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期的亞洲》部優(yōu)課件_第1頁
《中古時期的亞洲》部優(yōu)課件_第2頁
《中古時期的亞洲》部優(yōu)課件_第3頁
《中古時期的亞洲》部優(yōu)課件_第4頁
《中古時期的亞洲》部優(yōu)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封建社會王權教會拜占庭課標要求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了解中古時期歐亞地區(qū)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的變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區(qū)的社會狀況,認識這一時期世界各區(qū)域文明的多元面貌。目錄CONTENTS01

阿拉伯帝國02

奧斯曼帝國的興起03

南亞與東亞的國家01阿拉伯帝國帝國的建立帝國的統(tǒng)治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阿拉伯帝國(1)阿拉伯人最初的家鄉(xiāng)是阿拉伯半島,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戰(zhàn)。(2)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3)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權,勢力范圍逐漸擴大。到他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統(tǒng)一歷程帝國的建立阿拉伯帝國7世紀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規(guī)模向外擴張,先后征服敘利亞、兩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廣大地區(qū)。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對外擴張帝國的統(tǒng)治阿拉伯帝國政治方面:各部大臣輔助哈里發(fā)分掌行政、財政和宗教方面的事務,其中以掌管財政和稅務的部門最為重要。哈里發(fā)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哈里發(fā)為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或“代理者”。又稱“純潔的哈里發(fā)”或“正統(tǒng)哈里發(fā)”。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時,既沒有留下兒子,也沒有明確的指定誰做繼承人。因此,他去世后,接班人成了眾穆斯林面臨的首要問題,產生了激烈的角逐。先知的追隨者歐麥爾(即第二任哈里發(fā)),主動承認了阿布·伯克爾(又譯:艾卜·伯克爾)的哈里發(fā)地位,至此結束了權利斗爭,開始了四大哈里發(fā)時期。帝國的統(tǒng)治阿拉伯帝國經濟方面:(1)帝國經濟繁榮,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得到很大發(fā)展,阿拉伯商人在東到東亞、西到西歐、南至非洲的廣大地區(qū)從事著陸上和海上的貿易(2)帝國境內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哈里發(fā)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帝國的統(tǒng)治阿拉伯帝國文化方面:(1)融合東西方文化。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區(qū)的文化,他們廣泛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文獻,在很多領域取得重要成就。(2)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字等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fā)展。哈里發(fā)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02奧斯曼帝國的興起帝國的興起帝國的統(tǒng)治帝國的興起奧斯曼帝國的興起(1)13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亞細亞發(fā)展起來,不斷攻擊拜占庭帝國,逐步征服小亞細亞。(2)14世紀中期,他們跨過今黑海海峽向歐洲進軍。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將君土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定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3)16世紀后期,奧斯曼帝國先后征服西亞和北非部分地區(qū),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興起歷程帝國的統(tǒng)治奧斯曼帝國的興起奧斯曼帝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蘇丹,他既是宗教領袖,又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還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tǒng)治階級,工商業(yè)者和農民承擔苛捐雜稅。政治方面蘇丹的統(tǒng)治帝國的統(tǒng)治奧斯曼帝國的興起15—16世紀,帝國一度經濟繁榮,首都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經濟方面知識拓展奧斯曼帝國的興起奧斯曼帝國興盛時控制了亞歐大陸的陸上交通要道,向商人征收高額稅,對陸上商貿產生了不利影響。正因為如此,歐洲商人渴望尋找到一條新的商路,由此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這對整個世界史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奧斯曼帝國的興起與新航路的開辟03南亞與東亞的國家印度日本朝鮮印度南亞與東亞的國家4世紀初,恒河中游興起的笈多帝國幾乎征服了北印度。帝國政局穩(wěn)定,經濟繁榮。但國王控制區(qū)少,大部分地區(qū)仍保留原來的藩王,政令不夠統(tǒng)一。笈多帝國印度南亞與東亞的國家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得到統(tǒng)治階級的支持,以后逐漸發(fā)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創(chuàng)立的思想體系,而是在長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產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印度南亞與東亞的國家11世紀,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紀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最高統(tǒng)治者稱蘇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權力。地方劃分為行省,總督由蘇丹任命,重要職位由穆斯林擔任。德里蘇丹國日本南亞與東亞的國家背景:a.秦漢之際,中國移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日本,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fā)展。b.6—7世紀,日本出現嚴重的社會危機。大化改新日本南亞與東亞的國家概況: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開始改革,因其年號是“大化”,史稱“大化改新”。日本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大化改新日本南亞與東亞的國家背景:a.10世紀,日本的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b.隨著新土地的開墾,貴族、佛寺和神社廣占土地,形成莊園。貴族及莊園領主為保護財產豢養(yǎng)武士,武士集團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幕府統(tǒng)治日本南亞與東亞的國家建立:12世紀末,武士集團的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了軍事機構幕府,并從朝廷獲得了鎮(zhèn)壓叛亂、征收賦稅等權力,日本進入幕府政治時期。幕府統(tǒng)治日本南亞與東亞的國家政治外交:a.政治:以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權。將軍與武士結成主從關系,武士成為將軍的家臣。將軍賜予武士官職和俸祿;武士對將軍宣誓效忠,并承擔納貢和兵役等義務。b.外交:17世紀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對世界變局,意圖以鎖國加強統(tǒng)治,抵御外來影響。幕府統(tǒng)治朝鮮南亞與東亞的國家政治外交:a.7世紀末,新羅初步統(tǒng)一了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b.10世紀初,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高麗王朝朝鮮南亞與東亞的國家統(tǒng)治:仿效中國唐朝制度,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將地方劃分為十道,推行土地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