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標準_第1頁
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標準_第2頁
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標準_第3頁
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標準_第4頁
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PP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Technicalstandardforglcement(GRC)usedonbuilding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3第1842號現(xiàn)批準《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行業(yè)標準,編號為JGJ/T423-2018,自2018年10月1日起2018年2月14日4根據(jù)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印發(fā)<2015年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4]189號)的要求,料;4.建筑設計;5.結構設計基本規(guī)定;6.GRC平板結構設本標準主編單位: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本標準參編單位:南京倍立達新材料系統(tǒng)工程股份有限砼創(chuàng)(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5泰孚新材料科技發(fā)展(上海)有限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崔琪李清海錢進熊吉如雷新忠車延飛黃政國楊小赫周昌寶高國慶張潔龍尹向紅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李宏王培銘王存貴費畢剛朱松超霍瑞琴劉之春奚飛達6 1 22.1術語 22.2符號 3 9 9 9 3.4其他材料 4.1一般規(guī)定 20 24 265.5連接設計 28 5.7抗裂驗算 33 336GRC平板結構設計 7 38 40 7GRC帶肋板結構設計 467.2加強肋 47 488GRC背附鋼架板結構設計 50 519制作加工 539.1一般規(guī)定 539.2GRC構件制作 549.4檢驗 549.5搬運和堆放 5510安裝施工 5710.1一般規(guī)定 5710.3施工準備 58 59 60 62 62 12維修與保養(yǎng) 6612.1一般規(guī)定 668 附錄A耐候鋼強度設計值 附錄B鋼結構連接強度設計值 70附錄C預埋件設計 附錄D雙向板計算系數(shù) 附錄EGRC外墻分項工程驗收表 83 9 2 2 3 9 9 9 4.1GeneralRequirements 4.2PerformanceandTesting 4.3BuildingConst 4.5FireandLightnin 5.2MaterialMechanicalProperties 20 24 26 28 5.7CrackResistanceCalc 33 33 38 7StructuralDesign 46 51 53 53 54 57 60 62 62 62 63 63 AppendixADesignStrengthofWeathringSteel AppendixDTwo-waySlabCalculatio 76AppendixEAcceptanceFormf ExplanationofWordingin 83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1.0.1為提高玻璃纖維增強水泥(以下簡稱GRC)建筑應用技2以GRC制作的,用于建筑外圍護的非承重外墻板。包括在GRC板背面四周或需要加強的部位制作有GRC加強肋將GRC面板、柔性錨桿(或其他形式的柔性錨固件)和鋼32.1.9柔性錨桿flexanc連接GRC面板和背附鋼架的金屬件,位置通??拷麲RC2.1.12粘結盤bondingpad為了固定錨固件而在GRC結構層上額外堆起的一塊GRC間部位切割成用于不同性能試驗且符合相應試驗標準尺寸的4fstk——鋼材或普通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fr——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fv——鋼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y——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fyk——鋼材或普通鋼筋屈服強度標準值;MORA——GRC材料在自然大氣暴露條件下達到設計使用年限MORe——GRC材料標準齡期抗彎強度值;rg——材料重力密度。Fa——GRC錐體破壞受拉承載力設計值;Fi——單個試件的錨固受拉承載力;Fk——錨固受拉承載力標準值;Fa——錨栓鋼材破壞受拉承載力設計值;Fk——錨栓(或錨桿)鋼材破壞受拉承載力標準值;F——該批試件錨固受拉承載力平均值;M——彎矩設計值;Mx——繞x軸的彎矩設計值;Na——錨固拉力設計值;NE——臨界軸壓力;PEk——平行于GRC構件面板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標QEk——垂直于GRC構件面板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標59k——荷載標準值;Qa——-GRC邊緣破壞受剪承載力設計值;Q——該批試件錨固受剪承載力平均值;S——荷載效應基本組合設計值;SE——地震作用效應和其他荷載效應按基本組合的設計值;—構件撓度限值;V——剪力設計值;Va——錨固剪力設計值;Vy——y軸方向剪力設計值;Wk——風荷載標準值;o——應力設計值;Ob——重力荷載和風荷載按基本組合或標準組合計算的6風荷載作用下GRC構件截面應力標準值;8β——陣風系數(shù);γ——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YA——錨固連接重要性系數(shù);YE——地震作用分項系數(shù);Y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YR——錨固承載力分項系數(shù);Ysv——錨栓鋼材破壞受剪承載力分項系數(shù);Yw——風荷載分項系數(shù);μ——撓度系數(shù);μ?