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新高考地理沖刺復習 大氣的受熱過程_第1頁
2025屆新高考地理沖刺復習 大氣的受熱過程_第2頁
2025屆新高考地理沖刺復習 大氣的受熱過程_第3頁
2025屆新高考地理沖刺復習 大氣的受熱過程_第4頁
2025屆新高考地理沖刺復習 大氣的受熱過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新高考地理沖刺復習

大氣的受熱過程高三地理組準備:必修一課本、地圖冊、金版(大本、小本)、學案冊子、

思維導圖本任務:①回顧必修一課本P34-P35,回顧地圖冊P22-P23②完成學案編號08③自主訂正答案、整理筆記

④課本、地圖冊未仔細看完的繼續(xù)看完

課程標準要求學科素養(yǎng)要求運用示意圖等,說明大氣受熱過程,并解釋相關現(xiàn)象。綜合思維:①理解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②從要素綜合的角度分析影響晝夜溫差大小、太陽輻射量大小及氣溫的高低等地理現(xiàn)象的成因分析及其氣溫對其他地理要素的影響。③綜合分析逆溫的成因及其影響。區(qū)域認知:根據(jù)區(qū)域的緯度、海陸位置等信息,分析該地和對比其他區(qū)域的氣溫高低、逆溫成因及其影響。人地協(xié)調觀:結合溫室效應的作用原理,理解大氣受熱過程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說明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重要性。地理實踐力:結合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和削弱作用原理解釋生產(chǎn)、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一、課標要求根據(jù)2021-2024年考情分析,提取考點大考點1: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及其應用(核心原理,重難點);1.大氣的削弱作用及其應用(??键c,重難點);2.大氣的保溫作用及其應用(??键c,重難點);3.地溫高低(地面獲得太陽輻射量多少)的影響因素(??键c,重難點);大考點2:氣溫(核心原理,重難點);1.氣溫時空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键c,重難點);2.溫差的大小的影響因素(??键c,重難點)3.逆溫的成因分析及其影響(常考點,難點);4.氣溫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常考點,重難點);5.氣溫差異的成因分析(??键c,重難點);6.氣溫對其他地理要素的影響(常考點,難點);二、考向和考情分析三、體系構建地面輻射強弱—緯度(太陽高度角、晝長)大氣狀況大氣濃厚/稀薄水汽雜質—海拔—海陸位置、天氣—人類活動下墊面狀況越光滑,反射越強,吸收越少;顏色越深,吸收越強比熱容越大,升溫越慢大氣對于地面輻射的吸收程度—溫室氣體的含量(水汽、二氧化碳、氟利昂等)—天氣、海拔氣溫季風(距離、地形阻擋),冷暖鋒洋流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升溫,放出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大氣獲得熱量,有了氣溫大氣的受熱過程外部熱量輸送四、考點突破考點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溫度高于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產(chǎn)生電磁波輻射。物體溫度越高,電磁波輻射的波長越短。太陽輻射:太陽表面溫度約5727℃——短波輻射地面輻射:太陽表面溫度約22℃——長波輻射大氣輻射:太陽表面溫度約15℃——長波輻射輻射規(guī)律輻射波長與溫度有什么關系?冷杉為常綠針葉喬木,喜濕耐陰。某研究團隊在中國某山地開展冷杉育苗試驗,發(fā)現(xiàn):冷杉林內育苗的成活率遠高于林外;林外采用秸稈覆蓋土壤后,育苗成活率顯著提高。下圖示意該地冷杉林冬季林內外多年平均氣溫日變化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據(jù)圖可知(

)A.6時,林外地面輻射達到最小值B.10時,林內外太陽輻射差值最小C.16時,林外大氣輻射達到最大值

D.20時,林內外大氣輻射差值最大5.推測該地冬季林外育苗成活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日較差較大 B.土壤濕度較小 C.空氣濕度較小 D.太陽輻射較強6.該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東部

B.內蒙古自治區(qū)北部

C.浙江省西部 D.西藏自治區(qū)南部太陽輻射有選擇性吸收O3H2O、CO2O3吸收紫外線平流層上層首先接觸到紫外線,先吸收增溫H2O、CO2吸收紅外線海拔越高,溫度越高無選擇性反射散射太陽輻射平流層→→對流層↑↓↑↓天空晴朗天氣多變太陽暖大地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后增溫地面輻射海拔越高,溫度越低太陽輻射是根本能量來源大氣吸收的熱量主要是長波輻射,對短波輻射吸收很少,因此,地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大氣吸收大氣輻射大氣升溫后大地暖大氣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大氣還大地短波長波削弱作用保溫作用(溫室效應)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四、考點突破考點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1.兩個來源(1)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2)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

