況,分段設拌和站。各拌和站由一臺0.40m3砼拌和機、水泥庫、砂石料堆場組成。水泥、砂石料車運至各拌和站,采用砼拌和機拌制,采用1m3自卸汽車運輸或人工手推車運輸入倉。混凝土布料采用人工布料,不用鐵鍬拋擲。先采用振搗棒平倉及振搗,然后用木抹子初平,平板振搗器振搗,最后用振搗梁平整及最終振搗,振搗后設專人對表面上局部麻面和明顯缺料部位補充適當砂漿進行修整,采用人工收漿抹面?;炷潦┕ね瓿珊?,按要求進行防滑、接縫施工。2.4.4穿堤管涵施工管涵施工程序:基礎開挖處理→管節(jié)安裝→土石回填(1)基槽開挖及處理基槽兩側應預留不小于60cm的操作寬度,遇到地下水時應采取降水措施。地質較差地段,開挖溝槽時需換填碎石壓實。(2)管節(jié)安裝①管節(jié)采購附近的成品預制混凝土管,運輸、存放時,應注意輕放,堆放的底面應平整,必要時鋪設5~10cm的沙墊層,使受力均勻,以免管節(jié)裂開。②管節(jié)在對頭拼接時,填塞縫隙的麻絮,上半圈應從外向里填塞,下半圈應從里向外填塞。③涵洞全長范圍內,每4~6m應設置一道沉降縫。④施工時,必須注意管涵的全長與管節(jié)的配置及端墻位置的準確。為避免放樣時的誤差,可將一端洞口管節(jié)安裝完畢后,再行澆筑。⑤管井基底應按設計要求鋪設,必須注意平整。(3)土石回填回填土在管道兩側及管頂50cm范圍內不得含有有機物及磚石碎塊,采用輕夯壓實。管頂以上可以用素土回填。管道兩側壓實面高差不應超過30cm,回填土應分層壓實,壓實度不小于90%。2.4.5施工安全防護措施為規(guī)范水利工程建設的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施工過程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施工應符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SL398-2007。1、施工現場應設有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督促整改隱患,糾正違規(guī)行為。2、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現場的基坑、井、溝、陡坡等場所設置蓋板、圍欄等安全防護設施和警示標志。3、交通頻繁的施工道路、交叉路口應按規(guī)定設置警示標志或信號指示燈;開挖、堆料場地應設專人指揮。4、堤防工程防汛搶險,應遵循“前堵后導、強身固腳、減載平壓、緩流消浪”的原則。5、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和技術交底施工,嚴格控制基坑開挖邊坡度。如遇到特殊情況,需要在基坑停工較長時間,應在平臺、基坑邊坡和坡腳設置排水明溝和集水坑,并派專人抽水值班,并對基坑邊坡坡面進行保護。6、生產廢水主要包括基坑廢水、砼養(yǎng)護廢水。施工期生產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結合生產廢水特點和施工工區(qū)布置,對生產廢水主要采用自然沉降法處理后循環(huán)利用,可用于沖洗地面、灑水等。機修系統(tǒng)廢水主要污染物為石油類和懸浮物,主要采取修建小型隔油池等方法進行處理。本工程含油污水為汽車沖洗廢水,處理措施采取將沖洗廢水預先經隔油池進行隔油處理,然后進入沉淀池,經沉淀后的清水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施工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按環(huán)保要求進行處理,防止影響水生生物生境的污染事故發(fā)生。7、尊重當地民風民俗,遵守鄉(xiāng)規(guī)民約,與當地群眾和睦相處。8、嚴格按照各級政府有關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好其他各項工作。2.5施工交通2.5.1對外交通運輸本工程位于重慶市開州區(qū)境內,巫山鎮(zhèn)地處開州區(qū)西南角,東與岳溪鎮(zhèn)、鐵橋鎮(zhèn)接壤,南與五通鄉(xiāng)、萬州區(qū)彈子鎮(zhèn)為鄰,西與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八廟鎮(zhèn)接壤,北與開江縣甘棠鎮(zhèn)、講治鎮(zhèn)相連,距開州區(qū)人民政府駐地55千米,區(qū)域總面積117平方千米。工程位于開州區(qū)巫山鎮(zhèn)境內。工程施工主要以公路運輸為主,工程區(qū)內現有交通網絡滿足要求,施工對外交通較為便利。工程各段對外交通情況見表。