——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λ——長細比;φ——彎矩作用平面內軸心受壓的穩(wěn)定系數(shù);ψrm——溫濕度作用的組合值系數(shù);93.2.4GRC構件中的預埋件應采取防腐處理或采用不銹鋼材1密封膠應與GRC面板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不應2建筑密封膠應能抵抗的接縫位移不超過接縫寬度的士25%。50%,耐污染等級應達到1級。4.1.1GRC外墻建筑設計應根據(j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周圍環(huán)4.2.3GRC外墻及其圍護結構的氣密性能指標不應大于的3倍確定。4.2.6GRC外墻及其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shù)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 單塊面板兩端跨距內的最大撓度不應超過該面板兩端跨距的4.2.12GRC外墻性能檢測中,當安裝缺陷使某項性能未達到4.3.4GRC構件連接部位應有防止構件間摩擦產生噪聲的4.3.6GRC外墻的立面分格尺寸應根據(jù)建筑物的設計風格、5采用短槽后置掛件錨固連接的GRC平板,其平板外墻層肋截面時,肋高不應小于30mm,肋1GRC面板厚度應按結構計算確定,且厚度不應小于4.4.5對于地震設防地區(qū),當對GRC背附鋼架板有抗震錨固4.5.3GRC外墻工程的防火封堵構造系統(tǒng),在正常使用條件5結構設計基本規(guī)定5.1.1GRC外墻應按圍護結構設計,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抗5.1.2GRC構件與主體結構應采用柔性連接。當采用螺栓連接時,應有可靠的防松、防滑措施;當采用短槽后置掛件連接時,5.1.3GRC外墻結構設計本標準第5.4節(jié)的規(guī)定進行作用效應組合。作用效應應符合下列1非抗震設計時,應計算重力荷載、風荷載和溫濕度作用2抗震設計時,應計算重力荷載、風荷載、地震作用效應5.1.4GRC構件結構設計尚應分別計算生產、施工階段的作用5.1.5GRC外墻結構構件應按各效應組合中的最不利組合進行5.1.6對于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GRC外墻結構構件應按下列規(guī)定SE——地震作用效應和其他荷載效應按基本組合的設R——GRC構件及其他結構構件的抗力設Yo——GRC構件及其他結構構件重要性系數(shù),取不小于YRE——GRC構件及其他結構構件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shù),取1.0。5.1.7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荷載應按標準組合,GRC構件應驗算抗裂承載力和撓度,其他結構構件應驗算撓度,并應符合在風荷載標準值與永久荷載標準值共同作用下產生3雙向受彎的桿件,兩個方向的撓度應分別符合公式(5.1.7-2)的規(guī)定。5.1.8根據(jù)錨固連接破壞后果的嚴重程度,GRC構件的預埋錨固設計或后錨固設計應按本標準表5.1.8的規(guī)定確定相應的安全重要的錨固一般的錨固5.1.9GRC構件預埋錨固連接或后錨固連接的承載力應按下列1無地震作用效應組合,預埋錨固連接或后錨固連接的承2有地震作用效應組合,預埋錨固連接和后錨固連接的承二級的錨固安全等級,分別取1.2、1.1,且YA≥Yo;對有地震作用效應組合取1.0;S——無地震作用效應或有地震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設計值,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規(guī)定受力性質GB50017的規(guī)定采用,也可按表5.2.1-1采用;錨栓的性能等級應按所用鋼材的抗拉強度標準值fstk及屈強比fyk/fsk確定,極限強度標準值fstk應按表5.2.1-3采用。表5.2.1-1鋼材的強度設計值(N/mm2)厚度或直徑d(mm)抗拉、抗壓、抗彎表5.2.1-2碳素鋼及合金鋼錨栓的性能指標8表5.2.1-3普通鋼筋強度標準值(N/mm2)公稱直徑d(mm)RRB400表5.2.2采用。表5.2.2奧氏體不銹鋼錨栓的性能指標8焊件熱影響區(qū)焊件熱影響區(qū)8566785.2.7GRC材料的抗拉強度標準值(fuk)和抗拉初裂強度標準值(fpk)按下列公式計算:fuk=0.4fMkfMk——-GRC材料抗彎強度標準值(N/mm2);fBk——GRC材料抗拉初裂強度標準值(N/mm2);fk——GRC材料比例極限強度標準值(N/mm2)。5.2.8GRC及其他材料的彈性模量可按表5.2.8的規(guī)定采用。E鋼、不銹鋼(不含錨栓、螺桿)5.2.9GRC及其他材料的泊松比可按表5.2.9的規(guī)定采用。v5.2.10GRC及其他材料的線膨脹系數(shù)可按表5.2.10的規(guī)定aαμs——風荷載局部體型系數(shù),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5.3.3當GRC構件安裝高度大于200m或體型、風荷載環(huán)境復5.3.4垂直于GRC構件面板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準值(kN/m2);隆——動力放大系數(shù),可取5.0;Gk——GRC構件(包括GRC構件和鋼架)的重力荷載標準值(kN);A——GRC構件平面面積(m2)。5.3.5平行于GRC構件面板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5.3.6GRC構件的支承結構以及連接件、錨固件所承受的地震作用標準值,應包括GRC構件傳來的地震作用標準值和其自身5.3.7GRC構件的溫度應力宜根據(jù)支承約束情況按表5.3.7溫度梯度(℃)555.3.8GRC構件的濕度應力宜根據(jù)支承結構的約束情況按表完全限制室內應標準值(按不同的組合情況,三者分別各荷載和作用的分項系數(shù),按本標準第組合值系數(shù),按本標準第5.4.4條的規(guī)定2風荷載分項系數(shù)yw應取1.4;3地震作用分項系數(shù)yE應取1.3;5.4.5對于水平安裝或水平倒掛的GRC構件,可不考慮地震式中:S——荷載與作用按標準組合設計值;YG、Yw、YTM——分別為重力荷載、風荷載和溫濕度作用效應的分項系數(shù),取1.0。5.4.7GRC構件及其他結構構件進行撓度驗算時,其荷載與作1對于GRC豎直外墻,GRC構件及其支承結構沿垂直于2對于傾斜安裝的GRC外墻,GRC構件及其支承結構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荷載與作用效應組合值應按下列公式5.5.1主體結構或結構構件,應能承受GRC構件傳遞的荷載和作用。