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傳承_第1頁
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傳承_第2頁
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傳承_第3頁
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傳承_第4頁
高考語文高考幫備考教案(新教材):03文化傳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部分作文素材積累主題三文化傳承目

錄Contents01主題導航02教材溯源03真題鏈接04考場熱用

本主題“文化傳承”,對應部編版教材必修上冊第三單元主題“古詩詞的當代

價值”。古典詩詞之美,既美在意象、意境,也美在語言、構思,還美在思想情

感。身處塵世,吟詠詩詞,感受優(yōu)美的意境,體會其中的人生況味,觀照自身,成

就自己獨特的人生。

篇目索引

(1)《短歌行》;(2)《歸園田居》(其一);(3)《夢游天姥吟留別》;(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念奴嬌·赤壁懷古》;(7)《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8)《聲聲慢》;等等。適用角度

“詩詞之美”“傳承與創(chuàng)新”“文明精華”“文化自信”等。速用示范

(1)品讀詩詞,自可豐富內涵,涵養(yǎng)品格。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品讀詩詞

不是為了附庸風雅,也不單單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而是追求一種“詩意的

棲居”。與詩詞相伴,突然某一天,我們聽樂不是樂,會在音樂悠揚清脆時吟“嘈

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賞景不是景,會在遠眺寧靜山村時吟“曖曖遠

人村,依依墟里煙”……不知不覺間,詩詞早已與我們的生活融在了一起。(2)無論多大年紀、何種職業(yè)、身處怎樣境遇,人們都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只要

喜歡詩意的生活,每個人都能隨李白參加“仙之人兮列如麻”的宴會、伴杜甫感慨

“萬里悲秋常作客”的漂泊、與陶淵明品味“復得返自然”的快樂,用詩句激活骨

子里的文化基因,構建精神上的希望家園。從看似遙遠的詩詞中尋找情感共鳴,更

好地認識自然的風花雪月,感受人生的悲歡離合,將積淀千年的智慧作為參照物,

在困境中或迷茫時,從中尋找攻堅克難的底氣、心懷天下的志氣、寒梅立雪的骨

氣、踏浪前行的勇氣。

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民族文化素養(yǎng),是近年來高考作文題的重要立意

方向。2023年新課標Ⅰ卷“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xiàn)一個民族的形

象”,提醒考生可以思考如何向世界展現(xiàn)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升國家文化

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2022年全國甲卷作文題是由《紅樓夢》中眾人給匾額題名引出思考,2022年新

高考Ⅰ卷作文題是從圍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之間的關系引出思考,2021年新高考

Ⅱ卷作文題是從描紅看做人,2019年上海卷作文題是由音樂的“中國味”引出思

考……這些高考作文題都表達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體現(xiàn)了對“文化傳承與理

解”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好句涓積

◎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遺產?!珴蓶|◎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

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習近平◎文學的衰落表明一個民族的衰落。這兩者走下坡路的時候是齊頭并進的。

——歌德素材前沿

素材1水漫涿州書庫,文化傳承的負重前行受臺風殘余環(huán)流的影響,華北地區(qū)遭遇強降雨與洪災。地處河北涿州的多家出

版商的庫房紛紛被淹,損失慘重。有書商稱,“一小時內2500萬元就沒了”,“遭

遇25年來毀滅性打擊”。面對此情況,網(wǎng)友們紛紛表示關切和同情。點擊加油包、

理解圖書發(fā)貨延遲或被退單、曬出購書訂單等,成了網(wǎng)友們曲線支援的方式。還有

圖書業(yè)同行對這些企業(yè)表示“欠我家書款的,全部免單”,傳達出了紓他人之困的

善意。而滿屏“不以書損而嫌棄”的表態(tài),背后是網(wǎng)友們的共情和善意。對從小耳濡目染“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和“書中自有黃金屋”等名言警句的

國人而言,書籍無疑是個特殊的存在:它本身也許很輕,內容卻可能厚重,往往是

“知識積蓄”“精神食糧”“文化積淀”等。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

品;卡萊爾說,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而一場洪災,讓我們看到了文化傳承的負重前行。在紙和印刷術發(fā)明之前,我

們的祖先用繩結、龜殼、硬石、竹簡等來凝結智慧與知識。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

國的文明一直沒有中斷并延續(xù)至今,典籍可謂厥功至偉。這次暴雨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即便到了現(xiàn)代社會,一場天災人禍,也有可能讓

許多人的畢生心血毀于一旦。從這一意義上說,我們并不比古人高枕無憂。[運用場

景:同心協(xié)力、書籍的力量、文化保護]素材2程序員跨界“講史”意外走紅,熱愛驅動一切從詩詞歌賦到歷史故事,從三皇五帝到宋元明清,西安自媒體博主楊汶錦用一

部手機講活中華文明,在社交媒體上受到了百萬網(wǎng)友喜愛。楊汶錦曾是一名有著20

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程序員,雖然是個“理工男”,但他自幼熱愛傳統(tǒng)歷史文化,

網(wǎng)友們無數(shù)的好評和點贊也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霸瓉碛心敲炊嗳硕几矣兄?/p>

同樣的愛好,那我就應該給大家分享一些更優(yōu)美的詩歌、更動聽的故事,把我們無

比燦爛輝煌的五千年文明歷史講給更多的人聽?!睏钽脲\說。他的故事里有歷史人

物也有名勝古跡,有“蕭何月下追韓信”,也有“爛尾工程阿房宮”。一個個歷史

人物在他的故事里擁有了鮮活的人生。有很多中小學校主動聯(lián)系他,希望能授權播放他的作品,供學生們學習使用。

楊汶錦說:“作品大家隨便拿去用!”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喜歡歷史,正是他最

快樂和滿足的事情。他也先后被授予“陜西歷史文化傳播大使”和“西安文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