2.5.2場內交通運輸本工程場內交通運輸主要包括土石方的開挖出渣、塊石的運輸以及各施工工廠及生活區(qū)人員、物資運輸,本工程需在山洪溝的兩岸布置施工臨時道路,與附近鄉(xiāng)村公路相通。施工臨時道路基本布設在山洪溝永久征地范圍內。臨時道路標準均為四級,單車道,路基寬3.5m最大縱坡≤10%。場內交通臨時道路特性表見表2.5-1。表2.5-1施工臨時道路統(tǒng)計表道路名稱長度(m)路面寬(m)路基寬(m)路面形式備注盤龍村段施工臨時道路0.963.53.5土路新建印河壩段施工臨時道路2.73.53.5土路新建小計3.662.6施工總布置2.6.1總布置原則施工布置按照“方便生活、有利生產”、“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施工臨時設施主要布置在工程沿河兩岸,開挖的土料盡可能就近布置,減少轉運費用。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期高峰人數為50人,共需辦公、生活福利設施建筑面積約400m2,本工程施工場地位于場鎮(zhèn)附近上,因此施工辦公生活設置考慮在工程區(qū)就近民房租賃,工程分1個工區(qū)。表2.6-1臨時建筑占地面積匯總表序號工程項目建筑面積占地面積(m2)備注11砂漿拌合站402供電系統(tǒng)1座203供風系統(tǒng)2座404辦公、生活福利設施建筑400租用5砂石料備料場506綜合倉庫1007綜合加工廠1008臨時堆料場50小計4002.6.2土方平衡及棄土規(guī)劃本工程土石方開挖總量3.3644萬m3(自然方,含圍堰拆除),工程土石方填筑共計0.96萬m3(自然方),工程棄渣總量為2.40萬m3(松方),由于本次棄渣料主要為河內淤泥,根據現場調查及業(yè)主意見,工程開挖土石料均可用于堤身及背后回填,其余棄渣統(tǒng)一運至當地政府指定渣場(杜家壩渣場),綜合運距2km。土石方開挖過程中需要設置臨時堆料場,為減少土石方轉運,臨時堆料場布置于工程施工區(qū)沿線,根據土石平衡規(guī)劃,本工程共設置4處臨時臨時堆料場,臨時堆料場布置詳見各段施工平面布置圖。臨時堆料應遵守“環(huán)保、經濟、穩(wěn)定、利用”的原則,避免亂堆亂放,嚴禁造成環(huán)境污染。2.6.3施工占地工程施工占地包括施工生產設施、施工便道臨時征地等。本工程需臨時用地45.44畝,均為新增臨時占地。表2.6-1施工臨時占地表占地性質項目區(qū)占地類型及數量(畝)水田旱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設施交通用地其他用地小計臨時用地堤防工程區(qū)0.000.000.0014.970.000.0014.97施工生產生活區(qū)0.000.000.000.000.000.440.44施工便道區(qū)5.627.639.110.000.180.0022.54回填料堆料場0.000.007.490.000.000.007.49小計5.627.6316.6014.970.180.4445.442.7施工總進度本工程施工工期約7個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及開州區(qū)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有關規(guī)定,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時段為開州區(qū)的汛期。汛期期間,任何單位或個人嚴禁在河道內從事采砂、取土、放牧、捕魚等涉水過河活動。國家重點工程、區(qū)開發(fā)建設項目確需施工的,必須由相應的防汛抗旱指揮部批準,施工中必須接受區(qū)防汛抗旱指揮部統(tǒng)一調度和管理。否則,區(qū)防汛抗旱指揮部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處罰,情節(jié)嚴重的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在河道禁止施工期間,所有機械設備必須全部撤出主河道;河道整治企業(yè)按施工方案要求,整理施工作業(yè)面,填平沙坑水坑、平整河道、修復加固堤防,確保河道行洪安全。因此建議本工程施工時段安排在第一年10月1日至第二年4月30日,避開主汛期再進行施工。本工程總工期為7個月,主體工程施工期6個月,完建期1個月。本階段將施工時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工程籌建期、工程準備期、主體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1)工程籌建期工程正式開工前應完成對外交通、施工供電和通信系統(tǒng)、征地、移民以及招標、評標、簽約等,不計入總工期。