。2.兩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氣層中水汽、云層、塵埃等對太陽輻射的

、______和散射作用。(2)保溫作用:

對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有補償作用。太陽輻射地面長波輻射吸收反射大氣逆輻射云量、塵埃、水汽、溫室氣體多越厚,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和大氣削弱作用越強四、考點突破考點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作用形式案例圖示反射1.陰雨天天空昏暗;2.雪后天晴陽光特別耀眼;散射1.晨昏蒙影;2.蔚藍色天空;3.灰白色天空;4.朝霞、晚霞;5.紅色常用作警戒色(比如紅燈停)吸收農(nóng)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層可收放的黑色尼龍網(wǎng)四、考點突破考點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學案(2022年浙江1月卷)大氣散射輻射的強弱和太陽高度、大氣透明度有關。下圖為我國某城市大氣散射輻射日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1.有關該城市大氣散射輻射強弱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區(qū)大于城區(qū)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區(qū)大于郊區(q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2.下列現(xiàn)象與大氣散射作用密切相關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藍色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紅色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凍④雪后天晴陽光特別耀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1.詩句“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中,與“秋陰不散”導致“霜飛晚”現(xiàn)象密切相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指秋季陰天多指霜形成得晚,陰天難成霜聯(lián)系大氣受熱過程原理——陰天時云量大,云層厚,導致大氣逆輻射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選C。溫室氣體排放增多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保溫作用增強氣溫升高,全球變暖(1)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帶來全球氣候變暖四、考點突破考點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2)分析農(nóng)業(yè)實踐中的一些現(xiàn)象①我國北方地區(qū)利用溫室大棚生產(chǎn)反季節(jié)蔬菜,溫室大棚增加CO2,不僅增加光合作用,而且提高溫度。②秋冬季節(jié)農(nóng)民利用秸稈燃燒制造煙霧、澆水預防霜凍。人造煙霧增強大氣逆輻射,減少凍害。澆水可以增加空氣濕度,增強大氣逆輻射;水的比熱容大,可減小地表溫度下降的速度和變化幅度,減輕凍害。③華北地區(qū)早春農(nóng)民利用地膜覆蓋進行農(nóng)作物種植。④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果園中鋪沙或鵝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發(fā),還能增加晝夜溫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積累等。溫室大棚煙霧防凍果園鋪沙四、考點突破考點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3)解釋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規(guī)律晝夜溫差大小的分析③下墊面①地勢高大氣稀薄→→→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弱→→②天氣晴朗→→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弱→→陰天相反→→白天增溫速度慢夜晚降溫速度慢→→晝夜溫差較?。ㄈ绾Q螅?023年福建省考卷)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長白山苔原帶成土作用較弱,土層薄,土壤凍結期長。春季長白山苔原帶坡面土壤侵蝕嚴重。長白山某坡苔原帶位于海拔2000~2550米,近年來該地氣候變暖,對土壤凍結影響顯著。圖6示意長白山某坡苔原帶土壤月均溫垂直變化率(即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溫變化的多少)。(1)指出5~9月長白山苔原帶某坡土壤月均溫垂直變化特征,并解釋其原因。5~9月,圖中顯示土壤月均溫垂直變化率為正值,說明土壤溫度隨海拔升高而增大。5-9月正午太陽高度較高,白晝較長海拔越高,太陽輻射越強,且苔原植被較少,土壤吸收的太陽輻射越多(2023年福建省考卷)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長白山苔原帶成土作用較弱,土層薄,土壤凍結期長。春季長白山苔原帶坡面土壤侵蝕嚴重。長白山某坡苔原帶位于海拔2000~2550米,近年來該地氣候變暖,對土壤凍結影響顯著。圖6示意長白山某坡苔原帶土壤月均溫垂直變化率(即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溫變化的多少)。(1)指出5~9月長白山苔原帶某坡土壤月均溫垂直變化特征,并解釋其原因。土壤溫度的影響因素①熱量收入:太陽輻射能②支:地面輻射、蒸發(fā);③調土壤含水量增加導致土壤溫度變化減小人類活動:覆蓋黑膜、透明膜等和塑料大棚等,使地溫升高或者降低緯度和季節(jié):決定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晝長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天氣狀況(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大氣清潔度:城市和鄉(xiāng)村下墊面性質:植被覆蓋率等組織答案學案(2023年全國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琿春與內陸的遼源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北京時間)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規(guī)定各日最高氣溫時刻與月均值相差超過1小時為偏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琿春的最高氣溫時刻月均值滯后當?shù)卣绲臅r間長于遼源,原因是琿春()A.降水多 B.受海洋影響強 C.風力強 D.受山地影響強5.遼源冬季偏離天數(shù)少,說明遼源冬季多()A.雨雪天氣