連接件與主體結構的錨固承載力設計值應大于連接件本5.5.2GRC構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進行承載力設計,其支承《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99和《鋁合金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429的有關規(guī)定。連接處的受力螺栓不應少于2個。5.5.3GRC構件與支承結構或主體結構連接時,其自重應支承在其下部連接節(jié)點上,否則應進行抗拉承載5.5.4當GRC外墻采用立柱、橫梁等組成的支承結構時,其5.5.5GRC構件與主體混凝土結構應通過預埋件連接,預埋件條件采用預埋件連接時,應采用其他可靠的連接措施,并應通過5.5.6由錨板和對稱配置的錨固鋼筋所組成的受力預埋件設計,5.5.7槽式預埋件的預埋鋼板及其他連接措施,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規(guī)定確定,并宜通過試驗5.5.8GRC構件支承結構與主體結構的后錨固連接設計,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145的規(guī)定確5.5.9GRC構件與砌體結構連接時,宜在連接部位的主體結構上增設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梁、柱等支承結構。輕質填充5.6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5.6.1對于風荷載控制的基本組合,GRC構件截面應力設計值構件的截面應力設計值對于抗震設計,不考材料分項系數(shù),取1.4;標準試件與GRC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按本標準第5.6.2條的規(guī)定采用;MORA——GRC材料在自然大氣暴露條件下達設計使用年限MORE——GRC材料標準齡期抗彎強度值;5.6.2GRC標準試件與GRC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γ,應符合1GRC標準試件與矩形截面GRC構件的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γ,應按表5.6.2-1確定。2GRC標準試件與倒L形、箱形帶翼緣截面(圖5.6.2-1)GRC構件的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yb應根據(jù)其截面中性軸到受拉區(qū)邊緣的距離e按表5.6.2-2確定。3矩形截面GRC構件在彎拉應力與軸拉應力復合狀態(tài)下,截面中性軸到受拉區(qū)邊緣的距離e(圖5.6.2-2)應按下式計算,GRC標準試件與矩形截面GRC構件的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y,應按表5.6.2-2確定。σ——重力荷載、風荷載和溫濕度作用按基本組合或標準組合計算的GRC構件截面應力設計值(N/mm2);ob——重力荷載和風荷載按基本組合或標準組合計算的GRC構件截面彎拉應力設計值(N/mm2);h——GRC構件面板厚度(mm)。4倒L形、箱形帶翼緣GRC構件在彎拉應力與軸拉應力復合狀態(tài)下,截面中性軸到受拉區(qū)邊緣的距離e(圖5.6.2-3)應按下式計算,GRC標準試件與倒L形、箱形帶翼緣GRC構件的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y。應按表5.6.2-2確定。式中:eo——按異形截面尺寸計算的中性軸到受拉區(qū)邊緣的距離o?——溫濕度效應按基本組合或標準組合計算的GRC構件截面軸拉應力設計值(N/mm2)。5.6.3對于溫濕度效應控制的基本組合,GRC構件截面應力設fAUk——GRC材料老化后的抗拉強度標準值(N/mm2);Yo——構件重要性系數(shù),y?≤1.0;對于抗震設計,不考慮Ym—-GRC材料分項系數(shù),取1.4。5.7.1對于風荷載控制的標準組合,其開裂應力設計值應符合Yb——-GRC標準試件與GRC構件的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fik———GRC材料比例極限強度標準值(N/mm2);Yg—GRC材料抗裂分項系數(shù),取1.8。5.7.2對于溫濕度應力控制的標準組合,其開裂應力設計值應yg——GRC材料抗裂分項系數(shù),取1.8。5.8錨固承載力設計5.8.1荷載按基本組合,錨固受拉承載力設計值應符合表5.8.1的規(guī)定。設計規(guī)定續(xù)表5.8.1設計規(guī)定表5.8.2錨固受剪承載力設計規(guī)定5.8.3拉剪復合受力下錨栓或連接螺栓鋼材破壞時的承載力,應符合下列公式要求:式中:Fa——錨栓鋼材破壞受拉承載力設計值(N);Qd——錨栓鋼材破壞受剪承載力設計值(N)。5.8.4拉剪復合受力下GRC破壞時的承載力應符合下列公式5.8.5GRC構件錨固承載力分項系數(shù)yr宜根據(jù)錨固連接破壞類型及GRC構件的類型不同,按表5.8.5確定。面積小于3m2的GRC建筑高度的GRC平板單塊面積大于3m2的建筑的GRC平板和單塊面積小于3m2的GRC1234565.8.6對于GRC構件的后錨固抗震設計,其錨固拉力設計值和錨固剪力設計值應按本標準第5.4.1條第2款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后錨固受拉、受剪承載力應根據(jù)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145的相關公式進行計算,其計算結符合本標準第5.1.9條第2款的規(guī)定。5.8.7GRC平板和GRC背附鋼架板的錨固承載力標準值可按1應根據(jù)設計要求,按工廠制作工藝技術規(guī)程制作不少于20個錨固受拉試件(尺寸:300mm×300mm),經標準養(yǎng)護后測試錨固受拉承載力,并應按下列公式計算預埋錨固受拉承載力標F——該批試件錨固受拉承載力平均值(kN);SN——該批試件錨固受拉承載力樣本方差;F,——單個試件的錨固受拉承載力(kN);ta——學生氏函數(shù),按置信度1—α和樣本容量n確定。2應根據(jù)設計要求,按工廠制作工藝技術規(guī)程制作不少于20個錨固受剪試件(尺寸:300mm×300mm),經標準養(yǎng)護后測試錨固受剪承載力,并應按下列公式計算預Q——該批試件錨固受剪承載力平均值(kN);Q——單個試件的錨固受剪承載力(kN)。5.8.8對于GRC帶肋板或缺乏錨固承載力實驗數(shù)據(jù)的GRC平業(yè)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145的相關公式計算6GRC平板結構設計6.1.1GRC平板采用四點支承時,在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式中:ok——GRC平板在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下產生的截面應力標準值(N/mm2),即ok分別代表OGkqk——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標準值(N/mm2);ly——GRC平板支承點間長邊邊長(mm);h——GRC平板厚度(mm);m——四點支承GRC平板彎矩系數(shù),根據(jù)GRC平板支承點間的短邊與長邊邊長之比lx/l,按表6.1.1確定。