(2)工程準備期準備工程開工起至關鍵線路上的主體工程開工或河道截流閉氣前的工期,一般包括“四通一平”、導流工程、臨時房屋和施工工廠設施建設等所需的時間。本階段時間為1個月,即第一年9月,本階段時間按規(guī)定不計入總工期。(3)主體工程施工期第一年10月~第二年3月,工期6個月。進行各段基礎開挖、鎮(zhèn)腳施工、堤防填筑、坡面護坡、堤頂道路澆筑等工作。第二年3月,堤防填筑完成,坡面護坡、堤頂道路澆筑完成,主體工程完成。(4)工程完建期從工程開始發(fā)揮效益至工程竣工的期限,即第二年4月,完建期為1個月。3施工技術要求3.1筑堤材料(1)開工前,應根據設計要求、料質、運距和開采條件等因素選擇取料。(2)砼粗骨料質量應符合《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規(guī)程》SL251-2015的要求。(3)堤料須在經過鑒定符合堤料設計要求的料場內開采,不合格的堤料不得上堤。(4)陸上料區(qū)開挖前必須將其表面的雜質和耕作土、植物根系等清除;水下料區(qū)開挖前應將表面層稀軟淤土清除。3.2堤基施工(1)堤基施工前,應根據勘測設計文件、堤基的實際情況和施工條件制定有關施工技術措施與細則。(2)堤基地質比較復雜、施工難度較大或無現行規(guī)范可遵照時,應進行必要的技術論證,并應通過現場試驗取得有關技術參數。(3)對堤基開挖或處理過程中的各種情況應及時詳細記錄,經分部工程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堤身填筑。(4)基坑積水應及時抽排,對地勒孔、泉眼等應分析其成因和對堤防的影響后予以封堵或引導;開挖較深堤基時,應防止滑坡。(5)堤基基面清理范圍包括堤身、鋪蓋、壓載的基面,其邊界應在設計基面邊以外30cm~50cm。(6)堤基表層不合格土、雜物等必須清除,堤基范圍內的坑、槽、溝等,應按堤身填筑要求進行回填處理。(7)堤基開挖、清除的棄土、雜物、廢渣等,均應運到指定渣場堆放,嚴禁亂堆亂放。(8)堤基的開挖清理工作,宜自上而下一次完成。堤基易風化、易崩解的巖石和土層,開挖后不能及時回填者,應留保護層或采取相應措施保護。(9)堤基處理過程中,如發(fā)現新的地質問題或檢驗結果與勘探有較大出入時,應報監(jiān)理工程師。(10)基面清理平整后,應及時報驗?;骝炇蘸髴ゾo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時,應做好基面保護,復工前應再檢驗,必要時須重新清理。3.3質量控制3.3.1一般規(guī)定1施工單位應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監(jiān)理)單位應建立相應的質量檢查體系,分別承擔工程質量的自檢和抽檢任務,實行全面質量管理。2工程質量檢測人員所需資質條件以及工程質量檢驗的職責范圍、工作程序、事故處理、數據處理等要求,均應符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guī)程》SL176-2007。3應保證檢測成果的真實性,嚴禁偽造或任意舍棄成果;質量檢測記錄應妥善保存,嚴禁涂改或自行銷毀。4施工質量應包括內部質量和外觀質量。3.3.2料場質量控制1堤料質量控制應以料場控制為主,必須是合格堤料才能運輸上堤,不合格材料在料場處理合格后才能上堤,否則應廢棄。2應在料場設置質量控制站,按設計要求及有關技術標準規(guī)定進行料場質量控制,主要內容包括:(1)是否在規(guī)定的料區(qū)內開采,是否將草坡覆蓋層等清除干凈。(2)堤料加工方法是否符合規(guī)定。(3)堤料性質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4.3堤基處理質量拉制1應檢查施工方法是否符合本施工技術要求有關條款的要求。2應根據堤基處理措施的相應技術標準要求,確定質檢的項目和方法。3.4工程驗收3.4.1堤防工程驗收分為分部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兩個階段。驗收組或驗收委員會的組成按《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guī)程》(SL223-2008)的要求進行。3.4.2分部工程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驗收。隱蔽工程驗收可分段進行,完工一段驗收一段,未經驗收,施工單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4.3分部工程驗收的圖紙、資料和成果應按竣工驗收的標準制備。3.4.4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必須提交經工地技術負責人簽署的下列文件和資料。