B.溫帶氣旋

C.晴朗天氣

D.冷鋒過境BC四、考點突破考點2:氣溫的影響因素氣溫——近地面大氣的溫度

——從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來源,去理清影響氣溫的因素地面輻射強弱—緯度(太陽高度角、晝長)大氣狀況大氣濃厚/稀薄水汽雜質—海拔—海陸位置、天氣—人類活動下墊面狀況越光滑,反射越強,吸收越少;顏色越深,吸收越強比熱容越大,升溫越慢大氣對于地面輻射的吸收程度—溫室氣體的含量(水汽、二氧化碳、氟利昂等)—天氣、海拔氣溫高低季風(距離、地形阻擋),冷暖鋒洋流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升溫,放出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大氣獲得熱量,有了氣溫氣溫獲取的過程外部熱量輸送四、考點突破考點2:氣溫的影響因素學案(2022年遼寧卷)為保障2022北京冬奧會順利進行,氣象部門提前在云頂和古楊樹賽場建立自動觀測氣象站。左圖示意云頂賽場甲、乙氣象站和古楊樹賽場丙、丁氣象站的位置。右圖為各氣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氣溫的日變化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據(jù)圖可知()A.白天古楊樹賽場比云頂賽場最高氣溫低B.傍晚云頂賽場比古楊樹賽場降溫速率快C.夜間氣溫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古楊樹賽場比云頂賽場晝夜溫差大D2.丙氣象站夜間氣溫低是由于()A.冷空氣聚集多 B.水汽蒸發(fā)強C.海平面氣壓低 D.降水量較大A3.古楊樹賽場夜間氣溫的垂直變化多出現(xiàn)在天氣圖中的()A.等壓線稀疏區(qū) B.氣旋大風區(qū)C.等壓線低值中心 D.氣旋降水區(qū)A四、考點突破考點3:氣溫的描述方法描述氣溫特征應該包括以下方面:1、氣溫的高低(炎熱、溫和、寒冷)2、氣溫的變化:①日較差是大還是??;②年較差是大還是小。日平均氣溫氣溫日較差年平均氣溫氣溫年較差一天內多次觀測值的均值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一年內12個月均溫的均值最高的月均溫—最低的月均溫(2022年海南卷)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圖1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國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圖2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國蒙特雷的氣候資料。(1)比較那波利和蒙特雷氣候特點的不同。氣溫: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氣溫更高,氣溫年較差更大。降水: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總量大,且降水時間長。逆溫現(xiàn)象:對流層的某一個高度范圍內會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或降溫幅度小于6℃/km的現(xiàn)象。四、考點突破考點4:逆溫現(xiàn)象類型示意圖成因輻射逆溫

地面輻射冷卻,在晴朗無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輻射冷卻快,離地面越近,降溫越快平流逆溫

暖空氣水平移動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發(fā)生的冷接觸作用類型示意圖成因鋒面逆溫

冷暖氣團溫度差異顯著,暖氣團位于鋒面上部地形逆溫

由于山坡散熱快,夜間山坡上的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到谷底,從而出現(xiàn)溫度的倒置現(xiàn)象四、考點突破考點4:逆溫現(xiàn)象當你乘車從烏魯木齊向南出發(fā),一路往南,海拔不斷升高,汽車沿坡往上爬。同時,你也會感到氣溫隨著汽車往上爬而逐漸升高,從寒冷的嚴冬進入了一片溫暖的世界。而當你下車后,更會感覺到山上的溫暖。這就是避寒勝地——烏魯木齊南山風景區(qū)。烏魯木齊南山牧場-VR全景城市/p/d152768036305c88