mm6.1.2GRC平板受溫濕度作用產生的截面應力標準值宜按本標準第5.3.7條和第5.3.8條的要求確定。1GRC平板的剛度D可按下式計算:2GRC平板的撓度應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1)對于豎直外墻或當自重對結構有利時的傾斜外墻,其2)對于當自重對結構不利時的傾斜外墻,其撓度值應按v——GRC材料泊松比,按本標準表5.2.9采用;9Gk——-GRC平板重力荷載標準值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分μ——撓度系數(shù),根據(jù)GRC平板支承點間短邊與長邊邊長之比lx/ly按表6.1.4采用;Wk——風荷載標準值(N/mm2);ly——-GRC平板支承點間長邊邊長(mm);u—-GRC平板撓度(mm)。μH3四點支承GRC平板的撓度限值μim宜按其支承點間長邊1截面自由挑出部位(圖6.2.1a)和雙側加勁部位(圖6.2.1b)的寬厚比b?/t應符合表6.2.1的要求。表6.2.1橫梁截面寬厚比b?/t限值自由挑出2當橫梁跨度不大于1.2m時,鋁合金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應小于2.0mm;當橫梁跨度大于1.2m時,其截3鋼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應小于2.5mm。6.2.2橫梁可采用鋁合金型材或鋼型材,鋁合金型材的表面處理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鋁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規(guī)定的要求。鋼型材宜采用高耐候鋼,碳素鋼型材應熱浸鋅或采取其他有效防腐措施,焊縫應涂防銹涂料;處于嚴重腐蝕條件下的鋼型6.2.3應根據(jù)板材在橫梁上的支承狀況決定橫梁的荷載,并應計算橫梁承受的彎矩和剪力。當采用大跨度開口截面橫梁時,宜式中:Mx——橫梁繞截面x軸(平行于幕墻平面方向)的彎矩設計值(Nmm);My——橫梁繞截面y軸(垂直于幕墻平面方向)的彎矩設計值(Nmm);Wx——橫梁截面繞截面x軸(幕墻平面內方向)的凈截Wny——橫梁截面繞截面y軸(垂直于幕墻平面方向)的f——型材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6.2.5橫梁截面受剪承載力應符合下式要求:式中:Vx——橫梁水平方向(x軸)的剪力設計值(N);Vy——橫梁豎直方向(y軸)的剪力設計值(N);第5.4.7條的規(guī)定計算的組合值作用下產生的撓度值ux以及沿理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鋁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的規(guī)定;鋼型材宜采用高耐候鋼,碳素鋼型材應采用熱效防腐措施。處于腐蝕嚴重環(huán)境下的鋼型材,應預6.3.3上柱與下立柱之間應留有不小于15mm的縫隙,閉口型材可采用長度不小于250mm的芯柱連接,芯柱與立柱應緊密配合。芯柱與上柱或下柱之間采用機械連接方法加以固定。開口型6.3.4當多層或高層建筑中跨層通長布置立柱時,立柱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支承點每層不宜少于一個;在混凝土實體墻面上,連6.3.5在樓層內單獨布置立柱時,其上下端均宜與主體結構鉸接,宜采用上端懸掛方式;當柱支承點可能6.3.6應根據(jù)立柱的實際支承條件,分別按單跨梁、雙跨梁或6.3.7承受軸力和彎矩作用的立柱,其承載力應符合下式要求:式中:N——立柱的軸力設計值(N);M——立柱的彎矩設計值(Nmm);W?—立柱在彎矩作用方向的凈截面抵抗矩(mm3);γ——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取1.05;6.3.8承受軸壓力和彎矩作用的立柱,其在彎矩作用方向的穩(wěn)式中:N——立柱的軸壓力設計值(N);NE——臨界軸壓力(N);采用;A——立柱的毛截面面積(mm2);W——在彎矩作用方向上較大受壓邊的毛截面抵抗矩E——鋼材的彈性模量(N/mm2);y——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取1.05;λ6.3.9承受軸壓力和彎矩作用的立柱,其長細比λ不宜大于150。6.3.10在風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立柱的撓度限值uim宜按下列受橫梁的剪力,其厚度不應小于3mm;角碼與立柱之間的連接7GRC帶肋板結構設計7.1.1對于由豎向和橫向加強肋所圍成的板區(qū)格,當面板的短邊邊長lx與長邊邊長ly之比小于0.5時,其面板應力按單向板計算;當面板短邊邊長與長邊邊長之比大于或等于0.5時,其面板7.1.2當按單向板設計時,面板在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qk——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標準值(N/mm2),即qk分別代表qGk或wk或qE;h——面板板厚(mm)。7.1.3按雙向板設計時,面板在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7.2.1作用于GRC面板的荷載應按三角形或梯形分布傳遞到加強肋上(圖7.2.1a和圖7.2.1b),作用于加強肋的計算荷載7.2.2各種加強肋計算截面的翼緣計算寬度bi(圖7.2.2)應取1/2凈跨尺寸;7.2.3加強肋在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下產生的截面應式中:ok——加強肋在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下產生的截Mk——加強肋按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計算的彎矩或MEk;Wmin——加強肋截面受拉區(qū)邊緣彈性抵抗矩(mm3),取較7.2.4加強肋受溫濕度作用產生的截面應力標準值宜按本標準第5.3.7條和第5.3.8條的要求確定。7.3.1GRC面板和加強肋應分別進行承載力驗算7.3.2GRC面板和加強肋應分別進行撓度驗算,面板和加強肋的撓度值之和不應大于l/300。