1竣工圖紙;2施工中有關設計變更的說明和記錄3施工單位的試驗測量原始資料和成果及主要筑堤材料的質量保證。4質量事故記錄、分析資料及處理結果;5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隱蔽工程檢查記錄、照片或攝像資料;6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自檢報告;7施工總結報告和清單;8施工大事記。3.4.5竣工驗收合格后,應將所有資料整理成冊,移交工程管理單位,并抄報有關部門備查。4砼工程4.1模板4.1.1模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保證砼結構和構件各部分設計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確。2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本標準規(guī)定的各項施工荷載,并保證變形在允許范圍內。3面板板面平整、光潔、拼縫密合、不漏漿。4安裝和拆卸方便、安全,一般能夠多次使用。盡量做到標準化、系列化。5模板選用應與砼結構和構件的特征、施工條件和澆筑方法相適應。6組合鋼模板、滑動模板等模板的設計、制作和施工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相應規(guī)定對模板采用的材料及制作,安裝等工序均應進行質量檢查。4.1.2材料1模板的材料宜選用鋼材、膠合板、塑料等,模板支架的材料宜選用鋼材等,盡量少用木材。2模板材料的質量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1)當采用鋼材時,宜采用Q235鋼材,其質量應符合《素碳結構鋼》GB/T700-2006)的有關規(guī)定。(2)當采用木材時,應符合《木結構設計標準》(GB50005-2017)中的承重結構選材標準。(3)當采用膠合板時,其質量應符合《竹編膠合板》(GB/T13123-2003)的有關規(guī)定。3木材材質不宜低于三等材。腐朽、嚴重扭曲、有蛀孔等缺陷的木材,脆性木材和容易變形的木材,均不得使用。木材應提前備料,干燥后使用,含水率宜為18%-23%4保溫模板的保溫材料應不影響砼外露表面的平整度。4.1.3模板制作1模板制作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模板設計規(guī)定,不得超過表4.1-1的規(guī)定。表4.1-1模板制作的允許偏差表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木模小型模板:長和寬±2大型模板(長寬大于3m):長和寬±3大型模板對角線±3模板面平整度相鄰兩板面高差0.5局部不平(用2m直尺檢查)3面板縫隙1鋼模、復合模板及膠木板(竹)模板小型模板:長和寬±2大型模板(長×寬大于2m)長和寬±3大型模板對角線±3模板面局部不平(用2m直尺檢查)2連接配件的孔眼位置±1注:1、異型模板、永久性模板、滑動模板等特種模板,其制作的允許偏差,按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進行;2、定型組合模板制作的允許偏差,按有關標準執(zhí)行。2鋼模板面板及活動部分應涂防銹油脂,但面板所涂防銹油脂不得影響砼表面顏色。其他部分應涂防銹漆。木面板宜貼鍍鋅鋁皮或其他隔層。3當砼的外露表面采用木模板時,宜做成復合模板。4.1.4模板安裝與維護1模板安裝前,必須按設計圖紙測量放樣,重要結構應多設控制點以利檢查校正。2模板安裝過程中,必須經常保持足夠的臨時固定設施,以防傾覆。3支架必須支承在堅實的地基或老混凝土上,并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斜撐應防止滑動。豎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撐部分,當安裝在基土上時應加設墊板,且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4現澆鋼筋砼梁、板,當跨度Σ4m時,模板應起拱。5模板的鋼拉杄不應彎曲。伸出砼外露面的拉桿宜采用端部可拆卸的結構型式。拉杄與錨環(huán)的連接必須牢固,預埋在下層砼中的錨定件(螺栓、鋼筋環(huán)等),在承受荷載時,必須有足夠的錨固強度。6模板與砼的接觸面,以及各塊模板接縫處,必須平整、密合,以保證砼表面的平整度和砼的密實性。7建筑物分層施工時,應逐層校正下層偏差,模板下端不應有錯臺。8模板的面板應涂脫模劑,但應避免脫模劑污染或侵蝕鋼筋和砼。