某科研部門對湖南山區(qū)某大氣污染工廠所在山谷進行了逆溫觀測,記錄了山谷上空6個晴夜各高度平均逆溫強度的情況。對比建廠前后的觀測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建廠后逆溫有所減弱。據(jù)此完成18~20題。B18.由圖可知,逆溫A.厚度約50米B.日出前最強C.日落后結束D.強度與高度正相關19.該地16時氣溫垂直分布狀況可能是C厚度最厚,強度最強16時逆溫層薄

某科研部門對湖南山區(qū)某大氣污染工廠所在山谷進行了逆溫觀測,記錄了山谷上空6個晴夜各高度平均逆溫強度的情況。對比建廠前后的觀測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建廠后逆溫有所減弱。據(jù)此完成15~17題。A20.大氣污染工廠建設使逆溫減弱的原因主要是①廢熱使地面氣溫升高②削弱太陽輻射③增強大氣逆輻射④削弱山谷風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逆溫減弱地面升溫工廠排放熱量工廠污染物使保溫作用增強,大氣逆輻射增強地面更冷,逆溫更強使上下層大氣熱量交換減少,

地面更冷9.圖示時刻,氣溫分布與空氣運動狀況最可能的是A.a處的氣溫比b處低

B.②③處有逆溫現(xiàn)象發(fā)生C.風由江面吹向谷坡

D.江面以下沉氣流為主10.一天中c、d兩點距離最近的時間最可能是A.9時 B.14時 C.20時 D.4時11.據(jù)圖推斷,該日圖示河谷地區(qū)最不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A.夜雨 B.霧霾 C.洪澇 D.凍害下圖為長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時刻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完成9~11題。BDC暖冷冷溫度越低,逆溫越強,山風越強,距離越近上升冷凝逆溫靜穩(wěn)冬季低溫學案(2)與甲地相比,分析2019年乙地地表溫度上升幅度較小的原因。乙地地處背風坡谷地,盛行下沉氣流,高溫干燥(干熱河谷),植被稀疏且耐熱耐旱;極端干旱事件時降水減少,植被所受影響較小,植被覆蓋率下降較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增幅較小,地表吸收熱量增幅較小。學案(2023年浙江1月卷)當空氣經(jīng)過較暖的下墊面時,底部的大氣增溫形成比周邊溫度高的“熱泡”,并不斷向上運動,這是一切對流現(xiàn)象的基礎?!盁崤荨背^凝結高度就會形成云層,海面上的云層在夜間常常會發(fā)生強烈對流,形成雷雨天氣。下圖為甲地下墊面附近“熱泡”上升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5.造成夜間海面上云層強烈對流的原因有①云底接受海面輻射,降溫慢②云頂長波輻射,冷卻劇烈

③云底向下墊面輻射,降溫慢④云頂水汽蒸發(fā),冷卻劇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大氣的主要熱量來源是地面輻射,云層底部更接近地面輻射,受海面輻射的影響,降溫慢,①正確;云頂遠離地面,大氣的長波輻射散熱快,冷卻劇烈,②正確;云底向下墊面輻射說明下墊面氣溫低,對流運動微弱,不符合題意,③錯誤;云頂海拔高,氣溫低,水汽不易蒸發(fā),④錯誤。①②正確,故選A。A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削弱作用、保溫作用、晝夜溫差、逆溫、輻射逆溫、平流逆溫、鋒面逆溫、地形逆溫五、基本概念典例1

(2020·全國Ⅱ卷)對我國甘肅某綠洲觀測發(fā)現(xiàn),在天氣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會季節(jié)性出現(xiàn)綠洲地表溫度全天低于周邊沙漠的現(xiàn)象。下圖呈現(xiàn)該綠洲和附近沙漠某時段內地表溫度的變化。據(jù)此完成(1)~(3)題。(1)圖示觀測時段內A.正午綠洲和沙漠長波輻射差值最大B.傍晚綠洲降溫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綠洲和沙漠降溫速率接近D.上午綠洲長波輻射強于沙漠√(2)導致綠洲夜間地表溫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綠洲①白天溫度低②蒸發(fā)(騰)多③空氣濕度大④大氣逆輻射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