7.3.3當進行GRC構件錨固受拉和受剪承載力設計時,GRC錐體破壞受拉、劈裂破壞受拉承載力標準值或GRC邊緣楔形體1GRC錐體破壞受拉、劈裂破壞受拉承載力標準值或GRC邊緣楔形體破壞受剪、剪撬破壞受剪承載力標準值應按本標準第5.8.8條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2計算所得的GRC錐體破壞受拉、劈裂破壞受拉承載力標準值應符合本標準第5.8.1條的規(guī)定;計算所得的GRC邊緣5.8.2條的規(guī)定;對于后錨固抗震設計,GRC錐體破壞受拉、7.3.4對于GRC錨固拉剪復合受力承載力的設計,其錨固拉8GRC背附鋼架板結構設計8.1.1GRC面板采用縱橫相互平行排列的柔性錨桿的支承形式可簡化為點支承結構(圖8.1.1)。8.1.2GRC面板在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下,板區(qū)格截9k——重力荷載或風荷載或地震作用標準值(N/mm2),ln——板區(qū)格長邊凈跨(mm);8.1.3GRC面板受溫濕度作用產生的截面應力標準值宜按其受1GRC面板與L形錨桿的錨固承載力應采用試驗方法確2所計算的錨固受拉承載力應符合本標準第5.8.1條的規(guī)3所計算的錨固受剪承載力標準值應符合本標準第5.8.28.2.3柔性錨桿和重力錨桿與龍骨的連接宜采用焊接或鉸接,8.2.4作用于龍骨上的荷載應根據(jù)GRC面板在龍骨上的支承分別符合本標準第6.2.4條和第6.2.5條的規(guī)定;GRC面板在8.2.7龍骨之間的連接應能承受GRC面板的各種荷載和作用9.2.3制作GRC構件的模具應有足夠剛度9.2.5帶有背附鋼架的GRC構件在完成噴射或澆筑作業(yè)后應9.2.6GRC漿料初凝后應靜置養(yǎng)護,不含丙烯酸乳液的GRC9.2.7GRC構件應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方可脫模,脫模9.2.8脫模后自然養(yǎng)護時間,硅酸鹽水泥基GRC構件不應低允許偏差(mm)表9.4.3金屬構件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允許偏差(mm)翹曲1應根據(jù)GRC構件造型特點按位置順序進行堆放,10.1.2進場的GRC構件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應符合設計要10.2.3施工現(xiàn)場GRC構件堆放措施應符合本標準第9.5.2條10.4.5柱式GRC構件可一點吊裝,橫向尺度大的GRC構件10.4.9每個GRC構件均應獨立與主體結構或支承結構連接,10.4.10檐線、腰線、窗臺線等橫向GRC構件,應有不小于10.4.14對于GRC復合板外墻,宜采用雙重止水構造,在密10.4.19無涂料裝飾要求的GRC外墻,應在接縫密封膠施工1GRC構件背面與預制混凝土結構凈距不應小于40mm,1安裝后的GRC外立面應線條清晰、層次分明、表面平2GRC構件表面應潔凈,表面顏色和質感應符合樣板2立面3m高度GRC構件立面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5mm;立面15m高度GRC構件立面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10mm;立面3單個GRC構件頂部標高與設計標高偏差不應大于偏差不應大于5mm;GRC構件長度大于6m時,接縫寬度與設11.1.2相同設計、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GRC外墻應以1000m2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00m2應劃分為1個檢驗批,超過11.2.5GRC外墻工程例不應小于1%(件數(shù)或面積)。11.3.1GRC外墻工程應進行階段性1GRC構件的造型、尺寸、表面效果應符合設計或3GRC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必須檢驗方法:檢查材料進場記錄;檢查隱蔽工程中間驗收檢驗方法:觀察;淋水試驗;檢查施工記錄和中間驗收11.4.9GRC外墻嵌縫(含開放式外墻板的明縫及滴水線)應12.1.1GRC外墻工程竣工驗收時,施工單位應向業(yè)主提供次檢查,此后每5年檢查一次,使用10年后應每3年全面檢查12.3.4建筑投入使用后應避免對產品的二次破壞。當需對A.0.1耐候鋼強度設計值可按表A.0.1確定。表A.0.1耐候鋼強度設計值(N/mm2)屈服強度(熱軋)(熱軋)續(xù)表A.0.1厚度t屈服強度(熱軋)(熱軋)(熱軋)(冷軋)(冷軋)(冷軋)1鋼結構連接的強度設計值應分別按表B.0.1-1、B.0.1-2表B.0.1-1螺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N/mm2)螺栓的性能等級和f戶bgtff4.6級4.8級— 5.6級 8.8級8.8級10.9級 2B級螺栓用于公稱直徑d大于24mm、螺桿公稱長度大于10d或大于表B.0.1-2焊縫的強度設計值(N/mm2)焊接方法和f抗拉、自動焊、半自自動焊、半自自動焊、半自自動焊、半自度設計值應乘以折減系數(shù)0.85;當施工條件較差的高空安裝焊附錄C預埋件設計C.0.1由錨板和對稱配置的直錨筋所組成的受力預埋件(圖C.0.1),其錨筋的總截面面積A?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有剪力、法向拉力和彎矩共同作用時,應分別按下列2當有剪力、法向壓力和彎矩共同作用時,應分別按下列N——法向拉力或法向壓力設計值(N),法向壓力設計值不應大于0.5fA,此處A為錨板的面積(mm2);M———彎矩設計值(Nmm),當M小于0.4Nz時,取M等于0.4Nz;ar——錨筋層數(shù)影響系數(shù),當錨筋等間距配置時,二層取1.0,三層取0.9,四層取0.85;αv——錨筋受剪承載力系數(shù),當α,大于0.7時,取αy等于0.7;t——錨板厚度(mm);ab——錨板彎曲變形折減系數(shù),當采取防止錨板彎曲變形z———沿剪力作用方向最外層錨筋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fy——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N/mm2),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確定,但不應大于300N/mm2。C.0.2預埋件的錨板宜采用Q235或Q345級鋼。錨筋應采用HRB400級熱軋鋼筋,嚴禁采用冷加工鋼筋。C.0.3預埋件的受力直錨筋不宜少于4根,且不宜多于4層;其直徑不宜小于8mm,且不宜大于25mm。受剪預埋件的直錨筋可采用2根。預埋件的錨筋應放置在構件的外排主筋的內側。C.0.4直錨筋與錨板應采用T形焊。當錨筋直徑不大于20mm時,宜采用壓力埋弧焊;當錨筋直徑大于20mm時,宜采用穿孔塞焊。