9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根據結構物的安全、運行條件、經濟和美觀等要求確定?,F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見表4.1-2。表4.1-2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軸線位置﹢5底模上表面標高﹢5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柱、梁、墻﹢4層高垂直全高≤5m﹢6全高>5m﹢8相鄰兩面板高差﹢2表面局部不平(用2m直尺檢查)﹢5滑動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按結枃設計妥求和模板設計要求執(zhí)行。10鋼承重骨架的模板,必須按設計位置可靠地園定在承重骨架上以防止在運輸及澆筑時錯位,承重骨架安裝前,宜先作試吊及承載試驗。11模板上嚴禁堆放超過設計荷載的材料及設備。砼澆筑時,必須按模板設計荷載控制澆筑順序、澆筑速度及施工荷戟。應及時清除模板上的雜物。12砼澆筑過程中,必須安排專人負責經常檢查、調整模板的形狀及位置,使其與設計線的偏差不超過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值,并每班作好記錄模板如有變形、位移,應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時停止砼澆筑。13砼澆筑過程中,應隨時監(jiān)視砼下料情況,不得過于靠近模板下料直接沖擊模板;砼罐等機具不得撞擊模板。4.1.5模板拆除與維修1澆結構的模板拆除時的砼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側模: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2)底模:砼強度應符合表4.1-3的規(guī)定。表4.1-3現澆結構拆模時所需砼強度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按設計的砼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計(%)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275>2100注:本標準中“設計的砼強度標準值”系數指與設計砼強度等級相應的砼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2拆模時,應根據錨固情況,分批拆除錨固連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模應使用專門工具,以減少砼及模板的損壞。3拆下的模板、支架及配件應及時清理、維修。暫時不用的模板應分類堆存,妥善保管;鋼模應做好防銹,設倉庫存放。大型模板堆放時應墊平放穩(wěn),并適當加固,以免翹曲變形。4.2鋼筋4.2.1鋼筋的材質(1)鋼筋混凝土結構用的鋼筋應符合熱軋鋼筋主要性能的要求。(2)每批鋼筋均應附有產品質量證明書及出廠檢驗單,承包人在使用前,應分批進行以下鋼筋機械性能試驗:1)鋼筋分批試驗,以同一爐(批)號、同一截面尺寸的鋼筋為一批;2)根據廠家提供的鋼筋質量證明書,檢查每批鋼筋的外表質量,并測量每批鋼筋的代表直徑;3)在每批鋼筋中,選取經表面檢查和尺寸測量合格的兩根鋼筋中各取一個拉力試件(含屈服點,抗拉強度和延伸率試驗)和一個冷彎試驗,一組試驗項目的一個試件不符合監(jiān)理人規(guī)定數值時,則另取兩倍數量的試件,對不合格的項目作第二次試驗,如有一個試件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產品。(3)水工結構非預應力混凝土中,不得使用冷拉鋼筋。4.2.2鋼筋的加工和安裝(1)鋼筋的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漆污染和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2)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鋼筋的調直應遵守以下規(guī)定:1)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Ⅰ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Ⅲ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2)冷拔低碳鋼絲在調直機上調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顯擦傷,抗拉強度不得低于施工圖紙的要求(3)鋼筋加工的尺寸應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加工后鋼筋的允許偏差不得超過表4.2-1和表4.2-2的數值。