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6029-2014 旅客登機梯 含2017和2024年修改單_第1頁
MH-T 6029-2014 旅客登機梯 含2017和2024年修改單_第2頁
MH-T 6029-2014 旅客登機梯 含2017和2024年修改單_第3頁
MH-T 6029-2014 旅客登機梯 含2017和2024年修改單_第4頁
MH-T 6029-2014 旅客登機梯 含2017和2024年修改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MHMH/T6029—2014旅客登機梯Passengerstairs2014-12-03發(fā)布2015-03-01實施中國民用航空局發(fā)布I 1 1 1 1 2 4 6 6 7 7 7 7 7 8 8 8 9 9 本標準替代MH/6029-2003《客梯車》,與MH/T6029-2003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修改了標準的名稱,由原來的《客梯車》修改為——增加了內燃式登機梯的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的1GB/T7593機動工業(yè)車輛駕駛員控制裝置及其AHM915標準控制(StandardControlequipment——Generalrequirements——Part1:Basicsaf23.1.1旅客登機梯(以下簡稱登機梯)的所有外購件應滿足相關國家標準或行業(yè)3.1.5登機梯采用鉚接工藝裝配時,鉚釘應排列整齊,無歪斜、壓傷、松動和頭3.1.7登機梯油路、氣路系統(tǒng)管路及電器元件的安裝應排列整齊、夾持牢固,不3.2.1.1登機梯處于行駛狀態(tài)且上平臺的伸縮機構3.2.1.2登機梯應設置可從駕駛座位處觀察到梯子高度的指示裝置,并應設有確121233.2.1.7登機梯上平臺應設有標明最大承載能力和最大允許承載人數(shù)的警示標識3.2.2.1手推式登機梯牽引桿應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在規(guī)定的工作條件下不發(fā)3.2.3.2.3在絕緣等級限定溫度下工作,漆包線的電氣和機械性能不應降低,即43.2.3.4.3登機梯需通過改變電機旋轉方向行駛時,應設置電機換向保護裝置,53.3.2.7上平臺的伸縮機構施加在機身上的力應不大于403.3.4.8手動和腳動控制裝置的位置、尺寸及操縱空間應便于作業(yè)人員戴手套和3.3.7.1登機梯應至少配備一套輔助應急裝置,且應設置清晰明顯的標識和操作63.4.5可調升降式登機梯除其升降機構本身的鎖止裝置外,還應設置機械式鎖止.....................................................................V——風速,單位為米每秒(m/s););S1——梯身側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S2——駕駛室側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Sn——其他迎風部件側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3.5.1登機梯的接近角、離去角均應不小于5°,縱向通過角應不小于3°。3.5.5內燃式登機梯和電動式登機梯應能以低速(≤3km/h)穩(wěn)定行駛,低速行駛時應平穩(wěn)、無沖擊。7注:續(xù)航能力是指電動式登機梯在動力蓄電池充滿電的狀態(tài)下,以一定的3.7.2登機梯的平臺、梯身及升降機構等重要承載部件所用的非塑性材料,按材3.7.3確定結構安全系數(shù)的設計應力為登機梯在額定載荷下作業(yè),結構間內產生EQ\*jc3\*hps25\o\al(\s\up14(σ),σ))×f1×f2................................(3)注:f1、f2的數(shù)值可通過對樣梯的試驗應力分析確定,或取f1不小于1.10,f2不小于1.25。3.8.2液壓系統(tǒng)應裝有安全閥,如果安全閥可調,則應具有防止意外松動和未經8內燃式登機梯在環(huán)境溫度-40℃~60℃的條件下應能正常工作。電123在良好公路上,內燃和電動式登機梯行駛3000k4.1.3油漆涂層檢查4.1.4涂鍍層和化學處理層的零部件用鋼卷尺測量登機梯處于行駛狀態(tài)且上平臺的伸縮機構全部收回時的總高度及上平臺的作業(yè)高度4.1.6質量參數(shù)測量94.1.8登機梯站位人數(shù)4.2.1.1當上平臺的伸縮機構全部收回時,用鋼卷尺測量上平臺最前端與登機梯底盤最前端的4.2.1.2登機梯空載,撐起支腿,逐級升高梯子,用紅外測距儀或鋼卷尺逐級測量上平臺距地4.2.2手推式登機梯4.2.2.3將手推式登機梯停在平坦、干燥、經過鋪設的無坡度的路面上,在牽引車和手推式登4.3.1.8用鋼卷尺測量梯身兩側及上平臺舷板高度,并選擇上平臺舷板或扶手受力變形量最大4.3.2.4在上平臺前方固定一個飛機機身模擬裝置,在該裝置上安裝壓力傳感器,控制上平臺4.3.3扶手4.3.7.1電動或手動應急裝置4.3.7.2牽引裝置4.4.2登機梯支腿撐起,上平臺按照設計載荷加載,梯身空載,用地磅或便攜式稱重儀測量登4.4.3升降油缸全程伸出,梯子起升至最大高度,支腿撐起,梯身及平臺按照設計載荷加載,4.4.4將登機梯停在堅固的水平地面上,支腿全程伸出、登機梯空載且升至最高,測量登機梯4.5.1通過性檢查4.5.2最小離地間隙測量4.5.3最小轉彎半徑測量4.5.4最高車速測定4.5.5最低穩(wěn)定車速測定4.5.6行車制動試驗牽引車牽引手推式登機梯行駛,速度維持在(30±1)km/h,啟動自動制動系統(tǒng),測試制動平均減使電動式登機梯處于充滿電狀態(tài),設置起始點,按附錄C規(guī)定的三種工況分別進行循環(huán)試驗。直到在工況試驗循環(huán)結束時,分別記錄試驗樣車駛過的距離(單位為千米);梯身、平臺及尾板全程作4.7.1測試點選擇4.9.3柴油機登機梯排氣污染物排放4.10.3.1封閉式駕駛室的登機梯淋4.10.3.1.1駕駛室前風擋玻璃淋噴淋強度為8mm/min~10mm/min,噴淋角度與鉛垂方向成30°~45°。噴嘴朝向前風擋玻璃,距4.10.3.1.2駕駛室門、窗及車體淋噴淋強度為4mm/min~6mm/min,噴淋角度與鉛垂方向夾角30°~45°。噴嘴朝向門、窗、車體,4.10.3.2敞開式駕駛室的登機梯淋噴淋強度為4mm/min~6mm/min,噴淋角度與鉛垂方向夾角30°~45°;噴嘴朝向車體頂部、側1△△2—△3—△4—△5—△6—△7—△8△△9△△△△△△△△△△△△△△△△△△△△△△△△△△△△△△△△△△△△△△△△△△△△△△△△△△△△△△△△△△△△△△—△—△—△—△—△△△△△△△—△△△—△—△定—△—△—△—△—△—△驗—△ △5.3.3定型試驗項目中若有一項不符合規(guī)定,則應對不符合項目重新進行檢測,若仍不合格 a上平臺舷板或扶手橫向最大位移量與上平臺舷板或扶手距離上平臺表面垂直距離的比B.1豎板固定式登機梯梯身結構設計尺寸見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