當采用手工焊時,焊縫高度不宜小于6mm及0.5dC.0.5受拉直錨筋和彎折錨筋的錨固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錨筋的抗拉強度時,其錨固長度應按f——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取用;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40時,按C40取值;as——錨筋的外形系數(shù),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2抗震設計的外墻,鋼筋錨固長度應按本標準公式(C.0.5)計算值的1.1倍確定。3當錨筋的拉應力設計值小于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fy時,其錨固長度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于15倍錨固鋼筋直徑。C.0.6受剪和受壓直錨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15倍錨固鋼筋直徑。除受壓直錨筋外,當采用HPB300級鋼筋時,鋼筋末端C.0.7錨板厚度應根據(jù)其受力情況按計算確定,且宜大于錨筋直徑的0.6倍。錨筋中心至錨板邊緣的距離c不應小于錨筋直徑的2倍和20mm的較大值。對受拉和受彎預埋件,其鋼筋的間距b、b?和錨筋至構件邊緣的距離c、c?均不應小于錨筋直徑的3倍和45mm的較距b、錨筋至構件邊緣的距離c均不應小于錨筋直徑的3倍和附錄D雙向板計算系數(shù)D.0.1雙向板撓度和彎矩應按下列公式計算:m=mx+vmy式中:u——雙向板撓度(mm);D——剛度(Nmm);D.0.2當四邊簡支(圖D.0.2)時,撓度系數(shù)和彎矩系數(shù)應按μD.0.3當三邊簡支、一邊固定(圖D.0.3)時,撓度系數(shù)和彎矩系數(shù)應按表D.0.3取值。H注:1使板的受荷面受壓者彎矩系數(shù)為正,反之為負:D.0.4當對邊簡支、對邊固定(圖D.0.4)時,撓度系數(shù)和彎矩系數(shù)應按表D.0.4取值。3固定邊中點沿Lx方向的彎矩系數(shù)。%抽檢產品檢驗項目施工單位質檢員檢驗項目檢驗員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引用標準名錄18《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標準》JGJ/T423-2018,經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2018年2月14日以第1842號我國工程建設中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應用技術的實踐經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標準》編制組按照章、 3.2金屬材料 913.4其他材料 91 4.1一般規(guī)定 92 924.3建筑構造設計 94 954.5防火與防雷設計 5結構設計基本規(guī)定 5.4作用效應組合 5.5連接設計 5.6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 6GRC平板結構設計 6.1GRC平板 6.2橫梁 6.3立柱 7GRC帶肋板結構設計 7.2加強肋 8.1GRC面板 8.2背附鋼架設計 9制作加工 9.4檢驗 11.2進場驗收 11.4竣工驗收 12維修與保養(yǎng) 12.1一般規(guī)定 1.0.1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外墻板及裝飾制品(統(tǒng)稱為GRC構件)是一種輕質、高強、可造型的新型材料,廣泛應用4.2.1GRC外墻的性能要求與建筑物的類別、高度及體形有GRC外墻及其圍護結構的氣密性能是指在風壓作用下,阻止空氣透過GRC外墻及其圍護結構的性能。對于由GRC構件、空氣層、防水隔汽層、保溫層及剪力墻(或填充墻)等組成的結構類型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核心筒、多、高層鋼結構4.2.10由于抗風壓性能是所有GRC外墻應具備的基本性能(不含開放式GRC外墻),因此是必要檢測項目。有抗震要求4.2.12GRC外墻性能檢測中,由于安裝施工的缺陷,使某項4.3.4在連接部位的摩擦面設置柔性墊片是為了避免GRC構置絕緣墊片或采取其他防腐蝕措施。在通常情4.3.6GRC外墻的立面分格縫優(yōu)先考慮設置在建筑陰角、裝飾造型陰角和滴水線及便于安裝并不影響美觀窗洞尺寸,一般采用整板內預留窗洞的方法解決。對于較大尺寸4.3.7GRC構件的接縫應有一定寬度,以滿足GRC構件的正常變形和位移要求。通常情況下,GRC構件的接縫寬度可參照A——-GRC構件在一年內因溫濕度變化可能產生的位移B——GRC構件的制造誤差,可取3mm;C——考慮地震作用等其他因素影響的預留量(mm),取不小于2mm。4.4.1為了確保GRC平板結構及錨固的安全可靠,同時還考慮到GRC平板沒有加強肋,易產生變形。為此,本標準參考石材的厚度要求,對GRC平板的最小厚度作出了規(guī)定。當前,GRC平板的安裝施工通常是在已完成的結構墻(或填充墻)外側采用插裝的工藝進行GRC平板的安裝。在這種工況和工藝條件下,GRC平板采用四點支承并限制板面積為1m2范圍是合理的;對于其他安裝工況,安裝工藝或GRC平板的變GRC構件存在一個合理的跨高比。當跨高比小于16時,4.4.4為了保證GRC構件邊緣具有足夠抵抗變形的能力,圖1面板邊緣加強肋截面尺寸示意中線,錨桿腳部上端緊貼鋼架豎龍骨靠近面板中線一側連接(圖2);3L形錨桿與面板采用預埋方式錨固。制作時,覆蓋在L80mm~90mm),并保證自由旋轉;粘結盤尺寸a×b=(160~180)mm×(90~100)mm,有效面積一般不小于160cm2;粘結盤100mm;粘結盤表面與背附鋼架下表面最小間距不小于13mm(圖3);用焊接時,其焊縫長度不小于25mm或按焊縫強度計算確定;當采用鉸接時,鉸接中心位于L形錨桿腿部軸線上(圖4)。GRC面板的重力通過重力錨固件傳遞到鋼架上。重力錨固由一對與鋼架呈三角形排列的錨桿組成,其結構形式如圖5(a)所示;兩錨桿的腳部預埋在面板內,其構造要求與柔性錨桿一致;兩錨桿的腿上部與鋼架連接,其構造要求亦與柔性錨桿與鋼架的連接相同。當錨桿重力錨固件受結構尺錨固構造形式也可采用預埋柔性鋼板的構造形式,如圖5(b)。重力錨固件的數(shù)量由結構計算確定,但不少于柔性錨桿的列數(shù);4.4.6柔性連接一方面保證GRC構件能將其受到的各種荷載述基本要求,GRC構件與主體結構(或支承結構)可參考采用圖8控制間隙的摩擦連接構造形式示意圖9降低摩擦系數(shù)的摩擦連接構造形式示意圖10短槽掛件支承連接構造形式示意圖11預埋短槽升降銷支承連接構造形式示意件面板厚度通常為10mm~20mm,一旦出現(xiàn)開裂,極易產生貫5.1.4GRC構件在生產和施工階段如出現(xiàn)過載或產生過大變進行撓度驗算外,還應進行抗裂承載力驗算。