表4.2-1圓鋼筋制成箍筋,其末端彎鉤長度箍筋直徑受力鋼筋直徑(m)<2528~405-1075901290105表4.2-2加工后銅筋的允許偏差順序偏差名稱允許側差值(mm)1受力鋼筋全長凈尺寸的偏差±102箍筋各部分長度的偏差±53鋼筋彎起點位置的偏差閘房構件±20大體積混凝土±304鋼筋轉角的偏差3鋼筋的彎鉤彎折加工應符合《水工混凝土鋼筋施工規(guī)范》(DL/T5169-2013)的規(guī)定。(4)鋼筋焊接和鋼筋綁扎應按《水工混凝土鋼筋施工規(guī)范》(DL/T5169-2013)的規(guī)定,以及施工圖紙的要求執(zhí)行。(5)鋼筋的氣壓焊和安裝應遵守以下規(guī)定:1)氣壓焊可用于鋼筋在垂直、水平和傾斜位置的對接焊接,當兩鋼筋直徑不同時,其兩直徑之差不得大于7mm。2)氣壓焊施焊前,鋼筋端面應切平,鋼筋邊角毛刺及端面上鐵銹、油污和氧化膜應清除干凈,并經打磨露出金屬光澤,不得有氧化現象。3)安裝焊接夾具和鋼筋時,應使兩根鋼筋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兩根鋼筋之間的局部縫隙不得大于3mm。4)氣壓焊接時,應根據鋼筋直徑和焊接設備等具體條件選用等壓法,在兩根鋼筋縫隙密合和鐓粗過程中,對鋼筋施加的軸向壓力,按鋼筋橫截面面積計算應為30~40Mpa。4.3砼4.3.1材料1水泥品種選用硅酸鹽水泥,其標號不得低于425號,選用的水泥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運到工地的每一批水泥,應有生產廠的出廠合格和品質試驗報告,使用單位應進行驗收檢驗(按每200~400同廠家、同品種、同強度等級的水泥為一取樣單位,如不足200也作為一取樣單位),必要時進行復驗。2粗骨料宜用質地堅硬、粒形,級配良好的礫石,不得使用未經分級的混合石子,其質量標準應按4.3-1表規(guī)定。表4.3-1粗骨料的質量技術要求表序號項目指標備注1含泥量(%)<l不應含有粘土團塊2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成SO3%)≤0.53有機質含量淺于標準色如深于標準色,應進行砼對比試驗,抗壓強度比不應低于0.954針片狀顆粒含量(%)≤155堅固性≤2無抗凍要求的砼≤5有抗凍要求的砼6表觀密度(t/m3)≥2.557吸水率(%)≤2.5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5~3.5范圍內,為改善砂料級配,可將粗、細不同的砂料分別堆放,配合使用,砂的質量技術要求見表4.3-2。表4.3-2細骨料(天然砂)的質量技術要求序號項目指標備注1含泥量(%)≤3不應含有粘土團塊2云母含量(%)≤23輕物質含量(%)≤14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成SO3%)≤15有機物含量淺于標準色6堅固性(按硫酸鈉溶液法5次循環(huán)后損失%)<l07表觀密度(t/m3)≥2.53根據需要砼中可摻入適量的摻合料,摻合料的品質應符合現行的國家和有關待業(yè)標準。4水工砼中必須摻加適量的外加劑,外加劑品質必須符合現行的國家有關行業(yè)標準,外加劑應配成水溶液使用。配制溶液時應稱量準確,并攪拌均勻。外加劑每批產品應有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施工單位應進行驗收檢驗。5凡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均可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砼、未經處理的工業(yè)污水和生活用水不得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砼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類型水在首次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時,須按現行的有關標準,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檢驗項目和標準應符合以下要求:(1)砼拌和養(yǎng)護用水與標準飲用水試驗所得的水泥初凝時間差及終凝時間差均不得大于30min。(2)砼拌和養(yǎng)護用水配制水泥砂漿28d抗壓強度不得低于標準飲用水拌和的砂漿抗壓強度的90%。