本標準公式(5.1.6-1)、公式(5.1.6-2)和公式(5.1.7-1)分別為承載力設5.1.8、5.1.9GRC構等級及本標準公式(5.1.9-1)、公式(5.1.9-3)的規(guī)定依照國5.1.10本標準第6章~第8章對常用的三種GRC外墻板結5.2.2不銹鋼材料(管材、棒材、型材)主要用于GRC外墻0.2%殘余變形時所對應的應力值,即鋁型材的條件屈服強度。0o.2可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鋁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的規(guī)定取用。5.2.6GRC材料與其他傳統(tǒng)材料一樣,其強度具有變異性,一般采用標準值來表示,其值的大小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的規(guī)定,采用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確定(圖13)。當前,國際上也廣泛采用該分位值來確定GRC材料的強度標準值。另一方面,在正常生產管理條件下,GRC材料強度標準值的大小又受生產工藝和材料配比控制。針對GRC強度的上述變化特點,也為了科學合理地解決GRC材料強度標準值的確定方法,當前國際上一般采用實驗方法或通過制定GRC材料強度等級的方法來確定GRC材料強度標準值。αf0如美國預制/預應力混凝土(PCI)協(xié)會編制的《GFRC推薦性規(guī)范》規(guī)定采用實驗方法即通過20組GRC試件經試驗實測得到的強度數(shù)據(jù),按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計算確定GRC材料的強度標又如國際GRC協(xié)會(GRCA)編制的《GRC實用設計指劃分,其各項性能指標(標準值)如表2所示;在GRC構件的510或10P18或18PLOP特征值(N/mm2)567MOR特征值(N/mm2)5“上部MOR/底部MOR”比值最小重力密度(5.2.7本標準公式(5.2.7-1)和公式(5.2.7-2)系根據(jù)國際重現(xiàn)期為50年的最大風速,作為當?shù)氐幕撅L速,再按以下貝風荷載高度的變化由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描述,其值應按現(xiàn)行局部部位的風壓超過全表面平均風壓的實際情況作出的調整,局部風壓體形系數(shù)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確定。5.3.3GRC外墻多用于造形獨特,立面多變的個性化建筑,風荷載在這些復雜多變的墻面上的分布與一般墻面相比有較大差異,這種墻面的風荷載體形系數(shù)不能統(tǒng)一給定。因此,當主體結構通過風洞試驗決定體形系數(shù)時,GRC外墻風荷載計算通常采對于高度大于200m的GRC外墻工程,當沒有可靠參照依5.3.4、5.3.5常遇地震(大約50年一遇)作用下,GRC外墻的地震作用采用簡化的等效靜力方法計算,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考慮到GRC構件的長期使用性能,為使設防烈度下不產生破損傷人,考慮動力放大系數(shù)β。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非結構構件的地震作用計算規(guī)定,GRCη——非結構構件類別系數(shù),可取0.9;5——體系或構件的狀態(tài)系數(shù),可取2.0;5.4作用效應組合5.4.1~5.4.5在對GRC構件進行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計算時,作用在GRC構件上的自重荷載、風荷載、地震作用以及溫濕度作用的組合值計算,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RC構件廣泛用于個性化的建筑,其安裝傾角(即GRC構件外表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可能是任意角度。為了滿足不同安裝傾角GRC構件的作用效應計算,本標準公式(5.4.1-1)和公式(5.4.1-2)中的重力荷載和地震作用可分別采用垂直于GRC構件板面方向的相應分量來代替。則公式(5.4.1-1)和公式(5.4.1-2)可合并為如下公式:S=y?SGkcosθ+ψwYwSwk+ψYESe對于豎直安裝的GRC構件,θ=90°,公式(6)可簡化為:對于水平倒掛的GRC構件,θ=0°,公式(6)可簡化為:對于水平安裝的GRC構件,θ=180°,公式(6)可簡化為:公式(9)僅僅是作用效應組合值計算的一般內力表達式,式中第一項中的負號僅表示重力荷載的方向與風荷載作用方向相反,此種情形下,自重荷載對結構是有利的。為安全起見,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規(guī)定,其自重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0,不考慮負號的影響。作用于GRC構件上的風荷載、地震作用、溫濕度作用,同時到達最大值的可能性極小。因此,在進行作用效應組合時,第一項可變作用效應按100%考慮(組合值系數(shù)取1.0),第二項和業(yè)標準《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33的規(guī)定,對本標準公式(5.4.1-1)和公式(5.4.1-2)中的第一、第二、第三m2,明顯低于風荷載,因此通常情況下是風荷載作用效應起控平安裝的情況);當對結構不利時取1.2(該情形適用于水平倒風荷載與GRC構件重力荷載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分量的方向相5.4.7考慮到GRC構件的溫濕度作用效應對其撓度無明顯影安裝GRC構件的主體結構要具備承受GRC外墻傳遞的各5.5.3GRC材料的抗壓強度高,而抗拉強度較低,特別是GRC材料老化后,其極限抗拉強度僅為抗壓強度的1/10左右,因此,將GRC構件支承于其下部連接節(jié)點上可充分利用GRC5.5.4GRC外墻立柱截面較小,處于受壓工作狀態(tài)時受力不4承受拉力和剪力或拉力和彎矩的預埋件,根據(jù)試驗結果,5承受剪力和彎矩的預埋件,根據(jù)試驗結果,當V/Vw>0.7時,取剪彎承載力線性相關;當V/V≤0.7時,取受剪承載力與受彎承載力不相關。這里,Vuo為預埋件單獨承受受剪力6當軸力N<0.5fA時,近似取M—0.4NZ=0作為受壓剪承載力與受壓彎剪承載力計算的界限條件。本標準公式(C.0.1-3)中系數(shù)0.3是與壓力有關的系數(shù),與試驗結果比較,承受法向拉力和彎矩的預埋件,其錨筋截面面積計算公式中拉力項的抗力均乘以系數(shù)0.8,是考慮到預埋件的重要性、受力承擔的剪力,作為彎折錨筋所承受的剪力,據(jù)此計算其截面的試驗研究表明,彎折錨筋的彎折角度對受剪承載力影響不大。置直錨筋或直錨筋僅按構造設置時,在計算中不予以考慮,取在進行錨筋面積A?計算時,假定錨筋充分發(fā)揮了作用,應力達到其強度設計值fy。要使錨筋應力達到fy而不滑移、拔出,就要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錨固長度la與鋼筋形式、混凝土強度、鋼材品種有關,按本標準公式(C.0.5)計算。有時由于方法,即增加錨筋面積、降低錨筋實際應力,從而減小錨固長度,但通常不小于15倍鋼筋直徑。5.5.9砌體結構平面外承載能力低,難以直接進行連接,所以5.6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5.6.1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及本標準第5.1.6條的要求,GRC構件承載力極限狀fpMk——GRC構件強度抗彎標準值(N/mm2);Ym—-GRC材料分項系數(shù);考慮到GRC材料的強度具有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特點,具體來說,GRC材料的比例極限強度隨時間變化略有增長,但抗彎強度隨時間變化明顯下降并逐漸接近比例極限強度(圖14)。MOR?LOP?028d根據(jù)圖14的變化規(guī)律,引入GRC強度衰減系數(shù)K的概念,如本標準公式(5.6.1-2),則老化后的GRC構件與標準齡期另一方面,老化后的GRC材料與混凝土一樣具有隨板厚增加而出現(xiàn)抗彎性能下降的特點。為此,通常采用標準厚度(10mm)的矩形GRC板(即GRC標準試件)所測得的抗彎性能(抗彎強度或比例極限強度)標準值作為GRC構件的抗彎性能基本值,再通過引入GRC標準試件與GRC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γ,進行調整,則公式(12)變?yōu)椋簩⒐?11)中的fpMk采用fpAMk代替后,將公式(13)代入,不難得到老化后GRC構件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計算的應力表達式如本標準公式(5.6.1-1)所示。由于GRC老化后的抗彎強度值大于其比例極限強度,因(5.6.1-1)可改寫為公式(5.6.1-3)。關于本標準公式(5.6.1-1)的幾點討論:1將本標準公式(5.6.1-1)與國際上GRC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計算公式進行對比,其應力表達式的內容與形式均基本如美國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協(xié)會(PCI)編制的《GFRC板推薦性規(guī)范》(以下簡稱美標)關于GRC構件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φ——材料折減系數(shù),取0.75;對于凸緣、工字形、箱形截面取0.5;fk——GRC標準試件經老化后測得的具有99%強度保留率將式(14)進行適當變換,令,則得到與公式(5.6.1-1)類似的應力表達式,如下式:Yb——GRC試件與GRC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對于矩又如國際GRCA編制的《GRC實用設計指南》(因該規(guī)范主要采用歐洲標準,故以下簡稱歐標)規(guī)定GRC構件的承載力設計計算公式也與公式(5.6.1-1)的形式一致,如下式:fMk——GRC標準試件抗彎強度標準值;Ym——材料安全系數(shù)(含材料老化后強度衰減的影響),按表3確定;Yb——-GRC標準試件與GRC構件的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可根據(jù)板厚h按表4確定;Y?——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通常取1.0;對于某些特殊工程,取1.0~1.5;Yw——GRC構件板厚變化系數(shù),取1.0~1.2。28d~90d(短期)室內(砂灰比1:1)2GRC標準試件與GRC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γ?的由于美標公式(14)中的形狀系數(shù)s或公式(15)中抗彎性歐標公式(16)考慮了GRC標準試件與GRC構件抗彎性變化的規(guī)律。故本標準規(guī)定GRC標準試件與GRC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y,采用歐標的數(shù)據(jù)(見表4)。3GRC材料分項系數(shù)ym取值,主要按如下幾方面考慮1)根據(jù)美標公式(15)的規(guī)定,ym取1.33,但考慮到該公式中的GRC標準試件的抗彎強度標準值的強度保留率為99%,當其將強度保留率折算至我國規(guī)范規(guī)定2)歐標公式(16)規(guī)定在室外自然條件下,GRC材料分GRC構件的比例極限強度標準值不應小于7N/mm2,據(jù)此,可以推算出GRC構件的強度衰減系數(shù)K的最另外,歐標公式(16)還考慮了GRC構件厚度系數(shù)yt(其平均值為1.1)的影響。綜合上述因素,GRC材料分項系數(shù)ym3)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混凝土材料根據(jù)上述幾方面分析考慮,確定本標準GRC材料分項系數(shù)5.6.2根據(jù)本標準的規(guī)定,GRC標準試件與GRC矩形截面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γ,的取值按國際GRC協(xié)會編制的《GRC實用設計指南》確定,如本標準表5.6.2-1。對于GRC標準試件與倒L形,箱形帶翼緣等異形截面GRC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y,考慮到GRC標準試件與GRC矩形截面構件抗彎性能差異系數(shù)γ,隨板厚h的變化規(guī)律實質上是隨板截面中性軸到受拉區(qū)邊緣距離e的變化而變化,且h=2e,據(jù)此,其取值為本標準表5.6.2-1板厚h一欄中的數(shù)值除以2后得到,如本標準表5.6.3由于GRC受溫濕度作用產生的應力屬于軸力,因此,GRC構件的強度設計值采用抗拉強度fAUk作為GRC材料強度的代表值??紤]到GRC材料老化后,其抗拉強度下降并接近抗拉初裂強度fBk,當缺乏老化試驗數(shù)據(jù)時,出于偏于安全的考慮,GRC材料抗裂分項系數(shù)γg,系根據(jù)國際GRCA協(xié)會編制的錨固承載力對GRC結構的安全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式的改變,可顯著改變GRC構件的錨固承載力。在通常情況1L形柔性錨桿的破壞形式(圖15)(a)錨桿與GRC的錨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