(3)拌和養(yǎng)護混凝土用水的pH值和水中的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鹽的含量應符合表4.3-3的規(guī)定。表4.3-3拌和與養(yǎng)護砼用水的指標要求序號項目鋼筋砼素砼1PH值>4>42不溶物(mg/L)<2000<50003可溶物(mg/L)<5000<100004承化物(以CT計)(mg/L)<1200<35005硫酸鹽(以SO24計)(mg/L)<2700<27004.3.2配合比為滿足砼設計強度,耐久性等要求和施工和易性需要,應進行砼施工配合比優(yōu)選試驗。砼施工配合比選擇應綜合分析比較,合理地降低水泥用量砼的水膠比。(或水灰比)不超過0.60,受水流沖刷部位不超過0.50。砼的坍落度,應根據建筑物的結栒斷面、鋼筋含量、運輸距離、澆筑方法、運輸方式、振搗能力和氣候等條件決定,在選定配合比時應綜合考慮,并宜采用較小的坍落度。砼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可參照表4.3-4選用。表4.3-4砼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序號砼類別坍落度(cm)1素砼或少鋼筋砼1~42配筋率不超過1%的鋼筋砼3~63配筋率超過1%的鋼筋砼5~9注:有溫度控制要求或高、低溫季節(jié)澆筑砼時,其坍落度可根據實際情況酌量增減。4.4砼施工4.4.1砼拌和1拌和設備投入砼生產前,應按批準的砼施工配合比進行最佳投料順序和拌和時間的試驗。2砼拌和必須按照試驗部門簽發(fā)并經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的砼配料單進行配料,嚴禁擅自更改。3砼組成材料的配料量均以重量計、稱量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表4.4-1的規(guī)定。表4.4.1砼材料稱量的允許偏差材料名稱稱量允許偏差(%)水泥、摻合料、水、外加劑溶液±1骨科±24砼的拌和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4.4.2砼運輸1砼運輸設備及運輸能力,應與拌和、澆筑能力、倉面具體情況相適應。2運輸設備應使砼在運輸過程中不致發(fā)生分離、漏漿、嚴重泌水、過多溫度回升和坍落度損失。3砼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縮短運輸時間及減少轉運次數。因故停歇過久,砼已初凝或已失去塑性時,應作廢料處理。嚴禁在運行途中和卸料時加水。4在高溫或低溫條件下,砼運輸工具應設置遮蓋或保溫設施,以避免天氣、氣溫等因素影響砼質量。5砼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m。超過時,應采取緩降或其他措施,以防止骨料分離。4.4.3砼澆筑1建筑物地基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砼澆灌筑倉面準備工作。2巖基上的松動巖塊及雜物、泥土均應清除。巖基面應沖洗干凈并排凈積水;如有承壓水,必須采取可靠的處理措施。清洗后的巖基在澆筑砼前應保持潔凈和濕潤。3澆筑砼前,應詳細檢查有關準備工作,包括地基處理(或縫面處理)情況,砼澆筑的準備工作、模板、鋼筋、預埋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應作好記錄。4基巖面和新老砼施工縫面在澆筑第一層砼前,可鋪水泥砂漿、小級配砼或同強度等級的富砂漿砼,保證新砼與基巖或新老砼施工縫面結構良好。5入倉的砼應及時平倉振搗,不得堆積。倉內若有粗骨料堆疊時應均勻地分布至砂漿較多處,但不得用水泥砂漿覆蓋,以免造成蜂窩。在傾斜面上澆筑砼時,應從低處開始,澆筑面應水平,在傾斜面處收倉面應與傾斜面垂直。6砼澆筑的振搗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1)砼澆筑應先平倉后振搗,嚴禁以振搗代替平倉。振搗時間以砼粗骨料不再顯著下沉,并開始泛漿為準,應避免欠振或過振。(2)振搗設備的振搗能力應與澆筑機械和倉位客觀條件相適應。7砼澆筑過程中,嚴禁在倉內加水;砼和易性較差時,必須采取加強振搗等措施;倉內的泌水必須及時排除;應避免外來水進入倉內,嚴禁在模板上開孔趕水,帶走灰漿;應隨時清除粘附在模板;鋼筋和預埋件表面的砂漿。8砼施工縫處理,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1)砼收倉面應澆筑平整,在其抗壓強度尚未到達2.5MPa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倉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